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第18课《青铜器》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8青铜器浙美版2014秋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8青铜器浙美版2014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第18课《青铜器》。
详细内容包括:青铜器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制作工艺;重点学习青铜器中的商代青铜器、西周青铜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了解它们各自的艺术风格和代表性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铜器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及其在我国古代艺术中的地位。
2. 通过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3.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青铜器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制作工艺。
难点:青铜器的艺术风格及其在各个时期的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青铜器图片、实物模型、投影仪、黑板、粉笔。
学具:画纸、铅笔、橡皮、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青铜器实物模型,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青铜器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引导学生了解青铜器在我国古代艺术中的地位。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观察、分析青铜器的艺术风格及其在各个时期的变化。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引导学生掌握青铜器的绘画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动手绘制一幅青铜器作品。
7. 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课后收集青铜器资料,深入了解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和艺术风格。
六、板书设计1. 青铜器的历史背景2. 青铜器的艺术特点3. 青铜器的制作工艺4. 青铜器在各个时期的艺术风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幅青铜器作品。
2. 答案要求:作品需体现青铜器的艺术特点,如造型、纹饰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青铜器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及其在我国古代艺术中的地位。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四年级上册美术课件-18青铜器 |浙美版(2019秋) (共31张PPT)
尝试 饕餮纹纹饰创作
大禹治水成功后,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将全国 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 于夏王朝都城。这样,九州就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九鼎成了王权至高无上、国 家统一昌盛的象征 。
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对饕餮外形的不同想象。
安徽潜山商代饕餮纹铜尊3000多年历史
商饕餮纹大铙
战国燕国建筑用 半纹瓦当宫殿建筑
防水器物部件
西周早期家具青铜器饕餮纹蝉纹俎
饕餮的图案---神秘与威严
饕餮的图案分解耳
鼻
角 眼
耳
鼻
(中轴)鼻梁
以鼻梁为中线,两侧作对称排列,成兽面形象,大眼、有鼻、双角,通常没有下唇。
实用的日常器皿工具
寄托祈祷祝愿的礼器
青铜器的纹饰
青铜器的代表纹饰-----饕餮纹
饕餮的传说
饕餮,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龙的第五子,是一种存在于传说、想象的神秘怪兽。 这个怪兽不干活懒惰,就爱贪吃,永远也不饱。 这个怪兽是祖先们在饱受饥饿的生命威胁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寄托。 所以经常在食器的装饰上出现。
食 青铜器的分类
羊鼎(商晚期食器)
魏鼎
后母戊鼎(司母戊鼎)
最初给该鼎命名的是郭沫若老先生,称其为司 母戊鼎,他认为,“司母戊”即为“祭祀母亲 戊”。后来有专家提出异议,说“司”其实应 该读“后”现已正式改名。
酒 青铜器的分类
国宝四羊方尊
水 青铜器的分类
乐 青铜器的分类
兵 青铜器的分类
图案-----寄情于物
青铜器
青铜器的发展
形成 距今5000-4000年,相当于尧舜禹传说时代。
鼎盛 即中国青铜器时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
浙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8青铜器》说课稿3
浙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8 青铜器》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青铜器》这一课是浙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的一课。
教材以青铜器为主题,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青铜器的艺术魅力。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以及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基础和绘画能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接受新知识。
但同时,他们对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和制作工艺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来逐步建立起对青铜器的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能够独立完成一件具有青铜器风格的美术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学生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中国古代青铜器的艺术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了解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
2.难点: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件具有青铜器风格的美术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教师讲解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
2.观察法:学生观察青铜器的图片或实物,提高审美能力。
3.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具有青铜器风格的美术作品。
4.互动讨论法: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创作心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青铜器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青铜器的艺术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教师讲解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帮助学生建立起对青铜器的认识。
3.观察:学生观察青铜器的图片或实物,提高审美能力。
