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与国民收入的关系
个人所得税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个人所得税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ff69608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b3.png)
财经纵横个人所得税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分析王秀凤 王 燕 青岛黄海学院摘要:均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实施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制定完善的个人所得税调节机制是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通过分析我国居民收入现状及个人所得税税收状况,分析个人所得税和居民收入差距的联系及相互影响,从而提出对策以更好地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对研究个人所得税影响收入分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收入分配;居民收入;税收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22-0197-02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造成人民生活水平落差较大,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另外居民的消费结构不均衡,消费需求有差异,会阻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也会影响地区的发展效率。
要调节个人所得税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刺激居民的消费欲望,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来调节居民收入差距,达到较好的预期效果。
一、我国居民收入现状分析基尼系数0.4是贫富差距的分界线线,我国2000年首次超过0.4警戒线后至今维持在0.4左右且呈现上升趋势,2015年0.462,2016年0.465,2017年0.467,近三年持续上升,这说明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2016年前20%的高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59259.5元,第二等级的中等收入居民是31990.4元,仅是高收入居民的50%;占20%的低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5528.7元,不及高收入居民的10%。
以上分析均说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很大,不仅不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也会影响我国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
1.行业间居民收入不均衡我国居民不同行业人群的收入差距悬殊较大,《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高收入居民由电力、煤气、采掘等行业转为金融业及信息计算机软件业。
农林牧副渔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等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虽逐年上升,但始终为所有行业中的最低,与金融业差距依然很大。
个人所得税是什么意思
![个人所得税是什么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e3c3cfaf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db.png)
个人所得税是什么意思个人所得税是指个人按照一定比例缴纳的针对其所得收入的一种税收制度。
这种制度是国家为调节财政收支平衡,推进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而实施的重要措施。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税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个人所得税的实施意义重大。
首先,个人所得税可以实现财富再分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同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渐扩大。
个人所得税可以通过调节税率,对高收入人群征收较高的税款,从而对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减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其次,个人所得税可以推动经济发展。
个人所得税通过向个人征收一定比例的税款,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这些财政收入可以用于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福利、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与计算方法相对复杂。
根据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使用年度的个人所得总额计算,然后根据不同的收入阶段应用不同的税率。
具体的税率和税额可以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进行查询。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包括工薪阶层、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等各类个人。
纳税人需要按照国家税务机关的要求,按时缴纳个人所得税。
逾期不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将被处以相应的罚款并加收滞纳金。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执法也是十分重要的。
国家税务部门通过税务稽查人员对纳税人的个人所得税情况进行检查和核查,以确保纳税人按照规定缴纳税款,减少逃税和偷税行为的发生。
税务稽查人员会对纳税人的纳税申报、税款缴纳情况进行核实,随时监督纳税人履行自己应尽的纳税义务。
当然,个人所得税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目前的个人所得税征收存在一定的逃避和规避行为,在确保财政收入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征收执法的力度。
此外,个人所得税税率的制定也需要兼顾财力和公平,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总的来说,个人所得税是国家税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调节财富分配、推动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公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纳税人应该按照法律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并且国家税务部门需要加强征收执法,确保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有效实施。
税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税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9f1cc64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03.png)
税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为维持社会运转和公共服务所需要的必要资金来源。
