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技术研究计划项目申报要求【模板】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申请书模板

申报编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书项目名称:所属专项:指南方向:推荐单位:申报单位:(公章)项目负责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二Ο一年月日填报说明一、填写说明1、项目申报书分为“国内外现状及趋势分析”、“研究内容及目标”、“申报单位及参与单位研究基础”、“进度安排”、“项目组织实施、保障措施及及风险分析”、“研究团队”、“经费概算”和“指南所要求的附件”八个部分。
申报书的内容将作为项目评审、以及签订任务书的重要依据,申报书的各项填报内容请实事求是、准确完整、层次清晰。
2、请申报单位认真阅读指南,所申报的项目研究内容须对应指南编号、符合指南的要求。
3、申报单位可根据申请指南、申报项目的研究内容自行确定所申报项目的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应清晰、准确反映研究内容,项目名称不宜宽泛。
4、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按照系统提示在线填写申报书,请按照申报书的基本格式撰写申报书。
申报书标题,统一用黑体四号字。
申报书正文部分,统一用宋体小四号字填写。
正文(包括标题)行距为1.5倍。
凡不填写的内容,请用“无”表示。
5、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的缩略词,须注明全称。
6、申报书中的单位名称,请填写全称,并与单位公章一致。
申报书纸质版应与在线填写的电子版版本一致,纸质档需要项目负责人签字,日期如实填写。
填写完成后,请申报单位对所申报信息的真实、完整、有效进行审核。
二、申报说明申报单位将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请申报单位审核、确认申报材料后,网上在线提交,并同时将加盖公章一式2份纸质申报材料(含光盘)寄送或提交到指定地点。
所有申报材料要求统一采用胶背方式封装成一册(双面打印),请勿另行添加封页或其他材料。
项目基本信息表项目名称所属专项指南方向项目类型□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应用示范研究□其他经费概算总概算万元,其中申请国家专项经费万元执行周期年申报单位单位名称单位性质单位所在地组织机构代码通信地址邮政编码推荐单位推荐单位性质□部门□地方□行业协会□产业技术联盟项目负责人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证件类型证件号码所在单位最高学位职称职务电子邮箱移动电话项目联系人姓名电子邮箱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证件类型证件号码主要参加单位序号单位名称单位性质组织机构代码项目序号任务(课题)名称任务(课题) 任务(课题) 建议总经建议国拨任务承担单位负责人费(万元) 经费(万元) (课题)分解申报项目简介第一部分国内外现状及趋势分析一、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包括该方面国外的总体研究水平、最新进展和发展预期,国外从事该方面研究的主要机构及其研究方法、成果;相关研究的学术影响、知识产权申请和授予、技术标准制定及产业应用状况,并列出主要的文献,专利、标准名称。
技术攻关项目申报书范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技术攻关项目申报书范文-范文模板及概述示例1:技术攻关项目申报书范文尊敬的评审委员会:我是XXX公司的XXX,特此向贵委员会提交本次技术攻关项目申报书,希望能够得到您的认可和支持。
本项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方面的难题,并为我们的公司带来持续的创新和竞争优势。
一、项目背景和意义(介绍项目所处的行业环境,列举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说明解决这些问题对行业和公司的重要性,并且描述项目的目标和预期效益)二、技术攻关内容(详细描述项目的技术研究内容,包括研究方法、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重点突出项目的创新性和前瞻性)三、项目进度安排(按时间表列出项目的主要阶段和里程碑,解释每个阶段的目标和所需资源,并说明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和可控性)四、团队和资源(介绍项目团队的构成和成员的背景和经验,描述团队与项目实施需要的资源的结合情况,例如实验设备、专业知识、合作伙伴等)五、经费预算(逐项列出项目所需的经费总额和具体用途,并解释经费来源和使用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六、项目风险与控制措施(识别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如时间延误、技术难关等,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和解决方案)七、预期成果和推广计划(说明项目成功实施后预期取得的成果,并提出相应的推广计划,包括技术转化和市场推广等)八、结语(总结项目的创新性、重要性和可行性,表达对项目的信心和期望,并再次感谢评审委员会的审阅和支持)谢谢您抽出时间审阅本次申报书,我们将非常重视您的意见和建议,愿意随时配合提供更多相关信息。
期待能够获得贵委员会的青睐和支持,共同推动该项目的顺利实施。
致敬!XXX示例2:尊敬的评委们:我谨代表团队提交申请,申请支持我们的技术攻关项目。
本项目旨在通过深入研究和技术创新,解决当前存在的挑战和问题,推动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
项目背景和问题陈述:当前,我国在许多领域面临着一系列技术挑战和问题。
其中一些问题可能对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通过技术攻关项目的实施,我们有望解决以下几个具体问题:1. 问题一的描述:问题一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关键挑战。
公安部某信息化项目资质要求及技术需求

公安部某信息化项目资质要求及技术需求一、资质要求:1.投标人须具有CMMI3(软件成熟度模型3级)级(含)及以上资质证书。
2.投标人应具有省级(含)以上相关主管部门颁发的软件企业认定证书。
