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课堂教学反思(通用5篇)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课堂教学反思(通用5篇)《分米和毫米》一课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在上个学期,学生已经熟悉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能体验1米和1厘米的长度,理解1米=100厘米。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创设肯定的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毫米和分米,进入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角色中去。
教学中我收集了电话卡、一分硬币、软盘、一次性杯子、丝瓜、铁钉、小米粒、花瓣、叶子等等。
这些物体的长度、厚度、高度都与分米和毫米有关,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
通过在真实情境中估一估、量一量、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做一做,让学生建立起分米和毫米的表象,形成解决生活中长度问题的一些策略,进展空间感。
让学生多“动”、多“说”、多“想”、多“表现”,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和解决问题,从中感受数学的意义、价值,获得胜利的体验,感受胜利的欢乐。
在比划“1分米”和“1毫米”时,我渲染学习的神奇气氛。
在比划1分米时,说:“现在让我们把手高高举起。
对,这就是1分米。
”小朋友们兴奋地仰起小手。
在比划1毫米时,这样说:“伸出大拇指和食指,夹住卡,再轻轻地、轻轻地抽出来,现在两手指之间的距离就是1毫米。
看着它,你有什么感觉?”语气是缓慢的,轻柔的。
跟上面的分米进展比照,当心翼翼地抽卡,也突出了毫米的小,毫米的细,毫米的窄,毫米的短。
在教学《分米与毫米》后,学生对分米和毫米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并且建立了肯定的表象,大局部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学问解决一些问题,如:填写单位名称、简洁的长度单位换算。
概念教学的课堂,让我深深的体会到: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
“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体会到:让学生动手测量,亲身经受,专心总结,才能学得会,辩得请,记得牢。
《分米和毫米的熟悉》课堂教学反思2在二年级(上册),学生已经熟悉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也初步学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或估量物体、线段的长度。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一单元,主要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培养学生测量和估算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现实情境和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长度单位,体验学习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长度的经验,比如知道测量身高、物品长度等。
但是他们对于长度单位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对于分米和毫米的换算关系更是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富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长度单位,理解分米和毫米的换算关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培养学生测量和估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的概念。
2.理解分米和毫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长度单位。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团队精神。
4.直观教学法:运用教具、实物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建立长度单位的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长度单位模型、实物、测量工具等。
2.学具:学生尺、测量工具、卡片等。
3.课件: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长度不同的实物,让学生猜测它们的长度,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长度。
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
呈现(10分钟)1.教师出示长度单位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教师讲解分米和毫米的定义,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理解分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分米和毫米的换算关系。
操练(15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测量活动,用尺子测量教具的长度,并记录在卡片上。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的教学反思(通用10篇)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的教学反思《毫米和分米的认识》的教学反思(通用10篇)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毫米和分米的认识》的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的教学反思篇1《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这一课是学生在学习了米和厘米,这一内容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这一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表象,并能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来估计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品的长度。
在这堂课中,教学分米这个概念时,我让学生测量自己的文具盒的长,(大约20厘米)然后就直接让学生来观察自己的直尺上的刻度,告诉学生:由于人们经常要以10厘米作标准去估计、度量一些物体的长度,所以把10厘米换成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从而来引入其中10厘米就是1分米,让学生体会到了分米产生的过程和必要性,再来让学生说说刚才测量的文具盒的长和宽各是几分米,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手来比划一下1分米是多长,建立1分米的表象。
在教学毫米时,我收集了电话卡、一分硬币、钥匙等等。
通过估一估、量一量,让学生建立起毫米的表象。
接着我就介绍了毫米,然后让学生用毫米来测量两枝铅笔分别有多长,再来比一比到底是谁长谁短。
让学生感到毫米这一长度单位的引入显得十分需要,同时激起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内在动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地需求。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基本都能比划出1分米、1毫米大约有多长,并能很快地说出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厘米=10毫米。