税收的收入对于国家的发展和民生保障至关重要。
而税收制度的合理性和适应性,也成为了经济发展中的必备考虑因素。
税收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税收直接与财政投资、支出以及公共服务的提供有关系。
还可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总规模以及产业的盈利能力等,因为税收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是明显的。
因此,当我们探讨税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税收与财政投资现代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公共财政的稳定性。
因为现代国家需要居民缴纳税款,以及能够实现财政调控,发挥积极作用,维护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财政投资是指政府对于公共事业和其他国家重要事项的资金投入。
税收收入则主要来源于居民的个人所得税和企业的营业税等,这些税收不仅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财政投资也有着直接的关系。
因此任何税收政策的改变,都将会对财政投资造成影响。
二、税收与经济规模税收收入与国民经济的总规模有着密切关系。
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税收收入的增长也参与了这个过程。
这是因为税收主要来源于企业的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等。
而这些税收收入往往又和企业营业收入和个人收入有关系。
当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收益增长时,相应的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在同步上升。
这就能保证经济规模每年得以增长,国家的税收收入也能够随之增长。
三、税收与产业盈利能力税收的收入能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
税收多收少收,都会影响企业的总收益。
如果税收过高,会使企业的盈利能力受到了限制,企业也就难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因此,对于企业来讲,合理的税收政策也是十分重要的。
税收对于企业的盈利能力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大型企业来讲。
当税收扣除了企业的收益时,企业就难以有足够的资金用于下一轮的投入。
一方面,这会影响企业长期的发展,另一方面,可能进一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个人所得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研究——基于累进性因素模型的分析
![个人所得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研究——基于累进性因素模型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1bf9116a300a6c30c229fe7.png)
r 1
 ̄=JLPI ) =D r2。d)1 】 C C [ 一(d - D PP
如 果 费用 扣 除集 中度 曲线 L位 于 洛仑 兹 曲线 L 。 I
盯 2fLP IPd= 。 【(一 (l C c = c) ̄ )P 一 n
其 中,L p 。) ( 为税前收入的洛仑兹曲线 ,L 为 ) 实际税收的集中度曲线 ,G和c分别为相应 的基尼 。 T
系数 和集 中指数 。上 述两 条 曲线 的相 对位置 ,可 以
上式 中,订 是税率结构 的累进性 ,叮 是免税 r
额 的 累 进 性 , 竹。 费 用 扣 除 的 累 进 性 。 =AI 是 /,
的 合理 费用 同 与生 产 经 营 无关 的 生 活 开 支 混 淆起
击竹 叮 得 : r 订 T r 到 cc击【+ g c + , — R
竹
南 霄 百 D c ] +
4模型结 论 。 .
( )税 率 结 构 。如果 tc I > ,即平 均 税 率 大 于 平
来, 刻意扩大财产转让费用的做法,是会加剧扣除 项 目给税 制整体累进性带来的负面效应。对于 ‘ 不
上 ,即税收减免的分布 比税前收入分布更为均等 , 那 么上式 为正 ,税 收减免 起到 了增加 个人所 得税整
体 累进性 的作用 。事 实上 ,对 于纳税 人而言 ,税 收
度曲线有ji 。相应 的集中指数也存在这样 L ii =一 L
的关 系 : G- I- (k- G= k G
I其 中 数x 2 d 为 尼 数 J 集 指 Gl y 基 系 。 J c 。 = J 即 = 。 一
・
21 g・
个人所得税的意义
![个人所得税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9496e3cb5022aaea998f0f38.png)
个人所得税的意义:收入分配制度的优化客观上要求个人所得税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表现为“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的交织,目前主要的矛盾之一就是威胁社会和谐与长远发展的收入分配问题。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将成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制度建设和宏观调控方面的一项主要任务。
收入分配格局的合理化,既需要调整初次分配中政府、居民和企业三者关系,也需要调整二次分配中居民间分配关系。
而设计与实施科学、合理的个人所得税,恰能发挥其在这方面的应有作用,因此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调减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在中国是事关全局、“顺天应人”的重大问题,是深化改革、促进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调整税费对国民收入影响不大,降低民众对财富两极分化的不满情绪可以适当对民众减负通过减税增加广大劳动人民的实际工薪收入,也有助于提升消费,扩大我国内需,从而带动经济增长。
改革个税的意义:个税改革在减税方面的效果,对中等收入者的益处更大个人所得税问题研究引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居民收入迅速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
税收是政府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有力手段,而在税收杠杆中,个人所得税起到了最主要的作用。
按个人所得税的立法宗旨,个人所得税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高收入者多纳税,中低收入者少纳或者不纳税。
由于我国个人所得税开征较晚,长期以来又缺少对个人所得税的研究,我国个人所得税制与现实经济的矛盾逐渐趋于明朗化,个人所得税在实行过程中渐渐暴露出许多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和问题违背了个人所得税的立法初衷,因此针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的不同问题,应该改革现行税制, 拓宽税源, 合理确定税率和费用扣除标准, 实现公平税负, 采取不同的措施加以完善,建立一套更富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一、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现状如图所示,根据我查阅的资料,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呈现上升趋势。
第二十七讲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第二十七讲简单国民收入决定](https://img.taocdn.com/s3/m/fbe97c84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07.png)
4、平衡预算乘数
已知: 边际消费倾向 b = 0.8
则: Kg = Kt =
y
1
=
=5
g
1-b
y t
-b =
1-b
= -4
Kg > Kt
问题:若政府购置支出增长200亿,同步税收增长 200亿,国民收入怎样变动?