3.投标产品的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4.投标人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22条规定的相关条件.5.投标人须具有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6.本项目不接受分包及联合体投标。
二、技术需求建设目标本项目的建设目标是按照总体要求,按照“顶层设计、统一规划、整合共享、差别应用”的原则,依托公安信息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与省、市级平台互联互通,对全国省、市两级管理信息平台的数据汇聚、研判分析和监测管理,加强全国统一指挥和协同作战能力,全面提升工作的整体效能。
建设任务(一)建设部本级信息平台基础框架软件。
按照公安信息平台建设标准和规划体系部署基础框架软件,实现基础功能,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汇聚整合应用。
(二)完成部级信息平台综合数据库建设。
采用全国统一的基础数据标准,构建部、省、市三级统一的基础数据库,通过ETL系统汇聚整合各类资源,并形成数据采集、汇聚、更新和维护的长效机制。
在此基础上开展关联分析、挖掘研判等相关应用。
(三)完成部级信息平台各应用模块开发。
基于信息平台基础框架,行政管理监测、监督检查、分析研判等八个功能模块.(四)实现互联互通。
一是完成部级和试点省(市)级信息平台的纵向互联互通,实现平台联网。
二是开发部级系统和部级相关业务系统程序接口和数据接口,实现部级管理信息平台和部级相关业务应用系统的横向互联互通.(五)建立部级信息平台运行维护管理体系。
建立信息平台应用、管理、维护的规章制度和考核体系;采用PKI/PMI全网用户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及访问控制机制,实现安全可信的访问;建立信息平台安全防护体系;建立信息平台数据结构和信息传输的标准规范;数据质量监测体系;对各省级信息平台的监测管理。
1.建设原则部级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统一标准、统一规范原则建设要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有关标准、规范,同时要制定部级平台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以指导部级和各省的平台建设,同时保持系统建设的开放性和调整弹性.立足实际、按需扩展原则建设要充分考虑目前实际现状,在规划设计时要考虑节约成本和注重实效,避免重复建设;充分考虑业务的顶层设计,按照面向服务的体系设计,满足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可伸缩性,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全局掌控、监督指导原则建设以汇聚全国资源为基础,通过对各省上报的数据进行检测分析、问题评估、态势分析,从全局上掌控全国业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而指导各省管理的工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原则建设实现部级与各省联动,实现全国范围内数据资源的共享,并作为全国的业务数据的枢纽中心,实现与部级其它业务应用系统之间的业务协同。
公安局推进警务科技创新工作计划

公安局推进警务科技创新工作计划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公安局的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和提高警务工作效率,公安局决定推进警务科技创新工作,以推动公安工作的现代化发展。
本文将就公安局推进警务科技创新工作计划进行论述。
一、总体目标公安局推进警务科技创新工作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推动科技与警务的紧密结合,提升公安工作水平和效率,增强社会治安的稳定和安全。
具体目标如下:1. 提高信息化水平:通过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系统,建设智慧警务平台,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公安系统各功能模块的互联互通,提高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
2. 加强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建设大数据平台和应用,挖掘和分析大数据资源,为警方提供更准确、更及时的犯罪信息和犯罪趋势预测,指导警务决策和行动。
3. 强化智能化工作:通过引进人工智能、无人机、智能摄像头等新技术,提升警务工作的智能化水平,增强警力的监控能力和战斗力。
4. 加强网络安全防控: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体系,加强对公安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和攻防能力,提升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工作重点为了实现上述总体目标,公安局在推进警务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1. 技术创新与研发:加强对前沿科技的研究与应用,积极引进新一代技术和装备,并推动相关研究开发。
建立科技创新基地,支持警务科技人才培养和科研人员的创新工作。
2. 平台建设与整合:构建智慧警务平台,整合各类警务信息系统和资源,加强各功能模块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应用。
3. 数据资源开发与应用:建设大数据中心,整合各类犯罪数据和社会安全数据,开展大数据挖掘和分析,为警务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4. 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加大对警务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推动人才队伍的建设和优化,形成一支技术过硬、专业化程度高的警务科技队伍。
