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专题复习
宪法复习资料
宪法复习资料1.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2.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3.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5.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6.中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7.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8.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查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9.法是由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体系,其目的在于维护、巩固和发展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法的特征法是调节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法是出自国家的社会规范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法是由国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10.法的要素有规则、原则、概念。
其中规则是指具体规定权利和义务以及具体法律后果的准则包括假定,即行为发生的时空、各种条件等事实状态的预设行为模式,即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法律后果,含否定式后果和肯定式后果11.规则从内容上分为义务性规则、授权性规则、权义复合规则从形式上分为规范性规则和标准性规则从功能上分为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12.义务性规则是直接要求人们从事或不从事某种行为的规则授权性规则是指示人们可以做出或要求别人做出一定行为的规则权义复合规则是指兼具授予权利和设定义务两种性质的法律规则13.规范性规则的“假定”“行为模式”“后果”都是明确、肯定、具体的,且可以直接适用标准性规则的有关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调整性规则的功能在于控制人们的行为,使之符合规则概括的行为模式构成性规则的功能在于组织人们按照授予的权利去活动14.法律原则一般是指可以作为规则的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原理和准则原则可分为政策性原则和公理性原则法律上的概念是对各种法律事实进行概括,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而形成的权威性范畴法律概念以其涉及的内容,大体分为涉人概念、涉事概念、涉物概念15.法的本质是,法律是统治阶级或取得胜利并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
第2课 宪法是根本法 复习学案(知识点+练习)
第2课宪法是根本法复习学案一、知识点概述在学习第2课宪法是根本法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几个知识点:1. 宪法的含义和作用•定义:宪法是国家根本法的总称,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作用:宪法规范了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活动,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准则和制度体系。
2. 宪法的种类•立宪法:指规范国家政治制度和国家权力机构组织的宪法。
•统治法:指规范君主制国家君主权力的范围和职责的法律。
•管理法:指规范互联网管理、文化传媒管理、规划管理等各个领域的法律。
3. 宪法的基本原则•主权在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体,是国家一切权力的源泉。
•合法性原则:国家机关的一切行为必须建立在法律基础之上。
•管理和服务原则:国家必须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利益,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责。
4. 宪法的修订•宪法的修订应该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表决,得到三分之二的赞成票才能通过。
•对宪法的部分修改,必须遵循两大原则:一是不能违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二是不能减少人民民主权利。
二、练习题1. 以下关于宪法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 宪法是国家根本法的总称。
B. 宪法规范了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活动。
C. 宪法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准则和制度体系。
D. 宪法只有一种。
答案:D。
根据知识点2,宪法有多种,包括立宪法、统治法、管理法。
2. 以下宪法原则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 主权在人民。
B. 合法性原则。
C. 管理和服务原则。
D. 改革开放原则。
答案:D。
改革开放不是宪法的基本原则,而是我们党的基本路线。
3. 宪法修改时必须遵循哪两大原则?答案:一是不能违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二是不能减少人民民主权利。
中国宪法导论复习(修订版)
中国宪法导论复习第一章宪法原理第一节宪法的概念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它表明宪法是国家法律的一种,是国内法,与同一法律体系中的其他法律相比,宪法的根本法属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宪法规定的内容和调整的社会关系不同于其他法律。
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即国家的根本问题,主要包括国家性质、政权组织形式、结构形式、经济制度以及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2.宪法的效力高于其他法律。
主要表现在:(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和立法基础,没有宪法依据和宪法授权,则不能指定法律。
(2)及时其他法律有宪法上的立法依据,但其内容和精神也不得与宪法的精神、原则和规范相抵触,否则无效或部分无效。
(3)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3.宪法的制度和修改程序不同于其他法律。
(1)宪法制定和修改的机关,往往不是普通的立法机关,而是依据特别成立或组成的机关。
(2)宪法规定了通过或批准宪法的特别程序。
关于宪法的阶级本质(1)宪法是阶级斗争的结果和总结(2)宪法是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1.宪法所反映和体现的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不是统治阶级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利益和意志,而是统治阶级在国家生活中涉及各个领域和方面的整体利益和意志。
2.从阶级结构上看,宪法是统治阶级内部各个阶级、阶层利益和意志的集中反映,而不是一个或某几个阶级、阶级利益和意志的反映。
(3)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是宪法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宪法的分类1.从宪法分类的逻辑方法上看,宪法分类主要有两分发和三分法两种。
