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世界大战专题复习教育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两次世界大战复习教案

两次世界大战复习教案

学科年级历史9年级课题两次世界大战专题复习主备人贾美燕复备人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认识帝国主义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2.掌握两次世界大战的经过及其中的重大事件。

3.认识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

4.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观念。

重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记忆。

难点知识点庞大杂乱想一节课全部掌握有一定难度。

教学流程初备复备一、牢记历史基础梳理一战二战时间双方性质矛盾原因经过战场战役战后组织战后格局二、感悟历史反思历史一战历时4年零3个月,参战的有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了战争,战火燃遍欧亚非三大洲,双方共有840万人阵亡,2100万人受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占全球的80%)人口卷入了战争,范围遍及欧亚非及大洋洲,因战争死亡的人超过1亿,物质损失超过40000亿美元。

伤。

双方共支出军费2084亿美元。

二战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世界范围的战争,前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占全球的80%)人口卷入了战争,范围遍及欧亚非及大洋洲,因战争死亡的人超过1亿,物质损失超过40000亿美元。

通过阅读材料1、我想说;战争就是------------------------------,战争带来了--------------------------------,我们应该牢固树立----------------------------------------------2、人类能否有效的避免战争?请说明理由。

三、合作探究拓展提升1、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时引起世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之间的争斗酿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请写出这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德、意、日建立起法西斯统治,对内实行法西斯暴政,对外不断发动侵略战争。

试举这些法西斯国家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史实各一例。

专题复习教案:两次世界大战及世界格局演变

专题复习教案:两次世界大战及世界格局演变

些同学说这罪行双方都有份,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应该是()A.德国蓄意发动的侵略战争 B.英法被迫应战的正义战争
C.帝国主义争夺霸权的战争
D.塞尔维亚的民族解放战争
2.在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小明通过画示意图的方法记忆二战过程。

下图中①处该填入的内容是()
A.凡尔登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
C.索姆河战役
D.斯大林格勒战役
3.下面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新秩序的示意图,图中的空白处应是()
4.此漫画图形象地反映了20世纪早期某次国际会议的分赃性。

这次会议是()
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人类留下的启迪是( )
①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战胜共同敌人
②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始终难以合作
③世界各国都应和平共处,互不侵犯
④珍惜和平,反对战争识。

学生认真做
题,完成学案
习题。

学生展示发
言。

老师请学生
回答问题后
再作出点评
或总结。

(人教部编版)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学设计《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人教部编版)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学设计《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人教部编版)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学设计《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一. 教材分析《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的历史教材,本节课主要讲述了1929年至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以及随后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教材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角度分析了大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同时介绍了各国应对危机的措施,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信息有所了解。

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他们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可能缺乏深度和广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间、地点、过程和结果;掌握大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分析历史问题,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和平的重要性,珍惜和平,热爱和平;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弘扬民族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教学难点:大危机期间各国的应对措施;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深层次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激发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课堂参与度。

4.对比法:引导学生对不同历史事件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

六. 教学准备1.备课资料:查阅相关历史书籍、论文、网络资源,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历史图片、地图等。

3.教学素材:选取相关的历史案例、视频、音频等资料,用于课堂展示和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背景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在这个时期爆发经济大危机?2.呈现(10分钟)介绍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以及各国应对危机的措施。

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一课,主要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以时间为线索,通过丰富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貌。

同时,教材还注重对战争中的重要战役、战役背后的历史意义以及战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进行深入剖析。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对世界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认识相对较为片面,多数学生只知道战争的基本经过,对战争背后的原因、历史意义和影响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人物,认识战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难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及其背后的历史意义。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展示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人物,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战争中的具体事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战争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4.对比教学:将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其他历史战争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

2.课件:制作课件,包括战争图片、地图、时间线等,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战争过程。

3.视频资料:准备相关战争片段,用于课堂展示,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

4.作业布置:提前布置预习作业,要求学生了解战争的基本经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画面,引导学生回顾战争的基本经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六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案)

第六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案)

中华书局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设计呢?今天就让我们去探究吧!讲授新课师:德意日法西斯建立后,是怎样勾结在一起的呢?他们又是怎样进行侵略扩张的呢?让我们先学习第一篇章。

一、慕尼黑协定和绥靖政策的实质师:我们先学习轴心国集团是怎样建立的呢?1.轴心国集团的形成:(1)时间:(2)国家:(3)影响:师:我们去看看三国轴心国集团建立的有关图片。

