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学原理第1章 税收概论[精]
税收学原理税收学原理思考题参考答案
答案提示:“贡助彻”本质上均属于地租性质。相传禹别九州,任土作贡,在大禹治水以后,四方部落已经开始贡献各地特产。助法,以井田制为基础,农户耕私田以维持生计,共耕公田以提供剩余劳动产品,贡献给奴隶主国家,实为劳役地租。关于彻法的解释分歧最多,不少专家认为彻指实物地租而言。因此,“贡助彻”不是建立在土地私有制基础之上,属于地租性质,还不是典型意义上的税收,但已经包含税收的萌芽
答案提示:按照征税对象的不同,税收可分为3大类,一是流转税类(turnover taxes),二是所得税类(income taxes),三是财产税类(property taxes)。
4.为什么说“在法制社会中,强调税收的法律强制性不会导致征纳关系的紧张,反而有利于征纳关系的协调和民众纳税意识的培养”?
答案提示:公共权力与资产所有权的区别首先在于是否产生剩余产品价值。此外,二者性质、目标、运行方式也不同。
2.政府公共权力介入经济过程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提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权力介入经济过程是为了克服或减少因为不存在市场、存在不完全的市场、非自由竞争、经济波动、收入分配不公所造成的福利损失。因此,政府要履行的社会管理职能主要包括克服市场缺陷、提供公共产品、防范经济危机、调节收入分配。
3.为什么政府公共权力主体获取收入的正常方式是税收?
答案提示:历史上曾有过索贡、摊派、掠夺、收费、力役等等,但往往具有随意性和不规范性,因而不能成为财政收入的正常形式。因此,以消费额、销售额、所得额、财产额等稳定、循环、持续的财富流量和存量为征收对象,具有强制性、确定性、无偿性、均一性等特征的税收就成为政府履行公共权力而提供公共产品的经常性成本补偿方式。
税收原理(ppt40张)
三、税率
(三)定额税率。 又称固定税额,是指以 课税对象计量单位直接规定固定的征税数 额,它通常适用于从量定额计征的税种。
四、减税免税
减税免税是对某些纳税人或课税对象
的鼓励和照顾措施。减税是从应征税 款中减征部分税款;免税是免征全部 税款。
四、减税免税
税额=税基×税率 (一)税基式减免 起征点是征税对象达到一定数额开始征税 的起点。 免征额是在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于征税 的数额。 (二)税率式减免 (三)税额式减免
分
1、直接税。凡是税负不能够转移的税种称 之为直接税。 2、间接税。凡是税负能够转移的税种称之 为间接税。
三、 税收分类
(三)以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为标准划
分
1、价内税。凡税金构成价格组成部分的称 为价内税。 2、价外税。凡税金作为价格之外附加的称 为价外税。
三、 税收分类
(四)以计税依据为标准划分
为“额累”和“率累”两种。 “额累”是指按照课税对象的绝对额分级 累进,如所得税一般按所得额大小分级累 进。“率累”是指按与课税对象有关的某 一比率分级累进。 额累和率累按照累进依据的构成的不同又 可分为“全累”和“超累”。
三、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是对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都
按相应等级的累进税率征税,即按课税对 象适用的最高档次的税率统一征税。 超额累进税率则把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 分为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分别 规定税率,各等级分别按照各自对应的累 进税率计征税款,一定数额的课税对象同 时使用若干个税率。
比例。
(一)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或 同一税目,不论数额大小,统一按一个比 例征税。 (二)累进税率。是指同一课税对象,随 其数量的增大,征收比例也随之增高的税 率,表现为将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分为若 干等级,不同等级的课税对象适用由高到 低的不同税率。
税收学原理第1章 税收概论
来征税,。 •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完全可以将政府行使其职能为市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与纳税人的纳税视为双方进行市场式的交换活动。 • 政府与纳税人利益的交换,是税收根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特有表象。
