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门藻类的主要特征
归纳总结藻类各门特征

归纳总结藻类各门特征藻类是一类生物体,属于植物界,具有一定的特征。
通过归纳总结藻类的各门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生物群体。
下面将对藻类的特征进行分类,介绍其不同门的特点。
一、绿藻门(Chlorophyta)绿藻门是藻类中最为常见的一类,包含了很多种类。
绿藻门的特征包括:1. 细胞含有绿色素a和b,并在光合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2. 细胞壁中含有纤维素,使其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3. 叶绿体在细胞质中分散。
二、褐藻门(Phaeophyta)褐藻门是一类海藻,通常生长在水深较远的海域,具有以下特征:1. 细胞含有褐色素,使其呈现褐色;2. 细胞壁中含有多糖和蛋白质,使其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3. 细胞质中含有多个叶绿体。
三、红藻门(Rhodophyta)红藻门是一类多细胞生物,通常生长在水深较浅的海域,其特点包括:1. 细胞含有红色素,使其呈现红色;2. 细胞壁中含有纤维素和红藻胶质,使其具有柔软的特性;3. 细胞质中含有多个叶绿体和淀粉颗粒。
四、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硅藻门是一类单细胞藻类,具有以下特征:1. 细胞壁主要由二氧化硅(SiO2)构成,呈现玻璃状或贝壳状;2. 细胞质中含有淀粉颗粒,用于能量储存;3. 细胞体多呈椭圆形或长方形。
五、黄藻门(Chrysophyta)黄藻门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淡水和海水中的藻类,其特征包括:1. 细胞含有黄色素和叶绿素a,使其呈现黄绿色;2. 细胞壁中含有硅质,呈现六角形结构;3. 细胞体多呈圆形或卵形。
六、蓝藻门(Cyanophyta)蓝藻门是一类原核生物,其特征包括:1. 细胞中含有叶绿素a和蓝藻蓝蛋白;2. 细胞质中缺乏真核细胞特有的核仁和线粒体;3. 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并能够固氮。
根据以上对藻类各门特征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不同藻类门的特点和区别。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研究藻类的生态学和分类学问题,还对于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藻类各门主要特征对比表

色素、色素体
贮存物质
体制
繁殖方式
蓝藻门
无细胞核;细胞壁成分有:纤维素(内层)、果胶质(外层)、黏质缩氨肽(特有)等。
叶绿素a、β-胡萝卜素、蓝藻黄素、蓝藻叶黄素、蓝藻藻蓝蛋白、蓝藻藻红蛋白。无色素体。
蓝藻淀粉、蓝藻颗粒体。
主要是群体或丝状体,很少单细胞。
营养繁殖:1个母细胞分成2个子细胞;或1个母群体分成2个或多个子群体。
大多为单细胞运动个体,少数营固着生活。
通常为细胞纵分裂,也可形成休眠孢囊。
绿藻门
细胞壁由纤维素(内层)、果胶质(外层)组成,少数无细胞壁。
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等;色素体有盘状、杯状、星状、带状和板状等,常具1至多个蛋白核。
淀粉
体型复杂,有单细胞、群体、胶群体、丝状体、膜状体、异丝体、管状体等类型。
营养繁殖、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均有。
轮藻门
大型沉水藻类,外观似有根茎叶的分化。茎明显分化成节和节间两部分,有的每节上生出一轮短的小枝轮。
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等;
淀粉
营养繁殖:植物体断裂、产生匍匐茎或地下假根的节上产生珠芽。
有性生殖:卵配。雌雄同株或异株。
褐藻淀粉和甘露醇
均为多细胞体,有异丝体、假膜体、膜状体等体形。
无性繁殖:产生游动孢子或不动孢子;
有性生殖:同配、异配或卵式。
裸藻门
无细胞壁;细胞前端由胞口与外界相通。鞭毛1条或2条,罕见3条。
叶绿素a、叶绿素b、β-胡萝卜素等,有的具裸藻红素。色素体多数,盘状、片状或星状。
副淀粉(裸藻淀粉),兼有脂肪。
淀粉、油滴。
多为单细胞具鞭毛的运动个体,少数为群体或丝状体。
藻类学

