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培训及培训档案标准管理规程汇编
培训档案管理制度

培训档案管理制度培训档案管理制度一、培训档案管理制度的目的和重要性培训档案是组织对员工培训活动的记录和反馈,是培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训档案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和统一培训档案的管理,确保培训记录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通过对培训档案的管理,可以及时获取员工的培训需求和培训成果,为组织的人力资源开发和激励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依据。
二、培训档案的建立和管理1. 培训档案的建立(1)对员工进行培训需提前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员工的基本信息、岗位要求和培训目标。
(2)培训活动结束后,及时将培训情况进行归档,并将培训资料存档。
2. 培训档案的管理(1)培训档案由培训管理员负责管理,建立档案的存储和整理制度。
档案应分门别类,按照培训类型、培训时间等进行分类存储,以方便查询和检索。
(2)培训档案应定期进行备份和存档,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要做好保密工作,确保培训档案的机密性。
(3)培训档案应及时进行更新和完善,对员工的培训需求、参与情况及培训成果进行记录和反馈。
同时,对于培训中的问题和改进建议,也应进行记录和总结。
三、培训档案的利用和重要性1. 培训需求分析和规划通过培训档案的分析,可以及时掌握员工的培训需求,为组织的培训规划和发展提供依据。
根据培训档案的反馈,可以确定每个员工的培训重点和培训计划,以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素质。
2. 培训成果评估通过对培训档案的分析,可以评估员工的培训成果和效果,为后续培训活动的改进提供依据。
同时,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培训的问题和困难,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3. 组织建设和激励机制培训档案是员工学习和成长的记录和证明,可以作为员工晋升、岗位调整和薪酬激励的依据。
通过对培训档案的利用,可以建立健全的组织建设和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获得感和认同感。
四、培训档案管理制度的执行与监督1. 培训档案管理制度的执行应由组织制定,并向员工进行宣传和培训,确保员工对培训档案管理制度的了解和认同。
员工培训档案管理制度

员工培训档案管理制度员工培训档案管理制度「篇一」1.1目的为配合公司的发展目标,提升人力绩效,提升员工素质,增强员工对本职工作的能力与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并有计划地充实其知识技能,发挥其潜在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发扬本公司的企业精神,特制定《员工培训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作为各级人员培训实施与管理的依据。
1.2适用范围公司各层级员工以及各职能部门开展的各类培训及相关活动均适用于本制度,员工参加或组织相关培训的情况,将纳入部门和个人的绩效考核范畴,作为个人薪资及岗位(含职级)调整的依据之一。
另人力资源部为本制度实施的协调、监督及管理部门。
2.1培训需求的确定2.1.1公司整体培训需求的确定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整体经营战略,经较为充分的培训需求调研后,拟定公司年度培训需求分析报告,或将相关内容在年度工作计划中予以体现,报公司审核确认。
2.1.2部门培训需求的确定各职能部门在制定年度工作计划中,应根据本部门现状和未来1~2年内的工作及岗位需求,提出本部门的培训需求。
另对于阶段性或临时性培训需求,应及时向人力资源部反馈或上报主管部门负责人。
2.2拟定培训方案或计划2.2.1年度培训计划的拟定每年1月30日前,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整体经营战略,并结合各职能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拟定公司年度培训计划,计划中应包括全年拟计划实施的培训项目、培训形式、预计开展时间、培训经费等相关细则。
2.2.2季度培训计划实施方案的拟定人力资源部根据年度培训计划,结合当期各部门工作实际情况,拟定季度培训计划实施方案,在方案中,应体现出本季度拟开展的培训项目、参训对象、项目责任人、开展时间、费用预算、培训目的等相关内容。
2.2.3月度培训计划的实施人力资源部不单独拟定公司月度培训培训计划,但在人力资源部经理的月度工作计划中,应对本月开展和实施的培训项目进行阐述,并在工作中对相关细节予以落实。
2.3培训方案或计划的审批2.3.1年度培训计划的审批人力资源部拟定的年度培训计划,须报公司年度经营计划会议审议通过,公司总经理签字确认后执行。
员工培训管理规范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合用范围本管理办法合用于全体员工。
第二条目的为了使公司内部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满足公司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发展的需要,公司对员工应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培训,以达到公司与员工共同发展的目的,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三条培训目标公司以“服务于企业利益、服务于企业员工”为目标,在考虑公司持续稳定发展基础上,尊重员工个性与发展要求,通过多样化的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与工作技能,把因员工能力不足和态度不积极而导致的人力成本浪费控制在最小限度,为公司提供各类合格的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打造学习型组织。
第四条培训宗旨全员培训,平生培训。
第五条培训原则公司对员工的培训遵循系统性原则、制度化原则、主动性原则、多样化原则和效益性原则。
(一) 系统性员工培训是一个全员性的、全方位的、贯通员工职业生涯始终的系统工程。
(二) 制度化建立和完善培训管理制度,把培训工作例行化、制度化,保证培训工作的真正落实。
(三) 主动性强调员工参预和互动,发挥员工的主动性。
(四) 多样化开展员工培训工作要充分考虑受训对象的层次、类型,考虑培训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五) 效益性员工培训是人、财、物投入的过程,是价值增值的过程,培训应该有产出和回报,应该有助于提升公司的整体绩效。
第二章培训内容和形式第六条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包括知识培训、技能培训、通用技能培训、管理技能培训、企业文化培训等。
(一)知识培训不断实施员工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新知识的培训,使其具备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迎接挑战所需的新知识。
(二)技能培训不断实施在岗员工岗位职责、操作规程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使其在充分掌握理论的基础上,能自由地应用、发挥、提高。
(三)通用技能培训不断实施跨部门沟通与协作、沟通技巧、抗压能力、心态调节、商务礼仪等课程培训,建立公司与员工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
(四)管理技能培训不断实施基层、中层、高层的管理类培训,使其能够胜任管理岗位的要求,从而发挥更好的效能。
培训单位档案管理制度汇编

