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终端维护管理办法
计算机终端安全管理制度
![计算机终端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63c6133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a0.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加强XXX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计算机终端的安全管理,防控计算机终端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适用于XXX公司信息技术部所有员工。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三条计算机终端管理坚持“谁使用,谁负责”的管理原则。
第四条计算机终端维修由信息技术部负责,未经信息技术部批准,不得私自外修。
第五条对于违反本规定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信息技术部将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对计算机终端安全事件通报及处理。
第三章终端管理要求第六条终端用户应妥善保管爱护使用公司分配的终端设备,定期清理清洁,使用结束及时关机,笔记本注意防盗、防摔,不得将本人使用的计算机终端擅自转借他人使用。
第七条台式电脑禁止直接拔电源等非法操作,严禁带电拆、装或拨、插各设备的任何部件、接口和插头等部件;禁止私自变动与计算机终端相连的网线及网络设备和配置,为保障安全可靠,需要帮助时请寻求信息技术部的技术支持。
第八条计算机终端按照公司要求添加并登录使用AD域,安装公司统一要求的防病毒、桌面管理系统等信息安全软件,使用移动介质(光盘、移动硬盘、U盘等)前,应当检查并清除介质携带的计算机病毒。
第九条发现自己的计算机终端可能感染病毒时请及时通知信息技术部。
如果员工在使用电脑设备时发现病毒,应在第一时间拔掉网线,并迅速通知设备维护人员,把病毒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第十条所有个人电脑应当启用10分钟或更短时间之内自动激活设有密码的屏幕保护程序。
当用户需要离开时,应当主动退出系统、锁定系统或激活设有密码的屏幕保护程序。
第十一条终端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终端设备时,应设置相应开机口令和屏幕保护口令,并定期修改口令;口令强度是拼音字母、阿拉伯数字与符号的8位以上组合。
第十二条严禁在工作用计算机终端上安装游戏、炒股和其他非工作应用、系统软件;不得进行与工作、业务无关的操作;禁止利用公司计算机终端从事违反国家规定和公司要求的活动。
第十三条禁止使用不安全和禁止使用的软件,建议使用正版软件。
维修电脑管理制度
![维修电脑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5dd8575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54.png)
维修电脑管理制度一、维修电脑管理制度的制定背景随着电脑在现代社会的广泛应用,电脑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而随之而来的是电脑的维修和保养问题,当电脑出现问题时,维修和保养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维修电脑管理制度,对于提高电脑使用效率,延长电脑的使用寿命,保证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转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维修电脑管理制度的目的1. 规范化维修流程:明确电脑维修各个环节的步骤和操作规范,确保维修过程的规范性和有序性。
2.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规范的维修流程,充分利用维修资源,提高维修效率,减少维修时间。
3. 保证维修质量:通过科学严格的维修流程,保证维修质量,提高电脑的使用寿命。
4. 降低维修成本:通过规范的维修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维修次数和维修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5. 维护信息安全:通过规范的维修流程,保护用户的隐私信息和保密信息,确保信息安全。
三、维修电脑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电脑维修的申报流程(1)申报方式:用户可以通过电话、邮件或者在线系统来进行电脑维修的申报。
(2)申报内容:申报时需要明确描述电脑出现的问题以及维修的需求,提供清晰的维修信息。
(3)受理流程:维修部门接到申报后,需及时受理,为其分配专人负责处理。
2. 电脑维修的处理流程(1)维修评估:维修人员接到工单后,需要对电脑进行详细的检测和评估,确定维修的具体内容和维修方案。
(2)维修报价:在确定维修内容和方案后,需要向用户报价,用户同意后方可进行维修。
(3)维修记录:对每一台电脑进行详细的维修记录,包括维修时间、维修内容、维修人员等。
3. 电脑维修的查验和验收流程(1)维修完毕后,需要对维修过的电脑进行详细的查验,确保维修的质量和维修效果。
(2)维修完毕后需要通知用户前来验收,并对用户验收结果进行详细记录。
4. 电脑维修的保障措施(1)维修质保:在维修期内,对维修的内容进行质保,对同一问题或维修项目再次出现,维修费用由维修部门承担。
终端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
![终端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9ca5539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62.png)
终端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一、引言终端计算机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重要的一环,为保障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保护企业机密信息的安全,制定并实行终端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制度的制定旨在规范终端计算机的使用和管理,明确终端计算机的使用限制和责任,提高终端计算机的使用效能和信息安全保障。
二、适用范围和对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使用终端计算机的员工,包括全体员工、实习生及临时工。
所有使用终端计算机的员工都有义务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三、终端计算机使用规定1.终端计算机的使用原则(1)员工在使用终端计算机时必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严禁从事任何非法活动。
