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园林植物的类群与分类

合集下载

园林植物分类

园林植物分类

(2) 哈钦松系统
是英国植物学家哈钦松于1926年在《有花植物科志》一书 中提出的。是在边沁—虎克的分类系统以及美国贝西 (Bessey)的系统为基础发展而成。为毛茛学派,即真花学 说的代表。
他认为: ①两性花比单性花原始;花各部分分离、多数的, 比连合、定数较为原始;花各部螺旋状排列的,比轮状排列 的为原始;木本较草本为原始。 ②他还认为被子植物是单 元起源的,双子叶植物以木兰目和毛茛目为起点,从木兰目 演化出一支木本植物,从毛茛目演化出一支草本植物,认为 这两支且平行发展的; ③无被花、单花被则是后来演化过 程中蜕化而成的;柔荑花序类各科来源于金缕梅目。 ④单 子叶植物起源于双子叶植物的毛茛目。
单花被的葇荑花序类(如胡桃目、山毛榉目) --→ 二层花被的离瓣花类(如毛茛目、蔷 薇目等) --→ 花瓣连合的合瓣花类(如柿目、 杜鹃花目等)。
将无被花、单被花和离瓣花类归入“原始花被 亚纲”,而合瓣花类为“后生花被亚纲”。
• 认为单子叶植物单独起源于假想的原始被子植 物,因而起初把单子叶植物放于双子叶植物之 前。但以后经多次修订,已将单子叶植被移到 双子叶植物后。
(5) 藤木类(攀援垂直绿化树类)
指各种缠绕性、吸附性、攀缓性、钩搭性等茎枝 细长难以自行直立的木本植物。
Parthennocissus tricuspidata
(6) 植篱及绿雕塑类(绿篱树类) 植篱又称绿篱、树篱
按观赏特点可分为
▪花篱 Rosa chinensis ▪果篱 Pyracantha fortuneana ▪刺篱 小檗、火棘 ▪彩叶篱
(2)庭荫树 又称绿荫树
以遮荫为目的
Planatus acerifolia
Cinnamomum camphora

园林树木分类

园林树木分类
2、庭荫树:植于庭院或公园以取其绿荫为主要目的的树种。一般多为冠 大荫浓的落叶乔木,冬季需阳光时落叶。如梧桐、七叶树、槐、栾树、 朴树、榉树、榕树、樟树等。
3)亚种(ssp.):种的变异类型,在形态结构上有显著变化,在地 理分布上有一定的分布区域。
4)变种(var.):与亚种相似,但没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区域。是 同种植物在某些主要形态上存在的的差别。如桃的主要变种有: 圆桃、蟠桃、油桃、寿星桃、垂枝桃和碧桃,现在许多彩叶植物 就是变种。
5)变型(f.):是指在形态特征上变异较小的类型,如花色不同, 花的重瓣、单瓣,毛的有无,叶面上有无色斑等。常与变种混在 一起。
低矮,常自地面不高处发生多数分枝的树木。 分:常绿灌木与落叶灌木
3、藤木类:指茎不能直立生长,常借助吸盘、吸附根、卷须、蔓
性枝条及干茎自身的缠绕性攀附它物向生长的树木。
二、按观赏特性分类
1、观花植物:花形、花色、花量、花香有特色者。可欣赏个体美也可组 成各类专类园、花丛、花境等欣赏其群体美。如:山茶、瑞香、牡丹、 海棠等。据开花时间可分为春花、夏花、秋花、冬花类和多次开花类。 2、观叶植物:以观赏叶色、叶形为主,叶形奇特如鹅掌楸、叶色丰富如 枫香等彩色叶树种。 3、观果植物:有鲜艳色彩的果实或形状独特的果实,选择观果树时必须 注意形与色两个方面。 4、观干植物:茎干在颜色、裂纹、形状等方面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如紫 竹、佛肚竹、观音竹、美人树、柠檬桉、山桃等。 5、观姿态植物:树形奇特,并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均为观姿态植物类。如 雪松、龙爪槐、水杉、垂柳、南洋杉等。


亚科-------------------李亚科
属-------------------李属 亚属-------------桃亚属 种-------------桃

第二节 园林树木的实用分类法

第二节 园林树木的实用分类法

第二节园林树木的实用分类法此类分类法多种多样,但总的原则是以有利于园林建设工作为目标。

一、按树木的生长类型分类按园林树木叶形的性状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针叶树类根据在一年中落叶与否分可分为常绿针叶树类和落叶针叶树类二)阔叶树类根据十的生长类型又分为匍匐类、藤本类、灌木类、乔木类。

每类也可根据在一年中落叶与否分可分为常绿类和落叶类三)竹类根据生长速度分为速生树(快长树)、中速树、缓生树(慢长树)。

一)针叶树类1、常绿针叶树如雪松、桧柏、柳杉、罗汉松等。

2、落叶针叶树如金钱松、水杉、落羽杉、池杉、落叶松等。

二)阔叶树类1、乔木类乔木:树体高大,一般在5 -6米以上,主干明显(3m以上)而直立,分枝繁茂且分枝点在距离地面较高处形成树冠的木本植物。

1)根据乔木类树体高度分为四类即:(1)伟乔(树高31米以上);如银杏(2)大乔木(树高20米以上);如水杉(3)中乔木(8--20米);如刺槐(4)小乔木(5--8米)如梅花等。