课件展示图片: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国建立,见第5张PPT。

师:德、意、日结成侵略轴心后,他们更加肆无忌惮地对外进行扩张,德国制造了什么样的阴谋呢?2.慕尼黑阴谋:齐读第一篇章名称。

生:1937年11月。

生:德、意、日正式结成“柏林—罗马—东京”的侵略轴心。

生:三国肆无忌惮地扩军备战,局部战争烽烟四起。

学生观看图片。

有利于学生形成整体感知。

培养从教材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轴心国的位置有所了解。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观看视频,结合课本回答以下问题。

课件播放视频:慕尼黑阴谋,见第7张PPT。

教师明确:(1)背景:①1938年春,吞并奥地利。

接着,要求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区,遭拒绝。

②英、法强迫捷克斯洛伐克满足德国的要求。

(2)时间:1938年9月。

(3)参与国家:德、意、英、法。

(4)内容:签订《慕尼黑协定》,规定:将苏台德区和捷克斯洛伐克南部与奥地利接壤的地区割让给德国;捷方必须在十日内交出上述地区。

师:我们一起去看看慕尼黑阴谋的有关图片吧!课件展示图片:慕尼黑阴谋,见第张PPT。

师:捷克斯洛伐克的人民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情呢?课件展示图片:捷克边境小镇海布的居民流着眼泪“欢迎”德军,见第10张PPT。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捷克斯洛伐克本来是英、法的盟国,为什么对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呢?教师组织学生读一读:什么是绥靖政策呢?课件补充:20世纪30年代,英法美等国的统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观看图片。

学生观看图片。

学生朗读资料。

创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能对慕尼黑阴谋有所了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10、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在苏联战争上与平型关大捷具有相似意义的战役是
A、莫斯科保卫战B、斯大林格勒战役C、柏林战役D、阿拉曼战役
11、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是A、吞并奥地利B、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C、慕尼黑阴谋D、突袭波兰
12、绥靖政策的实质是A、慕尼黑阴谋B、实行法西斯侵略C、保护自身利益D、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以安抚侵略者
运用历史资料和相关历史地图了解二战的的相关史实,整体系统理解二战及其影响。
方法过程
自读文本、组与组轮读文本、自主独立、小组讨论、质疑争论、小结巩固、达成目标
情感态度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影响,初步认识二战的相关史实,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发现问题、善于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探寻答案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二战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二战的规模空前,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进而让学生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38年9月底,德、意、英、法政府首脑希特勒、墨索里尼、张伯伦、达拉第在德国的慕尼黑城召开会议。会议过程中,捷克斯洛克的两位代表在德国秘密警察监视下,等待在会议厅隔壁的房间里。会议结束,他们被带到会议厅,在协定上签字。英法出卖了捷克斯洛伐克。但是,张伯伦飞回伦敦后,却站在首相官邸阳台上对群众说:“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然睡觉去吧!”
4、1941年6月德军发动对苏战争,苏联军民在领导下,英勇抗击。
5、在二战中,投降德国的大国是。
☆自学后的疑惑
整体感知,将零碎的知识串起来,突出本课学习重点。并对本课线索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有助于文本的深入具体的学习。

高二历史人教版《两次世界大战》教案

高二历史人教版《两次世界大战》教案

高二历史人教版《两次世界大战》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2. 掌握相关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和关键人物;3. 理解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4. 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掌握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2. 理解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局势- 通过课件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的混乱局势;- 分析《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限制和伤害。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 掩饰《凡尔赛和约》的影响;- 分析希特勒的崛起,纳粹党的兴起和对外扩张的行动。

3.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战争的场景;- 分析主要战役、战略和战术。

4.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 探讨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分析联合国的建立和欧洲一体化的推进。

5. 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研究两次世界大战对各国实力和地位的影响;- 探讨战后国际关系的重构和变化。

四、教学方法1. 板书教学:对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关键词进行整理和梳理;2. 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课件、图片和视频展示历史事件和战争场景;3.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 教师引导: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适时的引导和总结。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度和表达能力;2.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主题的阅读材料和写作练习;3. 知识点测验:通过小测验检验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关键人物的掌握程度。

六、课后拓展1. 参观相关历史场馆或博物馆,深入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和影响;2. 阅读相关历史文献和专业书籍,进一步研究和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教案的设计,将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两次世界大战的内容,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逻辑思考和批判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