5. 安全保障与应急响应:加强公安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力度,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体系,增强警方对网络攻击和危机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预申报书共性格式2024020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预申报书共性格式20240204[项目名称][项目编号][申报单位名称][项目负责人姓名][单位地址][邮编][申报日期]一、项目概况1.1项目背景与目标(此部分介绍项目的背景,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需求等,明确该项目的目标及其与国家战略的关联。
)1.2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此部分描述项目的研究内容、技术方案或路线图,包括主要研究内容、技术方案创新点、实施路线等。
)1.3项目预期效益(此部分描述项目预计达到的技术、经济、社会效益等,包括产品或技术的创新点、应用前景、市场需求等。
)1.4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此部分介绍项目的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包括申报单位的研究团队、主要研究人员和其背景、合作单位或团队等。
)二、项目实施计划2.1研究进度计划(此部分列举项目的主要研究任务和阶段性任务,制定详细的研究进度计划,包括起止时间、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完成时间等。
)2.2预计研究经费(此部分列明项目所需的总经费及其预算分配,包括研究费用、设备购置费用、人员费用、管理费用等。
)2.3风险与应对措施(此部分分析项目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项目能够按计划实施。
)三、申报单位基本信息3.1申报单位概况(此部分介绍申报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单位性质、组织架构、实力、相关成果等。
)3.2主要研究人员情况(此部分介绍申报单位的主要研究人员情况,包括姓名、职称、专业背景、研究方向、荣誉等。
)3.3合作单位情况(此部分介绍申报单位与合作单位的情况,包括合作单位的名称、背景、在项目中的作用等。
)四、申请书附件清单(此部分列明申请书中的附件清单,包括但不限于项目实施方案、研究团队简介、申报单位相关证明材料等。
)以上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预申报书共性格式》的内容,本申报书将根据实际项目需求提供详细的研究计划和资料,并充分满足相关要求。
公安理论及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1:2010年公安理论及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指南一、公安工作方针与队伍建设1、公安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2、信息化条件下的现代警务机制建设研究3、公安机关软实力建设研究4、公安民警培训体系研究5、公安民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研究6、公安机关领导干部胜任能力模型研究7、公安辅警规范化建设研究8、基层绩效考核评估体系研究9、民警执法权益受损对公安战斗力影响研究二、社会矛盾化解与社会管理创新10、社会矛盾预警、化解机制研究11、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处置机制研究12、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及管控效能评估研究13、公安机关调处民事纠纷相关问题研究14、群体性事件预防与处置机制研究15、信息化条件下社区警务工作的模式和方法研究16、打击犯罪新机制研究17、社会化消防工作对策研究18、户籍制度改革研究19、信息化条件下公安机关加强和改进舆论引导研究20、宗教的社会政治文化特性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及管控对策研究21、公安机关创新社会管理模式研究三、科技强警与公安信息化建设22、公安情报信息综合应用平台三级联动工作机制研究23、物联网环境下的信息安全及其对策研究24、视频监控图像侦查方法研究25、社会公共安全领域防伪技术应用发展研究26、公安技术创新制度和体系研究27、我国城市公众安全科普教育研究四、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28、建立健全公安机关执法管理体系研究29、执法能力建设相关问题研究30、推进反恐机制建设研究31、欧美国家国籍管理制度及借鉴研究32、中国特色的边检服务理论研究33、保险与公共安全互动机制研究34、国内外消防安全监管体系比较研究35、毒品犯罪打防控机制研究36、大型活动安保管理机制研究37、公安警务保障机制研究38、警用航空相关问题研究39、案件审核考评机制研究40、知识产权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41、“经侦基础工作”的内涵和外延42、监所在押人员相关问题研究43、网络实名制法律问题研究五、和谐警民关系建设44、警察公共关系研究45、和谐警民关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46、边疆民族地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研究47、“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研究。
山东公安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书

山东公安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书尊敬的评审专家:我代表山东公安机关,向您提交我省公安科学技术进步奖的申报书。
我将详细介绍我们公安机关在科学技术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以及这些成果对于公安工作的推动作用。
一、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犯罪手段日益复杂多样化,给公安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应对犯罪活动,山东公安机关积极推动科学技术的应用,不断提升公安工作的科技水平。
二、项目内容1. 智能化警务系统的研发与应用我们公安机关通过引进先进的智能化警务系统,实现了信息化、智能化的警务管理。