2)根据在一年中落叶与否分可分为两类(1)常绿阔叶乔木:如女贞、香樟、广玉兰、楠木、苦槠等。

(2)落叶阔叶乔木:如枫杨、悬铃木、椿树2、灌木类灌木:一般比较矮小,没有明显之主干,树体具许多长势相仿的侧枝,近地面处枝干丛生或虽具主干而高度不超过3m的木本植物。

按叶片的生长习性,又可分为:1)常绿阔叶灌木2)落叶阔叶灌木2)灌木类1)常绿阔叶灌木:如栀子花、海桐、黄杨、雀舌黄杨等。

2)落叶阔叶灌木:如紫荆、蜡梅、绣线菊、溲疏、贴梗海棠、麦李等。

3、藤本类藤本类:茎干细长柔软,不能直立,匍匐地面或利用不同附物(吸盘、吸附根、卷须、蔓条及干茎本身的缠绕性)而攀附它物向上生长之蔓性木本植物,如地锦、紫藤、凌霄、木香等。

1)按攀附方式分为(1)绞杀类或缠绕类以茎蔓在依附物上自行向左或向右旋绕。

如常春油麻藤、紫藤、木通,金银花、猕猴桃等。

(2)吸附类利用气生根或吸盘进行攀附。

如凌霄、络石、常春藤、扶芳藤、薜荔、地锦等。

园林树木学

园林树木学

园林树木学第一章:绪论1.中国被西方人士称为“园林之母”,园林树木资源极为丰富。

2.中国园林树木资源有以下几方面特点:(1)种类繁多(2)分布集中(3)丰富多彩(4)特点突出第二章:园林树木的分类(重点)1. 园林树木:凡适合各种风景名胜区,体闲疗养胜地和城乡各类型园林绿的应用的木本植物。

2.p7物种(种)(1)“种”是在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一种类群,这个类群中的所有个体都有着极其近似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态特性,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产生正常的后代而使种族延续,它们在自然界又占有一定的分布区域。

(2)“种”与“种”之间是有明显的界限的,除了形态特征的差别外,还存在着“生殖隔离”现象,即异种之间不能交配产生后代,即使产生后代亦不能具有正常的生殖能力。

3.p7-8亚种:是种内的变异类型,这个类型除了在形态构造上有显著的变化特点外,在地理分布上也有一定较大范围的地带性分布区域。

变种:也是种内的变异类型,虽然在形态构造上有显著变化,但是没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区域。

变型:是指在形态特征上变异比较小的类型,例如花色不同,花的重瓣或单瓣,毛的有无,叶面上有无色斑等。

4.p8品种:(1)由人工培育大量而成的特殊物种称之为品种。

(2)指物种内具有共同来源和特性状有一致,经过长期演变,且具有同一共性的物质。

5.p9林奈“双名法”:双名法是由瑞典植物学家林奈发明的,其完整内容和书写格式如下:属名+种加词+种命名人名字6.p11恩格勒(谁做了什么)恩格勒系统(谁做的,是什么)这个系统是以假花学说为依据,由德国的恩格勒的两部巨著,即《植物自然分科志》和《植物分科志要》而建立的。

它是分类学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较为稳定实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我国北方多采用。

7.p11哈钦松(谁做了什么)哈钦松系统(谁做的,是什么)该系统是以真花学说为依据,由美国的哈钦松在其著作《有花植物志》中建立的。

以多心皮植物为被子植物的原始类群,较为合理,我国南方,如广东,云南多采用该系统。

考研《园林植物》考试大纲

考研《园林植物》考试大纲

理工大学2020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园林植物代码:971一、考纲性质《园林植物》是报考全日制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园林植物应用与生态修复方向必考专业课。

考试内容包括园林植物基础及其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重点是服务于园林行业建设实践需要掌握的园林植物种类、分类、观赏特性、生态习性、园林植物选择及配植应用相关基本内容。

为了帮助考生明确复习范围和报考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本考纲适用于报考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学位园林植物应用与生态修复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考生。

二、考试内容包括目前为本科生开设的《园林树木学》(题量占45%)、《园林花卉学》(题量占35%)和《植物生态学》(题量占20%)三门课程中的部分章节内容。

(一)《园林树木学》第一章绪论1. 园林树木的含义;2. 园林树木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的作用;3. 我国丰富的园林树木资源、特点及其在世界园艺事业中的贡献。

第二章园林树木的分类1. 植物分类等级(种及种下等级的概念,品种概念);命名(双名法,拉丁名组成,见附录1);检索表2. 按植物分类学分类(恩格勒系统、哈钦松系统、克朗奎斯特系统);按树木的性状分类(乔木、灌木、藤木、竹类);3. 按树木的观赏特性分类(观姿类、观叶类、观花类、观果类、观干类、观根类);4. 按树木的园林用途分类(园景树、庭荫树、行道树、花果树、绿篱树、垂直绿化树、木本地被树、工矿绿化树、风景林树)。