主要有: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近代宪法与现代宪法,平时宪法和战时宪法~~~2.从宪法分类的标准上看,宪法分类有形式上的宪法分类和实质上的宪法分类。
形式上的分类主要有: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民定宪法、钦定宪法和协定宪法、形式上的宪法与实质上的宪法;近代宪法和现代宪法等~~~几种宪法分类的评价1.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
宪法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宪法学基本理论第一节宪法的概念一、“宪法”一词的含义宪法这个词,中国古代就有,例如《尚书》里说“赏善罚奸,国之宪法”。
这个宪法就是指典章制度。
宪法在西方对应的词汇是constitution。
Constitution元照英美法词典中的解释有四种:(1)章程;组织制度;(2)(基本、重要)法律;(3)宪法;(4)政体。
二、两种意义上的宪法1. 形式意义上的宪法指以宪法为名称的那些规范性文件。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等等。
2. 实质意义上的宪法就法律规范的内容而言所说的宪法。
不拘泥于是否具有“宪法典”这个形式,是否具有这个文本,在所不问。
具备了宪法的实质内容,哪怕没有宪法典这个文本,也可视为宪法;不具备宪法的实质内容,哪怕有宪法典的文本,也不认为是宪法。
三、宪法的形式特征1.宪法的制定和修改不同于普通的法律。
(1)宪法的制定和修改,一般是通过专门的制宪机关进行的,普通法律的制定只需要通过立法机关进行。
(2)宪法通过和修改的程序也不同于普通的法律,要遵循更严格的程序。
一般有几种情况:•第一,由立法机关以绝对多数通过。
例如美国宪法修正案要由三分之二的国会两院议员或者三分之二的州立法机关请求,并且经四分之三的州立法机关或者四分之三的州制宪会议批准,才能生效。
•第二,经全民公决。
例如,法国1946年宪法制定的程序,就是由全民投票表决后才能通过。
•第三,制宪或者修宪机关通过后,再由公民表决才能通过。
如日本宪法。
我国宪法的修改程序【宪法】第六十四条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2.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第一,宪法是其他一般法律制定的基础和依据。
也就是说,制定其他法律的时候,都要以宪法的规定为依据和基础。
第二,宪法在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地位,高于其他一切的法律,其他一切法律都不能同宪法相抵触。
宪法考试复习重点
宪法考试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柔性宪法(2次)是指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和程序都与普通法律相同,即由国家的立法机关议员按普通立法形式通过,就可以制定或修改的宪法。
3、选举制度:(2次)是关于依照选举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国家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有关制度的总称。
选具体内容一般包括选举的基本原则。
选举权利的确定。
组织选举的程序和方法,以及选民的代表之间的关系等。
4、经济制度(2次)经济制度是指一国通过宪法和法律所确定和调整的,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为核心的各种经济关系存在和发展的各种原则、规则和政策的总和。
5、国家机构(4次)就是一定的社会的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职能而建立起来的进行国家管理的执行统治职能的国家机关的总和。
6、爱国统一战线(3次)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长期的革命建设过程中已经结成的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社会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联盟,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着重要内容之一。
7、政权组织形式(政体):(3次)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也称为国家政体,是指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为治理社会所采取的政权组织形式,它是国家形式的一个重要方面。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8、秘密投票(无记名投票)(2次)及秘密投票,指的是与记名投票或以起立、举手、鼓掌等公开表示自己意愿的方法相对应的一种选举方法。
他要求人选举人时只需在投票是在正式代表候选人名下注明同意或不同意,也可以另选他人或者弃权,而无须在选票上署名。
9、联邦国家(邦联制)(2次)是由若干成员单位(邦、州、共和国等)联合组成统一的复合国家。
在联邦制的形式下,除邦联有一部宪法外,各成员单位都有自己的宪法,处设有联邦的立法机关与邦联政府外还没有自己的立法机关与政府,邦联与成员单位之间的职权划分由邦联宪法确定,各自在自己的范围内行驶。
国家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表现为邦联和各邦的关系。
宪法原理复习题
宪法原理复习题第一部分:宪法的基本原理1. 宪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宪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宪法至上原则、人民主权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原则和权力分立原则。
2. 请解释宪法至上原则。
答:宪法至上原则是指宪法在法律层面的优越地位,所有其他法律、行政行为和司法裁判都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
3. 解释人民主权原则的含义。
答:人民主权原则是指国家的权力来自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宪法所确定的权利和自由,并通过各种形式的民主参与行使权力。
4. 什么是民主集中制原则?答: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指在党的领导下,实行集中统一的制度,既要坚持民主,又要保持集中,保证国家事务的决策和执行具有高效性和权威性。
5.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原则的核心是什么?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原则的核心是依法治国,即通过法律手段来规范社会行为,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秩序。
6. 权力分立原则的目的是什么?答:权力分立原则的目的是防止权力过度集中和滥用,通过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的相互制约和平衡来维护宪法的实施。
第二部分:宪法的基本内容1. 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体是什么?答:宪法规定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2. 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形式是什么?答: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形式是社会主义国家。
3. 请列举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答: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人身自由、言论自由、信仰自由、教育权利等。
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等。
4. 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机构有哪些?答: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全国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等。
