第5章 数据链路层

合集下载

现代交换第5章--分组交换技术及IP技术

现代交换第5章--分组交换技术及IP技术
为了实现双方不同速率的数据终端之间的互通,要 控制速率较高的终端进入分组网的流量,即控制进 入虚电路的分组数。
分组交换机的缓冲存储器处理能力是动态分配的, 通信线路的资源也是动态复用的,当某一时刻某一 局部区域的待通信业务量过大时,就会超过交换机 与通信线路的承受能力,而使很多分组丢失,丢失 的分组要重传,更加重了网路的负担,最终导致全 网通过量急剧下降。因而从网路角度也要对各虚电 路的流量与链路的流量进行控制,从而使全网的分 组流量在设计范围内防止上述拥塞现象的发生。
分组交换的工作方式
数据交换的三种方式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的工作方式:
面向无连接 数据报方式 面向连接 虚电路方式
分组交换的工作原理
分组交换的工作原理(续)
DTE:A-C:数据报(datagram)方式


C1
交换机
交换机



C2
交换机
交换机
交换机
分组交换的工作原理(续)
分组头格式
通用格式 识别符
分组头
分组头 格式
QDSS 逻辑信道组号 逻辑信道号
分组类型标识符
QDSS 通用格式识别符的组成 (4比特)
通用格式识别符由分组头第1个字节的8-5位组成。 Q比特(第8比特)称为限定符比特,用来区分传输的分
组是用户数据还是控制信息。Q=0表示是控制信息, Q=1表示是用户数据。 D比特(第7比特)为传送确认比特,D=0表示数据组由 本地确认(DTE-DCE之间确认),D=1表示数据分组进行 端到端(DTE与DTE)确认。 SS比特(第6、5比特)为模式比特,SS=01表示分组的 顺序编号按模8方式工作,SS=10表示按模128方式工作。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第5章 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第5章 习题答案

1.广义的网络互连可以在那几个层次上实现?分别需要用到哪些网络互连设备?答:广义的网络互连包括:物理层的互连、数据链路层互连、网络层互连、高层互连。

1)物理层的互连是在不同的电缆段之间复制位信号。

物理层的连接设备主要是中继器。

2)数据链路层互连是在网络之间存储转发数据帧。

互连的主要设备是网桥。

3)网络层互连是在不同的网络之间存储转发分组。

互连的主要设备是路由器。

4)传输层及以上各层的互连属于高层互连。

实现高层互连的设备是网关。

2.为什么说因特网可以在不可靠的网络层上实现可靠的传输服务?答:因为因特网的网络层使用数据报通信,没有应答,重传等保证机制,所以提供的是一种不可靠的网络服务;因特网的可靠传输服务主要由TCP协议来完成,TCP协议不仅保证可靠传输,还提供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等服务,这样TCP与IP协议的结合就可以完成可靠的网络传输服务。

3.有人说,既然局域网接入因特网需要使用路由器,而路由器已经能完成本地网络与因特网之间的连接问题,何必还要使用NAT或PAT?请你对这个疑问做出合理的解答。

答:(略)4.因特网中存在三种地址和两种地址转换机制,这两种机制的特点和区别是什么?这三种地址存在的意义何在?答:因特网上普遍存在的三种地址分别是主机域名,IP地址和局域网卡上的MAC地址,两种地址转换机制分别是DNS(用于完成主机域名到IP地址的转换,是一个全球性的分布式应用)和ARP(完成局域网内主机IP到MAC地址的转换,是一种局部性的应用)。

存在的意义是主机域名可以帮助人们记忆网络主机地址,因为它是用英文拼写,IP地址则是完成TCP/IP网络通信所必须,是用IP地址可以唯一性的确定通信所需的网络主机或路由器,所有域名也必须转换成IP地址之后才能用于网络通信。

MAC地址是网卡的物理地址,它由48位二进制数表示。

MAC地址是网卡的物理地址。

每块网卡都有一个唯一的MAC地址。

虽然此地址没法改变,但是可以通过软件的方法欺骗系统。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5章网络层ppt课件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5章网络层ppt课件