第三章园林树木在城市绿化中的功能1. 城市环境与园林树木;2. 园林树木的防护功能(改善环境、保护环境);3. 园林树木的美化功能(园林树木色彩美、园林树木芳香美、园林树木姿态美、园林树木风韵美);4. 园林树木的生产功能。

第四章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1. 树木与环境:温度、水分、光照、空气、土壤等;2. 创造小环境,满足树木的生态习性;第五章城市园林树种调查与规划第六章园林树木各论1.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形态术语:重点:大孢子叶、小孢子叶、球果、雄球花、雌球花、种鳞、苞鳞、珠座;叶序、花序、叶序类型、花序类型、果实类型;花被、单被花、无被花、同被花、单性花、两性花、杂性花等。

园林植物教案

园林植物教案

教学课时安排表(参考)教学内容:绪论一、园林植物的概念园林植物是指具有一定观赏价值,适用于室内外布置,以净化、美化环境,丰富人们生活的植物,故又称观赏植物。

园林植物包括木本和草本两大类。

如各种针叶、阔叶树木,花卉,竹类,地被植物,草坪植物及水生植物等。

二、园林植物在园林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园林植物具有美化环境、改善环境和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三方面的功能。

三、我国园林植物资源我国园林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

原产我国的乔灌木约 8 000 种,在世界园林树木种类中占很大比例。

四、“园林植物”课程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章园林植物的应用第一节树木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一、园林树木的选择与配植原则(一) 美观、实用、经济相结合的原则(二) 树木特性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的原则二、配植形式(一)规则式配植(二) 自然式配植第二节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一、花坛(一)花坛的类型(二)花坛的设计二、花境(一) 花境的类型(二) 花境的设计三、花台四、花丛五、花池六、花钵七、篱垣及棚架第三节水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一、水生植物的类型二、水生植物的栽植设计二、水生植物的栽植设计教学内容:结合实际案例现场教学:第一章园林植物的应用第一节树木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第二节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第三节水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教学内容:第二章园林植物的分类第一节植物的分类和命名(一) 人为分类法(二)自然分类法第二节植物分类检索表(一)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类别1.定距检索表2.平行检索表(二) 植物分类检索表的使用(三) 使用检索表应注意的事项教学内容:第二章园林植物的分类第三节常见园林植物所属类群的主要形态特征一、蕨类植物门和种子植物门的主要形态特征(一) 蕨类植物门(二) 种子植物门1.裸子植物亚门2.被子植物亚门二、园林植物常见科的主要形态特征及园林用途(一) 裸子植物1苏铁科 2 银杏科 3 松科 4 杉科 5 柏科(二) 被子植物A双子叶植物1 木兰科2 樟科3 蔷薇科4 腊梅科5 含羞草科6 蝶形花科7 金缕梅科8 悬铃木科 9杨柳科 10 榆科 11 山茶科 12 杜鹃花科 13 芸香科 14 无患子科15 槭树科 16 木犀科 17 毛茛科 18十字花科 19 石竹科 20 菊科 21 百合科 22 石蒜科 23 兰科B单子叶植物1 棕榈科2 禾本科3 竹亚科第二章园林植物的分类第三节常见园林植物所属类群的主要形态特征结合实际进行实验及现场教学:一、蕨类植物门和种子植物门的主要形态特征(一) 蕨类植物门(二) 种子植物门1.裸子植物亚门2.被子植物亚门二、园林植物常见科的主要形态特征及园林用途(一) 裸子植物1苏铁科 2 银杏科 3 松科 4 杉科 5 柏科(二) 被子植物A双子叶植物1 木兰科2 樟科3 蔷薇科4 腊梅科5 含羞草科6 蝶形花科7 金缕梅科8 悬铃木科9 杨柳科 10 榆科 11 山茶科 12 杜鹃花科 13 芸香科 14 无患子科 15 槭树科 16 木犀科 17 毛茛科 18十字花科 19 石竹科 20 菊科 21 百合科 22 石蒜科23 兰科B单子叶植物1 棕榈科2 禾本科3 竹亚科第三章木本园林植物第一节针叶树根据当地园林树木特点,在以下种类中选择若干种树木讲解其形态特征、分布、特性和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的分类和命名

园林植物的分类和命名
? (2)二年生花卉:在两个生长季内完成生活史的花卉。当年只 生长营养器官,越年后开花、结实、死亡。二年生花卉,一般在 秋季播种,次年春夏开花。故常称为秋播花卉。如须苞石竹、紫 罗兰、桂竹香、羽衣甘蓝等。
? (3)多年生花卉: 个体寿命超过两年,能多次开花结 实。又因其地下部分的形态有变化,可分二类。
? (1)一、二年生花卉:如瓜叶菊、蒲包花、香豌豆等。 ? (2)宿根花卉:如万年青、非洲菊、君子兰等。 ? (3)球根花卉:如仙客来、朱顶红、大岩桐、马蹄莲、花叶
芋等。 ? (4)兰科植物:依其生态习性不同,又可分为地生兰类:如
春兰、惠兰、建兰、墨兰等;附生兰类:如石斛、万代兰、兜 兰等。
? (5)多浆植物:指茎叶具有发达的贮水组织,呈肥厚多 汁变态状的植物。包括仙人掌科及番杏科、景天科、大戟 科、萝摩科、菊科、风梨科、龙舌兰科等各科植物。
2.灌木类 (shrub)
? 树体矮小,通常无明显主干,多数呈丛生状或分枝接近地 面,高不及6m。许多为理想的观花、观叶、观果、盆栽 观赏树种。又分为:
? (1)常绿灌木类 在华南常见,四季常青,耐寒力较弱, 北方多数温室栽培,如龙血树类、变叶木、红背桂、绿萝 等为著名的观叶树种。
? (2)落叶灌木类 冬季落叶,季相变化明显,种类多,分 布广,用途广泛,许多种类都是优秀的观花、观果、观叶 树种,被大量用于地栽、盆较观赏。
亚目………蔷薇亚目 Rosineae
?
科…………蔷薇科 Rosaceae
?
亚科………李亚科 Prunoideae
?
属…………梅属 Prunus
?
亚属………桃亚属Amygdalus
?
种…………桃 Prunus persica
? 按照上述的等级次序,植物分类学家即以“种” 作为分类的起点,把 “种”定为基本单位, 然后:

