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农村发展概论知识要点(第二版陶佩君主编)
农村发展概论期末重点总结
农村发展概论期末重点总结一、引言农村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农村地区作为我国人口的主要聚集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发展和社会稳定。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问题的制约,我国农村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因此,深入研究农村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探讨农村发展的路径和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农村发展的现状1.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
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距,东部地区相对发达,西部地区相对欠发达。
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也存在问题,小农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
2.农民收入水平不高。
农村地区的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业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农民的收入来源单一,缺乏多元化发展和增加收入的渠道。
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制约了农村地区的发展。
4.农村社会问题突出。
农村地区存在着教育资源不足、医疗保障不健全、劳动力流失等问题,农村社会问题突出,制约了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村发展的理论探讨1.农村发展的内涵。
农村发展是指农村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进步和改善,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过程和结果。
2.农村发展的动力。
农村发展的动力主要包括经济发展动力、人力资源动力、科技创新动力和社会文化动力等。
3.农村发展的路径。
农村发展的路径可以分为农业发展和非农业发展两个方面,其中农业发展是农村发展的基础,非农业发展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撑。
四、农村发展的实践探索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教育、医疗、水利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农村地区的生产力水平。
2.推动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发展乡村产业,推动农村产业的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壮大优势产业,推动农民从事多种经营活动,增加农民收入。
3.加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加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施土地流转政策,推动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农村发展概论考试大纲
附件1:农村发展概论考试大纲一.参考书目陶佩君,《农村发展概论》(第二版)(2013年),中国农业出版社二.考试内容与基本要求导论[考试要求]本章要求学生了解发展问题提出的背景;在明确不同学科对发展内涵诠释的基础上,掌握发展学对发展内涵的解释;在深入理解发展观的历史演进中,准确掌握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并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认真把握统筹城乡发展的韩奕及其重要意义;深刻理解发展学、农村发展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框架、研究重点。
[考试内容]1.“第三世界模仿发展模式”导致第三世界国家哪些主要社会问题凸显2.不同学科对于发展含义的解读3.发展观的含义及其历史演变路径与基本趋势4.科学发展观的内涵5.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统筹城乡发展及其重要意义。
6.当前中国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国情特点7.农村发展学的研究对象8.中国国情背景下农村发展学的研究框架及其重点理论篇第一章 人本发展理论[考试要求]本章要求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西方人性假设和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明确“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的同时,准确掌握人本发展理论与模型,并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认真把握人本发展理论在统筹城乡发展上的应用。
[考试内容]1.人本发展理论的内涵2.人本发展理论模型的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3.制度的定义及其对引导人的行为的作用4.资源的定义及构成及其在发展中的作用5.人本发展理论在统筹城乡发展上的应用第二章 贫困与反贫困理论[考试要求]本章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贫困的相关概念及测度,理解贫困反贫困理论中的要素短缺贫困等理论,借助网络等媒介了解相关理论的产生背景等知识,深入研读中国典型生态区科技扶贫实践中的历史成就和新任务等内容,能够理解中国扶贫开发中长期规划的内容。
[考试内容]1.狭义贫困与广义贫困的异同2.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的区别与联系3.贫困程度的测量方法4.反贫困与扶贫的区别5.贫困与反贫困的相关理论及其主要观点6.中国科技扶贫的历史成就和新任务7.贫困片区科技扶贫的三阶段模式8.中国扶贫产业的新特征9.结合有关资料,针对中国扶贫开发中长期规划提供具有操作性的实用性建议第三章可持续发展理论[考试要求]本章要求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原则,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内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掌握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系统构成,系统掌握影响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和根据影响因素提出具体对策。
农村发展规划知识点
农村发展规划1、土地整理:广义的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采用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对田、水、路、林、村等的综合整治,调整土地关系,改善农业生产结构和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土地可利用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国家措施,实施的内容包括土地的开发和复垦,实行的区域涵盖农村和城市。
狭义的土地整理主要是指农地整理,即农村土地整理,包括农地整理和农村居民点整理。
