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生理因素.

合集下载

疼痛的护理ppt课件免费

疼痛的护理ppt课件免费
详细描述
根据持续时间,疼痛可以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根据疼痛性质,疼痛可以 分为刺痛、钝痛、灼痛等。根据疼痛部位,疼痛可以分为头痛、关节痛、牙痛 等。
疼痛的评估方法
总结词
评估疼痛的方法包括患者自评、医生问诊和观察等。
详细描述
评估疼痛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患者自评,即让患者根据自己的感受来 描述疼痛的程度、性质和影响。医生也可以通过问诊和观察来评估患者的疼痛情 况,以便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
对于严重的急性疼痛, 如手术后疼痛或创伤引 起的疼痛,需要使用更 为强效的药物。
这些药物通常是处方药 ,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 使用。此外,对于某些 急性疼痛,如心绞痛或 肾结石引起的疼痛,可 能需要特殊的治疗方法 如手术或介入治疗。
慢性疼痛控制
• 总结词:慢性疼痛控制是指长期管理和缓解慢性疼痛的过程,通常涉及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
和心理疏导。
效果评估
患者在术后一周内疼痛得到明显 缓解,康复进程顺利。
案例三:慢性疼痛患者的康复之路
01
02
03
患者情况
一位年轻女性,因车祸导 致腰部长期慢性疼痛。
护理措施
采用物理疗法、按摩、针 灸等非药物治疗,同时配 合药物治疗和心理辅导。
效果评估
患者在接受护理半年后, 疼痛明显减轻,逐渐恢复 正常生活和工作。
02
生理因素包括神经调节 、内分泌调节和免疫调 节等。
03
心理因素包括情绪、认 知和行为等。
04
调节机制可以影响疼痛 的感知、传导和耐受性 ,从而影响个体的疼痛 体验。
03
疼痛的护理措施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论文

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论文

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摘要】骨折病人术后疼痛是临床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现象,是不舒适中最严重的形式,是难以控制的。

由于术后6—8小时麻醉作用消失,使患者产生疼痛,睡眠发生异常,影响机体康复,因此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尤为重要。

【关键词】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1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140-011 临床资料本组150例手术患者,男100例,女58例;年龄15~70岁。

2 疼痛的原因2.1 生理因素:由于创伤、手术器械物理刺激,影响皮肤血管、皮下组织、筋膜、骨膜的高值损害感受器,从而对激肽敏感,使疼痛加剧。

2.2 心理反应:有的患者术后担心手术是否成功,产生恐惧、忧虑、情绪低落,紧张等因素都能引起局部血管收缩或扩张而产生疼痛;而病人对自己所感受的疼痛不能应付,即使知道怎样对待疼痛也会表现消极、灰心、不能自助心理。

2.3 患者制动:骨科病人术后多采取被动体位,活动量相应减少,不能很有效的对抗疼痛3 护理体会3.1 改善病室环境:护理人员努力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整洁、有适宜温度和湿度,有良好通风与光线、美观、安全的休养环境;夜间为病人做护理时,力争做到四轻,限制水管、电铃、电话等发出的噪音。

3.2 心理护理:术前给患者心理护理。

疼痛不仅是一种生理反应,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家庭,社会因素的影响,在疼痛治疗的整个过程,护士应运用心理护理学为患者服务。

教会患者全身放松法,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说明其创伤组织尚可获得康复,以减轻其焦虑程度,缓解不良情绪造成的增敏性疼痛。

了解患者思想情况,给予必要的解释、安慰,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多与其聊天,让其听音乐,视力无障碍者适当地看报纸.电视。

对担心止痛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应说明在强烈疼痛的情况下,使用止痛药是不易产生依赖性的,而持续忍受强烈的疼痛则会对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

请性格开朗、乐观的患者与其交流,消除患者的疑虑。

疼痛的评定

疼痛的评定

评定方法和结果记录
• 一、一般检查
• (一)了解病史 • 询问重点: • 疼痛激惹和缓解因素、疼痛特性、疼痛范围(及 放射)情况、疼痛严重程度和时间等5大要素。
• (二)观察 • 在接诊过程中详尽的观察患者疼痛的行为 (包括接受检查和未接受检查过程中), 如表情、发音、行走步态、坐姿、行为表 现和某些特定的保护性姿势等,以提供有 意义的诊断信息。
温度痛阈
• 限定法: 指当外界温度刺激不断增加或不断减少 时,患者刚刚感觉到热痛或冷痛时的温度值, 做 为热痛阈或冷痛阈。 • 选择法:让患者在两次不同时间里两个不同外界 温度刺激,选择一个能感觉到的温度刺激。 • 能够评测感觉传导神经,特别是传导热痛和冷痛 的细感觉传导纤维的A-δ(热痛)和C 纤维(冷痛) • 限定法被认为是简便、 快速测定方法
• (3)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 • 11点数字评分法(以无痛的0依次增强到最 剧烈疼痛的10共11个点来描述疼痛强度)。 被测者根据个人疼痛感受在其中一个数作 标记。 • 101点数字评分法
• 2. 注意事项
• 应提醒患者尽量准确标记,以避免患者随 意标记。
温度痛阈
• 限定法: 指当外界温度刺激不断增加或不断减少 时,患者刚刚感觉到热痛或冷痛时的温度值, 做 为热痛阈或冷痛阈。 • 选择法:让患者在两次不同时间里两个不同外界 温度刺激,选择一个能感觉到的温度刺激。 • 能够评测感觉传导神经,特别是传导热痛和冷痛 的细感觉传导纤维的A-δ(热痛)和C 纤维(冷痛) • 限定法被认为是简便、 快速测定方法
• (六)其他疼痛的评定方法 • 1. 疼痛与功能障碍的评定
• 疼痛与功能障碍关系密切, 尤其在慢性疼痛(如慢 性腰痛等)时, 因此有必要对疼痛及其相应的功能 障碍情况进行评定。 • 此时,通常采用专门的、有针对性的评定量表, 如Qswestry腰痛功能障碍指数。