学生在头脑中对四个长度单位都有所感知,也建立起了分米、毫米及米和厘米的长度表象,但多数学生仅仅停留在表面,遇到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物体的长度中就缺乏了解决的策略。
在完成书上的第5题时,题目中数字比较小,而且都是2,填上一个合适的单位名称,问题还不大。
但是在补充习题还有其它的练习中,由于数据变大,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各有不同,所以练习中问题就比较多了,发现有一小部分学生在填写单位名称时错误百出。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是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的一单元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分米和毫米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进率,以及能够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长度单位的大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换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对长度单位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分米和毫米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和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分米和毫米的概念,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换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分米和毫米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进率。
2.培养学生进行长度单位换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分米和毫米的概念。
2.理解分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
3.进行长度单位换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长度单位的大小。
2.操作活动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分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分米和毫米的模型、尺子、计时器等。
2.学具:学生尺子、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米和厘米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米和厘米,你们知道还有其他的长度单位吗?”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分米和毫米的模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它们的大小。
同时,教师讲解分米和毫米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分组实践活动,让学生用尺子测量身边的长度,并用分米和毫米表示。
例如,测量桌子的长度、宽度等。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长度单位换算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例如,将20厘米换算成分米,将5分米换算成毫米等。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分米和毫米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分米和毫米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学二年级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并能够区分它们的大小。
2、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从而熟练地使用分米和毫米标尺。
3、发现生活中测量物体长度的实际应用,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分米和毫米的大小关系,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测量物体长度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入门热身教师出示一组拼图,要求学生将它们按大小次序排列,然后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分米和毫米。
2、新课讲解(1)引入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及其大小关系。
先讲解米、分米、毫米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例如:1米=10分米,1分米=10毫米。
(2)讲解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分米和毫米标尺,测量物体长度方法的简单介绍:将标尺放在物体上,让物体的一头与标尺的0点重合;用眼睛盯着标尺,找到物体另一端在标尺上的位置,读出这个数字,就是物体的长度。
(3)举例说明分米和毫米的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测量物体长度的应用很广泛。
例如:我们去菜市场买菜时需要称出一定的斤两,而称菜的重量就需要用到分米和毫米的标尺。
3、探究活动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老师可以将一些物品拿出来进行测量,如铅笔、桌子、椅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测量结果来区分分米和毫米的大小。
4、练习与巩固(1)教师出示一些长度图形,要求学生选择出正确的分米或毫米标尺进行量度,检查答案的正确性。
(2)老师可以出示一些实际应用中的量度问题,如:一块木板长50分米,需要切成10段,每段多长?请用毫米标尺进行测量,运用分米和毫米的知识解决问题。
5、课后作业(1)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回家制作一把分米和毫米标尺,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使用。
(2)学生可以在家中进行实际物体长度的测量并记录下来,再通过根据实际物体长度的标尺进行计算,确定物品的长度。
四、教学策略1、任务剪接通过一些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将前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对接,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年级数学《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
二年级数学《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二年级数学《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数学《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年级数学《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形成初步的知识体系。
3.进一步发展同学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
4.培养同学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怎样正确使用毫米、分米丈量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课件,纸尺,直尺,卷尺,一分硬币。
公开课教案JIAOXUESHEJI数学三年级培训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老师有个惊喜的发现,发现大家都长高了!你现在有多高,知道吗?生1:我1米32厘米。
生2:我1米37厘米。
