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马哲复习资料

马哲复习资料

一、基本概念绪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

第一章:哲学、哲学基本问题、物质、运动、相对止、实践、联系、发展、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质、量、度、扬弃、必然性与偶然性、规律、意识的能动作用。

第二章:认识的主体和客体、认识的非理性因素、真理、价值、价值观、人文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

第三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国家、社会形态、改革与革命、科学技术、人的本质、人民群众、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第四章:资本的原始积累、商品、商品的二重性、劳动的二重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规律、货币、劳动力商品、资本和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经济危机。

第五章:垄断、垄断价格、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输出、经济全球化、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第六章: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政党。

第七章: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

二、原著理解1.“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2.“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3.“……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

”4.“……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5.“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

”6.“价格和价值量之间的量的不一致的可能性,或者价格偏离价值量的可能性,已经包含在价格形式本身中。

……”7.“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这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关系。

”8.“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马哲详细复习资料

马哲详细复习资料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前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2)、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诞生在欧洲,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要。

3)、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一:创新: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他们在这一时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作了分析批判,对资本主义时代发展提出的理论课题作了科学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

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4)、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时代精神的反映。

所谓时代精神也就是对一定时代的本质、主题和基本特征等方面的概括。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发展趋向方面的主题、任务及其精神需求,它渗透在这个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等各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指引着无产阶级时代前进,推动文明进步,根本原因就在于它自觉地植根于社会实践的丰厚土壤,不断地从现实生活中吮吸自己的生命之泉,随着时代主题的转换检验、丰富和发展自己,科学地回答了时代在不同阶段提出的根本性的重大问题。

马哲复习资料

马哲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人的感觉而存在,为人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3、意识: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4、实践: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中介,是自在世界向人类世界转化的基础。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5、矛盾: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两个方面的对立和统一及其相互关系。

6、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7、真理: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8、社会存在:又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指构成社会生活的物质因素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生产方式则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存在的根本内容。

9、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中的精神现象及其过程,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10、商品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劳动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商品二因素是由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11、劳动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统一的,但是也是有差别的。

12、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是有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的一般规律,支配商品生产和流通。

价值规律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动波动。

13、可变资本: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可变成本的价值再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

14、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马哲复习资料

马哲复习资料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革命?答:它有优越的社会历史条件、科学前提与理论来源。

社会历史条件:1阶级基础: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激化;2经济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科学前提:三大理论成果: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细胞学说;理论来源: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以及费尔巴哈人文主义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和特点是什么?答:本质:实践性;特点:1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2理论与实践的统一;3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的统一4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时代有何意义/答:1在现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仍是实践、科学和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2马哲与现时代特点相联从而不断发展自身,就能继续拥有创造性地指导现实生活、保持自己的生命力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及其意义?答:1概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2意义:1它同唯心主义以及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它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3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5、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答:1揭示了事物最本质的联系以及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2对立统一规律就是矛盾规律,矛盾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源泉和动力;3矛盾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是矛盾双方相互吸收有利因素相互发展,规定了事物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4矛盾斗争性推动事物量变,造成事物质变;5矛盾同一与斗争性结合,共同推动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6、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答:原理: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共性与个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一般性和个别性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2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3矛盾的特殊性包含和表现着普遍性;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意义:1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2是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理论武器;3是科学的领导方法、工作方法和认识方法的理论依据。

马哲复习资料(终极版)

马哲复习资料(终极版)

一、填空题:填空题: 1. 马克思主义的特征: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

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 2.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3. 人类社会的远大理想:实现共产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实现共产主义 4. 空想社会主义第一部代表作:乌托邦》。

《乌托邦》 5.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6. 马克思主义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

7. 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柏拉图:理想国托马斯:乌托邦、太阳城黑格尔、柏拉图:托马斯:乌托邦、太阳城。

黑格尔 a)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威廉·佩利大卫·李嘉图亚当·威廉·大卫·亚当斯密、威廉佩利、大卫 b) 空想主义:法国圣西门、傅立叶英国:欧文法国圣西门、英国:法国圣西门 8.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德意志意识的形成德意志意识的形成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形成。

德意志意识的形成 9.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10. 致力于实现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致力于实现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11.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马哲复习资料(精华版本)

马哲复习资料(精华版本)

绪论章节:1、什么是马克思一、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后由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体系。

