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针灸治疗中风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针灸治疗中风病
【关键词】针灸治疗;中风病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6.54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1665-02
针对一般药物治疗脑血栓的缺陷与不足,临床采用针灸,火针,水针及按摩能使脑血栓得到改善甚至痊愈。针灸治疗急性脑出血、脑梗塞、脑外伤,脑萎缩等效果都非常明显。作为偏瘫康复首选当属物理疗法,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进行针灸之后,微循环血流量会显著增多,因此用头针治疗早期脑血栓不仅可以治疗脑休克,还能激发肢体的自我恢复能力。所以,早期使用头针,体针和药物同时使用,效果非常显著,痊愈后致残率低。1 针灸介入中风病的时间
出血性中风,俗称脑溢血是常见的中风,而脑溢血中高血压导致的脑小动脉破裂出血则是概率最高的。根据数据可知,高血压患者中会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患者发生脑溢血。而在急性脑血管病中,脑溢血具有发病急、发展速度快以及损伤程度大的特点,极易造成患者的伤残甚至死亡。此外,其他脑溢血的诱因还有脑动脉淀粉样血管病、脑血管畸形、颅内动脉瘤等。采取针灸治疗脑溢血时,可以在患者的内关、三阴交以及患处肢体进行针灸,以平补平泄为原则,选择疏密波进行电针治疗,留针半小时,针刺太冲穴以平肝潜阳。笔者没有贸然采用针刺水沟穴的原因是,其促进脑部血液循环的作
用十分明显,刺激性过强。此外,若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保持正常3-7天后,对患者进行针灸辅助治疗,可以发现患者的血压波动的情况明显减少。综上,使用针灸法早期介入治疗脑出血时,医师应当对患者血压变化的情况进行密切监控,同时为了保证针灸的效果,应当待患者的病情稳定3天以上再行针灸的早期介入治疗。缺血性中风,也成脑血栓形成、脑梗塞,也是中风病的一种,形成此病最为常见的原因就是脑动脉粥样硬化,在临床实践中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死亡的案例很多。脑栓塞分为心源性和非心源性脑栓塞,主要是由于异物入侵血液循环之中,在血液循环的过程中阻塞脑动脉,造成供血区的脑组织因为缺血、缺氧而产生脑梗死。脑栓塞也具有发病急的特点,且没有前兆,极易导致患者发生偏瘫。脑血栓形成病发病之后的第一周之内,坏死灶部位的脑神经细胞已经出现不可逆的损伤乃至死亡,并且还会在坏死细胞与良好细胞之间形成大小不一的环状“半暗带”。半暗带里多是受损程度较轻、没有完全死亡的脑神经细胞,但是这些受损细胞也出现了肿胀、代谢失调以及功能丧失等状况。因此临床中应当十分注意对半暗带内部的细胞进行治疗,以防止半暗带内细胞死亡,导致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在脑血栓形成的第一个星期里,坏死灶中央会释放许多有害物质,而半暗带却出现水肿的情况。脑栓塞与脑血栓的形成原理基本相同,也是栓子在脑循环过程中造成脑动脉血管的栓塞,导致供血区细胞发生梗死。
患者一旦出现由于脑血栓或者脑栓塞导致的中风,应当在发病后一周内介入针灸治疗。针灸的早期介入治疗不仅能够减缓半暗带内细胞的受损程度,减轻患者的脑部损伤,还能减缓脑部的水肿。西医治疗多在发病的3-6个小时内开始,连续治疗5-7天,此时应同步进行针灸治疗。2 出血性中风与缺血性中风的区别治疗
这里只谈针灸治疗,主要是在中风发生后的早期,即急性期阶段。恢复期与后遗症期一般没有大的区别。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目前大部分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中风病。对于出血性中风,医师可以进行开窍启闭、平肝息风的治疗,以内关、三阴交、太冲、水沟为主穴。内关是八脉交汇穴中的重要穴位,不仅具有凝神静气的效果,还能疏通血气。三阴交是太阴脾、足厥阴肝、足少阴肾经的交会穴位,不仅可以补肾、滋阴,还能够滋生脑髓。刺激三阴交可以激发髓的产生,进而有助于脑部的恢复。水沟是督脉、手足阳明的交会穴位,督脉可以上至脑部,因此刺激水沟穴位就能够促进督脉功能发挥,凝神静气,健脑开窍。对于病情稳定达一周以上的脑出血患者,笔者以针灸疗法进行治疗,可以防止其血压升高,但是脑出血的急性期禁用头针与舌针。缺血性的脑中风患者,当其血压保持在140/90mmhg以下时,医师可以以头针刺激患者的运动区以及感觉区,如或者出现语言障碍,还应当刺激患者的语言区,并配以相应的体针。3 对各种兼症的针刺治疗
针刺治疗肢体功能障碍:以阳明经为主,辅以太阳、少阳经穴。
也可以阳经为主,辅以阴经腧穴。在体针治疗的同时予“醒脑开窍”法。在手法针刺的基础上用电针进行刺激,以连续波刺激硬瘫,疏密波刺激软瘫。上肢瘫痪的患者刺激其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等穴位,下肢瘫痪的患者对其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等穴进行刺激。半身不遂者也可取患侧的井穴,予三棱针点刺放血;针刺头针时可取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也可用舌针治疗。
语言障碍:患者表现为失误或语言謇涩。针刺予头针语言一区、二区、三区,配风池、哑门、廉泉等穴,也可配舌针。
面瘫:取面部的阳白、下关、太阳、迎香、地仓、合谷、风池及头针的运动区、感觉区的下部。
吞咽困难:取头针的运动区、感觉区的下部及廉泉穴。
二便失禁:刺激水沟穴,刺激患者的百会、内关、三阴交以达到“醒脑开窍”之功效,局部针灸中极、关元、气海穴。
此外,手足肿胀、麻木者可取八邪、八风,痰盛者可取丰隆。
以上针刺治疗在手法的基础上予电针刺激。4 小结
采用针灸治疗时,应密切观察血压变化,且针刺的具体使用也要依据患者的体质来进行。舍针治疗时,应嘱咐患者不能说话、咳嗽,防止针刺穿透导致出血。部分中风病人患侧肢体特别是下肢有不自主的突然屈曲内收动作,在针刺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将其膝关节压紧制动,以防出现弯针、断针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