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小学数学一年级)第5课时 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2024)2.2.5 用8和9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课件(共29张PPT)
2.
6个
一共有几个?
6 + 3 = 9 (个)
教材第53页“练一练”第6题
一共有8只 。
还剩几只 ?
8 - 4 = 4 (只)
教材第53页“练一练”第6题
3. 想一想,填一填。
?个
9个
9 - 5 = 4 (个)
拓展提升
我们2个还没有 上滑梯。
一共有9个小朋友要 玩滑滑梯。
(1)在滑梯上的有几个小朋友?
可爱的小鹿
。 树根处有6朵 。 粗壮的大树 小小的蘑菇
从图上你看到些 什么?
一共有8只 。 美丽的天鹅 还剩几只 ?
5 一共有9只 。 树根处有6朵 。 阅读理解
要解决的问题 是什么?
数学问题
一共有8只 。
还剩几只 ?
5 一共有9只 。 树根处有6朵 。
阅读理解
跑走了 3 只。
要求“还剩几 只 ”需要知 道什么?
01 教材第52、53页的练一练第7题。 02 相关练习。
与所给信息一致, 做对了。
与游走的3只合起来。
5 + 3 = 8 (只)
还剩 5 只。
课堂练习
1.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9−5= 4 8−6= 2 7−4= 3 4+4= 8 3+5= 8 7+2= 9 5+2= 7 8−7= 1 4+5= 9 8−8= 0
6+3= 9 9−2= 7 0+8= 8 9−0= 9 9−6= 3
5 一共有9只 。 树根处有6朵 。 回顾反思
还可以把还剩的6只 与跑走的3只合起来。
6 + 3 = 9 (只)
与所给信息一致, 做对了。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解决问题(大括号)》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大括号)》教学设计南宁市衡阳路小学谢海丽教学内容:2011课标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P46教学目标:1.学会观察图画,理解图画内容,知道图上加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经历用6、7的加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教学重点:知道图上“大括号”和“?”表示的意思。
教学难点:理解画面内容表达的意思,根据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方法算出要求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 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请来了一位朋友,请看大屏幕(播放小精灵录音),我们乘上专列出发吧!2. 孩子们,要去开心乐园游玩,就得先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大家有信心完成吗?做好准备!3. 小朋友们的都算本领非常厉害,我们继续出发吧!4. 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大森林,森林里有什么小动物?(板贴:小兔子情境图)二、发现问题,探究解决(一)图里有什么?1. 请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板贴:图里有什么?)2. 小朋友们观察得非常仔细,不仅发现这两个数学信息(课件:左边有4只,右边有2只),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你们还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提出了一个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只?那么,这个数学问题怎样才能让我们在这幅图中一眼就看明白了呢?看来我们很有必要认识两位新的数学朋友。
3. (课件出示大括号和问好)认识它们吗?能说说大括号和问号的意思吗?4. 小朋友们都说得很有道理,接下来我们听听这两位数学朋友的自我介绍吧!5. 听完了新的数学朋友的介绍,(指黑板情境图)我们可以看出在一幅图中包含着两个数学信息和一个数学问题(边说边板书大括号和问号),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数学问题。
6. 谁能把图中看到的两个数学信息和问题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表扬:你用3句话就把这幅图的意思说明白了,谁能边说边配上动作?全班一起配上动作说一说。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5课时 加法》精品教案
第5课时加法【教学内容】教材第24、25页例题及“做一做”。
练习五第1、2题。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使学生经历与同伴交流5以内加法的算法过程,会用适合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3.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4.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重点难点】1.知道加法的含义。
2.激励每个学生说出自己计算3+2=5的过程。
3.会用数的合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准备】课件,4个气球,小棒5根,投影仪。
【情景导入】1.数数(从1数到5)。
2.复习5以内数的分与合。
几和几合成4,几和几合成5有多种填法,可按顺序说全。
【进行新课】1.加法的认识(1)实物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感知加法的含义。
a.老师实物操作:右手3个气球,左手1个气球,再把它们放到一起。
b.引导学生交流感受与体会。
c.教师说明:把3个气球和1个气球放到一块儿(或一起)就是合起来的意思,教师再次用实物演示表示合起来。
(2)学习加法算式a.按气球的个数写出数字3和1。
b.教师说明:把3和1合起来,在数学里我们用符号“+”来表示。
同时教师在3和1中间板书“+”。
c.引导学生数一数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4。
认读“+”和“=”。
d.教师进一步说明:把3和1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并板书:加法。