5.2.1 在节点交换机中查找转发表
1. 广域网中的主机地址结构
+ 分组往往要经过许多节点交换机的存储转发才到达目的地。 + 每一个节点交换机中都有一个转发表,里面存放了到达每一个
主机的路由。那么广域网中的主机越多,查找转发表就越费时 间。 + 在广域网中一般采用层次地址结构:前一部分表示该主机所连接 的分组交换机的编号,后一部分表示所连接的分组交换机的端 口号(或主机号)。
3. 数据报和虚电路优缺点分析
1)传输短报文时数据报服务有优势 + 若报文长度较短,在128个字节之内,可采用128个
字节为分组长度,则往往一次传送一个分组就可以 了。这样,用数据报既迅速又经济。若用虚电路, 为了传送一个分组而建立虚电路和释放虚电路就很 浪费网络资源。 2)虚电路服务减少数据流量的额外开销 + 在交换节点进行数据存储转发时,若使用数据报, 每个分组必须携带完整的地址信息。而使用虚电路 时,每个分组不需要携带完整的目的地址,而仅需 要有个很简单的虚电路号码的标志,这就使分组的 控制信息部分比特数减少,因而减少了额外开销。
完成虚电路服务过程的步骤:
(1) 虚电路的建立 所谓建立一条虚电路,实际上就是填写源节点与目的节
点之间沿途各节点的入口出口表。 (2) 数据传送 虚电路建立后,所有待发的数据分组均由此虚电路传送。
这样,在传输一个分组时,分组头部不需要填入目的节 点的完整地址,只要带上虚电路号就可以了。 (3) 虚电路的释放 当数据传输结束后,源主机发一呼叫清除分组给目的主 机,目的主机送回一清除确认分组给源主机。至此,该 虚电路就释放了,即从入口出口表中删去相应信息。
– 当网络发生拥挤时,数据报服务可以迅速为单 个分组选择流量较少的路径。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三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三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后题答案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选择题1.B2.B3.B4.B5.B6.B7.C8.D 9.B 10.D 11.C 12.A 13.B 14.D二、填空题1、1946 美国ENIAC2、4 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3、超导计算机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神经计算机4、专用计算机通用计算机5、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信息应用技术6、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7、7445 682 3755 30088、0292 1717 A2FC B1B1 B7D9 E4AE9、500010、72 128三、问答题1、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具有自动运行能力可靠性高2、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服务器工作站3、数据计算信息处理实时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智能办公自动化通信与网络电子商务家庭生活娱乐4、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就是执行程序的过程,而执行程序又归结为逐条执行指令:(1)取出指令:从存储器中取出要执行的指令送到CPU内部的指令寄存器暂存;(2)分析指令:把保存在指令寄存器中的指令送到指令译码器,译出该指令对应的操作;(3)执行指令:根据指令译码器向各个部件发出相应控制信号,完成指令规定的操作;(4)一条指令执行完成后,程序计数器加1或将转移地址码送入程序计数器,然后回到(1)。

为执行下一条指令做好准备,即形成下一条指令地址。

5、计算机自身电器的特性,电子元件一般有两个稳定状态,且二进制规则简单,运算方便。

四、操作题1、(111011)2=(59)10=(73)8=(3B)16(11001011)2=(203)10=(313)8=(CB)16(11010.1101)2=(26.8125)10=(32.64)16=(1A.D)162、(176)8=(1111110)2(51.32)8=(101001.011010)2(0.23)8=(0.010011)23、(85E)16=(100001011110)2(387.15)16=(001110000111.00010101)24、(79)=(01001111)原码=(01001111)反码=(01001111)补码(-43)=(10101011)原码=(11010100)反码=(11010101)补码第2章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一、选择题1.A2.D3.D4.C5.B6.C7.C8.A9.D 10.B 11.D 12.C 13.C 14.B 15.D 16.A 17.C 18.D 19.D 20.D二、填空题1、系统应用2、运算控制单元存储器输出/输入设备3、数据库管理系统4、1000赫兹5、ROM RAM Cache6.、RAM 数据丢失7、U盘的文件管理系统中密码8、同一部件内部连接同一台计算机各个部件主机与外设9、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10、32 6411、图形加速接口12、CPU与内存内存13、控制器运算器14、CPU与内存15、指令数据16、CPU与内存及显存间数据的交换第3章操作系统基础一、选择题1.C2.B3.A4.D5.A6.D7.B8.B 9.B 10.A 11.B 12.B 13.A 14.B二、填充题1、文件管理2、并发性3、EXIT4、Am*.wav5、开始6、Alt+PrintScreen7、PrintScreen8、Ctrl+Z9、全选10、添加/删除程序11、输入法三、问答题1、管理和协调计算机各部件之间的资源分配与运行,它是计算机所有硬件的大管家,是用户与计算机的接口。

阳光学院_自考_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第5章_数据链路层与局域网

阳光学院_自考_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第5章_数据链路层与局域网
3.反馈校验
反馈校验方式的接收端将收到的数据原封不动发回发送端,发送端通过比对接收端反馈的数据与发送的数据可以确认接收端是否正确无误接收了已发送的数据。反馈校验方式的优点是原理简单,易于实现,无须差错编码;缺点是需要相同传输能力的反向信道,传输效率低,实时性差。
4.检错丢弃
某些应用采用一种简单的差错控制策略,不纠正出错的数据,而是直接丢弃错误数据,这种差错控制方式就是检错丢弃。网络检错丢弃通常适用于容许一定比例的差错存在,只适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系统。
第三节多路访问控制协议
一、MAC协议的分类[识记]
多路访问控制(MAC)协议主要包括信道划分MAC协议、随机访问MAC协议和受控接入MAC协议。
二、MAC协议的作用[识记]
MAC协议的根本任务是解决信道的共享问题。这种采用多路复用技术实现信道共享的MAC协议,称为信道划分MAC协议。
三、多路复用技术和信道划分MAC协议[领会]
3.循环冗余码
现今的计算机网络中,尤其在数据链路层协议中,广泛应用的差错编码是循环冗余检测(CRC)编码简称循环冗余码,或称CRC码。CRC编码的基本思想是:将二进制位串看成是系数为0或1的多项式的系数。
使用CRC编码时,发送方和接收方必须预先商定一个生成多项式G(x)。生成多项式的最高位和最低位系数必须是1。假设G(x)的阶为r(即对应的位串为r+1位),则CRC编码过程如下:
4.码分多路复用
码分多路复用(CDM)简称码分复用、通过利用更长的相互正交的码组分别编码各路原始信息的每个码元(比如1位),使得编码后的信(已调信号)在同信道中混合传输,接收端利用码组的正交特性分离各路信号,从而实现信道共享。
四、随机访问协议[领会]
典型的随机访问协议有ALOHA协议、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协议以及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协议等。