师:请大家估一估,有多高?生1:大约有1米30厘米吧!生2:高1米35厘米。
答:答案不统一,要想准确地知道他的身高怎么办呢?生:量一量。
师:谁能帮他丈量一下?(指名3人用卷尺丈量,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丈量结果。
)板书:1米39厘米师:刚才谁估测的比较接近1米39厘米?师:这里面有咱们学的几个长度单位?生:两个,米和厘米。
师:那么1米有多长呢?用手势表示一下。
(黑板上贴出1米长的纸条) 1厘米呢?用手势表示一下。
(黑板上贴出1厘米长的纸条)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生:1米等于100厘米。
二年级数学《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2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 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3. 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过程一、铺垫练习1. 提问:你己经知道了哪些长度单位?你能用手势表示一下1米、1厘米有多长吗?这两个长度单位中,哪一个大,哪一个小?1米等于多少厘米?2.拿出直尺,指出直尺的0刻度线、1厘米、2厘米、3厘米。
二甜甜的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二年级数学下册青岛版
二甜甜的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二年级数学下册青岛版我今天要和大家一起学习的课程是《毫米、分米的认识》,这是二年级数学下册青岛版的内容。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毫米和分米的概念,能够进行单位换算,并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毫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进行单位换算。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毫米和分米的概念。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毫米和分米,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尺子、针筒、小球等。
例如,我会拿出一个尺子,让大家观察尺子上的刻度,引导大家发现毫米和分米的关系。
然后,我会让大家用针筒注射小球,通过实际操作让大家感受毫米和分米的概念。
在讲解完毫米和分米的概念后,我会让大家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我会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作业。
例如,我会让大家用尺子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课后,我会进行反思,看大家的学习效果,并根据大家的反馈进行拓展延伸,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毫米和分米的概念。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毫米和分米的概念,能够进行单位换算,并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让我们一起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吧!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教学中,我认为有两个重点和难点需要大家特别关注。
是毫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是单位换算的应用。
对于毫米和分米的关系,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我会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大家感受毫米和分米的存在。
我会拿出一个尺子,让大家观察尺子上的刻度,引导大家发现毫米和分米的关系。
我会让大家用针筒注射小球,通过实际操作让大家感受毫米和分米的概念。
在这个环节中,我会特别强调毫米和分米之间的进率是10,即1分米等于10毫米。
我会让大家用尺子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记录下来,然后进行单位换算,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毫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
对于单位换算的应用,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我会通过一些例题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单位换算的方法。
例如,我会让大家用尺子测量一张纸的长度,然后将长度换算成毫米和分米。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毫米、分米的认识》
毫米、分米的相识教学目标:1.结合详细的生活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相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
2.知道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并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洁换算。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相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
教学难点: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和估测。
教具打算:多媒体课件、直尺、一分硬币、1米长的木条。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你相识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生:米、厘米。
师:你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示1米和1厘米有多长吗?可以用手比,也可以用举例物体的方式表示。
师:你知道米和厘米的进率是多少吗?生:1米=100厘米。
师:你能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吗?一棵树高5()小明身高135()生:米、厘米。
【设计意图:主要考察了学生对于旧知的驾驭状况,为本节课新知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你问我说师:同学们,大家喜爱孙悟空吗?谁能介绍一下孙悟空的本事?有一个小挚友叫小刚,他也很喜爱孙悟空,有一天晚上,孙悟空就来到了他的梦里,小刚还和他学了不少数学学问呢?(出示情境图)师:看着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1毫米有多长?1分米有多长?1.相识1毫米。
师:孙悟空把金箍棒变成1毫米长,猜一猜,1毫米究竟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出直尺细致视察,把你的想法在组内说一说。
师:哪个组情愿把你们的想法向大家沟通一下?班内沟通,相识1毫米。
在学生沟通的基础上,重点探讨“1毫米”有多长,请学生在尺上相互指指,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
再请持有不同看法的同学向全班汇报、沟通。
(出示课件验证。
)师:尺子上1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用表示。
师:为了看得更清晰些,我们把尺子用放大镜放大,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也就是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边介绍边用课件演示)师: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1厘米=10毫米出示直尺放大图,得出1厘米=10毫米。