第1章 税收概论
2021/7/3
1
本章主要内容
• 1.1 税收的产生与发展 • 1.2 税收的概念 • 1.3 税收根据 • 1.4 税收职能与作用
2021/7/3
2
1.1 税收的产生与发展
2021/7/3
3
1.1.1 税收的产生
• 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税收制度,是古埃及在公元前3000-2800年间建立的。 • 我国税收的产生
2021/7/3
22
1.3 税收根据
2021/7/3
23
1.3.1 税收根据
• 税收根据是对政府征税侵犯私人利益是否具有合法性作出 的解释和说明。
• 税收根据要回答的是政府为什么有权利向社会成员征税或 社会成员为什么有义务向政府缴税的问题。
2021/7/3
24
1.3.2 西方的税收根据理论
• 公共需要说 主要代表人有法国的波丹和卜攸、德国的克洛克以及意大利的柯萨等。
9
税收确立方式的变化
• 强制课征 专制课征的税收是单纯的由上取下的关系。取什么、取多少和何时取,
取决于专制权。 进入专制课征阶段,是税收开始从不成熟形态走向成熟形态的标志。
• 立宪协赞 政府的税收活动,无论是开征新税、废除旧税,还是制定或修改税法,
都必须以不违反宪法为原则,并经过民选代议机关的同意。 税收法定主义的确立,是税收进入立宪协赞阶段的主要标志。
税收原理讲义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与特征
• (三)固定性 • 1.固定性表现在税法中 规定了征税对象、比例 或数额。 • 2.固定性是相对而言 的,随着社会经济条件 的变化,税法也会作相 对应地、适当地调整。
第二节 税制结构与税收分类
• 一、税制的含义
•
税收制度简称税制,是国家各种税收法律、
法规、条例、实施细则和征收管理制度的总称,
是国家按照一定的政策、法规、原则组成的税收
体系,它的核心是主体税种的选择和各种税种的
搭配问题。
• 二、税制构成五要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
起征点和免征额,附加、加
成和减免 。
(一)纳税人
• 纳税人亦称纳税 义务人,是税法中
规定的直接负有纳
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 (二)课税对象 • 又称"纳税客体",是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目
学习目标
•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税收的基本原理和基 本制度,掌握税收的形式特征、税率的基 本形式、税收分类的标准和内容,重点理 解现代税收原则的内涵、税收负担的衡量 以及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与特征
• 一、什么是税收
•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
权利,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
国民经济的税收负担水平。
• 二、税收负担的分类 • (一)绝对税负与相对税负 • (二)名义税负与实际税负(纳税人实际负
担的税收即实际交纳的税款)
• (三)宏观税负与微观税负 • (四)直接税负与间接税负
• 三、“拉弗曲线”简介
• 研究税收负担和税收 与经济的关系,有必要 介绍一下由美国供给学 派的代表人物阿瑟·拉弗 设计的“拉弗曲线”。
税收原理知识(ppt 146页)
而不
西方经济学-- 主要溯源于托
马斯•霍布斯
Hobbes) 的“利益交换说”
(T.
第一节 税收概述
当代资产阶级 税收理论
约翰•洛克
托马斯•霍布斯: “人们为公共事业缴纳的税款, 无非是为了换取和平而付出的代价。”
享有依法征税的权利
政
社
府
负有提供公共物品的义
会
部
务
公
门
负有纳税的义务
众
享有消费公共物品的权 利
• (三)税率
• 税率是税额与课税对象之间的数量关系或 比例关系,是指课税的尺度。我国现行税 率可分三种:比例税率、定额税率和累进 税率。
• 偶然所得,是指个人取得的所得是非经常 性的,属于各种机遇性所得,包括得奖、 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含 奖金、实物和有价证券)。个人购买社会 福利有奖募捐奖券、中国体育彩票,一次 中奖收入不超过10000元的,免征个人所 得税,超过10000元的,应以全额按偶然 所得项目计税(截止至2011年4月21日的 税率为20%)。
• 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3500元。
• 免征额指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于 征税的税额。
• 税率式减免(附加) • 税额式减免(加成) • 起征点不为零的是哪一类减免?