健康评估疼痛

健康评估疼痛
疼痛程度剧烈,部位明确。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内脏牵涉痛---部位
心绞痛---心前区、左臂尺侧 胃、胰---左上腹、左肩胛区 肝、胆---右肩部 肾绞痛---腹股沟、外生殖器、大腿内侧 阑尾—上腹部或脐区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5.神经痛
为神经受损引起的疼痛。特点:剧烈灼痛或酸痛。
2)肌肉、肌腱、筋膜、关节等深部组织对疼痛的敏感 性次之,定位较准确,疼痛剧烈而持久,常伴压痛;
3)内脏器官对疼痛的敏感性较弱,缓慢而持久,可为 钝痛、胀痛、绞痛等,定位不明确,常伴有牵涉痛, 且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等自主神经兴奋症状。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三、疼痛的分类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经济文化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发生机制:
各种刺激(物理或化学性)
乙酰胆碱、5羟色 胺、组织胺、缓激 肽、钾离子、氢离
子、酸性产物
致痛物质 游离神经末梢
大脑皮质第一感觉区
疼痛
游离神经末梢,它是一种化学感受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机体对疼痛的敏感性
1)皮肤:对疼痛最敏感,皮肤痛发生迅速,呈尖锐性 刺痛,定位明确,可伴有烧灼感;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WHO将疼痛划分成以下5种程度:
0度:不痛; Ⅰ度:轻度痛,可不用药的间歇痛; Ⅱ度:中度痛,影响休息的持续痛,需用止痛药 Ⅲ度:重度痛,不用药不能缓解的持续痛; Ⅳ度:严重痛,持续的痛伴血压、脉搏等变化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按疼痛性质分类
•钝痛 •锐痛 •跳痛
程度 性质

护理学基础_疼痛

护理学基础_疼痛

发生机制
伤害因素 组织 致痛物质(组胺等) 作用于
痛觉感受器(位于皮肤及组织内的
释放
游离神经末梢) 痛觉冲动 脊髓
作用于
丘脑
大脑皮层
疼痛感
产生
神经传导
投射到
产生
: 疼痛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疼痛的原因
影响疼痛的因素
温度刺激 化学刺激 物理损伤 病理改变 心理因素
年龄
社会文化背景
个人经历
个人心理特征
情绪
注意力
疲乏
患者的支持系统
治疗及护理因素
疼痛的原因
温度刺激 化学刺激 物理损伤 病理改变 心理因素
影响疼痛的因素
年龄 社会文化背景 个人经历 个人心理特征 情绪
注意力 疲乏 患者的支持系统 治疗及护理因素
疼痛患者的护理
疼痛程度 疼痛的护理
护理
1、评估: A内容:部位,时间,性质,程度,表达方式,影响疼痛的因素,对患者的影响。 B方法:数字式疼痛评定法,文字描述式评定法,视觉模拟评定法,面部表情测量图。 2、护理目标 3、护理措施: A、减少或消除引起疼痛的原因。 B、缓解或解除疼痛:药物,物理,针灸,电刺激等。
护理学基础_疼痛
疼痛的概念
北美护理诊断协会(NANDA)1978年对疼痛(pain)所下的定义是:“个体经受或叙 述有严重不适或不舒服的感受”。
如生理反应:面色苍白、出汗、肌肉紧张、血压升高、呼吸 行为情反绪应反:应烦:躁心紧不跳张安加、、快恐皱哭、惧眉闹恶、、、心焦咬击呕虑唇打吐等、等、。握休拳克、身体蜷曲、呻吟、
为 疼痛病人制定护理计划。
谢谢
疼痛的性质
❖ 感受器在各部位的分布密度不同, 对疼痛刺激的敏感度也有所不同

疼痛护理教案模板范文

疼痛护理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疼痛的定义、分类、评估方法及疼痛的生理、心理因素。

- 理解疼痛对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影响。

- 熟悉疼痛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2. 技能目标:- 学会使用疼痛评估工具进行疼痛评估。

- 掌握疼痛护理的常用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方法。

- 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疼痛护理方案。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疼痛患者的同理心和关爱。

- 增强学生的疼痛护理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疼痛的定义、分类及生理、心理因素。

2. 疼痛评估方法及工具。

3. 疼痛对患者的影响。

4. 疼痛护理的基本原则。

5. 疼痛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方法。

6. 个体化疼痛护理方案的制定。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疼痛的基本概念、评估方法、治疗方法等。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疼痛护理的实际情况。

3. 角色扮演法:模拟患者和护士的角色,让学生体验疼痛护理的过程。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疼痛护理的难点和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疼痛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疼痛护理在临床工作中如此重要?(二)讲解新知识1. 疼痛的定义、分类及生理、心理因素。

2. 疼痛评估方法及工具。

3. 疼痛对患者的影响。

4. 疼痛护理的基本原则。

(三)案例分析1. 教师提供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疼痛护理的实际情况。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四)角色扮演1. 学生模拟患者和护士的角色,体验疼痛护理的过程。

2. 教师观察并指导学生的操作。

(五)小组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疼痛护理的难点和问题。

2. 学生分享讨论结果,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六)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提出疑问。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疼痛护理实际操作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在模拟情景下的表现。

疼痛试题及答案

疼痛试题及答案

疼痛试题及答案# 疼痛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疼痛的国际通用定义是什么?A. 一种不愉快的感觉B. 一种情绪状态C. 一种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的信号D. 一种生理反应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疼痛的分类?A. 急性疼痛B. 慢性疼痛C. 神经性疼痛D. 心理性疼痛答案:D3. 疼痛评估的常用方法是什么?A. 视觉模拟量表(VAS)B. 数字评分量表(NRS)C. 言语评分量表(VRS)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 二、填空题4. 疼痛的三个维度包括:_______、_______和情感维度。

答案:感觉维度;认知维度5. 阿片类药物用于治疗_______疼痛。

答案:中重度## 三、简答题6. 简述疼痛的生理机制。

答案:疼痛的生理机制涉及外周神经末梢对伤害性刺激的感知,通过神经纤维传递至脊髓,再由脊髓上行至大脑皮层进行处理。

在这个过程中,多种神经递质和受体参与调节疼痛信号的传递和感知。

7. 描述慢性疼痛的特点。

答案:慢性疼痛通常持续时间较长,可能超过3个月,且疼痛的原因可能不明显或与初始损伤无关。

慢性疼痛可能伴随情绪和睡眠问题,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 四、案例分析题8. 患者李先生,因车祸导致右腿骨折,术后出现持续性疼痛。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答案:李先生的持续性疼痛可能由术后炎症、神经损伤或心理因素引起。

处理方法包括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减轻炎症,神经调节药物改善神经传导,以及心理干预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压力。

## 五、论述题9. 论述疼痛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

答案:疼痛管理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环节。

有效的疼痛控制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改善其情绪状态,促进伤口愈合,加快康复进程。

在临床治疗中,疼痛管理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多模式干预,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

## 六、判断题10. 所有疼痛都可以通过药物控制。

(对/错)答案:错。

虽然药物是控制疼痛的重要手段,但并非所有疼痛都可以通过药物得到有效控制。

疼痛的机制

疼痛的机制

疼痛的机制目前许多学者从不同方面、不同领域对疼痛机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较权威的有致痛释放学说、神经调节理论和闸门控制理论。