两次世界大战复习专题教学设计

两次世界大战复习专题教学设计

两次世界大战复习专题教学设计【课标要求】1 .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及相关条约的主要史实,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2 .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3 .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4.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

5 .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6 .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史实,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7 .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教材分析】两次世界大战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占重要的地位,它上承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世界形势(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下启世界格局的演变(形成了苏美争霸两极格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本课题学习,学可以更好的了解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关系的变化,以及民族运动蓬勃发展。

通过自学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主要事件、大战的性质和影响等基础知识,获得感性认识,这是本课的重点;在感性的基础上,通过探讨,弄清两战对中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从而获得理性认识,这是本课的难点。

【学情分析】已通过先前的学习,了解了两战爆发的原因、主要事件、大战的性质和影响等基础知识,获得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由于自身认知能力的限制,不能从历史的横向纵向联系中把握事件的内涵外延,也不能有效的使感情得以升华。

在这里就需要在老师的帮助积累的材料去粗取精,使认识产飞跃,从而上升为理性认识。

【教学策略】1.两战的历史时间空间跨度大,内容繁杂,深度问题理解较为抽象,建议用多媒体教学,增强直观效果。

2•运用比较的方法,将一战同二战作全面比较,从而了解两战的进程。

3.采用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两战对中国及对世界格局产的影响。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第二次世界大战》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第二次世界大战》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目标导学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 折
1.结合二战爆发后主要战场的战况,理解反法西斯 联盟建立的历史意义。
设问:此漫画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中、美、苏、 英等国是如何走向联合的?
提示:反映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942 年 1 月,美、英、苏、中等 26 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 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 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战斗的重要性,认识到正义的力量要加强联合,才能有
效地战胜邪恶势力。树立“珍爱和平,远离战争”的思
想意识,为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做出贡献的人生理想。
初三学生好奇心强,个性普遍突出,形象思维活跃,
抽象思维较弱。而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不易于学生理
学生学习能 解,教师如果讲得太多太空,学生就会觉得乏味,所以
力分析 教师依托大量文字史料、图片、国表来创设情境,增加
战”“偷袭战”等方式,在二战初期,法西斯侵略屡屡
得手。法西斯不断扩大侵略,促使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
开始走向联合,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从此,
反法西斯国家协调作战、相互联合,最终战胜了法西斯。
历史告诉我们: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能够联
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本节课条理比较清晰,从七七事变、德国“闪电战”
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自己去看,去感悟历史,接近
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教学策略选 择与设计
教学设计 ⑴语言描述法⑵信息再现法 ⑶情感体验法⑷合作探究、讨论法
一、导入新课
2019 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80 周年。回首
这场战争,警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痛和摧残! 教学过程
1939 年 9 月 1 日 4 时 40 分,希特勒下令以“闪电

第二次世界大战(二) 教学设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二) 教学设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二) 教学设计知识与能力: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战役;盟军在北非取得胜利;墨索里尼垮台和意大利投降;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雅尔塔会议及其主要协议;苏军攻克柏林, 德国投降; 第二次大战在欧洲结束;日本投降,第二次大战结束。

过程与方法:讨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意义,二战的性质、影响和历史启迪,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观看并讨论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及分析其在二战中的地位,理解全世界人民团结战斗的重要性,认识到正义的力量只有价钱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

通过学习分析二战的性质、胜利原因、影响和历史启迪,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观念,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

教学重点:斯大林格勒战役。

教学难点: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四次重要的国际会议的作用的比较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学步骤一、法西斯国家的暴行请大家阅读教材第57页的正文和小字部分,请一位同学归纳,法西斯的暴行都表现在哪些方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基本保证,从此这些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反法西斯的旗帜下联合起来,在各个战场同法西斯敌人进行了殊死斗争,推动战争向有利于反法西斯力量的方向转折,走向胜利。

1942年,三大战场都发生了具有转折性的关键战役,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1.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战场——苏胜德)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后,希特勒为使德国避免两线作战的窘境,决定先集中力量打垮苏联。

于是德国集中了150万兵力,在苏联南线发动了攻势,重点进攻斯大林格勒。

(教师演示课件,使学生明确斯大林格勒的准确位置,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斯大林格勒是苏联重要的工业城市,又是伏尔加河南北的交通枢纽,是连接莫斯科和盛产石油的高加索之间的交通要道。

(教师在课件中播放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视频资料,关闭声音,教师结合画面进行讲述)1942年7月,震撼世界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等基本史实。