5. 请简要描述宪法对军队的规定。
答:宪法规定军队是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维护国家安全、捍卫人民利益是军队的根本任务。
第三部分:宪法的修改和解释1. 宪法如何进行修改?修改宪法的条件是什么?答:宪法可以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进行修改。
修改宪法需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的代表同意,同时还需要进行公告和全民公投。
宪法复习知识点整理
宪法复习知识点整理●第一章:宪法总论●宪法的概念:在一国法律体系中占据最高位置,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的特征●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最根本的问题●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加严格●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重点宪法的分类与渊源●分类●资本主义类型的宪法和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和协定宪法●近代宪法(《大宪章》)和现代宪法(《苏俄宪法》《魏玛宪法》)●渊源●√宪法典(我国宪法的主要渊源)●宪法性法律(不是我国宪法渊源)●√宪法惯例(违反宪法惯例通常不构成违宪)●宪法判例(只存在于有宪法审查机制的国家,我国无)●√宪法解释(存在于宪法判例中)●国际条约(不属于我国宪法渊源)●#重点宪法的修改→程序●提案→主体:代议机关、国家元首或行政机关、混合主体●先决投票●公告:公布宪法修正案草案●议决:全国人大代表全体代表2/3以上的多数通过●公布→方式:国家元首、代表机关、行政机关我国由全国人大主席团以全国人大公告的方式公布●第二章:宪法的历史发展→标志性文件●资本主义宪法●1215年【英】自由大宪章●1776年【美】独立宣言: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1789年【法】人权宣言:主权在民、天赋人权●1919年【德】魏玛宪法●社会主义宪法●1924、1936年【苏联】苏联宪法●1949年【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1954、1975、1978、1982●第三章: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民主原则●社会主义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由我国国体决定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崇高目标和国家根本任务决定的●人民主权●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人民当家作主原则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实现对国家权力的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各种自治制度●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及其保障措施,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社会主义法治●尊重和保障人权●权力监督与制约●人民对国家权力的监督●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监督●国家机关之间的制约和监督●民主集中制●第四章:国家性质和国家形式→国体与政体●国家性质:国体,集中反映了社会各阶级、阶层在社会中的不同地位●我国国体:人民民主专政●工人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结合●爱国统一战线●分类●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形式:政体,指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依据一定的原则建立的行使国家权力、实现国家统治和管理职能的政权机关的组织与活动体制●我国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国家最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国家政权机关组织和活动的系统体制●分类●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议会内阁制●总统制●半总统制●委员会制●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公社制●苏维埃制●人民代表会议制●区别●经济基础不同●阶级本质不同●组织原则不同●民主的范围和形式不同●国体与政体的内在联系●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对国家性质具有一定的反作用●第五章:国家基本制度→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特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反映了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途经和最高实现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国家的各种具体制度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作用(优越性)●使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得到充分落实●保证了人民权力的统一性●组织形式适合我国国情●既能保证中央的统一领导,又能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概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民族自治地方,设立民族自治机关,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自治权的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第六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基本权利●#重点基本权利的一般原理●概念:人作为人所应享有的固有权利●特征●公民个人所享有的权利而非集体或组织的权利●个人对国家的权利而非司法关系中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个人针对国家的防御性权利,国家不得在没有法律根据或者授权的情况下干预或者限制个人权利●基本权利需要通过一定途径予以救济●分类●自由权、受益权和参政权●消极权利和积极权利●免于国家干预的自由、参与国家事务的自由以及国家给予的自由●具体权利和抽象权利●保障●绝对保障方式:对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其他法律法规不能加以任何限制或规定例外情形●相对保障方式:允许法律对宪法所规定的基本权利加以限制●折中保障方式:宪法采用了一定范围的法律保留●限制●限制类型:内在与外在●限制主体:国家机关●限制目的●限制方式:宪法限制、法律限制●基本权利的限制:相对性●审查:合宪性审查●基本权利●平等权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不受任何差别对待,要求国家同等保护权利●政治权利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地权利和自由的统称●宗教信仰自由公民依据内心的信念,自愿地信仰宗教地自由●人身自由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社会经济权利公民依照宪法的规定享有与经济利益相关的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公民按照宪法的规定,在文化与教育领域享有的权利●监督权与请求权监督权:公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活动的权利国家赔偿请求权: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权而受到损失的公民,按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基本权利的合宪性审查●第七章:国家机构→我国国家机构体系和组织活动原则●●组织活动原则●党的领导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为人民服务原则●权责统一原则●精简和效率原则●法治原则●第八章:一国两制与特别行政区制度→特别行政区政治体制●性质:特别行政区是我国享有高度自治权并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地方行政区。