长
真红藻纲:藻体复杂,丝状体,假膜体,膜状体,无性繁殖:四分孢子 顶端生长
一、原红藻纲
红毛菜目, 紫球藻科 紫球藻,细胞壁厚
红毛菜科 紫菜
二、真红藻纲
海索面目
石花菜目 石花菜、鸡毛菜
隐丝藻目 海螺 蜈蚣藻 珊瑚藻 厚膜藻 拟厚膜藻 亮管藻
杉藻目
叉枝藻 江离 麒麟菜
红皮藻目 红皮藻 金膜藻
仙菜目
仙菜 凹顶藻 鸭毛藻(褐红)软骨藻(褐色) 多管藻
2、结合藻纲
鼓藻目
双星藻目
中带藻目
具体实例
A 绿藻纲
一、团藻目:
①扁藻 青岛大扁藻(低温种),亚心形扁藻(高温种)
形态构造:广卵形,4 根鞭毛,杯状色素体;应用:饵料——青蟹育苗,双壳类的后期
育苗,沙蚕育苗。
②盐藻 梨形,2 根鞭毛,杯状色素体;应用:生产β-胡萝卜素,生产甘油,蛋白质
③雨生红球藻 绿:动孢子和动细胞;红:不动孢子和不动细胞,外围有厚厚的胶层。
1)无壳缝目(仅有假壳缝)
脆杆藻科、海线藻科
2)有壳缝目(具壳缝或管壳缝)
单壳缝亚目:一壳面有壳缝,另一壳面假壳缝
双壳缝亚目:两个壳面有壳缝
菱形亚目:有管壳缝
双菱亚目:有管壳缝
①无壳缝目脆杆藻科: 斑条藻
楔形藻
条纹藻
拟星杆藻
②无壳缝目海线藻科:
海线藻
海毛藻
这是宁波大学藻类学笔记的整理,系个人制作
有壳缝目——单壳缝亚目
4)网管藻目:圆柱状分枝或管状,囊状的膜状体 鹅肠菜 小的 橄榄绿,大的 褐色
萱菜 管状,分枝,褐色 无节萱菜/萱菜
这是宁波大学藻类学笔记的整理,系个人制作
囊藻 囊状 里面有水 半球型
常见藻类形体特征及图谱

常见藻类形体特征及图谱常见藻类形体特征及图谱⼀、基本介绍藻类是原⽣⽣物界⼀类真核⽣物(有些也为原核⽣物,如蓝藻门的藻类)。
主要⽔⽣,⽆维管束,能进⾏光合作⽤。
体型⼤⼩各异,⼩⾄长1微⽶的单细胞的鞭⽑藻,⼤⾄长达60公尺的⼤型褐藻。
⼀些权威专家继续将藻类归⼊植物或植物样⽣物,但藻类并没有真正的根、茎、叶,也没有维管束。
这点与苔藓植物相同。
在中国现代的植物学中,仍然将⼀些⽔⽣⾼等植物的名称中贯以“藻”字(如⾦鱼藻、⿊藻、茨藻、狐尾藻等),也可能来源于此。
与此相反,⼈们往往将⼀些⽔中或潮湿的地⾯和墙壁上个体较⼩,粘滑的绿⾊植物统称为青苔,实际上这也不是现在所说的苔类,⽽主要是藻类。
藻类植物并不是⼀个纯⼀的类群,各分类系统对它的分门也不尽⼀致,⼀般分为蓝藻门、眼⾍藻门、⾦藻门、甲藻门、绿藻门、褐藻门、红藻门等。
⼆、常见藻类介绍及图谱2.1 蓝藻门蓝藻门是⼀门藻类植物,能进⾏光合作⽤放氧的原核⽣物。
也有⼈把蓝藻划为⽣物的⼀界-蓝菌界。
单细胞个体或群体,或为细胞成串排列组成藻丝(细胞列)的丝状体,不分枝、假分枝或真分枝。
具核质,⽆核膜;⾊质区主要由类囊体及其有关结构,藻胆体和糖原颗粒等所组成,具叶绿素a、藻胆素、胡萝⼘素、类胡萝⼘素等光合⾊素,但⽆叶绿体膜,不形成叶绿体;具细胞壁。
已知蓝藻约2000种,中国已有记录的约900种。
蓝藻有极⼤的适应性,分布很⼴。
(1)微囊藻微囊藻是淡⽔中常见的⼀个蓝菌的属,其中包含会造成有害藻华的铜绿微囊藻,其毒素会导致肝脏、胆囊病变。
微囊藻的特征是⼩型的细胞且没有鞘的包覆。
细胞常聚集成⼤⾄⾁眼可见的群落,本为圆形,但随细胞数增多会逐渐出现孔洞并变不规则。
其原⽣质体的颜⾊为浅蓝绿⾊,但充满⽓体的囊泡常会呈暗⾊,这是在光学显微镜下⽤来鉴别微囊藻的特征之⼀。
(2)⾊球藻⾊球藻藻体多数为2、4、6或更多⼀些细胞组成的群体,少数为单细胞。
单细胞时细胞球形,群体中的细胞为半球形或四分之⼀圆形。
藻类植物简介