17
y1 = g ×Kg =200×5=1000
y2 = t ×Kt =200×(-4)=-800
1–b+r
1 Kg =
1–b+r
b Ktr =
1–b+r
-b Kt =
1–b+r
1 Kx =
1–b+r (对外贸易乘数)
1-b Kb =
1–b+r
28
各部门中乘数旳比较:
以投资乘数和政府购置乘数为例:
三部门中:
1 K = 1-b
四部门中: 1 >
1–b
1 K=
1–b+r 1
1–b+r
原因:在三部门中,增长旳投资或政府购置直接增 长了总支出;但在四部门中,有一部分却被用于购 置进口商品。
7
(二)三部门经济中旳乘数
a+i+g–bt0+btr
y=
1-b
1、政府购置支出乘数
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旳政府购置支出变动 旳比率。
y Kg =
g
8
1 Kg =
1 -b
b表达边际消费倾向 且0<b<1
Kg > 0
y = g × Kg
y g=
Kg
例如:若b=0.8,则Kg=5。
国民收入核算
![国民收入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063eaffcba0d4a7302763ad8.png)
GDP
NDP NI
个人所 得税及 非税收 性支付 DPI
二、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几个重要概念 之间的关系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以市场价格计 算的一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总和 (二)国民生产总值(GNP)= GDP + 来自国 外的要素净支付
(三)国内生产净值(NDP)=GDP-折旧
(四)国民生产净值(NNP)= GNP-折旧
租金包括个人出租土地、房屋等租赁收 入及专利、版权等收入。
2. 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医生、律师、农民和小店铺主的收入。 使用自己的资金,自我雇用,其工资、 利息、利润、租金常混在一起构成非公 司企业主收入。 3. 公司税前利润 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股东红 利以及公司未分配利润。
4. 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 不是生产要素创造的收入,但要通过 产品价格转嫁给购买者,也应视为成本。 企业转移支付包括对非营利组织的社 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帐。 企业间接税包括货物税或销售税、周 转税。 5. 资本折旧 不是要素收入,但包含在总投资中, 也应计入GDP。
5. 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 市场价值,从而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相联 系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 念,是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 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6. 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 GDP中。
图:
总投资
净投资
资本存量
类比: 总投资相当于入水管量,折 旧相当于出水管流量,水池中 的水量相当于资本存量, 净投资对应的是水池中水量 的变化量。
折旧
3. 政府购买(G): 政府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支出,如政 府出钱设立法院,提供国防,建筑道路, 开办学校。政府转移支付、公债利息、 救济金不计入GDP,因为它们只是简单 地把收入从一部分人(组织)转移到另 一部分人(组织)手中,没有实际的相 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交换发生,没有相应 的价值的创造或实现。
我国税收收入与GDP关系的分析
![我国税收收入与GDP关系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2437c146294dd88d1d26b95.png)
我国税收收入与GDP 关系的分析孙建丽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税收收入与GDP 关系的分析,研究了我国税收与GDP 的发展及现状,指出了税收收入增长速度与GDP 的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了促进我国税收收入与GDP 持续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税收收入;GDP ;增长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通过税收工具强制地、无偿地征收参与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取得税收收入的一种形式。
一方面税收的增长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另一方面税收又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发展:合理的税收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调节收入差距、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收收入与GDP 都取得了巨大发展,无论从总量上还是从增长率上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我国税收收入和GDP 的发展及现状分析(一)税收与GDP 的总量状况分析1.税收总量分析从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税收收入增长趋势大体呈现指数增长,从总量来看,我国税收收入从1978年的519.28亿元,1993年增长幅度显著,到1999年税收总收入高出一万亿元,从此增长幅度更是显著,短短4年里又突破两万亿大关,从2009年-2011年增长尤为显著,2011年税收收入即增长到89720.31亿元。
2.GDP 总量分析我国GDP 呈现指数增长趋势,2001年突破一万亿大关,高达109655.2亿元,从2005-2008这段特殊的历史时间里,中国的GDP 在2008年达到54223.79亿元,由于我国工业化与现代化的推进,我国第一产业稳步推进,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扩大,尤其是为了08年的奥运会,国家加大投资力度,二三产业在这四年里发展较快,有力的推动了在这四年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471564亿元。
内蒙古数值较低为1.29,最高与最低之间相差96%。