二、从他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个人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三、从他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四、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船里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无产阶级的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3、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了这一本质特征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了这一本质特征(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唯物史观的本质规定4、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坚持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践,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一、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二、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三、这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第一章第一节、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1、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2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谁是本原,谁决定谁,睡依赖谁(哲学的最高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思维能否反映存在,世界是否可以认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不可知或者不完全认识)3、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的关系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唯心史观(社会存在决定)4、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5、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综合,而这个概念是从这一综合种抽象出来的(马克思)哲学物质概念同各种实物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第一章哲学及其历史演变1、哲学及其特点: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哲学具有深刻的批判性和反思性;哲学具有广泛的普遍性和总体性;哲学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时代性。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3-4页)3、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的内容是什么?两方面内容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它是哲学的基本问题?(9-11)4、哲学的党派: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它们的区分标准是什么?唯物主义有哪几种历史形态?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是什么?(12-13)5、什么是经验论和唯理论?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16-17)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及其基本特征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有哪些?(27)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批判?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第三节的内容。

这三个问题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

)答题思路: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马克思与旧唯物主义哲学一样承认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但是他指出旧唯物主义哲学“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而“没有”从实践的方面去理解。

马克思对唯心主义哲学的批判:马克思与唯心主义哲学一样承认人的能动方面,但是他指出:唯心主义只是抽象地发展了人的能动方面,它与旧唯物主义哲学一样,也不知道现实的实践活动本身。

马克思在批判旧哲学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动了一场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在马克思看来,实践首先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人之间要互换其活动并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而实践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的开始时就已经在实践者的头脑中作为目的以观念形式存在,并通过实践转化为现实。

马哲复习资料

马哲复习资料

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观的,能动的。

3.气者,理之所依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5.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违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心主义。

6.按图索骥: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观点,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

7.画饼充饥: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认识到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8.掩耳盗铃: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违背了物质的客观性。

9.智子疑邻: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制约。

人们必须以站在正确立场观察事物。

1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11.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2.审时度势: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

13.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拔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惩罚。

14.目无全牛;庖丁解牛:把握客观规律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5.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把革命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16.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18.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因果联系的观点。

19.瑞雪兆丰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走不以手,缚手不能集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唇亡齿寒: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20.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事物的部分离不开整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第一章哲学及其发展规律1.什么是哲学?哲学是一种从总体上把握世界的人类智慧,是通过一系列概念、范畴、命题和理论论证而形成的关于世界总体的思想体系,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对人和历史、人和自然、人和人本身的总体理解和把握。

2.哲学的基本问题(描述):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贯穿于全部哲学问题之中并统帅和制约其他一切问题的根本问题,也是各种哲学学派、思潮争论的根本问题。

①恩格斯明确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关于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谁为本原的问题,也就是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谁是第一性、谁产生谁的问题。

这是哲学中的唯物论与唯心论之争,通常被称作“本体论”问题。

②哲学基本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关于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也就是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

用哲学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这是哲学中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之分,通常被称作“认识论”问题。

在哲学基本问题中,本体论是认识论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回答本体论问题才能回答认识论问题。

3.哲学基本派别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万物生于水,五行说等)特征:以自然原因去解释自然现象,肯定世界的物质本原性和统一性。

缺陷:把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看作世界的物质本原和统一的物质基础。

古代唯物主义具有明显的“猜测”性质。

②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人是机器)以近代科学对自然现象的实证研究为基础,以新的实证知识和科学方法论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确认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原则。

局限:一是把自然界中各种现象和过程最终归结为机械运动,用力学规律加以解释;二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三是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即自然观的唯物主义而历史观的唯心主义。

③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唯物主义的最高形态,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④主观唯心主义(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把个人的感觉、心灵、意识、观念夸大为第一性的东西,否认物质世界和客观规律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大学必修《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

大学必修《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

1、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发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3、无产阶级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马克思主义的特点: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

5、哲学的定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6、哲学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7、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依据:唯物主义把世界归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9、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10、意识产生的决定环节: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1、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哲学观点: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12、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

13、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分化的历史前提和统一的基础: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1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

15、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交互作用中,不存在完全孤立的东西。

16、区别新旧事物的标准: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17、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事物作为过程而存在,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18、矛盾的定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19、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哲学依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20、度的定义: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马哲复习资料