4.实践: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具有青铜器风格的美术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互动讨论: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创作心得。
6.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青铜器的艺术特点和价值。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等内容,以简洁明了的文字和图示展示青铜器的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浙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8 青铜器》教学设计3
浙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8 青铜器》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18 青铜器》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古代青铜器的历史、特点和艺术价值。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对青铜器有更深刻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便于教师进行教学。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绘画基础,但对于青铜器这一题材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青铜器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青铜器的历史、特点和艺术价值,学会欣赏青铜器的美。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对青铜器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青铜器的历史、特点和艺术价值,学会欣赏青铜器的美。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把握青铜器的造型、纹饰等特点,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青铜器的历史、特点和艺术价值。
2.观察法:学生观察青铜器的图片,分析其造型、纹饰等特点。
3.实践法:学生动手绘制青铜器,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青铜器的理解和感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18 青铜器》及相关资料。
2.图片:青铜器的图片及视频资料。
3.画具:水彩笔、素描纸等绘画工具。
4.投影仪:用于展示图片和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青铜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青铜器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青铜器的历史、特点和艺术价值,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点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青铜器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学生复述并对青铜器的美有自己的认识。
5.拓展(10分钟)学生动手绘制青铜器,教师巡回指导,提出改进意见。
浙美版美术四上第18课《青铜器》课件1
本课将带您了解古代青铜器的世界,包括其定义、历史背景、制作工艺、种 类与用途、文化意义、保护与修复,以及在现代的价值和影响。
青铜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定义
青铜器指的是古代以青铜作为主要材料制作的各种器物,常见于中国古代文明。青铜器作为一种艺术品和实用工具, 展现了古代社会的文化和科技水平。
青铜器种类繁多,包括钟、鼎、爵、觯、簋等,每种器物都有其独特的形状和功能。青铜器在古代的用途广泛,一 方面是礼器,一方面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青铜器的文化意义
青铜器代表了古代社会的文化,它们的装饰和图案反映了当时的宗教、神话、历史和人物故事。青铜器还被视为中 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
青铜器的保护与修复
青铜器的历史背景
青铜器的制作起源于中国的商代和西周时期,标志着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青铜器的发展与古代社会的政 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密不可分。
青铜器的制作工艺
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包括铸造、浇铸、雕刻和打磨等过程。制作过程需要高超 的技艺和精细的工具,反映了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和艺术造诣。
青铜器的种类与用途
青铜器的保护与修复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传统的修复技术和现代科技的结合, 能够有效地保护和修复古代青铜器,以确保它们能够延续珍贵的历史和文化 价值。
青铜器在现代的价值和影响
尽管现代社会已进入科技时代,但古代青铜器仍然具有重要的艺术和历史价 值。青铜器的研究和展览使人们了解古代文明,同时也促进了文化交流和艺 术创作的发展。
《青铜器》(四年级浙人美版艺术美术)教学设计
《青铜器》(四年级浙人美版艺术美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青铜器的历史发展、种类、用途和文化价值。
掌握青铜器的主要造型特点和纹饰特征,能够运用绘画或手工等方式表现青铜器的基本形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动手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对古代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引导学生感受青铜器所蕴含的独特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青铜器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让学生在欣赏和创作中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尊重历史、传承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深入理解青铜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包括其造型、纹饰和功能的演变,如商周时期青铜器造型的庄重古朴与战国时期的精巧多样。
学会观察和分析青铜器的造型特点(如器型的对称、比例关系)和纹饰特色(如云纹、饕餮纹、蝉纹等),并能在创作中准确地表现出来,使作品具有一定的青铜器韵味。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青铜器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将这种理解融入到对青铜器的艺术表现中,避免只注重表面形式而忽略文化底蕴。
在创作过程中,如何运用合适的材料和技巧来模仿青铜器的质感(如厚重感、金属光泽感),使作品更具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欣赏教学法、讨论法、实践法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青铜器的图片、视频资料,制作PPT,内容涵盖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类型的青铜器,展示其外观、纹饰、内部结构等细节,以及青铜器在古代社会生活、祭祀等场景中的应用。
制作青铜器模型或复制品若干,用于课堂展示和观察。
绘画工具(水彩笔、油画棒、画纸、彩色铅笔、勾线笔等)、手工材料(彩色卡纸、锡纸、剪刀、胶水、废旧物品等),用于示范。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手工材料(可根据自己的创作选择)。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5分钟)1.教师在教室前方设置一个展示区,用布遮住一些青铜器模型或复制品,营造出神秘的氛围。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8课 青铜器丨浙美版(2012)