园林植物教案

园林植物教案

教学课时安排表(参考)教学内容:绪论一、园林植物的概念园林植物是指具有一定观赏价值,适用于室内外布置,以净化、美化环境,丰富人们生活的植物,故又称观赏植物。

园林植物包括木本和草本两大类。

如各种针叶、阔叶树木,花卉,竹类,地被植物,草坪植物及水生植物等.二、园林植物在园林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园林植物具有美化环境、改善环境和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三方面的功能.三、我国园林植物资源我国园林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

原产我国的乔灌木约8 000 种,在世界园林树木种类中占很大比例。

四、“园林植物”课程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章园林植物的应用第一节树木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一、园林树木的选择与配植原则(一)美观、实用、经济相结合的原则(二)树木特性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的原则二、配植形式(一)规则式配植(二)自然式配植第二节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一、花坛(一)花坛的类型(二)花坛的设计二、花境(一)花境的类型(二)花境的设计三、花台四、花丛五、花池六、花钵七、篱垣及棚架第三节水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一、水生植物的类型二、水生植物的栽植设计二、水生植物的栽植设计教学内容:结合实际案例现场教学:第一章园林植物的应用第一节树木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第二节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第三节水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教学内容:第二章园林植物的分类第一节植物的分类和命名(一) 人为分类法(二)自然分类法第二节植物分类检索表(一)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类别1.定距检索表2.平行检索表(二)植物分类检索表的使用(三) 使用检索表应注意的事项教学内容:第二章园林植物的分类第三节常见园林植物所属类群的主要形态特征一、蕨类植物门和种子植物门的主要形态特征(一) 蕨类植物门(二) 种子植物门1.裸子植物亚门2。

被子植物亚门二、园林植物常见科的主要形态特征及园林用途(一)裸子植物1苏铁科 2 银杏科 3 松科 4 杉科 5 柏科(二)被子植物A双子叶植物1 木兰科2 樟科3 蔷薇科4 腊梅科5 含羞草科6 蝶形花科7 金缕梅科8 悬铃木科 9杨柳科 10 榆科 11 山茶科 12 杜鹃花科 13 芸香科 14 无患子科 15 槭树科 16 木犀科17 毛茛科 18十字花科 19 石竹科 20 菊科 21 百合科 22 石蒜科 23 兰科B单子叶植物1 棕榈科2 禾本科3 竹亚科教学内容:第二章园林植物的分类第三节常见园林植物所属类群的主要形态特征 结合实际进行实验及现场教学:一、蕨类植物门和种子植物门的主要形态特征 (一) 蕨类植物门 (二) 种子植物门 1.裸子植物亚门 2.被子植物亚门二、园林植物常见科的主要形态特征及园林用途 (一) 裸子植物 1苏铁科 2 银杏科 3 松科 4 杉科 5 柏科(二) 被子植物 A双子叶植物1 木兰科2 樟科3 蔷薇科4 腊梅科5 含羞草科6 蝶形花科7 金缕梅科8 悬铃木教案(课时备课)课程名称 园林植物课程类型 实验 教学进程第二章园林植物的分类第三节常见园林植物所属类群的主要形态特征学 时2(总学时4)使用教材《园林植物》方彦、何国生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通过实验及现场教学观察,要求学生了解掌握常见园林植物所属类群的主要形态特征.学习分类检索表的使用教学重点 常见园林植物所属类群的主要形态特征 教学难点 植物分类检索表教法建议本次课程主要以学生实验观察为主。