2、农业区域:农业区域是指农业生产特征类似且空间联系密切的地区,即在农业生产上具有类似的条件、特征和发展方向的一定地域。
农业区域之间存在区际差异性,而在农业区域内部又具有一定的区内共同性。
3、技术规划:技术规划是在概念规划的指导和框架内进行的规划,是指对规划欲达到的技术水平、涉及范围、发展目标以及空间安排等进行的谋划,以及为实现概念规划目标而设计的途径、措施与步骤等。
4、农村发展战略:农村发展战略是指农村经济、社会、科技、生态等的总体谋划。
可以理解为:在较长时期内(如10年、20年、30年),农村根据对影响经济、社会、科技、生态发展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的分析和预测,从关系到经济、社会、科技和生态发展全局的各方面出发,制定经济、社会、科技和生态所需达到的目标,所需着力的重点,以及实现上述要求所要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
5、发展:一般对发展含义可界定为: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运动变化过程。
发展作为一种目标,它也可以理解为进步、完善、提高和深化。
6、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指已经被人类所利用和可预见的未来能被人类利用的土地。
土地资源既包括自然范畴,即土地的自然属性,也包括经济范畴,即土地的社会属性,是人类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
7、村镇体系:村镇体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不同层次的村庄与村庄、村庄与集镇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彼此联系而构成的相对完整的系统。
8、农业政策:根据政策的一般涵义,农业政策是国家为改善农业运行和促进农业发展而进行的干预。
农村发展概论2
农村发展概论2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发展问题的提出及其演化一、发展问题的提出:1、人类的前文明阶段:人类几十万至三百万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有99%处于此阶段:无发展可言2、农业生活方式时期:增长和发展没能成为这并不算短时期人们关注的主题原因:①人们的思想被宗教、神权、经验主义所控制②鼓励发展把科学和技术隔离开来 3、资本主义时期:发展和资本主义是同步出现的二、发展问题的演化 1、西方的工业化1)工业化在欧洲核心地区取得巨大成就2)发展的特征:发展简单化,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 2、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1) 第三世界的国家开始致力于自己国家的发展 2) 实质是走“西化”“美国化”的道路 3) 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 4) 人们开始对工业化反思,进而形成了发展经济学等3、二十世纪70年代后1)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参与式发展理论,性别发展理论等的形成三、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的分类和特点 1、前发展阶段(1)时间尺度,约一万年以前(2)空间尺度:个体范围或部落范围(3)哲学思考:低智状态(4)对自然的态度:自然拜物主义(5)经济水平:融于天然食物链中 2、低发展阶段(1)时间尺度,农业革命以后(约一万年开始)(2)空间尺度:区域范围或国家范围(3)哲学思考:“追求”是什么?(4)对自然的态度:自然优势主义(天定胜人)(5)经济水平:初级水平(农业为主) 3、高级发展阶段(1)时间尺度:工业革命后(1750年左右)(2)空间尺度:国家或洲际范围(3)哲学思考:“追求”为什么?(4)对自然的态度:人文优势主义(人定胜天)(5)经济水平:高级水平(工业和服务业为主) 4、可持续发展阶段(1)时间尺度:信息革命以后(最近50年)(2)空间尺度:洲际范围或全球范围(3)哲学思考:“追求”将要发生什么?(4)对自然的态度:天人互补协同(天人和谐)(5)经济水平:优化水平(知识、经济与第三产业为主)第二节农村发展学内容、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一、发展的基本内涵(一)发展概念的产生生物学概念:生物个体从小到大,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二)不同学科对发展概念的注释1、发展经济学:经济增长≠发展,发展包括经济增长,教育程度、分配状况以及社会生活的改善等2、发展社会学:发展是一个国家或社会有落后的不发展状态向先进的发展状态的过度和转化 3、发展人类学:人的发展包括人自身的发展,一切以人为指标 4、发展哲学:发展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运动变化过程 5、发展学:是指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法律、人力、知识、技术、资源、环境等领域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可持续发展二、农村发展的基本内涵:农村发展:指依据农村区域的资源潜力,确定综合发展目标并形成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有效地方法和手段,引导农村人口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环境等多方面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农村发展专硕知识点总结
农村发展专硕知识点总结一、农村发展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一)农村发展概论1.农村发展的概念和内涵2.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3.农村发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4.农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动态发展趋势(二)农村经济发展理论1.农业现代化理论2.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理论3.农村经济增长理论4.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理论(三)农村社会发展理论1.农村社会变迁理论2.农村社会结构调整理论3.农村社会管理理论4.农村社会发展战略理论(四)农村环境发展理论1.农村生态保护理论2.农村资源利用理论3.农村环境治理理论4.农村环境发展战略理论(五)农村政策与管理理论1.农村政策制定理论2.农村政策执行理论3.农村管理体制理论4.农村治理理论(六)农村发展实践案例1.中国农村发展历程2.中国农村发展成就3.中国农村发展问题4.中国农村发展实践经验二、农村发展专业的专业技能(一)农村调研和统计分析技能1.农村综合调查的方法和技巧2.农村信息处理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和技巧3.农村数据收集和调查报告编写的方法和技巧(二)农村政策与规划制定技能1.农村政策制定的方法和技巧2.农村规划编制的方法和技巧3.农村政策文稿撰写的方法和技巧(三)农村项目管理和实施技能1.农村项目设计和管理的方法和技巧2.农村项目实施和监督的方法和技巧3.农村项目评估和总结的方法和技巧(四)农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技能1.农村环境保护技术与方法2.农村资源利用技术与方法3.农村生态建设技术与方法三、农村发展专业的科研能力(一)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1.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科学研究的基本逻辑和规范3.