(板书)【设计意图:通过视察然后演示驾驭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师:同学们想一想或视察一下四周的物体,哪些物体的长度(厚、高、宽)约是1毫米呢?生:①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4单元 测量_第01讲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师版讲义含答案)
例题 2、你的拇指宽大约 100 毫米。( ) 【答案】× 【解析】×
例题 3、填一填。 (1)量比较( )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 )时,可以用( )作单位。 (2)直尺上从刻度“0”到刻度“1”的长度是( )厘米,把这一段长度平均分成 10 小格,每小格的长度是( 米。毫米用字母( )表示。 (3)一粒大米长大约是 4( );银行卡的厚度大约是( )。 【答案】(1)短 精确 毫米
例题 3、帮助小丽完成她们的活动报告单. 实验课题:1 亿本数学书摞起来有珠穆朗玛峰高吗? 实验成员:组长为小丽,组员为小红、小白、小云、小平. 实验准备:10 本数学书、________. 实验步骤: (1)测量________本数学书的高度. 将 10 本数学书摞在一起,压平,用________量出高度是 65________. (2)由局部推算到整体. 100000000 里面有________个 10,所以: 100000000 本数学书的高度=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毫米)=________(米) =________(万米). (3)实验结论:1 亿本数学书摞起来约比________座珠穆朗玛峰摞起来还高. 【答案】学生尺 (1)10 学生尺 毫米 (2)10000000 65 10000000 650000000 650000 65 (3)70 【解析】学生尺 (1)10 学生尺 毫米 (2)10000000 65 10000000 650000000 650000 65 (3)70
随练
随练 1、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10。( ) 【答案】× 【解析】×
随练 2、我能行。 4 分米=( )厘米 30 厘米=( )分米 5 米=( )厘米 600 毫米=( )分米 【答案】40 3 500 6 【解析】40 3 500 6
2023年《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2023年《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2023年《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1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长度的表象。
2、通过实际测量,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并提高估测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对于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教学难点: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课件、米尺。
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谈话:前面我们学习了哪长度单位?(板书:米m 厘米cm)游戏规则:现在老师两手分开,你们觉得差不多1米了,就喊停。
停的时候,找学生拿米尺测量一下。
继续游戏,你们觉得差不多有1厘米了,喊停!检验一下。
谈话:我们知道1米比1厘米要长的多,那么,你们还记得他们之间的.关系吗?(板书:1米=100厘米)谈话:在我们的生活,米和厘米无处不在,你能把他们找出来吗?(展现例题)过渡:看来,大家学习的很不错,今天我们将继续参观长度王国可是,守卫人想考考大家,你能量出数学书的厚度吗?提示:你能指一指数学书的厚度在哪里吗?二、新授1、认识毫米(1)产生需要,初步认识1mm追问:在刚才量数学书的厚度时,你有什么发现?(大约1厘米,不到1厘米)介绍:是的,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见这样不是整厘米的时候,那就需要一个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课题:毫米)在1厘米中间,每小格的长度是1mm,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板书:毫米),毫米可以用字母mm表示(板书:mm)那么1mm有多长呢?(2)多种感官参与,感知1mm①从直尺上感受1mm要求:请你从尺子上找一找1mm,同桌相互指一指。
明确:1小格就是1mm②测量感受1mm现在,老师这里有个回形针,我想知道它的厚度,可以这样测量,明白了吗?请你把我课前给你们的物品请出来,量一量他们的厚度,好吗?2023年《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2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教案:《毫米、分米的认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第46页至47页,主要讲述了毫米和分米的概念及其换算关系。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毫米和分米的长度单位,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方法,并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灵活运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毫米和分米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运用换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实际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毫米和分米的长度单位,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方法。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换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直尺、多媒体课件2.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如桌子、椅子、书本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物品的长度可以用不同的单位来表示。
2. 知识讲解:讲解毫米和分米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1分米等于10毫米。
3. 课堂练习:让学生用尺子测量身边物品的长度,并用毫米和分米进行表示。
引导学生发现,测量不同长度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单位。
5. 游戏环节:设计一个“长度换算”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毫米与分米的关系:1分米 = 10毫米七、作业设计2. 家长协助孩子测量家中的物品长度,并用毫米和分米进行表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毫米和分米的概念。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身边物品的长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毫米和分米,还有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这些长度单位?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选择了教室里的物品作为学生熟悉的场景。
新青岛版二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新青岛版二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新青岛版二班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新青岛版二班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1一、说教材认识分米和毫米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二班级的一个知识。