(三)差异产生的原因引发各地方税收负担与税收弹性出现差异的因素很多,其中:税收的增长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规模,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城市经济的发展能带动就业、商品、房地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能带动税源的增长,从而能带动地税收负担与税收弹性向均衡方向发展;有学者指出不同的产业的增长对税收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同,第二产业对税收的拉动力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
与国民收入相关的概念
![与国民收入相关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63dcd684b52acfc789ebc9a5.png)
− 200 −要点11. M a c r o e c o n o m ic C o n c e p t sA. 与国民收入相关的概念(Measures of National I n c o m e美国的经济学教材中,分为广 义的国民收入“nation`s income ” (国家收入)和狭义上的国民收 入“national`income ” (国民收入)。
要点国民收入(na t i ona l i n c o m e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有关狭义上的内容后文中会有相关记述,更为重要的是广义上的内容。
广义上的国民收入是指“某一国家在一年内所得收入的总和”。
从宏观角度上看,可以将“收入”同定义上生产总额(=附加值)相等同的关系。
为什么说是宏观上的收入呢,这是因为生产出相同总额的价值之后所得收入。
总之,广义上的国民收入可暂且理解成是同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等相同的概念。
B-074①GDP 和GNP GDP 的定义是?以前GNP 比GDP 要更加受到重视,但最近由于GDP 比GNP 更能表示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因此受到更多的重视,所以应该预想到CPA 考试中会成为出题的重点。
这一概念要在理解与后面叙述的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 ,GNP )的区别的基础上进行理解。
1.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GDP 作为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规模的指标,是每个国家十分重视的一项数据。
为了理解GDP 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统计数据,我们必须要充分理解定义中相关用语的正确含义。
定义 :国内生产总值(GDP )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生产的全部最终商品和服务,并且通过市 场价格来表示的产品价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is the market value of all final goods and services pro- duced within a country in a given period of time.)定义中相关用语的概念解释如下: a )「一定时间」in a given period of time )一定时间通常是指一年。
第09章--国民收入核算与国民收入决定done
![第09章--国民收入核算与国民收入决定done](https://img.taocdn.com/s3/m/3e6cb3ec05087632311212f8.png)
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
2、仔细探讨GDP定义中的每一个词
(1)GDP是市场价值 讨论题: 生产一辆经济型或一辆豪华型轿车, 哪一个对GDP的贡献更大?为什么?
(2)GDP只包括最终产品的价值
讨论题:
农民以2元的价格把小麦卖给面包师,面
包师用小麦制成面包,面包以3元的价格出售。 这些交易对GDP的贡献是多少?
APS = S/Y
APS < MPS
6. APC与APS 的关系
APC+APS=1
第一,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之和等于总收入: C(Y)+ S(Y)=Y 第二,平均消费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之和恒等于1: APC+APS=1 第三,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和恒等于1: MPC+MPS=1
凯恩斯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续)
入,应该更偏好哪一个衡量指标? 如果政府更关心在我国发生的经济活 动总量,应该更偏好哪一个衡量指标?
二、国内生产净值 NDP Net Domestic Product
NDP=GDP-折旧 折旧(重置投资)--- 用来补偿经济中设 备和建筑物存量损耗的投资。
国民生产净值 NNP NNP=GNP-折旧
① 消费支出 C
非耐用品支出 耐用品支出 服务支出
总投资 净投资 折旧 存货投资
最终产品支出 ② 投资支出 I
③ 政府支出 G ④ 净出口 (X-M )
GDP = C + I + G +(X-M)
三、收入法(要素支付法、成本流动法)
收入法是用出售最终产品和劳务所获得 的收入来测算 GDP 的方法,可以反映 GDP 的 分配情况.
3. 边际消费倾向 MPC
个人所得税在调节个人收入中的地位和作用
![个人所得税在调节个人收入中的地位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1663e44852458fb770b56b9.png)
国 家 收 入 比重 呈 下 降 趋 势 , 企 业 收 入 比 重 变 化 不 大 。市 场 经 济 地 位 所 获 得 的 超 额利 润 ,成 为 其 职 工高 收 入 的 来 源 。实 际 上 ,这
体 制 各 项 制 度 改 革 尚未 跟 上 , 特 别 是 现 代 企 业 制 度 还 处 于 转 型 些 垄 断 行 业 的 高效 益 都 是 靠 非 市场 、非 劳 动 因 素获 得 的 。他 们 凭 时 期 ,企 业 彻 底 改 变 长 期 以 来 的 “ 工 资 、 多 补 贴 、 多 福 利 ” 低 的分 配 方 式 。
个人所得税 在调节个人收入中的地位和作用
杨金 英
( 大庆油 田教育 中心八百垧 学区机关 ,黑龙江 大庆 1 3 0 ) 0 0 6
摘要 : 个人所 得税 是对 个人 的劳务和 非劳务所得征 收的一种税 。 该税种 的开征是为 了调节收入差距和增加财政收入 , 促 进经济发展。本文就 个人 所得税在 调节个人收入 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 了分析 ,以此达 到调整和 改善我国个人所得税
极 不平 衡 。 确立 个 人 所 得税 在 地 方 税 体 系 中 的 主体 地 位 ,实 现 税 亿 —7 0 元 。国 家税 收 的严 重 流失 ,一 方 面 使一 部 分 富 人 的财 00亿 负 公平 ,必 然要 求 地 方 在税 收 立 法 权 、征 收 权 和 管 理权 上 有 相 对 富 迅 速 膨 胀 , 另一 方 面 又 大大 减 少 了国 家 的财 政 收 入 ,降 低 了国 的独性 ,以达 到 因地 制宜 的 目标 ,从而 促进 分税 制 的 完善 。 家的再分配能 力,政府对贫困群体的扶助和救济力不从心,最终 3 确 立 个 人 所 得 税 主 体 地 位 有 利 于 发 挥 税 收 调 节 经济 的 作 进 一步 加 大 了贫 富之 间 的差 距 。 .