培训单位档案管理制度汇编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培训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培训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
第三条培训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应依法、合规、科学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维护档案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第四条培训单位档案管理应坚持“谁创建,谁保管;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责任明确,管理规范。
第二章档案的分类及保管第五条培训单位档案应按文件种类、用途和保管期限等分类建档。
第六条培训单位档案的分类包括:机关文件档案、会计档案、人事档案、财务档案、劳动合同、培训计划、培训记录、培训成绩等。
第七条培训单位档案应设置专门的档案室,根据档案的种类、用途和保存期限进行合理的保管。
第三章档案的采集、整理和归档第八条培训单位档案应依据档案管理要求和相关规定,按照规定的程序采集、整理、装订和归档。
第九条培训单位档案采集应及时、准确,确保档案信息的完整和真实性。
第十条培训单位档案整理应按照规定的工序和标准,对文书资料进行分类、编目、整理和装订。
第十一条培训单位档案归档应遵循保密规定,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档案归档和标识。
第四章档案的查阅和利用第十二条培训单位档案管理部门对档案的查阅和利用实行申请、审批制度。
第十三条培训单位工作人员可根据工作需要,向档案管理部门申请查阅和利用档案。
第十四条培训单位档案管理部门应根据实际需要,及时提供查阅和利用档案的服务。
第五章档案的保密和销毁第十五条培训单位档案管理应切实加强档案保密工作,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第十六条培训单位档案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档案销毁制度,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档案销毁工作。
第六章档案管理的监督和考核第十七条培训单位档案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第十八条培训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应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估。
第七章附则第十九条本制度由培训单位档案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员工培训档案管理制度

员工培训档案管理制度一、背景和目的为了规范员工培训档案的管理,提高培训档案的有效利用和管理效率,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的培训档案管理。
三、档案管理流程1.员工培训需求确认阶段(1)部门经理和员工协商确定员工培训需求。
(2)员工向人力资源部门提交培训申请。
(3)人力资源部门审核培训申请,确定培训计划,并通知员工参加。
(4)人力资源部门将培训计划信息录入员工培训档案。
2.培训过程管理阶段(1)培训组织人员组织培训活动,包括培训课程安排、培训时间确定等。
(2)培训组织人员确认培训参与人员名单,提供给人力资源部门。
(3)培训组织人员将培训过程相关资料、培训材料等归档保管,培训记录保存备查。
3.培训结果确认阶段(1)培训结束后,培训组织人员统计培训情况,包括反馈意见、培训效果等。
(2)人力资源部门将培训结果信息录入员工培训档案。
4.档案的存储和归档(1)员工培训档案采用电子档案形式进行存储,同时备份存储在多个位置,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2)档案按员工姓名和培训日期等信息分类存储。
(3)档案归档周期为五年,超过归档周期的档案由人力资源部门进行整理归档。
五、档案的查阅和利用1.员工及部门经理可向人力资源部门提出申请,查询、查阅员工培训档案。
2.人力资源部门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档案查阅,必要时提供相关复印件。
六、档案的保密1.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员工培训档案的保密工作。
2.未经本人许可,任何部门及个人不得随意查阅、使用该员工的培训档案。
3.人力资源部门在处理培训档案时,应加密和限制访问权限,防止信息泄露。
七、档案的销毁1.培训档案的销毁应按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相关规定执行。
2.每年定期进行一次培训档案的审查,对过期的档案进行销毁处理。
八、相应的制度宣贯和培训公司应对员工进行档案管理制度的宣贯和培训,确保员工了解并遵守该制度。
九、制度的监督与评估公司应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员工培训档案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员工培训标准管理规程