科学研究的基本技巧和技术(二)农村发展研究的前沿问题1.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沿问题2.农村社会发展的前沿问题3.农村环境发展的前沿问题4.农村政策与管理的前沿问题(三)科学研究项目的申报与执行1.科研项目的选题与设计原则2.科研项目的申报与审批程序3.科研项目的执行与总结方法四、农村发展专业的实践能力(一)实践项目的组织与管理1.实践项目的策划与设计2.实践项目的组织与调度3.实践项目的监督与总结(二)实践调研与案例解析1.实践调研的方法与技巧2.实践案例的分析与评价3.实践问题的解决与改进五、农村发展专业的创新能力(一)创新思维与方法1.创新思维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创新技术的导入和应用3.创新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二)农村发展实践创新案例1.农村产业发展的创新案例2.农村社会管理的创新案例3.农村环境保护的创新案例六、农村发展专业的职业素养(一)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1.职业道德理论与实践2.职业操守的表现和作用3.职业操守的影响与改进(二)团队协作与项目领导1.团队协作的原则与方法2.项目领导的技巧和策略3.团队协作的有效性和成果七、农村发展专业的综合实际能力(一)综合实际问题分析与解决1.综合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评价2.综合实际问题的解决与改进3.综合实际问题的实施与总结(二)综合实际项目策划与管理1.综合实际项目的策划与设计2.综合实际项目的组织与调度3.综合实际项目的监督与总结以上是农村发展专业的相关知识点总结,这些知识点包括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职业素养和综合实际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农村发展专题资料
名词解释1、绝对贫困:绝对贫困又被称为生存贫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或家庭依靠其劳动所得或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生存需要的状况。
2、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3 农村文化:农村文化是适合于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农村社区里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
4、农村可持续发展: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运用到农村扶贫或农村发展项目中,并将项目区作为一个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坚持以发展农业生产为中心,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护资源为前提,提高人口素质为重点,以保证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相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最终使项目区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5、土地流转: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6、相对贫困:相对贫困是指一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少到社会认可的一定程度时所处于的那种生活境地二、简答题1、国际公认的可持续发展原则:1.公平性原则:公平性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可持续发展所追求公平性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当代人的公平即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
二是代际间的纵向公平三是公平分配有限资源2.可持续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3.共同性原则:由于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不可能一样,但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原则,则应该是共同遵从的2、21世纪初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我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3、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一、市场化程度偏低二、规避风险的能力差三、金融业对农村的支持力度不够 a农业信贷资金出现了非农化的苗头B 农业贷款“门槛”太高,贷款难以发放到位四、农业产业化的水平较低1、产业化组织竞争力弱2、农产品生产加工的产业链短3、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五、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完善,流通渠道不畅限制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1.1 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不断攀升,吞啮了国家惠农政策给予的粮食补贴和良种补贴。
农村发展学考试重点
1、发展的概念2、农村发展的概念及其内涵3、农村发展学的研究内容4、现代农村发展观的内容5、传统发展理论的框架6、参与式发展理论的内涵7、参与式发展理论与实践框架8、人力资源的基本内涵9、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发展面临的挑战10、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途径1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障碍1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13、生态移民的概念14、国内支持的概念15、绝对贫困、相对贫困的概念16、县级组织、乡级组织、村级组织的结构框架17、农村民间合作组织的分类18、乡村政治的内涵19、乡村政治的产生基础1、发展的概念:发展指的是一种变化,是某一地区(国家、区域或社区)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机制与立法、人力与性别、知识与技术和环境等方面的变化。
2、农村发展的概念:主要指依据农村区域的资源潜力确定综合发展目标并形成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引导农村人口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环境等多方面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3、农村发展的基本内涵:农村(区域)发展主要是指依据农村区域的资源(人力、自然、社会、经济资源)潜力,确定综合发展目标并形成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引导农村人口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环境等多方面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4.农村发展学的研究内容:(1)农村经济(2)农村社会发展;(3)农村文化发展;(4)农村政治发展;(5)农村政策与法规建设;(6)农村人力资源、性别与发展;(7)农村科技发展;(8)农村可持续发展;(9)国内外现代农村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5、现代农村发展观包括: 以人为本的农村发展观,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观,系统综合的农村发展观。