1.致痛释放学说该学说认为刺激作用于机体达一定程度时,机体组织受损,释放致痛物质,如组胶、缓激肤、5-短色胶、乙酸胆碱、H+等,作用于痛觉感受器。

这些痛觉感受器存在于游离的神经末梢和细纤维组织中,分布在皮下及深部组织的小动脉周围,产生痛觉冲动,沿传入神经传入脊髓,随后沿脊髓丘脑束和脊髓网状束传人大脑皮质的某一区域,引起痛觉。

2.神经调节理论该理论则认为神经调节剂或影响神经冲动传导的物质,是疼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这些物质存在于躯体感受器、脊髓后角的神经末梢及脊髓丘脑束的感受器中。

它们可分为两类: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

神经递质可通过两个神经纤维的突触间隙传递电冲动,它包括P物质、血清素和前列腺素。

而神经调质包括调节神经元的活动并调整或改变疼痛刺激的传送,但不直接通过突触间隙传送神经信号。

人们认为它们是通过增加或降低特定神经递质的作用而间接地起作用。

神经调质包括内啡肤、力啡肤和缓激肤。

疼痛的药物治疗主要是考虑选择可影响神经调节剂的药物。

3.闸门控制理论已知神经系统中无特定的疼痛中枢。

该理论认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闸门装置可对疼痛冲动进行控制甚至阻断。

闸门装置位于脊髓后角、丘脑和边缘叶系统的实体浆细胞中。

疼痛冲动敞开时可顺利穿行,而当闸门关闭时就会被阻断。

因此如何关闭闸门是疼痛干预的重点闸门的开闭由感觉神经元和大脑下行控制纤维这两者活动的平衡来协调。

当A-σ和C 神经元起主要作用时,它们释放P物质有助于冲动通过闸门装置,个体就会感觉到疼痛。

当机械感受器、较粗的快速A-ß神经元的作用为主时,会释放起抑制作用的神经递:闭闸门装置,个体就不觉得疼痛。

按摩可刺激机械感受器,因而有助于缓解疼痛。

即冲动上传到大脑,大脑皮质中枢也可调节个体对疼痛的感知。

内源性阿片类物质,如:生的天然止痛药一一一内啡肤,可沿下行神经通路释放,通过阻滞P物质的释放而关|装置。

健康心理学(疼痛与健康)

健康心理学(疼痛与健康)

第一节 疼痛的概念与意义
(五)闸门控制学说
闸门控制学说(gate control theory)认为疼痛的产生取决于 刺激所兴奋的传入纤维种类和中枢的功能结构特征。细纤维兴 奋可以打开“闸门”让疼痛神经冲动通过,粗纤维兴奋则使 “闸门”关闭,疼痛神经冲动受阻。此学说尽管仍有欠缺,但 极大地推动了疼痛的机制、药理、心理学和治疗学的研究和发 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也是近年来多为人们引用的理论。
生化研究的单胺递质假说认为,5-羟色胺和儿茶酚胺系统与 情感性障碍有密切关系,如果5-羟色胺不足可能构成了易患素 质,而去甲肾上腺素的功能减弱就出现了抑郁。
第四节 慢性疼痛与抑郁症
二、抑郁症致痛的病理机制 (二)心理社会因素
1.认知和情绪; 2.学习机制; 3.人格因素。
第四节 慢性疼痛与抑郁症
第一节 疼痛的概念与意义
(三)根据疼痛的程度分类 1.微痛:似痛非痛,常与其他感觉复合出现,诸如痒、
酸麻、沉重、不适感等。
2.轻痛: 疼痛局限,痛反应轻微。 3.甚痛: 疼痛较著,痛反应明显。 4.剧痛: 疼痛难忍,痛反应强烈。
第一节 疼痛的概念与意义
(四)根据疼痛的病因分类
可分为外周性痛、中枢性痛和心因性痛。
了一些评价方法。
第三节 疼痛的测量
一、疼痛的评价方法 (一)口述性疼痛测定
口述性疼痛测定即受试者采用语言表达方法描述其 受各种刺激以后的感觉体验,根据被测者的口述结果 研究人员进行疼痛评价。
根据检测方法依赖的参数不同,又可分成刺激依赖 法和反应依赖法。
第三节 疼痛的测量
一、疼痛的评价方法 (二)非语言检测
第二节 疼痛的心理社会因素
(三)年龄和性别
相同的伤害性刺激在不同年龄的人群中所引起的疼 痛程度及其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疼痛管理-基础理论篇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章节课后题库202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疼痛管理-基础理论篇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章节课后题库202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疼痛管理-基础理论篇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题库202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1.下列属于NSAIDs 药物不良反应的是:()。

答案:胃肠道损伤###肝肾损伤###过敏反应2.中枢神经病理性痛包括()。

答案:梅毒脊髓炎###脑梗###癫痫3.在椎间盘突出症的射频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

答案:椎体终板的热损伤###电极折断###椎间盘感染###血管损伤4.以中医病因分类的三因学说讲,引起疼痛的原因可归纳为()这三类。

()答案: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不内外因5.认知行为疗法的具体实施方法可分为()这几步。

()答案:减少药物治疗###初步形成治疗目标###评估###技能训练###重塑患者对待疼痛的态度###增加运动锻炼6.2020年7月,IASP除了修改疼痛的定义外,还特别解释疼痛的词源,并对该定义作出6项扩展:()答案:语言描述仅仅是表达疼痛的方式之一,语言交流障碍并不能代表一个人或者动物不存在疼痛感受。

###疼痛与伤害性感受不同,纯粹的生物学意义上的感觉,神经元和神经通路的活动并不代表疼痛;###个体对自身疼痛的主诉应该予以接受并且尊重;###疼痛始终是一种主观体验,同时又不同程度地受到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人们可以通过生活经验和体验学习感知疼痛,并认识疼痛的实际意义;###疼痛通常是一种适应性的和保护性的感受,但疼痛同时也可以对身体机能、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7.慢性疼痛药物治疗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答案:应遵从用药个体化原则###按药物作用的时间间隔给药###尽量口服给药###同时应用辅助药物8.以下属于阿片类药物的有:()。

答案:芬太尼###羟考酮###吗啡9.癌性疼痛的主要病因是()。

答案:肿瘤侵犯神经、侵犯胃肠道或软组织引起的疼痛###放射治疗引起的放射性神经炎、放射性骨坏死引起的疼痛###长期卧床形成的褥疮、肌肉痉挛引起的疼痛###肿瘤骨转移导致的疼痛10.Ai-PCA系统组成包括:()。

疼痛的机能实验报告(3篇)

疼痛的机能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疼痛的基本概念和生理机制。

2. 掌握疼痛评估的方法和工具。

3. 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不同刺激对疼痛感知的影响。

4. 研究镇痛药物对疼痛反应的调节作用。

二、实验原理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现象,是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疼痛感知涉及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多个器官和系统的参与。