本课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学习过米和厘米的基础上。
通过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学生尺和米尺,会数学生尺上的大格和小格,知道1厘米是10小格,1米=100厘米。
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下面3点:1、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会用打手势的方法比划1分米和1毫米。
2、掌握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3、培育学生的学习爱好,让学生主动参加教学活动,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
教学难点:理解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二、教法和学法1、直观演示通过形象生动的课件演示,学生在观察和对比中体会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领悟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老师主导,学生主体在老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乐观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逐步认识1分米、1厘米。
三、教学过程1、复习引新(1)实物展示平台展示一把学生尺提问:同学们,老师这里现在有一把学生尺,你能来介绍一下有关这把学生尺的知识吗?设计目标:让学生产生回忆,联想曾经学过的知识米和厘米,知道学生尺分大格和小格,1大格是10小格。
每1大格就是1厘米。
(2)画一条长10厘米的线段提问:你能猜一猜老师准备用怎样的一句话介绍这条线段有多长吗?设计目标: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3)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长度单位。
2、新授(1)出示情景(课件演示)教学分米提问:从小男孩的介绍中,你发现新的长度单位是谁了吗?(学生:分米)活动一:要求:1、从你的直尺中找出1分米有多长。
2、用手比划一下1分米有多长。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教教案例与反思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教教案例与反思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毫米和分米的认识》这一章节,旨在让学生掌握毫米和分米的长度单位,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并能够运用这两个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图片、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毫米和分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长度单位知识,对厘米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对毫米和分米的概念及其换算关系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物展示、动手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毫米和分米,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运用这两个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认识毫米和分米,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毫米和分米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实物展示法:通过展示实物,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毫米和分米。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增强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尺子、针、线、实物等。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把尺子,一份练习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实物,如尺子、针、线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体有多长吗?用什么单位来表示呢?”从而引出毫米和分米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毫米和分米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通过示例,让学生明白1分米等于10毫米,1厘米等于10毫米。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用尺子量一量身边的实物,如桌子、书本等,并用毫米和分米表示它们的长度。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六篇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六篇《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篇1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
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3、组织有效的活动,激活参与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教学具准备:每人一条1分米长的纸条,1分硬币,磁卡,1厘米、1米的纸条,直尺,白纸1叠、米尺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出示身高图。
问:你知道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吗?(量身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小朋友的身高是多少,齐读:1米32厘米这里面用到了两个什么单位?(长度单位)分别是什么?(板书:米厘米)2、复习米和厘米。
1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贴出1米纸条。
问:你感觉1米比较怎样?所以我们一般用米作单位来量一些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1厘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贴出1厘米的纸条。
问:你感觉1厘米的长度怎样?所以我们一般用厘米作单位来量一些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3、导入。
我们感觉1米和1厘米的长度相差太大了。
如果我们要去量课桌的长,用米作单位太大了,用厘米作单位又太小了,所以我们今天要认识米和厘米之间的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
(板书)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一)认识分米1、师贴出纸条,指出:这张纸条的长就是1分米。
请学生也拿出相同的纸条,问:这张纸条的长就是什么?2、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举例说明。
(插座的四条边、软盘的边)3、师:分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那么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呢?怎样证实你的猜测?用直尺量一量纸条。
得出结论,板书:1分米=10厘米4、判断:读:我的文具盒,长大约20厘米,宽大约10厘米。