宪法复习资料
第一章宪法学的基本理论第一节宪法学的概念和本质一、宪法的特征1,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最根本的问题2,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严格(1)宪法的制定一般要求成立专门的机构(2)宪法草案的通过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3)只有宪法规定的特定主体才能提出修宪的议案(4)修改宪法的通过程序更严格(5)有些国家明确规定对修宪内容的限制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1)宪法是普通法律制定的基础和依据(2)与宪法相抵触的法律无效二、宪法的本质(一)宪法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基本形式(二)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1,宪法是阶级斗争的产物2,宪法随着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综上所述,宪法是确认民主事实,集中反映一国政治力量对比关系,通过规范国家权力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法。
第二节宪法的分类和渊源一、宪法的分类(一)资本主义类型的宪法和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二)其他分类1,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2,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3,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和协定宪法4,近代宪法和现代宪法标志:1918年苏俄宪法和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二、宪法的渊源(宪法的表现形式)(一)宪法典(二)宪法性法律(三)宪法惯例(四)宪法判例(五)宪法解释(六)国际条约我国的宪法渊源:宪法典、宪法惯例、宪法解释。
第三节宪法的制定、解释与修改一、宪法的制定宪法制定是指宪法制定主体依照一定的理念、基本原则和程序并通过制宪机关创制宪法的活动。
(一)制定机关与制宪程序1.制宪机关:是接受制宪权主体委托,具体制定宪法的机关。
制宪机关部室宪法制定权的主体,宪法制定权的主体是全体人民。
2.制宪程序(1)设立制宪机关(2)提出宪法草案(3)通关宪法草案(4)公布二、宪法的解释(一)宪法解释机关和宪法解释体制1.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或立法机关解释制(社会主义国家)2.普通法院解释制3.宪法法院或宪法委员会解释制(二)宪法解释的种类1.有权解释和学理解释(依据宪法解释的效力所作的划分)2.合宪解释、违宪解释和补充解释(依据宪法解释的目的所作的划分)3.语法解释、逻辑解释、历史解释、系统解释和目的解释(依据宪法解释的方法所作的划分)(三)宪法解释的原则1.符合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2.符合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任务和目的3.协调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内容4.协调宪法规范与社会实际的关系(四)我国的宪法解释宪法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三、宪法的修改宪法修改是指宪法修改机关认为宪法的部分内容不适应社会实际而依据宪法规定的特定修改程序删除、增加、变更宪法部分内容的活动。
宪法复习资料完整版
宪法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宪政: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又称立宪主义,是一种主张国家权力来自宪法并被宪法约束、规定公民权利的学说或理念。
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宪政的要义有两点:第一是保障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自由;第二是限制公共权力,一切公共权力的权威与合法性来自于宪法。
2、违宪审查制度:是指对国家机关和政党及重要领导人的言论或行为违背宪法的原则、精神和具体内容,由专门国家机关依法确认其法律责任的制度。
3、代议制度:指选民通过选举产生代表组成议会,由议会代表选民行使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权等政府权力,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的制度。
4、选举制度:指的是由选民、选举单位以及政府机关遵照法定的程序和方式选拔并认定代议机关代表以及其他政府机关公职人员的行为。
5、两院制:两院制是指通过选民选举产生、或者通过选举和任命相结合的方式产生两个相对独立的立法团体,并由两者共同行使立法权的体制模式。
6、一院制:一院制是指由民选议员组成一个单独的立法团体,由其独立行使全部立法权7、君主制:指以终身制、世袭制的君主为国家元首,并由其在名义上或实质上执掌政府权力的政权组织形式。
8、共和制:是与君主制相对应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是指在确认主权在民的前提下,以选举制和任期制为基础,由不同的政府机构根据宪法分别掌握和行使不同性质的政府权力而形成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
8、人民代表大会制:由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人民代表,组成统一行使政府权力的代表机构;各代表机构分别产生同级其他政府机构,并通过宪法和法律赋予相关政府机构相应的职权;代表机构处于政府机构体系的核心,其他政府机构由其产生并对其负责。
9、政党:政党是现代国家的政治组织,是“由一群人组成的团体,他们通过选举或革命取得政权并行使政权。
10、国家元首:通常为一个国家对外、对内的最高代表与象征,也是该国政府机构的组成部分,并依据该国宪法行使相关的元首职权。
宪法学大题复习资料
宪法学复习资料1、什么是宪法?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表明宪法是国家法律的一种,宪法具有最高法律的效力,宪法是政治法,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法和基本原则总体,与同一法律体系中的其他法律相比,宪法的根本法属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宪法规定的内容和调整的社会关系不同于其他法律;②宪法的效力高于其他法律;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不同于其他法律。
2、如何理解宪法是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阶级斗争力量对比关系之所以成为宪法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主要是由宪法同国家政权的密切关系所致。
一方面,国家政权是宪法存在的政治基础和维护力量,宪法所表现的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根本意志;另一方面,宪法又服务于国家与公民关系的调整,因此宪法始终与国家政权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必然影响国家政权,从而导致宪法存在的政治基础和维护力量变化,引起宪法的变化。