第5章 路由技术及配置

第5章 路由技术及配置

R1
20.0.0.7
20.0.0.9
R2
30.0.0.2
30.0.0.1
40.0.0.4 R3
网2 20.0.0.0
0
1
网3 30.0.0.0
网4 40.0.0.0
路由器R2的路由表 目的主机所在的网络 20.0.0.0
下一跳路由器的地址
直接交付,接口 0 直接交付,接口 1 20.0.0.7 30.0.0.1
第 20 页

在“下一跳路由器的地址”中可以看到 两种情况,一种是最普遍的情况,该地 址中存放的是另一个路由器的地址,也 就是数据需要下一跳路由器继续转发的 情况;另一种是“直接交付,接口X”, 也就是网络N与此路由器直接相连,数据 不需要再进行转发,路由器将数据报从 指定接口X发出,直接交付给目的主机。
图5-8 两机通信网络拓扑
192.168.10.1 PC1 192.168.10.5 F0
S0 A 172.16.2.1
S0
172.16.2.2
BB
202.99.8.1 F0 PC2 202.99.8.3
第 34 页

按照上述静态路由的一般配置步骤,首先分别 为路由器A、B的F0、S0端口设置如图5-8所示 的IP地址,根据前面的学习可以知道,现在路 由器中各会出现两条直连路由信息。对于A来 说,192.168.10.0/24与172.16.2.0/24为其直 连网段,对于B来说,202.99.8.0/24与 172.16.2.0/24是其直连网段。同样可以看出, 202.99.8.0/24是A的非直连网段, 192.168.10.0/24是B的非直连网段。判断出这 一点,下面要做的事就是添加路由器的非直连 网段相关的路由信息了。

数据通信-5章-令牌环-FDDI

数据通信-5章-令牌环-FDDI

1
数据通信与网络基础
A
T
B
A
A TO D
B
C
D
C
D
a 令牌在环中循环
b 站点A获取令牌, 并传送数据到D
A
B
A TO D
A
T
B
C
D
C
D
c 站点D复制数据帧, 然后将数据发送回环
d 站点A接收帧并释 放令牌
2
令牌传递
数据通信与网络基础
5.1.2 例 令牌传递如上图所示。当网络空闲时, 它便传播一个简单3字节令牌。这个令牌 按顺序从一个NIC传递到下一个NIC ,直 到遇到一个有数据要传送的站点。这个 站点等待令牌进入它的NIC。如果令牌是 空闲的,这个站点就可以发送一个数据 帧。这个站点保留这个令牌,并在自己 的NIC中设置一位作为提示,然后站点开 始发送数据帧。数据帧将继续沿环前进, 由每个站点重新生成。每个中间站点都 检查帧的目标地址,发现帧的目标地址 是其它站点,于是发给下个站点。当数 据帧到达接收站点时,该站点识别出自 己的地址,同时拷贝该帧,检测错误, 并改变帧最后4位以表示地址已被识别, 帧被拷贝,整个包接着继续沿环前进, 直到回到发送点,吸收该帧,将令牌释 放回环。
– 信令: 令牌环使用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 数据速率: 令牌环支持高达16Mbps的数据 速率(最初设计规范是4Mbps)
5
数据通信与网络基础
5.1.3 令牌环要素 • 帧格式 令牌环提供3种类型的帧格式:数据 命令帧、令牌帧、异常终止帧。
– 数据/命令帧:该帧是3种帧中唯一可以携带 PDU的帧,同时也是唯一可以写明目标站点 地址的帧。帧的9个字段是起始分界符 (SD)、访问控制(AC)、帧控制(FC)、 目标地址(DA)、源地址(SA)、802.2 PDU 帧、CRC、结束分界符(ED、帧状态 (FS)。 – 令牌帧:包含3个字段。SD指明帧即将到来、 AC在指明帧是令牌的同时还包括一个优先级 域和预留域、ED指明帧的结束。 – 异常终止帧:该帧不包含任何信息,仅仅作 起始和结束分界符。可以由发送方产生,用 来停止自己的传输,也可以由监控站点产生, 用来清除线路上旧的传输。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教材课后习题答案1-5章(胡远萍主编第二版)讲解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教材课后习题答案1-5章(胡远萍主编第二版)讲解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新版)第1章认识计算机网络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计算机网络——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按照某种事先约定的规则(通信协议)进行信息交换,以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ARPAnet——美国高等研究计划署网络的缩写,是美国国防高等研究计划署开发的世界上第一个运营的包交换网络,它是Internet的雏形。

局域网——局域网通常指由单一组织机构所使用的,通信被限制在中等规模的地理区域内,能依靠信息传输速率较高、传输可靠性高、误码率低的物理通信信道的专用网络。

通信子网——通信子网是计算机网络中负责数据通信的部分,主要完成数据的传输、交换以及通信控制,它由网络节点、通信链路组成。

资源子网——用户资源子网提供访问网络和处理数据的能力,是由主机系统、终端控制器和终端组成。

二、填空题:1.计算机网络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密切组合的产物。

它可以把在区域上分散的单个计算机有机的连接在一起,组成功能更强大的计算机网络,以此来达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目的。

2.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及网状型等。

3.通常根据网络范围和计算机之间的距离将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4.从网络功能上,计算机网络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部分组成。

5.OSI的会话层处于传输层提供的服务之上,为表示层提供服务。

6.在TCP/IP层次模型中与OSI参考模型第四层(运输层)相对应的主要协议有TCP 协议和UDP协议,其中后者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传输任务。