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各类警情,提供精确的指挥决策支持,大大提高了警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2. 大数据分析在犯罪侦查中的应用我们公安机关建立了完善的大数据分析平台,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发现了许多犯罪活动的规律和趋势。
这些数据分析结果为犯罪侦查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参考,有效地提升了破案率和打击犯罪的能力。
3. 人工智能技术在视频监控中的应用我们公安机关引入了人工智能技术,对视频监控进行智能化处理。
通过人脸识别、行为分析等技术手段,我们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出嫌疑人,提供重要的侦查线索,为打击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项目成果通过以上的科技应用,我们公安机关取得了显著的成果:1. 犯罪侦查效率大幅提升,破案率明显提高。
2. 公安工作的科技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为打击犯罪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支持。
3. 公众安全感明显增强,社会治安状况得到了有效改善。
四、项目影响我们公安机关的科技进步对于山东省的公安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 提升了公安机关的形象和声誉,增强了公众对公安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2. 为其他地区的公安机关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3. 推动了公安工作的现代化进程,为社会治安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项目展望我们公安机关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不断推动公安工作的科技进步。
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智能化警务系统,提升大数据分析的能力,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视频监控中的应用。
2023年度公安部科技计划项目

2023年度公安部科技计划项目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公安工作也逐渐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安工作需求,公安部每年都会制定一系列科技计划项目,以推动公安工作的现代化建设。
2023年度公安部科技计划项目也即将启动,为此,我们就该项目的内容和意义进行了解和分析。
一、项目背景1.1 概述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公安工作也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形势。
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安全成为了公安部门的关键职责。
科技的发展为公安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方法,也为公安部门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2023年度公安部科技计划项目的启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目的2023年度公安部科技计划项目旨在加强公安部门的科技应用能力,提升公安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项目着眼于当前的社会形势和公安工作需求,通过引入新技术、改进现有技术,帮助公安部门更好地履行职责,切实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
二、项目内容2.1 技术研发2023年度公安部科技计划项目将重点支持公安领域的技术研发工作。
这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视瓶监控技术、物联网技术等。
通过对这些前沿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公安部门能够更加高效地开展犯罪侦查、社会治安管理等工作。
2.2 数据共享数据共享是公安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2023年度公安部科技计划项目将着力打破部门间信息孤岛,推动数据共享评台的建设。
通过数据共享,不仅可以提高警务信息的整合和利用效率,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信息孤岛带来的工作盲区,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大局。
2.3 培训与交流公安部门需要不断提升公安干警的科技应用能力。
2023年度公安部科技计划项目将重点支持公安干警的培训与交流活动,包括技术知识培训、经验交流、学术研讨等。
通过这些活动,公安干警可以更好地掌握新技术,提高处理案件的能力和水平。
三、项目意义3.1 推动科技与公安深度融合2023年度公安部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推动科技与公安的深度融合。
通过项目的推动,公安部门将更加紧密地结合科技手段,应对复杂多变的犯罪形势,提升处理案件的能力和效率。
公安理论及软科学研究计划申报要求【模板】

公安理论及软科学研究计划申报要求一、支持范围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精神,围绕“四化”建设总目标,立足公安工作发展需求,对当前各警种、各部门重点关注的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和实践问题开展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案,为公安工作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智力支持。
