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火灾扑救基本常识

合集下载

森林防火常识和扑火安全知识

森林防火常识和扑火安全知识

森林防火常识和扑火安全知识1、什么是森林火灾?答:凡是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超过一定面积的林火,就称为森林火灾。

2、森林火灾有哪几种?答:森林火灾分为地表火、树干火、树冠火和地下火。

地表火就是在地表面燃烧的火,主要烧毁枯枝落叶和杂草,能直接把矮小的幼树、灌木和大树露出地面的根烧死。

树干火就是树干燃烧的火,通常由地表火和雷击火引起。

树冠火就是在大树树冠上燃烧蔓延的火,它是密林内的地表火遇到强风燃烧到树冠上引起的。

这种火一旦形成以后,能把树叶、树枝和树干全部烧毁,着火的树枝掉下来又可把幼树烧死,破坏性很大,扑救困难,常造成毁灭性的灾害。

地下火就是由森林地表下的腐殖质层或泥炭燃烧形成的,往往看不到火苗,只能看见浓烟,这种火会烧坏树根而毁坏森林。

3、森林火灾分为哪几级?答:《森林防火条例》规定,按照受害森林面积和伤亡人数,森林火灾分为一般森林火灾、较大森林火灾、重大森林火灾和特别重大森林火灾:一般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下或者其他林地起火的,或者死亡1人以上3人以下的,或者重伤1人以上10人以下的;较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上100公顷以下的,或者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的,或者重伤10人以上50人以下的;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公顷以上1000公顷以下的,或者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的,或者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特别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0公顷以上的,或者死亡30人以上的,或者重伤100人以上的。

“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4、森林火灾有什么特点?答:森林火灾发生一般都特别突然,来的时候也很凶猛。

人类扑救森林火灾的时候,困难很大,还要花费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

严重的时候还会造成人员伤亡,甚至烧毁城镇和村庄。

所以说,森林火灾破坏性很大。

5、森林火灾对森林资源有什么危害?答:人们常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一棵幼苗长成大树常常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需要花费人们大量的心血和汗水,而一场森林火灾在几天或者几小时内就能把大片的森林毁灭,生活在森林内的珍贵野生动植物瞬间就消失了,有的甚至灭绝……损失之大是无法计算的。

森林火灾扑救常识

森林火灾扑救常识

森林火灾扑救常识
1. 遇到森林火灾可别慌!你想想啊,要是房子着火了你知道要咋办,森林火灾也差不多呀!打个比方,看到小火苗,就像看到家里刚着起来的一点小火,赶紧想法子扑灭呀!比如可以用树枝扑打,就像在家里用扫帚扑火一样。

2. 哎呀呀,发现森林火灾后要赶紧报警呀!这就跟你看到路上出事故要打电话报警一样的道理呀!别想着自己能搞定一切,赶紧让专业的来,他们可是灭火的大英雄呢!
3. 可别乱跑呀!在森林火灾里乱跑,那不是自找麻烦嘛,就好比在迷宫里瞎撞,很容易迷路出危险的呀!要冷静地寻找安全地带。

4. 在森林里,一定要留意风向呀!风可是很厉害的呢,就像个调皮的孩子,一会儿把火往这边吹,一会儿往那边吹。

你得顺着风的方向跑,可别逆风呀,不然就糟糕啦!
5. 要是身上着火了咋办呀?别害怕,就像你衣服上沾了点小火苗一样,赶紧在地上打滚呀,这样能把火灭掉呢!
6. 森林火灾的时候,远离危险区域很重要呀!这就好像地震的时候要跑到空旷的地方一样,别贪恋那些财物啥的,保命要紧呀!
7. 别小瞧了森林火灾的烟呀!那可呛人啦,就像厨房里的浓烟一样,要捂好口鼻呀,不然会很难受的。

8. 总之呢,对待森林火灾一定要小心谨慎呀!可别不当回事儿,它可不是好惹的呀!一旦遇到了,要冷静、要勇敢,用正确的方法去应对,保护好自己和身边的人。

我的观点结论:森林火灾很危险,但只要我们掌握这些常识并正确应对,就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和伤害。

2024年森林火灾扑火安全常识(三篇)

2024年森林火灾扑火安全常识(三篇)

2024年森林火灾扑火安全常识扑火应指派有经验的同志担任前线指挥员。

临时组织的扑火人员,必须指定区段和小组负责人。

扑火前应选定进退路线和安全区。

扑火队员必须接受扑火安全培训。

不要直接迎风打火头,夜间不打,火头不打,危险的环境不打。

严禁老弱病残、妇女儿童上山,严禁指派不懂扑救知识的人员瞎指挥。

千万不能与火赛跑,只能对着火冲。

遵守火场纪律,服从统一指挥和调度,严禁单独行动。

时刻保持通讯畅通。

扑火队员需配备必要的装备,如头盔、防火服、防火手套、防火靴和扑火机具。

密切注意观察火场天气变化,尤其要注意午后扑救森林火灾伤亡事故高发时段的天气情况。

密切注意观察火场可燃物种类及易燃程度,避免进入易燃区。

注意火场地形条件。

扑火队员不可进入三面环山、鞍状山谷、狭窄草塘沟、窄谷、向阳山坡等地段直接扑打火头。

后勤人员应为扑火人员准备足够的食品和饮料。

二、火场自救方法扑救林火时应事先选择好避火安全区和撤退路线,以防不测。

被火围困时,可在较开阔的平坦地,以河流、小溪、道路为依托,实施点火解围。

当点火或其他条件不具备时,要选择已经过火或杂草稀疏,地势平坦的地段,用衣服蒙住头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强行逆风冲越火线。