7.TCP/IP模型的传输层定义了____UDP________和____TCP__________两种协议。

8.计算机网络拓扑是通过网中____通信媒介__和_____节点___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___物理连接结构_____,它反映了网络中各实体之间的结构关系。

9.TCP协议是一种可靠的__ _面向连接___ __的协议,UDP协议是一种不可靠的__面向无连接_____的协议。

通信网体系与协议-第05章-MAC子层

通信网体系与协议-第05章-MAC子层

Fig. 4-3
效率:信道利用率最高只有18.4%.
5.2.2 分槽ALOHA协议
基本思想:把信道时间分成离散的时间槽,槽长为
一个帧所需的发送时间。每个站点只能在时槽开始 时才允许发送。其他过程与纯ALOHA协议相同。 信道效率 冲突危险区是纯ALOHA的一半,所以P0 = e-G,S = Ge-G;Fig. 4-2 与纯ALOHA协议相比,降低了产生冲突的概率, 信道利用率最高为36.8%。Fig. 4-3
每帧传输的期望值
Pk e (1 e )
-G

G k1
E kPk ke-G (1 eG )k1 eG
k 1 k 1
5.2.3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协议CSMA
CSM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Protocols 载波监听(Carrier Sense)
ALOHA协议
目的:解决信道的动态分配,基本思想可用于任何无协
调关系的用户争用单一共享信道使用权的系统;
分类: 纯ALOHA协议 分槽ALOHA协议
纯ALOHA协议基本思想:用户有数据要发送时,可以直
接发至信道;然后监听信道看是否产生冲突,若产生冲突, 则等待一段随机的时间重发;
送; 若产生冲突,等待一随机时间,然后重新开始发送过程。
优点:减少了信道空闲时间; 缺点:增加了发生冲突的概率; 广播延迟对协议性能的影响:广播延迟越大,发生
冲突的可能性越大,协议性能越差;
非坚持型CSMA -- nonpersistent CSMA
原理

若站点有数据发送,先监听信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若站点发现信道空闲,则发送; 若信道忙,等待一随机时间,然后重新开始发送过程; 若产生冲突,等待一随机时间,然后重新开始发送过程。

计算机网络_第5章习题答案解析

计算机网络_第5章习题答案解析

计算机⽹络_第5章习题答案解析第五章练习题答案5.1⽹络互连有何实际意义?进⾏⽹络互连时,有哪些共同的问题需要解决?答:⽹络互连使得相互连接的⽹络中的计算机之间可以进⾏通信,也就是说从功能上和逻辑上看,这些相互连接的计算机⽹络组成了⼀个⼤型的计算机⽹络。

⽹络互连可以使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进⾏通信,⽅便了信息交流,促成了当今的信息世界。

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不同的寻址⽅案;不同的最⼤分组长度;不同的⽹络介⼊机制;不同的超时控制;不同的差错恢复⽅法;不同的状态报告⽅法;不同的路由选择技术;不同的⽤户接⼊控制;不同的服务(⾯向连接服务和⽆连接服务);不同的管理与控制⽅式;等等。

注:⽹络互连使不同结构的⽹络、不同类型的机器之间互相连通,实现更⼤范围和更⼴泛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5.2转发器、⽹桥和路由器都有何区别?答:1)转发器、⽹桥、路由器、和⽹关所在的层次不同。

转发器是物理层的中继系统。

⽹桥是数据链路层的中继系统。

路由器是⽹络层的中继系统。

在⽹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为⽹关。

2)当中继系统是转发器或⽹桥时,⼀般并不称之为⽹络互连,因为仍然是⼀个⽹络。

路由器其实是⼀台专⽤计算机,⽤来在互连⽹中进⾏路由选择。

⼀般讨论的互连⽹都是指⽤路由器进⾏互连的互连⽹络。

5.3试简单说明IP、ARR RARP⼝ICMP协议的作⽤。

答:IP :⽹际协议,TCP/IP体系中两个最重要的协议之⼀,IP使互连起来的许多计算机⽹络能够进⾏通信。

⽆连接的数据报传输?数据报路由。

ARP(地址解析协议)实现地址转换,将IP地址映射成物理地址。

RARP(逆向地址解析协议)将物理地址映射成IP地址。

ICMP: Internet 控制消息协议,进⾏差错控制和传输控制,减少分组的丢失。

注:ICMP协议帮助主机完成某些⽹络参数测试,允许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和提供有关异常情况报告,但它没有办法减少分组丢失,这是⾼层协议应该完成的事情。

IP协议只是尽最⼤可能交付,⾄于交付是否成功,它⾃⼰⽆法控制。

计算机网络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

5—01 试说明运输层在协议栈中的地位和作用,运输层的通信和网络层的通信有什么重要区别?为什么运输层是必不可少的?答:运输层处于面向通信部分的最高层,同时也是用户功能中的最低层,向它上面的应用层提供服务运输层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但网络层是为主机之间提供逻辑通信(面向主机,承担路由功能,即主机寻址及有效的分组交换)。