教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8课青铜器丨浙美版(2012)一、教学内容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以及我国古代青铜器的代表作品。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和欣赏青铜器的美,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知道我国古代青铜器的代表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学会欣赏青铜器的美,提高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1. 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
2. 欣赏和评价青铜器的美。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课件展示青铜器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青铜器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以及我国古代青铜器的代表作品。
3. 欣赏与讨论组织学生观看青铜器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青铜器的造型、纹饰等特点,分组讨论青铜器的美。
4. 创作实践根据所学内容,让学生选择喜欢的表现手法,创作一幅青铜器作品。
可以绘画、雕塑等形式表现。
5. 展示与评价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青铜器的历史背景2. 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3. 代表作品七、作业设计1. 回家后,搜集更多关于青铜器的资料,了解其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
2. 画一幅自己喜欢的青铜器作品,可以是仿古的,也可以是现代的。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欣赏、创作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青铜器制作工艺的讲解可能过于复杂,导致部分学生难以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简化讲解,注重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青铜器的美。
同时,加强课后作业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
首先,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创作实践”这一环节。
浙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8 青铜器》教学设计1
浙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8 青铜器》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青铜器》是浙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古代青铜器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以及审美价值,提高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对青铜器有一定的接触,但对其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审美价值等方面的了解不够深入。
学生的审美观念和绘画技能各有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因材施教,引导学生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审美特点,学会欣赏和分析青铜器的艺术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对青铜器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审美特点,学会欣赏和分析青铜器的艺术价值。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把握青铜器的造型、纹饰和审美特点,以及将其运用到绘画创作中。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审美特点。
2.示范法:展示绘画青铜器的步骤和技巧。
3.互动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青铜器的造型、纹饰和审美特点。
4.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绘制青铜器,提高绘画技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青铜器的图片、资料和绘画工具。
2.学生准备:带齐绘画工具,提前了解青铜器的基本知识。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青铜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图片中的艺术品叫做青铜器,它们在我国古代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青铜器的知识,了解它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审美特点。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审美特点的相关资料。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青铜器的造型、纹饰和审美特点,并提问:“你们认为青铜器的美在哪里?它们有哪些独特的纹饰?”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青铜器的美在于其雄伟壮观、庄重典雅的造型,以及寓意丰富的纹饰。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8青铜器浙美版2014秋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8青铜器浙美版2014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浙美版2014秋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第18课《青铜器》。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青铜器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及其在我国文化中的地位。
详细内容包括:1. 青铜器的起源与发展2. 青铜器的制作工艺与装饰特点3. 青铜器的种类与功能4. 青铜器艺术的价值与影响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铜器的基本知识,提高对青铜器艺术的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运用线条、图案等元素设计青铜器。
3.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青铜器的制作工艺与装饰特点。
教学重点:青铜器的种类与功能,青铜器艺术的价值与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青铜器图片、实物或模型、教学课件、示范作品。
学生准备:画纸、铅笔、橡皮、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青铜器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青铜器的基本知识(1)青铜器的起源与发展(2)青铜器的制作工艺与装饰特点(3)青铜器的种类与功能(4)青铜器艺术的价值与影响3. 示范讲解教师现场演示如何运用线条、图案等元素设计青铜器,并讲解创作要点。