3、宪法怎样进行分类?现有的宪法分类理论,可从逻辑方法和分类标准进行考察:(一)从宪法分类的逻辑方法上看,宪法分类理论主要有两分法和三分法两种。
两分法是宪法分类理论中最常见的分类模式,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近代宪法与现代宪法,平时宪法与战时宪法,资产阶级国家宪法与无产阶级国家宪法等,都属于这种模式。
三分法可将宪法分为民定宪法,钦定宪法和协定宪法以及所谓一权宪法,三权宪法和五权宪法等。
(二)从宪法分类的标准上看,宪法分类理论有形式上的宪法分类和实质上的宪法分类,形式上的宪法分类理论主要包括:①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②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③民定宪法,钦定宪法和协定宪法;④形式上的宪法与实质上的宪法或狭义宪法与广义宪法;⑤近代宪法与现代宪法等;实质上的宪法分类,又称宪法的类型,它将宪法分为资产阶级国家宪法和无产阶级国家宪法。
4、为什么说现行宪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①确认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国家在新时期的根本任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成为根本法律保障。
宪法学复习资料
宪法学复习资料(一)一、名词解释1、宪法:宪法是规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使民主制度法律化,集中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反映政治力量实际对比关系的国家根本大法。
2、刚性宪法:是指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或程序与普通法律不同的宪法。
3、柔性宪法:是指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或程序与普通法律相同的宪法。
4、成文宪法:是指以一个或几个法律文件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宪法。
5、不成文宪法:是指以国家的一般法律、惯例或法院判例形式出现的宪法。
6、钦定宪法:是指在君主立宪制的国家由国王或君主制定的宪法;7、民定宪法:是由议会、制宪会议或经公民投票表决通过的宪法;8、协定宪法:是指由君主和代表民意的代议机关共同制定的宪法。
9、宪法惯例:是指在国家长期的政治生活中形成的、涉及国家根本问题,调整相应基本关系,为社会普遍承认和遵循的、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的习惯和传统。
10、解释宪法:即宪法解释,是指由法定的机关对宪法条文的内容、词义以及适用范围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
二、单项选择题1.我国有权对宪法进行解释的机关是( B )。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C.最高法院 D.国务院2.资产阶级学者以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将宪法分为( A )。
A. 成文与不成文宪法 B.规范与不规范宪法C.刚性与柔性宪法 D.钦定与民定宪法3.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 C )。
A.英国宪法 B.法国宪法C.美国宪法 D.荷兰宪法4.国家制度的核心是( A )。
A.国体 B.政体C.国家结构形式 D.政党制度5.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D )。
A.一党制 B.多党制C.多党合作制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三、填空题1、我国宪法规定,一切___法律____、___法规____和____地方性规范____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2、一切国家机关和____武装力量______、___各政党_____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大学宪法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1、宪法的概念:1实质意义的宪法:古代宪法性文件,现代宪法相文件。
2、形式意义上的宪法——宪法典:名义宪法、语义宪法、规范宪法形式意义上的宪法:以宪法这种名称所被称呼的规范性文件(与内容无关)实质意义上的宪法(1)固有的含义规定国家统治之基本的法(根本法)。
2、宪法固有含义:固有的含义规定国家统治之基本的法(根本法)3、人权主体三类:一般主体,特殊主体,特定主体4、近代立宪主义的立足点是自由主义,个人。
5、宪法价值体系的核心: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6、我国现行宪法关于平等权的规定一般性规定:“中国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A33/2)其他相关规定(6个条款):包括民族平等、男女平等、政治平等,等)7、宪法的分类(一)传统分类1、根据形式: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主要看有否成文宪法典,此学说是由英国的詹姆斯·布赖斯提出的。
2、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
刚性宪法:修改程序采用特别多数决。
柔性宪法:修改程序采用单纯多数决(特殊)布赖斯提出的3、依据制定主体1钦定宪法2民定宪法3协定宪法二、现代出现的分类具有实质性的分类:1、资本主义类型的宪法与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实在论(ontological)的分类罗文斯登三分法(1)规范宪法(2)名义宪法(3)语义宪法8、我国宪法的解释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9、违宪审查这一术语:含义:特定的国家机关依据一定的程序和特定的方式对宪法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判断并作出处理的活动(制度)。
10宪法审查这一制度的起源在哪里:英国、法国,美国(大多数认同后者)二、多选1、我国宪法修改的提请主体:全国人大常委会,或1/5以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前置加接程序)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宪法修正案(草案)》全国人大2、宪法上的禁止性差别是由3、我国违宪审查的对象范围: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立法法》第88条)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经济特区法规(两高的)司法解释4、04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5、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2、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4、保卫祖国和依法服兵役的义务5、依法纳税的义务6、其他义务,(一)受教育义务(二)劳动义务6、我国的宗教政策1、宪法结构与国家结构。
宪法考点复习脉络
宪法考点复习脉络一、宪法基本理论1. 宪法的概念2. 宪法的基本特征(1)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2)我国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实际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3)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3. 宪法的基本原则4. 宪法的分类5. 宪法的修改、解释和监督我国法定的宪法解释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我国宪法的监督主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二、国家的基本制度1. 国体我国《宪法》第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是宪法对我国的国家阶级性质的规定,亦即对我国国体的明确规定。