(2)员工在使用终端计算机时要严格遵守公司的相关规定和制度,明确自己的权限范围,不得超越权限进行操作。
(3)员工在使用终端计算机时要注意个人信息的保密,不得泄露公司的商业秘密或他人的个人信息。
(4)员工在使用终端计算机时要尊重知识产权和版权,不得非法复制、传播他人的作品。
2.终端计算机的使用规程(1)员工在使用终端计算机时要按照规定的账户和密码进行登陆,不得借用他人账户进行操作。
(2)员工在使用终端计算机时要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整齐,不得在终端计算机旁边放置任何容易引发火灾、浸水等危险的物品。
(3)员工在使用终端计算机时要注意操作的规范和有效性,不得进行无关紧要的操作和浪费时间。
3.终端计算机的安全管理(1)员工在使用终端计算机时要保证自己的账户和密码的安全,不得把自己的账户和密码告知他人。
(2)员工在使用终端计算机时要定期备份重要的数据,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3)员工在使用终端计算机时要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安全软件,及时修复系统漏洞和消除安全隐患。
(4)员工在发现终端计算机存在安全隐患或者故障时,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或者管理员,配合解决问题。
四、终端计算机使用责任1.公司责任(1)公司要为员工提供符合工作需要的终端计算机和相关软件,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
公司计算机终端安全管理规定
![公司计算机终端安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a9851b49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b2.png)
公司计算机终端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公司计算机终端的安全运行,防止信息泄露和数据丢失,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的所有计算机终端设备及相关用户,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等。
第三条公司计算机终端的管理和使用应遵守法律法规,并且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安全措施。
第四条公司要建立和完善计算机终端安全管理制度,并不断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二章计算机终端设备的配置与管理第五条公司计算机终端设备的采购、配置和管理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第六条公司应制定计算机终端设备的统一规范,包括硬件配置、操作系统、软件安装等要求,并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新。
第七条计算机终端设备的进出应有明确登记程序,并建立设备清单和台账,定期进行盘点,确保设备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第八条计算机终端设备的使用权限应按照员工的职责和需要进行分类设置,并定期进行复核和调整。
第三章计算机终端设备的登录与使用第九条员工登录计算机终端设备应使用合法有效的账号和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不得将账号和密码泄露给他人。
第十条员工在计算机终端设备上使用无线网络时,应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合法连接,并不得连接不安全的公共网络。
第十一条员工不得私自安装未经授权的软件和工具,不得进行非法操作和访问他人的计算机终端设备。
第十二条员工使用计算机终端设备时应遵守公司相关的安全规定,包括但不限于信息备份、不随意删除文件等。
第四章计算机终端设备的风险防范与应对第十三条公司应建立专业的信息安全团队,负责计算机终端设备的风险评估、漏洞漏洞处理和应急响应工作。
第十四条员工应进行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并能识别各类网络攻击和威胁,并及时上报和处理。
第十五条公司计算机终端设备应定期进行安全巡检和升级补丁,及时修复漏洞和弱点,以防范各类安全威胁。
第十六条公司计算机终端设备要配备安全防护软件和硬件,包括但不限于防火墙、杀毒软件、入侵检测系统等。
信息化设备使用维护和报废管理办法
![信息化设备使用维护和报废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b36105e3650e52ea5418981a.png)
信息化设备管理、使用、维护和报废管理办法为加强我校信息化设备管理,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制定本办法。
一、本办法所称的信息化设备指单位的机房设备、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存储设备以及网络安全产品和个人使用的终端及其相关设备(包括台式计算机、笔记本、打印机)等。
二、机房设备、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存储设备以及网络安全产品等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由网管员负责。
三、个人使用的终端及其相关设备的安全,主要由使用人负责。
四、个人使用的终端及其相关设备使用人(以下称设备使用人)为该设备管理人,对设备的安全负有主要责任,未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不得借出、挪用、调换或调出设备;不得有私自拆装、添加零配件或修改网络设置等可能影响设备、网络正常使用的行为;不得违反管理规定,使用与工作无关的软件系统。
五、设备使用人在处室内调动的,设备原则上实行“机随人走”,由使用部门提出,进行使用部门变更登记。
六、设备使用人调离本机关或退休,使用人所在部门负责在15日内收回其所配置使用的终端或相关设备,向总务处办理交退手续。
如需继续留作本部门其他人员使用的,应及时向总务处提出申请,由总务处会同财务处办理变更登记。
七、个人使用的终端及其相关设备需维修维护时,由信息中心组织鉴定,在保修范围内的由信息中心联系供应商进行维修,不在保修范围内的,使用部门应当实事求是地填写《计算机等设备维修申请》,经所在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签字,由信息中心提出处理意见,报总务处负责同志审批后,再进行维修维护。
八、信息化设备报废是指设备超出使用年限等原因无法再使用,进行报废处理。
凡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设备,列入设备报废处理,按固定资产报废处理程序办理。
1、达到或超过规定年限且不能正常使用的;2、因损坏且经鉴定无法修复的;3、设备老化,维修费用过高,不具有维修价值的。
九、存有信息数据的设备报废或调拨出单位的,由信息中心负责清理硬盘数据和有关应用软件,没有清除数据的信息化设备不得报废或调拨出单位。
计算机终端管理制度(两篇)