4.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动手设计一款青铜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选出优秀作品进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青铜器的基本知识(1)起源与发展(2)制作工艺与装饰特点(3)种类与功能(4)艺术价值与影响2. 设计青铜器的步骤与要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款具有创意的青铜器。
2. 答案要点:(1)运用线条、图案等元素进行设计(2)体现青铜器的功能与特点(3)富有创意,具有艺术价值3. 作业要求:A4纸大小,彩色绘制,下周上课前提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学生在本节课中掌握了青铜器的基本知识,提高了对青铜器艺术的鉴赏能力。
浙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8青铜器》说课稿2
浙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8 青铜器》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青铜器》这一课是浙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古代的青铜文化。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青铜器的起源、发展、种类和特点,以及青铜器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中还提供了各种各样的青铜器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青铜器的美。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他们对于新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接受新鲜事物。
但是,他们对于古代青铜器的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来拓宽他们的视野。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青铜器的制作过程和工艺有一定的疑惑,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解答。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青铜器的起源、发展、种类和特点,以及青铜器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认识和欣赏青铜器的美。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的青铜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爱国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了解青铜器的起源、发展、种类和特点,以及青铜器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认识和欣赏青铜器的美。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创作出具有青铜器特点的美术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比较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青铜器的美。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青铜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青铜器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基本知识讲解:教师讲解青铜器的起源、发展、种类和特点,以及青铜器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3.观察比较: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种类的青铜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青铜器的美。
四年级上册美术优质教案18青铜器浙美版2014秋
四年级上册美术优质教案18青铜器浙美版2014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中第18课《青铜器》。
具体内容包括青铜器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以及制作工艺。
重点分析教材中提供青铜器图片,如商代青铜器、西周青铜器等,详细探讨其造型、纹饰及功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青铜器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及其在我国古代艺术中重要地位。
2. 培养学生对青铜器造型、纹饰审美能力。
3.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学会运用简单制作工艺制作青铜器模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青铜器造型、纹饰特点及其制作工艺。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青铜器艺术价值,并运用制作工艺制作出具有特色青铜器模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青铜器图片、PPT、实物模型、制作材料(如橡皮泥、铝丝等)。
学具:画纸、画笔、橡皮泥、铝丝、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商代青铜器实物模型,引发学生对青铜器兴趣,进而导入本课内容。
2. 新课内容:(1)介绍青铜器历史背景,让学生解青铜器在我国古代艺术中重要地位。
(2)分析青铜器艺术特点,如造型、纹饰等。
(3)讲解制作工艺,让学生解青铜器制作过程。
3. 实践环节:(1)分发制作材料,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青铜器模型。
(2)学生动手制作青铜器模型,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评价:(1)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2)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等。
六、板书设计1. 18青铜器2. 内容:(1)青铜器历史背景(2)青铜器艺术特点(3)青铜器制作工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并制作一个具有特色青铜器模型。
2. 答案要求:造型美观、纹饰独特,能体现青铜器艺术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学生是否能理解并运用青铜器艺术特点进行创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找更多关于青铜器资料,解其历史文化,提高审美素养。
同时,尝试运用其他材料进行青铜器模型制作,提高动手能力。
2024年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8青铜器浙美版2014秋
2024年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8青铜器浙美版2014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浙美版2014秋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第18课《青铜器》。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青铜器的起源、发展、种类和艺术特点;学习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和装饰手法;欣赏青铜器名作,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培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环节,掌握青铜器的绘画技巧,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和装饰手法的掌握。