在点火解围来不及,就近有河流(河沟)、无植被或植被稀少的迎风平坦地段时,扒个土坑,用水浸湿衣服蒙住头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两手放在胸部,卧倒避烟(火)。

在扑火时,万一发现大火袭来、飞火、气旋,人力无法控制时,要快速转移至安全地带。

被林火围困或袭击,要果断决策,迅速选择突围和避火路线,采取正确的避火方法,避免发生伤亡事故。

当风向突变,火掉头时,指挥员要果断下达突围命令,队员自己要当机立断,选择草较小、较少的地方,用衣服包住头,憋住一口气,迎火猛冲突围。

2024年森林火灾扑火安全常识(二)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森林火灾的发生频率和规模都在不断增加。

为了保护人类和生物多样性的安全,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森林火灾扑火的安全常识。

森林火灾扑救常识

森林火灾扑救常识

附件1:森林火灾扑救常识一、森林火灾的危险与后果1.森林火灾不仅能烧毁许多树木,降低林分密度,破坏森林结构;同时还引起树种演替,由低价值的树种、灌丛、杂草更替,降低森林利用价值。

2.由于森林烧毁,造成林地裸露,失去森林涵养水源与保持水土的作用,将引起水涝、干旱、山洪、泥石流、滑坡、风沙等其他自然灾害发生。

3.被火烧伤的林木,生长衰退,为森林病虫害的大量衍生提供了有力环境,加速了林木死亡。

森林火灾后,促使森林环境发生急剧变化,使天气、水域与土壤等森林生态受到干扰,失去平衡,往往需要几十年或上百年才能得到恢复。

4.森林火灾能烧毁林区各种生产设施与建筑物,威胁森林附近的村镇,危机林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森林火灾能烧死并驱走珍贵的禽兽。

森林火灾发生时还会产生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产的浪费,影响工农业生产。

有时还造成人员伤亡,影响社会的安定。

二、引起森林火灾原因1.烧荒、烧牧场,炼山造林,烧灰积肥,烧田埂,烧秸秆;2.林区内吸烟、乱丢烟蒂,林区内野炊、烧烤,林区内上坟烧纸、燃放鞭炮,林区内使用枪械狩猎;3.进入林区的车辆漏火、喷火,旅客与司乘人员乱丢烟蒂火种;4.防火期违法用火要罚款,违法用火引起森林火灾追究肇事者责任,主管领导要追究行政责任。

三、扑救森林火灾应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1.不迎火头接近火场,要从火尾、火翼接近火场。

扑打火头时,应从火头的两翼接近火场。

2.不从山上向山下、翻越山脊、鞍部接近火场,要从山下火绕过山去接近火场。

3.不在上山火的上方与山脊线开设隔离带,要在山的背坡开设隔离带。

4.开设隔离带时,要确定或开设安全避险区域,并明确撤离路线。

5.开设隔离带后,必要时,可以有计划、有组织的沿隔离带内侧边缘点放迎面火,加宽隔离带的宽度。

6.火场附近有河流、小溪、公路、小道时,在统一组织下也可以此为依托点放迎面火灭火。

但要防止火从公路、桥梁的涵洞跑火。

四、扑救森林火灾安全常识灭火人员要熟悉危险环境,掌握林火行为变化,提高紧急避险能力。

扑救森林火灾的基本方法

扑救森林火灾的基本方法

扑救森林火灾的基本方法1、扑救森林火灾的基本方法一是扑救方法。

扑救林火有人工扑打、用土灭火、用水灭火、用气灭火、以火灭火、开设防火线防止火灾蔓延、人工降雨、风力灭火机、化学灭火、爆炸灭火和航空灭火等基本方法。

二是扑火机具。

主要有用于扑灭明火和余火、开防火线的机具。

包括风力灭火机、二号扑火机具、手投式灭火弹、小型水泵、水枪、砍刀、铲子、锄头和割灌机、油锯、锯子、斧子、锄头等。

三是扑救形式。

一种是直接灭火方法是使用灭火机具直接与火交锋,使火停止燃烧。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弱度、中度地表火(人能靠近灭火),不适合猛烈燃烧的大火或树冠火。

直接灭火法采用的机具很多,可以使用机械扑火工具,也可以用化学灭火药剂、水、土。

二种是间接灭火法主要是建立防火隔离带,如开防火线、挖防火沟、以火攻火等。

它主要适用于猛烈燃烧的地表火、树冠火和难灭的地下火。

根据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和扑火特点,扑救森林火灾必须遵循“先控制,后消灭,再巩固”的程序,分阶段地进行。

扑火四阶段:第一,控制火势阶段。

即初期灭火阶段,也是扑火最紧迫的阶段。

其任务主要是封锁火头,控制火势,把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燃烧。

第二,稳定火势阶段。

在封锁火头,控制火势后,必须采取更有效措施扑打火翼,防止火向两侧扩展蔓延。

是扑火最关键阶段。

第三,清理余火阶段。

火被扑灭后,必须在火烧迹地上进行巡逻,发现余火要立即熄灭。

第四,看守火场阶段。

主要任务是留守人员看守火场。

一般荒山和幼林地起火监守12个小时,中龄林、成龄林地起火监守24个小时以上,方可考虑撤离,目的是防止死恢复燃。

2、扑救森林火灾的程序和时机(1)扑救森林火灾的程序(一般来说有六种)一是划分战略灭火地带。

根据火灾威胁程度不同,划分为主、次灭火地带。

在火场附近无天然和人为防火障碍物,火势可以自由蔓延,这是灭火的主要战略地带。

在火场边界外有天然和人工防火障碍物,火势不易扩大,当火势蔓延到防火障碍物时,火会自然熄灭。

这是灭火的次要地带。

安全扑救森林火灾常识

安全扑救森林火灾常识

安全扑救森林火灾常识一个烟头、一念疏忽都有可能造成一整片森林的毁灭。

我们应该树立“森林防火”意识,时时刻刻不忘森林防火。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些防范森林火灾的重要措施。