马哲复习资料

简答题:1、马克思哲学思想演变的基本过程解一: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1.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崛起。

从18世纪80年代前后在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阶级关系的简化。

阶级斗争与物质利益、与经济关系联系的明朗化,使马克思、恩格斯能够科学地说明物质生产和经济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进而能够科学地说明社会结构,说明各种社会现象的本质。

2.独立的近代无产阶级的形成。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新发展,使得无产阶级迫切需要建立自己的科学世界观。

同时,无产阶级已经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为新的科学的哲学世界观的确立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前提条件。

3.人类先进理论思潮的出现。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主要的理论来源。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两个重要理论来源。

4.自然科学的新发展。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19世纪新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以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强有力的自然科学论证。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1.马克思的思想转变:青少年时代的希翼;转向黑格尔哲学和参与‚自我意识哲学‛的制定;走上社会政治舞台。

1842年初,马克思通过担任《莱茵报》主编开始直接参与社会的政治生活。

通过对社会现实状况的研究以及对社会问题逐渐深人的了解,马克思日益觉察到经济因素、物质利益的作用和社会关系的客观性,促使和推动马克思将其视域由政治的观念转向物质利益、经济关系,从而走向对人类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

1843年夏,《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手稿中,马克思在确立有关社会现象的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方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论犹太人问题》一文,则大大推进了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所取得的唯物主义成果,标志着他进一步完成了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

在完成唯物主义转变的基础上,马克思也大致同时完成了他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

纲要: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2个核心:物质、意识(世界物质统一性2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二、辩证法(2个核心、3大规律、4对范畴)2个核心:联系、发展3大规律:质变量变律、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律4对范畴: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原因与结果、可能与现实三、认识论(3个核心、3大规律)3个核心:实践、认识、真理3大规律: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发展律、真理发展律四、历史观(2个核心、2大规律)2个核心:社会、人2大规律:社会发展律、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律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2个核心:物质、意识物质(客观实在性)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是对一切可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反映性)1、(起源)意识与人脑: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本质)意识与客观存在:(近似、能动、原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能动的反映;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都能从客观实在找到原形,也即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

(内容与形式)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意识体现了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2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多样性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物质统一性。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意识能动性原理)1、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的原理。

2、意识的能动作用,亦称为主观能动性,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

具体3表现①认识世界;②指导实践、改变世界;③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和调节。

二、辩证法(2个核心、3大规律、4对范畴)2个核心:联系、发展联系(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1、(内部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资料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资料全

(一)哲学及其基本问题1.本质: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也是世界观,但世界观并不都可以称为哲学,只有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才可称为哲学。

2.功能: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用这种理论去观察、分析、思考和解决各种问题,就是方法论。

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恩格斯的一个问题: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哲学的基本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主要包括2个方面。

①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即精神与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亦即谁决定谁的问题。

(即何者第一性)②思维和存在、精神(意识)和物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反映存在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即有无同一性)3.四条论据:不能回避 \ 前提基础 \ 斗争焦点 \ 实践问题(问题: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则学的基本问题?)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做出明确回答的问题;②如何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③思维和丰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史上各派斗争的焦点,从而成为划分哲学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们社会实践中的基本问题。

(三)哲学的主要派别1.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⑴唯物主义定义:所谓唯物主义就是主物质(存在)第一性、意思(思维)第二性,物质决定意思、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的哲学派别。

⑵唯心主义定义:所谓唯心主义,就是主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物质是意识的派生物的哲学派别。

2.形态:首先,唯物主义发展的历史形态。

它大体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或历史形态: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一个历史形态是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二个历史形态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三个历史形态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式。