6、传统发展理论框架(一)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传统发展理论发展经济学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仅仅理解为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强调资本积累的重要性;强调计划化的重要性;强调工业化的重要性。
(二)以牺牲农业发展为代价的传统发展理论刘易斯为代表的二元结构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实际存在着农村中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的农业和城市中以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化部门,现代部门的发展和扩张会源源不断地得到农业劳动力的无限供给,从而使现代部门不断扩大再生产,经济发展中所迫切需要的积累也随之迎刃而解。
(完整word版)农村发展概论
学号1313004401647(完整word版)农村发展概论河北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农村发展概论》论文(作业)题目遵化市堡子店村农业发展与展望姓名吴俊云专业乡镇企业管理入学时间2013 年春教学点遵化电大指导教师杨占荣2014年12 月15 日目录一、农村改革30年来取得的主要成效 (1)(一)、加大农村经营体制和服务体制改革 (1)(二)、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 (1)二、当前制约农村改革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 (2)(一)、智力因素 (2)(二)、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2)(三)、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2)(四)、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低 (2)三、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2)(一)、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改革 (3)(二)、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 (3)(三)、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3)(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体制 (3)(完整word版)农村发展概论内容摘要深化农村改革,是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村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这一根本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农村各项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深化农村服务体系改革,农技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我们把搞好农村服务体系改革、完善农村服务体系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的一件大事。
深化农村地改革,农村土地经营逐步规范。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因此,我们要把改造传统农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跃作为现阶段我国农村改革的首要任务来抓。
关键词:现状开发与利用措施与前景遵化市堡子店村农业的发展与展望一、农村改革30年来取得的主要成效深化农村改革,是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有效途径。
农村发展概论知识要点(第二版 陶佩君主编)
农村发展概论知识要点人本发展理论: 人:人是所有对策的行为主体,是所有社会学科的共同研究对象。
资源: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全面提升人的发展能力,塑造人;分工:通过社会分工深化,实现人的优化配置,安置人;制度:通过制度创新开发人的发展潜能手段;目标:满足人的发展多种需求目标。
人本发展理论模型:资源、制度、分工第三层次:手段第二层次:主体第一层次:目标制度放在最左边意味着制度对其他模块具有决定性影响作用;资源放在最上边意味着资源对行为主体及其他模块具有提升型作用;分工放在最下边意味着分工对其他模块具有支撑性作用。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重点,既包括了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也包括了统筹城乡社会发展。
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看,又涵盖了经济增长、产业发展、要素配置和政策制度安排等四个方面;从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看,又涵盖了人口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发展、社会福利保障事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
1、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以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带动农业效益增长;2、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3、统筹城乡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4、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5、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原则: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需遵循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协调性原则。
农村可持续发展系统构成:PREES系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五大子系统贫困与反贫困发展理论贫困线与贫困程度:贫困线是用特定的福利指标划定的表明贫困标准的指标,即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区和社会发展阶段下,用价值量表示人们维持最基本生存需要所必须消费的物品和服务的费用,一般量化为货币形式—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居民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
基尼系数为0,说明社会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基尼系数为1,说明社会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农村发展概论》学习重点
农村发展概论课程学习指导(文本)《农村发展概论》课程情况说明《农村发展概论》课程是一村一管理类专业的新开课程,是一门选修课。