2.了解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掌握雅尔塔会议,斯大林格勒等战役。

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诺曼底登陆。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果与影响。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正是因为各国共同协作、相互联系,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才了取得重大胜利。

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树立和平发展的全球意识。

重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及其启迪。

难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在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的纵容下,法西斯国家更加猖狂。

1937年德、意、日三国初步形成了以“柏林-罗马-东京”为轴心的法西斯同盟。

一场新的世界大战在所难免。

战争是如何爆发的?法西斯国家最终又是怎样被打败的呢?我们一起学习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1.自读教材。

2.结合《练习册》课前预习部分,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标注清楚。

探究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中国全民族抗战和二战有什么关系?(生:二战爆发的标志是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宣战。

中国全民族抗战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2.随着战争的推进,出现了哪些主要战场?(生:欧洲西线战场、北非战场、欧洲东线战场和太平洋战场)3.战场初期,主要集中在哪些战场作战?在这些战场上,作战形势又是怎样的呢?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战争过程:(1)1940年4月,德国进攻北欧的丹麦、挪威。

5月,德国突入法国,意大利对法国宣战。

接着德国对英国实施了猛烈的轰炸。

(欧洲西线战场)(2)1941年6月,德国集结大军向苏联发动突攻。

苏联军民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欧洲东线战场)(3)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

初中历史《两次世界大战专题》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两次世界大战专题》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两次世界大战专题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战:A. 识记“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

B. 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二战:A. 识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

B. 理解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的史实,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已通过先前的学习,了解两战爆发的原因、主要事件、大战的性质和影响等基础知识,获得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但由于自身认知能力的限制,不能从历史的横向纵向联系中把握事件的内涵外延,也不能有效的使感情得以升华。

这就需要通过材料去粗取精,使认识产生飞跃,从而上升为理性认识。

【教学策略】1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时间空间跨度大,内容繁杂,深度问题理解较为抽象,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直观效果。

2运用比较的方法,将一战同二战作全面比较,从而了解两战的进程。

3采用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两战对中国及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

4循序渐进,从感性到理性,在潜移默化中使感情得到升华。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呈现目标。

(通过展示一组两次世界大战图片,导入新课)(二)复习过程。

(1))基础扫描牢记历史教师用表格、年代尺提出要求,从原因、目的、过程、性质、影响等方面,回顾两次世界大战的基本史实。

小组交流,精讲点拨。

1. 、归纳、比较法复习:(从不同的角度归纳两次世界大战的基本史实。

)请你归纳出与两次世界大战有关的重要会议2、思考两次世界大战对世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积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准备全班交流。

)一战后 形成了“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世界新秩序。

二战后形成了雅尔塔体系,确立了苏美争霸为主的两极格局。

3、两战对新的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它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出示课件 两次世界大战中国政府都参加了,结果怎样?)(2) 典例分析 -- 自我提高教师重点分析做题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高中历史】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3单元第4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3单元第4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教案)

3.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德军“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英国遭到德国飞机的轰炸,在首相丘吉尔的号召下,英国人民坚决同法西斯战斗到底。

德军对苏联进行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

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2、能力训练过程方法:希特勒上台之初如何对外侵略?何谓“慕尼黑阴谋”?英法为什么要对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德国法西斯为什么要突袭波兰? 大战初期欧洲许多国家为什么会迅速败亡?正当不列颠之战胜负未分之时,德国法西斯为什么把矛头突然转向苏联?3、情感态度价值观:慕尼黑会议是帝国主义大国牺牲小国,企图将祸水东引的一次大阴谋。

英、法等纵容法西斯侵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世界大战首先在帝国主义国家英、法和德、意之间全面爆发,英、法尝尽苦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意、日进行的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的战争,其目的是瓜分和掠夺别国,充分暴露了法西斯的残暴本性。

二战中交战各国的人民是战争的受害者,各国人民为反对法西斯战争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中国等进行的是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苏联进行的是反法西斯的卫国战争。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二战的战争性质、二战全面爆发和扩大的重大事件教学难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大战初期欧洲许多国家败亡的原因教学工具幻灯片。

图片。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温故知新1、德、意、日三个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时间、重要人物、标志性事件有何不同?2、德、意、日三个法西斯政权在建立背景和历史影响方面具有哪些共同之处?A、建立背景: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德、意、日三国垄断资产阶级对内对外都需要用暴力恐怖手段来巩固统治地位。