藻类植物简介(一)藻类的基本特征关于藻类的概念古今不同。
我国古书上说:“薻,水草也,或作藻”。
可见在我国古代所说的藻类是对水生植物的总称。
在我国现代的植物学中,仍然将一些水生高等植物的名称中贯以“藻”字(如金鱼藻、黑藻、茨藻、狐尾藻等),也可能来源于此。
与此相反,人们往往将一些水中或潮湿的地面和墙壁上个体较小,粘滑的绿色植物统称为青苔,实际上这也不是现在所说的苔类,而主要是藻类。
根据现代对藻类植物的认识,藻类并不是一个自然分类群,但它们却具有以下的共同特征:1.植物体一般没有真正根、茎、叶的分化藻类植物的形态、构造很不一致,大小相差也很悬殊。
例如众所周知的小球藻(Chlorella),呈圆球形,是由单细胞构成的,直径仅数微米;生长在海洋里的巨藻(Macrocystis),结构很复杂,体长可达200米以上。
尽管藻类植物个体的结构繁简不一,大小悬殊,但多无真正根、茎、叶的分化。
有些大型藻类,如海产的海带(Laminariajaponica)、淡水的轮藻(Chara),在外形上,虽然也可以把它分为根、茎和叶三部分,但体内并没有维管系统,所以都不是真正的根、茎、叶,因此,藻类的植物体多称为叶状体或原植体。
2.能进行光能无机营养一般藻类的细胞内除含有和绿色高等植物相同的光合色素外,有些类群还具有共特殊的色素而且也多不呈绿色,所以它们的质体特称为色素体或载色体。
藻类的营养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例如有些低等的单细胞藻类,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进行有机光能营养、无机化能营养或有机化能营养。
但从绝大多数的藻类来说,它和高等植物一样,都能在光照条件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以进行无机光能营养。
3.生殖器官多由单细胞构成高等植物产生孢子的孢子囊或产生配子的精子器和藏卵器一般都是由多细胞构成的。
例如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在产生卵细胞的颈卵器和产生精子的精子器的外面都有一层不育细胞构成的壁。
但在藻类植物中,除极少数种类外,它们的生殖器官都是由单细胞构成的。
藻类的主要特征(一)

藻类的主要特征(一)藻类的主要特征什么是藻类藻类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植物,主要生长在湖泊、河流、海洋以及土壤中。
藻类可以进行自养作用,利用阳光、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
藻类的主要特征细胞结构藻类的细胞结构比较简单,通常只包括一个或几个细胞器,例如:质体、叶绿体、核、细胞壁等。
色素和色彩藻类具有多种不同的色素,以适应不同水域和生长环境。
例如:绿藻含有叶绿素a和b,具有绿色;红藻含有叶绿素a和辅助色素,呈现红色。
生长和繁殖藻类的生长和繁殖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是孢子繁殖,有的是无性生殖,也有些是有性生殖。
分类和种类藻类的分类和种类繁多,根据其形态、色素、细胞结构、生长环境等,可以分为多个门、纲、目、科、属等不同的分类组。
生态功能作为水生生物的一员,藻类不仅是水体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生物物种,还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促进水体净化,调节水质等。
总结综上所述,藻类是一类具有多种形态、颜色和细胞结构的生物,其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同时,不同种类的藻类也具有着各自不同的适应性和生存方式。
藻类的应用价值由于藻类中含有多种可供利用的生物化学物质,因此在食品、药品、能源、环保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食品藻类在某些国家和地区是传统的食品原料,例如,海带、紫菜、海藻、海胆、三文鱼等。
这些食品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一定的保健和滋补作用。
药品藻类长期以来被用于保健和治疗,例如:海藻、紫菜、蓝藻等。
其中,蓝藻因其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被广泛认为是一种保健食品。
此外,也有一些藻类提取物作为药品原料,如叶绿藻和褐藻等。
能源藻类生物质具有高度的可再生性,其利用价值在于藻类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转化成油脂或者生物质。
因此,藻类在生产生物柴油、生物氢气、生物甲醇等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环保藻类还能作为生物指示器,监测水质和生态环境,例如:在水体生态系统的监测和调控、废水处理和污染控制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藻类各个门的特征比较