课程概况课程性质:《农村发展概论》是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中农村行政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
本课程面向具有高中(含同等学力)及以上学历者开设。
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统设,学分为3学分,54学时。
本课程立足可持续发展和系统综合等发展理念,充分借鉴国内外发达国家农村发展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方法,从中国农村发展的实际现状出发,对农村发展的知识体系进行系统教授。
课程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建立起农村发展理论的知识框架,较为深入地了解农村发展的现实情况,将中国农村发展理论和国际经验相衔接,以推进发展理论和方法的国际化和本土化的有机融合。
为学生在现实工作过程中,打下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前修课在进行《农村发展概论》课程学习之前,学生应对本专业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储备。
完成《农村政策法规》、《乡镇行政管理》、《信息技术使用》等前修课的学习,为学好《农村发展概论》打下基础。
2.学习层次要求各章根据具体教学要求,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点分为重点掌握、掌握、了解三个层次。
重点掌握是指应在熟记的基础上,对该知识点应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并一定程度运用;掌握是指对知识点熟记,并有所理解;了解是指对该知识点的核心内容清楚知道。
多种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本课程为学生提供多种媒体教材,包括文字、录像、IP等教学媒体。
在多种媒体教材中,以文字教材为主媒体,录像(视频)教材、网上动态教学资源及文本辅导等为辅助媒体,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学习媒体的方便。
文字教材为主媒体,融各章导学、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提示、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为一体,即合一型教材。
录像(视频)教材根据课程的特点,为重点讲授型。
引导学生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
本课程主要教学环节包括自学、看录像(视频)、看IP课件、参加网上和教学点辅导、小组学习等。
农村发展概论-电大
学号*************河北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农村发展概论》论文(作业)题目遵化市夏庄子村农业发展与展望姓名张海龙专业乡镇企业管理入学时间 2016 年秋教学点遵化电大指导教师2016年6 月23 日目录一、农村改革30年来取得的主要成效 (1)(一)、加大农村经营体制和服务体制改革 (1)(二)、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 (1)二、当前制约农村改革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 (2)(一)、智力因素 (2)(二)、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2)(三)、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2)(四)、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低 (2)三、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2)(一)、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改革 (3)(二)、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 (3)(三)、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3)(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体制 (3)内容摘要深化农村改革,是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我村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这一根本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农村各项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深化农村服务体系改革,农技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我们把搞好农村服务体系改革、完善农村服务体系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的一件大事。
深化农村地改革,农村土地经营逐步规范。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
因此,我们要把改造传统农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跃作为现阶段我国农村改革的首要任务来抓。
关键词:现状开发与利用措施与前景遵化市夏庄子村农业的发展与展望一、农村改革30年来取得的主要成效深化农村改革,是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我村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这一根本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农村各项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农村发展概论2
农村发展概论2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发展问题的提出及其演化一、发展问题的提出:1、人类的前文明阶段:人类几十万至三百万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有99%处于此阶段:无发展可言2、农业生活方式时期:增长和发展没能成为这并不算短时期人们关注的主题原因:①人们的思想被宗教、神权、经验主义所控制②鼓励发展把科学和技术隔离开来 3、资本主义时期:发展和资本主义是同步出现的二、发展问题的演化 1、西方的工业化1)工业化在欧洲核心地区取得巨大成就2)发展的特征:发展简单化,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 2、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1) 第三世界的国家开始致力于自己国家的发展 2) 实质是走“西化”“美国化”的道路 3) 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 4) 人们开始对工业化反思,进而形成了发展经济学等3、二十世纪70年代后1)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参与式发展理论,性别发展理论等的形成三、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的分类和特点 1、前发展阶段(1)时间尺度,约一万年以前(2)空间尺度:个体范围或部落范围(3)哲学思考:低智状态(4)对自然的态度:自然拜物主义(5)经济水平:融于天然食物链中 2、低发展阶段(1)时间尺度,农业革命以后(约一万年开始)(2)空间尺度:区域范围或国家范围(3)哲学思考:“追求”是什么?(4)对自然的态度:自然优势主义(天定胜人)(5)经济水平:初级水平(农业为主) 3、高级发展阶段(1)时间尺度:工业革命后(1750年左右)(2)空间尺度:国家或洲际范围(3)哲学思考:“追求”为什么?