员工培训标准管理规程一、前言为了提高公司员工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确保公司长期稳定发展,制定本规程。
二、培训标准1. 培训对象公司全体员工都是培训对象,特别是新入职员工和职业路径更改的员工。
2. 培训内容根据员工不同的岗位和职责,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确保员工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管理经验均被全面覆盖。
基础技能包括但不限于:office办公软件的操作、商务礼仪、基础数学和英语、沟通技巧等。
专业技能则根据员工所在岗位的特点划分相应的培训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专业知识、行业信息、市场营销、人际关系、技能操作等。
管理经验则帮助员工掌握团队管理、项目管理、决策管理、效能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
3. 培训形式根据员工岗位和职责设置不同形式的培训,包括但不限于:系列讲座、集中培训、定期考核、实际操作演练等多种方式。
4. 培训负责人公司对于每一个培训项目都需要明确负责人,由其负责培训的计划制定、资源配备、培训过程和效果的监测等。
5. 培训效果检查为了确保培训的实效性,公司会针对每一个培训项目制定相应的效果检查方案,在培训结束后对参与此次培训的员工进行效果测评,并根据测评结果调整培训方案,不断完善培训质量。
三、培训计划公司应该根据员工岗位、职责和业务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形式、时间和负责人,确保每一个员工能够顺利完成自己的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
四、培训预算培训预算是公司制定培训计划之前需要提前考虑的问题,应该明确总的培训经费以及每个培训项目的具体经费。
五、培训管理公司建立培训管理体系,完善培训计划、培训预算、培训过程的监管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建立完善的培训档案和记录,对每个员工的培训历程进行跟踪和管理,确保培训计划及时有效的进行。
六、公司应该将员工培训视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不断完善培训管理,并对员工进行多方位、全速度的培训,以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为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打上坚实的基础。
人员培训档案管理规程

人员培训档案管理规程一、引言人员培训档案管理规程是为了规范和保证企业对员工培训的有效管理,确保培训过程的记录、归档和评估能够顺利进行。
本规程旨在确立培训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流程,以提高培训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培训档案的定义培训档案是指记录和存储员工培训信息的文件和记录,包括培训计划、培训记录、培训评估等相关资料。
三、培训档案管理的目的1. 确保培训过程的全面记录,便于参与培训的员工及时了解培训内容和培训效果。
2. 促进培训计划和实施情况的评估,为后续培训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3. 保护员工隐私,确保培训资料的机密性和安全性。
4. 提高培训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及时统计和分析培训数据。
四、培训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1. 规范性原则:培训档案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的要求,确保其规范性和合法性。
2. 完整性原则:培训档案应全面、准确地记录培训的各个环节和内容,确保档案的完整性。
3. 保密性原则:培训档案包含员工的个人信息,必须做好保密工作,确保档案的机密性和安全性。
4. 可追溯性原则:培训档案应具备可追溯性,便于查阅和核实培训记录及相关信息。
5. 有效性原则:培训档案必须能够满足企业对培训工作的评估和决策需求,发挥其应有的效益。
五、培训档案管理的操作流程1. 培训计划编制根据企业的培训需求和员工的能力提升目标,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方式、时间和人员安排等。
2. 培训申请和审批员工在培训需求和计划确定后,向上级主管提出培训申请,经审核和批准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3. 培训组织与实施根据培训计划,组织培训师资和培训资源,进行培训课程的讲授和实施,并记录培训的具体情况和过程。
4. 培训评估与反馈培训结束后,进行培训效果的评估和反馈,收集员工对培训质量和内容的评价意见,为下次培训改进提供参考。
5. 培训档案归档与管理将培训记录和相关资料整理归档,建立员工培训档案库,确保档案的安全存储和易于查阅。
六、培训档案的保存期限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员工培训档案的保存期限一般为五年,满足期限后需进行彻底销毁。
员工培训中心档案管理制度

员工培训中心档案管理制度一、目的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员工培训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
三、档案的建立1.员工培训档案应由员工培训中心负责建立,包括员工的培训记录、培训课程、培训评估结果等。
2.建档时应详细记录员工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工号、职务、所属部门等。
3.员工的培训记录应按照培训时间和课程类型分类,并用唯一的编号进行标识。
四、档案的归档1.完成培训的员工档案应及时归档,归档材料包括培训记录、培训课程资料等。
2.归档材料应按照培训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归档,并按照档案编号进行分类存放。
3.归档材料应妥善保管,防止遗失、损坏和泄露。
五、档案的存储1.培训档案的存储应采用电子化管理和实物存储相结合的方式。
2.电子化管理应建立专门的员工培训档案系统,记录和存储员工的培训记录和资料。
3.实物存储的档案材料应放置在专门的档案柜中,并定期进行整理和清理,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可读性。
4.员工培训档案的存储地点应设定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和使用。
六、档案的查询和利用2.其他相关部门或人员需要查询员工的培训记录时,应提供合法的授权和说明理由。
3.培训档案可以用于员工绩效考核、职位晋升和岗位调动等方面。
4.未经授权,任何人员不得私自查询、使用或泄露员工培训档案。
七、档案的保密性1.员工培训档案属于公司的重要资产,严禁向外泄露。
2.培训中心的工作人员应签署保密协议,并接受相关保密培训。
3.培训档案系统应设置权限,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和使用。
4.在员工离职或调离时,应及时销毁或迁移其培训档案,防止数据泄露。
八、监督与评估1.公司内部应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或岗位,负责对员工培训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
2.定期对员工培训档案进行抽查和核对,确保档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对违反员工培训档案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处罚和纠正,并记录违规情况。
九、附则1.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先前的档案管理制度自行废止。
员工培训档案管理制度