马哲考试复习资料大全

马哲考试复习资料大全

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的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C.《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D.多样性的物质统一3、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观点是B.矛盾的观点4、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A.实验和工业5、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对立统一的基础是B.劳动6、区分各种经济时代的客观物质标志是C.生产方式的性质7、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突出地表现在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8、“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的是A.时间的一维性9、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最积极的成果是奠定了( )的基础B.劳动价值论1 0、“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的是A.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1 1、唯物辩证法的扬弃范畴是指C.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1 2、在认识过程中,割裂反映和创造的关系会导致B.消极直观反映论13、生产关系的本质是B.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1 4、唯心主义在意识本质问题上的错误表现为D.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1 5、国家是代表( )D.统治阶级利益的1 6、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是()A.生产劳动的发展史17.新经济政策最主要的内容是( )C.通过发展商业建立市场经济18、民主社会主义是( )D.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1 9、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人们( )B.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2 0、社会进步根源于( )C.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二、多项选择题l、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标志是A.唯物史观的发现C.剩余价值的发现E.无产阶级政党的创立2、1 9世纪4 0一9 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主要批判和清算了A.蒲鲁东主义B.工联主义C.拉萨尔主义D.巴枯宁主义E.杜林的假社会主义3、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是A.机械性 C.不彻底性D.形而上学性4、在对外开放中,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学习外国先进的东西,同对也要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这体现了(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B.实事求是的原则D.辩证否定的原理E.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5、割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会导致A.绝对主义B.相对主义C.教条主义6、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在于它是A.毛泽东思想的灵魂B.党的政治路线的理论基础C.一切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D.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7、下列哪些说法不科学( )A.知识价值论B.经理阶层主体说C.科技史观 D.历史人学E.社会经济制度趋同论8、所有的唯物主义者都主张A.世界的可知性B.认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D.物质第—性,意识第二性量9、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缺陷是( )B.没有考察人们思想动机的物质根源C.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10、共产主义是指( )A.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体系B.人类社会最合理的社会制度 D.共产主义的运动和实践一、单项选择题:1、列宁说:“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C.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2、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这是C.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承认的命题D3.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划分阶级的依据是A.经济地位4、把事物的运动绝对化会导致( )A.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5、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本质上体现了C.人与人的关系6.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B.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的愿望7、否认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把意识看作是人脑的分泌物,这是(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8、主观与客观、理沦与实践的统—应是C.具体的9、发展的实质是(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0、在下列成对的理论中,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的是( )立B.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11、唯物史观考察人的本质的出发点A.社会关系12、任何联系都是有条件的,这是A.唯物辩证法的命题13、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1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D.对立统—规律15、“自然从来不飞跃”,这个命题表现的是D.夸大事物变化的间断性16、对科学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A.社会生产17、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个自然历史过程的含义足C.人类社会发展像自然界发展一样是有其客观规律的18、国家的实质是( )D.阶级统治的暴力机构19、认识的本质在于( )A.能动的反映20、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B.客观性二、不定项选择1、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有( )A.政治学 B.文学 C.道德 D.宗教2、以下观点属于形而上学的有( )A.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B.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C.同一就是与差别对立并排斥差别的同一D.一切斗争都是不可调和的、你死我活的斗争E.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由外力推动和引起的3、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 )A.动中有静,静中含动B.否极泰来,物极必反C凡是存在的都是要灭亡的D.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E.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4、“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 A.颠倒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B.把理论当成实践的来源和动力C.揭示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D.规定了理论对实践的决定意义E.肯定了理论应走在实践的前面5、相对静止的重要意义在于( )A.它是事物分化形成多样性的条件B.它是人们理解事物运动的前提C.它是认识和区别事物的基础D.它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E.它是辩证法革命本质的根本体现6、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 )A.同—性和斗争性不可分离B.同—性是斗争性的基础C.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D.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E.斗争性重要,同一性不重要7、辩证唯物主义作为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是因为( )A、它批判继承了以往哲学的积极成果,克服了它们的缺陷B.它在实践基础上科学地回答了哲学基本问题C、它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D、它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E、它开辟了绝对真理的时代8、“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A.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B.历史不是神创造的E.历史规律作用的实现离不开人的自觉活动9、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 )B.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C.评价和被评价的关系 D.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E.审美关系10、质变量变的复杂性体现在( )A.质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B.量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C.质变中有量的扩张E.量变中包含部分质变一、单项选择题答案1.C 2.C 3.A 4.A5.C6.B7.D8.C9.D 10.B 11.A 12.A13.C 14.D 15.D 16.A 17.C 18.D 19.A20.B二、多项选择题答案1.ABCD2.ACDE3.ABC4.CE5.ABC6.ABCD7.ABCD 8.ABE 9.BCD 10.ABCE一、单项选择题: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对立在于B.对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2.承认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的观点A.是一切哲学的观点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组成部分是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D.社会实践5.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6.承认自然界对人类意识的根源性是B.唯物主义哲学的前提7.“物质是永恒的”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辨析题。