教学重点:青铜器的艺术特点及其绘画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青铜器实物或图片、PPT、绘画材料等。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青铜器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2. 新课学习:(1)介绍青铜器的起源、发展、种类和艺术特点;(2)讲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和装饰手法;(3)欣赏青铜器名作,引导学生观察其造型、纹饰等特点。
3. 实践环节:(1)教师示范青铜器绘画步骤,强调线条、色彩和纹饰的运用;(2)学生动手实践,绘制青铜器作品;(3)学生互相交流、展示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六、板书设计1. 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2. 青铜器的绘画技巧;3. 学生作品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青铜器绘画技巧,创作一幅青铜器作品。
2. 答案:学生完成的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青铜器的绘画技巧?教学中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收集青铜器的相关资料,了解我国青铜器的发展历程,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同时,鼓励学生尝试用其他材料进行创作,拓展创意空间。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和装饰手法的掌握。
浙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说课稿 青铜器
浙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说课稿青铜器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浙美版小学美术教材第七册第18课《青铜器》一课。
接下来,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本课为“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初步学会从铜色、铜型、铜纹、铭文等方面欣赏中国青铜器作品。
青铜器丰富多彩的图案是我国最为古老的绘画宝库。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饕餮纹、兽纹类纹样,各种造型稚拙、富有意象气息的造型和纹样,展现人类早期绘画的质朴美。
二、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古代青铜器的艺术特点。
难点:通过青铜器的艺术与文化,领略其魅力。
三、教学准备教师:课件、青铜实物、欣赏合作表等。
学生:水彩笔、美术课本三、说教法学法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进行视觉感官的认识和体验,侧重引导学生欣赏的体现过程,针对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般绘画作品欣赏的初步知识和发表自我欣赏感受的能力,但对于陶艺作品这种立体造型作品的欣赏较为陌生,这就需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才能引起学生欣赏的兴趣。
激励他们学习对青铜器的铜色、铜型和铜纹的欣赏,并引伸进行中外对比学习,更要激励他们用自己的观察、自己的体验、自己判断大胆地进行欣赏,发表自己经过欣赏对话之后的直观感受。
并采用表格式的方法,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感受进行分类记录,通过评价激励,引导生生互动,让学生展开想象力,提高学生对美的事物能进行简单评述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合作探“宝”首先我设计了情境创设,游戏互动这一环节,教师播放编钟弹奏乐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开始,让每位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中找老师带来的礼物,当个考古专家把手中的青铜器挖掘出来,引出课题引导学生通过游戏互动,体现新课标中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本理念。
(二)欣赏感受美,了解青铜首先,出示余姚博物馆本土出土的青铜图片,引导学生自主欣赏。
让学生赏后探究总结:青铜器用途宫殿:出示最早的青铜器——鼎(用于煮食物)→祭祀、宴请宾客、隆重仪式→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8青铜器浙美版2014秋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8青铜器浙美版2014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浙美版2014秋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第18课《青铜器》。
主要学习青铜器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以及制作方法。
详细内容包括:1. 青铜器的发展历史和艺术价值。
2. 青铜器的种类、造型、纹饰特点。
3. 了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
4. 教材第18页至19页的青铜器作品欣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铜器的历史背景,感受青铜器的艺术魅力。
2. 学习青铜器的种类、造型、纹饰特点,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工艺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和纹饰特点。
2. 教学重点:青铜器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种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青铜器实物或图片、投影仪、教学课件。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盘、橡皮泥。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青铜器的造型、纹饰等特点,激发学生对青铜器的兴趣。
2. 新课内容:(1)介绍青铜器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种类。
(2)分析青铜器的造型、纹饰特点。
(3)讲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
3. 实践环节:(1)让学生用画笔、水彩颜料在画纸上模仿青铜器的纹饰。
(2)利用橡皮泥制作简单的青铜器模型。
4.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青铜器作品为例,分析其造型、纹饰特点和艺术价值。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为自己制作的青铜器模型设计纹饰。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强调青铜器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制作工艺。
六、板书设计1. 青铜器2. 内容:(1)青铜器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2)青铜器的种类、造型、纹饰特点(3)青铜器的制作工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为自己制作的青铜器模型设计纹饰。
(2)了解我国其他古代青铜器作品,选择一个进行简要介绍。
2. 答案:(2)作品介绍:学生可选择教材中的青铜器作品进行介绍,包括作品名称、年代、造型、纹饰等特点。
四年级上册美术精品教案18青铜器浙美版2014秋
四年级上册美术精品教案18青铜器浙美版2014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第18课《青铜器》。
具体内容包括青铜器起源、发展历史、制作工艺以及其在中国艺术史上重要地位。