员工培训档案管理制度员工培训档案管理制度引言:员工培训是组织发展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有效管理和跟踪员工培训情况,建立健全的员工培训档案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员工培训档案管理制度的目的、重要性以及具体实施步骤。
一、目的:员工培训档案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培训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为组织提供有效的培训决策依据。
通过建立员工培训档案管理制度,可以更好地管理和跟踪员工培训计划、培训成果和培训费用,提高员工培训的效果和组织绩效。
二、重要性:1. 提供数据支持:员工培训档案管理制度可以提供员工培训的相关数据,包括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费用等,为组织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2. 统一管理:通过建立统一的员工培训档案管理制度,可以实现对员工培训信息的集中管理和统一标准,提高信息的可查性和准确性。
3. 便于评估和改进:通过对员工培训档案进行分析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培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进一步改进培训计划和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
4. 法律合规:员工培训档案管理制度有助于组织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如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确保培训的合规性和合法性。
三、实施步骤:1. 制定培训档案管理制度:明确员工培训档案管理的目标、原则和具体操作流程,确保制度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 建立培训档案:为每位员工建立培训档案,包括基本信息、培训计划、培训记录等内容,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档案归档和分类: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对员工培训档案进行归档和分类,便于管理和查阅。
4. 档案管理和维护:建立档案管理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和具体管理措施,定期进行档案的检查、整理和更新。
5. 数据分析和评估:定期对员工培训档案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培训计划和培训方式。
6. 持续改进:根据实际情况和反馈意见,不断完善和改进员工培训档案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能和培训质量。
结论:员工培训档案管理制度是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于提高组织的培训效果和绩效至关重要。
员工培训档案管理制度

员工培训档案管理制度1.引言员工培训是组织中提升员工能力和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有效管理员工培训档案是保证培训活动的可追溯性和评估效果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个完善的员工培训档案管理制度,以确保培训档案的准确性、安全性和易访问性。
2.档案建立与归档2.1 员工培训档案的建立应及时、准确地记录员工参与培训的相关信息。
档案内容应包括员工的姓名、岗位、培训课程名称、培训时间、地点、培训费用等信息。
2.2 所有培训材料、课件和考核成绩等必须妥善归档,以备将来查阅和证明之用。
归档时,应按照培训时间顺序进行编目,并在每一份档案上标注唯一编号,以方便快速检索。
3.档案存储与保管3.1 员工培训档案应存储在安全、防火、无尘、湿度适宜的专用档案室或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中,以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2 纸质档案的存储应按照文件密级进行分类并标注,以便于管理和保密。
每个档案应通过制度规定的签名程序和权限制度进行借阅和归还,并记录借阅者和归还时间。
4.档案查询与调阅4.1 员工培训档案的查询和调阅应实现快速、便捷的方式。
可以通过电子系统、扫描件或索取档案纸质副本等方式进行。
4.2 档案管理责任人应根据合法的查询申请,及时为需要查询的人员提供所需信息,并留存相关申请材料供备查。
5.档案保密与销毁5.1 员工培训档案涉及个人隐私,必须严格保密。
档案管理责任人及相关人员必须签署保密协议,并严格遵守公司的保密制度和法律法规。
5.2 档案保管期满后,应根据保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将不再需要的档案进行安全销毁。
销毁必须经过制度规定的程序,并记录销毁时间和方式。
6.培训档案管理制度的评估与改进6.1 培训档案管理制度应定期进行评估,以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6.2 评估结果和改进意见应及时整理,向管理层报告,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和优化。
7.总结通过建立和落实员工培训档案管理制度,能够有效保证培训档案的准确性、安全性和易访问性,提升培训活动的管理水平和效果评估的可信度,促进员工个人能力与组织发展的良性互动。
职工安全培训档案管理实施细则范文