2-1园林植物的分类-PPT

2-1园林植物的分类-PPT

灌木、绿篱及基础植物 树体矮小,通常在6m以下,主干低矮或无明显主干。
灌木类——含笑、海桐、紫薇、山茶等; 丛木类——腊梅、红瑞木、孝顺竹等; 绿篱类——小叶女贞、大叶黄杨、瓜子黄杨、珊瑚树等; 色块类——杜鹃、茶梅、龟甲冬青、金叶女贞等
木质攀援植物(藤本植物) 能缠绕或攀附它物而向上生长的木本植物。
如:依对环境因子的适应能力进行分类 ❖ 按水分因子:分为耐旱、耐湿树种; ❖ 按光照因子:分为喜阳、喜阴、中性树种; ❖ 按土壤因子:分为酸性土、碱性土、耐瘠
薄树种和海岸树种。
(二)自然的分类系统( natural system ) 根据植物进化系统和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进行的分类方法。
反映植物的自然历史发展规律。反映出植 物界的亲缘关系和由低级到高级的系统演化 关系。
草本群(毛茛目)
特点:
1)认为单子叶植物比较进化,双子叶原始; 2)在双子叶植物中,将木本与草本分开,并认
为乔木为原始性状,草本为进化性状;木本群 起点是木兰目,草本群起点是毛茛目; 3)两性花原始,单性花进化;雄蕊离生原始, 合生进化; 4)单叶原始,复叶进化;互生原始,对生进化。 5)目和科的范围较小。
(6)、凡纪念中外古人和现代人的名称均要取消;但有此经 济植物名称可适当保留。
观赏植物品种命名原则:
❖ (1)、能确切反映新品种的特点,生动形象; ❖ (2)、以二至三字为原则,最多不超过5个字; ❖ (3)、避免用同音字或生僻字; ❖ (4)、品种要简洁通俗、富有诗情画意; ❖ (5)、不用紧跟政治形势的政治术语
❖ 1 依用途
❖ 保护篱:住宅-庭院周围。有刺类如枸橘-
枸骨。 ❖ 观赏篱:庭前-园中供观赏。
花篱木槿-栀子—果篱火棘—蔓篱蔷薇—竹 篱凤尾竹-箬竹。

园林植物的分类及分类依据

园林植物的分类及分类依据

绿篱植物的要求:
• 耐修剪,恢复能力强 • 抗性强 • 病虫害少 • 叶形小 • 生长缓慢,寿命长 • 色彩鲜明
整理ppt
24
⑤垂直绿化植物:
隔音、降温、 吸尘、防噪、美 化等。
整理ppt
25
• 花坛植物 • 地被植物及草坪植物
耐践踏,植株小(麦冬、吉祥草、沿阶草)
• 室内装饰植物
耐荫,不产生有害气体,吸烟、吸尘、吸辐射。
整理ppt
49
合轴分枝:是主轴不明显的一种分枝方式。其特点是主茎的顶芽生长
到一定时期,渐渐失去生长能力,继由顶芽下部的侧芽代替顶迅速发展 为新枝,并取代了主茎的位置。
整理ppt
50
假二叉分枝:指具有对生叶的植物,在顶芽停止生长或分化成花芽
后,由顶芽下两个对生的腋芽同时生长,形成叉状侧枝,新枝的顶芽侧 芽生长活动与母枝相同。
整理ppt
51
整理ppt
52
茎的变态
• 地上茎的变态:
肉质茎、叶状茎、茎刺、茎卷须
• 地下茎的变态:
根状茎 块茎 鳞茎 球茎
整理ppt
53
整理ppt
54
肉质茎: 莴苣
整理ppt
55
叶状茎:假叶树
整理ppt
56
叶状茎: 竹节蓼
整理ppt
57
三、叶
叶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 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同时有些植物的叶 还具有贮藏和繁殖的作用。
11
侧柏
整理ppt
12
2.按在园林中的用途分类
植物作为园林中不可缺少的 重要元素,因为其生长发育特 性和表现型的不同,在园林中 有不同的造型应用。分别起着 不同的作用。
整理ppt

园林植物学基础知识汇编

园林植物学基础知识汇编

园林植物学基础知识汇编目录:一、园林植物的概念二、园林植物的作用三、园林植物的分类与命名四、园林植物的其它分类(一)依生物学特性和生长习性分类(二)依观赏部位和特性分类(三)依园林用途分类(四)依自然分布分类(五)依栽培方式分类五、园林植物的繁殖方式六、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内容:一、园林植物的概念园林植物是指由人工裁培为主、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可应用于室内外环境布置、以改善和美化环境为目的的植物的总称。

园林植物有木本和草本之分,木本者称为园林树木,草本者称为园林花卉。

园林树木泛指一切可供观赏的木本植物,包括各种乔木、小乔木、灌木、木质藤本以及竹类。

乔木、小乔木的主干明显而直立,分枝繁茂,植株高大,分枝在距离地面较高处形成树冠,如松、杉、柏、杨、栎、榆、榉、槐等;灌木则-般比较矮小,没有明显的主干,近地面处枝干丛生,如迎春、蜡梅、紫荆、木绣球等;木质藤本的基干细长,不能直立,匍匐地面或依附它物而生长,如络石、薛荔、紫藤、凌霄、爬山虎等:竹类是园林植物中的特殊分支,种类多,观赏期长,如紫竹、孝顺竹、佛肚竹等。

园林花卉泛指切可供观赏的开花的和观叶的草本植物,包括-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等,其中大部分冬季落叶,少部分为四季常绿(如麦冬草、吉祥草、葱兰等)。

园林植物学是大中专院校园林、园艺、生物、旅游以及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园林植物学与普通植物学在研究的内容和要求上有所不同,普通植物学主要为造林和木材利用服务,而园林植物学不仅要了解其分类、分布、生态、用途,并且还要研究其观赏特性和应用价值。