e.读加法算式3+1=4 读作:3加1等于4教师先范读,同桌互读,自由读问:3+1表示什么意思?3+1=4表示什么意思?“+”表示什么意思?(“+”表示合起来的意思)f.发散思维①老师引导启发:生活中哪些问题还能用3+1=4来表示呢?②投影仪展示第24页“做一做”(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含义,多人说,相互说)。
2.探究3+2的算法(1)创设情境,引出算式电脑课件展示第25页例题情境(小松鼠)老师引发思考:“根据这一情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的问题可能很多,只要学生敢于提问,老师都要给予鼓励。
二年级上册人教版小学数学第5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二年级上册人教版小学数学第5课时《解决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解决问题》是二年级上册人教版小学数学第5课时,本课时主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对问题分析不够深入。
因此,在本课时中,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学习法等,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课件:问题情境的图片、动画等。
2.学具:小卡片、小棒等。
3.黑板、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呈现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出本课时的问题。
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问题情境,让学生观察、分析问题。
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这些问题,发现其中的数量关系。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运算,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个别辅导。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并讲解解题思路。
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总结评价。
通过这个环节,巩固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5.拓展(10分钟)出示一些类似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课时的问题解决方法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步骤。
人教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5课时《找规律》
找规律
> 12 3
激趣导入
你认为哪组中的小羊排列是有规律的?
知识讲解
如何发现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
不同颜色的物体或图形可以有规律地排列; 也可以根据事物的类别将事物有规律地排列。Fra bibliotek知识讲解
如何发现数列的变化规律?请举例说明。
可以按照数重复的特点,或者通过计算相邻两个数的差等特点 来找规律。
练习巩固 遮住了7个珠子,有( 2 )个 ,( 5 )个 。
练习巩固
想一想,填一填。
6 12 18 24 30 16 22 28 34 40 26 32 38 44 50 36 42 48 54 60 46 52 58 64 70
练习巩固
找规律,“?”处应填几?
20
4
5
11
29 14 6
9
4?5 16 9
练习巩固
在合适的图形后面的( )里画“√”。
1.
()
(√)
2.
(√)
()
3.
(√)
()
练习巩固
找规律,在横线上补充合适的图形。 1.
2.
3.
练习巩固
找规律,涂一涂。 1.
2.
3.
练习巩固
请你接着画,并在( )里填上相应的数。
1. 1 ( 2) (3) (4 ) ( 5)
2. ( 6 ) (5 ) ( 4 ) ( 3) ( 2)
练习巩固
3. ( 2 ) ( 4 ) ( 6 ) ( 8 ) (10 )
4. ( 9 ) (7 ) (5 ) ( 3 ) ( 1)
练习巩固
找规律,填一填。。 1.5,7, 9 , 11 ,13, 15 ,17 。 2.8,10 ,12, 14 ,16 , 18 ,20, 22 。 3.10,20 ,30 ,40,50, 60 ,70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5课时 用数学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5课时用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会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时为一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生活中的数学”的第5课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观察和描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2. 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如购物、分水果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1)观察和描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如铅笔、书本、桌椅等,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这些物品的数量、形状、大小等特征。
(2)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创设生活情境,如分水果、购物等,引导学生运用加法、减法等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分配物品、计算购物金额等。
4.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作业布置1. 观察家里的物品,用数学语言描述它们的数量、形状、大小等特征。
2. 和家长一起购物,计算购物金额,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和实践。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3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课时 解决问题(1)
1.
6
7
8
7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共有多少只天鹅? 87 + 67 = 14 (只)
2.