(五)纳税基础
• 纳税基础也叫税基,是建立某种税或者税 制的经济基础或依据。
• 税源是指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各 种税有不同的经济来源。从归宿上说,税 源即税收的最终来源,也即税收的最终归 宿。
分税制后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
第三节 税收原则
• 一、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 • 二、公平类税收原则与效率类税收原
则 • 三、税收中性(neutrality)问题
税收基础知识(PPT 192页)
4、纳税环节:是征税对象在从生产到
消费的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 节。
• ①流转税 在生产和流通环节纳 税
• ②所得税 在分配环节纳税
5、纳税期限: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规 定缴纳税款的期限。三种类型:
按期、次纳税和按年计征、分期预交。
6、纳税地点:纳税人的具体纳税地点。
固定业户
所在地
C、退还的时限
纳税人发现的,可自缴款3年内要求退还。 税务机关自接到申请后30日内查实并退还。 (还要加利息)
税务机关发现的多缴税款,无论多长时间, 都应退。自发现之日起10日内退还。
多缴的税款,无论谁发现的,税务机关核 实后,立即退还
②少缴款的追征
A、因税务机关责任,在3年内可要求 补缴,但是不得加收滞纳金。
(2)纳税人不办税务登记,责令限期改正; 逾期未改的,由工商局吊销执照
(3)未按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的,处以2 000元以上10 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 重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扣缴义务人违反账簿、凭证管理的处 罚: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2 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2 000元以上5 000元以下的罚款 三、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 申报的,或者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 限向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 款报告表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 可以处以2 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 的,处以2 000元以上10 000元以下的罚 款。
1.课税对象的内容 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资源 税类、财产税类、行为税类。
2.计税依据
从价税和从量税
3.计税价格和税收 价内税和价外税 关系
4.税收管理权和分 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
配权
共享税
税收原理(PPT 41页)
国家享有的课税权同国家的公共职能是直接相关的。 众所周知,国家或政府要提供公共物品、满足公共欲 望,以实现其公共职能,就必须有足够的财力。而国 家或政府作为非营利性的组织,其本身是不创造利润 的。因此,为了维持国家或政府的存续及其有效运作, 实现其提供公共物品的职能,国家或政府就必须依据 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来获取财政收入。而在当代各国 的财政收入中,税收始终是最主要的部分。并且,各 国征税的直接目的就是用于提供公共物品。
依据税收管理权和税收收入归属的不同,税收可分为中央税和地方 税: (六)价内税和价外税 依据税收与价格的关系,税收可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 (七)经常税和临时税 依据税收的征收期限和连续性,税收可分为经常税和临时税: (八)独立税和附加税 依据课税标准是否具有依附性,税收可分为独立税和附加税: (九)实物税和货币税
税法原理
主讲:
税法学教案
1 课程说明:《税法学》是中央电大开放教育试点法学专 业本科阶段的内蒙统开选修课,共计4学分。 2 通过本课程学习对于中国税法制度和税收法律法规的相 关规定有比较系统的了解,能初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税法 问题。 3 内容包括:税收 税法 税收征管法 税收实体法 4 教学采用自学和辅导面授相结合的方法及网络信息运用。 乌海电大责任教师:施桂英 电话0473-2047632
在公共欲望的分类上美国学者马斯格雷夫的学说有重大的影响,他 将公共欲望分为: 社会欲望和价值欲望。
二、公共物品 与私人欲望和公共欲望相对应,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资财也可分为 两类: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凡用以满足人类的私人欲望的资财即 为私人物品;凡是由公共经济部门提供的、用以满足人类公共欲望 的资财即为公共物品,又称公共商品、公共物或公共财。 公共物品要具有以下特征:公共物品的消费具有非排他性和不可分 割性,而私人物品的产权是明确的,它具有独占性、排他性和可转 让性等特点。