![计算机终端管理制度(两篇)](https://img.taocdn.com/s3/m/e7644a2f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ca.png)
引言概述:计算机终端管理制度是一个针对计算机终端设备(包括台式机、笔记本电脑、服务器、各类移动设备等)的管理规定,旨在确保计算机终端设备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合规性。
一个良好的计算机终端管理制度不仅能够保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还能提高终端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效率,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
本文将从信息安全保障、资源优化利用、设备规范管理、维护与保养以及制度执行与监督等五个大点展开,详细阐述计算机终端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一、信息安全保障1. 制定强密码政策:要求员工设置强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
2. 限制外部存储设备的使用:禁止员工将未经批准的外部存储设备连接到终端设备上。
3. 加强网络安全:安装防火墙、杀毒软件等安全防护措施,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评估。
4. 加密重要数据: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保护,以防止数据泄露或遭受恶意攻击。
5. 建立备份与紧急恢复机制: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确保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恢复。
二、资源优化利用1. 终端设备合理配置:根据员工的工作职责和需求,合理配置计算机终端设备的类型和性能。
2. 虚拟化技术的应用:采用虚拟化技术,将多个终端设备集中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
3. 在线协作工具的推广:推广使用在线协作工具,提高办公效率,减少设备数量和成本。
4. 终端设备巡检与优化:定期对终端设备进行巡检,及时清理垃圾文件、优化系统,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
5. 资源共享与共享设备的合理分配:鼓励员工之间资源共享,同时合理分配共享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设备规范管理1. 设备采购与管理流程:建立完善的设备采购与管理流程,明确责任和权限。
2. 设备领用与归还:设立领用和归还制度,确保终端设备的使用和管理规范。
3. 设备标识与分类管理:对终端设备进行标识,分类管理,实现设备的统一管理。
4. 设备清查与报废处理:定期进行设备清查,检查设备的使用情况,并按照规定进行设备报废处理。
5. 设备安全保护:定期对终端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包括硬件和软件的安全保护,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终端管理制度
![终端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f121645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7d.png)
终端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终端设备的使用和管理,维护公司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终端设备的管理和使用。
第三条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打印机、复印机等。
第四条公司所有终端设备的使用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
第五条公司绂端设备的管理负责人为IT部门。
第六条公司员工使用终端设备应当服从公司管理,保护终端设备的安全和完整。
第七条公司终端设备的管理应当遵循规范和合理的原则。
第八条公司终端设备的使用应当保护知识产权和商业机密,禁止盗版软件的使用。
第九条终端设备的维护应当及时,确保设备的良好运转。
第十条公司终端设备的保密性应当得到保障,不得私自外借或擅自转让。
第十一条公司终端设备的使用不得违反社会公共道德和公司制度规章。
第十二条公司内部禁止擅自将公司终端设备用于个人交易和非法活动。
第十三条公司内部禁止擅自将公司终端设备用于参与赌博、色情等非法活动。
第十四条公司内部员工要自觉保护终端设备的知识产权,禁止私自实施盗版操作。
第十五条公司内部员工要维护公司终端设备的安全和完整,不得私自破坏或篡改设备。
第十六条公司内部员工使用终端设备要自觉接受公司的管理监督,不得擅自篡改设备设置。
第十七条公司内部员工使用终端设备要遵循公司的操作规程,不得擅自实施违法操作。
第十八条公司内部员工使用终端设备要严格执行公司的管理制度,不得私自更改系统设置。
第十九条公司内部员工要自觉维护终端设备的良好形象,不得私自实施恶意操作。
第二章终端设备管理第二十条公司绂端设备的采购工作由IT部门进行统一规划,按照公司的使用需求选购相应的设备。
第二十一条公司内部终端设备统一编号,由IT部门进行管理。
第二十二条公司内部对终端设备的使用人员有一定的权限设置。
第二十三条公司终端设备的配置需要符合公司的要求,保证设备的性能和安全。
第二十四条公司终端设备的维护由IT部门进行负责,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按照公司规程进行。
终端管理制度细则
![终端管理制度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a0b4d45c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a1.png)
终端管理制度细则第一章绪论第一条为了规范和管理终端设备的使用,提高终端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护公司信息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终端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笔记本、平板电脑、手机、打印机等。
第三条终端设备的管理包括设备的采购、配置、维护、更新等方面,使用包括设备的开机、登录、操作、数据存储等方面。
第四条公司全体员工都需要遵守本制度,使用终端设备时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行事。
第二章终端设备的采购和配置第五条终端设备的采购需提前向公司提交申请,经公司审批后方可采购。
第六条终端设备的配置需按照公司统一标准,包括操作系统、软件版本、防病毒软件等。
第七条终端设备的购置和配置应当由专业人员进行,不得随意更改配置或安装未经审批的软件。
第八条终端设备的配置信息应当及时记录并备份,以备日后维护和更新需求。