一共有多少人? 8 + 6 = 1 (人) 4
台上扮演小动 物的有9人。
一共有多少人? 9 + 5 = 1 (人)
4
3. 看谁算得都对。
8+5= 1
3 5+7= 1
2 7+4= 1
1
4+9= 1
3 6+8= 1
3+9 < 14 12
6+5 < 12 11
7+6 > 12 13
3+8 = 11 11
解决问题(1)
我们可以从 不同的角度 解决问题。
完成对应课时的练习。
►为你理想的人,否则,爱的只是你在他身上找到的你的影子。 ►有时候,我们愿意原谅一个人,并不是我们真的愿意原谅他,而是我们 不愿意失去他。不想失去他,惟有假装原谅他。不管你爱过多少人,不管 你爱得多么痛苦或快乐。最后,你不是学会了怎样恋爱,而是学会了,怎 样去爱自己。
4 9+3= 1
2
10-4= 6
10+5= 1 5
13+2= 1 5
3+8= 1 1
9-6= 3
2+8= 1 0
4.
一共有多少个灯笼? 7 + 7 = 1 (个) 4
5.
一共有多少个灯笼? 8 + 6 = 1 (个) 4
5. 在 里填上“>”“<”或“=”。
4+8 < 13 12
5+7 > 11 12
►雨水打在窗户上,发出嘀嗒,嘀嗒的声响。这天空好似一个大筛子 ,正永不疲倦地把银币似的雨点洒向大地。远处,被笼罩在雨山之中 的大楼,如海市蜃楼般忽隐忽现,让人捉摸不透,还不时亮起一丝红 灯,给人片丝暖意。 ►七月盛夏,夏婆婆又开始炫耀她的手下——太阳公公的厉害。太阳 公公接到夏婆婆的命令,以最高的温度炙烤着大地,天热得发了狂, 地烤得发烫、直冒烟,像着了火似的,马上要和巧克力一样融化掉。 公路上的人寥寥无几,只有汽车在来回穿梭奔跑着。瓦蓝瓦蓝的天空 没有一丝云彩,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 使人觉得憋气不舒服。外面的花草树木被热得打不起精神来,耷拉着 脑袋。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广西张厶懿老师-省级公开课教学设计
共1学时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用数一数、画示意图的方法解决求两数之间有几个的生活问题,从而进一步深化基数、序数、数序的综合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捕捉信息、发现问题、探究方法、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策略多样性,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初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之间”的含义,让学生经历观察问题情境,捕捉有用的数学信息,恰当选择方法的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数数策略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师:我们来玩一个打鼹鼠游戏。
从左边数,请把打第2只鼹鼠打下去,谁想上来试试?(请生1上讲台操作)师:从左边数,打第6只鼹鼠,有谁想上来?(请生2上讲台操作)师:第2只鼹鼠和第6只鼹鼠中间有几只鼹鼠呢?(手指着第2和第6)生:有3只。
师:你怎么知道有3只呢?生:我用数的。
师:请你上来数一数。
(请生数)师:你怎么不数第2只和第6只生:因为不包括第2只和第6只。
师:既然不包括第2只,我们就打个X,也不包括第6只,我们也打个X。
(课件在第2和第6个洞打叉)所以第2和第6中间有(3)只鼹鼠。
二、探究新知(一)找信息,理解“之间”师:看,这里有一群小朋友们正排着队在熊猫园看大熊猫呢。
请仔细观察,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生1:小丽排在第10,小宇排在第15。
师:哇,你从图中找到了重要的数学信息呢。
真棒!(板书:小丽排第10,小宇排第15)师:我们找到了2个数学信息,根据小丽排第10这个信息(手指着),可以知道什么呢?生:小丽前面有9人。
(前面有9人,引导学生说出来)(1-2人说)师:你怎么知道小丽前面有9人?你是怎么数的呢?生:从前往后数。
1、2 (9)师:你是从前往后数,第1、第2……第9,就到小丽第10了。
(人教小学数学一年级)第5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减整十数(退位)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导学案
4、讲(教师精讲点拔或出示课件,突破难
点)
1:先摆3捆6根表示有36根,6根比8根少,不能用6减8.打开1捆和6根合起来,是16根.从16根里面去掉8根,还剩8根再和另外2捆合并是28根.