税收概论课件带复习.doc
第一章税收及其存在的必要性第一节税收的产生与发展一、税收的产生税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
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剩余产品逐渐出现了私有制一阶级维护阶级统治的机关一国家国家要生存,国家机器要运转,就需要掌握一定的物质基础,需要将一部分社会财富集屮到国家手中,于是就产生了税收税收的产生,取决于相互制约着的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国家的产生一一客观条件二是私有制的出现一一经济条件二、税收的发展1. 征收形式的发展变化以实物形式为主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期实物和货币并存明朝开始实行正税折银征收以后,我国货币税的基础正式奠定下来货币缴纳形式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2. 征税权力的发展变化大体可以分为四个发展时期:(1)自由纳贡时期(2)承诺时期(3)专制课征时期(4)立宪课税时期(1)自由纳贡时期。
在奴隶社会时期,国家的收入主要来自诸侯自由贡献的物品和劳力。
(2)承诺时期。
随着国家的发展,君权的扩大,财政开支和王室费用都随之增加。
单靠自由纳贡已难以维持,于是封建君主设法增加收入。
特别是遇有战争等特别需要吋,国君更需要增加临时收入以应急需。
当时,由于领地经济仍处主导地位,王权有一定的限制,课征新税或开征临时税,需要得到由封建贵族、教士及上层市民组成的民会组织的承诺。
3. 主体税种的发展变化(1)以古老的简单直接税为主的税收制度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货币经济不发达,统治者只釆取直接对人或对物征收的简单直接税。
如人头税,按人口课征;土地税按土地面积或土地生产物课征;对各种财产征收的财产税, 如房屋税等。
当吋虽然也有对城市商业、手工业及进出口贸易征收营业税、物产税、关税,但为数很少,在税收中不占重要地位。
2)以商品和劳务税为主的税收制度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商品经济日益发达,简单的税制已不能满足财政的需要。
对商品和劳务课征的商品和劳务税的发展形成了以商品和劳务税为主的税收制度。
税收原理
第二章
税收的类型和要素
第二节 税收要素 3、定额税率;是指按照课税对象直接规定固定 征税数额定的税率。包括:地区差别定额税率、 幅度定额税率、分类分级定额税率。 4、加成加倍征收:所谓加成,是指对按法定税 率计算的税额加征若干成数的税款,加倍征收是 指对按法定税率计算的税额加征若干倍数的税款。
第二章
税收的类型和要素
第二节 税收要素 5、非税制要素的税率形式(概念的区分) 1)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 2)累退避税率 3)边际税率和平均税率。 边际税率是指税额的变动数量占征税对象变动数 量的比例。平均税率则是全部应纳税额占全部计 税总值的比重。
第二章
税收的类型和要素
第二节 税收要素 五、计税依据 是指计算应纳税额时的课税基础,也称税基。分为从价税 和从量税两种。 六、纳税环节 是指税法规定的,在商品流转过程中和劳务费活动中应当 交纳税款的环节。根据纳税环节的不同,税制可分为三种 类型:一次课征制、两次课征制、多次课征制。 七、纳税期限 是指税法规定的纳税人缴纳税款的期限设置纳税期限是为 了促使纳税人依法、及时纳税,以保证国家财政支出的需 要。纳税期限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按期纳税,一种是按 次纳税。
第一章
政府与税收
第一节 税收定义 引言: 引言:
现在,我们可以看出,政府提供了国防、道路、路灯 等物品和服务,这些在经济学中被称为“公共品”,是与 私人物品相对应来讲的。所谓公共品,它具有三大特征: (1)受益的非排他性。(2)消费的非竞争性。(3)效 用的非分割性。 公共品的性质决定了其不能通过价格得到补偿。那政 府提供公共品的钱是从哪里来的?主要来自于税收。现在, 我国财政收入中,税收所占的比重非常高。
第一章
政府与税收
第一节 税收定义 提问: 提问: 我国财政收入有几种形式? 我国财政收入有几种形式? 请学生收集数并计算:我国财政收入的总额、 请学生收集数并计算:我国财政收入的总额、 结构、 结构、各项目在总额中所占的比例
《税收学》课程笔记
《税收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税收概论一、税收的起源与发展1. 税收的起源税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剩余产品,私有制和阶级分化,以及国家机器的形成。
以下是税收起源的三个关键条件:(1)生产力的发展与剩余产品的出现: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生产力提高,人们能够生产出超过自身消费需求的产品,剩余产品的出现为税收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2)私有制和阶级的分化:私有制的产生导致了财产的不平等分配,阶级分化使得社会出现了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税收成为统治阶级维护政权和满足公共需求的经济来源。