对内方面,三国都需要加强镇压日益发展的革命力量。

对外方面,德国垄断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打破《凡尔赛和约》的束缚,日本统治集团不甘心于华盛顿会议所受的制约,意大利也醉心于对外扩张。

B、历史影响:它们代表垄断资本集团的利益,对内实行法西斯独裁恐怖专政,对外极力推行侵略扩张政策,是最反动,最富侵略野心的政权。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精品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精品教案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德国进攻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战和雅尔塔会议教学难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与雅尔塔会议的影响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019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80周年。

回首这场战争,警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痛和摧残!1939年9月1日4时40分,希特勒下令以“闪电战”的方式,执行进攻波兰的“白色方案”。

德军以其6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师为主要突击力量,在一马平川的波兰西部势如破竹般撕破了波军6个集团军约80万人组成的防线。

德军闪电式的进攻使波军完全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这是波兰人,也是全世界第一次领教“闪电战”的滋味。

不到一个月,波兰灭亡。

9月3日,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想一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21年后,为什么德国再一次挑起世界大战?这一场战争的结果如何?它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图文信息,从时间和空间上认识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的出现。

图一图二设问:图一是发生于何时的什么事件?该事件有何影响?图二反映了什么事件?该事件有何意义?提示:图一是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图二是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归纳总结:二战爆发与主要战场(1)局部战场: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2)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

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3)主要战场:随着战争的推进,出现了欧洲西线、北非、欧洲东线及太平洋等主要战场。

2.在学习上述图文材料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欧洲西线战场、欧洲东线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况。

第十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一) 教学设计示例

第十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一) 教学设计示例

第十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一) 教学设计示例第十课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示例教学目标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慕尼黑协定,德军闪击波兰,德军攻占北欧,敦克尔克大撤退,法国投降和“自由法国运动”,德军闪击苏联,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珍珠港事件,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通过课内的思考题,培养学生全面准确分析战争性质的能力。

通过慕尼黑协定的认识到帝国主义国家以牺牲小国的利益是一种绥靖政策,最后是自食其果,身受其害。

法西斯国家扩大侵略,促使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

教学设计示例重点:“慕尼黑阴谋”难点:德日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连战连捷不可一世的原因【复习提问】提问:法西斯专政建立后,它们的战争的威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德意日先后建立起法西斯统治,扩军备战,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

提问:在德意日法西斯的扩张活动中,英法美等国扮演了什么角色?纵容法西斯的侵略。

【讲授新课】一、慕尼黑阴谋大战的爆发1.慕尼黑阴谋(使用电脑地图软件,通过大屏幕展现二战前夕欧洲形势图。

教师操作电脑)1938年,德国兵不血刃吞并奥地利,冲破了凡尔赛体系对德国的束缚,竟然没有受到英、法、美的干涉。

(屏幕显示奥地利疆域并变成与德国同色。

以下地图演示同理)希特勒便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以武力相威胁,要求割占苏台德区。

(教师用电脑显示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的位置。

提示,苏台德地区在捷克斯洛伐克的重要地位,一旦失去苏台德地区,捷克斯洛伐克就无险可守,任人宰割德国武力威胁要求割占苏台德区。

但是,英法不支持盟国,一方面逼捷克斯洛伐克让步,另一方面,英国首相张伯伦两次到德国,答应德国一次比一次多的领土要求。

为解决捷克斯洛伐克问题,英、法、德、意四国在德国的慕尼黑召开会议,而当事国捷克斯洛伐克被排斥在会外。

第二次世界大战 初中九年级历史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第二次世界大战 初中九年级历史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目标】1.知道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2.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史实,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3.理解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二战”全面爆发;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雅尔塔会议。

【教学难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三国轴心是指哪三个国家?三国轴心的形成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德国、日本、意大利三个法西斯国家结成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轴心国集团以后,相互勾结,疯狂扩大侵略战争,世界和平再一次面临严重威胁,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越来越迫近了。

由此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一)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1.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时间:1939年9月1日标志:德国突袭波兰2.德国进攻苏联时间:1941年6月地点: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的1500多千米的战线上。

方式:分三路突袭苏联影响:“二战”扩大,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结果:苏军连连失利,西部国土大片沦陷。

(讲述莫斯科保卫战的故事,指出:这次战役以苏军的胜利告终,它粉碎了法西斯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激发了苏联人民和世界人民击败法西斯军队的信心和决心。