各种应用进程之间通信需要“可靠或尽力而为”的两类服务质量,必须由运输层以复用和分用的形式加载到网络层。

5—02 网络层提供数据报或虚电路服务对上面的运输层有何影响?答:网络层提供数据报或虚电路服务不影响上面的运输层的运行机制。

但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

5—03 当应用程序使用面向连接的TCP和无连接的IP时,这种传输是面向连接的还是面向无连接的?答:都是。

这要在不同层次来看,在运输层是面向连接的,在网络层则是无连接的。

5—04 试用画图解释运输层的复用。

画图说明许多个运输用户复用到一条运输连接上,而这条运输连接有复用到IP数据报上。

5—05 试举例说明有些应用程序愿意采用不可靠的UDP,而不用采用可靠的TCP。

答:VOIP:由于语音信息具有一定的冗余度,人耳对VOIP数据报损失由一定的承受度,但对传输时延的变化较敏感。

有差错的UDP数据报在接收端被直接抛弃,TCP数据报出错则会引起重传,可能带来较大的时延扰动。

因此VOIP宁可采用不可靠的UDP,而不愿意采用可靠的TCP。

5—06 接收方收到有差错的UDP用户数据报时应如何处理?答:丢弃5—07 如果应用程序愿意使用UDP来完成可靠的传输,这可能吗?请说明理由答:可能,但应用程序中必须额外提供与TCP相同的功能。

5—08 为什么说UDP是面向报文的,而TCP是面向字节流的?答:发送方UDP 对应用程序交下来的报文,在添加首部后就向下交付IP 层。

UDP 对应用层交下来的报文,既不合并,也不拆分,而是保留这些报文的边界。

接收方UDP 对IP 层交上来的UDP 用户数据报,在去除首部后就原封不动地交付上层的应用进程,一次交付一个完整的报文。

宽带网络技术第5章 MPLS技术

宽带网络技术第5章 MPLS技术

第5章 MPLS技术



Label POP:Label POP是标签转发的基本动作之一, 是组成标签转发信息表的一部分。作用:在于将一个 MPLS报文去除标签,以下一层协议转发。POP动作一 般用于MPLS域的边缘设备,当MPLS报文出MPLS域, 进入IP转发域时,需要将标签弹出。 数据流(Stream):沿着同一路径、属于同一FEC的一 组包被视为一个数据流。数据流通常是一个或多个业务 流的集合。在不支持流合并(Stream Merge)的网络 中,一个数据流也将对应一个标签。 业务流(Flow):一个应用到应用的数据流称为业务 流。早期的IP Switching技术就是根据业务流决定转发 的路由。很显然,业务流的数量远远大于数据流数量, 因而其网络扩展性大大低于基于数据流的技术。
MPLS不被限制于任何特殊的链路层协议,利用节点 现有的路由机制决定转发路径,它本身包含一系列简单 的核心机制。 (1)对一个流指定标签的语义。将一个标签与一个特殊 的数据流相关联。 (2)转发方法。通过定长的短标签来简化转发,转发时 仅需要简单的功能,如标签查找、标签替换以及对TTL (分组传输生命期)值的操作,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 直接使用第二层交换技术实现快速转发。 (3)标签分配方法。允许节点决定为特定的流分配某一 种标签,可以使用一些专门的控制协议,或附在路由协 议上来完成标签分配。
第5章 MPLS技术
2.MPLS组件 从基础架构的角度来看,MPLS将传统的路由选 择机制划分为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 控制平面一一负责处理相邻设备的路由选择和标签 信息的交换。 数据平面一一根据目的地址或标签转发流量(也称 为转发平面)。
第5章 MPLS技术
5.2.2 MPLS工作原理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六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六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六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本文将为大家整理并提供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六版的课后练习题,并附上答案供大家参考。

本书作为计算机网络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在网络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影响力,本文的练习题部分将涉及信道、分组交换、传输、应用层、网络层和链路层等内容。

第一章绪论练习题1.为什么国际互联网不是一个分布式系统?答:国际互联网主要是一个基于电信网络建立的一系列网络,虽然其网络的分布式特性比较明显,但是其实质上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分布式系统,因为其存在部分垄断的情况,包括DNS根服务器、ICANN等。

2.同IP音频金融区别,视频流量传输对延迟和带宽有何要求?答:IP音频要求低延迟,可丢失,而视频数据则要求具备较高的带宽和低的延迟。

因此,在传输视频数据时要保证网络的带宽和稳定性。

第二章应用层练习题1.SMTP和POP3之间有什么区别?答:SMTP是一个用于发送电子邮件的协议,POP3是用于检索邮件的协议。

邮件服务器在接收到SMTP消息后,会将邮件存储在服务器上,而POP3客户端则可从服务器上检索邮件。

2.什么是DNS?答:DNS,即Domn Name System,是一种用于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DNS服务器通过DNS协议为客户端提供域名解析服务,将域名解析为相应的IP地址。

第三章运输层练习题1.什么是可靠传输?答:可靠传输是指通过一定的机制来保证数据的传输过程中不会发生数据丢失、失序或冗余等问题,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2.TCP和UDP的区别是什么?答:TCP是一种基于连接的可靠传输协议,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包括传输数据、流量控制、拥塞控制等功能;UDP则是无连接协议,数据包传输效率相对TCP较高,但可靠性较差。

第四章网络层练习题1.什么是网络拓扑?答:网络拓扑指的是连接在网络上的各个节点之间的物理或逻辑连接方式,包括星型、总线型、环型、网格型等多种方式。

2.IP路由选择的基本机制是什么?答:IP路由选择的基本机制是通过路由表选择最佳路径,获取最短跳数、最低费用的路径,实现IP数据包在网络中的传递。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教程》第五版答案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教程》第五版答案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教程》第1章概述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度发送时延=数据块长度/信道带宽总时延=传播时延+发送时延+排队时延10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何特点?102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10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104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105试讨论在广播式网络中对网络层的处理方法。