二、项目指南(一)重点支持研究方向1、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活动策略机制研究;2、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稳定政策研究(防范打击渗透活动、网络政治谣言等);3、涉众型经济犯罪成因及治理方式研究;4、防范和打击网络电信诈骗、“两抢一盗”等新型犯罪研究;5、“互联网+”条件下提升公安服务能力研究;6、基础信息化重点工作研究(基础信息采集、信息系统整合、“条块”融合);7、公安重点技术发展及应用研究;8、发挥公安院校科技创新资源优势与服务公安工作发展问题研究。
(二)面上研究方向1、基础信息化建设(1)大数据在现代警务工作中的应用研究(2)“互联网+”下公安工作新手段研究(3)新技术条件下提升预警防控能力研究(4)高风险场所的智能化预警安保模式研究(5)科技信息化建设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研究2、警务实战化建设(6)提升经济犯罪防范打击能力研究(7)公安警务“放管服”改革研究(8)创新网上网下一体化打防管控机制研究(9)大规模群体性事件预警研判研究(10)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研究3、执法规范化建设(11)深化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研究(12)公安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研究(13)“一带一路”下的国际警务合作研究4、队伍正规化建设(14)基层公安机关深化警务体制改革问题研究(15)警辅人员管理意见落实措施研究(16)警务技术职务管理政策研究(17)公安民警岗位能力标准与评估研究5、自选及其他三、具体申报要求(一)项目申报指南只规定研究范围和方向,申报人要根据指南自行设计具体题目。
同时,鼓励申报人根据研究兴趣和学术积累申报自选项目。
自选项目与按指南申报的项目在评审程序、评审标准、立项指标、资助力度等方面同等对待。
2023公安部技术研究项目指南

2023公安部技术研究项目指南一、引言公安部技术研究项目指南旨在明确2023年公安部技术研究项目的主要方向和重点,指导科研人员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本指南提供了详细的项目分类和说明,有助于科研人员选择适合自己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的项目,提高技术研究的效率和质量。
二、项目分类和说明1.智能安防技术研究该类项目旨在研究智能化、信息化对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带来的影响,探索利用新技术手段提升公安工作水平的方法和途径。
2.网络安全技术研究该类项目旨在研究网络安全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通过发展新一代网络安全技术和工具,提高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能力。
3.大数据分析和利用该类项目旨在研究大数据技术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开发新型的大数据分析算法和工具,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提升公安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4.犯罪预测与行为分析该类项目旨在基于现有犯罪数据和行为模式,研究犯罪预测和行为分析的方法和机制,提高犯罪预防和打击的准确性和效率。
5.视频图像分析与处理该类项目旨在研究视频图像识别、目标检测、行为分析等关键技术,提高视频监控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增强对公共安全事件的监测和处理能力。
6.生物识别技术研究该类项目旨在研究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开发可靠、高效的生物识别系统,提高警务人员身份认证和涉案人员身份辨识的准确性。
7.技术标准与评估研究该类项目旨在推动技术标准化工作,研究和制定公安技术的评估方法和指标,提高技术研究和应用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三、项目申报和评审1.项目申报项目申报应根据指南中的具体要求,填写相关申报材料,并按时提交到公安部技术研究项目管理系统。
2.项目评审项目评审将由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负责,根据项目的创新性、科学性和实施可行性等指标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
3.项目资助和支持评审通过的项目将根据其优先级和资助限额,获得相应的资助和支持。
公安部将提供必要的资金、人力和技术支持,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完成。
四、结语本指南为2023年公安部技术研究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指导和规范,并保证了科研人员的创新研究得到充分的支持和鼓励。
需求方案【模板】

需求方案一、项目必要性公安工作具有很强的移动性、突发性、紧急性和时效性,对工作效率、反应速度、应变能力有着更高要求,迫切需要移动警务应用来实现一线民警移动执法办案、现场业务办理、远程异地办公等移动化业务需求,提高公安机关应急指挥、快速反应、高效服务的能力。
二、项目建设依据公安部《关于大力推进基础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和《公安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明确要求建设公安移动警务通信网,公安部《全国公安移动警务建设总体技术方案(2016版)》中明确提出:1、建设公安移动信息网。
扩展原有移动安全接入平台,开展部、省两级统一接入和平台全国互联,形成公安移动信息网,实现与公安信息网、公安视频专网、移动互联网等资源共享,为跨区域、跨平台、跨警种的业务协同提供网络基础。
2、构建移动应用生态圈。
建立部、省两级移动应用支撑平台,实现移动应用全生命周期管控,提供认证授权、资源共享、监测评估等运行支撑服务。
建设推广可以支持全网、跨平台的基础共性应用,规范警种和地方的个性应用,实现移动应用高效、集约开发与管理。
3、建立安全集中管控体系。
建立覆盖用户、终端、网络、应用、数据等方面的安全防护机制,确保移动警务可信可管可控。
建立部、省两级集中管控中心,实现移动警务全要素管理、全流程监控和动态安全防御。
建立与公安信息网统一的身份认证体系,实现实名制管控。
4、移动警务终端实行分级分类管理,统一纳入警用装备目录。
三、需求分析1、与XX市局平台的互联互通,目前XX市公安局已经建设完成了移动警务应用管理平台,XX市公安局文登分局必须实现与XX市局平台互联互通,平台内的应用或者组件可以互相共享。