在扑救火灾遇险时的应急措施:1.保持头脑冷静,认真观察分析自己的所处位置的地形地貌、地植被分布生长情况,沉着应对;2.被附近火势包围时,要给自身保留一定的安全空间;3.被火焰包围时,用衣服包住头部,选择低矮地植物带迎火猛冲突围。

森林火灾的基本方法:我们平时最常采用的主要是人工扑打法、阻隔灭火法、以火灭火法。

1.人工扑打法灭火的原理是阻隔和窒息作用,通常我们用树技或二号工具扑打,或者用锄头挖土覆盖火、喷(洒)水灭火。

这种方法适用于中、弱度地表火。

2.阻隔救火法是将正在焚烧的物质和周围未焚烧的可燃物质阻隔或移开,中止可燃物质的供应,使焚烧因短少可燃物而中止。

3.在火头前方一定距离的地段上,以控制线为依托,通过用人工点逆风火烧出一条隔离带阻火,或点顺风火快速烧向火场扑灭火头(以火攻火)的灭火技术。

是扑救高强度地表火和树冠火的有效灭火方法。

森林火灾预防扑救基本知识:一是扑救方法。

扑救林火有人工扑打、用土灭火、用水灭火、用气灭火、以火灭火、开设防火线防止火灾蔓延、人工降雨、风力灭火机、化学灭火、爆炸灭火和航空灭火等基本方法。

二是扑火机具。

主要有用于扑灭明火和余火、开防火线的机具。

包括风力灭火机、二号扑火机具、手投式灭火弹、小型水泵、水枪、砍刀、铲子、锄头和割灌机、油锯、锯子、斧子、锄头等。

三是扑救形式。

一种是直接灭火方法是使用灭火机具直接与火交锋,使火停止燃烧。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弱度、中度地表火(人能靠近灭火),不适合猛烈燃烧的大火或树冠火。

直接灭火法采用的机具很多,可以使用机械扑火工具,也可以用化学灭火药剂、水、土。

第二种是间接灭火法主要是建立防火隔离带,如开防火线、挖防火沟、以火攻火等。

它主要适用于猛烈燃烧的地表火、树冠火和难灭的地下火。

森林火灾扑救常识

森林火灾扑救常识

森林火灾扑救常识森林火灾是一种非常具有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不仅对大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损害,还可能危及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因此,掌握森林火灾扑救常识至关重要。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森林火灾扑救的相关知识。

一、火灾预防知识在扑灭火灾之前,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加强火灾的预防工作。

预防火灾的关键是要加强森林防火意识,严禁在森林中吸烟、野外用火、焚烧垃圾等行为,防止火灾的发生。

二、发现火情及时报警一旦发现森林火灾,要及时拨打119火警电话或者森林防火电话,向相关部门报告火情,协助进行扑火救援。

三、安全撤离如果发生火灾无法控制的情况下,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避免被火势所困,同时协助他人撤离。

四、正确扑灭火灾1. 保持冷静:发现火情时,要保持冷静,不要慌乱,以免处理不当造成更大的损失。

2. 利用周围资源:可以借助周围的水源、灭火器等工具进行扑救,但要注意安全。

3. 技巧灭火:对于小范围的火灾,可以采取用沙土、湿布等方式进行扑灭,切勿用风力或者硬物扑打火苗,以免引起火势蔓延。

五、防止火势蔓延1. 人员合作:在扑灭火灾时,要采取合理的措施,避免火势继续蔓延,协作合作,共同努力扑灭火灾。

2. 隔离火源:通过沟壑、道路等方式将火源与未燃区域隔离开来,防止火灾蔓延。

六、随时保持警惕即使火势得到了控制,也要随时保持警惕,防止火灾再次发生,确保森林和生命财产的安全。

总之,面对森林火灾,我们需要加强防火意识,做好预防工作,及时发现火情并报警,安全撤离,正确扑灭火灾,防止火势蔓延,随时保持警惕。

希望大家都能牢记森林火灾扑救的常识,做好自身的防火工作,共同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感谢您的阅读!愿我们共同努力,避免森林火灾的发生,保护自然环境的美丽与安全。

扑救森林火灾的基本方法

扑救森林火灾的基本方法

扑救森林火灾的基本方法扑救森林火灾的基本方法1、扑救森林火灾的基本方法一是扑救方法。

扑救林火有人工扑打、用土灭火、用水灭火、用气灭火、以火灭火、开设防火线防止火灾蔓延、人工降雨、风力灭火机、化学灭火、爆炸灭火和航空灭火等基本方法。

二是扑火机具。

主要有用于扑灭明火和余火、开防火线的机具。

包括风力灭火机、二号扑火机具、手投式灭火弹、小型水泵、水枪、砍刀、铲子、锄头和割灌机、油锯、锯子、斧子、锄头等。

三是扑救形式。

一种是直接灭火方法是使用灭火机具直接与火交锋,使火停止燃烧。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弱度、中度地表火(人能靠近灭火),不适合猛烈燃烧的大火或树冠火。