二、园林植物的作用园林植物种类繁多,体量大小差异悬殊,叶色四季丰富多彩。

不仅可以作为园林造景的主题,也可衬托其它造园元素:既具有观赏的特性,又具有生态的功能。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植物造景、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等;此外,园林植物亦有一定的生产作用,可为人们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园林植物学

园林植物学

园林植物学园林植物学是研究园林植物的分类、生长环境、栽培习性和园艺价值等方面的学科。

园林植物是指为美化和改善环境而种植在园林中的植物,其范围包括花卉、乔木、灌木、藤本植物等。

园林植物学作为一门综合学科,既涉及到植物本身的生长特点,也与园林规划、设计和建设密切相关。

园林植物的分类园林植物按照其生长形态和用途可以分为多个类别。

按照生长习性可分为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

乔木是指高大的木本植物,主要用于园林中的景观点缀和绿化。

灌木一般较低矮,主要用于园林边界的装饰和屏障作用。

草本植物生长期短,适合用于矮墙、花坛和地被植物。

而藤本植物则可以攀爬生长,用于景墙和遮阴等用途。

园林植物的生长环境园林植物的生长环境包括土壤、水分、光照和气候等因素。

不同的植物对这些因素的需求有所不同,因此在园林设计和栽培时需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环境进行选择和搭配。

例如,喜阳光的植物适合种植在阳光充足的位置,而喜阴凉的植物则适合种植在阴凉处。

土壤肥力、排水性和酸碱度等也会对园林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

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包括选种、繁殖、栽植、施肥、修剪等方面。

选种是指根据园林设计的需要选择适合环境的植物种类;繁殖包括种子播种、插枝扦插、分株等方式;栽植要注意开挖合适大小的坑坑,保证植物的生长空间;施肥要遵循适量、适时、适方法的原则;修剪则是为了控制植物生长的形态和密度,使园林更加整洁美观。

园林植物的园艺价值园林植物不仅仅是为了绿化环境,它们还具有美化、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护土壤等作用。

不同的园林植物在园林设计中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风格,如松柏为人们提供了一片宁静的“森林”,百合则展现出高雅典雅的品质。

园林植物的种植和养护也成为园林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他们通过精心的设计和管理,打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园林景观。

园林植物学作为园林规划和建设的基础学科,对于美化城市环境、改善人们的居住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园林植物的研究和应用,可以为城市的绿化提供科学支持,创造出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完整版)园林植物的分类及分类依据

(完整版)园林植物的分类及分类依据
明显的主干,主茎上的腋芽形成侧枝,侧枝再形成各级分枝,但它们的 生长均不超过主茎 。
合轴分枝:是主轴不明显的一种分枝方式。其特点是主茎的顶芽生长
到一定时期,渐渐失去生长能力,继由顶芽下部的侧芽代替顶迅速发展 为新枝,并取代了主茎的位置。
假二叉分枝:指具有对生叶的植物,在顶芽停止生长或分化成花芽
后,由顶芽下两个对生的腋芽同时生长,形成叉状侧枝,新枝的顶芽侧 芽生长活动与母枝相同。
簇生叶序:金钱松
⑤叶的变态
• 花的组成 • 花冠类型 • 花序
四、花
花的组成
花序
A总状花序;B伞房花序;C伞形花序;D肉穗花序; E柔荑花序;F隐头花序;G、F头状花序
总状花序:紫藤
头状花序:菊
肉穗花序:马蹄莲
辛夷(紫玉兰)
腊梅
④绿篱植物: 耐修剪的植物成行密植,代替栏杆起装饰和保护作用。
绿篱植物的要求:
• 耐修剪,恢复能力强 • 抗性强 • 病虫害少 • 叶形小 • 生长缓慢,寿命长 • 色彩鲜明
⑤垂直绿化植物:
隔音、降温、 吸尘、防噪、美 化等。
• 花坛植物 • 地被植物及草坪植物
耐践踏,植株小(麦冬、吉祥草、沿阶草)
• 室内装饰植物
耐荫,不产生有害气体,吸烟、吸尘、吸辐射。
• 片林植物
结合生产,不同时期要求不同的树种。
3. 依据花卉的观赏部位分类
• 观花类 • 观叶类 • 观果类 • 观茎类 • 观根类 • 观芽类
变叶木
一品红
孔雀竹芋
银芽柳
第三节 自然分类
1.分类依据:自然形成的亲缘关系。
2.七个层次划分: 界、门、纲、目、科、属、种。
(二)木本植物 ① 乔木植物
植株高大,有明显主干,通常高度大于6m。

常见园林植物的科目分类

常见园林植物的科目分类

常见园林植物的科目分类引言园林植物是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不同种类的植物在园林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能够为人们带来美学享受和舒适的环境。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些植物,对其进行科目分类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园林植物的科目分类,以供园林景观设计者和爱好者参考。

1. 果树类植物果树类植物是指可以结出可供人类食用的果实的植物。

这类植物一般具有较大的树冠,能够为园林提供丰富的层次感和视觉效果。

常见的果树类植物包括苹果树、梨树、柑橘树等。

它们不仅可以为园林增添丰富的色彩,还能提供可口的食材,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2. 花卉类植物花卉类植物是园林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植物。