第三章终端设备的维护和更新第九条终端设备的维护应当定期进行,包括系统安全更新、软件更新、硬件检测等。
第十条终端设备的维护应由专业人员进行,不得擅自操作或拆卸设备。
第十一条对于发现的终端设备问题,应当及时上报并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第十二条终端设备的更新需要提前通知用户,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或更新设备。
第四章终端设备的使用第十三条终端设备的使用应当遵守公司相关安全规定,包括不得访问未经授权的网站、不得泄露公司机密信息等。
第十四条终端设备的使用应当定期清理系统垃圾、更新杀毒软件等,保持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十五条终端设备的使用应当备份重要数据,以免数据丢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第十六条对于长时间不使用的终端设备,应当主动关闭电源,节约能源。
第五章终端设备的报废处理第十七条终端设备的报废需提前向公司提交申请,经公司批准后方可报废。
第十八条报废的终端设备应当做好数据清除工作,确保不会泄露公司信息。
第十九条报废的终端设备应当交由专业公司进行处理,不得随意丢弃或私自处理。
第六章终端管理制度的监督与检查第二十条公司设立专门的终端管理部门,负责终端管理制度的执行和监督。
等保终端管理制度
![等保终端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cc1dd9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4e.png)
等保终端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对终端设备的管理,保护信息系统安全,确保信息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
三、定义1. 终端设备:指公司内部员工使用的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设备。
2. 管理权限:指对终端设备和相关系统进行管理的权限。
3. 信息安全:指保护信息资产的安全、保密、完整和可用的一种状态。
四、管理原则1. 单位负责制:公司内部应设立专门负责终端设备管理的部门,确保对终端设备的统一管理和监督。
2. 分级管理:根据终端设备的级别和重要性,实行不同级别的管理和控制。
3. 权责明确:对每一个使用终端设备的员工,应明确其管理权限和责任。
4. 安全保密:对终端设备中存储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密和保护,确保信息安全。
五、管理措施1. 终端设备采购管理(1)终端设备的采购应在公司合法授权的渠道进行,保证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
(2)采购人员应根据实际需求和使用情况,合理配置终端设备的硬件和软件。
2. 终端设备使用管理(1)终端设备的使用应遵守公司相关规定,不得私自安装软件或修改系统设置。
(2)员工应定期对终端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终端设备维护管理(1)公司应设立专门的维护部门,负责终端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维修。
(2)终端设备的维护应定期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4. 终端设备准入管理(1)公司应对所有新购入的终端设备进行安全检测和配置,确保设备的可用性。
(2)对于丢失或报废的终端设备,应及时进行销毁或清除数据。
5. 终端设备监控管理(1)公司应安装监控软件,对终端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和记录。
(2)定期对终端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审查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6. 终端设备备份管理(1)对终端设备中重要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定期备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计算机终端安全管理办法
![计算机终端安全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f1e8bd73e45c3b3567ec8bc5.png)
计算机终端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一、为了保护计算机系统、本地DCN网络的安全,促进本公司各类信息系统、计算机终端、网络的应用和发展,保证DCN网络上的各个系统的稳定运行,特制定本办法。
二、本办法所称的系统、网络、终端,是指运行在泰安本地DCN网络上的服务器、网络设备及个人使用的计算机终端。
三、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所有系统使用人员及所有计算机终端使用人员都有义务遵照本办法执行与维护系统、网络安全运行。
第二章硬件安全四、各种网络设备、接入网络的计算机终端设备所使用电源都必须符合设备安装使用规范。
网络设备所用电源必须有良好的接地,必须有可靠的稳压保护措施,重要的核心网络设备、小型计算机与客服相关计算机终端必须配有UPS。
五、各种系统、网络设备、计算机终端在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安装手册中指定步骤和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各种设备通风散热良好。
六、本地DCN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系统设备管理维护工作由信息化支撑中心负责,未经信息化支撑中心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安装、拆卸网络设备,不得私自增减和改动网络节点。
七、除信息化支撑中心网络管理员外,任何人不得修改网络设备的软硬件配置,不得更换交换机或路由器端口。
八、如确因工作需要调整网络配置或端口配置,应先征得信息化支撑中心的同意,调整完毕后将调整情况通报信息化支撑中心网络管理员,以方便网络资料的归档与更新。
九、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施工、建设时,不得危害计算机系统、本地DCN网络与计算机终端的安全。
第三章软件安全十、接入DCN网络的计算机终端,应确保安装正版操作系统,并安装相应的系统补丁(windowsXP操作系统至少安装SP2补丁)。
安装公司统一要求的防病毒软件诺顿后方可接入DCN网络。
十一、个人终端设置开机密码和屏保密码,入域机器自动符合符合集团的相关要求(密码长度至少为8位,且包含大写、小写、数字、特殊字符中任意两种字符),屏保时间设置为10分钟以内;未入域机器通过定期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控制密码设置情况。
计算机维修养护制度