直接灭火法采用的机具很多,可以使用机械扑火工具,也可以用化学灭火药剂、水、土。

二种是间接灭火法主要是建立防火隔离带,如开防火线、挖防火沟、以火攻火等。

它主要适用于猛烈燃烧的地表火、树冠火和难灭的地下火。

根据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和扑火特点,扑救森林火灾必须遵循“先控制,后消灭,再巩固”的程序,分阶段地进行。

扑火四阶段:第一,控制火势阶段。

即初期灭火阶段,也是扑火最紧迫的阶段。

其任务主要是封锁火头,控制火势,把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燃烧第二,稳定火势阶段。

在封锁火头,控制火势后,必须采取更有效措施扑打火翼,防止火向两侧扩展蔓延。

是扑火最关键阶段。

第三,清理余火阶段。

火被扑灭后,必须在火烧迹地上进行巡逻,发现余火要立即熄灭。

第四,看守火场阶段。

主要任务是留守人员看守火场。

一般荒山和幼林地起火监守12个小时,中龄林、成龄林地起火监守24个小时以上,方可考虑撤离,目的是防止死恢复燃。

2、扑救森林火灾的程序和时机(1)扑救森林火灾的程序(一般来说有六种)一是划分战略灭火地带。

根据火灾威胁程度不同,划分为主、次灭火地带。

在火场附近无天然和人为防火障碍物,火势可以自由蔓延,这是灭火的主要战略地带。

在火场边界外有天然和人工防火障碍物,火势不易扩大,当火势蔓延到防火障碍物时,火会自然熄灭。

森林火灾扑救的基本原则

森林火灾扑救的基本原则

森林火灾扑救的基本原则森林火灾是一种常见而又极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为了有效地扑灭森林火灾,并最大程度减少损失,我们需要遵守一些基本原则。

下面将介绍森林火灾扑救的基本原则。

一、迅速报警在发现森林火灾时,第一时间需要迅速报警,通知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扑救措施。

火势在蔓延之前,尽早报警可以帮助扑救人员更快速地到达火灾现场,增加扑救的成功率。

二、快速反应一旦接到报警,各级扑救人员需要快速反应,迅速出动到达火灾现场。

时间就是生命,对于森林火灾的扑救来说更是如此。

只有快速反应,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火势蔓延的机会。

三、确保安全在进行森林火灾扑救时,首要任务是确保扑救人员的安全。

因为森林火灾环境复杂多变,存在着各种潜在的危险,比如陡坡、险滩、滚石、阴沟等。

因此,扑救人员需要牢记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扑救行动。

四、策略灵活针对不同的森林火灾情况,扑救人员需要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

比如在山区火灾中,可以采取利用山体地形来助燃、对火势进行控制的方法;在沼泽地带火灾中,可以利用水源对火线进行隔离。

因此,扑救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扑救方案。

五、资源协调森林火灾的扑救需要大量的物资和人力支持,因此需要各个相关单位之间的资源协调。

各级政府部门、救援队伍、志愿者组织等需要密切合作,共同协调力量,共同应对火灾灾害。

总之,森林火灾扑救的基本原则包括迅速报警、快速反应、确保安全、策略灵活和资源协调。

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才能有效地减少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

愿我们的森林永远绿意盎然,远离火灾的威胁。

森林火灾安全扑救

森林火灾安全扑救

森林火灾安全扑救————————————————————————————————作者: ————————————————————————————————日期:森林火灾安全扑救(一)、扑救森林火灾的对策扑救森林火灾,根据气候条件(如早上、中午、晚上,火险等级、风力风向等)、地形地势(低山、丘陵、高山)、植被类型(有林、无林、稀密)、火行为特征(上山火、下山火、火强度)及发展态势(是否向重大设施蔓延)的不同,所采取的战略战术也不同。

扑救森林火灾的指导思想:要直接灭火为主间接灭火为辅,在不具备直接灭火的条件时,用间接灭火方式控制林火蔓延。

火强我弱间接打,我强火弱直接打,突破火边分开打,队伍扣头合力打,上山火撵着火打,下山火堵着火打,险地火不能去打,安全地带坚决打,集中优势彻底打,火变我变灵活打。

扑火与军队作战一样,行兵布阵,必须讲究对策,采取何种对策,要根据火场火势的实际情况及其发展态势、自然环境条件和到达火场的扑火队员的数量、素质与装备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当火势小时,扑火队伍应相对集中,避强打弱;或开设隔离带以火攻火,直接灭火与间接灭火相结合,并保障扑火人员安全。

1、确定主次灭火地带根据火灾蔓延发展方向和威胁程度不同,可划分为主灭火地带和次灭火地带。

火头发展蔓延方向,火场无天然或人为阻隔带,火势可自由蔓延,这是灭火的主灭火地带。

火尾,有天然或人工防火阻隔带,火势不易扩大,当火势蔓延会减弱或自然熄灭,这是灭火的次灭火地带,先扑救主要地带的火后消灭次要地带的火。

2、集中优势兵力,控制火势发展山火的扩展,主要是由于火头和外围火线向外蔓延,其中火头是影响全局的关键,在扑火过程中,首先要控制火头的蔓延,后消灭两翼的火线。

3、直接灭火为主,避强打弱、打防结合扑救森林火灾,应以直接扑打为主。

实践证明,大多数森林火灾是可以直接被扑打的,对中、低强度地表火,应积极主动,采取直接灭火的方法把火扑灭,对火势猛烈等高强度火,而不能直接扑打,可开设防火隔离带或利用自然障碍物以火政火,以阻隔林火的蔓延扩大。