)3.日本偷袭珍珠港①日本与英、美矛盾激化②日本偷袭珍珠港时间:1941年12月7日标志: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1.《联合国家宣言》发表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2.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德国集中兵力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苏联人民英勇抗敌,于次年2月大败德军。

斯大林格勒战役使德国法西斯遭到致命打击,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3.意大利投降:1943年9月4.诺曼底登陆时间:1944年6月军队:以美、英为主的盟军意义: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学设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学设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学设计‎【课标解读】课程标准对本‎节课学习的具‎体要求是:(1)以慕尼黑会议‎为例,理解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

(2)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等主要事‎件。

针对课标一(1)理解层面,通过多媒体展‎示反映慕尼黑‎会议的图片、漫画、文字材料,并进行问题设‎计,使学生理解绥‎靖政策的实质‎是牺牲小国利‎益来安抚侵略‎者,其影响十分恶‎劣。

针对课标二(2)简述层面,通过播放二战‎中的相关图片‎和影视资料,让学生了解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主要事件‎,让学生了解法‎西斯的凶暴和‎战争的残酷性‎、破坏性,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观念。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初三‎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节,从内容上,一是讲述了慕‎尼黑阴谋使绥‎靖政策达到顶‎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二是通过德国‎进攻波兰、不列颠之战、莫斯科保卫战‎和珍珠港事件‎,讲述了二战的‎爆发和不断扩‎大。

通过二战这幅‎巨大的历史画‎卷向人们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展示了法西斯‎的贪婪。

教好这节课能‎够使学生具体‎的感知这段历‎史,同时,通过这一课学‎生会真切地感‎受到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形成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意‎识。

从这两个层面‎上来说,这节课的教学‎,在本章乃至整‎个世界现代史‎教材中,都有着举足轻‎重、不可缺失的作‎用。

【学情分析】初三的学生,精力比较旺盛‎,特别是男生,比较喜欢了解‎战争史。

但他们的兴奋‎点往往集中在‎有趣的历史事‎件上,他们对二战的‎一些基本史实‎有所了解,但知识面不宽‎,对于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加速原因和战‎争的性质理解‎不深,讲课时教师要‎注意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提高学生归纳‎、比较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慕尼‎黑会议、绥靖政策的图‎片及文字材料‎,理解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

两次世界大战复习专题教学设计

两次世界大战复习专题教学设计

两次世界大战复习专题教学设计两次世界大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教学目标】1、识记两次世界大战的时间、主要事件、性质及影响。

2、讨论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及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教学方法】自主研究法、讨论法、合作研究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呈现目标。

20世纪先后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不仅造成了世界性人力、物力的损耗,也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段历史作进一步对比、综合研究,从而深刻地认识战争的本质。

首先,请同学们根据你所学的知识,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我们快速复一下两次世界大战的内容,完成表格。

(二)自主合作,梳理知识。

1、提出要求,自主研究,利用表格,全面了解两战的进程。

2、快速自学,全面了解两战的进程。

在研究过程中遇见问题,可自行解决,也可小组讨论。

时间交战双方第一次世界大战根本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根本原因:催化剂:爆发原因导火索:爆发标志战役扩大重要战役战争性质影响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点有哪些?(相同点:爆发的根本原因相同;都形成了两大军事团体;都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都影响了世界格局的演化;都为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都增进了科技的发展。

(三)合作交流,分析提升。

1、分析两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化及对中国的影响①、我们通过合作研究了解了两战的时间、原因、进程及危害,但仅仅知道这些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对两战有更深刻的认识以及对未下世界的影响。

叨教,两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的格局是怎样的?又有着甚么样的变革呢?(参考: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亚、欧洲、非洲的统治秩序及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建立了XXX争霸的南北极格局。

3、“苏美暗斗”以后,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进入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②、两战对新的世界格局产了重要影响,那么它对中国也肯定产了不少影响,两次世界大战中国政府都参加了,结果怎样?。