个人所得税改革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分析
![个人所得税改革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e5d7a95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81.png)
个人所得税改革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财政的需要,个人所得税作为一项重要的税收制度,对于收入分配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背景和目标出发,分析个人所得税改革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并探讨其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一、个人所得税改革背景和目标个人所得税改革是指对原有个人所得税制度进行调整和改进的过程,旨在完善税收制度,优化收入分配结构。
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经济发展使得个人所得水平普遍提高,原有的税收政策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个人所得税改革势在必行。
其次,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日益突出,形成了贫富分化的现象,改革个人所得税有助于调节收入差距,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最后,国际经济交流与竞争加剧,全球化背景下,个人所得税改革也是我国参与国际税收合作的一项重要举措。
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通过改革,促进税收制度的公平和合理。
通过适度提高高收入群体的纳税比例,降低低收入群体的税率,实现更加公正的税收分配。
其次,通过改革,推动税收政策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通过调整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结构,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刺激个人消费和投资,并促进经济增长。
最后,通过改革,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公信力。
通过完善税收征管制度,加强税收稽查力度,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自愿纳税意识,减少个人所得税逃税和漏税行为。
二、个人所得税改革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个人所得税改革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个人所得税改革有助于缓解收入差距。
通过调整税率结构,将更多的负担转嫁给高收入群体,降低低收入群体的纳税比例,有利于促进收入的均衡分配。
其次,个人所得税改革有助于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可支配收入。
通过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减少低收入群体的纳税负担,使得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收入用于消费和储蓄。
再次,个人所得税改革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
通过调整税率结构和起征点,降低企业和个人的税负,鼓励个人消费和投资行为,推动经济增长。
个人所得税改革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
![个人所得税改革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579cb4e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bc.png)
个人所得税改革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进步,个人所得税改革成为当前社会经济领域内备受关注的话题。
个人所得税作为一种财政手段,旨在实现财富再分配和社会公平。
本文将探讨个人所得税改革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挑战和机遇。
一、个人所得税改革背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个人所得税改革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经济调控的必然需求。
个人所得税改革旨在提高税制的公平性和公正性,通过适当调整税率和税收起征点,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平衡。
二、个人所得税改革对高收入群体的影响在个人所得税改革中,高收入群体是首要受益者。
通过合理调整税率结构和增设超高收入税,个人所得税改革有助于减少高收入者的税收负担,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
同时,对于高收入者而言,个人所得税改革也提供了更多的纳税优惠政策,如税前扣除项目的设置,进一步鼓励高收入者的投资和创业。
三、个人所得税改革对中低收入群体的影响对于中低收入群体而言,个人所得税改革对于收入分配的影响更为明显。
通过调整税率和税收起征点,个人所得税改革有助于减少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提高他们的可支配收入。
同时,个人所得税改革也可以通过设立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给予中低收入者更多的税收优惠,以促进社会公平与可持续发展。
四、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贫困群体的影响贫困群体是社会经济中最为脆弱的群体,个人所得税改革对其收入分配的影响尤为重要。
通过设立个人所得税免税政策和对贫困地区个人所得税的减免政策,个人所得税改革可以进一步缓解贫困群体的经济压力,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与社会参与度。
五、个人所得税改革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个人所得税改革虽然有着诸多潜力和机遇,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个人所得税改革需要合理的调整税率和税收起征点,以确保财政收入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其次,个人所得税改革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征管体制和税收信息共享平台,以加强对个人所得税征收的监管和管理。
最后,个人所得税改革还需要深化税收改革,优化税收结构,推动税收制度的完善。