森林防火常识和扑火安全知识

森林防火常识和扑火安全知识

森林防火常识和扑火安全知识1、什么是森林火灾答:凡是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超过一定面积的林火,就称为森林火灾。

2、森林火灾有哪几种答:森林火灾分为地表火、树干火、树冠火和地下火。

地表火就是在地表面燃烧的火,主要烧毁枯枝落叶和杂草,能直接把矮小的幼树、灌木和大树露出地面的根烧死。

树干火就是树干燃烧的火,通常由地表火和雷击火引起。

树冠火就是在大树树冠上燃烧蔓延的火,它是密林内的地表火遇到强风燃烧到树冠上引起的。

这种火一旦形成以后,能把树叶、树枝和树干全部烧毁,着火的树枝掉下来又可把幼树烧死,破坏性很大,扑救困难,常造成毁灭性的灾害。

地下火就是由森林地表下的腐殖质层或泥炭燃烧形成的,往往看不到火苗,只能看见浓烟,这种火会烧坏树根而毁坏森林。

3、森林火灾分为哪几级答:《森林防火条例》规定,按照受害森林面积和伤亡人数,森林火灾分为一般森林火灾、较大森林火灾、重大森林火灾和特别重大森林火灾:一般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下或者其他林地起火的,或者死亡1人以上3人以下的,或者重伤1人以上10人以下的;较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上100公顷以下的,或者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的,或者重伤10人以上50人以下的;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公顷以上1000公顷以下的,或者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的,或者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特别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0公顷以上的,或者死亡30人以上的,或者重伤100人以上的。

“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4、森林火灾有什么特点答:森林火灾发生一般都特别突然,来的时候也很凶猛。

人类扑救森林火灾的时候,困难很大,还要花费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

严重的时候还会造成人员伤亡,甚至烧毁城镇和村庄。

所以说,森林火灾破坏性很大。

5、森林火灾对森林资源有什么危害答:人们常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一棵幼苗长成大树常常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需要花费人们大量的心血和汗水,而一场森林火灾在几天或者几小时内就能把大片的森林毁灭,生活在森林内的珍贵野生动植物瞬间就消失了,有的甚至灭绝……损失之大是无法计算的。

森林火灾扑救基本常识

森林火灾扑救基本常识

森林火灾扑救基本常识森林火灾是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一旦发生会给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及时有效地扑灭森林火灾,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扑救常识。

以下是关于森林火灾扑救的基本常识:一、认识森林火灾的危害森林火灾会造成树木燃烧,土壤流失,野生动植物灭绝以及空气污染等严重后果。

同时,森林火灾还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因此,我们需要尽早发现并迅速扑灭火情。

二、提前做好防范工作在林区工作或休闲时,应该注意禁止烟火,违禁用火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同时,在火险高发期间,应及时清理周围的枯枝落叶,确保周围环境整洁,减少火灾的发生概率。

三、迅速报警并准确描述火情一旦发现森林火情,应第一时间报警。

在报警时,需准确描述火情的地点、规模和火势,以便相关救援人员及时做出应对措施。

四、安全撤离并远离火场在森林火灾发生时,第一时间确保自身安全,迅速撤离火场。

避免返回火场内进行自救或探火,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同时,要远离火场,避免呼吸大量浓烟和有毒气体。

五、合理利用周围资源扑救火灾在扑救森林火灾时,可以利用周围的资源如水源、湖泊等进行灭火。

合理利用周围环境资源,有助于迅速扑灭火情,减少火灾带来的损失。

六、专业救援队伍参与扑灭面对大面积的森林火灾,需要专业的救援队伍参与扑灭。

这些队伍经过专业训练,具备扑救火灾的技能和经验,能够有效地控制和扑灭火情,减小火灾带来的影响。

七、后期防范火灾隐患在扑灭了火灾后,要及时清理火场周围的易燃物,防止火灾再次发生。

定期进行森林防火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做好后期的防范工作。

总结:森林火灾是一场灾难,带来的后果不容忽视。

保护森林,预防火灾,及时扑灭火情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只有增强火灾防范意识,共同努力才能减少火灾带来的破坏,保护好生态环境。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出自己的贡献,让我们的森林更加绿色、安全。

森林火灾扑救基本常识

森林火灾扑救基本常识

森林火灾扑救基本知识(2018年2月 2 日)云南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盈江分局昔马管护站尹发旺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根据此次培训安排,下面,我就森林火灾常识这个课题,与大家共同作一个交流,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扑救森林火灾基础理论(一)林火种类根据火烧森林的部位可以划分为:地表火、树冠火和地下火。

根据燃烧的可燃物类型可以划分为:荒火、草原火、草甸火、灌木火和林火。

地表火:火沿林地表面蔓延,烧毁地被物,为害幼树、灌木、下木,烧伤大树干基部和露出地面的树根等。

一般温度在400C左右,烟为浅灰色,约占森林火灾的94%。

树冠火:火沿树冠蔓延,主要由地表火在强风的作用下引起。

破坏性大,能烧毁针叶、树枝和地被物等,一般温度在900C,烟柱可高达几千米,常发生飞火,烟为暗灰色,不易扑救,约占森林火灾的5%,多发生在长期干旱的针叶林内,一般阔叶林内不大发生。

