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认识

合集下载

初识马克思主义

初识马克思主义

初识马克思主义还记得第一次听说“马克思主义”这个名词,大约是在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

那时候,偶尔一天看电视新闻联播时,听见了“马克思”三个字,但那只是惊鸿一憋,全然不知这三个字背后的真正含义;要说真正知道这三个字的含义,已经是上初中的时候。

初中开始学习政治,但是我知道,政治只是“马克思主义”很小的一部分。

现在,我们要开始全面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说起来还真是感慨万千!要说到“马克思主义”就要先了解两个人:马克思和恩格斯。

19世纪的欧洲本不平凡,但因为有马克思和恩格斯,注定了是更加不平凡的世纪!尽管两人都只是普通的人类,但他们又是那么的不平凡。

就如同现在的我们需要确立自己的理想,出生于律师家庭的马克思在中学时代就立志要选择“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而当最后他选择了作为一个无产主义者而活,就注定他要为工人阶级奋斗终生,要为无产阶级的解放奋斗终生;他自觉站在最广大工人阶级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把自己的思想、学识、甚至生命都交给了共产主义,孜孜不倦地奋斗了一生。

而恩格斯,出生于工厂主家庭的他,自幼接触穷苦工人群众,有着对工人阶级的深切同情。

在政治上,他们共同指导并参加了工人运动,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争取工人阶级解放的阶级斗争,投入到创立无产阶级政党、组织无产阶级队伍的活动中;在思想上,他们端正自己的思想,实现了民主思潮向共产主义的思想转变,积极投入到《资本论》及其《共产党宣言》的整理和编写工作中。

不管怎么说,他们的努力就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实现共产主义!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国、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马克思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科学地总结了工人阶级斗争的实践基础,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曾经指出,虽然作为德国古典哲学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却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作为一个唯心主义者,黑格尔不能正确地认识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先于意识存在”这一理论;而在费尔巴哈的哲学理论中,他并未能看清实践活动在人类社会中的意义,所以无论是黑格尔的辩证法还是费尔巴哈的哲学,都不能引领时代的潮流,都不能正确地指导和改变世界。

马克思主义初识

马克思主义初识

马克思主义初识——我眼中的马克思主义在学习马克思主义这门课程之前,我对马克思注意的认识还十分浅显。

在学习了半学期后,我对马克思主义有了初步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理论和学说的体系。

具体的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哲学的观点、社会学理论和政治学说。

马克思主义主要以唯物主义角度所编写而成。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在中国及世界范围内的无产阶级斗争中,马克思主义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简洁定义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

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是把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实践的观点是马哲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原则是马哲的建构原则。

马哲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

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对象规定为作为现存世界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而为改变世界提供方法论。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刻地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生活,并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优秀思想成果,实现了经济科学的彻底革命的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分离出生产关系,阐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在一定社会生产力状况基础上的社会生产关系体系机器发展运动的规律性以及与其相联系的经济运行机制,从而把政治经济学真正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马克思主义之我见

马克思主义之我见

马克思主义之我见(论文)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班级与班级代码 14级应用心理学1班142512181 专业应用心理学指导教师:张成诗学号: 14251218122姓名:麦艳婷提交日期: 2015 年 4 月 23 日广东商学院教务处制姓名麦艳婷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成绩评语: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说明:指导教师评分后,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交院(系)办公室保存。

马克思主义之我见摘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无产阶级、中国化1.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认识1.1马克思主义的定义一千个人眼中会有一千个马克思吧,同一个人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马克思主义还会有不同的见解,不过普遍被大家接受的定义是:马克思主义是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这句话准确地指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揭示其本质属性,还冠之以后继者,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被完善、与时俱进、具有源源不断生命力的理论。

1.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马克思的产生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必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矛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对理论指导的现实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阶级条件;人类思想已有成果,特别19世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条件;而随着马克思、恩格斯个人的品格更高尚,知识理论修养更深厚,更注重实践,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主观条件。

所以说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必然,随着无产阶级力量的崛起,它必定带领无产阶级走出亚洲,走向世界。

1.3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及基本立场和观点马克思主义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

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理论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24900

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24900

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我们从小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熏陶,但当时的我们根本搞不懂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个什么样子,马克思主义到底要干什么。

