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公民基本权利教案
3-1 公民基本权利-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案

第三课公民权利第1课时公民基本权利自标感知1.知识目标知道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理解公民权利是广泛而平等的。
2.能力目标能够认清公民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公民享有广泛的基本权利,自觉培养权利观念,学会正确行使权利。
重难点感知重点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
难点理解公民权利是广泛而平等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图片)思考:图片中的人物享有哪些权利?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拨:图片中的人物分别享有被抚养,受教育和选举的权利,可见,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公民都享有广泛的权利教师引导:除了图片中呈现的权利外,我们还可以享有哪些权利?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本课的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图片,列举自已所知道的权利,)二、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政治权利和自由活动一:情境分析(多体展示材料)情境一不识字的王奶妈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去村委会投票站参加县人大代表的投票选举活动情境二人们通过论坛、新闻评论、博客、微博等渠道,在网上发表言论,就各种话题进行讨论,克分表达思想观点和利益诉求情境三小学生陈彦宏就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读书的问题提出了建议,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的。
思考:以上信息体现我国公民积极行使什么权利?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归纳;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公民享有言论自由;公民依法行使建议权。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得出结论: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活动二:自主学习(多媒体展示表格)请同学们阅读完教材第33~34页的内容后,完成表格。
教师提示:公民行使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填写表格,提高对政治权利与自由的理解与认识,明确行使政治权利与自由的内容和意义。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课程依据标准: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
知道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了解这些基本权利的含义。
内容解析:通过活动引入一个新的概念“权利”,知道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了解这些基本权利的含义。
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逐步增强权利意识,进一步感受宪法与每个人的关系。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增强学生权利观念,提高学生宪法意识,培养热爱宪法、热爱国家的情感,激发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信念。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素养,能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学生的维权意识和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宪法规定的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内容,了解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的内容。
【教学重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教学难点】人身自由。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关于基本权利的视频资料或者文本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对疑问和困惑做好记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十九大报告高频词解析》师:通过刚刚的视频我们可以看出:十九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开启了历史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在十九大报告高频词统计中,“人民”一词位居第二,通过分析“人民”一词出现的句子,不难看出十九大报告对人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的庄严承诺,从而体现了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说到这里,人民幸福之路想要越走越宽,越走越美,那就必须切实保障公民权利得以充分实现。
那公民基本权利都有哪些,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一起学习的内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十九大报告,为达成教学目标做好感性和情感铺垫。
二、讲授新课【探究一】政治权利和自由自主学习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含义、地位及内容1.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活动一漫画赏析探讨:公民享有选举权需要哪些条件?小结: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公民基本权利》教案(1)

《公民基本权利》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材第二单元第三课的第一框,本单元逻辑架构十分明显,先讲权利后讲义务,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概念。
本框内容详细介绍了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及涵义,以及行使公民基本权利的个人价值与社会意义。
本框内容教学安排一课时,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知晓权利的内容,理解其内涵及其价值,增强权利意识。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对自己所享受的权利略知一二,但权利意识模糊,对于自己究竟享有什么权利知之甚少,法治观念及公民意识淡薄。
另外,由于中学生是弱势群体,有可能面对侵权受到伤害,而不知道如何去保护自己。
因此,对他们进行权利教育,使之明确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就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
【课程标准】课程依据标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权利与义务”。
具体的课程内容标准是“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小云一家的权利”“选举人大代表”等案例,结合教材,知道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法赋予的,及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内容和涵义。
2、阅读教材,结合案例探究,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个人价值与社会意义。
3、列举自己享有的基本权利,养成和增强权利意识,感受宪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及涵义。
难点:理解公民的住宅权和财产权的内容与含义,能够准确指出宪法中的住宅权和财产权的内涵与其他法律中的区别。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问题导入人人有权,其国必兴;人人无权,其国必废;此量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古今不易,遐迩无殊。