国民收入核算中七个相关联的总量及关系
![国民收入核算中七个相关联的总量及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e6813b27482fb4daa58d4bda.png)
国民收入核算中七个相关联的总量及关系①国内生产总值GDP②国内生产净值NDP国内生产净值ND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在本国领土上生产的最终产品按市场价值计算的净值.NDP=GDP —折旧③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GNP指一国永久居民(称为国民)所赚到的总收入。
它与GDP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包括本国公民在国外赚到的收入,而不包括外国人在本国赚到的收入。
④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生产净值NNP指一国居民的总收入(GNP)减折旧。
⑤国民收入NI国民收入NI指一国居民在物品与劳务生产中转到的总收入.NI=工资+利息+地租+利润=NNP—(间接税—政府对企业的补贴)—企业转移支付⑥个人收入PI个人收入PI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个人得到的所有收入总和.⑦个人可支配收入PDI个人可支配收入PDI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可以由个人支配的全部收入.PDI=PI-个人所得税一般的核算方法国民收入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是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它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货物和服务。
在实际核算中,表现为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也称分配法)和支出法。
三种方法的计算公式为:(生产法)=总产出-中间投入(物质产品投入+服务投入)(收入法)=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支出法)=总消费+总投资+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货物和服务出口-货物和服务进口)。
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现实意义与问题
![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现实意义与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783cbfe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24.png)
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现实意义与问题个人所得税是指个人在取得所得后,按照规定纳税的一种税收形式。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税收体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以及个人经济生活。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现有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已经显得不够合理和适应现实的需要。
因此,个人所得税改革迫在眉睫,其所涉及的问题和现实意义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一、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现实意义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现实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的社会经济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与此同时,税收制度也在不断改革完善。
个人所得税作为个人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制度必须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2.提高财政收入,支持社会事业的发展个人所得税对于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非常重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人所得税的收入也在不断增加。
对于国家来说,优化个人所得税制度,提高财政收入,可以更好地支持社会事业的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和国际话语权。
3.促进经济公平和社会公正税收制度的公平和公正是维护社会公正的重要手段。
个人所得税作为衡量个人收入的量化指标,必须与社会收入的分配状况相一致。
这个税收制度的变化使个人所得税与社会财产关系的变化相协调,弥补税制缺口,确保公平和公正的税收制度的建立。
二、个人所得税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尽管个人所得税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个人所得税门槛过低,缺乏针对性个人所得税的基本免征额较低,导致许多低收入人群也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们的负担。
与此同时,例如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其创业收益被视为个人所得,但其收益并不能与普通工薪族相提并论,传统的个人所得税税率模型并不符合其特殊情况。
因此,建立个性化的税率模型是未来一段时间必须关注的焦点。
2.需要对个税申报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的征收需要根据纳税人申报所得额进行计算,但是现行个税申报系统中存在很多漏洞,例如难以发现虚报、谎报等行为,不仅会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损失,还会导致经济的不稳定和不公正。
如何看待中国的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政府收入
![如何看待中国的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政府收入](https://img.taocdn.com/s3/m/0da09b2da1c7aa00b42acbc7.png)
人员分工
小组成员会议讨论,进展题目的构思,确定报告的主线方向; 林奇,林敏婷负责资料收集以及整理; 全组成员进展资料的整合与排版; 冯雅琳负责PPT制作; 莫智斌负责PPT报告演讲; ......