只知道老师教导我们“要做一个坚定地马克思主义者,做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到了中学,我学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中的许多世界观与方法论都对我们更好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起到了很大的帮助,这时,我才对“马克思主义”这简简单单的五个字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五个字确实有分量。

进入大学,接触马克思主义的机会就更多了,先后系统学习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这些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的相关知识。

其思想内涵可谓博大精深。

指导着我们社会主义的前进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科目,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不一样的感受!现在让我谈谈自己对马克思主义一、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要认识马克思主义,就必须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内容以及其发展。

马克思主义主要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而这三部分的中心概论又分别为: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社会主义。

唯物史观就是对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的科学把握,即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而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就是唯物史观、实事求是,其中提到实践的重要性,后来发展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

历史的发展就是人类实践的结果,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有规律的,历史需要英雄,但并非英雄创造了历史。

二、马克思主义的形成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其理论来源包括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政治学。

他吸收了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以及费尔巴哈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通过有机的结合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科学前提是19世纪形成的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和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社会科学前提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阶级斗争学说和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我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认识

我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认识

我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认识、学习打算和建议一、我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认识1、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含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后继者真正发展了的思想体系,是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的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等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及矛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这是其产生的阶级条件;人类思想已有成果尤其是19世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这些客观条件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可能性,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和实践基础。

此外,马克思恩格斯两人有着相当高尚的品格、深厚的知识理论修养,而且更加注重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观条件。

马克思主义的正式形成阶段在1848年~1871年,是以《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第一卷为标志诞生的。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发展成果。

3、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是客观现实及其运动规律的真实反映,批判地继承人类文化遗产中一切有价值的优秀成果,具有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体系,是批判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具有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尊重规律又尊重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科学性与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二者是内在统一的。

马克思观后感1000字

马克思观后感1000字

马克思观后感1000字《马克思观后感》作为一位普通大众,我一直对马克思这个名字耳熟能详,但对他的思想和理论却知之甚少。

而近日,在学校举办的一次文化展览中,我有幸参观了一次关于马克思的展览。

通过展览的内容,我对马克思的思想有了一些初步认识,并且产生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马克思是19世纪著名的哲学家、政治经济学家和革命家。

他提出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

在展览中,我了解到马克思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研究和对社会制度的批判,以及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和预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让我深思。

根据他的观点,物质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无法被改变的。

这意味着我们要认识到现实的本质,要通过对事物的分析和研究来获得真理。

这点让我想起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事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事实之间的区别。

马克思的思想启示我们要以客观的态度对待事物,不被表象所迷惑,去探求事物背后的本质。

其次,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让我深感触动。

在展览中,我看到了一些描述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数据和图表。

这些数据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不平等现象、剥削人民的问题和严重的贫富差距。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从而引发了我对社会公正和人民福祉的思考。

我开始思考当前社会的困境和不公平现象,以及如何改变现状,让社会更加平等和公正。

另外,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也给我带来了新的思考。

他认为历史是在阶级斗争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社会的进步与阶级斗争息息相关。

这让我反思了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如工人运动、民主革命等。

从马克思的理论中,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即社会的进步与人民的觉醒和行动密切相关。

只有人民的觉醒和不断的斗争,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尽管马克思的思想和理论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但在我看来,它们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的情况下,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探索可行的解决方案。

马克思的思想给了我一些思考的方向,即倡导社会公正、反对剥削和压迫,追求共同富裕和人民幸福。

(完整版)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认识

(完整版)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认识

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认识和学习规划当我踏入大学校门,我才逐步了解和认识到马克思主义。

让我第一次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书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给我们的大量精神财富,连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继承和发展的实践中创造的理论成果,构成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思想宝库。

它涉及的众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无论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还是在人类文明继续发展进步的新时代,都当之无愧地称得上,博大精深。

而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也是短浅的,粗略的。

正如书中所说,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作出不同的回答。

马克思是时代的产物,这是无庸置疑的。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其次,无产阶级但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知道提出了强烈地需求。

现实的时间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知道,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也需要以现实实践作为客观基础。

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

从另个角度思考,书中亦提到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他们通过革命的时间和孜孜不倦的科学研究,批判地吸收人类思想史上已有的优秀成果,才可能在已有的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实现人类思想史上伟大革命。