1、哲学等于世界观。

(P9)2、唯物主义就是重物轻人的物本主义,唯心主义就是重人轻物的理想主义。

(P9)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个独立的哲学派别。

(P9)4、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P10)5、哲学具有民族性,所以,不同民族的哲学是绝对排斥的。

(P10)6、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全人类”的哲学。

(P10)四、简答题。

1、简述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P11)2、什么是哲学?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怎样?(P11)3、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二个方面及其关系。

(P12)4、简要说明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P12)5、怎样理解哲学的阶级性?(P12)6、简述哲学与文化的关系。

(P13)7、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必然性。

(P13)8、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哪些特点?(P13)9、为什么说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P14)10、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P14)1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P15)12、简要回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P15)13、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

(P15)五、论述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重大意义?(P16)2、当代西方哲学主要存在哪两种思潮?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如何正确对待它?(P17)3、试述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统一。

(P17)4、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P18)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三、辨析题。

1、物质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

(P35)2、人类世界就是人类社会。

(P35)3、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

(P35)4、人脑是思维的物质器官,因此有了人脑就会自动产生意识。

马哲复习资料

马哲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1.哲学及其研究对象、基本问题①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

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

②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这一问题包括两个方面(1)何者为第一性。

(2)是否具有同一性。

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哲学产生的条件①生产力发展,造成脑体力劳动的分工,有了专门从事脑力劳动的专门人员。

②具体科学初步形成。

③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进步。

④阶级社会的出现。

3.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哲学的研究对象所决定②哲学和实践的关系所决定③哲学的发展史所证明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心主义的两种表现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和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5.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①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的理论。

②方法论和世界观是统一的: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方法论是由世界观决定的;世界观总要表现为一定的方法论,方法论总是一定的世界观的表现。

6.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①哲学研究的对象是普遍、绝对、无限。

具体科学研究的是有限事物,是从具体经验中概括出来的关于有限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②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知识是哲学的基础。

哲学离不开具体科学知识。

③具体科学研究需要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需要哲学提供思维的初始根据或原理,需要哲学的概念或范畴作为其思维的形式和工具。

7.哲学的基本派别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凡是主张存在是第一性的,思维是第二性的,思维依赖于存在、是对存在的反映的,就是唯物主义。

③凡是主张思维是第一性的,存在是第二性的,思维不依赖于存在,存在依赖于思维的,就是唯心主义。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

纲要: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2个核心:物质、意识(世界物质统一性2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二、辩证法(2个核心、3大规律、4对范畴)2个核心:联系、发展3大规律:质变量变律、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律4对范畴: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原因与结果、可能与现实三、认识论(3个核心、3大规律)3个核心:实践、认识、真理3大规律: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发展律、真理发展律四、历史观(2个核心、2大规律)2个核心:社会、人2大规律:社会发展律、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律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2个核心:物质、意识物质(客观实在性)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是对一切可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反映性)1、(起源)意识与人脑: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本质)意识与客观存在:(近似、能动、原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能动的反映;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都能从客观实在找到原形,也即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

(内容与形式)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意识体现了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2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多样性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物质统一性。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意识能动性原理)1、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的原理。

2、意识的能动作用,亦称为主观能动性,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

具体3表现①认识世界;②指导实践、改变世界;③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和调节。

二、辩证法(2个核心、3大规律、4对范畴)2个核心:联系、发展联系(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1、(内部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马哲复习资料

马哲复习资料

马哲复习资料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和社会、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2.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是其三个基本组成部分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诞生在欧洲,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以《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的发表为标志。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

4.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这些鲜明的特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使命,也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象。

5.恩格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6.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额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7.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从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中抽象出了万事万物的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8.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9.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总特征10.联系和发展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和条件性11.联系的含义:从哲学上讲,联系是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不是事物之间个别的、暂时的现象,而是事物之间普遍的和永恒的现象。

12.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3.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现实与可能构成了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14.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15.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第二,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得到各自的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性和发展的趋势。

完整版马哲复习资料

完整版马哲复习资料

马哲考试复习大纲知识点整理一.名词解释:1.物质(P24):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2.意识(P28):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3.联系(P34):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4.矛盾(P40):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5.感性认识(P68):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6.理性认识(P69):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理性知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7.真理(P74):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应。