职工安全培训档案管理实施细则范文一、背景介绍职工安全培训是保障企业生产经营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职工安全培训档案,制定本实施细则,对职工安全培训档案的管理进行规范,促进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二、管理目标本实施细则旨在建立健全职工安全培训档案的管理制度,确保职工安全培训的全面记录和及时调阅,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保障企业的生产经营安全。
三、管理原则1. 全面记录。
对每次职工安全培训活动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人员等相关信息。
2. 及时调阅。
职工安全培训档案应当及时调阅,方便对职工安全培训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3. 保密性。
对职工安全培训档案应当严格保密,不得随意泄露或外借给外部人员。
4. 便捷性。
职工安全培训档案的管理应当简单方便,便于档案的查找和使用。
5. 规范性。
职工安全培训档案的管理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制度进行。
四、职工安全培训档案管理流程1. 培训计划编制根据企业职工的安全培训需求,制定职工安全培训计划。
包括培训的内容、频次、人员等。
2. 培训活动组织按照培训计划进行培训活动的组织。
确定培训的时间、地点和培训人员。
通知参加培训的职工,并做好培训材料的准备工作。
3. 培训记录对每次培训活动进行详细记录。
包括培训的内容、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信息。
同时,还应当记录培训的效果和职工的反馈意见。
4. 档案归档将培训记录整理成档案,按照时间顺序归档。
每个档案应当标明培训活动的时间和内容。
5. 档案管理职工安全培训档案应当由专人进行管理。
保管档案的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档案管理知识和技能。
六、职工安全培训档案的保密与存储1. 保密措施职工安全培训档案应当严格保密,确保档案信息不被泄露。
未经相关权限人员的许可,不得将档案信息外借或转移。
2. 存储方式职工安全培训档案可以选择电子和纸质两种存储方式。
电子存储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纸质存储应当放置在专门的档案柜中,做好防火、防潮、防鼠害等工作。
培训档案管理制度(3篇)

培训档案管理制度为进一步推进我公司培训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根据长治公司要求,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培训档案分为:教学档案、培训档案及员工一人一档,各类档案要分类存放。
2.培训科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档案,队组学习培训档案由队组负责培训的人员负责管理。
3.培训档案内容3.1.教学档案(1)上级颁发的各类培训教学文件及培训教材;(2)各项培训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计划、会议记录、教学调查表、工作总结、培训试卷等3.2.培训档案(1)举办的各种培训资料(含外出培训):培训通知、学员名册、签到表、培训登记表、培训效果评估表;(2)学员培训档案(学员个人受培训的记录);(3)证书及花名册。
3.3.员工一人一档(1)全体职工个人培训情况;(2)学员个人培训信息表、身份证复印件、上岗证复印件、学历职称复印件等。
4.各培训人员都要将各种材料及时上交,归档以便保存,凡经审核的归档材料,任何人不得私自涂改。
5.各期培训学员培训资料,都要统一存入培训档案,按明码顺序分类存放,摆放整齐,存放处有防火、防盗、防潮、防尘、防光、防霉、防鼠咬等设施。
6.因工作需要借用培训人员档案,应履行借阅登记手续,用后及时归还。
查阅时不得污损、卷折,不得在卷内画线、打圈,批注涂改。
若需要复印,请示有关领导批准后复印。
查阅,借阅归档材料,须经过培训科负责人批准,借阅时间不得超过一周。
7.严格实行一期一档制度,建立一期一档。
按期装订成册,标题简明确切,书写整齐,编好明码。
8.做好安全保卫工作,管理好档案,培训科各类安全培训档案必须长期保存。
培训档案管理制度(2)是指组织建立和实施的关于培训档案管理的政策、规范和流程。
它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管理培训档案,确保培训记录的完整、准确和安全。
培训档案管理制度一般包括以下方面内容:1. 培训档案的建立和归档:明确培训档案的建立和归档流程,包括培训档案的内容、格式和存储方式等。
2. 培训记录的保密和安全:规定培训记录的保密和安全措施,包括对档案的访问权限管理、网络安全保护等,确保培训记录不被泄漏或篡改。
员工培训档案管理规范

员工培训档案管理规范1. 背景随着企业发展,员工培训已成为企业提高员工绩效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然而,员工培训的管理不仅仅是每年的预算和安排课程,还需要做好员工培训档案的管理工作。
员工培训档案的管理不仅可以规范员工培训流程,同时也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评估员工的岗位能力和发展潜力。
2. 员工培训档案的定义员工培训档案是企业记录并管理员工参加培训活动的文件和资料。
员工培训档案应当包括员工的个人信息、参加的培训课程信息、培训证书、成绩单及相关评估报告等。
3. 员工培训档案管理的原则3.1. 完整性员工培训档案应当记录员工参加所有的培训活动。
如果员工中途离职,企业也应当保存员工的培训记录。
3.2. 保密性员工培训档案中的个人隐私应当得到保护。
相关人员只有在合适的数据存储和保护情况下,才有权查看或修改员工培训档案。
3.3. 可维护性员工培训档案应当可以持续维护和更新。
如有变动,应及时更新员工的培训档案。
3.4. 便捷性员工培训档案的管理应当便利、快捷。
应当尽可能的减少人力物力成本,同时遵循有关数据安全保障措施。
4. 员工培训档案管理的流程4.1. 员工培训档案的建立当员工进入公司时,公司应当及时建立员工的培训档案。
员工培训档案包括个人信息、培训记录等。
4.2. 员工参加培训当员工参加实际培训时,企业应当将员工的培训信息记录在员工培训档案中。
包括培训课程、成绩和培训时间等相关信息。
4.3. 员工培训评估及备案企业应当为每个员工在参加培训时进行评估。
员工培训档案中的相关资料应当被备案。
企业可以在员工培训档案中存放相关评价文件,如培训证书、成绩单及相关评估报告等。
4.4. 信息统计与利用企业应当根据员工培训档案中的信息,及时进行统计和分析。
并将统计结果反馈给领导或相关职能部门,以便于企业制定更为合理和有效的员工培训方案。
4.5. 员工离职时保存培训档案当员工因为离职原因退出企业时,企业应当保存员工的培训档案。
以便于企业评估员工在企业中的工作表现和能力。
员工培训管理制度规范