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大单元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大单元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4.教学支持:
(1)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教材、参考资料、网络资源等,帮助学生拓宽知识视野。
(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演变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升教学质量。
(3)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组与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照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海报、十月革命的起义图片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这些历史事件的重大影响。随后,教师提出以下问题:
1.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影响有哪些异同?
2.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3.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演变之间的关系如何?
学生通过讨论,互相交流观点,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的讨论方向,确保讨论的深度和广度。
(四)课堂练习(500字)
课堂练习环节,教师设计以下习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演变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难点:理解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演变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史料分析和论证能力。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演变的关系。
3.通过对历史事件、人物、时间等知识点的梳理,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记忆和理解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历史资料进行问题研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
5.开展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表达观点的能力,增强课堂互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2008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3周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给人类留下的启迪是( )
①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战胜共同敌人 ②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始终难以合作 ③世界各国都应和平共处,互不侵犯 ④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A. ①② B. ②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8、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世界范围的战争。在总结人类历史上这一最为惨烈的灾难时,江泽民指出:“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知道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3、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二战:
1、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
2、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二战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3、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史实,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两次世界大战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 作者:
———————————————————————————————— 日期:

两次世界大战专题复习
木孔中学刘小丽
考标要求
一战
1、简述“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及相关条约的主要史实,了解两大军事集团的基本史实及严重后果。
A.德国蓄意发动的侵略战争 B.英法被迫应战的正义战争
C.帝国主义争夺霸权的战争 D. 塞尔维亚的民族解放战争
3联合国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决定组建联合国是在( )
A.巴黎和会上 B.华盛顿会议上 C.雅尔塔会议上 D.慕尼黑会议上4、1943年2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说:“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一“转折点”是( )
六、 课堂练习:
1.有人形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一把枪”比喻的是 ( )
A.三国同盟的形成 B.三国协约的形成
C.萨拉热窝事件 D.奥匈对塞尔维亚的宣战
2.在学习“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的历史课上, 有些同学认为德国是有罪的, 而有些则同学主要责备英国和法国,还有些同学说这罪行双方都有份,总的说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应该是( )
①请同学们归纳出与两次世界大战有关的重要战役?
②两次世界大战中国政府都参加了,结果怎样?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人们能够取得胜利原因有哪些?。
④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分别有什么影响?
(设计意图:这样学生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思考,开拓思路,多角度深层次地认识这些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四、教训与启示:1、思考当今世界威胁和平安全的因素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努力避免世界大战的再次发生?
A、萨拉热窝事件 B、诺曼底登陆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攻克柏林
5.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正义”战胜“邪恶”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B.苏联对日宣战
C.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D.美国投放原子弹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使德军陷入苏军和 英美盟军 东西夹击的军事行动是( )
A凡尔登战役 B诺曼底登陆 C北非登陆 D斯大林格勒战役
4、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从原因、过程、性质、影响等方面,回顾两次世界大战的基本史实,培养学生归纳历史事件的基本能力。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培养学生联系历史与现实的谈古论今的能力和感悟历史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归纳、分析、比较、感悟,学生掌握了历史事件的基本线索,并形成了正确历史观。
9.影响: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
1.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绥靖政策)
2.性质:
3.二战的开始与扩大
开始:
扩大:
进一步扩大: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
标志:
作用:
5.转折性战役
①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②太平洋战场转折性战役:
③北非战场转折性战役:
6.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与苏德战场相呼应):
二、 自主合作, 梳理知识
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战争,那么我们应该掌握两次战争哪些基本史实呢?请同学们按照老师展示的线索,分组讨论找出答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爆发时间
爆发标志
探究、创新:利用大屏幕展示问题和一些战争视频,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归纳并回答。
7.雅尔塔会议及其影响(1945.2 苏、美、英 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
8.法西斯国家投降
① ,法西斯集团开始解体
② ,欧洲战事结束
③1945.8.15日本无条件投降,9.2 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④二战结束:
9.影响: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有人说战争是人类的灾难,也有人说战争是强者肆虐的舞台。20世纪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不仅造成了世界性人力、物力的损耗,也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为类历史上罕见的最残酷的、规模最大的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与灾难,并且战争的伤痛至今仍在延续。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段历史作进一步对比、综合复习,从而深刻地认识帝国主义战争的本质。
2、比较“一跪泯恩仇”前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在1970访问波兰时,在纪念被德国纳粹杀害的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和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的图片,思考对于德日两国对战争责任的不同态度,你想说什么?
(学生积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出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五、课堂小结
(1)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哪些战争的爆发使二战得到扩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课复习,学生体会出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课前学生学案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概况
1.原因
根本原因:
具体原因: (两大军事集团)
直接原因(导火线):
2.时间:
3.交战双方:
4.主要战场: 主要战线:
5.主要战役:
6.结束:
7.大战中使用的新式武器:
8.性质: (除塞尔维亚等极少数国家是民族解放和自卫战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