讨论是否需要这一层?106计算机网络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类?107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

从源站到目的站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b(b/s)。

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

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

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108在上题的分组交换网中,设报文长度和分组长度分别为x和(p+h)(bit),其中p为分组的数据部分的长度,而此为每个分组所带的控制信息固定长度,与p的大小无关。

通信的两端共经过k段链路。

链路的数据率为b(b/s),但传播时延和结点的排队时间均可忽略不计。

若打算使总的时延为最小,问分组的数据部分长度P应取为多大?109计算机网络中的主干网和本地接入同各有何特点?110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111计算机网络由哪几部分组成?第2章协议与体系结构201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是什么?各有什么含义?202试举出对网络协议的分层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203试举出一些与分层体系结构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

204 试述具有五层协议的原理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

205试举出日常生活中有关“透明”这种名词的例子。

206 试将TCP/IP和OSI的体系结构进行比较。

讨论其异同之处。

207 解释以下名词:协议栈、实体、对等层、协议数据单元、服务访问点、客户、服务器、客户/服务器方式。

第五章 链路层与网络建设_A

第五章 链路层与网络建设_A

32
以太网帧结构
发送适配器将IP分组封装在以太网帧中(或其他 网络层协议分组)
Preamble(前序): o 7 个 10101010 字节尾随一个 10101011 o 用来同步收发双方的时钟速率
33
以太网帧结构 (续)
o 地址: 6 个字节, 帧为某个LAN上的所有适配器
接收,,但只要地址不匹配就被丢弃 o 类型: 说明其上层协议,大部分为 IP,但其他 协议如Novell IPX和 AppleTalk也支持 o CRC: 在接收端校验,如果出错,则将该帧丢弃

29
LAN之间的路由选择
穿越: 经由R将A的数据传输到B
A
R
B
30
o A 创建了 IP分组,源地址为 A,宿地址为 B o A 使用 ARP 来获取 R的与111.111.111.110对应的
o o o o o o
物理地址 A 创建了以R的物理地址为宿地址的以太网帧,该帧 包含的A-to-B的 IP分组 A的数据链路层发送以太网的帧 R的数据链路层接收到以太网的帧 R 从以太网帧中取出 IP分组,知道该分组的信宿为 B R使用ARP 来取得 B的物理层地址 R创建了包含了 A-to-B IP 分组的帧并发给 B A R
etc.)
o 交换式 (e.g., 交换式以太网, ATM etc)
10
多点访问协议
o 一条共享的通信信道 o 两个或多个结点可同时发送信号: 相互干扰

在某一时刻只有一个结点可以成功地发送信号 分布式的算法来决定如何共享信道, i.e., 决定工 作站何时可以发送 注意:有关共享通道的通信(协商)也必须在 该通道自身上解决!
o 错误校正:

接受端检测多个位错并加以校正 而无需要求发送端 重发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第5章)课后习题答案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第5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五章传输层5—01试说明运输层在协议栈中的地位和作用,运输层的通信和网络层的通信有什么重要区别?为什么运输层是必不可少的?答:运输层处于面向通信部分的最高层,同时也是用户功能中的最低层,向它上面的应用层提供服务运输层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但网络层是为主机之间提供逻辑通信(面向主机,承担路由功能,即主机寻址及有效的分组交换)。

各种应用进程之间通信需要“可靠或尽力而为”的两类服务质量,必须由运输层以复用和分用的形式加载到网络层。

5—02网络层提供数据报或虚电路服务对上面的运输层有何影响?答:网络层提供数据报或虚电路服务不影响上面的运输层的运行机制。

但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

5—03当应用程序使用面向连接的TCP和无连接的IP时,这种传输是面向连接的还是面向无连接的?答:都是。

这要在不同层次来看,在运输层是面向连接的,在网络层则是无连接的。

5—04试用画图解释运输层的复用。

画图说明许多个运输用户复用到一条运输连接上,而这条运输连接有复用到IP数据报上。

5—05试举例说明有些应用程序愿意采用不可靠的UDP,而不用采用可靠的TCP。

答:VOIP:由于语音信息具有一定的冗余度,人耳对VOIP数据报损失由一定的承受度,但对传输时延的变化较敏感。

有差错的UDP数据报在接收端被直接抛弃,TCP数据报出错则会引起重传,可能带来较大的时延扰动。

因此VOIP宁可采用不可靠的UDP,而不愿意采用可靠的TCP。

5—06接收方收到有差错的UDP用户数据报时应如何处理?答:丢弃5—07如果应用程序愿意使用UDP来完成可靠的传输,这可能吗?请说明理由答:可能,但应用程序中必须额外提供与TCP相同的功能。