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疼痛刺激,观察和分析疼痛的生理机制,并研究镇痛药物对疼痛反应的调节作用。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家兔(体重2-3kg)。

2. 实验仪器:电子刺激器、生理信号采集系统、温度计、计时器、疼痛评估量表等。

3. 实验试剂:盐酸利多卡因、吗啡等镇痛药物。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利多卡因组、吗啡组。

2. 实验步骤:(1)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注射,观察疼痛反应。

(2)利多卡因组:给予利多卡因注射,观察疼痛反应。

(3)吗啡组:给予吗啡注射,观察疼痛反应。

3. 疼痛评估:采用疼痛评估量表对实验动物进行疼痛评分,包括疼痛程度、持续时间、疼痛部位等指标。

4. 数据采集:利用生理信号采集系统,实时监测实验动物的生理指标,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

五、实验结果1. 对照组:实验动物在给予生理盐水注射后,表现出明显的疼痛反应,疼痛评分较高,持续时间较长。

2. 利多卡因组:实验动物在给予利多卡因注射后,疼痛评分明显降低,疼痛程度减轻,持续时间缩短。

3. 吗啡组:实验动物在给予吗啡注射后,疼痛评分显著降低,疼痛程度减轻,持续时间缩短。

4. 生理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利多卡因组和吗啡组的生理指标(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均有所改善。

六、实验分析1. 疼痛的生理机制:疼痛的产生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多个器官和系统的参与密切相关。

在本实验中,模拟疼痛刺激后,实验动物表现出明显的疼痛反应,证实了疼痛的生理机制。

2. 镇痛药物的作用:利多卡因和吗啡均具有镇痛作用,其中利多卡因主要通过阻断神经传导产生镇痛效果,吗啡则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镇痛效果。

疼痛护理ppt精品课件

疼痛护理ppt精品课件
Nursing for patient with pain
CHANGHAI
手术治疗!疼痛?
75%的手术病人有比较明显的术后疼痛 病人害怕手术很大程度上是害怕术后疼痛
CHANGHAI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影响因素 三、疼痛分类
CHANGHAI
1. 疼痛
基本概念
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 情绪上的感受,伴随着现有的 或潜在的组织损伤
CHANGHAI
按疼痛的快慢分类
急性疼痛 慢性疼痛 突然发生
持续时间超过 3个月以上 持续时间不超过 1个月 分为癌性疼痛和非癌性疼痛 提示组织损伤的重要信号
疼痛分类
按疼痛的病因分类
器质性疼痛
疼痛分类
伤害感受性:完整的伤害感受器收到刺激引起
神经病变性:神经纤维受损或神经系统因创伤
--(国际疼痛研究协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 IASP,1979)
CHANGHAI
患者的主诉是评估疼痛的黄金标准
Gold Standard
CHANGHAI
Pain is whatever the experiencing person says it is and exists whenever he says it does
参数
哭声 无
1
高调的
2
3
伤心、无法安慰
需O2保持SaO2 在95%以上
生命体征升高 表情
不吸氧
氧浓度小于30%
氧浓度大于30%
HR、BP等于或低于 HR、BP升高不超过 HR、BP升高超过基 基础值 基础值的20% 础值的20% 无 做鬼脸 呻吟、咕哝

骨伤病人的疼痛护理

骨伤病人的疼痛护理

骨伤病人的疼痛护理作者:杨晓黄晓林高伟利冉令美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年第10期【摘要】疼痛是绝大多数骨伤患者的固有体征,也是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它受心理状态和其他因素的制约,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

能否有效地预防或减轻疼痛 ,减少骨折病人因疼痛引起对机体的有害影响,促进骨折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对做好骨伤病人疼痛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骨伤疼痛护理【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253-02疼痛提示个体的防御功能或人的整体性受到侵害,是个体身心受到侵害的危害警告,常伴有生理、行为和情绪反应;疼痛是一种身心不舒适的感觉[1],是一种主观经历。

疼痛已成为继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2]. 能否有效地预防或减轻疼痛 ,减少骨折病人因疼痛引起对机体的有害影响,促进骨折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对做好骨伤病人疼痛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随机选择2011年1~12月间住院病人100例,其中男53例,女47例,年龄6~86岁。

2 疼痛评估对疼痛程度的评估是进行疼痛治疗的基础,是合理、恰当的镇痛治疗保证。

疼痛评估包括疼痛的部位、特点、加重或减轻的因素及强度。

最可靠有效的评估指标是患者的自我描述。

可使用评分方法评估疼痛程度,方法有:语言评分法(verbal rating scale, VAS)、视觉模拟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 NRS)、面部表情评分法(face pain scale, FPS)、术后疼痛评分法[1]。

当病人在较深镇静、麻醉或接受肌松剂时,常不能主观表达疼痛程度,须定时仔细的观察患者疼痛相关行为(运动、面部表情和姿态)与生理指标(心率、血压和呼吸频率)的变化来评估疼痛程度。

3 护理措施3.1心理护理疼痛既包括生理因素,也包括心理因素。

疼痛管理指南

疼痛管理指南

疼痛管理指南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生理反应,它是人体对于对组织、神经或器官的损伤或炎症所产生的一种警告信号。

合理的疼痛管理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指南将介绍疼痛的分类、评估、治疗以及预防措施,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处理疼痛问题。

一、疼痛分类根据疼痛的性质和原因,疼痛可以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

1. 急性疼痛急性疼痛是突然发生的疼痛,一般在损伤后立即出现,并伴随着明确的病因。

急性疼痛通常是自限性的,治疗目标是迅速缓解疼痛并治疗病因。

2. 慢性疼痛慢性疼痛是指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的疼痛,它可以是一种独立的病症,也可以是一个疾病的症状。

慢性疼痛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长期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综合治疗和管理。

二、疼痛评估对于疼痛患者的评估是疼痛管理的第一步,它有助于确定疼痛的类型、原因和强度,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

1. 详细病史获取了解患者在疼痛发生之前的状况和事件,包括损伤、疾病史以及用药情况等,有助于了解患者的疼痛背景,并寻找可能的病因。

2. 生理检查通过观察、检查和触诊等手段,评估疼痛患者的生理状况,寻找与疼痛相关的体征和因素。

3. 疼痛量表使用可靠和有效的疼痛量表,如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或面部疼痛评分量表(Face Pain Scale,FPS),来帮助患者描述疼痛的强度。

三、疼痛治疗疼痛治疗的目标是减轻或消除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治疗方法可以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心理干预等。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疼痛管理的核心,常用的药物包括非处方药(如非甾体抗炎药、麻醉药等)和处方药(如镇痛药、抗抑郁药等)。

具体的药物选择和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处理。

2.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通过物理手段,如热敷、冷敷、按摩、针灸等来缓解疼痛。