你能换种说法吗?5、你能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吗?指名在实物投影仪画线段。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分米 毫米的认识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 通过用直尺测量实物的长度,认识分米、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体会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
2.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3.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4.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教材分析〗分米、毫米的认识是本单元测量中第一节的内容。
《标准》中指出对此内容的学习,需要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实践活动的基础上。
本节课是以厘米这个长度单位为纽带,将米、分米和毫米联系起来。
借助测量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认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多种活动,建立丰富的表象,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让学生通过观察、数一数尺上的刻度,动手量一量,用手势比一比,动口说生活中的实例等多种活动,感知、体验、建立丰富的表象。
让学生在进行估测、实际测量比较、验证的过程中强化表象,从而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每次测量时,都要先估计,再测量,让估测活动贯穿于整个测量过程之中。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分校是一所公有民办学校。
学校师资力量强大,教学设施先进。
学生来自长春市区,接受过良好的学前教育,经过三个学期的学习,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厘米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
学生对测量的方法已经掌握,有一定的用直尺测量的能力。
对毫米和分米虽没有正式的接触,但学生尺上有毫米,在生活中对毫米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因此,教学中应通过学生动手测量常见物体长度的活动,激发学习新的长度单位的需要,借助测量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
由于生活中学生缺乏测量物体长度的经验,又很少用到分米、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所以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表象很难建立。
于是,我选择学生身边熟悉的物体,小棒是数学课经常摆弄的学具,IC卡是学生给家长打电话经常要用到的。
(注:我校的学生中午都在学校就餐。
分米毫米的认识(导学案)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分米毫米的认识(导学案)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一、认识分米和毫米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经常会使用到多种长度单位,其中分米和毫米是比较常见的两个单位。
1、分米分米是长度单位之一,它等于1/10米,用符号“dm” 表示。
2、毫米毫米是长度单位之一,它等于1/1000米,用符号“mm” 表示。
二、分米和毫米的换算在数学计算中,有时候需要将分米和毫米进行换算,我们需要根据长度单位之间的比例进行计算。
1、分米换算为毫米1分米等于10毫米,所以分米换算为毫米,就需要将分米数乘以10,即:分米数× 10 = 毫米数。
例如:20分米= 20 × 10 = 200毫米。
2、毫米换算为分米1毫米等于0.1分米,所以毫米换算为分米,就需要将毫米数除以10,即:毫米数÷ 10 = 分米数。
例如:500毫米= 500 ÷ 10 = 50分米。
三、分米毫米的练习现在你已经掌握了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和换算方法,下面是一些练习,帮助你加深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认识:1、填空题:•1.5米 = __ 分米 __ 毫米。
•250毫米 = __ 分米 __ 毫米。
•4.8分米 = __ 毫米。
2、计算题:•有一条纸条长20分米,要将它剪成50根等长的小条,每根小条的长度是多少毫米?•现在有一块长方形的木板,长为3米2分米,宽为70毫米,这块木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毫米?四、总结分米和毫米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长度单位,通过本篇导学案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这两个单位的概念和换算方法。
为了提高对这两个单位的掌握程度,需要多进行一些练习和实际应用。
苏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毫米、分米的认识》说课稿
苏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毫米、分米的认识》说课稿一、说教材:《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
关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差不多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计量单位分米尽管不常用,但它对学生明白得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专门有必要的。
新的课程标准的全然目的在于为个体的进展服务。
个性的和谐,理性的培养,情操的陶冶,身心进展的平稳等差不多上新课标所追求的目标。
基于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明白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那个知识目标外,重在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间的内存联系,培养学生的观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简单的推理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细心、认确实学习适应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说教法和学法: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进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情感态度、培养能力的关系。
在《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中,为了不让学生一味的同意和积存知识,依照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注重借助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运用多种方式,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分小组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
他们从已有的知识体会动身,在轻松的氛围中通过观看、操作、比较等一系列活动,互相合作,集体探讨,猎取知识,应用知识。
三、说教学过程:1、用自主探究,育实践能力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确实是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进展。
基于此,《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中,关于分米的教学,我把空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觉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自主探究。