地下火:又称泥炭火或腐殖质火。

火在林地的腐殖质层或泥炭层中燃烧,地表看不见火焰,只见烟雾,蔓延速度缓慢,每小时仅4~5米,持续时间长,能持续几天、几个月或更长,可一直烧到矿物质层或地下水层。

破坏性大,能烧掉土壤中所有的泥炭、腐殖质和树根等,不易扑灭。

火烧后林地往往出现成片倒木。

约占森林火灾的1%。

火烧迹地呈环形。

多发生在特别干旱的针叶林地内。

(二)森林燃烧三个要素森林燃烧需要森林可燃物、氧气、和温度,称为燃烧三要素。

只要缺少三要素中任何一个要素,燃烧就不能进行。

扑救森林火灾时,只有消除其中一个要素,森林燃烧就会停止。

1、森林可燃物。

森林中所有的有机物都属于可燃物,包括森林中的乔木、灌木、草本、苔藓、蕨类、地衣、枯枝落叶、腐殖质和泥炭等。

2、氧气。

氧气是森林可燃物燃烧时的助燃物,没有氧气任何可燃物都不能燃烧。

在燃烧过程中,由于氧气供给的程度不同,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燃烧:a)、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经过燃烧后的产物不能再次燃烧,并能放出较多的热量;b)、不完全燃烧:氧气供给不足,燃烧后的产物能再次燃烧,放出的热量较多;3、一定温度森林燃烧除了可燃物和氧气外,还需要一定的温度。

(整理)森林火灾扑救常识及安全自救措施

(整理)森林火灾扑救常识及安全自救措施

森林火灾扑救常识及安全自救措施第一部分森林火灾的扑救一、正确的指导思想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①:山形②:风向③:可燃物分布情况④:有无重要设施及探洞和煤洞等2、以人为本,科学扑救①:人员情况②:机具情况③:着装及装备(个人)情况3、坚持原则、统筹兼顾①:保护人身安全的原则②:“打早、打小、打了”的原则③:牺牲局部,保存全局的原则④:集中优势兵力作战的原则⑤:捕捉有利战机的原则二、严密的组织程序1、沉着冷静应对、正确的指挥、是安全和成功的保证,要将原则性、主观性、预防性、灵活性、安全性有机统一。

2、扑救火灾的几个阶段①:控制火势阶段②:稳定火势阶段③:清理余火阶段④:看守火场阶段3、把握火场动态①:火势②:风向③:地形④:通讯⑤:扑火队伍的进度4、强调火场纪律①:严守纪律、尊守安全纪律②:服从命令、听从统一指挥③:不要蛮干、不存在侥幸心理三、科学的扑救方法1、明确基本原理扑火就是消除火灾三要素当中的一项。

2、掌握技术要领如:二号工具往下扑打是斜45角向内扑打,风力灭火机单机作业时要打到火根。

3、把握扑救有利时机四、扑救森林火灾的基本原则扑救森林火灾的基本原则是“打早、打小、打了”。

打早是指及时扑火,打小是指扑打刚发生的火,打了是指扑火的彻底性,既要扑打明火,又要清理暗火,消灭一切余火。

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打早是灭火的前提,打小是灭火的关键,打了是灭火的核心。

五、火场的组成森林火灾发生的现场,称之为火场。

火场由火头、火翼和火尾三部分组成。

火头位于火场的前端,是火向前延伸最快、火势最旺的部分,其方向与风向一致,火尾在火场后端,逆风蔓延,速度最慢,强度最小,火翼处于火场的两侧,与风向成垂直蔓延,速度介于火头与火尾之间,愈靠近火头部分蔓延愈快,强度愈大,而靠近火尾部分蔓延较慢,强度较小。

火头是火场上火强度最大的部位,火头蔓延速度最快,是火场不断增大的主要因素,是影响火场全局的关键。

火场上,有时只有一个火头,较大面积的火场,有多个火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火灾扑救基本知识(2018年2月2日)云南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盈江分局昔马管护站尹发旺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根据此次培训安排,下面,我就森林火灾常识这个课题,与大家共同作一个交流,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扑救森林火灾基础理论(一)林火种类根据火烧森林的部位可以划分为:地表火、树冠火和地下火。

根据燃烧的可燃物类型可以划分为:荒火、草原火、草甸火、灌木火和林火。

地表火:火沿林地表面蔓延,烧毁地被物,为害幼树、灌木、下木,烧伤大树干基部和露出地面的树根等。

一般温度在400℃左右,烟为浅灰色,约占森林火灾的94%。

树冠火:火沿树冠蔓延,主要由地表火在强风的作用下引起。

破坏性大,能烧毁针叶、树枝和地被物等,一般温度在900℃,烟柱可高达几千米,常发生飞火,烟为暗灰色,不易扑救,约占森林火灾的5%,多发生在长期干旱的针叶林内,一般阔叶林内不大发生。