物理治疗对于某些类型的疼痛尤其有效,如肌肉骨骼疼痛和神经性疼痛。

3. 心理干预心理干预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和心理支持等方式,帮助患者改变对疼痛的认知和应对方式,从而减轻疼痛程度和对疼痛的恐惧心理。

疼痛--概述

疼痛--概述

疼痛--概述疼痛是一种复杂的主观感觉,反映真实的或可能的组织损害及由此引发的情感反应.分类急性疼痛是提示损伤可能或损伤程度的一个重要的生物信号,其持续或预期持续的时间短,典型地不超过1个月.它通常伴发焦虑以及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活动(例如,心动过速,呼吸频率增加,血压升高,出汗,瞳孔扩大).慢性疼痛通常是被广泛地并人为地用来指一些在急性组织损伤消退后继续持续超过1个月的疼痛,或者持续或反复超过3个月以上的疼痛,或者预期会继续或进展的组织损伤所伴的疼痛.慢性疼痛已丧失其适应性生物作用.往往会逐渐出现一些自主神经系统征象(例如,疲乏,睡眠障碍,食欲减退,饮食无味,体重减轻,性欲减退,便秘),并且可能继发抑郁症.疼痛也可以大致划分为可以用生理性机制来解释的身源性(somato genic)疼痛,亦即器质性疼痛,或没有器质性病理能足以解释其疼痛程度与伴发功能障碍的心因性(psychogenic)疼痛,后者被认为大多数是与心理因素有关(见下文心因性疼痛综合征).身源性疼痛又可分伤害感受性疼痛(nociceptive pain)与神经病变性(neuro-pathic pain).伤害感受性疼痛是由躯体或内脏痛觉敏感神经纤维遭受伤害即时的激活所引起.当躯体神经受到伤害时典型的疼痛是持续性疼痛或压缩样痛(如大多数癌症疼痛).神经病变性疼痛是由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所引起;是由周围神经系统和/或中枢神经系统内异常的躯体感觉过程所维持(见下文神经病变性疼痛).疼痛可能涉及交感神经系统的传出功能(交感神经介导的疼痛),或明确的周围神经病理变化(如神经遭受压迫,神经瘤形成),或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脑卒中,脊髓损伤).通常疼痛只是明确的神经疾病症象的一部分.可以引起疼痛的周围神经病变可以分为单一的周围神经病变或多发的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的痛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是糖尿病.中枢神经系统病理引起的神经病变性疼痛,被称为失传入性(deaf-ferentation)疼痛,也可分为若干类型,例如脑卒后的中枢性疼痛,或截肢后的幻肢痛.某些疼痛综合征具有多因素的病理生理学;例如,大多数癌症疼痛综合征虽然主要是伤害感受性成分,但是也可能有神经病变性成分,因为癌肿及抗癌治疗都能损害神经,此外还有因为功能丧失及担忧疾病进展引起的心理因素.在慢性骨或关节损害(如关节炎,镰状细胞性贫血,血友病)中所见的疼痛综合征可能以伤害感受性疼痛为主.区分持续性疼痛与复发性急性疼痛(例如在镰状细胞疾病中)也是疼痛分类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两者的治疗计划可能有所不同.有些疼痛综合征很难加以分类.例如,在大多数病例中,慢性头痛就可能涉及肌肉与血管内各种伤害感受性障碍与多种心理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疼痛的评估在头痛的评估中,总是应该寻找器质性的病因---即便病人的疼痛很可能有显著的心理因素的参与---因为处理疼痛最佳的方法是去除基础的病因.一旦器质性病因被排除后,附加的其他检查都属无用.这些不起作用的检查对医生和病人所提供的诊断工作正在继续进展的错觉有可能使病人的适应不良行为继续维持,而阻碍病人比较正常功能的恢复.病史应包括疼痛的严重程度,定位,性质,持续时间的长短,病程,疼痛出现的时间性(包括缓解的频率和波动的程度),使疼痛加剧与减轻的各种因素,以及与疼痛同时伴发的病情(特别要重视心理状态,抑郁症和焦虑).应询问各种药物与其他治疗措施的应用,疗效和副作用.应询问病人有否正在进行中的法律诉讼,或对经济补偿的谋求.个人或家族中有关慢性疼痛的病史往往有助于阐明当前的问题.必须对病人功能活动的水平作详细的衡量,重点是有关病人的家庭关系(包括性生活),社交网络,职业与业余爱好.检查者应了解病人的疼痛对其正常生活与人际关系所起的影响如何.对当前或病前有无病态心理现象,以及家庭矛盾所起的作用,也应加以评估.必须明确病人所诉述的疼痛的真正意义.提出疼痛的体诉似乎比诉述抑郁或焦虑更易为社会接受,一定要在决定正确治疗之前,将这些笼统的描述所反映的大不相同的体验感受区分清楚.同样,要区别疼痛与痛苦,这个问题在癌症病例中尤其突出,疼痛能带来痛苦,但是功能障碍以及惧怕死亡的来临也能带来同样的痛苦.病人对疼痛的感受可能反映出比疾病内在的病理学更多的东西.体格检查很重要,往往有助于明确根本的病因,并进一步核实功能障碍的程度.如有需要,应作有关的实验室与放射学检查.治疗非阿片类镇痛药这些药物,特别是扑热息痛和非类固醇抗炎药(N SAID),对轻度至中度疼痛的治疗往往有效.各种非类固醇抗炎药在价格,作用持续时间与副作用方面各不相同,在个别病人身上产生的效果往往不能预料.如果开始应用的剂量如能被耐受但产生的镇痛效果不足,可考虑适当增加剂量.如果增加剂量后效果仍不满意,说明尚未到达封顶剂量,则还可进一步加量.但应用的剂量不应超过通常推荐的开始剂量的1.5~2倍,以限制毒性作用的危险性.应对病人作大便隐血,血常规,电解质和肝,肾功能监测检查.与阿片类药物不同,非类固醇抗炎药不产生药物的躯体依赖性与耐药性.阿片类(麻醉性)镇痛剂"阿片类"("Opioid")是个类名,凡能与中枢神经系统内阿片受体结合的,能产生激动剂作用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物质,都称阿片类激动剂.阿片类镇痛剂在处理严重的急性疼痛,包括手术后疼痛,以及慢性疼痛,包括癌症疼痛病例中都是极为有用.但它们的使用往往不足,造成病人不必要的疼痛与痛苦,因为对需用的剂量的估计往往偏低,而对它们的作用持续时间和发生副作用的危险性却又被估计过高,而且医生与护士对药物成瘾性的发展常持有不合情理的顾虑.虽然在长期应用阿片类镇痛剂治疗慢性疼痛的病例中几乎所有病例都会发生躯体依赖性,但在没有滥用药物病史的病人中,药物成瘾是极为罕见的,因此在剧烈疼痛病例中在决定是否开始应用此类药物或剂量是否须要增加时,不要考虑药物成瘾的问题.吗啡,一种阿片生物碱,是阿片类镇痛剂的原型.在患有急性疼痛而对吗啡不存在耐药性的病例中,肌肉注射10mg左右的剂量可以产生镇痛而不引起意识重大的改变.吗啡既能对起初的疼痛感知,又能对后者引起的情绪反应起作用.患有剧烈疼痛的病人在应用吗啡后很少会产生欣快感,而是会变得昏沉并放松,部分是由于痛苦的感受有所减轻.对急性疼痛,通常应用吗啡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硫酸吗啡是最常用的水溶性盐.传统的观点认为口服吗啡是无效的,因为它被迅速代谢降解,主要在肝脏内,经小便排泄.但是,如果将剂量调高,口服吗啡可以很有效.缓释型口服吗啡是治疗剧烈癌症疼痛最常用的药物.应用很低剂量的吗啡作脊腔内注射(例如,硬膜外注射5~10mg,或鞘内注射0.5~1m g)可在手术后提供长时间(最长可达24小时)的镇痛效果;在经过选择的病例中,通过适当的剂量调整,脊腔内注射吗啡可以作为长期性处理措施.吗啡的副作用与剂量相关.吗啡能引起周围平滑肌收缩,后者造成的最重要的一个结果是胃肠道推进动作的减弱,导致便秘(对治疗腹泻倒是有用).