隐藻为单细胞,细胞长椭圆形或卵形。
隐藻的光合作用色素有叶绿素a、c,β-胡萝卜素等。还有藻胆素。色素体1-2个、大形叶状。隐藻的颜色变化较大。多为黄绿色,黄褐色,也有蓝绿色、绿色或红色的。
贮藏物为淀粉和油滴
隐藻的生殖多为细胞纵分裂,不具鞭毛的种类产生游动孢子,有些种类产生厚壁的休眠孢子
有的具口沟
硅藻门
富含硅质,上排有整齐的花纹。外层为硅质内层为果胶质,细胞壁无色透明。底栖种类的细胞壁较厚,浮游种类较薄。
硅藻的细胞核一个,常位于细胞中央,在液泡很大的细胞中,常被挤到一侧。用甲基蓝或尼罗蓝稀溶液染色,可见到细胞核。
无
多单细胞、丝状体、群体(放射状、带状、链状)
含有叶绿素a、c、c2和α、β、ε胡萝卜素及硅甲藻素、硅黄素、岩藻黄素,色素体呈黄绿色或黄褐色,形状有粒状、片状、叶状、分枝状或星状等
1个
多数2条少数1或3条
色素除叶绿素a、c、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等以外,还有副色素,这些副色素总称金藻素。金藻的色素体仅一个或二个,片状,侧生。
同化产物为白糖素及脂肪
贮存物质为白糖素和油滴。白糖素呈光亮而不透明的球体,称白糖体,常位于细胞后部。
运动的单细胞,常以细胞纵分裂增加新个体群体种类则以细胞断裂或以细胞从群体中脱离而发育成一个新群体,不能运动的种类则产生金藻门特有的内生孢子
甲藻门
1.纵裂甲藻:细胞壁由左右两片组成无纵沟和横沟
2.横裂甲藻:细胞壁裸露或具纤维素细胞壁或细胞壁由许多小板片组成,板片有时具角刺或乳头状突起
细胞核大而明显,有念珠状色质线,有核仁和核内体
多数有2条不等长,排列不相称的鞭毛,极少数无鞭毛作变形虫状运动或不能运动
色素除叶绿素a、c、b-胡萝卜素和四种叶黄素(环甲藻素、新甲藻素、甲藻黄素,前三种为甲藻门独有的色素)此外还有棕红色的甲藻素、暗红色的多甲藻素,还有黄绿色的绿色素、墨角藻黄素。甲藻色素体常呈黄绿色、黄褐色、红褐色。纵裂甲藻的色素体少常呈片状,横裂甲藻的色素体小而多,常呈盘状
藻类形态构造及特点

主要特征:
①有单细胞和多细胞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
②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细胞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典型代表:
①淡水藻类:衣藻(单细胞藻类)、水绵(多细胞藻类,呈绿色丝状);
②海洋藻类:紫菜、海带
作用:
①氧气的主要来源,其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占空气中氧气的90%;
②可做鱼类的饵料;
③可供食用,如海带、紫菜;
④可供药用,如从藻类中提取的褐藻胶、琼脂等。
生殖方式:
能够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即孢子生殖,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藻类分布的范围极广,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适应性较强,在只有极低的营养浓度、极微弱的光照强度和相当低的温度下也能生活。
不仅能生长在江河、溪流、湖泊和海洋,而且也能生长在短暂积水或潮湿的地方。
从热带到两极,从
积雪的高山到温热的泉水,从潮湿的地面到不很深的土壤内,几乎到处都有藻类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