2. 政体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机关都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占最高地位,其他机关由代表机关产生,对代表机关负责。
同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 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1)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2)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 选举制度5. 国家结构形式我国采用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有利于国家独立和统一;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民族发展。
6.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7. 特别行政区制度三、公民的基本权利1. 平等权2.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政治自由;(3)监督权和取得赔偿权。
3.宗教信仰自由4.公民的人身自由(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权利;(2)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3)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4)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5.公民的社会经济文化权利6.特定人的权利四、国家机构1. 我国的中央国家机关体系(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职权;(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及其职权;(3)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及其职权;(4)国务院及其职权;(5)中央军事委员会。
宪法复习
宪法:宪法是公权力法,它宣示公权力,运行公权力,界定公权力国家:一个由领土、公民、公权力三要素所构成的公法人。
具有公益性和暴力性人权:自然人对公权力的重要界定方式,具有正当性和现实性的渴望要求民主:公共事务的决策方式和公务员的选拔方式案例分析:1检察院为什么始终抵制武汉法律服务中心?我国宪法规定,监督宪法的公共机关是全国人大,但检察院作为抽象的法律机关意识到成立武汉法律服务中心并不能正确实施宪法。
7年的实践中出现了几个问题:1、中心收到案件,不知道算哪一级2、中心的成立并不能完全收到一站式办公效果3、中心做了大量属于基层法院,人民调解委员会职能的工作4、中心是否具有主体地位,具有何种地位存在争议仍然有很多案件不能解决,其原因在于当时律师数量少,案件数量多,人民不服从判决数量多,法律存在盲区,设立公检法司联合接待机构并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经过长期实践,武汉市委政法委决定撤销武汉法律服务中心2齐玉玲案批复废止原因1、否定了齐玉玲案开创了中国宪法司法化的先河。
齐玉玲案主要解决的是个人之间的民事侵权纠纷,与宪法司法化根本无关,更无法作为宪法司法化的开端2、齐玉玲案的批复逻辑上存在明显问题,陈晓琪等侵犯的是齐玉玲的‘宪法权利’,却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在不同性质的权利和责任之间造成混乱3、把人权和民事权利混为一谈。
受教育权为国家为人民提供的公益服务,因此只有国家才可能侵犯公民受宪法保护的权利,人权的侵权方恒定是国家。
本案被告只可能侵犯齐玉玲的姓名权,并不适用宪法。
综上所述,废止这样一个有明显瑕疵的批复是必要的。
简答:中国宪法性法律:6个1:国籍法,国家赔偿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立法法,常委会监督法,反分裂国家法5个2:国旗法,国徽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集会游行示威法,戒严法法官法,公务员法,检察官法选举法,代表法7个1:全国人大,国务院,法院,检察院,地方组织法,居委、村委会组织法6个保:社会保险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归侨侨眷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美国人权公约: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苏联: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中国:生存权发展权凯尔森困境:凯尔森在解释合法性概念,也就是在提出他的规范等级体系理论之后,需要解释“既判力”的现象。
宪法复习题
1.我国《⽴立法法》明确规定:“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律效⼒力力,⼀一切法律律、⾏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例和单⾏行行条例例、规章都不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关于这⼀一规定的理理解,下列列哪些选项是不不正确的?A A.该条⽂文中两处“法律律”均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律 B.宪法只能通过法律律和⾏行行政法规等下位法才能发挥它的约束⼒力力 C.宪法的最⾼高法律律效⼒力力只是针对最⾼高⽴立法机关的⽴立法活动⽽而⾔言的D.维护宪法的最⾼高法律律效⼒力力需要完善相应的宪法审查或者监督制度2.关于宪法规范,下列列哪⼀一说法是不不正确的?( B)A.具有最⾼高法律律效⼒力力B.在我国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律、宪法惯例例和宪法判例例C.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宪法主体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最基本社会关系的⾏行行为规范D.权利利性规范与义务性规范相互结合为⼀一体,是我国宪法规范的鲜明特⾊色3.关于我国宪法修改,下列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A. 我国修宪实践中既有对宪法的部分修改,也有对宪法的全⾯面修改B. 经⼗十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可以启动宪法修改程序C. 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法定的修宪主体D. 宪法修正案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宪法修改⽅方式4.宪法修改是指有权机关依照⼀一定的程序变更更宪法内容的⾏行行为。
关于宪法的修改,下列列选项正确的是:BC A.凡宪法规范与社会⽣生活发⽣生冲突时,必须进⾏行行宪法修改 B.我国宪法的修改可由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 C.宪法修正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行 D.我国1988年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依照法律律法规的规定转让5.我国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 (DA.到会代表的1/2以上的多数通过B.到会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C.全体代表的3/4以上的多数通过D.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6.近代宪法最早产⽣生于( D )。