FROM 熊孩子
➢ 从2000-2012年 我国财政收入 和税收收入高 速增长,占经 济总量比重不 断上升
近年数据
•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 要分析指标。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低于0.2 收入绝对平均, 0.2-0.3 收入比较平均,0.3-0.4 收入相对合理,0.4-0.5 收入差距 较大,0.5以上 收入差距悬殊
学?&
➢ 从2011-2015 年国内生产 总值呈现逐 年增长趋势
近年数据
➢ 从2011-2015 年人均可支 配收入呈现 逐年增长趋 势
近年数据
➢ 参考资源
近年数据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GDP及国家财政收入数据 资料来源:中国历年人均收入水平统计数据
1962-2009 资料来源:中国历年GDP和国民收入比较:
• 山西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张建华先生提出了一个简便易用的公式:假定 一定数量的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顺序排队,分为人数相等的n组,从 第1组到第i组人口累计收入占全部人口总收入的比重为wi,那么说 明:该公式是利用定积分的定义将对洛伦茨曲线的积分(面积B)分成 n个等高梯形的面积之和得到的。
基尼系数
➢ 中国国家统计局基尼公布基尼系数2015年为0.462,2014年为 0.469,2013年为0.473,2012年为0.474 ,2010年为0.481。
个人所得税代扣制度,税收稽查制度
特别重视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来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对高收入人群的税收征
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e967b96a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72.png)
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一、本文概述1、个人所得税改革背景介绍个人所得税作为一种直接税,对于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个人所得税制度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要求。
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对个人所得税进行了多次改革,旨在更好地发挥其在收入分配中的调节作用,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
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个人所得税的税基逐渐扩大,税收收入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然而,个人所得税制度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税率结构不合理、税收征管难度大等,导致税收公平性和效率性受到一定影响。
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扩大,社会公平问题日益突出。
个人所得税作为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需要通过改革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促进社会公平。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个人所得税制度也需要与国际接轨,提高税收竞争力和透明度。
这要求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在保持独立性的积极借鉴国际经验,推动税收制度的国际化和现代化。
因此,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背景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社会和国际环境等方面的变化。
通过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度,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在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和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收入再分配效应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收入再分配效应,通常指的是通过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政策措施,对社会财富进行再次分配,以达到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发展的目标。
在税收领域,个人所得税作为一种直接税,对收入再分配具有显著的影响。
个人所得税改革对收入再分配效应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个人所得税是直接作用于个人收入的税种,通过调整税率、起征点、专项扣除等要素,能够直接影响个人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社会财富的分配格局。
个人所得税具有累进性,即高收入者缴纳更高比例的税收,这有助于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减轻贫富差距。
论税收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
![论税收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e69b60c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7.png)
论税收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税收作为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对于要素收入分配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税收如何影响要素收入分配,并针对现行税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实现更公平、更有效的收入分配格局。
直接效应:税收本身作为一种货币收入,直接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
政府通过设定不同的税率和税收政策,调节各要素所有者的收入水平。
例如,提高劳动所得税会降低劳动力要素的收入,相对提高资本要素的收入;而对资本收益征收较高的税则可以降低资本要素的收入,提高劳动力的相对收入。
间接效应:税收通过影响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生产要素所有者的行为来间接影响要素收入分配。
例如,对某种生产要素征税将导致该要素价格上涨,从而刺激其过度供给,相对减少其他要素的供给,导致其他要素的收入下降。
国内外学者对于税收与要素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
例如,Saez(2004)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税收政策对要素收入分配具有显著影响,且这种影响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差异。
另外,国内学者陈冬(2019)提出,税收作为调节器,应更加注重公平与效率的平衡。
本文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分析了税收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并引用了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旨在说明税收政策在调节要素收入分配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本文也强调了在设计税收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公平与效率的平衡。
此处以美国税制改革为例,说明税收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
2017年,美国进行了大规模的税制改革,主要变动包括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增加对某些商品的消费税等。
这些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要素的相对价格,影响了要素所有者的收入。
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数据,税改后第一年,资本所有者的相对收入上升了9%,而劳动者的相对收入下降了4%。