(4)对自然的态度:人文优势主义(人定胜天)(5)经济水平:高级水平(工业和服务业为主) 4、可持续发展阶段(1)时间尺度:信息革命以后(最近50年)(2)空间尺度:洲际范围或全球范围(3)哲学思考:“追求”将要发生什么?(4)对自然的态度:天人互补协同(天人和谐)(5)经济水平:优化水平(知识、经济与第三产业为主)第二节农村发展学内容、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一、发展的基本内涵(一)发展概念的产生生物学概念:生物个体从小到大,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二)不同学科对发展概念的注释1、发展经济学:经济增长≠发展,发展包括经济增长,教育程度、分配状况以及社会生活的改善等2、发展社会学:发展是一个国家或社会有落后的不发展状态向先进的发展状态的过度和转化 3、发展人类学:人的发展包括人自身的发展,一切以人为指标 4、发展哲学:发展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运动变化过程 5、发展学:是指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法律、人力、知识、技术、资源、环境等领域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可持续发展二、农村发展的基本内涵:农村发展:指依据农村区域的资源潜力,确定综合发展目标并形成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有效地方法和手段,引导农村人口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环境等多方面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农村发展概论知识点
农村发展概论知识点一、知识概述《农村发展概论》①基本定义:农村发展概论简单说呢,就是专门研究农村咋进步、变得更好的一门知识。
比如农村的经济怎么增长,大家生活水平咋提高,环境咋保护这些事儿。
②重要程度:在学科里那可是相当重要。
就如同农村是一个大拼图里的一部分,农村发展得好不好,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
要是农村一直落后,那国家发展也不均衡不是吗?③前置知识:得对农村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像农村的人口结构、土地分布、风俗习惯这些。
打个比方,你要是研究农村经济发展,不知道农民种地有啥习惯,那就可能想出不合适的办法。
④应用价值:实际用处可多啦。
政府制定农村政策得靠这个知识,投资者想在农村搞项目也得懂这个,像一些企业去农村办厂或者搞旅游,不了解农村发展知识就容易搞砸。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农村发展概论在学科里就像一个中心枢纽,和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农村环境等多个分支都联系得紧着呢。
②关联知识:和农业经济学有联系,因为经济发展是农村发展的重要部分;也和农村社会学有关,毕竟农村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结构变化也是发展的一部分。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有点难。
农村情况太复杂,每个地方风土人情不一样,地理环境不一样,很难有一个通用的发展模式。
比如有的农村在山区,交通不便,发展工业就困难。
- 关键点:得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不能只看一方面。
像只重视经济发展,忽视了环境污染,那最后还是失败的发展。
④考点分析:- 在考试中的重要性:重要得很,不管是农业相关专业的考试,还是农村干部考个职业证啥的,都会考到。
- 考查方式:有选择题,比如问农村发展首要任务是什么;也有论述题,让你分析某个农村的发展道路和改进方法。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农村发展可不是光让农村有钱就行。
农村发展是全方位的,包括农村经济发展,比如说农民收入增加,村里有产业;还包括农村社会进步,像教育水平提高,医疗条件变好;也包括农村环境改善,青山绿水要保住。
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考试复习指南
2020四川轻化工大学硕士考试大纲之813农村发展概论
四川轻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农村发展概论》一、考试要求说明科目名称:813农村发展概论适用专业:095138农村发展题型结构:名词解释30分;辨析题20分;简答题60分;论述题40分。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3小时参考书目:1.《农村发展概论》,陶佩君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8月2.《农村发展概论》(第二版),陶佩君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年7月二、考试范围和内容考核目标:《农村发展概论》科目,考试内容侧重于考核学生对农村发展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以及对农村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现状与问题的理解,以考查学生对农村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掌握程度,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
第一章绪论1.了解:发展问题的提出及演化,不同学科对发展的理解;2.理解:人本发展观的涵义,可持续发展观的涵义,系统综合发展观的涵义;3.掌握:发展的内涵,农村区域发展的概念,科学发展观的涵义。
第二章人本发展理论1.了解: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西方人性假设理论2.理解: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3.掌握:以人为本理论的科学内涵,人本发展理论模型及其应用,霍桑实验及启示,人本理论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应用。
第三章贫困与反贫困理论1.了解:中国农村贫困状况;2.掌握:贫困的定义,贫困的分类,衡量贫困的指标并会计算;农村贫困的原因;反贫困的对策,精准扶贫的内涵及对策。
第四章可持续发展理论1.了解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涵义;2.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农村可持续发展系统构成,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因素。
第五章参与式发展理论掌握:参与式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和原则,参与式发展的特点,农民参与农村发展的方式和路径。
第六章中国农村发展1.了解:传统体制时期中国农村发展取得的成绩,新时期中国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了解新时期中国农村发展的意义,了解中国农村发展的思路。
2.理解:传统体制时期中国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传统体制时期中国农村发展的反思,理解新时期中国农村发展战略指导思想。
农村发展概论陶佩君第一章思考题
农村发展概论陶佩君第一章思考题
农村发展概论的第一章提供了一些思考问题,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本书的主题和内容。
以下是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1. 什么是农村发展?的定义是什么?