吗啡能使小静脉(容量血管)发生扩张,在血容量不足的病人中可以发生血压降低,在突然从卧位转为直立位的病人中可以引起直立性低血压.这种副作用在长期使用吗啡的病例中少见.吗啡6-葡萄糖苷酸是吗啡的一种代谢产物,也具有强力的药理作用,经肾脏排泄,在接受多次剂量吗啡的肾功能衰竭病例中出现过度的药效反应可能是与它有关.其他阿片类激动剂包括可待因(阿片的一种衍生物),芬太尼,氢化吗啡酮,左啡诺,度冷丁与美沙酮(都是人工合成的阿片类激动剂),羟考酮(合成的吗啡同属物),羟吗啡酮与丙氧芬(化学结构与美沙酮相关).这些药物的常用剂量,效力,作用持续时间以及副作用都具体药物的选用可以根据过去使用有效的经验,价格低廉(美沙酮价格最低),药物供应情况,给药途径,或作用持续时间长短等因素来作决定.半寿期短的阿片类镇痛剂(如吗啡与氢化吗啡酮)应作为急性疼痛的第一线治疗用药,如果疼痛持续不止则可以改用作用较长的阿片类镇痛剂.在更改用药或给药途径时,掌握各种阿片类药物的等效镇痛剂量是很重要的.各药物之间的交叉耐受性是不完全的,因此在用一个药物取代另一个药物时,应将其等效镇痛剂量降低50%.美沙酮是唯一的例外,其等效镇痛剂量应降低75%~90%.鉴于个体之间反应差异很大,应该根据各别病人的反应来调整阿片类药物的剂量.对从未用过阿片类药物的急性疼痛病例,应对疼痛的缓解,镇静作用,呼吸频率以及血压进行密切的监测以利剂量的调整.老年人对阿片类的敏感性有所增高;为达到同样的镇痛,他们的首次用药剂量与药物递增的剂量都应当比年轻人要小,而且老年人更容易发生药物副作用.一开始不妨只在病人提出要求时才给药;大多数阿片类药物都是至少每3小时给药,好多是每2小时给药.由于一般药物都要经过4~5个半寿期的时间以后才能达到稳态水平,半寿期较长的药物(特别是左啡诺和美沙酮)在血浆水平上升的过程中有发生延迟性毒性作用的危险.缓释剂型的阿片类药物典型地需要经过若干天才能达到稳态的血浆水平.耐药性(需要依靠剂量的增加来维持药物的效应)看来只是长期治疗过程中阿片类药物效果减退的一个少见的原因.通常增加剂量的需要是反映基本疾病恶化和疼痛进展性加重.虽然同时可能也有镇痛作用耐药性现象的发展,但是后者很少是需要增加剂量的唯一理由.不要因为担心耐药性的发生而妨碍适当的早期并积极应用阿片类镇痛剂.不同生理系统对阿片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情况也不相同;例如,对便秘作用产生耐药性比较慢,而对呼吸抑制或恶心作用的耐药性典型地在治疗开始后不久就会产生.在肾功能衰竭,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因呼吸抑制),肝脏疾患,或原先已有脑病或痴呆的病例中,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必须谨慎.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婴儿,对阿片类药物十分敏感,因为他们缺乏充足的代谢通路来清除这些药物.保障阿片类药物适当应用最为重要的指南是通过剂量滴定使剂量应用方案达到个体化.剂量滴定是逐步递增用药剂量直至在镇痛效果与药物副作用之间达到一个有利的平衡.如果不能达到这种有利的平衡,说明该药物无用.一个有效的剂量滴定技巧是应用"救援剂量"("rescue doses").在递增剂量进行调整过程中,出现突破性疼痛时使用救援剂量治疗.除了固定的每隔数小时的用药或使用作用时间长的药物外,需要时每隔2小时给一次额外的短半寿期药物.救援剂量的具体用量凭经验决定,要根据现用的正规剂量加以参酌,通常是每天总剂量的5%~10%.如果继续需要多次救援剂量或疼痛仍然持续,则每天正规用药剂量应予增加,增加的量是救援剂量的总数.给药途径如可能,阿片类药物以口服为宜,以延长作用并避免血浆水平快速的波动.使用吗啡缓释片或羟考酮(间隔8~12小时用药),以及经皮肤芬太尼(间隔2~3天用药),可以减少用药次数.在使用注射给药时,静脉注射较肌内注射更能使病人感到舒服.如果反复注射给药产生显著的药团作用,即注射后早期出现药物峰值引起的毒性作用,而在后期血浓度低谷时出现突破性疼痛,则应考虑静脉或皮下连续滴注.在滴注时可增加由病人调控的镇痛装置,使病人能触发附加药物的输入,提供补充性剂量.硬脊膜外与鞘内注射阿片类药物需要专门的技能.通过脊髓水平阿片类受体的激活,有可能产生镇痛作用而副作用较少.不过,药物在脊髓以上部位的重新分布导致急性给药后发生延迟性毒性作用以及费用昂贵都是问题.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便秘是一个常见的不良反应,处理的方法是增加饮食中的纤维素含量,每天超过10g(除非有肠梗阻存在),使用大便润软剂(例如,多库酯钠100mg,每日2~3次),通常与刺激性泻剂(例如,番泻叶)合用.刺激性泻剂开始用低剂量,需要时可以增加用量.对持久的便秘,可每隔2~3天使用渗透性泻剂(如枸橼酸镁),或长期服用乳果糖(例如,15ml,每日2次).镇静副作用可用利太林或右旋苯丙胺作特殊对症治疗,开始用量5m g口服,每天1~2次,逐步增加以达有效剂量.最大剂量很少超过每天60mg 总量.恶心反应可用盐酸羟嗪(hydroxyzine)治疗,25~50mg,口服,每6小时1次;或灭吐灵10~20mg口服,每6小时1次;或有止吐作用的吩噻嗪类药物(如甲哌氯丙嗪,每6小时口服10mg,或25mg栓剂纳肛,每6小时1次).呼吸抑制在接受长期治疗的病例中罕见,因为对呼吸抑制作用的耐药性很快就产生;如发生呼吸抑制,应检查有无其他病理过程在起作用.在躯体依赖性病例中如果必须对呼吸抑制进行治疗,可缓慢静脉注射纳洛酮稀释溶液(0.4mg溶于10ml0.9%氯化钠溶液),按呼吸频率调整给药,而不是按病人的觉醒状态,要注意避免激发急性戒断综合征(见下文阿片类拮抗剂).激动剂-拮抗剂这类药物具有强力的镇痛作用,而导致药物滥用的倾向性则较阿片类激动剂略为轻些;它们的拮抗剂作用有可能在已经对阿片类药物产生药物依赖性的病例中诱发戒断综合征.镇痛新是唯一有口服剂型的激动剂-拮抗剂,它的拮抗剂作用弱,而镇痛作用相当显著.属于这一类的其他药物还包括丁丙诺啡,布托啡诺,地佐辛与纳布啡.阿片类拮抗剂这些阿片类样物质能与阿片受体结合,但不产生激动剂作用.纳洛酮(naloxone)几乎是一种纯粹的阿片类拮抗剂,能逆转阿片类的各种作用.在静脉注射后数分钟内即开始奏效,肌内注射时作用略为慢些.但是,它的拮抗作用持续的时间通常较阿片类药物引起呼吸抑制的持续时间为短,因此必须进行严密的监测,有必要反复应用纳洛酮.在从未应用过阿片类药物的病人中,发生急性阿片类药物过量时,纳洛酮较常用的开始剂量是0.4mg,静脉注射,每隔2~3分钟,需要时.在接受长期阿片类药物治疗的病例中,纳洛酮只应用于逆转呼吸抑制,而且给药时必须更为谨慎,以避免激发戒断症状或疼痛复发.合理的开始剂量是0. 04mg(1安瓿0.4mg稀释于10ml0.9%盐水中),作静脉注射,每隔2~3分钟,需要时.纳屈酮(naltrexone)是一种口服有效的阿片类拮抗剂,用于阿片类药物或酒精成瘾病例作为辅助治疗.它的药效作用时间长,一般能为病人所忍受.非药物性镇痛治疗对选择性慢性疼痛病例也可以应用一些非药物性镇痛治疗;它们包括一些无创伤性措施(如经皮电流神经刺激,透热理疗)以及各种特殊的麻醉科,神经外科和有创性神经刺激措施.对这些措施尚无对照性的研究,但大宗病例组的资料提示它们是有效的.在减轻癌症疼痛中,这些措施所起到的确切作用尚不明确.有创性措施对局限性疼痛最为有用;但它们的执行需要特殊的技能水平,可能只有在某些医学中心才具备.只有在常规的无创伤性措施使用无效时再考虑有创性措施,但有一个例外情况,就是在中腹部疼痛病例中,应用麻醉科技术作腹腔丛神经破坏性封闭,及早采取这种治疗带来的好处看来要超过可能发生的危险性.。