马克思注意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丰富。

而在今天,如此繁华的社会。

马克思的价值又如何体现呢?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哲学依然是当代最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当代唯一不可超越的哲学。

正如德里达所说:“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

”新世纪,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

浅谈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浅谈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浅谈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运用的具体体现。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覆盖了马克思本人关于未来社会形态——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部观点和全部学说。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类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地得到充实、丰富和发展。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向前发展的一些重要标志。

马克思捍卫了哲学唯物主义,用德国古典哲学的成果、特别是辩证法丰富了哲学,把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指明了被压迫阶级摆脱精神奴役的出路,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工人阶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论证并发展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阐明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的真正地位,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

空想社会主义批评资本主义社会,幻想有比较好的制度出现,但它不能指出摆脱剥削制度的真正出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作了科学的分析,说明无产阶级才是创立新制度的社会力量,得出了阶级斗争是划分为对抗阶级的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这一结论。

以上是我对马克思主义初步的认识,希望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能更加深刻的认识马克思主义。

我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认识

我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认识

我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认识、学习打算、和建议国际商务英语翻译2班-郭颖欣一、初步认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学说。

包括科学世界观、社会历史发展学说、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理论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工人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

以《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标志。

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18世纪中叶和19世纪上半叶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

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特别是细胞学说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的发现、进化论的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科学体系,它包含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这三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割裂的,它们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它的主要特征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在同各国工人运动和革命斗争实践的结合中发展的;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发展的;是在对时代发展提出的新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进行创造性研究过程中不断发展的。

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

在中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历史、社会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作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会对我们产生深远的影响,它的力量无法估量。

从个人来讲。

人无志而不立,大学生的美好年华理应在激情中实现自己的。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对我们的形为具有导向作用。

我们提倡先进文化和道德,只有发挥它们的导向作用,才能使我们知荣辱,才能使我们在大学中有努力的样子,才能发挥在大学生中的示范作用。

我们大学生是一个非常不独立的群体,这主要体现在经济上的不独立。

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认识学习计划以及建议

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认识学习计划以及建议

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认识、学习计划以及建议课文介绍,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后继者发展了的思想理论体系,是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的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

同时,这也是我对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认识的第一点,在高中生活中,我了解的马克思主义仅仅限于课本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及辩证唯物主义,是只知道世界是物质的,要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等浅显的层面。

在大学所开的课程中,让我有机会真正的去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以下是我通过学习而明白的马克思主义。

一、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认识〈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况19实际40年代,共产主义这一名字被首次使用,并被称为革命的科学。

1872年至1883年间,被称为科学的社会主义。

而在1873年,“马克思主义”作为贬义词被反对者使用。

而从1883年开始,恩格斯在正面意义上作为同义词使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社会主义”,至此,这两个词被广泛传播并且规范使用。

而不得不提马克思主义的中文译名的溯源。

在1917年十月革命之前,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已经开始接触介绍马克思主义,但这只是零星的不成系统的,而在十月革命之后,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接受并研究马克思主义。

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运动的消息传入中国,1899年二月,马克思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中文译名出现在《万国公报》上,“德国讲求养民学者有名人焉,一曰马克思,一曰恩格斯”从现在看来,当时的翻译水平还是相当高的。

1900年12月,《译书汇编》介绍了马克思的生产思想情况,而在1919年5月,李大钊在《新青年》的“马克思研究”专号上连载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可以这么说,李大钊在中国树立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大旗。

1920年夏,毛泽东在自传中写“我在理论上和某种程度的行动上变成了马克思主义者,并且自此以后,我自认为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到此,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思想被传播。

〈二〉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性从阶级的角度来说,早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法国、德国相继发生了大规模的工人运动,但因为没有正确的思想理论作为指导武器,不可避免的,这个时代的无产阶级运动失败了。

重读“马克思主义”的新认识(研讨提纲)

重读“马克思主义”的新认识(研讨提纲)

重读马克思主义的新认识(2012年春季版)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是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强大思想武器。

在中、高等教育的学习期间,我初步了解并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立场,但对马克思主义作为系统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理解和把握还比较肤浅,仅停留于背诵有关的理论要点、基本概念,缺乏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精髓和实践意义的深入思考。