(3)国家的产生: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公共秩序,国家机器应运而生,税收成为国家机器运转的经济支柱。
2. 税收的发展税收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奴隶社会税收:在奴隶社会,税收主要以土地税和人头税为主,税收制度相对简单,征收方式直接。
(2)封建社会税收:封建社会的税收制度逐渐完善,出现了以土地为基础的田赋、以人口为基础的户赋以及针对商业活动的商税等。
(3)资本主义社会税收:资本主义社会税收制度进一步发展,所得税和增值税成为主体税种,税收的职能从单纯的财政收入扩展到经济调节和社会公平。
(4)社会主义社会税收:在社会主义社会,税收不仅是国家筹集财政资金的重要手段,也是调节经济、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工具。
二、税收的概念和性质1. 税收的概念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依据法律规定,通过税收工具,对纳税人的财产或所得进行强制性的、无偿的征收,以获取财政收入的一种经济活动。
2. 税收的性质税收具有以下四个基本性质:(1)强制性: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不得拒绝或逃避,国家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强制征收。
(2)无偿性:纳税人缴纳的税款不直接与国家提供的具体商品或服务相交换,而是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求。
(3)固定性:税收的征收标准和税率在一定时期内是固定的,不会随着纳税人的具体情况而变化。
(4)共同性:税收涉及国家、企业和个人等社会各界的利益,是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经济活动。
《税收原理》课件
03 税收负担
税收负担的概念与衡量
税收负担的概念
税收负担是指纳税人因缴纳税款而承受的经济负担。它是税收的核心问题,也是 税收政策的核心。
税收负担的衡量
税收负担的衡量通常采用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宏观税收负担是指一个国家在一 定时期内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微观税收负担是指一个纳税人或纳税单位所承 受的税收负担。
04 税收效应
税收对经济的影响
经济增长
通过税收可以调节社会总 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物价稳定
税收可以影响生产成本和 市场需求,从而影响物价 水平。
就业创造
适当的税收政策可以刺激 投资和消费,增加就业机 会。
税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收入再分配
社会稳定
税收可以通过累进税率、遗产税等手 段实现收入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
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
税收负担转嫁的概念
税收负担转嫁的形式
税收负担转嫁是指纳税人通过经济交 易中的价格变动,将所缴纳的税款转 移给他人负担的过程。
税收负担转嫁有多种形式,包括前转 、后转、消转和资本转嫁等。前转是 指纳税人通过提高商品或劳务的价格 将税款转嫁给购买者;后转是指纳税 人将税款转嫁给商品或劳务的供应者 ;消转是指纳税人通过降低生产要素 的购买价格或提高销售价格将税款转 嫁给消费者;资本转嫁是指纳税人将 税款转嫁给投资者。
税收法制原则要求税制设计应符合法律法规的 规定,不得违反法律规定或超越法律授权。
税收法制原则对于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具有重 要意义,是税收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
税收法制原则是指政府征税必须依法进行,税 收法律法规是征税的唯一依据,所有纳税人都 必须依法纳税。
税收法制原则的实现需要制定完善的税收法律法 规,确保税收制度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保障纳 税人的合法权益。
01 第一章 税收原理PPT精品文档54页
税率形式 比例税率
税率:税制的核心
含义
形式及应用举例
即对同一征税对象,不 ①单一比例税率(如增值税)
分数额大小,规定相同的 ②差别比例税率(如城市维护建设税)
征收比例。
③幅度比例税率(如营业税娱乐业税率)
累进税率
对每税征率一率税)等依对大级次象小规提分按定高成数一;若额个干(税等或率级相,,① ②(超超如额率个累累人进进所税税得率率税(中如的土工地资增薪值税金)所得)
财政收入形式
税收 国债
强制性 无偿性 固定性
财政收入形式
税收 国债 罚没 收费 受赠
强制性 无偿性 固定性
财政收入形式
强制性 无偿性
税收
Ⅴ
Ⅴ
国债
罚没
收费
受赠
固定性 Ⅴ
财政收入形式
强制性 无偿性
税收
Ⅴ
Ⅴ
国债
×
×
罚没
收费
受赠
固定性 Ⅴ ×
财政收入形式