中老年女性房事为何疼痛

中老年女性房事为何疼痛

中老年女性房事为何疼痛作者:陈日益来源:《家庭医学·新健康》2008年第10期今年52岁的李大妈,向来身体健康,老俩口恩爱和睦,性生活一直很规律——基本是保持每2周1次,也很和谐美满。

然而,最近不知什么原因,每次过性生活时,总会感到下身疼痛不适。

现在她既害怕过性生活,但为了满足丈夫的性要求,有时又不得不忍痛勉强履行做妻子的义务。

去看医生吧,又觉得自己年纪都怎么大了,实在不好意思开口;不去吧,这个实际问题又老是困扰着她,真不知如何是好。

为何会出现疼痛不适下面就这个问题做一简单介绍,也许对像李大妈那样遇到这样的事又不愿上医院的中老年女性有所帮助。

据临床资料表明,中老年女性出现房事疼痛通常是由于生理性因素或发生老年性阴道炎所致。

当然,还与年龄大后性生活次数减少或曾经中断性生活,以及不良心理因素也有一定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女性在45~50岁左右就进入绝经期。

进入绝经期后,女性的卵巢功能就会逐渐衰退,雌激素分泌明显下降,生殖器官出现退化,外阴及外阴道肌层萎缩,阴道壁变薄,失去应有的弹性;同时,阴道内液体渗出减少,致使阴道缺乏润滑而干涩;再者,老年女性由于阴道内环境自我清洁能力减弱,容易发生萎缩性(又称老年性)阴道炎。

这些都是造成房事不适或疼痛的直接原因。

特别是在女方尚未达到性兴奋而急于性交或男方性动作粗鲁时,则更容易出现,严重者还可导致阴道损伤而出血等情况。

此外,中老年女性性生活减少(尤其是中断一段时间后)而引起阴道“废用性萎缩”,也是促进房事不适或疼痛的又一个因素。

造成房事不适或疼痛的心理原因主要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封建意识的束缚,使老年人的正常性要求也长期蒙受“不白之冤”:公众舆论和社会传统一直对老年人的性生活存在误解与偏见,有人认为:都那么大年纪了,儿孙都满堂了,还做这事,真是“没羞没臊”或“老不正经”等。

从而使一些老年女性对性生活产生无形的心理压力,甚至导致对性事的厌恶,于是容易引起性生活不适或出现疼痛等。

引发女性腰痛的因素与缓解方法

引发女性腰痛的因素与缓解方法

引发女性腰痛的因素与缓解方法发布时间:2023-01-05T11:55:09.486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20期作者:冯鑫剑[导读] 腰痛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生理性病症冯鑫剑泸州市人民医院四川省泸州市 646000腰痛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生理性病症,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有可能出现这类症状。

但由于男性与女性在生理方面的差异,从患病概率的角度来看,还是有着较为明显的差距,一般是女性患有腰痛的概率更多。

由于引发女性腰痛的因素有很多,无论是青年女性还是中老年妇女,多多少少都会出现这方面的问题。

根据相关的医学统计表明,同年龄的其情况下,女性腰痛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基于此,本文将重点分析引发女性腰痛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缓解方法。