员工培训管理制度规范一、总则为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并执行员工培训管理制度。
员工培训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基础、长期且全员参与的工作,是组织和技术发展的有力依托,是员工个人职业发展和成长的重要支撑。
二、培训管理机构1. 公司建立专门的培训管理机构,统筹规划和组织各类培训活动。
培训管理机构直接隶属于公司领导,由专门的培训经理负责领导和管理。
2. 培训管理机构具体责任包括: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和预算、开展培训需求调查、评估培训成果、推行训前、训中和训后服务、建立培训档案等。
三、培训计划与预算1. 培训计划应以公司的战略目标和员工的成长需求为依据,综合考虑各方面利益,制定符合实际的培训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
2. 培训预算应与培训计划相结合,确保培训经费合理分配、有效利用。
四、培训需求调查1. 公司每年对员工的培训需求进行调查,以收集员工的培训需求和建议,为社会培训的制订提供参考。
2. 公司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员工培训需求调查,包括员工问卷调查、个别面谈、培训需求评估等。
五、培训评估1. 培训结束后,应进行培训效果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培训活动进行总结和改进。
2. 培训评估应从课程设置、授课人员、培训工具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并形成可操作的评估报告。
六、培训服务1. 培训服务包括培训前、培训中和培训后三个阶段。
2. 培训前服务主要包括培训需求调查、培训计划编制、培训资料准备等。
3. 培训中服务主要包括培训实施、培训监督、培训沟通等。
4. 培训后服务主要包括培训成果评估、培训总结、培训档案管理等。
七、培训档案1. 公司建立员工培训档案,对员工的培训记录进行归档备份,留存至少五年。
2. 员工培训档案应包括培训计划、培训安排、培训成绩、培训报告等内容。
3. 员工可以通过申请查看自己的培训档案,公司应保护员工的培训隐私。
八、违规处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遵守员工培训管理制度,不得违反、擅自篡改或变通。
员工培训档案管理制度

员工培训档案管理制度1. 前言为了保证公司员工的培训记录得到妥当管理,提高员工培训的效果和质量,本管理制度订立。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部员工全部培训活动的记录及管理。
3. 培训档案的管理3.1 培训档案的建立公司应对全部员工参加的培训活动建立档案,档案应包含以下信息:•参加人员名单:包括参加培训的员工姓名、部门名称、职务、联系方式等;•培训课程名称、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内容、讲师名字、培训方式等;•培训考核成绩:包括考试成绩、考勤记录或其他考核方式等。
3.2 培训档案的积累公司应当适时对每位员工参加的培训活动进行档案积累,确保每位员工的培训档案能够适时记录更新完毕。
3.3 培训档案的保存公司应将员工培训档案保存至公司档案室,对于保密级别较高的培训档案,应加强保密管理,避开泄漏。
3.4 培训档案的查询员工和管理人员均可以查询本身和本身所管理的员工的培训档案,公司应统一规定查询渠道和查询权限。
4. 培训效果的评估4.1 培训效果的评估原则对于每次培训活动,公司应当建立相应的评估制度,以评估培训质量和效果。
评估分为两部分:1.培训效果充足度的评估;2.培训效果的实际推广效果评估。
4.2 培训效果的充足度评估公司应通过员工对培训活动内容、讲师授课、培训方式等方面的评价,来了解员工对于培训活动的充足程度。
4.3 培训效果的实际推广效果评估公司应通过对员工实际工作中对培训内容应用情况的评估来了解培训是否真正地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本领和工作效率,并依据评估结果适时对培训方式及培训内容进行调整。
5. 培训管理责任制公司应当建立培训管理责任制,包括但不限于:1.人事部门负责订立公司培训计划和布置培训事宜;2.培训部门负责帮助人事部门订立培训方案、布置培训师资和场地;3.相关权益部门负责搭配培训部门统一布置员工参加培训的时间和方式;4.员工个人应认真参加培训并所完成的培训考核成绩应真实有效。
6. 培训管理制度的执行和监督6.1 对培训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公司应对培训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制度的全面有效执行。
员工培训档案管理制度