![计算机维修养护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cb56da4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58.png)
计算机维修养护制度
1.严禁操作人员在操作时饮食、吸烟,严禁在计算机及相关设备旁摆
2.计算机管理人员在接到计算机故障通知后,须及时进行维修。
3.拆装硬件设备时,须按顺序进行,不可野蛮操作。
4.未经管理人员允许,任何人不得拆装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及删除系统文件、应用软件,改动计算机的系统设置。
5.凡拆装、更换任一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硬件后,须登记在册,以备查询。
6.管理人员需定期巡查各科室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运行情况,查看计算机系统文件、应用软件有否改动和删除。
7.对系统硬件及软件的任何更改均应验证、确认,以确定其实用性及可靠性。
8.计算机管理人员定期对单机、网络进行测试,杀毒。
9.计算机管理人员需备好常用工具软件,在单机、网络出现故障时能立即驱动或重新安装。
10.外来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工作时,须有管理人员陪同或认可。
11.如计算机故障暂时难以修复,影响检验报告发放,应通知客户,
取
得延迟发放报告的谅解;如客户要求立即取得报告,可以手工填写,应保证数据正确、完整,并详细记录,在系统故障修复后再将计算机内数据与记录数据核对。
12.当出现火灾等意外事故时,应立即组织人员抢险救灾,将计算机
等
设备搬离现场,以便维修和恢复。
网络终端用户管理制度
![网络终端用户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a75f5b5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12.png)
网络终端用户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网络终端用户的行为,保障网络安全,维护企业利益,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使用网络终端设备的员工,包括电脑、手机、平板等。
三、用户权限管理1. 终端设备的开通和关闭权限由系统管理员统一管理,普通员工无权擅自进行操作。
2. 用户的权限设置需根据职务、工作需要和安全保密等级来确定,系统管理员负责进行权限分配和调整。
四、账号管理1. 员工在入职时由人力资源部门申请开通网络账号,离职时需及时注销账号。
2. 员工不得私自设置网络账号,如有需要,需经过系统管理员的批准。
五、密码管理1. 用户密码采用强度较高的组合密码,并要求定期更改密码。
2. 不得向他人透露自己的密码,也不得向他人索取他人的密码。
六、设备安全管理1. 员工应妥善保管自己的终端设备,不得将设备交给他人使用。
2. 离开办公区域时,员工应将设备锁定或关机,避免他人非法使用。
七、网络安全意识教育1. 企业应定期开展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
2. 终端用户应了解有关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八、违规处理1. 若用户违反本管理制度,企业有权立即上报或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警告、禁用账号、通报批评等。
2. 对于严重违规行为,企业将依据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九、管理制度的完善与补充1. 企业应及时调整和完善网络终端用户管理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对制度进行修改和补充。
2. 终端用户应积极配合执行企业的管理制度,如有任何建议或问题应及时向管理部门汇报。
3. 管理部门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监督员工严格遵守管理制度。
十、违规处罚1. 轻微违规的用户,对用户进行规格教育,用户应主动纠正错误,与公司立即签订《承诺书》,保证今后不再犯同等错误。
2. 对于情节严重、且拒绝改正的用户,用户给予行政处罚甚至停职,情节严重的,将予以辞退并保留追究民事、刑事责任的权利。
商业银行计算机终端安全管理办法
![商业银行计算机终端安全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216defc1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77.png)
商业银行计算机终端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目的第一条为规范银行终端的使用和维护,保障系统及内部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并逐步实现终端系统的标准化管理,结合银行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章适用范围第二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银行总行各部门和所属各分支行的终端安全管理。
第三章职责定义第三条本办法涉及的角色包括:服务管理岗、IT资产管— 1 —第四章术语定义第四条本办法中的计算机终端一般可分为运维终端、业务终端、办公终端。
具体定义如下:(一)运维终端:用于生产系统维护操作的终端,包含操作终端、监控终端、批处理终端等;(二)业务终端:运行柜面终端系统等业务应用系统的桌面终端;(三)办公终端:银行员工日常使用的桌面终端。
第五章管理流程第一节终端安全管理原则第五条终端应该服务于银行的业务需要,任何桌面资源不能被滥用。
第六条终端的安全应用必须符合监管部门的要求和规定。
第七条终端系统的安全管理应该兼顾安全性、可操作性、易用性。
第八条确定访问权限控制,确保合法用户的服务,同时限制非授权用户的使用。
第二节终端设备使用第九条终端设备应该放置在合理位置,并保持清洁、整齐。
第十条运维终端和业务终端应该接入专用电源插座,并— 2 —尽可能通过UPS(不间断电源)接入。
第十一条禁止业务人员在桌面终端上放置与工作无关的数据。
第十二条终端设备禁止以任何形式保存与系统、应用、设备登录相关的帐号口令信息。
第十三条终端设备应远离强磁性物质,以保证桌面终端及用户数据安全。
第十四条终端设备接入内网应参照《网络安全管理办法》(JNYH-IT-IS-02)中的流程执行,严格控制桌面终端的接入,阻止可能的内外部侵入。
第十五条终端设备的维修须参照《设备管理办法》(JNYH-IT-IS-04)中的流程执行。
第三节终端软件管理第十六条终端的软件安装采用标准化安装和最小安装原则,只安装办公管理和业务处理必须的软件。
由科技部安装配置统一授权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确因工作需要的个性化需求,必须经批准并备案后方可实施。
计算机终端及外设运行维护管理办法
![计算机终端及外设运行维护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670cee9052d380eb62946dec.png)
计算机终端及外设运行维护管理办法1 总则本办法规定XX公司计算机终端(包括主机、监视器、笔记本)及外设(包括移动存储介质、打印机、一体机、扫描仪及其它外设等)运行维护管理方法。