2. 农村发展的意义是什么?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什么?
3. 农村地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角色是什么?
4. 农村发展的主要挑战是什么?如何克服这些挑战?
5. 农村发展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们如何影响了今天的农村发展?
6. 农村发展的关键领域是什么?例如,土地利用、技术创新、教育、就业、贫困、可持续发展等等。
7. 农村发展的政策和实践是什么?它们如何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
8. 农村发展的前景是什么?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9. 农村发展对于解决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有何作用?
这些问题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农村发展概论这本书的主题和内容。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农村发展概论》学习重点
农村发展概论课程学习指导(文本)《农村发展概论》课程情况说明《农村发展概论》课程是一村一管理类专业的新开课程,是一门选修课。
课程概况课程性质:《农村发展概论》是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中农村行政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
本课程面向具有高中(含同等学力)及以上学历者开设。
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统设,学分为3学分,54学时。
本课程立足可持续发展和系统综合等发展理念,充分借鉴国内外发达国家农村发展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方法,从中国农村发展的实际现状出发,对农村发展的知识体系进行系统教授。
课程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建立起农村发展理论的知识框架,较为深入地了解农村发展的现实情况,将中国农村发展理论和国际经验相衔接,以推进发展理论和方法的国际化和本土化的有机融合。
为学生在现实工作过程中,打下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前修课在进行《农村发展概论》课程学习之前,学生应对本专业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储备。
完成《农村政策法规》、《乡镇行政管理》、《信息技术使用》等前修课的学习,为学好《农村发展概论》打下基础。
2.学习层次要求各章根据具体教学要求,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点分为重点掌握、掌握、了解三个层次。
重点掌握是指应在熟记的基础上,对该知识点应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并一定程度运用;掌握是指对知识点熟记,并有所理解;了解是指对该知识点的核心内容清楚知道。
多种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本课程为学生提供多种媒体教材,包括文字、录像、IP等教学媒体。
在多种媒体教材中,以文字教材为主媒体,录像(视频)教材、网上动态教学资源及文本辅导等为辅助媒体,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学习媒体的方便。
文字教材为主媒体,融各章导学、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提示、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为一体,即合一型教材。
录像(视频)教材根据课程的特点,为重点讲授型。
引导学生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
本课程主要教学环节包括自学、看录像(视频)、看IP课件、参加网上和教学点辅导、小组学习等。
农村发展专业知识
农村发展专业知识
一、农村发展的重要性
1.1 农村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
1.2 农村发展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1.3 农村发展对于农民生活改善的意义
二、农村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2.1 农村人口流失问题
2.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困难
2.3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难题
2.4 农村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三、农村发展的政策与措施
3.1 宏观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3.2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路径
3.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与策略
3.4 农村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政策与法规
四、农村发展的案例分析
4.1 江苏省农村发展的成功经验
4.2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发展的特色模式
4.3 云南省农村发展的挑战与应对
五、农村发展的前景与展望
5.1 农村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
5.2 农村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
5.3 农村发展与乡村旅游的结合
5.4 农村发展与农民素质提升的关联
结论
农村发展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面临着人口流失、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结构调整、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等诸多挑战,但也有着巨大的机遇。
通过制定宏观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等措施,可以促进农村发展。
通过江苏、广西、云南等地的案例分析,可以发现不同地区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模式,但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农村发展的前景值得期待,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乡村旅游和农民素质提升等方面的结合
将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我们应该加强对农村发展的研究,为农村发展提供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发展概论知识要点