——清·何启·胡礼垣师:哪位同学可以来讲一下这句话的涵义?生:每个人都有自己应有的权利,不会遭到欺压,国必兴旺;人民没有权利,遭受压迫和苦难,必起反抗,国家必乱;这准侧就像日升月落,江河奔流大地,从古之近不变,(远近一样)世界各地都如此。
(最新)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公民基本权利》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5.受教育权
探究教材P38页问题。
参考答案:(1)关键词:农村营养改善计划、免费、生活补助费。
(2)原因: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所以,国家从制度上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重点
难点
重点: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
难点:准确判断基本权利。
教法学法
以体验式、案例式、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社会热点设置问题进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导
与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方式一:图片导入(见课件)
播放投票、游行、上学、京剧演出图片,引导学生判断公民享有的权利,导 入新课。
方式二:情境导入
1 949年新中国成立,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1954年中国第一部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你知道的社会生活中,公民享有的权利有哪些?教师总结,导入新课。
教师小结:公民享有基本权利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了解我们的权利,维护我们的权利。
探究(三)准确判断
以案说法
一个孩子出生后父亲给他起名叫赵平,18岁应征入伍,服役期间,他苦练军事技术,积极参加 部队举办的文化夜校。退役后,他任职于一家公司,每月获得5 000元的工资。他喜欢书法,参加了市书画协会。他为人正直,针对个别工商管理人员在维持市场秩序时的粗暴行为,写信给工商局进行检举。他关心帮助贫困儿童,向希望工程捐款1万元。他深得当地群众好评和信任,荣获“三好市民”称号,在市人 大代表选举中,光荣当选为人大代表。退休后,每月领取养老金。
部编版初二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公民基本权利》教案

第三课公民权利第1课时公民基本权利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教学难点:人身自由。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生互动: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刘斐,一个很可爱的小姑娘,大家想不想和她做朋友?别急,我们先看看刘斐的介绍。
一个女婴降临人间,父母给她起名叫刘斐。
小斐在父母的呵护下健康成长。
她6岁上小学,12岁步入中学校园。
刘斐喜欢绘画,升入初中后,她的两幅作品被一家出版社采用。
刘斐品学兼优,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
高中毕业的暑假参加勤工俭学,获得1000元收入。
在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中,年满18周岁的刘斐给自己满意的代表候选人投下庄严的赞成票。
问题:请说说刘斐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提示:姓名权、被抚养权、受教育权、著作权、荣誉权、获得劳动收入权、选举权。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政治权利和自由(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活动一:投上宝贵的一票“我这次回家,主要是来参加村委班子的换届选举。
选好村委班子,是搞好村建设的关键。
我要珍惜这神圣的一票,选好村里当家人!”从外地打工回家的某村民杨某真诚地说。
为了这宝贵神圣的一票,在外打工人员有的按规定写委托书,委托他人代投,有的则借机回乡参加选举。
1.思考:(1)公民享有选举权应同时具备什么条件?(2)公民行使选举权有什么意义?提示:(1)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年满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二)政治自由知识识记: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三)监督权活动二:探究监督权的行使(阅读教材第33页的第二个“探究与分享”及图片)2.思考:罗先生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提示:罗先生是在行使监督权。
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要对举报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负责,不得捏造事实、制造假证、诬告陷害他人;等等。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政治部编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民基本权利》教案.docx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政治教案部编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民基本权利》教案部编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民基本权利》教案3.1公民基本权利核心素养法制意识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材第二单元第三课的第一框,本单元逻辑架构十分明显,先讲权利后讲义务,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概念。
本框内容详细介绍了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及涵义,以及行使公民基本权利的个人价值与社会意义。
本框内容教学安排一课时,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知晓权利的内容,理解其内涵及其价值,增强权利意识。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对自己所享受的权利略知一二,但权利意识模糊,对于自己究竟享有什么权利知之甚少,法治观念及公民意识淡薄。
另外,由于中学生是弱势群体,有可能面对侵权受到伤害,而不知道如何去保护自己。
因此,对他们进行权利教育,使之明确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就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
课程标准课程依据标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权利与义务”。
具体的课程内容标准是“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小云一家的权利”“选举人大代表”等案例,结合教材,知道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法赋予的,及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内容和涵义。
2、阅读教材,结合案例探究,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个人价值与社会意义。
3、列举自己享有的基本权利,养成和增强权利意识,感受宪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及涵义。
难点:理解公民的住宅权和财产权的内容与含义,能够准确指出宪法中的住宅权和财产权的内涵与其他法律中的区别。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问题导入人人有权,其国必兴;人人无权,其国必废;此量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古今不易,遐迩无殊。
初中道德与法治公民基本权利教案

初中道德与法治公民基本权利教案
本课将介绍基本权利的概念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
一、基本权利的概念
基本权利是指公民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它是从宪法和国际公约中所
规定的,与人的尊严、自由、平等和民主原则相统一,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正正义,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公民的基本权利