强制性 无偿性
定率税与配赋税
4.按照税收的计税依据分为: 从价税与从量税
5.按照税负是否转嫁分为: 直接税与间接税
6.按照税收归属于哪级政府支配分为: 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7.按照税收的征税对象来分为: 流转税、资源税、所得税、财产税与行为税
我国的复税制体系:
2.两次课征制。
即同一种税在其征税对象运动过程中选择 两个环节征税的制度。
3.多次课征制。
即同一种税在其征税对象运动过程中选择 两个以上环节征税的制度。
税收优惠
减免税 起征点 免征额
税收原理1
我国宏观税收负担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 存在着不可比因素。 ( 1 )我国目前还没有开征社会保险税; 社会保险基金放在预算外; (2)费挤占税的问题严重。 (3)一部分财政资金放在预算外。 2000 年预算外资金为 3826.4 亿元,相 当于财政收入的23.4%
2、 微观税收负担水平分析
实际负担率=实交税金与不含税销售收入 之比 (1993~1996 6.7%~5.14%) 名义负担率=应交税金与不含税销售收入 之比 (1993~1996 8.15%~6.03%) 各类企业平均税负率 =税收总收入与含税 销售收入之比 (7.61%) 流转税税负率 =流转税收入与含税销售收 入之比 ( 7%)
(1)税种因素:商品课税较易转 嫁,所得课税一般不易转嫁。 (2)征税范围:课税范围宽广的 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 难以转嫁。
( 3 ) 供 求 关 系 :
由征税引起的价格变动的程度, 取决于商品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 性
1)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 供过于求的商品价格不易上 升,税负不易转嫁,消费者 承担的比例小于生产者承担 的比例;
税 收 负 担
微观税收负担: 纳税人的纳税 额占纳税人相 关收入的比重
=
居民个人 居民个人纳税额 = 税收负担 应税收入
(二)税收负担水平分析 1、 宏观税收负担水平分析
(1)横向比较
总体看:平均税收负担在 28.7%~30.4%, 且有逐年缓慢上升的趋势。 工业化国家:平均税负在31.1%~33.5%,
1 、概念:税负转嫁是指商品交换 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 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 嫁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 象。
2、特征:
(1)税负转嫁是和价格的升降直接 联系,而且价格的升降是由税负转 嫁引起的; (2)税负转嫁是各经济主体之间的 税负再分配,其结果必然导致纳税 人与负税人的分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税收结构上主要以农业税收为主,税收征管也多以包税制为主 。
• 工业文明时期的税收 工业以及工业化衍生出的发达的商业和服务业突破了土地等自然
资源的束缚,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财富。
长期的经济增长,税收的规模持续扩大,税收的征收方式也日趋复 杂化。
2019/11/12
8
税收确立方式的变化
第1章 税收概论
2019/11/12
本章主要内容
• 1.1 税收的产生与发展 • 1.2 税收的概念 • 1.3 税收根据 • 1.4 税收职能与作用
2019/11/12
2
1.1 税收的产生与发展
2019/11/12
3
1.1.1 税收的产生
• 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税收制度,是古埃及在公元前 3000-2800年间建立的。
• 自愿贡献 “自由贡献”是一种由下敬上的关系,具有较大的自
发性和随意性,并不十分严格。 自由贡献阶段的税收还处于萌芽阶段,不属于真正意
义上的税收。 • 请求援助
“请求援助”是先由上对下提出请求,再由下对上给 予援助;下对上援助什么、援助多少以及何时援助,是按 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的。
请求援助阶段的税收,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具有了税收 的一些性质,但还不是很完备。
2019/11/12
5
1.1.3 人类文明的演进与税收的发展
• 原始文明时期的税收 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物质财富极度匮乏。
基于崇拜的纳贡、建立在武力基础上的战利品以及基于集体活动 的劳役是此时公共资源积累的主要方式。
• 农业文明时期的税收 农业成为社会财富最主要的来源,税收主要依托于土地和农业,
2019/11/12
9
税收确立方式的变化
• 强制课征
专制课征的税收是单纯的由上取下的关系。取 什么、取多少和何时取,取决于专制权。
进入专制课征阶段,是税收开始从不成熟形态 走向成熟形态的标志。
• 立宪协赞
政府的税收活动,无论是开征新税、废除旧税 ,还是制定或修改税法,都必须以不违反宪法为 原则,并经过民选代议机关的同意。
府所特有的两项收入源泉,公共资本和土地既不适合用以 支付,也不够支付一个大的文明国家的必要开支,那么这 些必要开支的大部分,就必须取决于这样或那样的税收。