2、公安内网流量建立流量池,供分局全体民警共同使用,大小不小于5000G。
通话时间:全国语音无漫游,通话不少于2000分钟,专网语音1000分钟,互联网流量不限量。
3、移动警务终端使用华为MATE10手机,共计570部(免费赠送),双系统,4G制式:主屏尺寸:不小于5.9英寸分辨率:2560*1440 CPU型号:海思Kirin 970处理器核心:八核运行容量:6GB 机身容量:128GB 电池容量:4000mAh,支持MicroSD存储卡,三年保修,预装省厅移动警务软证书。
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关于组织2009年《公安科技成果推广引导计划》成果申报的通知

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关于组织2009年《公安科技成果推广引导计划》成果申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安部•【公布日期】2009.02.24•【文号】•【施行日期】2009.02.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安综合规定正文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关于组织2009年《公安科技成果推广引导计划》成果申报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了深入推进科技强警战略,进一步加强公安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切实为公安机关“三项建设”服务,我局决定组织实施2009年度公安科技成果推广引导计划(简称“引导计划”)。
现向国内各社会单位广泛征集非涉密产品、系统类科技成果。
有关事项如下:一、基本思路以引导为主,实施试用评估和限定价格推广制度。
组织遴选优秀成果列入《公安科技成果试用推荐目录》,引导成果提供单位和基地双向选择后,组织对列入推荐目录的成果开展试用评估,然后根据试用评估结论研究确定引导计划,对列入引导计划的成果,将以限定的销售指导价格组织在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推广应用工作。
(一)建立开放的申报推荐体系。
加强国内社会单位自主研发的优秀产品系统类科技成果的引入,通过自主申请、单位审核、逐级推荐等程序,遴选并推荐出科学实用的公安科技成果。
(二)加强实用性评估。
在组织专家评审的基础上,统一制定《2009年公安科技成果试用推荐目录》,组织在全国公安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开展免费试用和实用性评估工作,遴选出适合公安机关推广应用的科技成果。
对通过基地试用评估的成果,列入引导计划。
对未通过基地试用评估的成果,不予列入引导计划,且不予在公安机关组织推广应用。
(三)实施双向引导机制。
采取双向选择方式,引导产品系统类成果进入公安机关,根据每项成果的特点分别制定实施方案,在明确免费试用数量和保障提供技术支撑服务的基础上,引导成果提供单位、基地开展试用评估工作。
试用评估通过的成果列入引导计划后,限定销售指导价格,在公安机关组织推广应用。
2020年度公安部科技计划项目

2020年度公安部科技计划项目2019年8月29日,公安部发布了2020年度公安部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指出了2020年度公安部科技计划项目的总体要求、申报条件和要求、项目结题标准等相关内容,为广大科研人员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公安部科技计划项目是公安部面向全国公安机关和科研机构或单位开展的一项重要科技计划,旨在加强公安科技创新,提升公安科技装备和能力,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技术保障,并为打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
2020年度公安部科技计划项目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信息化建设、智能安防技术、反恐怖技术、打击犯罪技术、边防管理技术、警务装备及物资保障技术等。
各项目均要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创新性和实用性,同时需结合公安部的实际需求和科技发展趋势,具有明确的技术路线和可行性方案,并能解决当前公安工作中的重大难题,为公安工作的现代化和科技化提供保障。
在申报条件和要求方面,公安部要求申报单位必须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资格,具备独立开展科技研究与开发能力,熟悉国际国内科技发展动态和公安工作实践,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对于项目负责人和主要研究人员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且在相关领域具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和成果,能够全程参与项目研究和开发工作。
项目结题标准是公安部科技计划项目评价的关键因素之一,公安部对项目的结题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首先,项目结题需要提交符合公安部相关规定的结题报告,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技术成果鉴定和验收工作,确保项目达到预期的技术效果和成果。
其次,在项目结题后,还需要对项目取得的成果进行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利用好项目研发的成果,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实际应用和价值。
公安部科技计划项目的立项和结题标准都非常严格,这也是为了提高公安科技研发的效率和成果,确保公安部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和成果可以更好地为公安工作提供支撑和保障。
同时,也为广大相关科研人员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动力,激发科技研发的创新活力,推动公安科技装备和能力的持续提升。
民警科研项目简介范文怎么写

民警科研项目简介范文怎么写民警科研项目简介一、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犯罪形势也在不断演变,对民警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不断提升民警的科研能力,我单位决定开展一项民警科研项目。