1.言论自由
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权利,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同时也要承担
相应的责任。
2.宗教信仰自由
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可以选择自己信仰的宗教。
3.人身自由
公民有人身自由的权利,不受非法拘禁和逮捕。
4.私人财产保障权
公民有私人财产保障权,不受侵犯和损失。
5.城乡居民的平等权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公民都享有平等的权利。
6.劳动就业自由权
公民有劳动就业自由权,可以自由选择工作岗位和职业。
7.教育受教育权
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国家提供义务教育。
8.医疗卫生保障权
公民有医疗卫生保障权,享有健康的权利。
9.婚姻和家庭自由权
公民有婚姻和家庭自由权,可以自由选择结婚对象。
10.合法权益的申诉和维护权
公民有申诉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权利,可以通过法律渠道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基本权利的概念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
这些权利是公民的最基本权利,既保障人民合法权益,又维护社会公正正义,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意识,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权利,同时也要知道自己的责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公民基本权利说课稿

3.1《公民基本权利》说课稿
说教材
本框“生命和健康的权利”首先介绍了什么是人格权,让学生了解了人格权的内涵及意义;其次阐述了“在公民的人格权中,生命健康权居于首要地位”,让学生明确了生命健康权的地位;最后,介绍了相关的法律知识,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的保护。
由“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格权”“法律捍卫我们的生命健康权”两目组成,分别介绍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法律保护生命健康权等内容。
说学情
从现实角度看,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伤害未成年人生命安全、身心健康的行为和隐患,作为未成年人有必要对自己的生命健康权进行了解,从而对某些行为作出是非辨别,运用法律加以维护。
从法律角度看,生命健康权是公民享受并行使其他公民权利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未成年人只有全面了解并正确行使了这项权利,才能保证其他权利的实现。
从未成年人成长的角度看,正确理解并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有利于生命意识、健康意识、责任意识的培养,利于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等。
所以教学中,应突出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并强调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的特殊保护,引导学生懂得重视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说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认识人格权的含义和内容;引导学生明。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下2.3.1《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下2.3.1《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公民基本权利》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以及这些权利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增强法治意识,提高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治观念和公民意识,但对于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侵犯自己权益的情况,但不知道如何维护。
因此,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提高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及其意义。
2.使学生能够理解公民基本权利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
3.培养学生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4.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提高他们尊重和维护他人权益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及其意义,公民基本权利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公民基本权利维护自身权益。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公民基本权利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提高他们运用公民基本权利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亲身体验公民基本权利的实际运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资料。
2.制作PPT,展示案例和知识点。
3.准备情景模拟道具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公民基本权利?为什么我们要了解和掌握公民基本权利?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公民基本权利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
案例可以包括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让他们分析案例中主人公如何运用公民基本权利解决问题。
3.1 公民基本权利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执教者指导教师
认识、理解公民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领域所具有的基本权利。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多利用视频、事例、文字这些直观的手段,给学生最真切的感受;注重知识的延伸,能够适时地将教材知识与课外知识有效衔接,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注重学生自主思考与积极回答的培养,多鼓励学生“想”和“说”,能把自己想到的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注重知识的生成,将课上师生之间新生成的知识及时普及和运用;注重小
组讨论教学手段的运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3.1公民基本权利-教案

1.小云的爷爷行使了公民的什么权利?
2.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师:是的,小云的爷爷行使了监督权。
我们的监督权是在监督谁呢?对象具体是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检举举报的时候要注意一定要有事实根据,不可捏造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去年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剧中印象深刻的就是陈岩石老检查长,一辈子恪尽职守兢兢业业,时刻为百姓着想,退休之后作为一个普通百姓,对贪官污吏敢于检举,不畏强权,是共产党员的标杆先锋。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能经常看到听到一个群体,称之为朝阳群众,这几乎已经成为百姓行使监督权的一个代名词了,那么同学们认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有什么好处?
1.本框介绍了哪些公民基本权利?
2.这些权利分成了几大类?
问题探究
1.公民权利是什么?
