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综合素质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综合素质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选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选修课的开设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满足大学生的个性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当前高校综合素质选修课在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学生选课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必须从优化课程结构、规范教学工作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综合素质选修课;功能;问题;对策
一、选修课在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功能与作用
首先,选修课可以弥补必修课的局限。必修课以提高大学生的必备基础素质为主要内容,侧重于人才培养的统一性和奠基性,比如对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底蕴、艺术修养、职业技能等素质、能璃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基本要求。但是,由于大学生自身存在着的个体差异,他们对知识、能力的获得呈现出多样化的需求,而必修课又不足以解决这一问题。一是知识量增长的无限性与课时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如今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人们需要不断地获取新的知识和信息。然而课时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膨胀。二是知识量增长的无限性与课程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一般必修课的门类比较固定,内容一般也比较稳定,也就是相对于知识量的增长来说,具有滞后性,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经常变动必修课的门类和内容。三是教育需求的多样化与必修课的统一性、奠基性之间的矛盾。必修课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但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不能停留于这样一个基本层面,它对人才培养还有着不同层面上的要求。同时,大学生对教育需求的个性化差异,仅仅靠必修课是解决不了的。因此,面对知识量迅猛的不断的增长,必须通过选修课这一途径来解决这些现实存在的矛盾。开设选修课,既有助于保证基础,又有助于在知识的教学上开拓深度和广度,充实新内容,为学生在学术上、技术上或职业能力上有所专长做好准备,而又不至于加重学生的负担。
其次,选修课内容丰富多彩,可以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学生有着不同的来源,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有的理科基础好一些,有的文科基础好一些;学生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特长、理想和天赋,有的偏好实务,有的偏好理论,有的立志做专业人士,有的想做领导工作,真所谓千差万别,有着不同的个性需求。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大学生的这种个性化的教育需求,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对于成熟过程中的大学生来说,满足这种个体差异的需求,目前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大量开设选修课,以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志向、天赋等个性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向更能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新的专业方向调整目标。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高质量地完成学业。
二、当前高校选修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关于课程设置
目前,各校所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大部分是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或为迎合学生的需求心理而开设的,因而往往造成课程设置比例失衡。其中,实用性课程居多,人文社科占绝大多数,而介绍当代科技成果的课程较少,艺术教育类的课程也明显偏少。这种开课现状,造成了部分学生难以选到自己喜欢的课程。另外,部分公共选修课过偏过冷,或过于专业化,不利于选学。同时,由于课程开设不足或教师资源有限等,往往限定选修人数,致使普遍受学生欢迎的课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很多学生无法选修到自己喜欢的课程。还有,一些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需要计算机操作的课程,学校无法提供相应的设备,无法保证实践操作的正常进行,也影响了教学质量。再有就是部分选修课名不副实,有的教师为了吸引学生选课,选用较吸引入的课程名称,但内容却枯燥乏味,甚至课程内容与名称不符,学生选它有一种“挨宰”的感觉,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关于教学管理
学习选修课的人数大部分在百人以上,多则几百人。由于是大班授课,严格考勤有一定难度,学生上课缺席现象难以避免。部分教师迫于学校规定或只为满足工作量需求,被动开课,教学态度不够认真,教学质量不高。同时,教学主管部门缺乏规范化管理,缺乏有力的监督,也影响选修课的质量。选修课面向全校学生,由于学生专业不同、基础不同,使教师在教学中难以把握,给课堂教学造成很大的困难。
3.关于学生选课
当前,高校学生在选课上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即大多在课程的选择上侧重实用性,以便为将来找一份好工作积累资本。这反映出大学生有明显的功利思想。人文课程和科技课程因其本身价值的隐含性和与现实的或多或少的距离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严重地影响着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改进综合素质选修课的对策
1.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完善课程设置
首先,可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组织专家科学地分析大学生应有的素质和素质结构,然后以系列课程模块的形式分类确定选修课的课程结构。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安排和规划,科学建构综合素质选修课的课程结构体系,改变开课不均衡的状况。如设置人文社科系列、自然科学系列、艺术教育系列、职业能力系列、体育健康系列等,每一系列又有不同深度、不同层次的选修课程,便于学生结合专业及日后发展选修适当课程,同时保证每一系列每一学期都有足够的选修课程开设,使学生有足够的选择范围。
其次,为了满足学生需求,弥补课程设置的不足,可实行跨校选课制度。跨校选修课可从两方面操作:一方面,如高校相距不远,可以让学生跨校选修,学
校双方互相承认学分;另一方面,可采取双方互派教师或请进来的方法进行教学。实行跨校选修制度,可完善选修课课程结构体系,弥补某些选修课教师不足的缺憾,又能实现资源共享,这是高校发展的一种趋势。另外,也可以聘请一些已退休的知名教授或公开招聘教师担任综合素质选修课的教学工作,以填补某些学科的开课空白。
最后,鼓励教师尽可能地多开选修课。现在,大部分高校公共选修课开设明显不足。其原因一是部分教师对开设选修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二是公共选修课教师的待遇太低,致使教师开设公共选修课的积极性不高。因此,为了促使教师多开、开好综合素质选修课,学校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鼓励教师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同时,要提高公共选修教师的待遇,对那受学生欢迎、学生评价较高的选修课教师要给予大力宣传,重点奖励,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带动更多的教师开出高质量的选修课。
2.规范综合素质选修课的教学管理
首先,制定选修课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囊括了一门学科的范畴概念,体现着学科发展的轨迹,从而反应出这门学科在课程结构中的性质、地位,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任务要求,同时也是确定教学内容的基本准则。教师在开课前要编制好大纲,由主管部门审核后施行,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要通过教学大纲的指导,促使教学活动井然有序,避免授课的随意性,同时也便于主管部门监督核查,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建立选修课的审核制度,加强质量监控。应加强对选修课开课门类的审核,所开课程应由专家组论证,并根据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科技发展趋势及学校特点确定是否开设,严把审核关,避免把低质量的选修课提供给学生。对已开设的选修课还应进行学年度审核,即根据学生反馈信息及教学核查结果每年审核一次,以决定其是否继续开设。效果不好的课程应暂停或调整,学生普遍反映好且急需的选修课程,则可根据具体情况,将其调整为必修课。同时学校主管部门要严把教师审核关,对任课教师进行认定和考核,挑选出有经验、责任心强、授课效果好的高水平的教师来担任综合素质选修课的教学工作,提高选修课的质量。
再次,从严组织教学。正常的教学秩序是上好综合素质选修课的重要保证。选修课一般安排在晚上或双休日上课,所以对教师要严格考勤,也要采取措施保证学生的出勤率,并将出勤情况和考试考查挂钩,防止“选而不修”的情况发生。另外,由于综合素质选修课大部分是大班授课,学生又来自不同的专业,其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心态不一。在此情况下,为了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教师一方面要充实课程的内容,提高授课的艺术性,使课程本身有较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要严格管理,对那些不守纪律、“选而不修”的学生不让其参加考试。教学主管部门也应加强公共选修课教学的管理,实行“推门听课”制度,监督教学[1];也可以指定部分品学兼优的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及时反映教师授课情况,确保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