地下火:又称泥炭火或腐殖质火。

火在林地的腐殖质层或泥炭层中燃烧,地表看不见火焰,只见烟雾,蔓延速度缓慢,每小时仅4~5米,持续时间长,能持续几天、几个月或更长,可一直烧到矿物质层或地下水层。

破坏性大,能烧掉土壤中所有的泥炭、腐殖质和树根等,不易扑灭。

火烧后林地往往出现成片倒木。

约占森林火灾的1%。

火烧迹地呈环形。

多发生在特别干旱的针叶林地内。

(二)森林燃烧三个要素森林燃烧需要森林可燃物、氧气、和温度,称为燃烧三要素。

只要缺少三要素中任何一个要素,燃烧就不能进行。

扑救森林火灾时,只有消除其中一个要素,森林燃烧就会停止。

1、森林可燃物。

森林中所有的有机物都属于可燃物,包括森林中的乔木、灌木、草本、苔藓、蕨类、地衣、枯枝落叶、腐殖质和泥炭等。

2、氧气。

氧气是森林可燃物燃烧时的助燃物,没有氧气任何可燃物都不能燃烧。

在燃烧过程中,由于氧气供给的程度不同,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燃烧:a)、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经过燃烧后的产物不能再次燃烧,并能放出较多的热量;b)、不完全燃烧:氧气供给不足,燃烧后的产物能再次燃烧,放出的热量较多;3、一定温度森林燃烧除了可燃物和氧气外,还需要一定的温度。

一定的温度可使氧活化并促使可燃物产生大量可燃性气体。

当外界对可燃物进行加温时,大量水蒸气蒸发,温度上升绥慢,出现大量可燃性气体,达到开始着火温度时,称为燃点。

各种森林可燃物的点差异很大,一般干枯杂草的燃眯为150~300℃,要达到这样高的温度,需要有外界火源,一旦可燃物达到燃点就不需要外界火源,依造自身释放的热能就能继续燃烧。

二、扑灭森林火灾的基本原理和途径八个字概括基本过程:打早(时间)、打小(火势规模)、打好(方法和手段)、打了(完成)。

力量使用存在问题:1.上不上?2.怎么上?3.哪里上?装备使用:1.有水不怕麻烦2.有化集中用(化学装备、灭火弹等等)(一)扑灭森林火灾的原理就是破坏它的燃烧条件,不让燃烧“三要素”——可燃物、氧气和热源(火源)结合在一起。

只有消除“三要素”中的任何一个,燃烧就会停止。

所以说扑灭森林火灾有三个途径:1.是散热降温,使燃烧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燃点以下而熄灭。

主要采取冷水喷洒燃烧物质,吸收热量,降低温度,冷却降温到燃点以下而熄灭;用湿土覆盖燃烧物质,也可达到冷却降温的效果。

2.是隔离热源(火源),使燃烧的可燃物与未燃烧可燃物隔离,破坏火的传导作用,达到灭火目的。

为了切断热源(火源),通常采用开防火线、防火沟,砌防火墙,设防火林带,喷洒化学灭火剂等方法,达到隔离热源(火源)的目的。

3.是断绝或减少森林燃烧所需要的氧气,使其窒息熄灭。

主要采用扑火工具直接扑打灭火、用沙土覆盖灭火、用化学剂稀释燃烧所需要氧气灭火,就会使可燃物与空气形成短暂隔绝状态而窒息。

这种方法仅适用于初发火灾,当火灾蔓延扩展后,需要隔绝的空间过大,投工多,效果差。

(二)扑救森林火灾主要阶段根据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和扑火特点,扑救森林火灾必须遵循“先控制,后消灭,再巩固”的程序,分阶段地进行。

1.控制火势阶段。

控制火势阶段是初期灭火阶段,其任务主要是封锁火头,控制火势,把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燃烧,也是扑火地最紧迫阶段。

2.稳定火势阶段。

在封锁火头,控制火势后,必须采有效地措施扑打火翼(火地两侧部),防止火向两侧扩展蔓延,是扑火地最关键阶段。

3.清理余火阶段。

火被扑灭后,必须在火少迹地上进行巡逻,发现余火要立即熄灭。

4.看守火场阶段。

主要任务是留守人员看守火场。

一般荒山和幼林地起火监守12个小时,中龄林、成龄林地起火监守24个小时以上,方可考虑撤离,目的是防止余火复燃。

(三)常用的扑火战术1、“单点突破,长线对进突击”战术。

扑火队从某一个地点突入火线,兵分两路,进行一点两面作战,最后合围。

这种战术选择突破点是关键,一般是选择接近主要火头的侧翼突入,火势较强的一侧重大配置兵力,火势较弱的一侧少量布兵力。

这种战术的特点是:突破点少,只有一个扑火队连续扑打的火险和火势突变可能性小的情况下采用,但由于扑火队能力有限,大面积火场不宜采用。

2、多点突破,分击合围战术。

这是一种快速分割灭火的实用战术。

实施时,若干个扑火小队(组),选择两个以上的突破口,然后分别进行“一点两面”作战,各突破口之间相互形成分击合围态势,使整个火场分割成若干个地段,将火迅速扑灭。

这种战术的特点是:突破口多,使用兵力多,全线展开,每个扑火队(组)间的战线短,扑火效率高,是扑火队常用战术。

3、四面包围,全线突击战术。

这种战术是以足够的兵力扑打初发火、小面积火时的实用战术。

主要时采用全线用兵,四面围歼的办法扑火,既扑打火头、又兼顾全局,一鼓作气扑灭火灾。

蔓延强烈的一侧兵力多于较弱的一侧,顺风火的兵力多于逆风火和侧风火,上山火的兵力多于下山火。

4、一次冲击,全线控制战术。

这种时将全部兵力部署的火线的一侧或两侧,采用一个扑火层次,全力扑打明火,暂不清理余火,也不留后续部队和清理火场队伍,力求在短暂时间内消灭明火,以控制火场局势,然后再组织消灭残余火。