一、引发女性腰痛的因素很多女性认为,引发其反复腰痛的原因与生理期、生育分娩以及哺乳等女性生理特点有关,所以常常忽视了腰痛这种病症。

但实际上,引发女性腰痛的因素除了与生理性别因素有关,还与泌尿科、骨科以及妇产科在临床方面所研究出的致病因素有关,具体有以下几点:第一,泌尿系统感染。

从临床的角度看,尿道炎的主要症状之一就是腰痛,这是由于肾脏和输尿管受到了刺激,因而女性若是患有肾病,那么则有可能产生腰痛的感觉。

但如果是下尿路出现了感染,则不会出现腰痛的症状。

一般来说,女性之所以容易出现尿路系统感染,也与其生理性特征有关,因此常见的肾病、泌尿结石等疾病都会引发女性腰痛。

第二,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或腰肌劳损的症状多见于青壮年女性,由于现代女性也参与到了职场生活当中,难以避免地会存在久坐的情况。

另外,除了长期久坐,还有可能会因为腰部受到外伤后,腰椎间盘没有彻底恢复。

在这些情况下所引起的女性腰痛,还可能会导致下肢的发射性局部麻木感,必须要进行手术或者牵引治疗,才能得到一定的缓解。

第三,妇科疾病。

当女性出现了子宫位置异常、慢性盆腔炎以及盆腔肿瘤等疾病时,也会导致腰痛症状的出现。

其中,子宫位置异常可能会导致子宫附近出现粘连的情况,继而引起牵引性的腰痛症状,多见于频繁人流和多产等情况之下,同时子宫脱垂也可能会导致腰痛。

疼痛的分类及评价

疼痛的分类及评价

疼痛的分类及评价
疼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通常是由于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所引起的痛觉反应。

根据疼痛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主观感觉,受多种因素影响,很难作出客观、定量的评估。

因此,护士必须同时釆集主观资料、客观资料,应用问诊、身体评估、疼痛测评方法等综合评价。

通过问诊,了解病人的疼痛部位、疼痛性质与程度,疼痛发生与持续的时间,诱发、加重、缓解疼痛的因素以及相关健康史。

通过身体评估,采集疼痛的客观资料,以便与主观资料相比较,对疼痛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估。

疼痛时应采集的客观资料与内容。

痛经

痛经

痛经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

每随月经周期而发,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给工作及生活带来影响。

目前临床常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常用药用玫瑰泡茶喝可调经止痛,效果最明显。

编辑本段中医分析1.气滞血瘀主证:每于经前一、二日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少,或排出不畅,经色紫暗有块,血块排出则疼痛减轻,胸胁乳房作胀,舌质紫暗,舌边或有瘀点,脉沉弦。

分析:冲任气血郁滞,气血运行欠畅通,故经前或经期少腹胀痛、拒按,经量少或排出不畅;经血瘀滞,故色暗有块;块下瘀滞稍通,故疼痛暂减;瘀滞随经血而外泄,故经后疼痛自消。

但若郁滞之因未除,则下次经期腹痛复发。

舌质紫暗,脉沉弦,均为气滞血瘀之象。

2.寒凝胞中(l)阳虚内寒主证: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喜按,得热痛减,经量少,色暗淡,腰腿酸软,小便清长,苔白润,脉沉。

分析:肾阳虚弱,冲任、胞宫先煦,虚寒滞血,故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经少色暗淡;寒得热化,故得热痛减;非实寒凝血,故喜按。

余症均为肾阳不足之象。

(2)寒湿凝滞主证: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按之痛甚,经量少,色暗黑有块,恶心呕吐,畏寒,便溏,苔白腻,脉沉紧。

分析:寒湿之邪伤及下焦,客于胞中,血被寒凝,行而不畅,因而作痛,经血色暗黑而有块;寒湿中阻,阳气被遏,水湿不运,则畏寒便溏,恶心呕吐。

余症均为寒湿阻滞所致。

3.湿热下注主证:经前、经期少腹胀痛,经量多,色红,质稠或有块,平日带下色黄或有秽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分析:外感或内蕴湿热,流注冲任,阻滞气血,经行不畅,故经来腹痛;热扰冲任,则量多色红有块;热灼津液,则经水质稠;湿热下注,伤及任带,则平日带下色黄或有秽臭。

舌脉均为湿热内盛之象。

4.气血虚弱主证:经期或经净后,小腹隐痛、喜揉按,月经色淡量少,质稀,伴神疲乏力,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虚细。

分析:体虚气血不足,经行后血海空虚,胞脉失养,或体虚阳气不振,运血无力,故见经期或经净后小腹隐痛,喜揉按;气虚阳气不充,血虚精血不荣,故经血色淡量少,质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疼痛的程度和表达方式还会因性格不同而有所差异。 自控力及自尊心较强的人疼痛耐受力就强;善于表达的人 对疼痛的叙述会较多。
疲劳可提高对疼痛的感知,降低对疼痛的耐受力。这 种情况在长期慢性疾病患者中尤为明显。当得到充足的睡 眠与休息后,疼痛会减轻,反之则加剧。
①血管选择不当:选择血管时盲目追求穿刺成功率,强调“一针见血”,未充 分考虑所使用药物的理化性质对血管的刺激作用,同时也忽视了程序化输液对 血管选择的要求; ②静脉滴注速度过快:患者每天输入大量的液体,静脉输液时间较长,患者产 生不耐烦,擅自调快输液速度,引起疼痛; ③穿刺后进针长度过长:进针长度过长,增加了对血管壁的损伤面积和局部机 械性刺激; ④穿刺时进针角度过小:常规以20°角进针,皮肤受损面积大,进针时皮肤随 针尖推移不易进针,针头对皮肤的刺激时间延长,疼痛明显; ⑤针柄的固定方法:常规固定中针尖斜面向上,药物直接刺激血管的靠近皮肤 侧的血管上壁,此侧痛觉神经末梢分布较丰富,易引起疼痛痛觉刺激对不同个体会产生不同的疼痛反应。 将个体所能感受到的最小疼痛称为疼痛阈。个体所 能忍受的疼痛强度和持续时间称为疼痛耐受力。疼 痛阈和疼痛耐受力受年龄、疾病、个人经验、文化 教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生理因素: 年龄、个性特征、疲劳
心理因素:

过去经历、注意力、情绪
社会环境因素: 文化背景、患者的支持系统、治疗及护理因素
年龄
生理因素
个性特征
疲劳
个体对疼痛的敏感程度因年龄不同而不同。婴幼儿对 疼痛不敏感;随着年龄增长,对疼痛敏感性也随之增加; 老年人对疼痛的敏感性又随之下降。故对于不同年龄组的 疼痛患者应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 更应注意其特殊性和个体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