例如教师问:“关于分米你差不多明白了些什么?”接着出示1分米的尺,让学生明白得1分米在尺上的长度,并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比一比、估一估、画一画、数一数、量一量等环节加深对一分米长度的印象,通过自已的操作来发觉知识,学习知识。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教学评析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教学评析引言《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是小学二年级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进行长度量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人教版《毫米和分米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进行评析,分析其教学设计和实施效果,以期为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教学内容概述《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是二年级数学教材中的一个单元,主要涉及长度单位的认识和换算。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正确理解毫米和分米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和实际应用。
教学设计分析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 - 让学生理解毫米和分米的概念; - 能够简单进行毫米和分米的换算; -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展示标尺或实际长度物体,引出长度单位的概念;2.讲解:介绍毫米和分米的定义及换算关系;3.练习:让学生进行长度单位的转换练习;4.应用:通过实际物体长度的测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手段教学中可以运用标尺、实际长度物体、课件等多种教学工具进行说明和展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原理。
教学效果评估学生表现教学实施后,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毫米和分米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操作。
部分学生在实际问题的应用上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表现,我们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实际应用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中。
结语通过本文对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教学内容的评析,我们可以看到教学设计和实施对于学生理解、运用长度单位具有重要作用。
希望通过持续的教学改进和实践,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铅笔有多长”(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天河区中海康城小学何冬云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42—43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测量身边常见物品长度的具体活动,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体验学习毫米、分米的必要性以及它们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2、借助直尺感受1毫米、1分米的长度,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想一想”、“演一演”等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估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类推能力、合作意识以及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材与学生分析:
本节课是以厘米这个长度单位为纽带,将米、分米和毫米联系起来。
借助测量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认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多种活动,建立丰富的表象,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让学生通过观察、数一数尺上的刻度,动手量一量,用手势比一比,动口说生活中的实例等多种活动,感知、体验、建立丰富
的表象。
让学生在进行估测、实际测量比较、验证的过程中强化表象,从而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每次测量时,都要先估计,再测量,让估测活动贯穿于整个测量过程之中。
学生对测量的方法已经掌握,有一定的用直尺测量的能力。
对毫米和分米虽没有正式的接触,但在生活中对毫米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由于生活中学生缺乏测量物体长度的经验,又很少用到分米、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所以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表象很难建立。
设计思路:
鉴于学生的认识,课堂上教师应尽量引导他们自己去发
现问题,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合作探究来解决
问题。
培养他们在学习中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以及学会
学习的能力。
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调动起学习的主观
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融入其中,体验到动脑的乐趣。
这也
就是让他们先自己探索获取信息的一种途径,同时也培养了
合作意识。
教师从旁引导,走出关键的一步,其余交由学生
尝试完成。
教学策略:
本课时的一个教学难点就是学会正确测量,为了突破这个难点,让学生自学,然后,分组测量物体的长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估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类推能力、合作意识以及数
学学习的兴趣。
单位化聚也是本课时的难点,先让学生完成练习,再讨论单位化聚的规律,突破了这个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能在具体的情境中估计并测量物品的长度。
2、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资源:
两人一把米尺,直尺、借书卡、1元硬币、一张光碟。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老师带来了你们的两个老朋友,大家想知道它们是谁吗?出示米和厘米并贴在黑板上。
问:这两个老朋友能帮助我们做什么?这是长度单位家族中的两兄弟,米和厘米用什么字母表示?你能用手比画出1米和1厘米的长度吗?(学生比画)
同学们还想认识多几个长度单位朋友,帮助我们测量物体长度吗?下面来进行一个小组比赛,在比赛中认识长度单位朋友。
设计思路: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无处不在,我们应该和它们成为好朋友。
一、活动一:估一估、量一量。
(要求:合作把结果填在表格中,同时不影响其它小组的思考,最后小组评比出优秀成员)
1、我们还学过了用尺子量物体或线段的长度,同学们还记得测量的方法吗?下面我们来个小比赛,看谁能准确地测量出这三条线段的长度,不过老师有个小要求:就是在测量每条线段之前,先来估计线段的长度写在()里,再用尺子进行测量,看你的估计和实际测量是否接近。
在测量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可以在小组内交流。
2、学生活动:测量线段。
3、汇报发现(出现不够整厘米数怎么办?)