税收作为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对于要素收入分配有着显著影响。
通过直接和间接效应,税收政策能够改变各要素所有者的相对收入。
然而,税收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公平与效率的平衡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所得税与国民收入的关系
演讲稿
主讲:
今天我们组和大家交流的是个人所得税与国民收入的关系,说起额为为个税相信在座的各位老师一定很熟悉,因为它与您的利益息息相关,而各位同学相信大多数人一年之后也会成为个税的纳税人,说不准有些同学已经交纳过个税了。
首先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我国个税的基本知识:
一、个人所得税基础知识
概念:个人所得税是以自然人取得的各类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所得税,是政府利用税收对个人收入进行调节一种手段。
征税内容:
个人所得税分为境内所得和境外所得。
主要包括以下11项内容:1、.工资、薪金所得;只要是与任职、受雇有关,不管其单位的资金开支渠道或以现金、实物、有价证卷等形式支付的,都是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课税对象。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比如个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取得营业执照,像私立学校,私立医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指个人承包经营、承组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
4.、劳务报酬所得;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象、演出、表演
5.稿酬所得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如提供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使用权取得
的所得。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也就是债券,股份
8.财产租赁所得;像土地,机器租赁
9.财产转让所得,比如房子,车,但是现在对个人股票买卖取得的所得暂不征税10.偶然所得;最具代表的彩票,1000一下免征
11.其他所得
使用税率
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9级超额累进税率,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5%,共9级。
2.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
3.比例税率。
对个人的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
二、个人所得税与国民收入关系
总体上看,该时期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呈逐渐下降态势。
与此相反的是,以居民收入作为税基的个人所得税收入无论绝对规模还是相对占比都一路上扬,高速增长。
1994年至2007年个人所得税收入14年增长了近43倍,而个人所得税收入的税基居民收入仅增长了4倍。
相应地,个人所得税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14年上升了1.08
个百分点,而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却下滑了4个百分点。
两个比重的发展趋势形成鲜明的对比。
两种背离”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处于一种非正常发展状态大大增加了我国经济社会运行风险。
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导致消费需求不足,消费率下降,而消费需求不足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一切矛盾的症结所在。
下面我们用宏观经济学的AD-AS模型分析一下该现象:图1表示的是宏观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国民收入Y0和稳定的物价P0,二以上情况会导致消费需求下降,使图中AD 曲线左移,国民收入Y0下降到Y1·,P0下降不明显。
即国民收入失衡、失稳。
三、个人所得税现状剖析
(一)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总额比重过低
过去的20年是我国经济总量和国民财富增长最快的时期,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均走在世界前列,但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总额比重却低于发展中国家水平。
1998年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总额比重为3.4%,2001
年这一比重提高为6.6%,①而美国这一比重超过40%。
我国周边的国家,如韩国、泰国、印度、印尼的比重(一般在10—20%之间)均超过我国水平。
如此过低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在世界上实在并不多见。
可见,个人所得税的征管现状令人堪忧。
(二)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不健全
个人所得税是所有税种中纳税人数量最多的一个税种,征管工作量相当大,必须有一套严密的征管制度来保证。
而我国目前实行的代扣代缴和自行申报两种征收方法,其申报、审核、扣缴制度等都不健全,征管手段落后,难以实现预期效果。
比如,同一纳税人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内取得的各项收入,在纳税人不主动申报的情况下,税务部门根本无法统计汇总,让其纳税,
(三)税收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在缩小
收入来源少的工薪阶层成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主体,所得来源多、综合收入高的高收入者却缴纳较少的税。
据调查显示:2002年全国收入最高的5%人群组获得了总收入的近20%,与此相应的是,个人所得税税收收入在高收入人群的比重却相对降低。
2001年中国7万亿元的存款总量中,人数不足20%的富人们占有80%的比例,其所交的个人所得税却不及总量的10%。
(四)偷税现象比较严重
个税可以说是我国管理难度最大,偷逃税面最宽的税种。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收入水平逐渐提高,个人收入的多元化、隐蔽化,使务机关难以监控。
公民纳税意识相对比较淡薄,富人逃税、明星
偷税好像是习以为常、据国家税务总局最近测算的一项数据表明:我国个人所得税每年的税金流失至少在一千亿元以上。
四、税改可行建议
(一)减轻中低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国税总局曾经发布,在个人所得税中工薪阶层缴纳比例占三分之二,降低工薪阶层、中低收入者个税负担成为社会各界最强烈的呼声。
鉴于为中低收入者减轻税负比较迫切,财政部和国税总局制定了一个个人所得税近期方案:“调级距和级次。
级次和级距。
减税力度会比调起征点更明显,因为它实际上等于降低了税率。
目前中国个人所得税是9级累进税率,“国际上一般4到5级税率,据悉这次税改计划将9级税率缩减为6到7级,同时适当扩大级距。
目前,第一级500元,即工资收入扣除2000元起征额后的收入,对应5%的税率;第二级2000元,10%的税率;以此类推到5000元、20000元,税率分别为15%、20%。
改革后,第一级有望调到2000元,对应5%的税率。
“下一个级距可以到2万元,这个区间适用10%的税率,这样税率相当于降了一半,大部分中低收入者都集中在最低的一级或两级税率。
这个目标实现难度很大,因为它需要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还需要税务部门掌握个人包括家庭婚姻状况、银行账户等各种信息,十二五否能实现并不乐观。
(二)使高收入者成为个税主要来源;财政部官员表示,目前65%的个人所得税来自工薪阶层,与大多数国家的所得税税源结构有差别。
在新加坡,占人口总数20%的新加坡富人贡献了93%的个人所
得税,个税基本都由富人承担。
目前中国实行的是分类个人所得税制,即把个人所得分为11类,每类适用不同的税率。
这也是目前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缺陷。
提高起征点始终无法将那些高收入群体纳入进来,个人所得税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功能并未体现。
而综合与分类结合的税制改革的核心思路将会逐渐使高收入群体成为个人所得税的主要来源,这就要求国家提高对个人收入的监控能力和征管水平。
所以在此我们期待国家尽快出台强有力的政策改革个税现状,在通胀情况下减轻纳税主体负担,并实现国民收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