5—08为什么说UDP是面向报文的,而TCP是面向字节流的?答:发送方UDP 对应用程序交下来的报文,在添加首部后就向下交付IP 层。

UDP 对应用层交下来的报文,既不合并,也不拆分,而是保留这些报文的边界。

接收方UDP 对IP 层交上来的UDP 用户数据报,在去除首部后就原封不动地交付上层的应用进程,一次交付一个完整的报文。

数据通信原理第5章

数据通信原理第5章

N(R)
U帧
1
1
M M P/ 12F
M 3
MM 45
第5章 数据通信协议
S位编码表
S位


00 RR(Βιβλιοθήκη eceive Ready)01 RNR(Receive Not Ready) 10 REJ(Reject) 11 SREJ(Selective Reject)


准备接收N(R)帧 确认N (R) -1及前续帧
▪ 地址字段 A 只置为 0xFF。地址字段实际上并不 起作用。
▪ 控制字段 C 通常置为 0x03。 ▪ PPP 是面向字节的,所有的 PPP 帧的长度都是
整数字节。
第5章 数据通信协议
PPP 协议的帧格式
先发送
首部
IP 数据报
尾部
FAC 7E FF 03
协议
信息部分
FCS
F 7E
字节 1 1 1
第5章 数据通信协议
(1).面向比特流的控制规程(HDLC)格式
Flag Address Control Information CheckSum Flag
01111110
流控、差控
CRC校验 01111110
特点:(1)Information域可以传输任意位数据。 (2)同步控制域不是特定字符。 (3)适合于计算机网络通信。
第5章 数据通信协议 ▪ IBM的BSC规程:
第5章 数据通信协议
特殊格式字符定义:
▪ SYN:同步字符(Synchronous character),每帧可加1 个(单同步)或2个(双同步)同步字符。 ▪ SOH:标题开始(Start of Header)。 ▪ 标题:Header,包含源地址、目的地址、路由指示。 ▪ STX:正文开始(Start of Text)。 ▪ 数据块:正文(Text),由多个字符组成。 ▪ ETB:块传输结束(end of transmission block), 标识 数据块结束。 ▪ ETX:全文结束(end of text),(全文分为若干块传输)。 ▪ 块校验:对从SOH开始,直到ETB/ETX字段的检验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HDLC帧结构 (1) 标志字段
数据链路层要解决帧同步问题。帧同步是指 如何从接收到的比特流中正确判断一个帧开 始和结束的位置。 HDLC规定在一个帧开头的第一个字节和结 尾的最后一个字节的特殊标记。 标志字段就是帧的开始与结束的标记,它的 值是“011111110”这个特定的比特序列 “0”比特插入/删除方法规定是用来防止传 输帧的比特序列中出现与标志字段相同的比 特序列 26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链路管理,即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护和释放 帧的封装拆装和同步。 流量控制 差错控制 顺序控制 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分开 透明传输 寻址等
4
5.1 数据链路层的服务与功能
5.1.3 数据链路层的分层结构 IEEE 802系列标准中,数据链路层分为 逻辑链接控制(Logical Link Control, LLC )子层, LLC 子层的主要工作是 控制信号交换、数据流量控制( Data Flow Control),解释上层通信协议传 来的命令并且产生响应,以及克服数据 在传送的过程中所可能发生的种种问题 媒 体 访 问 控 制 ( Medium Access Control , MAC ) 子 层 。 MAC 子 层 是 制定如何使用传输媒体的通信协议
发送端 0 1 2 3 4 5 6 3 4 5 6 7
接收端 ACK0 发送端 0
0
1
2
3
4
5
6
3
4
5
6
7
ACK1 ACK2 1 2 3
NAK
ACK3 ACK4 (a)拉回方式 5 6 3 7 8 9 10
4
接收端 ACK0
0
1
2
3
4
5
6
3
7
8
9
10
ACK1 NAK ACK5 ACK3 ACK2 ACK4 ACK6 ACK7 丢弃 (b)选择重发方式
6
5.2 差错控制
5.2.2 差错产生的原因和差错类型 进行差错控制是分析差错产生的原因和 类型,研究检查是否出现差错以及如何 纠正差错 差错的产生过程
数据通过通信信道的过程 是数据传输过程中噪声的影响
通信信道的噪声分为两类:热噪声和冲 击噪声 冲击噪声是由外界电磁干扰引起的,它 是引起传输差错的主要原因
22
5.3 数据链路层协议实例
(2) 平衡配置 数据链路的平衡配置方式如下图
复合 站发 出命 令或 响应
复合 站发 出命 令或 响应
复合站
复合站
23
5.3 数据链路层协议实例
2. HDLC帧结构 数据链路层的数据传输以帧为单位,帧 也可以理解为数据链路协议数据单元。 HDLC的帧结构具有固定的格式 HDLC帧结构如下图。
13
5.2 差错控制
2. 自动请求重发分类
自动请求重发纠错实现方式有两种: 停止等待方式 连续工作方式 停止等待方式工作原理如下图
发送端 1
A CK
2
NAK
2
A CK
3
接收端
1
2
2
3
14
5.2 差错控制
2. 自动请求重发分类
连续工作方式分二类:拉回方式和选择重发方式 拉回方式和选择重发方式工作原理如下图
9
G f x
5.2 差错控制
1. CRC检测工作原理 CRC工作原理是
将要发送的数据比特序列当作一个多项式f(x) 的系数 在发送端用收发双方预先约定的生成多项式 G(x)去除,求得一个余数多项式。 将余数多项目加到数据多项式后发送到接收 端。 在接收端用同样的生成多项式G(x)去除接收 数据多项式f’(x),得到计算余数多项式。 如果计算余数多项式与接收余数多项式相同, 表示传输无差错;否则,表示传输有差错, 由发送方重发数据,直到正确为止。
16
5.3 数据链路层协议实例