2:从6根单根的里面不够拿8根,就打开1捆从里面拿8根,还剩2根.再和2捆还有6根小棒合起来是28根小棒.
5、练(以固学案出示,检查学生学习是否达
标)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分钟,可由学生进行小
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减法.计算时,我们要先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就要从十位上拿出一个十,用这个10减去减数,最后与两位数合起来,得出最后的结果.
板书设计两位数减一位数,减整十数课堂反思。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课时 收玉米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5课时收玉米【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7~58页内容。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
4、初步学会应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难点: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计算。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主题图:淘气和笑笑来到玉米地里准备收玉米。
2、分小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3、你能从这幅图中找到什么样的数学信息呢?汇报:淘气收了57个玉米;笑笑收了42个玉米。
4、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淘气收了57个玉米,笑笑收了42个玉米。
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个玉米?二、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1、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算式是什么呢?57-42=?你知道57-42的结果是多少吗?(多请几个学生来说,只说答案)2、这么多孩子都知道答案了,那老师有一个要求了,你能用几种方法得出57-42=15的?与你的同桌互相当当小老师,看看你说的方法他能不能听明白?A、拨一拨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拨的?(请学生到展示台演示)(先拨57,57中的5表示有5个十,所以十位拨5,7表示7个一,所以在个位拨7;再拨42,十位拨4,个位拨2.)为什么在十位拨4个位拨2呢?(再请一个孩子边拨边说)(全班跟着老师一起拨珠)B、算一算1、怎样算出57+42=?A: 57-40=17 17-2=15B:50-40=10 7-2=5 10+5=15…(教师巡视,看学生都用了哪些算法,重点看有没有用竖式计算的,如果没有,后面的竖式法就由教师讲解。
如果学生说出,就让学生来讲。
)C、竖式计算方法2.让学生来说。
我们以前写的算式是怎样写的?(手势)(横着写的)XX同学是怎样写的?(竖着写的)这种竖着写的算式我们就叫竖式。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5 以内各数的认识、5 以内各数的大小比较、第几、5 以内各数的分解和组成、5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0 的认识和加减法。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初步学会了数 10 以内各数,以及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的多少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数的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
在此阶段,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 5 以内数的口算,使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同时它又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 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是学生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表述物体的位置并解决相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安排教学建议1.把写数字作为教学重点,并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中的书写范例,弄懂起点、笔顺、终点的标志;按照范例书写,一写一对照,养成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
2.在数概念的建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
3.加强对加减法含义的教学。
在加减法含义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尽可能地采用实物情境图、直观图(点子图等)以及学生自己喜欢的图画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4.提倡计算方法多样化。
计算方法多样化,是学生思维处于不同层次水平的必然结果,也可以视作学生思维灵活性、批判性、深刻性的表现之一。
第1课时1~5的认识课时内容教材第14~6、18~9页的内容及相关习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5课时 解决问题(1)【教案】】
◎教学笔记第5课时解决问题(1)▶教学内容教科书P67例5,完成教科书P67“做一做”,P70“练习十五”第8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并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育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知余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获得运用学问解决问题的胜利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依据实际情况对余数进行合理取舍。
▶教学预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玩耍导入课题课堂随机收取一些铅笔,组织进行“猜一猜”的玩耍。
第一轮:师:老师手里有一些铅笔,最多有8支,大家猜一猜,可能有几支?【学情预设】学生认真倾听后,会很快想到可能消逝的数量。
老师揭晓答案:可能有1支、2支……8支。
师:现在你们再猜一猜,我手上还有多的铅笔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学情预设】因为最多有8支,所以不可能超过8,但可以少于或等于8。
第二轮:师:老师手里有一些铅笔,至少有5支,大家猜一猜,可能有几支?【学情预设】学生认真倾听后,会很快想到可能消逝的数量。
老师揭晓答案:可能有5支、6支、7支……师:看来答案还有许多许多。
会不会只有4支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学情预设】因为至少有5支,所以不可能是4支,老师手中铅笔的数量确定大于或等于5。
第三轮:师:老师手里有一些铅笔,至少有5支,最多有8支。
大家猜一猜,可能有几支?【学情预设】学生认真倾听后,会很快想到可能消逝的数量。
老师揭晓答案。
师:只有这几种答案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学情预设】分析题意,可知铅笔的数量大于或等于5且小于或等于8,即可能有5支、6支、7支或8支。
师:今日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与这个“最多”和“至少”有关。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1)]【设计意图】“最多”和“至少”是本课要解决的问题中的关键词,正确理解关键词的含义至关重要,因此课始设计了玩耍环节,让学生在不同语境中理解“最多”和“至少”的含义,为新课作铺垫。
(赛课课件)一年级上册数学第8单元 第5课时 用数学(共16张PP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8=( 14 )
自主探究
男生
你发现了什同么一?幅图,为什么 观察到的信息不一 样呢?