2.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
教学过程
教师个性化修改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开门见山:
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是我的权利!”“我有某某权利!你侵犯了我的某某权利,我可以去法院起诉你!”“权利”已经成为我们现代社会的高频词,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会听到“权利”二字。那么到底什么是公民的权利?我们都有哪些基本权利呢?我们今天就进入到第三课第一框公民基本权利。
1.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2.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
3.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对他进行侮辱和谩骂”侵犯了应当享有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
知识点总结:政治自由是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课题】道德与法治⼋年级下册第⼆单元第三课第⼀框《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所需课时】1课时【课标要求】课程标准: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式和途径,提⾼运⽤法律的能⼒;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知道公民的基本权利受法律保护,懂得正确⾏使权利,提⾼维权意识。
【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教材⼋年级下册第⼆单元第三课第⼀框的内容,通过事例探究,全⾯介绍我国公民在政治⽣活、经济⽣活、社会⽣活、⽂化⽣活领域所具有的基本权利,介绍⾏使权利的价值和社会意义,引导学⽣珍惜权利,积极参与国家事务与社会⽣活。
【学情分析】初中是学⽣由⼉童转为青少年的阶段,会⾯临如何处理与他⼈、国家、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关系,因此学⽣不仅需要知晓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从⽽对⾃⾝所拥有的权利有明确的认识和理解,知道怎样保护⾃⼰的权利,⽽且也要尊重他⼈的权利,也就是说要培养学⽣的公民意识和维权意识。
【教学⽬标】1、知识与能⼒:了解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认识每项权利的具体内涵和重要性,提⾼维权能⼒,能够在⽣活当中依法维权。
2、过程与⽅法:通过事例,了解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介绍⾏使权利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珍惜权利,通过案例引导学⽣分析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我们应该维护权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增强权利意识,能够在⽣活当中⾃觉维护⾃⼰的合法权益【教学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了解公民基本权利及价值和意义,增强维权意识2、教学难点:维权的价值和意义【教学⽅式与⽅法】多媒体教学、案例式教学、⾃主学习、情境式教学法。
【教学设计思路】这节课的设计本着以“学⽣为主,教师为辅”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为⽬标,采⽤案例探究式、情境式、⾃主式教学法,引发学⽣对公民权利在个⼈成长、社会进步与国家发展⽅⾯所具有的价值的初步思考,激发学⽣学习公民基本权利内容的欲望,启发学⽣思考如何依法⾏使和维护⾃⾝享有公民权利。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1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2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1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并掌握公民的基本权利,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内容以及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和内容。
2.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
【教学难点】1.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
2.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利用PPT展示一段有关人权的新闻,让学生思考:这段新闻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题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这段新闻涉及到公民的基本权利,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题相关。
二、讲授新课1.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教师问:什么是公民基本权利?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到答案。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公民基本权利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权利。
教师问:为什么说公民基本权利是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权利?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
学生讨论后回答:公民基本权利是公民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权利,是公民其他权利的基础。
2.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教师问:公民基本权利包括哪些内容?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到答案。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公民基本权利包括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等。
教师问:请同学们举例说明这些权利的具体内容。
学生回答: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等;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包括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等;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包括劳动权、休息权、受教育权等。
3.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教师问:公民基本权利如何得到保障?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到答案。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主要依靠法律。
教师问:请同学们举例说明法律如何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学生回答:例如,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法律如《刑法》、《民法》、《劳动法》等对公民基本权利进行了具体规定和保障。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1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3.1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概念及其范围。
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性。
掌握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重要性和保障机制。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认同感和信任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引导学生认识到公民基本权利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追求,激发他们自觉维护自身权利的愿望。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他们成为自觉维护国家法律的现代公民。
二、教学重点•公民基本权利的概念及其范围。
•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性及其保障机制。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重要性和保障机制,以及其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如何结合实际生活,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法治观念。
如何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提高他们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活动】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中国公民权利保障的新闻报道,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问题:“为什么政府要保障公民的权利?保障公民权利的目的是什么?”引发学生对本课主题的思考。
【学生活动】观看新闻报道,思考并回答问题。
自由发言,分享对政府保障公民权利意义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新闻报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同时引出本课的主题——公民基本权利。
(二)新课讲解(30分钟)1.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和范围(8分钟)【教师讲解】详细阐述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即公民依照法律规定应该享有的权力和利益。
公民基本权利包括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文化权利和社会权利等方面,涵盖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学生活动】听讲、记笔记,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例如:“你如何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和范围?”等。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交流来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角色扮演等活动来模拟体现公民基本权利的场景!【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和范围,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设计-第三课第一课时公民基本权利(教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第一框公民基本权利导入新课中国传统政治和儒家礼法体系中只有“子民”、“臣民”,而无现代意义上的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权利意识逐步觉醒,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其发展进步态势是有目共睹的。
那么,我们究竟拥有哪些公民权利、应如何正确行使和维护这些权利呢?我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君臣关系讲授新课P32:早上,小云爸爸妈妈去上班并且妈妈当选为县人大代表,已退休领取养老金的爷爷奶奶去公园散步,小云去上学。