5.3.1 HDLC 数据链路层的作用是使原始的有差错的物 理线路成为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数据链路层协议有两类:
面向字符型 面向比特型
面向字符集协议有两个主要缺点
使用不同字符集的两台计算机很难利用字符型 协议进行通信 控制字符的编码不能在用户数据中出现。 17
5.3 数据链路层协议实例
3. 信息帧 (1)发送序号与接收序号
如果控制字段的第1位的值是“0”,则该帧为信 息帧 N(S)表示当前发送的信息帧的序号 N(R)表示该站已正确接收序号为N(R)-1的帧及 以前各帧,通知发送站应发送序号为N(R)的帧
(2)探询/终止位
5.2.4 循环冗余校验 现在计算机网络中广泛应用的差错 检 测 技 术 是 循 环 冗 余 检 测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CRC)编码。 CRC 编 码 也 称 为 多 项 式 编 码 (Polynomial Code) ,因为要发送的 比特串可以被看作系统是0或1的一个 多项式。
2
5.1 数据链路层的服务与功能
5.1.1 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服务 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服务是将源端机器 的网络层数据传输到目的端机器网络 层。 数据链路层可以提供的服务类型主要 有三种 ① 无确认无连接服务 ② 有确认无连接服务 ③ 面向连接的服务
3
5.1 数据链路层的服务与功能
5.1.2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 数据链路层的基本功能是向网络层提供透明 的和可靠的数据传送服务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
5.3 数据链路层协议实例
2.HDLC帧结构 (2) 地址字段 地址字段的长度是8位的整数倍 当地址字段的首位是“1”时表示地址字 段为8位。 当首位为“0”时,表示地址字段长度为 16位。 HDLC可以标识多于256个地址。 如果地址字段为全“1”时,表示广播地 址,这就意味着网中所有站都要接收该帧。
5.3 数据链路层协议实例
2.HDLC帧结构 (3) 控制字段 三中类型帧的控制字段结构如下图
b0 信息帧(I) 监控帧(S) 无编号帧(U) 0 1 1 0 1 b1 b2 N(S) 监控 未分配 b3 b4 P/F P/F P/F b5 b6 N(R) N(R) N(R) b7
29
5.3 数据链路层协议实例
5.3 数据链路层协议实例
5.3.1 HDLC 1. 数据链路配置方式 在具体讨论 HDLC ,先要了解数 据链路配置方式和数据传输方式 数据链路有两种基本配置方式 非平衡配置 平衡配置
18
5.3 数据链路层协议实例
(1) 非平衡配置 ① 主站与从站结构
非平衡配置的特点是一组结点根据在通 信过程中的地位分主站与从站,由主站 来控制数据链路的工作过程。 主站发出命令,从站接受命令,发出响 应,配合主站工作。非平衡配置方式。 非平衡配置又可分为两种类型: 点对点方式 多点方式
5.3 数据链路层协议实例
(2)平衡配置
平衡配置的特点是链路两端的两个站 是复合站。复合站同时具有主站与从站 的功能,因此每个复合站都可以发出命 令与响应。 平衡配置结构只有一种工作模式—异 步平衡模式(Asynchronous Balance Mode, ABM)。每个复合站都可以平等 地发起数据传输,而不需要得到对方复 合站的许可。
标志字段 地址字段 控制字段 8位 8/16位 8位 信息字段 帧校验字段 标志字段 16位 8位
可变长度
24
5.3 数据链路层协议实例
2. HDLC帧结构 帧结构包括字段 (1) 标志字段 (2) (3) (4) (5) 地址字段 控制字段 信息字段 帧校验字段
25
5.3 数据链路层协议实例
15
5.3 数据链路层协议实例
因特网数据链路层协议主要有两种:串行线路IP协
议(Serial Line IP, SLIP)和点对点协议(Point-to-Point Protocol,PPP)。 SLIP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协议。 PPP协议是SLIP协议新的版本,它提供更快、 更有效的通信 PPP协议是一种因特网标准 PPP协议提供的功能包括 (1)基于高层数据链路控制协议(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 HDLC)的数据帧封装机 制、 (2)建立、配置、管理、测试数据链路连接和 建立、配置不同的网络层协议。
27
5.3 数据链路层协议实例
2.HDLC帧结构
(3) 控制字段
控制字段的长度是8位。 它是HDLC帧中最复杂的字段,很多 重要的功能靠控制字段来实现。 根据其最前面的两个比特的取值,将 HDLC帧划分为3类
信息帧,简称为I(Information)帧 监控帧,简称为S(Supervisory)帧 无编号帧,简称为U(Unnumbered)帧 28
2.HDLC帧结构
(4) 信息字段
由于采用了“0”比特插入/删除方法,因此 信息字段允许任意的二进制比特序列的组合。 信息字段仅出现在I帧与U帧中,它是网络层 的用户数据。
(5) 帧校验字段
HDLC采用了CRC校验方式,生成多项式采 用CRC-CCITT。 CRC校验的范围是地址字段、控制字段和信 息字段。 30
7
5.2 差错控制
5.2.3 差错控制策略 差错检测与校正(简称差错控制)是指 在通信信道传输比特流过程中产生的差 错,能够自动检测出错误并进行纠正。 差错控制的主要目的是减少通信信道的 传输错误,现在不能做到检测和校正所 有的差错 差错控制有如下两种策略
纠错 检错 8
5.2 差错控制
10
5.2 差错控制
5.2.4 循环冗余校验
2. CRC校验过程 CRC检测的工作过程(如下图)
数据 00...0 r位 数据 CRC校验码 r位
G(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