本项目旨在培养民警的科研意识,提升其科研能力,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为犯罪打击工作提供科学支撑。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通过民警科研,提升民警的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使他们具备自主进行科研的能力,并能运用科研成果有效地进行犯罪打击工作。
具体目标如下:1. 培养民警的科研意识,提升其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加强民警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提高其执法水平。
3. 鼓励民警开展实践性科研项目,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
4. 加强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推动犯罪打击工作的科学化、智能化发展。
三、项目内容本项目将围绕以下方面开展科研工作:1. 收集和整理相关领域的科研文献和案例,为民警科研提供基础材料。
2. 组织开展学术讲座和培训,提高民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3. 鼓励民警开展实践性科研项目,如犯罪现场调查技术改进、犯罪模式研究等。
4. 促进科研成果与实际工作的结合,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
5. 加强科研成果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科研成果的社会影响力和运用效果。
四、项目组织与管理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开展,我们将成立项目组,由专门的科研人员和民警组成。
项目组将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科研工作的组织管理以及科研成果的评估和推广工作。
项目组将定期召开会议,讨论项目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五、项目预期成果通过本科研项目的实施,我们预期能够取得以下成果:1. 培养一批具备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民警,提升其科研水平和执法能力。
2. 完善相关领域的科研文献和案例库,为民警科研提供更好的支持。
3. 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为犯罪打击工作提供更科学、高效的方法和手段。
4. 提升我单位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为公安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六、项目实施计划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和任务要求,我们将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并根据需要进行适时的调整。
2023公安部技术研究项目指南

2023公安部技术研究项目指南一、引言公安部技术研究项目指南旨在指导和规范公安部门在2023年开展技术研究工作,提高公安部门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信息化建设水平,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挑战。
本指南将从项目选择、申报、评审、实施和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二、项目选择1. 项目主题项目主题应紧密围绕公安工作实际需求,涵盖公安技术创新、信息化建设、犯罪预防与打击、社会治安维护等方面。
2. 项目优先级根据公安部门的工作重点和紧迫程度,科学确定项目的优先级,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3. 项目可行性项目应具备可行性,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行性等方面,确保项目的实施能够取得明显的效果和贡献。
三、项目申报1. 申报材料申报材料应包括项目申请书、研究计划、预算报告等,详细描述项目的背景、目标、内容、方法、进度和成果预期等。
2. 申报流程按照公安部门的相关规定和程序,提交申报材料,并经过科研机构和专家评审,确定是否立项。
四、项目评审1. 评审标准评审标准应包括项目的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确保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2. 评审程序评审程序应公开、公正、公平,由专家组织对项目进行评审,形成评审报告和评审意见,为项目的实施提供科学指导。
五、项目实施1. 项目管理建立科学的项目管理体系,明确项目的组织架构、责任分工、进度计划和风险控制等,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2. 数据安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对数据的保护和安全管理,确保项目成果不被泄露和滥用。
3. 团队合作加强团队合作,充分发挥各方的专长和优势,提高项目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成果转化1. 成果评价对项目成果进行评价,包括技术效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方面,为成果转化提供科学依据。
2. 成果推广通过会议报告、学术论文、专利申请等方式,积极推广项目成果,促进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3. 成果应用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推动项目成果的应用和推广,为公安工作提供更加科学、高效、智能的技术支撑。
公安部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管理办法-公通字[2001]40号
