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毕业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题】浅谈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
【作者】黄华蓉
【关键词】探究式课堂教学探究学习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合作交流
【指导老师】冉彬
【专业】小学教育
【正文】
1 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形成与发展
1.1探究式课堂教学提出的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目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具体表现为: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取知识,得到发展;依靠学生查阅资料、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很少;教师经常布置的作业以书面习题为主,而很少布置如查阅资料、社会调查这一类实践性作业;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情况;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负担很重,这一状况需要改变。
1.2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形成与发展
明确把“探究学习”作为一种重要教学方式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其首倡者是美国课程专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1]。1961年,他在哈佛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提出了“作为探究的理科教学”的观念,认为传统的课程对科学进行了静态的、结论式的描述,这恰恰掩盖了科学知识是试探性的、不断发展的真相,极力主张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对世界进行探究。在施瓦布等人的推动下,探究教学在英美等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先后涌现出几种著名的探究教学模式,如:萨其曼的探究训练模式、施瓦布的生物科学探究模式、马希尔斯和考克斯的社会探究模式,以及学习环模式和5E模式。
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于提高综合国力和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各国都普遍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探究教学的研究也有了新的发展。
(1)国外发展情况
以英美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各种方式推动探究教学的发展。英国推出《1998年教育改革法案》,首次将科学课程与英语、数学并列为三大核心课程。而在科学课程中,特别强调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后出台了两部具有纲领性的科学教育文献。一是1990年美国科学教育研究会提出的《2061计划》,二是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1996年推出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这两部文献都强调探究教学的重要性。后者甚至认为“学习科学的中心环节就是探究”,并对探究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标准。
(2)国内发展情况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少地方也开展了探究教学实验研究,其中上海市所进行的“研究性学习”尤有影响。不久前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
作的能力[2]。”至此,探究式教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课题在我国正式形成,并成了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急待探讨的问题。我们有理由相信,《纲要》的颁布将在我国谱写探究式教学的新篇章。
2 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内涵
2.1什么是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主要是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探究为主的课堂教学。具体讲它是指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3]。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景,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是探究式教学的促进者和合作者,根据学生探究活动的需要而提供强有力的帮助。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自然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客体地位,而探究式教学由于向学生赋权增能,学生不仅变成了教学的真正主体,而且更具有创造能力和协作能力。由此可知,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加的互动活动,他们都将以导师和主人的双重身份进入探究式课堂。从而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2.2探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
探究性学习作为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课堂中以研究的态度和一般的研究方法探索可能结论的一种学习活动,对于教师而言,它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或策略。
关于什么是研究性学习,教育界提出了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从广义理解,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4]”;“从狭义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研究性学习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综上所诉,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并无本质区别,只是提法不同而已。就研究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历史渊源来看,我国的研究者在讨论研究性学习时往往以美国学者施瓦布的定义为参照,强调的是科学素养的养成。
2.3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
杜威是最早提出在学校科学教育中要用探究方法的教育家。他认为科学教育不是仅仅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学习科学的过程和方法[5]。
施瓦布试图把“探究的科学”与“探究的教学”结合起来,并从理论上揭示了探究教学的本质和特征在于儿童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他强调教师在向学生介绍正规的科学概念和原理之前应该先让他们到实验室里做实验;强调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材料进行自我操作、主动进行探索与研究,形成科学概念,培养科学探究的方法、态度与习惯。
一些人本主义学者也认为,应大力提倡让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拨弄、感知实物材料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实现在数学学习中的“个性化”。
3 探究教学的基本流程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