宪法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宪法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宪法的界定(一)西方学者界定1. 实质意义的宪法2. 形式意义宪法(二)我国学者的界定1.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1)在规定的内容上与普通法律不同。
(2)在法律效力上与普通法律不同。
(3)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与普通法律不同。
2. 宪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3. 宪法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其他介绍宪法是集中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规定国家制度、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其主要功能是制约和平衡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
这里“集中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是宪法的本质,“规定国家制度、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宪法的内容,“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表明宪法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宪法的主要特征(一)宪法是“公法”(二)宪法具有授权性(三)宪法是一部保障每个人权利的“社会契约”(四)宪法是“基本法”(五)宪法具有相对稳定性(六)宪法无所不在宪法产生和发展:外国宪法(一)英国宪法产生和发展(二)美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美国立宪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各州宪法的形成与发展2、《联邦条例》3、《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三)法国宪法产生和发展(四)苏俄宪法历史条件首先,宪法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其次,宪法是资产阶级政治发展要求的必然结果。
最后,宪法是资产阶级民主宪政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宪法(一)、近代中国宪法的产生背景及其历史发展1.清朝立宪运动(1895—1911)1、从戊戌变法到五大臣出洋考察2.《钦定宪法大纲》3. 《19信条》4.总结(二)尝试立宪(1912——1926)1.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 天坛宪草3. 中华民国约法4. 中华民国宪法5. 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三)南京国民政府运动1. 《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2. 《中华民国宪法草案》3. 《中华民国宪法》(四)人民革命根据地的宪法性文件(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2)《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3)《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五)人民共和国时期立宪运动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5)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8)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六)对现行宪法的修改(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88)共2条。
宪法复习资料
宪法复习资料一、宪法的形式分类(一)传统分类1、按照宪法的不同表现形式,它可分为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成文宪法是一国以一个或几个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宪法性法律文件所表现的宪法,故称文书宪法;又因成文宪法由特定的机关或个人在特定时期所制定的宪法,故称制定宪法.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采用成文宪法的形式,而且大多数都用一个法律文书表示,如美国、法国、印度、日本、朝鲜、越南、古巴等国。
但也有少数国家国家用几部文件来表示的。
例如1875年的法国宪法、安道尔宪法、现行的瑞典宪法和新西兰宪法。
成文宪法的优点是:结构严谨、条款清晰、内容系统全面、稳定性强、不容易被修改;其不足是:适应性差,不容易顺应复杂多变的政治形势和社会发展。
不成文宪法(unwritten constitution)无统一的书面文件形式,而是表现于不同时期颁布的宪法性法律、形成的宪法惯例和宪法判例的汇集,故称汇集宪法.。
例如:英国、匈牙利等。
不成文宪法的优缺点与成文宪法的优缺点则相反。
成文不成文的区别不在于有没有书面文件,也不在于有没有宪法习惯和判例,而在于宪法的构成是否集中表现在一个或几个书面文件中。
宪法的成文和不成文也不是绝对的,是可以转化的。
例: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法》,1937年的《国王大臣法》等。
比较两者的不同:存在范围构成要素、效力等级、产生方式2、按照宪法有无严格的创制机关和程序,它可分为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刚性宪法是指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一般法律严格、具有最高效力的宪法。
刚性宪法的优点在于由于修改比较慎重,程序比较复杂,其效力高于其他普通法律,所以比较稳定,尊严性高。
缺点一般在于:由于修改比较难,所以缺乏适应性,不易及时应付急剧多变的形势。
柔性宪法是指制定和修改程序、法律效力和一般的法律完全相同的宪法。
柔性宪法的优缺点则恰好相反。
3、按照制宪机关或主体的不同,它可分钦定宪法、协定宪法和民定宪法钦定宪法是指由君主自上而下地制定并颁布实施的宪法。
宪法的复习资料
(部分内容)1、宪法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宪法。
第二,宪法现象。
第三,宪法和宪法现象的发展规律。
2、宪法学的学科体系宪法学作为一门学科,同其它学科一样,从独立完整的角度而言,宪法学本身是由许多分支学科组成的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有机整体,这一整体就是宪法学的学科体系,其反映的是宪法学各分支学科之间的关系。
宪法的学科体系主要应由宪法学原理、中国宪法学、外国宪法学、比较宪法学、宪法思想史、宪政制度史、宪法社会学、宪法经济学、宪法政治学和宪法解释学等分支学科组成。
3、宪法的分类(1)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以有无明文规定的法典为标准。
可分为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
成文宪法一般由单一法律文书所构成,但也有是由数种法律文书所构成。
反之,宪法不成为独立的法律文书,而散见于各种法律文书或惯例之中的,称为不成文宪法。
英国宪法就是典型的不成文宪法。
(2)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以宪法的修改的机关和程序与普通法律有无不同为标准,将宪法分为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
刚性宪法是指宪法的修改的机关或程序不同于一般法律,柔性宪法是指由普通的立法机关以一般立法程序修改的宪法。
3、宪法产生的条件宪法之所以是近代资产阶级的产物,是因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已经具备了宪法产生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思想文件条件。