导入:第三条线段比2厘米多出了5个小格,但是又不够3厘米,我们写2厘米或3厘米都不太准确,有办法解决吗?(用毫米表示)板书:毫米mm
4、揭示长度单位:毫米
同学知道得真多!你能汇报你的发现吗?(由学生说出:当
不够1厘米时,为了测量得更精确,我们要用到比厘米还小的长
度单位:毫米,如果学生不能说出,由老师引导)。
二、自行探究,建立模型
活动二:找毫米
1、感知毫米
1mm到底有多长呢?(课件演示)
板书:1厘米=10毫米
小结:量比较短或者比较精确的物体时,我们需要用到毫米,直尺上任意1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2、由于毫米非常短,你能借助铅笔进行比画,在尺子上找出1mm 有多长,告诉你的同桌吗?
3、请找出3mm的长度与同桌互相判断找对了没有。
再找5mm,8mm呢?你能找出10mm的长度吗?你有没有发现什么?
板书:1厘米=10毫米
1m=10mm
4、1厘米等于10毫米,那么2厘米等于多少毫米呢?3厘米?
5、动手测量,再次感受毫米的长度。
请每组的组长从学具盒中迅速地拿出(借书卡、1元硬币、光碟盒等)放在桌面上,组织本组同学先估一估每种物品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再进行测量。
设计思路:让学生对一个物体的长度提前有一个不具体的感官认识,同时也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测量能力,体验学习
毫米、分米的必要性以及它们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合作精神)
三、活动三:找分米
1、引入:除了米和厘米外,我们今天又学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量比较短或者比较精确的物体时,我们需要用到毫米,那如果要测量书桌面的长,我们选择毫米做单位,大家认为合适吗?有更好的选择吗?
测量稍长的物体时,我们用分米做单位会比较方便。
板书:分米dm
1、1dm到底有多长呢?(课件演示)
板书:1分米=10厘米
1dm=10mm
2、用手比画出1分米大概有多长。
3、1分米=10厘米,即10厘米就是1分米,你能找出1米有多少分米吗?请四人小组在米尺上找一找。
4、介绍1柞和中指尖到手臂肘窝的长度。
5、闭眼回想四个长度单位有多长,再听老师口令比画它们的长
度。
四、活动四:说一说、排一排、选一选。
1、说一说:我们一共有几个长度单位朋友了?
2、排一排:请四个学生扮演长度单位家族中的几兄弟,让学生把他们从大到小排一排。
3、选一选: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练习本长约2( ) 课桌宽约4( )
一栋楼房高24( ) 数学书厚约5( )
小亮身高是135( ) 一把直尺长约20( )
4、下面的说法对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跳绳长2厘米
课桌高7米
粉笔长75分米
五、活动五:说一说,评一评
1、你有哪些收获?
2、你觉得本节课哪些地方最吸引你?为什么?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练习
二年级()班姓名:
1、估一估,量一量。
小组评价(在选中的脸旁边打√:)
2、估一估,量一量。
小组评价(在选中的脸旁边打√:)
名称我的估计我的测量
借书卡厚度
1元硬币厚度
1张光盘厚度
3、选一选:小组评价(在选中的脸旁边打√:)
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毫米、厘米、分米、米)
练习本长约2( ) 课桌宽约4( )
一栋楼房高24( ) 数学书厚约5( )
小亮身高是135( ) 一把直尺长约20( )
4、下面的说法对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跳绳长2厘米
课桌高7米
粉笔长75分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