![公安部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管理办法-公通字[2001]40号](https://img.taocdn.com/s3/m/61977de5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b.png)
公安部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管理办法正文:----------------------------------------------------------------------------------------------------------------------------------------------------公安部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管理办法(公通字[2001]40号2001年6月18日)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三章项目立项第四章项目实施管理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实施科技强警战略,规范公安科技成果推广工作,完善公安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公安战斗力,根据《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和《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公安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安部科技成果推广项目(以下简称“推广项目”)是指为促进新技术手段、技术装备、应用系统和管理模式等科技成果在公安工作和社会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而确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法等项目。
第三条凡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单位均可依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申报推广项目;省级以上公安科技管理部门也可根据公安工作的需求,公开征集推广项目。
第四条根据公安业务需要程度、推广应用领域范围、技术创新复杂程度、项目推广发挥作用及社会经济效益,可将推广项目分为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引导项目等三个档次。
第五条推广项目应当与公安部科研项目、标准项目、科技成果奖励以及装备计划相协调。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六条推广项目实行公安部、省级公安机关两级管理和组织实施。
公安部科技局负责推广项目的归口管理、指导和协调,有关业务局负责相关推广项目的审核和实施。
省级公安机关科技处具体负责推广项目在本地区内的实施与管理工作,并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科技成果推广项目计划。
第七条公安部科技局的主要职责是:(一)制定并发布年度推广项目指南,编制年度公安部科技成果推广项目计划;(二)负责向科技部及有关部、委推荐国家级推广项目并组织实施;(三)会同有关部门组织重点项目、重大项目的实施、监督和验收;(四)负责推广项目经费的管理和监督;(五)组织全国性的公安科技成果展览、研讨等推广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安部技术研究计划项目申报要求
一、支持范围
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针对公安工作发展和公安改革中的技术难点和热点问题,强化高端引领、协同创新和辐射带动,聚焦公安业务和实战需求,聚集公安内外优势科技资源,研发对公安工作和科技进步具有重大支撑带动作用的前瞻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重要装备。
二、申报要求
本次申报的公安部技术研究计划项目为重点和面上2类,研发周期1至2年,实行限额申报、统一评审。
其中,重点项目应立足重大急用急需,研究成果具有全面推广价值,部级经费支持10万至40万元;面上项目应具有一定的发展性和前瞻性,在原理验证、技术路线探索等方面具有较好研究价值,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成果转化奠定基础,经费自筹。
研究领域包括特种侦控、法庭科学、安全防范、交通安全、消防技术、武器装备、通信与信息化等7个领域。
(一)组织单位应围绕需求指南,突出重点,切实找准公安工作的技术难点和瓶颈问题,认真组织项目申报工作并落实配套经费。
(二)组织单位应依据相关要求对项目申报材料进行审核把关,出具审核意见,也可组织专家进行初评,保证申报项目质量。
低水平、小规模的技术改造、工程类非科研项目,特别是财政资金资助过的项目,不得进行申报。
(三)对于承担2项及以上公安部技术研究计划项目及
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课题)且未完成项目验收的项目(课题)负责人,不得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2017年度项目。
三、需求指南
(一)特种侦控(内容略)
(二)法庭科学
1、电子取证关键技术
2、气味提取、存储和比对关键技术
3、物证现场快速勘查与检验技术
4、警犬新用途研究、训练与使用技术
5、非法集资、洗钱犯罪等异常资金侦测技术
(三)安全防范
1、公安视频资源共享与安全关键技术
2、公安视频大数据综合应用关键技术
3、生物特征识别关键技术
4、重要场所反恐防暴安防系统关键技术
5、高铁、地铁等公共交通全程快速安检技术
6、爆炸物、毒品和危化品远程快速探测技术
7、3D打印枪支等新材料危险品安检技术
(四)交通安全
1、面向应急调度的车路协同关键技术
2、异构交通控制系统一体化集成关键技术
3、互联网+交通控制优化技术
(五)消防技术
1、灭火救援决策支持技术
2、基于视频图像分析的火灾调查技术
3、古建筑、气膜建筑消防安全技术
4、危险化学品输转与安全燃烧技术
5、新型高效泡沫灭火剂研发
(六)武器装备
1、警用装备电池性能优化技术
2、新型警用被装研发
3、警用低慢小目标探测与拦截技术与装备
4、非致命武器关键技术
(七)通信与信息化
1、安全风险预测预警预防关键技术
2、情报分析研判和决策支持关键技术
3、公安大数据、云计算应用关键技术
4、互联网+警务关键技术
5、公安信息安全防护综合技术
6、5G通信、国产卫星通信、可见光通信等新一代通
信技术公安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