本办法适用于XX公司所属各单位计算机终端及外设运行维护管理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47号)《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51号令)《国家电力公司信息网运行管理暂行规定》《XX公司综合数据网管理规定》3 术语与定义3.1终端:包括计算机主机、监视器、笔记本电脑、有IP数据连接功能的其他电子产品等3.2 计算机外设:包括输入设备中的键盘、鼠标器、扫描仪、数码相机和语音输入系统、手写输入系统、IC卡输入系统,输出设备中的显示系统、各种打印机和绘图仪,软盘存储器、硬盘存储器、外存储设备,多媒体设备中的光盘驱动器、声卡、音箱、视频卡、电视接收卡、SCSI卡及摄像头等多媒体适配器,网络设备中的调制解调器、网卡、集线器、路由器、网桥、网关和交换机。
4职责分工4.1 信息部4.1.1 负责计算机终端及外设的技术选型、鉴定。
4.1.2 负责制定相关运行维护、安全管理制度。
4.2 生技部负责终端及外设的资产管理4.3 各分子公司信息部门负责各自单位的终端及外设的管理、运维。
4.4 信通公司5.计算机及外部设备的安装调试负责机关本部的终端及外设的运行维护。
5.1 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的安装工作由各分子公司的信息维护部门统一安排执行。
5.2 各部门在使用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6.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的建档6.1 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由生技部对新添置的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的品牌、型号、购置时间、使用地点、责任人等详细情况进行登记。
6.2 生技部对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进行统一编号建立档案。
7.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的日常维护及安全运行7.1 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放置与清洁7.2 计算机主机的放置必须与音箱、打印机等设备保持适当距离,以防止信号相互干扰及过热现象。
操作维护终端安全管理制度
![操作维护终端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fce757f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35.png)
一、总则为加强公司终端设备的安全管理,保障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高员工信息安全意识,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服务器、移动终端等。
三、安全操作规范1. 登录规范(1)终端设备登录时,必须使用合法的账户和密码。
(2)严禁使用他人账户登录,严禁将自己的账户密码告知他人。
(3)账户密码应定期更换,确保密码安全。
2. 网络安全(1)不得随意连接非公司网络的设备,如公共Wi-Fi等。
(2)不得在终端设备上安装未经授权的软件,如来源不明的插件、工具等。
(3)不得下载、传播、使用非法软件、病毒、木马等恶意程序。
3. 信息安全(1)不得在终端设备上存储、处理、传输涉及公司机密、商业秘密、客户隐私等敏感信息。
(2)不得随意删除、修改、复制公司数据。
(3)不得将公司数据传输至外部设备或网络。
4. 安全维护(1)定期对终端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2)安装并定期更新防病毒软件,确保终端设备安全。
(3)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补丁,修复已知漏洞。
四、安全责任1. 终端设备使用人应遵守本制度,确保终端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2. IT部门负责终端设备的安全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安全检查、漏洞修复、安全培训等。
3.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员工信息安全意识。
五、奖惩措施1. 对遵守本制度、维护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的员工,给予表扬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公司信息系统安全事故的员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停职等处分。
六、附则1. 本制度由IT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通过实施本制度,旨在提高公司终端设备的安全性,保障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员工创造一个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
计算机终端管理制度
![计算机终端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9fef8b2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4e.png)
计算机终端管理制度计算机终端管理制度是指对企业内部计算机终端设备进行管理和监督的规章制度,旨在规范计算机终端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和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下面将从终端设备的采购、配置和维护、使用规则等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计算机终端管理制度。
一、终端设备的采购1.需求确定: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所需终端设备的种类、数量和配置要求,并进行明确规划和预算。
2.供应商选择:企业应当选取正规的供应商,评估其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和价格等方面的综合利益。
3.采购合同:在与供应商达成采购协议前,企业应当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
4.设备验收:采购到终端设备后,应进行严格的验收,确保设备的质量和配置符合合同约定。
二、终端设备的配置和维护1.系统安装和配置:终端设备需要进行系统安装和配置,包括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安全防护等,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信息安全。