后排
女生 前排
自主探究
7+8=15(人)
9+6=15(人)
小组合作
原来有多少个? 7+5=12(个)
学以致用
一共有多少只天鹅?
7 + 7 =14(只) 8 + 6 =14(只)
学以致用
一共有多少人?
5 + 9 =14(人) 8 + 6 =14(人)
总结提升 解决问题时,可以有多种方法。
作业设计
课本96页 练习二十二
第5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
谢谢观看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1.5.3 21.5.3 Monday, May 03, 2021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1 5:24:51 15:24:5 115:24 5/3/202 1 3:24:51 PM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1.5.315:24:5 115:24 May-21 3-May-21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15:24:5115 :24:511 5:24M onday, May 03, 2021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1. 5.321.5. 315:24: 5115:2 4:51Ma y 3, 2021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 021年5 月3日 星期一 下午3时 24分51 秒15:2 4:5121. 5.3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 1年5月 下午3 时24分2 1.5.315 :24Ma y 3, 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 021年5 月3日 星期一3 时24分 51秒15 :24:513 May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下 午3时24 分51秒 下午3 时24分1 5:24:51 21.5.3
扶沟县三小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第5课时解决“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案新人教版
第5课时解决“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第98页的内容。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2.使学生能在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并切实解决,培养学生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在书面解决实际问题时,养成标注单位的习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重点: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难点:理解题意,寻找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
课件。
算一算20以内进位的加法。
回顾9加几,8、7、6加几,5、4、3、2加几的加法。
师:今天我们就来用这些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98页例6图。
师(出示例题中信息):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信息?师:解释“原来”是什么意思?(同桌两人互相说一说。
)观察课件图,找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师:总数分为几部分,分别是什么,求原来有多少个,用什么方法解答?(总数分为二部分,一部分是领走的,另一部分是还剩的,“求原来有多少个”用加法解答。
)师: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你能自己编一道应用题吗?(体育老师领走 7个口哨,还剩 5个,原来有多少个口哨?)师:7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12 表示什么?你是怎样列式解答的?〔7表示领走的,5表示还剩的,12 表示原来有的。
列式是7+5=12(个)〕教材第98页“做一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求一共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和“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都是用加法计算。
教学时使学生在情境中,认真读题,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找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使学生能在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并切实解决,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使学生在书面解决实际问题时,养成标注单位的习惯。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完成课本第99页第19题.
讨论,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6.完成课本第99页第20题.
同桌互相说一说,她们分别可能套中哪个圈?
二、归纳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大家有什么收获?
自主交流汇报.
板
书
设
计
解决问题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
学
反思
第八单元总复习第5课时
学习内容
解决问题
学校
备课日期
审核人
备课人
学
习
目标Leabharlann 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生熟练掌握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会解答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有序性.
学习重点、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各种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
学 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复习“解决问题”
1.完成课本第96页第7题和第8题.
讨论交流: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怎样列式?
2.完成课本第98页第16题.
讨论交流: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怎样列式?
3.完成课本第99页第17题.
4.完成课本第99页第1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