我们将详细学习青铜器种类、形状、纹饰等,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对青铜器艺术有更深刻理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青铜器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增强对我国传统文化认识。
2. 培养学生观察、欣赏青铜器美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青铜器制作工艺和纹饰设计。
2. 教学重点:青铜器历史、种类、形状和艺术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青铜器实物或图片、投影仪、教学PPT。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青铜器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青铜器,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青铜器起源、发展历史、制作工艺以及在我国艺术史上地位。
3. 例题讲解(10分钟)分析青铜器种类、形状、纹饰等特点,通过具体案例加深学生理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观察青铜器图片,分析其特点,进行速写练习。
5.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青铜器艺术特点,每组选出一个最具代表性青铜器进行介绍。
6. 动手实践(20分钟)学生利用画纸、彩笔等材料,设计一款属于自己青铜器。
7. 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作品,师生共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青铜器起源与发展2. 青铜器种类、形状、纹饰3. 青铜器艺术价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款具有创意青铜器。
答案:学生可自由发挥,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出具有创意青铜器。
2. 作业要求:完成设计图,并简要介绍设计理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青铜器解程度如何?教学过程中有哪些不足之处?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青铜器相关资料,深入解青铜器文化,提高对我国传统文化认识。
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第18课 青铜器 》教学设计
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第18课青铜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8课青铜器》选自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材。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以及艺术特点,通过欣赏和分析不同时期的青铜器,引导学生认识我国古代青铜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青铜器的历史、种类、制作工艺、装饰手法等方面,配以精美的图片,便于学生直观地了解青铜器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对青铜器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对于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及艺术特点等方面的知识较为匮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青铜器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及艺术特点,学会欣赏和分析青铜器,提高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及艺术特点,学会欣赏和分析青铜器。
2.难点:对青铜器的装饰手法和艺术特点进行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及艺术特点等知识。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青铜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比较法:教师学生对不同时期的青铜器进行比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青铜器的发展历程。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课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带齐美术学习用具,如画笔、水彩颜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青铜器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青铜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问学生对青铜器的了解,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呈现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及艺术特点等方面的知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同时,教师讲解青铜器的装饰手法,如casting、forging 等,让学生对青铜器的制作工艺有更深入的了解。
四年级美术上册第18课青铜器 PPT精品优秀课件1浙美版
比一比
大 克 鼎
毛 公 鼎
后母戊鼎
鼎名
铭文 数量
高
重
现藏博物馆
朝代
地位
后母 3字 133厘 875千克 中国历史博物
商
国宝
戊鼎
米
馆(北京)
毛公 鼎
499字 53.8厘 34.7千克 台北故宫博物 西周.宣王 镇馆之
米
院
宝
大克 290字 93.1厘 201千克 上海博物馆 西周.孝王 国宝
课堂小练习 小组合作:设计一款青铜器
要求: 有简洁的造型 有适当的装饰
造型
( 繁复 )
铭文
( 典雅 )
纹饰
( 精美 )
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 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 作之前 。由于 一般人 不知道 他事先 能铲除 病因, 所以他 的名气 无法传 出去; 中兄治 病,是 治病于 病情初 起时。 一般人 以为他 只能治 轻微的 小病, 所以他 的名气 只及本 乡里。 而我是 治病于 病情严 重之时 。一般 人都看 到我在 经脉上 穿针管 放血、 在皮肤 上敷药 等大手 术,所 以以为 我的医 术高明 ,名气 因此响 遍全国 。”
连连看小游戏:
(请根据身份与使用鼎的数目相连)
天子
诸侯
大夫
元士
五鼎 三鼎 七鼎 九鼎
想一想:与鼎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大名鼎鼎 鼎鼎有名 一言九鼎 问鼎中原……
后母戊方鼎
大 克 鼎 毛 公 鼎
国之重宝——后母戊方鼎
观察:它的颜色和外形有什么特点?
腹内壁有铭文“后母戊”三字。
后母戊拓本
根据这三字,结合此器 物的规模,研究者认为: 这是商王为祭祀他那已 经去世的名叫戊的母亲而 铸造的鼎。
浙江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青铜器》课件
青铜器 赏析
台厘,传 毛
湾米西陕 故,周西
公
宫口晚岐 鼎
博径期山
538 479
物 ,出
院 通土 藏厘高, 。米 炊
,具
青铜器的年代与作品
青铜器有何用途
武器、食器、 酒器 、乐器、生产工具
A
B
C
兵器 C
食器 B
D
E 酒器 A
乐器 D
工具 E
兵 器A 食 器C 酒 器D 乐 器E
工 具B
青铜器上的纹饰
青铜器 赏析
1.高133.2厘米,口长110厘米, 宽78厘米,重875公斤
2.司母戊鼎是从殷墟出土,是 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
3.当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 青铜器。
司母戊鼎(马槽鼎)
青铜器 赏析
整体造型:别致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特,整体器型和动物
形象相结合,巧妙自
然和谐得体。
商
朝
发现于湖南省宁乡县
高58.3厘米,重4.5公斤
兽面纹(饕餮纹)
可能代表的动物:牛
青铜器上的纹饰
三角云纹
青铜器
青铜器
---你了解多少?