这次党校学习,我认真阅读了一些马列原著重点篇目并听取中央党校有关专家的专题辅导,对马克思主义有了一些新的理解、新的认识。

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或其内核由三个部分组成,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把握马克思主义,首先要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其次,要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的逻辑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既相对独立、自成体系而又三位一体、相互联系、相互贯通。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基础,政治经济学是核心,科学社会主义是根据前两部分得出的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学说。

第三,要把握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并应用其指导实践。

二、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一是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阶级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理论品质;二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实践性、发展性和开放性相统一的理论品质。

三、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或科学性的再认识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科学的,这些基本原理目前仍是指导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南。

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当年所提出的个别论断或主张都适合现在。

客观上,马克思主义存在永恒的真理部分(理论内核、基本立场、世界观、方法论)和与时俱进的部分(针对具体时代、具体国情或具体地区、部门实际的策略、论断)。

我们需要牢固坚持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永恒的真理部分,即基本原理、基本立场、基本原则、基本方法;我们需要发展和创新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不同国家不同时期革命和建设实际相适应的具体论断、具体主张。

学习马哲心得体会

学习马哲心得体会

学习马哲心得体会篇一:学习对马克思主义的心得体会我与马克思主义从儿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小学时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到后来中学时的政治课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再到现在——大学时期——将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知识的积累,尤其是在向党组织靠拢的过程中,我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认识也逐步地深入,也越来越明白其对于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曾经我一度以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距离我很遥远的东西,后来我发现我“太年轻”了。

马克思主义涉及到的东西太多,而我从中感触最深的是它给我们引导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用马克思主义原理中的方法论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往往能使我们将问题看的更加深刻、全面。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优秀的成果,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一切理论和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为崇高理想。

马克思主义具有三个显著的特征:一是科学性,二是革命性,三是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不朽丰碑,但它并没有结束真理的发展,而是为真理的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

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卓越成就。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

此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凝聚全党全国人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认识学习计划以及建议

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认识学习计划以及建议

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认识、学习计划以及建议课文介绍,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后继者发展了的思想理论体系,是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的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

同时,这也是我对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认识的第一点,在高中生活中,我了解的马克思主义仅仅限于课本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及辩证唯物主义,是只知道世界是物质的,要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等浅显的层面。

在大学所开的课程中,让我有机会真正的去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以下是我通过学习而明白的马克思主义。

一、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认识〈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况19实际40年代,共产主义这一名字被首次使用,并被称为革命的科学。

1872年至1883年间,被称为科学的社会主义。

而在1873年,“马克思主义”作为贬义词被反对者使用。

而从1883年开始,恩格斯在正面意义上作为同义词使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社会主义”,至此,这两个词被广泛传播并且规范使用。

而不得不提马克思主义的中文译名的溯源。

在1917年十月革命之前,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已经开始接触介绍马克思主义,但这只是零星的不成系统的,而在十月革命之后,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接受并研究马克思主义。

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运动的消息传入中国,1899年二月,马克思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中文译名出现在《万国公报》上,“德国讲求养民学者有名人焉,一曰马克思,一曰恩格斯”从现在看来,当时的翻译水平还是相当高的。

1900年12月,《译书汇编》介绍了马克思的生产思想情况,而在1919年5月,李大钊在《新青年》的“马克思研究”专号上连载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可以这么说,李大钊在中国树立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大旗。

1920年夏,毛泽东在自传中写“我在理论上和某种程度的行动上变成了马克思主义者,并且自此以后,我自认为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到此,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思想被传播。

〈二〉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性从阶级的角度来说,早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法国、德国相继发生了大规模的工人运动,但因为没有正确的思想理论作为指导武器,不可避免的,这个时代的无产阶级运动失败了。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1、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真理.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完整、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

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狭义: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3、广义: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他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由列宁推进到新阶段,并由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发展和中国化了的观点和学说体系。