人本发展理论: 人:人是所有对策的行为主体,是所有社会学科的共同研究对象。
资源: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全面提升人的发展能力,塑造人;分工:通过社会分工深化,实现人的优化配置,安置人;制度:通过制度创新开发人的发展潜能手段;目标:满足人的发展多种需求目标。
人本发展理论模型:资源、制度、分工
第三层次:手段第二层次:主体第一层次:目标
制度放在最左边意味着制度对其他模块具有决定性影响作用;
资源放在最上边意味着资源对行为主体及其他模块具有提升型作用;
分工放在最下边意味着分工对其他模块具有支撑性作用。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重点,既包括了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也包括了统筹城乡社会发展。
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看,又涵盖了经济增长、产业发展、要素配置和政策制度安排等四个方面;从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看,又涵盖了人口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发展、社会福利保障事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
1、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以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带动农业效益增长;
2、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3、统筹城乡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4、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
5、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原则: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需遵循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协调性原则。
农村可持续发展系统构成:PREES系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五大子系统
贫困与反贫困发展理论
贫困线与贫困程度:贫困线是用特定的福利指标划定的表明贫困标准的指标,即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区和社会发展阶段下,用价值量表示人们维持最基本生存需要所必须消费的物品和服务的费用,一般量化为货币形式—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居民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
基尼系数为0,说明社会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基尼系数为1,说明社会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
贫困和反贫困的相关理论:要素短缺贫困论、低收入贫困论、贫困的人口理论、生态型贫困论、传统农业的技术落后论、发展不足论、马克思的贫困理论。
贫困片区科技扶贫的三阶段模式:科学试验、扶贫试点、连片开发。
参与式发展理论
参与式发展理论内涵和原则内涵:1、介入决策及选择过程,促进权力再分配;2、作出承诺与贡献,创造发展动力;3、利用与控制资源,参与利益分享;4、尊重乡土知识,让农民参与创新过程;5、促进能力建设,树立自组自立的意识。
原则:建立合作的关系;重视过程,而不只是结果;普遍提高人的能力,而不只寄希望于“能人”和“带头人”;制度化保障,机构化推行。
参与式发展理论与实践框架:理论范畴核心是赋权,制度范畴核心是施政,社会范畴核心是公平、公正,经济范畴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伦理范畴核心是人权,实践范畴核心是如何快速有效地动员目标团体。
农民参与式农村发展的特点: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多学科的结合与交叉,动态的不断反复的过程,构建衔接和交流平台。
农民参与式农村发展的步骤:发展问题诊断、双向评估、实地检验、参与式监测和评价、推广或改进。
社会性别意识:从性别的视角观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对其进行性别分析和性别规划,以便防止和克服出现不利于两性发展的模式和举措。
实践篇
影响农民人均收入的因素主要有农业的弱质性,农村和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户籍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的缺陷,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
农村产业结构是农村所拥有的劳动力、固定资产和其他资源在各产业间的分配构成关系的体现,是一个庞杂的大系统。
P120
农民六大核心素质: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制、讲风尚、爱健康。
土地属性:资源、资产、生态、工程、社会、权籍。
农村金融体系:以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和合作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格局。
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组成。
实现农业现代化要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不断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
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基本对策:健全农村金融机构,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农村经济主体多样化金融需求;创新农村金融制度,优化农村金融环境。
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农村社会救助、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农村社会福利事业和农民工就业与社会保障。
农村社区指农村居民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区域共同体。
农村社区组织:政治组织、经济组织、事业组织、社团组织。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分为紧密型和松散型。
“公司+农户”契约不完全性
农业推广体系是依托一定的组织形式,将体制和运行机制这些软件装入机构硬件中来实现自身存在价值的。
一主多元
现代农村发展模式:1、自然资源总体和人均丰富的美国农场式农村发展模式;2、自然资源总体和人均贫乏型的日本农协农村发展模式;3、自然资源总体丰富和人均量贫乏的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模式。
中国农村发展模式创新:外部资源拉动型农村发展模式、内部资源驱动型农村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