我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远在4000年 前的夏代就已经开始出现了。商代和西 周是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
商周的青铜铸造:
青铜器的原料: 铜,锡,铅合金 (熔点低,硬度大)
青铜器的颜色: 青绿
青铜器 制造过程
1. 塑成泥模。
2.用泥模制作浇注用的陶制范具 。3.工匠先用1000℃的烈火,把混 合在陶钵中的铜、铅、锡按一定 比例熔化。 4.熔化后的金属液体被倒进泥造 的模型里。 5.金属冷却变成固体后,便打破模 型进行加工、修整,这样,便制成 了各种青铜器。
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第18课《青铜器》
18、青铜器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青铜器的知识,欣赏青铜器的造型美。
2.领略青铜瑰宝的魅力,感受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
3.培养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古代青铜器的艺术特点。
难点:通过青铜器的艺术与文化,领略其魅力。
课前准备:(学生)水彩笔、铅画纸等作画工具。
(教师)课件教学过程:1.导入。
(1)课件展示。
教师:鼎、罍、鬲、甗、瓿、簋、觯、爵、斝、觚、盉、卣……这些其实都是我们古代青铜器的名称。
青铜器的年代久远,再加上这些平时几乎没怎么见过的字,不仅吓住了你们,其实也让许多大人敬而远之。
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到青铜器艺术馆里走一走,挑几件作品和大家欣赏,到时许多同学会觉得:哦,原来这些不过是古人那些精致、华丽的生活用品罢了!(2)出示课题。
2.新课展开。
(1)青铜器的概念,青铜器的作用。
夏、商、周时期,青铜作为贵重金属,主要被制成礼仪用器,多用于祭祀祖先神灵、宴请嘉宾贵客、举行隆重典礼等盛大场合。
(2)青铜器——鼎。
教师:鼎是古代的煮食器,其造型特征为由腹、足、耳三部分组成。
腹可以盛物,足可以扬火,耳可以穿杠搬运。
鼎是青铜器种的重器,也是礼器。
古人普遍崇敬神灵,希望能和他们沟通。
祭祀是件不可马虎的事,因此有身份的人选择当时贵重的青铜器。
①权利与地位的象征——鼎(出示后母戊鼎、毛公鼎、大克鼎的图片)。
鼎,代表拥有者的身份与地位。
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数目的鼎:古代的天子最尊贵,所以有他用九鼎,其他官员依次减少。
鼎还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具有崇高的意义。
老师介绍的这三鼎可都是“鼎鼎”大名的哦!②国之重宝——后母戊鼎。
教师:它出现在3000多年前,是现存商代最重的青铜器。
从发现、出土到收归国有、到完整修复,后母戊鼎历经了沧桑岁月,命运坎坷。
铸造这么巨大的青铜器,需要的金属原料至少在1000千克以上,浇铸它必须有非常巨大的熔炉。
请同学先说说它的颜色和外形有什么特点。
教师:它造型为长方形,深腹平底,有粗壮的圆柱足,鼎耳外有双虎食人头纹,鼎上有饕餮纹和虎嗜纹,造型厚重典雅,纹饰庄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青铜器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青铜器的知识,欣赏青铜器的造型美。
2.领略青铜瑰宝的魅力,感受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
3.培养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古代青铜器的艺术特点。
难点:通过青铜器的艺术与文化,领略其魅力。
课前准备:
(学生)水彩笔、铅画纸等作画工具。
(教师)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
(1)课件展示。
教师:鼎、罍、鬲、甗、瓿、簋、觯、爵、斝、觚、盉、卣……这些其实都是我们古代青铜器的名称。
青铜器的年代久远,再加上这些平时几乎没怎么见过的字,不仅吓住了你们,其实也让许多大人敬而远之。
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到青铜器艺术馆里走一走,挑几件作品和大家欣赏,到时许多同学会觉得:哦,原来这些不过是古人那些精致、华丽的生活用品罢了!
(2)出示课题。
2.新课展开。
(1)青铜器的概念,青铜器的作用。
夏、商、周时期,青铜作为贵重金属,主要被制成礼仪用器,多用于祭祀祖先神灵、宴请嘉宾贵客、举行隆重典礼等盛大场合。
(2)青铜器——鼎。
教师:鼎是古代的煮食器,其造型特征为由腹、足、耳三部分组成。
腹可以盛物,足可以扬火,耳可以穿杠搬运。
鼎是青铜器种的重器,也是礼器。
古人普遍崇敬神灵,希望
能和他们沟通。
祭祀是件不可马虎的事,因此有身份的人选择当时贵重的青铜器。
①权利与地位的象征——鼎(出示后母戊鼎、毛公鼎、大克鼎的图片)。
鼎,代表拥有者的身份与地位。
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数目的鼎:古代的天子最尊贵,所以有他用九鼎,其他官员依次减少。
鼎还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具有崇高的意义。
老师介绍的这三鼎可都是“鼎鼎”大名的哦!