2.硬件维护:定期检查终端设备的硬件设施,如电源、机箱、显示器等,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3.软件更新和升级:及时安装和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应用的补丁和升级版本,以修复漏洞和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数据备份:定期对终端设备上的重要数据进行备份,预防数据丢失或被篡改。
三、终端设备的使用规则1.安全意识培训:对企业员工进行计算机网络安全和终端设备使用方面的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2.用户权限管理:对不同职务的员工设定不同的终端设备使用权限,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和可控性。
3.密码管理:要求员工设置强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以减少密码泄露和账号被盗的风险。
4.禁止私自安装软件:员工在使用终端设备时,不得私自安装未经授权的软件,以防止病毒、恶意软件等对终端设备的感染。
5.禁止访问非法网站:要求员工不得访问非法、色情、赌博等违法违规网站,确保企业网络的安全和稳定。
四、终端设备的报废与更新1.设备报废流程:企业应制定设备报废流程,对终端设备进行鉴定、格式化处理和销毁,避免信息泄露和环境污染。
公司电脑使用维修管理制度
![公司电脑使用维修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c4cbf88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83.png)
公司电脑使用维修管理制度公司的电脑使用维修管理制度应当明确以下几个核心要素:一、管理目标:确立制度的目的,包括保障电脑设备的有效运用,减少故障率,延长使用寿命,以及保护公司数据安全等。
二、适用范围:规定哪些部门、哪些人员需要遵守该管理制度,以及适用的设备范围。
通常包含所有公司内部的电脑硬件、软件及网络设施。
三、责任分配:明确IT管理部门和员工的责任。
IT部门负责定期维护、紧急修复、软硬件升级等工作;员工则需按照规定合理使用电脑,及时报告问题。
四、使用规范:详细列出日常使用中的行为准则,比如禁止安装非授权软件、禁止访问非法网站、定期更换密码等措施来防止信息泄露和其他安全风险。
五、维护流程:描述当电脑出现故障时的标准操作流程,从报修到维修完成的每一步都应清晰明了,包括内部快速响应机制和外部服务商的联系信息。
六、维修记录:强调每次维修都需要有详细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报修时间、故障描述、维修过程、更换配件情况以及维修结果等。
七、数据备份与恢复:规定定期进行数据备份的要求,并制定数据丢失时的恢复计划,确保关键数据的安全。
八、违规处理:对于违反使用规定的行为,应有明确的惩罚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警告、罚款、限制使用权限等。
九、培训与教育:定期对员工进行电脑使用与安全的培训,提高员工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安全意识。
十、制度的更新与改进: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企业需求的变化,管理制度也应及时更新以适应新的情况。
通过上述要点构建的公司电脑使用与维修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指导员工正确使用电脑,同时确保电脑设备的稳定运行和信息安全。
实施这样的管理制度,不仅有助于降低运维成本,还能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计算机终端管理制度
![计算机终端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8d6260ca216147916112803.png)
计算机终端使用管理规定
第一条本规定所指的计算机终端类设备包含个人使用的各种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移动存储介质及其他终端类设备等。
第二条计算机终端管理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计算机终端使用人为第一责任人,有责任和义务保证所使用的设备完好,确保设备安全。
第三条终端电脑由公司统一管理,接入办公网,终端不得私自搭建其他互联网出口,或者自私链接路由器,便携式热点,例如360热点,统一互联网出口。
第四条计算机终端类设备接入网络安装的杀毒和安全防护软件并不得随意卸载。
第五条计算机终端使用人应定期运行杀毒软件,发现病毒或其他信息安全事件应及时消除隐患。
及时更新补丁程序,提高安全防范级别。
第六条计算机终端类设备用户必须使用符合规定强度的口令。
在单位计算机终端设备上运行的个人软件,如邮箱、即时通讯工具等禁止使用不符合规定的弱口令。
第七条计算机终端安装的软件,由公司统一确认,设立白名单,其他与工作无关的软件,原则上禁止安装运行。
部分软件影响公司正常办公,设立黑名单,禁止安装。
第八条访客电脑禁止接入公司办公网络,终端不符合公司管理制度要求的电脑不能接入办公网络。
第九条单位电脑禁止访问股票、购物、电影视频等与工作无关的网站。
第十条计算机终端类设备必须安装使用正版软件,不得使用来源不明的软件和移动硬盘、优盘等存储介质。
第十一条内部敏感和重要的信息,禁止私自通过互联网外发,确实存在外发要求,需要经过主管领导审批确认。
第十二条禁止通过公司办公电脑,在论坛、贴吧、微信朋友圈及博客等媒体上发布公司敏感信息,行业敏感新闻。
终端设备安装与维护制度
![终端设备安装与维护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ee308b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09.png)
终端设备安装与维护制度一、终端设备概述终端设备是指公司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使用的各类计算机、移动电话、平板电脑等设备。
为了保障终端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订立本规章制度,明确终端设备的安装和维护要求。
二、终端设备的安装要求1.公司采购的终端设备必需经过技术部门审核,并在设备购置计划中予以记录。
2.终端设备的安装必需由技术部门指定专业人员进行,员工不得私自安装。
3.安装终端设备时,必需依照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并保持四周环境清洁,以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4.安装终端设备时需要注意避开撞击、摔落和水、火等元素的侵害,避开损坏设备。
5.安装终端设备后,技术部门会对设备进行初步测试并配置必需的软件和系统设置。
三、终端设备的维护要求1.员工在日常使用终端设备时,应当遵守使用说明书的规定,严禁非法使用和私自更改设备的软硬件配置。
2.终端设备显现问题时,员工应立刻向技术部门报告,并供应认真的故障描述。
3.维护终端设备时,员工不得私自拆解、修理或更换设备的零部件,应由技术部门指定专业人员进行维护和修理。