“一次冲击”的距离一般荒坡400-500米,危险地段150-200米,有林地500米左右。

这种战术多半用在火危及到居民区、重要设施时,会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时使用。

(四)扑救森林火灾的主要方法及基本技术扑救森林火灾的主要方法1.是扑打法。

就是用灭火工具直接与火交锋。

可砍取鲜树枝,扎成扫帚,或用湿麻袋片等绑在木棍上直接扑火。

现在常用扑火“二号工具”扑火。

2.是覆土灭火法。

主要是用铁锹铲土灭火。

3.是风力灭火法。

利用风力灭火机直接灭火。

4.是隔离带法。

为了保护大片森林,选择河流、道路、湿润的林中空地等有利条件,把树伐开。

宽度一般要在树高的两倍以上,隔离带内清除一切可燃物。

扑灭火线的基本技术1.用“二号工具”扑打火线时,两脚要站在火烧迹地内侧边缘,或一脚内一脚外,斜向火烧迹地向里扫打。

扫打成40一60度角,一打一拖,切勿直上直下扑打,并要重打轻抬,碴秀遗挂。

火势弱时可单人单独扑打一点,火势强时扑火小组同时扑打一点,同起同落,打灭后一同前进。

扑打时要沿火线逐段进行,不可脱离火线去打内线火,更不能跑到火锋前方进行扑打,尤其是打草塘火和顶风火时要千万注意。

2.使用风力灭火机灭火时,灭火机手携机位于火线外侧,距火焰1米左右,灭火机出风口方向与火线走向成15度角左右,并与火焰底部的地面构成40一45度角。

灭火时左右摆动机体,摆动幅度在1—1.5米之间,先从上摆动,用强风压低火势,并使可燃物质向迹地内部飞散。

回摆时用强风割切火焰底部,达到灭火的目的。

如火焰微弱,也可直接割切火焰底部灭火。

风力灭火机与其它工具配合使用效果更好。

如4—5台风力灭火机配合,可1台打火头上边,一台打火头中间,两台打火根,并配有往复式水枪打明火,紧接着用“二号工具”打火焰。

在六七级大风中,用多台灭火机组成一字形,迎着火头吹,也可以把火头阻截住。

三、森林火灾扑救安全知识了解地势,看清窝、塘、低洼处,看清道路,行进途中看:腐殖层(厚薄、连续或断续)(一)构成扑火人员伤亡的危险环境1.危险地形。

三面环山的山凹、狭窄草塘沟、向阳宽阔沟后堵的地形,往往形成明显的小气候特点。

这种地形由于处在阳坡或半阳坡, 一29—受热时间较长,白天温度高,可燃物干燥,燃烧后产生乱流火。

同时上升气流与主风向相互作用,产生强大空气对流,致使产生火旋风,造成火势突变.使火场难以控制。

这时置身其中,会面对一种无处躲藏的危险局面。

2.越岭截击上山火。

扑火人员靠冲动和勇敢越过山岭,向下截击上山火,会造成伤亡。

3.可燃物载量大。

单位面积上易燃危险可燃物载量大的地段,如针叶幼林、易燃灌丛和阳性杂草镶嵌地段等,着火后在不利气象条件作用下,极易形成危险环境。

4.气象条件。

主要是风力加大和风向突然改变。

(二)林火对人体造成的危害1.火旋,是由于同一平面气流流速不一致而产生的水平涡流,一般是受地形变化的影响和受热的影响而生成的,常见的火旋风出现在山火初起时、山火熄灭时和山火越过山头在山的背面。

火旋会加速火灾的蔓延,特别时熄灭期的火旋风会使死火复燃。

发生火旋时,火星乱溅,浓烟翻滚,人容易迷失方向,被烟呛窒息,较容易引发人身伤害事故。

2.一氧化碳(CO),是林火产生的一种污染物资,直接危害人体及动植物。

空气中CO浓度达0.002%时,就能使人体组织缺氧,浓度达到0.2%,能使人在几分钟内死亡。

燃烧1吨可燃物往往产生15-73千克CO,若是不完全燃烧时,可产生1865千克CO,越时完全燃烧,产生的CO量就越少。

根据火场测定,距离火焰越近,CO量越大。

因此,扑火任务要防止CO中毒。

3.烟尘,林火产生的烟尘对大气污染病对扑火任务威胁很大,烟尘往往将人呛昏而被火烧死。

林火的烟尘排放量取决于火的类型、火的强度和火烧的阶段。

无论是顺风火还是逆风火,其烟尘释放量均为10千克/吨。

当可燃物裁量超过5吨/公顷,顺风火烟尘量直线增加,而逆风火烟尘量呈指数减少。

一般顺风火的烟尘量是逆风火的3倍,而无焰燃烧的烟尘量是有焰燃烧的11倍。

火灾的面积越大,烟尘量也越大。

4.高温辐射,也称高温热流,是高能量火或火场面积很大时产生的一种不可见的高温高速的气流,危害性极大,它是剧烈的或在前进过程中,不断积累热量形成的。

高能量火具有温升效应,火灾温度高可导致燃烧速度加快,而燃烧速度加快又提高燃烧区的空气温度,促使高温空气运动从而产生高温热流。

在扑火行进中,遇到高温热流,轻则中暑或灼伤,重则引起呼吸道水肿,产生窒息(三)扑火中常见的几种人身伤害事故1.被火直接烧伤烧死。

主要发生在扑火人员身处险地,来不及撤离。

从实验数据来看,火的温度达到800-1000oC ,人只能生存7.5秒-18秒。

2.窒息伤亡。

一是因一氧化碳中毒昏迷或死亡,当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达到1%以上,身体较弱者1分钟即可死亡,身体较强者2分钟即会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