员工培训档案管理制度1. 引言为规范和有效管理企业员工的培训档案,提高员工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订立本制度。
2. 目的与适用范围2.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企业员工培训档案的规范管理,包含档案的建立、归档、维护和使用等各个环节。
2.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全体员工培训档案的管理。
3. 培训档案的建立3.1 培训档案的类别和内容(1)培训档案应包含员工参加的培训项目的基本信息,包含培训名称、培训机构、培训时间、培训地方等。
(2)培训档案还应包含员工参加培训的成绩、证书等相关信息。
3.2 培训档案的建立程序(1)员工参加培训时,培训部门负责将员工的培训信息记录在培训档案中。
(2)培训部门负责将培训档案的基本信息、成绩、证书等相关信息整理并装订成册。
(3)培训部门将员工培训档案交由职能部门负责人审查并签字确认。
(4)职能部门将确认后的培训档案存档。
4. 培训档案的归档4.1 归档标准(1)完成培训的员工档案应及时归档。
(2)归档的培训档案应依照员工的姓名和工号进行归类。
4.2 归档程序(1)培训部门将完成培训的员工档案整理成册。
(2)归档员工档案册应包含员工的培训基本信息、成绩、证书等相关信息。
(3)归档员工档案应交由职能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
(4)归档员工档案应存放在指定的档案室,并依照员工的姓名和工号进行归类存放。
5. 培训档案的维护5.1 档案的保管期限(1)员工培训档案的保管期限为员工离职后的5年。
(2)如发生法律诉讼或涉及企业合规审计等特殊情况,档案保存期限可适当延长。
5.2 维护责任(1)培训部门负责维护员工培训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职能部门负责人负责对培训档案进行定期检查,并做好档案的整理工作。
5.3 档案的保密性(1)员工培训档案应严格保密,只限职能部门内有关人员查阅和使用。
(2)不得将员工培训档案供应给任何与培训无关的人员。
6. 培训档案的使用6.1 使用的权限(1)只有经过培训部门和职能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后的员工培训档案,才具备使用资格。
培训档案管理制度

培训档案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和加强培训档案管理,提高培训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单位内的培训档案管理工作。
三、基本原则1.保护培训档案的完整性和保密性,确保档案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可追溯;2.依法依规、科学合理,确保培训档案的合规性;3.适应信息化管理的需要,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4.培训档案实行电子化管理和纸质档案并重,在保证电子档案安全存储的前提下,适当降低纸质档案的存留量。
四、培训档案的分类与归档1.培训档案分为员工培训档案和学员培训档案两大类。
2.员工培训档案包括员工培训记录、培训考核记录和培训成绩等信息,适用于公司内部员工的培训记录;3.学员培训档案包括学员的学习档案、证书及成绩、奖惩记录等信息,适用于公司外部学员的培训记录。
4.培训档案按年度进行归档,每个年度的培训档案单独归档,并按照一定的标准保存和管理。
五、培训档案的采集和整理1. 员工培训档案的采集和整理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进行统一管理,确保培训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2. 学员培训档案的采集和整理由负责培训的部门进行统一管理,确保学员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3. 培训档案的整理应当按照规范要求逐步建立完整的档案电子数据库,确保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六、培训档案的存储和保管1. 培训档案采用电子化管理和纸质存档相结合的方式,电子档案应当备份存储,确保档案的安全性;2. 电子档案的存储由专门的信息部门进行管理,确保档案的安全和完整;3. 纸质档案应当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保管,确保档案的完整和安全。
七、培训档案的使用和查询1. 员工培训档案的使用和查询应当由员工本人或者单位新上级领导进行申请,申请时需要提供本人身份证明;2. 学员培训档案的使用和查询应当由学员本人进行申请,同时需要提供学员身份证明;3. 培训档案的使用和查询需要经过文件审批流程和审核,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和保密性。
八、培训档案的借阅和归还1. 员工培训档案的借阅和归还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进行管理,借阅时需要填写借阅登记表,并经单位领导审批;2. 学员培训档案的借阅和归还由负责培训的部门进行管理,借阅时需要填写借阅申请表,并经过负责人审批;3. 在借阅档案后,借阅者需要保证档案的完整和安全,不得随意更改档案内容;4. 档案的归还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经过归还审批程序。
培训档案管理制度