它们以其绚丽多彩的花朵和各种形状的叶子为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花卉类植物可以根据不同的花期和养护要求进行分类,如春季开花的郁金香、夏季开花的玫瑰、秋季开花的菊花等。

它们不仅可以独立种植,还可以与其他植物组合,打造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3. 绿化植物绿化植物是指主要用于绿化园林环境的植物。

这类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生长能力,能够在较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存活,并为园林提供绿色的背景。

常见的绿化植物包括常绿乔木、灌木、草坪等。

它们可以根据其高度和功能进行分类,如高大乔木用于增加园林的立体感,灌木用于打造绿化景墙,草坪用于布置休闲场所等。

4. 观赏草类植物观赏草类植物是一类独特的园林植物,以其柔美的姿态和丰富的颜色为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观赏草类植物根据其高度、颜色和生长形态的不同,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常见的观赏草类植物包括禾本科植物、竹类植物等。

它们可以以独立的形态种植,也可以与其他园林植物相互搭配,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园林景观。

5. 常绿灌木类植物常绿灌木类植物以其枝繁叶茂、四季常绿的特点成为园林中常见的一类植物。

这类植物不仅能够增加园林的层次感和立体感,还能够提供稳定的绿色背景。

常见的常绿灌木类植物包括杜鹃花、紫薇、月季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有利:
• 1、把那些遗传结构最相似的植物 归为一类; • 2、把在系统发育上亲缘关系很近 的植物归为一类; • 3、包涵了这些植物的大量资料; • 4、容易增加成员的新资料;
• 5、有很高的预见价值。
• 不利方面: • 1、鉴定起来很困难; • 2、对知道很少的植物分类不可靠 或不可能; • 3、容易随着知识的增加而改变。
第三节 园林植物的人为分类
一、按植物的生长型或体型分类
种子植物可根据它茎干的质地,分为木本植物 和草本植物两大类型
• 1、木本植物 又可分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三类。
• (1)乔木 :植株一般高大,主干显著而直立,在 距地面较高处的主干顶端,由繁盛分枝形成广阔树 冠的木本植物,如泡桐、杨、榆、松等。 • (2)灌木 :植株较矮小,无显著主干,近地面处 枝干丛生的木本植物,如大叶黄杨、迎春、紫荆、 木槿、南天竺、茶等。灌木和乔木的区别,不是内 部结构的不同,而是生长型的不同。 • (3)木质藤本:地上部分不能直立生长,需借助 其他支持物(茎蔓、吸盘、卷须、钩刺)生长的木 本植物。如紫藤、爬山虎、葡萄、忍冬。
——利用现代自然科学的先进手段,从比较形态学、
比较解剖学、古生物学、植物化学和植物生态学等
不同的角度,反映出植物界自然演化过程和彼此间
亲缘关系。人们为了建立这样的系统,作了长期不
懈的努力,使其渐臻完善。但直至目前,人们尚未
能提出一个完全反映客观规律的植物系统。
恩格勒(H.G.A.Engler)系统
五、植物检索表(key)
定距式检索表(indented key)
平行式检索表(bracket key)
定距式检索表(indented key)
1.木本植物 2.单叶 3.羽状叶脉……………………………A种 3.掌状叶脉……………………………B种 2.复叶 4.奇数羽状复叶………………………C种 4.偶数羽状复叶………………………D种 1.草本植物 5.叶对生 6.四强雄蕊…………………….………E种 6.二强雄蕊………………………….…F种 5.叶互生…………………………………G种
1892年提出,将被子植物分为2纲62目343科。
哈钦松(J.Hutchinson)系统
将被子植物分为2纲111目411科。
克朗奎斯特(A.Cronquist)系统
将被子植物分为木兰纲和百合纲,前者包括6个 亚纲64目318科,后者包括5亚纲19目65科。
(二)人为分类系统(artificial system)
• 插入图片:雪松、苏铁、南洋杉、鸡爪槭。 蒲葵
3、垂直绿化类
——据藤蔓植物的生长特性和绿化应用对 象来选择树种。 如:爬山虎、常春藤、紫藤。叶子花,藤本 月季 图片
4、绿篱类
以耐密植、耐修剪,养护管理简便,有一定观 赏价值的木本种类为主。 按绿篱的高度分类:
种的变异类型,它不是品种的构成单位,
而是品种形成的过渡类型。
(三)属( genus)
——形态特征相近且具密切关系的种集合
为属。
(四)科(family )
同科的植物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科是
识别鉴定植物首先要掌握的单位。
四、植物的命名
植物任何一级分类单位,都须按照《国
际植物命名法规》,用拉丁文(或拉丁化
的差异的类群。
变 种
——具有相同分布区的同一物种,由于小 生境的不同导致个体间在形态上有稳定遗
传的异常特征的变异类群。
变 型
——指种内变异较小而又很稳定的类群, 其无特定的分布区。
品 种
——指通过自然变异和人工选择所获得的
栽培植物群体。
品 系
——指源于同一祖先,与原品种或亲本性
状有一定差异,但尚未正式鉴定命名为品
平行式检索表(bracket key)
1.木本植物…………………………………….2 1.草本植物…………………………………….5 2.单叶………………………………………….3 2.复叶………………………………………….4 3.羽状叶脉…………………………………….A种 3.掌状叶脉…………………………………….B种 4.奇数羽状复叶……………………………….C种 4.偶数羽状复叶……………………………….D种 5.叶对生……………………………………….6 5.叶互生……………………………………….G种 6.四强雄蕊…………………………………….E种 6.二强雄蕊…………………………………….F种
第二章 园林植物的类群与分类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及园林植物
的主要类群
☻第三节 园林植物人为分类简介
生物的分界
六界系统--------- 动物界
植物界 真菌界 原生生物界 原核生物界 非胞生物界