②国之重宝——后母戊鼎。
教师:它出现在3000多年前,是现存商代最重的青铜器。
从发现、出土到收归国有、到完整修复,后母戊鼎历经了沧桑岁月,命运坎坷。
铸造这么巨大的青铜器,需要的金属原料至少在1000千克以上,浇铸它必须有非常巨大的熔炉。
请同学先说说它的颜色和外形有什么特点。
教师:它造型为长方形,深腹平底,有粗壮的圆柱足,鼎耳外有双虎食人头纹,鼎上有饕餮纹和虎嗜纹,造型厚重典雅,纹饰庄重。
腹内壁有铭文“后母戊”三字。
根据这三字,结合此器物的规模,有人就认为:这是商王为祭祀他那已经去世的名叫戊的母亲而铸造的鼎。
你看,如果没有这腹内壁的铭文,我们就不会知道这鼎的作用呢!
③“一字千金”——“大克鼎”和“毛公鼎”(出示毛公鼎、大克鼎的图片),
你们知道成语“一字千金”吗?这个词用在“大克鼎”和“毛公鼎”上一点都不为过。
(列表比较)
●毛公鼎。
请同学说说它的外形、纹饰和色彩的特点。
教师总结:毛公鼎比起后母戊鼎体积、重量小了许多,且装饰简朴:请同学想想,它为什么如此珍贵呢?
教师解说:周朝以前,人们把铜称作金,刻在铜器上的铭文叫作金文,作为贵族权威的体现。
毛公鼎是目前所见商周青铜器中铭文最多的一件。
这些铭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共有499字。
(简单介绍铭文的内容和艺术价值。
)
●大克鼎。
教师介绍外形、纹饰,大克鼎与毛公鼎一样,它的价值还在于腹部内壁上的290字的铭文。
(简单介绍铭文的内容和艺术价值。
)
④后母戊鼎、毛公鼎、大克鼎的比较。
教师总结:毛公鼎、大克鼎铭文文辞典雅,字迹优美,笔道圆润,在中国书法史上是相当有名!这些铭文是研究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重要资料。
所以我们把它们称为“铜铸的史书”!
这样的“史书”还很多!如利簋。
教师:这是已知西周最早的一件青铜器。
老师觉得它很像现在的奖杯,说不定奖杯设计灵感就来自这些簋呢!这件器物是武王伐商牧野之战的实物证明。
它的器物底部也有铭文32字。
总结:这些铭文作为西周时期的金文书法,是学习大篆的极好范本,与“毛公鼎”、“大克鼎”并称为金文瑰宝。
正是有了这些记录历史的青铜器,今天的人们可以透过每一个字,去了解祖先的生活片段和曾经发生的许多事情。
(3)四羊方尊与莲鹤方壶。
教师:如果说后母戊鼎、毛公鼎、大克鼎是以器物重量、体积或铭文字数来取胜的话,接下来,老师要着重介绍的这两件可是举世罕见的艺术珍品,真正将器物的造型设计与艺术装饰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着重介绍这两座青铜器的造型与纹饰,它们体现了当时非凡的铸造水平和精美绝伦的艺术装饰。
(4)青铜器众多的种类。
今天我们欣赏了青铜器中的礼器尊、鼎、壶、簋。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文中还向同学们推荐了迄今为止所知道的最重的打击乐器曾侯钟(湖北省博物馆)、兵器等,其实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青铜器还有许多。
(5)纹饰欣赏。
青铜器不仅种类众多,而且器物上的纹饰更是神秘、独特。
利簋——饕餮纹。
鼎和簋是食器的一种。
许多食器上面都装饰着兽面纹。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青铜器上常见的纹饰:饕餮纹、夔龙纹、凤鸟纹……
(6)总结青铜器的艺术特色。
造型——繁复;铭文——典雅;纹饰——精美(神秘、独特)。
3.课堂小练习。
设计一款青铜器。
要求:①一定的造型;②适当的纹饰。
4.拓展。
青铜器是绿色的吗?其实铜器刚刚铸造出来时,并不是绿色的,在地底下埋藏数千年后,铜器的表面发生氧化,才呈现出青绿的颜色。
如今,这些古老的青铜器已经远离它们曾经存在的年代。
在历经战火后,被置放于现代博物馆中。
这节课,我们只是往青铜器的艺术长河中瞟了一眼,还有许许多多优秀的作品等着大家去博物馆一睹芳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