①政治条件,近代资产阶级的政治理想是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国,反对封建的个人专制,资产阶级在掌握了政权后,根据这种政治理想构造了近代民主政治体制,为防止这种民主政治体制被个人专制取代,就要确立法律的最高权威。
就要将规范国家机构的组织与活动原则以及确认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法律从一般法律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并使它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②经济条件,近代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础之上的,商品经济是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资产阶级率先提出了普遍平等的政治权利与自由的主张,这种主张要求国家权力受到法律的约束,而且这种约束不因人而变,而国家机关之间以及国家机关与公民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升为法律调整并将其推到根本法的地位是实现这一约束的唯一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修宪具体内容
1.时间:3月14日,十届人大第二次会议 2主要内容: (1)序言增加三个代表 (2)序言爱国统一战线的组成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 设者。 (3)国家对土地征收征用给与补偿 (4)完善国家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最终确定 为教材93页表述。 (5)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保护公民 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对私有财产征收征用给 予补偿。 (6)+国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1999年修宪具体内容
1.时间:3月15日,九届人大第二次会议 2主要内容: (1)序言增加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长期处于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规定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 家 (3)规定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分配 制度。(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4)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加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 (5)增加了对待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 (6)将“镇压反革命的活动”改为“镇压危害国家 安全的犯罪活动”。
宪法怎样修改
1.修宪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修宪提案主体:全国人大常委会或1/5以上 全国人大代表提议。 3.通过人数:全国人大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 通过。 4.修宪程序:(1)提案(2)先决投票(3) 起草和公布修宪草案(4)宪法修正案的通过 (5)宪法修正案的公布(全国人大)
1988年修宪具体内容
2004年修宪具体内容
1.时间:3月14日,十届人大第二次会议 2主要内容: (7)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8)全国人大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 政区和军队的代表组成。 (9)将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对戒严的决定 权改为紧急状态的决定权。国家主席对戒严的宣 布权改为紧急状态的宣布权。 (10)国家主席职权+进行国事活动 (11)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任期三年改为五年 (12)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
2018年修宪具体内容
1.时间:3月11日,十三届人大第一次会议 2主要内容:增加了 5条,共143条 (1)党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 下” (2)“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 (3)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前+贯彻新发展理念。 (4)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 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 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5)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 (6)爱国统一战线组成增加“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 (7)民族关系增加了“和谐” (8)对外政策+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 (9)增加“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本次宪法修改遵循的原则? ①坚持党对宪法修改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十 九届二中全会提出修宪建议2018.1.18-19) ②严格依法按程序推进宪法修改 ③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 ④坚持对宪法作部分修改、不作大改。 2.这次宪法修改至少需要多少人大代表投赞 成票?至少1782票 3.宪法修改的三个程序:党内程序、人大程 序、人民参与程序。
1.时间:4月12日,七届人大第一次会议 2主要内容: (1)确立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2)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规定转让
1993年修宪具体内容
1.时间:3月29日,八届人大第一次会议 2主要内容: (1)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完整表述了党的基本 路线)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长 期存在和发展。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定为国家基本经济制度。 (5)县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三年改为五年。
宪法专题复习
1.我国第一部宪法是哪年制定的? 2.我国到目前为止一共有几部宪法? 3.现行宪法是哪年制定的?经历过 几次修改?(1988、1993、1999、 2004、2018)4年宪法:我国第一部宪法共4章106条 2.1975年宪法:“文革”色彩浓厚4章30条 3.1978年宪法:未能摆脱“文革”的痕迹 4.1982年宪法:现行宪法,经历过5次修改。 (1)在54宪法基础上修改。 (2)把四项基本原则写入宪法序言。 (3)重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调整到第二章 (5)扩大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权。 (6)根据一国两制的原则设立“特别行政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