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爱,给自信插上翅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肥东县“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案例评比
爱,让自信插上翅膀
肥东县撮镇中学陈旭
爱,让自信插上翅膀
——爱“打小报告”的小静教育个案
肥东县撮镇中学陈旭
在学校多年担任留守儿童之家的心理辅导老师,能深刻体会到国家、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投入,在这几年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得到很大的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不再那么突出,而是出现了一些变化,逐渐从显性转化为隐性。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例。
一、案例基本情况
小静,女,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有点口吃,肤色较黑!进入初中以来,学习成绩名列班级前五、年级前四十,自控能力强,学习积极性高,很有进取心。在班级中,热爱劳动,关心集体……,对同学比较热心,当同学在学习、生活中有困难时她能积极伸出援助之手。可以说各方面都很优秀,自从进入初二以后,她经常向班主任和老师反映班级里的各种情况,开始的时候,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觉得很好,因为通过她的汇报可以了解班级的动向,及时解决班级存在的问题,有利于班级管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开始发现她有点“麻烦”,因为她动不动就向老师们“打报告”,最多的时候,一天向班主任反映同学的问题达到十多次,其中有些情况根本就不是问题,比如某某同学今天在哪个小店买什么东西、下课时某某同学和另外一个班的学生在一起玩等等。正因为这一点,虽然她依然很热心帮助同学,但同学们对她的意见却越来越大,渐渐地疏远她,并给她起了“报告王”、“狗腿子”、“内奸”、“间谍”等绰号,因此和同学们发
生了多次争吵。另外班主任等老师还发现,当她反映的问题老师及时去处理了,她就很兴奋,偷偷地在笑;如果老师没有去处理或冷处理,她可能一天就趴在桌子上闷闷不乐、无精打采,甚至有时表现的很忧郁!近期成绩有所下降,情绪波动特别明显。
二、案例分析
爱“打小报告”,是处于青春期时期青少年存在的普遍现象,导致这一行为的原因却不尽相同,因此必须要根据不同个体进行具体分析。小静作为各方面表现都比较优秀的孩子,为何也爱“打小报告”呢?为了解开她爱“打小报告”之谜,我和她的班主任、科任老师以及同班同学进行了沟通,走访了她的家庭,并在留守小队的各项活动中观察和留意她,课余时间找她聊天。经过多角度的了解和分析,小静爱“打小报告”的原因也就浮出水面:
(一)诱因:班主任刘老师在班级管理中采用积分制对全班同学的综合素质进行量化考核,并作为学生评优的重要标准,量化考核中有一项就是及时向老师反映班级情况可以加分。特别是有一次小静向班主任反映情况后,班主任在班级中公开表扬她,获得同学们的掌声,当时她感到非常开心和自豪。那一刻她心里就想:“获得表扬,原来这样简单!我以后就多做这样的事。”所以班主任表扬了她的行为时,无疑在其内心中强化这一行为,这开始成为她爱“打小报告”的诱因。
(二)家庭因素:小静在家排行老二,有个姐姐和妹妹。她的父母有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一直想生个男孩,生下她之后没多久,父母就带着大她四岁的姐姐躲到外面,把她丢给了奶奶,她从小由奶奶
抚养长大,这一丢就是七八年。虽然这段时间父母寄钱回来,但是生活很苦,导致她营养不良,身体非常瘦弱。她没有上过幼儿园,接近八周岁时才上小学,再加上奶奶比较沉默寡言,她的语言发展能力也受到影响,说话有点口吃,经常被小朋友取笑。最终父母生男孩的愿望也没有实现,虽不在东躲西藏,但为了养家糊口,依然在外打工,一年也只有农忙和春节才回来,很少和她们交流。因为没有生男孩,父亲心情一直不是很好,有点嗜酒,喝多了就要拿她们姐妹仨中不听话或犯错误的出气。为了减少父亲的打骂,同时让父母更多关注自己,她只有少犯错,表现乖一点,学习更努力点,获得更多的奖励。
(三)内驱力:
从小静的成长经历我们不难发现:首先,和同龄孩子相比,她的童年是长期和父母分离的,在其幼小的内心深处是缺乏安全感的。其次,她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这让她感觉到在家里自己是多余的。再次,因为有点口吃,比较瘦弱,肤色较黑,常常被取笑和欺负,这使她感到很无奈。这些使她变得沉默寡言、不愿说话,性格变得内向,也是她的自卑心理不断增长,因此,从小她就学会本能的自我防御和保护机制。而在她的心里最好的保护就是在学习上要拼命努力做到名列前茅,在家里主动做家务做最听话的一个,对待同学热情主动做受欢迎的人,……总之获得成绩,比别人优秀,让自己更“自信”。只不过这“自信”是“披着狼皮的自卑”而已,不是真正的自信。小静爱“打小报告”之谜终于破解:真正原因是自卑心理在作怪、缺乏自信。这一行为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奖励,获得更多人(特别是父母)的
关注和爱。
三、措施与效果
自卑,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自卑的产生会抹杀掉一个人的自信心,使人看不到人生的光华和希望,领略不到生活的乐趣,甚至产生憎恶自己、家庭、社会的心理。因此要改变和克服小静爱“打小报告”的自卑心理,必须给予她足够的关爱,只有爱才能给自信插上翅膀。
(一)利用亲情电话,加强与父母联系,体会家庭温暖和爱。其实对她来说,自卑是来自于童年生活经历——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她自认为是家庭中多余的,其实并不是。通过亲情电话的沟通,让她了解父母、体会父母在外打工拼搏的目的,感受父母的那种牵挂无声的爱。
(二)用“师爱”唤起自信。和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形成合力,对于她“打小报告”的行为保持足够耐心和重视。一方面肯定和表扬她汇报班级情况是关心同学、关爱集体的行为,同时和她坐下来一起进行讨论、理性分析汇报的情况,让她理解哪些必须汇报,哪些不需汇报,哪些她可以自己直接解决,以及探讨用什么方法解决不会伤害同学……,这无形中帮助和锻炼了她明辨是非曲直善恶的能力,让她达到了自省的目的,让她理解真正的自信来自于何处!
(三)激发闪光点,给自信插上翅膀。小静自卑的原因之一就是有点口吃,但这并不是先天的,只是因为长期沉默寡言和紧张所致的假性口吃。因此我特地把她选入演讲队,和另一位演讲不错的张梦茹
同学组成搭档。开始她不愿意,我就给她三点理由,第一我相信她行,第二是她的文章写得很不错,情感比较丰富,这是演讲的重要条件。第三是推荐她阅读古希腊演说家德摩斯梯尼的成长故事。这激发了她拼的激情,让她更加自信。同时我请张梦茹同学多点耐心,多点宽容。经过大约半年的刻苦训练,她的口语表达能力明显提升,在后来的校级演讲比赛中她们还获得一等奖。这给她的触动很大,懂得自信来源于实力,而不是靠投机取巧。
(四)充分利用留守小队的互帮作用。在留守小队中,根据每个队员自己的特长,在平时的留守小队活动中展示,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教会其他队员,这能充分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也能增强他们的信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静爱“打小报告”的行为不断改观。一年后她以骄人的成绩考入县一中,重要的是她更加阳光、乐观、自信!从她的前后变化,我感到:每个人都有闪光的亮点,只是有时这些亮点在太阳的照射下,无法显示它足够的亮度!如果我们能给予别人多点爱,真的能给自信插上翅膀,飞向更高更远的天空!
(为保护隐私,文中涉及人名,全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