• 一、什么是植物系统学 • 二、什么是植物分类学
植物系统学
亦称“系统植物学”:研究植物之
三、植物分类的单位
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有:门、纲、目、 科、属、种6个。 辅助等级:亚门、亚纲、亚目、亚科、 族、亚属、亚种等。 其中科、属、种在分类实践中最常用。
(一)种(species )
——也称为“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它是具有一定分布区和一定生理、形态特征的生 物类群。一个物种的个体一般不能和其他物种进 行生殖结合,也不能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即 生殖隔离。
的文字)进行命名,这样的名称称为学名
(scientific name)。
(一)种的命名
林奈 1753年,双名法 。每种植 物的学名由两个拉丁文单词组成, 即:属名(名词)+种加词(形容 词)+命名人的姓氏或其缩写。 Ex:银杏 Ginkgo biloba L. 桃 Prunus persica (L.) Batsch.
在原种的学名之后,加上cv.和品种名,或 将品种名置于‘ ’之中。
如:夹竹桃(Nerium oleander Linn.) 白花夹竹桃( Nerium oleander Linn. cv.Paihua)或( Nerium oleander Linn. ‘Paihua’ )
(四)属的命名
属名+命名人。 如:柳属(Salix Linn.) 桑属(Morus Linn.)
3、李时珍(1518—1593) 4、吴其睿(1789—1847)
5、林奈(1707---1778)
德国:A.Engler恩格勒 英国:J.Hutchinson哈钦松
苏联:A.Takhtajan塔赫他间
日本:田村道夫 美国:A.Cronquist柯郎奎斯特
二、园林植物分类的方法
(一)自然分类系统(natural system)
现在生存在地球上的植物,估计有50万种 以上。要对数目如此众多,彼此又千差万别的 植物进行研究,第一步必须先根据它们的自然 性质,由粗到细,由表及里地进行分门别类,
否则便无从入手。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基本知识
一、植物分类学的历史
1、古希腊提奥弗拉斯(Theophrastus371—286B.C)
2、英国人John Ray(1628—1705)
——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观赏特性、园林
用途等方面的差异极其综合特性,将各种
植物主观的划归为不同的大类。不问植物
彼此间的亲缘关系,而就形态上或习性上 某些特点作为分类依据的一种分类方法。
自然分类系统和人为分类系统比较
• 自然分类系统
• 基础:是其成员的所有特征
• 人为分类系统
• 基础:是其成员的一个或几个经过挑 选的特征 • 不利: • 1、不可能把那些遗传结构相似的植物 归为一类; • 2、不可能把在系统发育上亲缘关系很 近的植物归为一类; • 3、包涵了这些植物的有限资料; • 4、不能够结合有关成员的新资料; • 5、具有或不具有预见价值。 • 有利方面: • 1、鉴定起来容易; • 2、对知道很少的植物分类能够确切分 类; • 3、它是稳定的,不随我们知识的增加
形态学种(morphological species) 生物学种(biological species )
(二)种下等级
亚种(subspecies)
变种(variety) 变型(form) 品种(cultivar) 品系(strain)


——不同分布区的同一物种,由于生境的 不同导致个体间在形态结构或生理功能上
第二节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及园林 植物的主要类群
植物界
非维管植物
藻类植物 菌类植物 低 等 植 物
地衣植物
苔藓植物
孢 子 植 物 种 子 植 物
蕨类植物
维管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高 等 植 物
园林植物的主要类群
苔藓植物(应用较少) 蕨类植物(观叶、地被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形态、色彩、香味)
(五)科的命名
以该科模式属的学名去掉词尾,加—aceae
组成。 如:蔷薇属(Rosa) 蔷薇科(Rosaceae )
柳属(Salix)
杨柳科(Saliaceae )
物种形成的原因:
条件—环境改变, 基础—变异(转基因) 保证—选择隔离;

• • • • • • • • • •
各分类等级的具体名称(如种子植物门、被子植物亚门、双子 叶植物纲等)的拉丁文名称常有固定的词尾,可供识别,如种子 植物门(Spermatophyta)的词尾为-ta,亚门为-ae,纲为-eae,目 为-ales,科名的拉丁名词尾一般是-aceae,但是也有少数例外, 如唇形科Labatae,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ae。 现举黄连为例,表明植物分类系统的等级和所在的分类位置: 界 植物界Regnum vegetabile 门 种子植物门Spermatophyta 亚门 被子植物亚门Angiospermae 纲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eae 亚纲 古生花被亚纲Archichilamydoneae 目 毛茛目Ranales 科 毛茛科Ranunculaceae 属 黄连属Coptis 种 黄连Coptis chinesis Frallc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