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历史必然性: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这一不可克服的矛盾,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及对新的世界观的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科学基础。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与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三。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四.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实现物质财富极大地丰富,人民的精神境界极大地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理想.为什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理论依据在于,它是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体现了真理和价值的统一,实事求是和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统一;历史依据在于,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证明,只有它才能指引我们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现实依据在于,只有以它为理论基础,才能统一人民的思想,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早在 1919 年,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李大钊先生就在他的著作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阐明: “五十岁以下的人说他能了解马克思的学说,定 是欺人之谈。因为马克思的书卷帙浩繁,学理深晦。 ”所以,尽管学过了《马克 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我也只是对马克思的思想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今后的 学习中我会更多的研习他的思想。 1848 年 2 月24 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 这一历史事件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时代的开端,标志着人类最伟大的社会理 想的萌芽。作为一种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确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不仅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指明正确的道路,而且为 各门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武器,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 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 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 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 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提供了思想基础。拥 有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就成为历史的 必然。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丰富。经过历史的检 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融入了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等新鲜元素,拥有了无比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给当前马克思 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最广大的群众基础, 为共产主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崭新 的活力。 而马克思学说的发展正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事物是不断发 展变化的,要以运动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唯物论和辩证法为基础,形成了以辩证 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最伟大 的变革。用辩证法、唯物论的观点和方法去认识资本主义的形成、本质极其发展 的历史进程,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 劳动价值论作了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剩余价值论,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 态

谈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谈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谈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我们从小就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熏陶,现在大学还要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经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了解,我对马克思主义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现在来谈谈。

一.马克思主义的形成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其理论来源包括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政治学。

他吸收了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以及费尔巴哈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通过有机的结合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科学前提是19世纪形成的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和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社会科学前提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阶级斗争学说和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有了这些基础和条件,经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勤奋学习和伟大实践,就形成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

1840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世界就此改变了。

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作为世界观,唯史观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科学的方法论,辩证唯物史观与革命实践以及各门学科紧密联系,给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锐利的思想武器。

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市给了工人阶级。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

由此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指明了实现这一历史使命的方向和道路,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以及无产阶级建党学说,从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认识姓名: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我慢慢地了解到: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不应只建立在我们感性理解的基础上。

通过系统的学习,我们必须把它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角度。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在批判和改造以往哲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的大厦的根基,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下面我将浅谈进过半个学期的学习,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初步认识。

关键字: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正文: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作为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以总结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最新成就为依据,关于整个物质世界的科学图景,从根本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科学的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革命实践以及各门科学紧密联系,给予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和改造世界锐利得武器。

简单可以理解为: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2)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真理性指导原则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

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

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是辨证统一的。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揭示的人类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学说,为人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明了现实的道路,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奠定了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培养小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初步认识

培养小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初步认识

培养小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初步认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引导小学生正确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培养小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初步认识,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为将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做好准备。

本文将从教育家的角度探讨如何在小学阶段培养小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初步认识。

一、传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是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因此,小学生在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之前,需要先学习一些与社会发展相关的基本概念。

比如,教育者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例子,向小学生传授阶级、生产力、生产关系、剩余价值等概念,帮助他们理解社会的本质和社会发展的动力。

这种初步认识不要求小学生掌握具体的理论细节,而是培养他们对社会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的能力。

二、培养小学生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强调劳动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小学生应该从小学习劳动的意义和劳动的价值。

教育者可以组织小学生参与一些实践活动,比如种植蔬菜、制作手工艺品等,通过亲身经历让他们体会到劳动的辛苦和成果,从而培养他们对劳动的尊重和对劳动价值的认识。

同时,教育者还可以通过故事和影片等形式向小学生介绍一些劳动者的事迹,激发他们对劳动者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三、引导小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培养小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初步认识中,我们还应该着重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教育者可以从班级、家庭和社会等多个层面,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小学生认识到利益关系、友情、助人为乐等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相关的概念。

通过培养小学生的情感和道德意识,使他们能够关心他人、互助互爱,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指导小学生正确对待财富和物质生活马克思主义思想认为财富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但它并非衡量人的幸福与否的唯一标准。

为了让小学生正确对待财富和物质生活,教育者可以通过引导他们发现财富与幸福的关系,并介绍不同国家和民族对财富的不同追求,帮助他们认识到财富并非唯一的精神追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收获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收获

谈谈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收获很早以前,我就知道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但是具体怎样的伟大,我是无法感受到的。

通过这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我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有了初步认识,我也终于感受到了他的伟大,感受到他的思想的博大精深。