培训档案管理制度
一、制度目的
为了保证培训档案的有效管理,规范员工培训档案的保存和使用,制定此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及相关部门。
三、管理职责
1.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培训档案的管理、保存、归档和借阅。
2.各部门要保证员工的培训记录完整如实,及时报送人力资源
部门。
3.各部门要保证员工的培训档案安全可靠,禁止私自处理或丢弃。
4.耗材管理部门要保证培训档案的存储条件符合标准,避免受潮、霉变等情况。
五、管理程序
1.记录培训信息
人力资源部门向各部门发放培训记录卡片,各部门要对员工的
培训情况进行记录,并尽快归档。
2.归档培训档案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对已记录的培训档案进行归档,将人员培训档案按时间顺序存储备查,严禁任何形式的私自处理。
3.借阅培训档案
如有需要查询员工培训信息,应前往人力资源部门填写借阅申请表,并查询。
查询完毕后,应在规定时间内还档,违者将承担相应的责任。
4.培训档案的保存期限
公司每位员工的培训档案永久保存。
六、违规处理
1.如发现私自处理员工培训档案的情况,将由人力资源部门进行调查,一经查实,将追究相应的责任。
2.如个别员工影响到公司长期形象,公司将严肃调查,并以纪律处分、罚款等方式进行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建立人员培训及培训档案标准管理规程,确保培训规范进行。
2.范围:全体员工的培训及培训档案管理。
3.责任:办公室对实施本程序负责。
4.内容:
4.1培训对象
公司培训为全员培训,即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生产部、设备部、生产车间、质量管理部、办公室、财务部、市场营销部等部门经理、各职能部门技术和管理人员及各岗位员工,均需按《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接受培训教育。
4.2培训要求
4.2.1使全体员工掌握本公司的GMP管理文件。
4.2.2使各级负责人具有全面的管理知识,懂得实施GMP的意义,了解GMP的内容,掌握实施GMP的有关知识、方法和评价的基本原则。
4.2.3对生产、质量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的培训,使其在各自的岗位上认真履行GMP所规定的本岗位职责。
4.2.4对从事与药品生产和质量有关的各类人员进行符合本岗位要求的专业技能、
操作方法以及与本岗位有关的GMP知识的培训,明确本岗位的质量责任。
4.2.5对全体员工进行清洁卫生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2.6对从事洁净区净化设施管理人员。
设备维修保养人员进行GMP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培训,使其明确本岗位的质量责任。
4.2.7对检验及操作人员进行全面的GMP学习及药品检验专业知识和本岗位的操作规程、工艺流程、岗位职责的学习,使其了解本岗位的质量责任。
4.3培训内容
4.3.1基本内容
培训的基本内容包括基础培训内容和针对性培训内容,具体见表1。
表1 培训内容
4.3.2增加内容
每年根据不同的情况可在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如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公司新的规章制度、验证后新的操作规程等。
4.4培训方式
4.4.1厂外培训和厂内培训
4.4.1.1厂外培训公司派有关人员参加厂外的各类学习班、培训班和研讨班等多种形式。
使他们成为公司的培训业务骨干力量,学习前需填写《外出培训申请表》,学习完成后需填写《外派人员培训登记表》。
4.4.1.2厂内培训采用全脱产、半脱产和现场培训方式。
采用三级培训法,即集中培训、分部门培训和分班组培训。
4.5内部培训管理
4.5.1本公司培训教育工作由质量管理部和办公室共同负责。
每年的年度计划由质量管理部负责安排培训内容,制定培训教师,组织编制培训教材、培训考核试题和组织试题的评判,办公室负责制定GMP培训年度计划(表),并组织实施和考核工作;受训人员填写个人GMP培训记录和培训效果评价调查表。
4.5.2培训纪律
4.5.2.1培训人员不准无故迟到、缺席及中途退席。
4.5.2.2服从安排,指定区域就座。
4.5.2.3关掉手机或调为振动,保持课堂秩序。
4.5.2.4认真做好笔记,积极思考,主动学习。
4.5.2.5尊重培训教室,不得做与培训无关的事情。
4.5.2.6办公室负责培训纪律的监督,填写人员培训统计表。
4.6培训档案的管理
4.6.1办公室负责将《外出培训申请表》、《外派人员培训登记表》、个人培训GMP 培训记录、《培训效果评价调查表》及考核试卷汇总成员工培训档案。
4.6.2培训档案全部由办公室安排专员(档案管理员)保管;保管范围包括但不仅限于:新老员工培训电子档、纸质档资料,培训录像光盘刻录资料,培训课件资料等。
4.6.3电子档内容存放在一个表格内,并保存在以档案期号命名的文件夹内。
4.6.4纸质文件用牛皮档案袋按照培训期号进行整理存档,档案袋上附《档案封贴》,并在封贴上标明档案期号及培训时间。
4.6.5培训档案借阅、销毁
4.6.
5.1所有培训档案,仅供公司内部成员查阅。
4.6.
5.2其他部门所需借阅的,需直接向办公室提出申请,办公室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借阅;档案管理员对借阅人员的信息进行登记,借阅人员需签字。
4.6.
5.3档案外借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个工作日;逾期,将由档案管理员进行催
还;对于在外借过程中有损坏的、遗失的,应以书面形式上报给部门经理。
4.6.
5.4培训档案不得转借,需专人专用;借阅人不得在档案中进行任何涂改。
4.6.
5.5对于需要销毁的档案,由部门经理同意,部门主管和档案管理员共同进行销毁,并进行登记记录,便于日后查询。
4.6.6培训档案管理人员职责
4.6.6.1档案管理人员按照归档要求对文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分类,汇总工作。
4.6.6.2事实记录档案情况。
4.6.6.3做好档案的保密、保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