从小云一家人的生活,可以看出他们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小云上学,体现她享有受教育权;妈妈当选人大代表,体现她享有被选举权;爸爸妈妈上班,体现他们享有劳动权;爷爷奶奶领取养老金,体现他们享有物质帮助权。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1.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探究与分享P33:小岩爸爸参加新一届区人大代表选举。
小岩和爸爸就有关选举投票说出了各自的想法。
(1)公民享有选举权需要哪些条件?(2)你心目中的人大代表是什么样的?公民享有选举权的条件我心目中的人大代表2.我国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内容有哪些?(1)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真实举报受保护诬告陷害要担责(一)举报内容歪曲事实如何处理?《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如属诬告,必须对诬告者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二)举报人担心泄露个人隐私怎么办?请不用担心!为了保护举报人,纪检监察机关对举报人的姓名、电话、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及举报内容严格保密。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下2.3.1《公民基本权利》说课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下2.3.1《公民基本权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公民基本权利》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包括公民的平等权、人身自由权、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权、社会经济权利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公民权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他人权利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但对公民权利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理解公民权利的意义,培养学生维护自己权利和他人权利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认识公民权利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他人权利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念,自觉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权利。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及其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理解公民权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维护权利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公民权利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展示公民权利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公民权利的重要性。
2.讲授新课:讲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让学生了解公民权利的内容。
3.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理解公民权利的意义。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念。
6.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权利。
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3

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公民基本权利》是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的一章节,本章节主要介绍了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包括平等权、人身自由权、政治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权、教育权等。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公民的基本权利,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他人权利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于公民权利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于公民基本权利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权利保护的意识需要加强,需要通过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权利保护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提高学生的权利意识。
2.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他人权利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提高学生的法律运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及其含义。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和适用范围。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权利保护意识。
3.情境模拟法:设计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
2.准备讨论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
3.设计情景模拟活动,准备相关道具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公民权利保护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公民基本权利》。
2.呈现(15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涉及的公民权利。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包括平等权、人身自由权、政治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权、教育权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分析,谈谈自己对于公民基本权利的理解。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3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公民基本权利》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使学生知道公民权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的意识。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和意义,提高学生维护自身权利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常识,对公民权利有一定的认识,但对其内涵和保障体系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一些权利被侵犯的情况,但对于如何维护自身权利,以及如何在尊重他人权利的基础上行使自己的权利,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教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和意义。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的意识,提高学生维护自身权利的能力。
3.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遵守法律法规,成为具有法治观念的公民。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和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尊重他人权利,遵守法律法规。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意义和作用。
2.讨论探究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正确行使权利,尊重他人权利。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教学PPT,展示教材内容和相关案例。
3.准备时间:本节课计划用时45分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5分钟)介绍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公民权利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尊重他人权利,并给出实际例子。
情景模拟:每组选取一个案例,进行情景模拟,展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正确行使权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公民基本权利教案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享有公民权利在个人成长及参与公共生活中的作用;体味公民权利对个人、家庭、社会及国家的价值
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
知识目标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懂得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性;知道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了解其实现的具体方式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教学难点:人身自由。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个女婴降临人间,父母给她起名叫刘斐。
小斐在父母的呵护下健康成长。
她6岁上小学,12岁步入中学校园。
刘斐喜欢绘画,升入初中后,她的两幅作品被一家出版社采用。
刘斐品学兼优,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
高中毕业的暑假参加勤工俭学,获得1000元收入。
在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中,年满18周岁的刘斐给自己满意的代表候选人投下庄严的赞成票。
问题:请说说材料中体现了刘斐享有的哪些基本权利。
提示:姓名权、被抚养权、受教育权、著作权、荣誉权、获得劳动收入权、选举权。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活动一:小云家的一天
设计意图:通过描述小云一家的基本情况及家庭成员一天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其中体现的公民基本权利,并初步认知这些权利,体会这些权利对于一家人幸福生活的意义,帮助学生从具体生活中了解权利的广泛性,感受公民基本权利的价值。
1.指导学生在阅读材料基础上对人物具体行为所体现的权利进行自主思考,加深对公民权利的理解。
2.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将自己的答案在全班分享,提出认知疑惑,展示思维过程,开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3.教师适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提炼,特别是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具体行为中加以提升,准确概括和表述基本权利名称,了解其具体内容。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活动二:投上宝贵的一票
“我这次回家,主要是来参加村委班子的换届选举。
选好村委班子,是搞好村建设的关键。
我要珍惜这神圣的一票,选好村里当家人!”从外地打工回家的某村民杨某真诚地说。
为了这宝贵神圣的一票,在外打工人员有的按规定写委托书,委托他人代投,有的则借机回乡参加选举。
1.公民享有选举权应同时具备什么条件?