法国经济学家萨伊:赋税是指一部分国民产品从个人 之手转到政府之手,以支付公共费用或提供公共消费。
德国社会政策学派财政学的主要代表瓦格纳:从财政 意义上来看,赋税是作为对公共团体事务设施的一般报偿 ,公共团体为满足其财政上的需要,以其主权为基础,强 制地向个人征收赋课物。
• 我国税收的产生 《史记》记载:自虞、夏时,贡赋备矣。
• 演进过程 夏代,开始实行“井田制”; 商代,“贡”法演变为“助”法; 周代,“助”法进一步演变为“彻”法; 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初步确立
起了完全意义上的税收制度。
2019/11/12
4
1.1.2 税收与社会公共需要
• 根据需要主体的不同,人类的需要可以区分为私人个别需 要和社会公共需要。
• 私人个别需要的主体是普通意义上的社会成员,它具体包 括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
• 社会公共需要的主要内容: 1、由不同社会共同体之间的矛盾冲突产生的需要; 2、由同一社会共同体内部不同个人或集团之间的矛
盾冲突产生的需要; 3、由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共同的生产活动和
消费活动产生的需要; 4பைடு நூலகம்由人的自身发展所产生的需要。
税收法定主义的确立,是税收进入立宪协赞阶 段的主要标志。
2019/11/12
10
1.2 税收的概念
2019/11/12
11
1.2.1 西方对税收概念的界说
• 早期西方社会对税收范畴的认识 英国著名政治学家、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主权者
向人民征收的税,不过是公家给予保卫平民各安生业的带 甲者的薪饷。
日本财政学家井手文雄:租税是国家依据其主权(财 政权),无代价地、强制性地获得的收入。
英国税收问题专家西蒙·詹姆斯和克里斯托弗·诺布 斯:税收是由公共政权机构不直接偿还的强制性征收。
税收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价格。
2019/11/12
14
1.2.2 我国对税收概念的界说
• 将税收界定为一种财政收入。
2019/11/12
13
西方对税收概念的界说
• 现代西方社会对税收范畴的认识
20 世纪上半叶英国财政学的主要代表巴斯特布尔:赋 税是个人或团体为履行公共权力所进行的公共活动,在财 富方面被强制分担的贡献。
20 世纪上半叶美国财政学的主要代表塞里格曼:赋税 是政府对于人民的一种强制征收,用以支付谋取公共利益 的费用,其中并不包含是否给予特种利益的关系。
2019/11/12
16
对税收不同角度的界定
• 从分配的角度看 政府以税收手段占有和支配一部分社会资源,就是税收参与分配
的过程,参与分配的最终结果表现为政府获得了一定的财政收入。 • 从生产的角度看
政府是在社会分工中专门为社会成员提供其生产生活所不可或缺 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经济部门,它在提供和生产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过 程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成本和费用。税收是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产 品和服务的费用或者说是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成本的补偿。 • 从交换的角度看
法国路易十四时期的政治家科尔伯特:征税的艺术就 是拔最多的鹅毛又使鹅叫声最小的技术。
法国著名法学家、政治学家孟德斯鸠:税收是公民所 付出的自己财产的一部分,以确保他所余财产的安全或快 乐地享用这些财产。
2019/11/12
12
西方对税收概念的界说
• 近代西方社会对税收范畴的认识 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作为君主或政
政府凭借政治权力,按照预定标准,无偿地集中一部分社会产品 形成的特定分配关系。
国家为满足一般的社会公共需要,补偿由此发生的社会公共费用 ,按照法律规定的对象和标准,占有和支配一部分剩余产品而形成的 一种特定的分配形式。
2019/11/12
15
1.2.3 对税收概念的基本认识
• 税收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 在现代社会政府征税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 政府征税依托的是公共权力并借助法律形式来进行。
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制订并依据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 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国家为满足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利,按预定的标准,向居民和 经济组织强制、无偿地征收取得的一种财政收入。
• 将税收界定为一种分配。
政府为满足一般的社会共同需要,按事先确定的标准,对社会剩 余产品所进行的强制、无偿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