4.定期对终端设备进行清洁,保持设备外观乾净,避开灰尘积聚影响设备散热和正常运行。
5.终端设备的备份和恢复工作由技术部门负责,员工不得私自进行设备的重置和格式化操作。
6.终端设备的电源、网线、数据线等连接线缆需要保持良好状态,如发现破损或老化,应及时更换。
7.终端设备显现传染性病毒或网络攻击时,员工应立刻断开与网络的连接,通知技术部门进行处理。
四、终端设备的报废处理1.终端设备实现使用年限,显现严重故障无法修复或无法连续使用时,由技术部门提出报废申请。
2.报废的终端设备必需经过技术部门审核,并在设备报废清单中予以记录。
3.报废的终端设备应进行数据清除,以防个人数据泄露。
技术部门会采取合适的方式彻底清除设备上的数据。
4.报废的终端设备可以进行拍卖、无害化处理或作为捐赠等形式进行处理,具体方式由技术部门决议并进行跟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终端维护管理办法
1 总则
本办法规定海南电网公司计算机终端(包括主机、监视器、笔记本)及外设(包括移动存储介质、打印机、一体机、扫描仪及其它外设等)运行维护管理方法。
本办法适用于海南电网公司所属各单位计算机终端及外设运行维护管理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47号)
《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51号令)
《国家电力公司信息网运行管理暂行规定》
《海南电网公司综合数据网管理规定》
3 术语与定义
3.1终端:包括计算机主机、监视器、笔记本电脑、有IP数据连接功能的其他电子产品等
3.2 计算机外设:包括输入设备中的键盘、鼠标器、扫描仪、数码相机和语音输入系统、手写输入系统、IC卡输入系统,输出设备中的显示系统、各种打印机和绘图仪,软盘存储器、硬盘存储器、外存储设备,多媒体设备中的光盘驱动器、声卡、音箱、视频卡、电视接收卡、SCSI卡及摄像头等多媒体适配器,网络设备中的调制解调器、网卡、集线器、路由器、网桥、网关和交换机。
4职责分工
4.1 信息部
4.1.1 负责计算机终端及外设的技术选型、鉴定。
4.1.2 负责制定相关运行维护、安全管理制度。
4.2 生技部
负责终端及外设的资产管理
4.3 各分子公司信息部门
负责各自单位的终端及外设的管理、运维。
4.4 信通公司
5.计算机及外部设备的安装调试
负责机关本部的终端及外设的运行维护。
5.1 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的安装工作由各分子公司的信息维护部门统一安排执行。
5.2 各部门在使用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6.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的建档
6.1 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由生技部对新添置的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的品牌、型号、购置时间、使用地点、责任人等详细情况进行登记。
6.2 生技部对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进行统一编号建立档案。
7.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的日常维护及安全运行
7.1 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放置与清洁
7.2 计算机主机的放置必须与音箱、打印机等设备保持适当距离,以防止信号相互干扰及过热现象。
7.3 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必须放置在干燥、通风凉爽、避免阳光直晒的地方,以防止潮湿引起电路短路。
7.4 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清洁除尘工作,以保持其干净清洁。
7.5 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的安全运行
7.6 开机时应该先给外部设备加电,然后才给主机加电。
7.7 在电脑运行过程中,机器的各种设备不得随便移动,严禁带电插拔各种接口卡(USB接口除外),严禁带电装卸外部设备和主机之间的信号电缆。
如有上述动作,则必须关机断开电源进行操作。
7.8 不得频繁开关机。
关机后如果需要重新启动设备,则应该在关闭计算机主机后等待10秒钟以上后重新开机。
7.9 计算机病毒防治
计算机病毒一般通过数据交换的途径传播,尤其盗版软件与网络是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
因此,计算机的防病毒应做到以下几点:
1、经常使用防病毒软件进行查杀。
2、安装防病毒软件、定期进行更新病毒库
3、不使用来历不明的软件
4、避免与可能有病毒的计算机交换数据
5、外单位送来移动存储设备,必须经病毒检测后方可接入使用
6、不打开未知邮件,计算机出现提示时应看清内容、弄清原因再确认
7、发现计算机病毒应当及时清除;无法清除的,应当及时通知信息维护部门,并采取隔离方式,防止再次对有毒数据进行访问。
7.10 其它
1、定期对计算机重要数据进行备份,防止因计算机故障及其它原因造成的数据丢失。
2、严禁在公司计算机上安装游戏软件。
3、严禁在公司计算机上安装非法盗版软件,凡在公司计算机上安装非法盗版软件造成版权问题的,属于个人侵权问题,与公司无关。
4、严禁随意对单位计算机软件或其它数据进行更改、删除、卸载。
8.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的维修及报废
8.1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的缺陷维修
1、缺陷故障的确定: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的硬件故障缺陷,营销系统、财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的故障缺陷。
2、对出现在缺陷,各部门必须通过缺陷通知单将缺陷报信息部,信息部根据情况,安排信息通信分公司进行缺陷消除。
3、缺陷消除后,须填写缺陷处理情况,经报缺方签字认可后返回信息部保存。
8.2 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的报废处理
1、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的报废工作由生技部统一管理。
2、各部门的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报废必须向信息部提交设备进行报废前的技术鉴定申请。
3、信息部接到设备报废申请后,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检查确认。
4、信息部根据检查情况,出具设备报废技术鉴定书,同时将报废设备及设备技术鉴定表交与申请部门,由申请部门交于生技部。
5、生技部需建立报废设备管理档案,规范报废设备的管理及再利用工作。
6、报废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的更换工作必须有信息部出具的设备鉴定书,否则不能更换新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