提示: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年满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2.公民行使选举权有什么意义?
提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二)政治自由
(三)监督权
活动三:探究监督权的行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知公民监督权,知晓依法行使监督权的途径和方式,理解监督权的积极意义,学会依法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同时对学生进行廉洁教育。
1.阅读教材第33页的第二个“探究与分享”栏目。
2.罗先生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提示:行使监督权。
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要对举报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负责,不得捏造事实、制造假证、诬告陷害他人;等等。
3.在实际生活中,对于权力的使用,公民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采用哪些方式进行监督?这些监督有什么积极意义?
归纳总结:
政治权利和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政治自由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有
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监督权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
的权利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目标导学二:人身自由
活动四:维护英烈尊严,让法律挺身而出
2016年8月15日,“狼牙山五壮士”名誉侵权案迎来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被告洪某受到应有的惩戒。
同年9月20日,邱少云烈士之弟邱少华诉孙某、加多宝(中国)饮料有限公司一般人格权纠纷案胜诉,二被告被判决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2018年4月27日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并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
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的施行给我们什么启示?
提示:我国通过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权,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全社会都应当崇尚、学习、捍卫和维护英雄烈士尊严和合法权益。
活动五:权利辨析——私拆、毁弃他人信件
某校八年级学生张某为了集邮,竟然大量私拆、毁弃他人信件。
思考:张某侵犯了他人的什么权利?
提示: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归纳总结:人身自由包括:(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3)住宅不受侵犯。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目标导学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活动六:情景再现——抓小偷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警察因公务征用摩托车的具体情境,让学生感知国家维
护公民财产权的方式。
1.阅读教材第37页的第一个“探究与分享”栏目。
2.警察征用摩托车的行为涉及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思考警察的行为对维护公民权的意义。
3.学生将自主思考的答案在全班分享交流,不断修正观点,养成全面看问题的思维习惯,提升认知能力。
归纳总结:此案例中,对财产的维护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警察小郑抓获抢劫女士皮包的男子,积极维护该女士的财产权;二是警察小郑因公务征用他人摩托车时,及时告知车主可以依法申领补偿,维护了摩托车车主的财产权。
活动七:材料链接——教育公平
第一个是保基本。
保基本主要是保证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全覆盖,重点是义务教育。
第二个是补短板。
补短板包括几个方面:一是补区域不平衡的短板。
二是补齐农村地区的教育短板。
三是补教育体系当中的短板。
第三个是精准扶助困难群体。
一是保障贫困、困难群体的孩子们有受教育的权利。
二是面向残疾儿童,办好特殊教育。
三是要解决好社会关心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思考:国家采取以上措施促进教育公平有什么意义?
提示: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
归纳总结:
我国公民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财产权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
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劳动权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物质帮
助权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受教
育权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文化
权利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及宪法是怎样保护的,知道了这些基本权利的重要性,提高了认识,增强了权利意识,能够在社会中依法维护自己的各项权利。
3板书设计
公民基本权利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监督权
人身自由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财产权
劳动权
物质帮助权
受教育权
文化权利
其他权利
4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较为单一,从三个方面学习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对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掌握起来并不难,但理解起来有难度,很多权利名词较为抽象,不利于学生理解;但结合教材中的例子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能够当堂掌握。
另外关于公民的权利,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大,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强,给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