8.价值(P85):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客观世界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程度的关系范畴,是指具体历史过程中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商品的价值(P152):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9.生产力(P110):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10.生产关系(P112):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11.经济基础(P115):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2.商品(P152):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13.剩余价值(P174):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1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P153):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简答题论述题:1.简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哲习题名词解释1、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2、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它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和直接现实性。

3、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4、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5、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6、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7、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8、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9、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10、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的对象。

11、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12、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3、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14、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15、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基础本经济制度和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

16、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17、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的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18、社会基本矛盾就是指贯穿社会发展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推动作用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9、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20、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

21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在。

正是由于这个特点,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以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公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商品时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22、金融资本是由于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整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23、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

它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在生产和资本加速集中的过程中,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起来的。

2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25、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26、一般来说,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并通过价值构成来表现出来。

为了表现它们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把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能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它的公式是 C:V。

27、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自己在社会生产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28、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的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社会总产品即社会的总商品资本。

单项选择题:1.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B )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2.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B )A.感觉—知觉—表象B.实践—认识—实践C.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D.概念—判断—推理3.下列选项中属于党的思想路线内容的是( B )A.为人民 B.实事求是C.立党为公 D.勤政廉洁4.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B )A.改造和被改造的实践关系B.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C.满足和被满足的价值关系D.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5.人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在于( C )A.它是否有用B.是否能被大多数人接受C.是否符合客观实际D.是否清楚明白6.在中国,为了治疗疾病,古代就产生了中医学。

这说明( A )A.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B.认识是实践的目的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本质7.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便不顾实际情况,生搬硬套书本上的理论。

这犯了( C )A.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B.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C.教条主义的错误D.经验主义的错误8.真象和假象的区别在于( C )A.真象从正面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B.真象深藏于事物内部,假象外露于事物外部C.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D.真象是真实的,假象是虚假的9.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义为不识字的人;后来又把文盲确定为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

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C )A.人在确定事物的标准上起主导作用B.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C.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D.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10.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B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B.实践——认识——实践C.感觉——知觉——表象D.概念——判断——推理11.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拓认识真理的道路。

这说明( D )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绝对性C.真理具有全面性D.真理具有相对性12.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 C )A.意识决定物质B.意识创造物质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D.意识依赖于物质1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 D )A.客观实在性的观点B.主体性的观点C.反映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14.下列各项中,正确表述认识客体的含义的是( C )A.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B.认识的客体是外部自然界C.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D.认识的客体是客观存在的事物15.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C )A.认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C.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16.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A )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绝对性C.真理具有相对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17.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强调( C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世界件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18.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B.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C.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D.以是否在实践中得到证明定是非19.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 D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C.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D.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20.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B )A.永恒性;B.客观性; C.不变性;; D.终极性;21.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把社会历史理解为( B )A.社会形态的演变史B.生产劳动的发展史C.国家政权的更替史D.思想文化的交流史22.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B )A.血缘关系 B.生产关系C.政治关系 D.伦理关系23.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主要看它( D )A.生产产品品种的多少B.生产产品质量的优劣C.劳动对象的丰富程度D.用什么劳动工具进行生产24.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D )A.人口因素B.地理环境C.文化传统D.生产方式25.生产关系诸多内容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C )。

A.产品的分配关系B.商品的交换关系C.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D.产品的消费关系26.生产关系是反映( A )A.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范畴B.人与人之间利害关系的范畴C.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范畴D.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范畴27.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D )A.生物学、道德、宗教B.逻辑学、哲学、道德C.法律思想、艺术、语言学D.政治思想、哲学、宗教28.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 B )A.产品的分配形式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29.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反映( B )的历史观A.唯物主义B.宿命论C.唯意志论D.循环论30.“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这句话是说( C )A.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B.生产力直接决定生产关系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D.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相适应31.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 D )A.客观的物质世界B.脑力劳动者的集体智慧C.思想家们的创造性思维D.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32.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是( B )A.劳动对象;B.劳动资料;C.劳动者;D.生产资料33.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C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34.杰出人物的产生是( C )A.纯粹是必然的B.纯粹是偶然的C.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D.有些人是必然的,有些人是偶然的35.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性质取决于( C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B.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36.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C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37.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C )A.社会意识形态B.政治法律思想C.国家政权D.政体3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 A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D. 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39.“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