现在,我可以毫不虚伪的说“我信仰马克思主义!”。

他在哲学上的思想成果吸收了前人的精华,又有了自己的创新,对人类的生活实践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是人类的一大成就。

对于学习马克思主义,我深感荣幸,并有了一些收获,而将其应用于生活实践才使得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真正意义得到落实,才是对最伟大的思想家的尊敬,才对得起自己学习马克思主义。

收获一:学会了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的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的观点就是要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观念,发展是一个过程,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得到发展。

坚持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是大有裨益的。

有时候,对学习感觉很反感,一点都不想学习,甚至想过放弃……但是一旦联系到家人对我的期望,家人默默对我的付出,我就感觉到一种动力在推动着我,我不能放弃,而且,我不学习也没有一技之长,在现在这样的社会肯定会被淘汰。

我既然辛辛苦苦的考进了大学,就证明我有被国家培养的资格,有发展的潜力。

现在如果坚持学习,掌握了技能,以后肯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我现在之所以这样无能,就是还没有发展,之所以学习就是为了发展,既然如此,我就应该像以往一样刻苦学习,争取早日得到发展,得到对自己的肯定!在这样的实例中,我把自己的学习和家人的期望联系起来,通过对自己以及社会的简单分析,明白了发展是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不能浮躁。

从而为自己以后的学习提供了动力。

收获二:分析解决问题时学会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它强调的是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许多矛盾的地位和作用不平衡,其中必有一种矛盾是主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认识和学习规划
当我踏入大学校门,我才逐步了解和认识到马克思主义。

让我第
一次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书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马克思主义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给我们的大量精神财富,连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继承和发展的实践中创造的理论成果,构成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思想宝库。

它涉及的众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无论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
代,还是在人类文明继续发展进步的新时代,都当之无愧地称得上,
博大精深。

而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也是短浅的,
粗略的。

正如书中所说,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作出不同的回答。

马克思是时代的产物,这是无庸置疑的。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其次,无产阶级但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知道提出了强烈地需
求。

现实的时间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知道,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也需要以现实实践作为客观基础。

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

从另个角度思考,书中亦提到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
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他们通过革命的时间和孜孜不倦的科学研究 , 批判地吸收人类思想史上已有的优秀成果 ,才可能在已有的人类优秀
文化遗产的基础上 ,实现人类思想史上伟大革命。

马克思注意在实践
中不断发展和丰富。

而在今天,如此繁华的社会。

马克思的价值又如何体现呢?马克思主
义哲学诞生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哲学依然是当代最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当代唯一不可超越的
哲学。

正如德里达所说:“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
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

”新世纪,经济全球化
不断发展,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

对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分析,对层出不穷的问题的解决,无不凸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

以往的哲学只是用不同的方式
解释世界,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始终聚焦于改变世界。

我们应该牢牢把
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品格,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新
情况,解决新问题,回答时代的课题,坚持
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要通过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创新来实现。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格,创新是马
克思主义哲学繁荣发展的根本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卓有成效地回应
来自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挑战,继续引领时代潮流,就要实现自身的理
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必须担
负的历史使命。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内
在要求和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开放的、富有生
命力和不断向前发展的思想理论体系。

随着自然科学划时代的发展,
随着社会实践的深刻发展,随着社会生活的重大变
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要发展自己的内容,改变自己的形式。

马克
思主义哲学要通过自己的体系创新总结和巩固其理论内容的创新,并进一步推动理论内容的创新。

马克思,确实是一个伟大的人物。

马克思的一生经历过无数次失败,革命的失败没能使他对自己为之献身的正确和伟大的事业所抱的深刻信念产生过丝毫动摇。

在无产阶级革命领袖身上没有流露过像小资产阶级民主派领导人当时所表现出的那种惊慌失措、垂头丧气、缺乏信心的情绪。

他的革命乐观主义、钢铁般的耐力、坚不可摧
的斗争意志在革命艰难困苦时期表现得更为突出。

据查阅,马克思在一封给革命战士约翰·菲力浦·贝克尔的信中写道:“我至今始终确信,凡是真正坚强的人⋯⋯一经踏上革命的道路,即使遇到失败,也总是能从中汲取新的力量,而且在历史的洪流中游得愈久,就变得愈坚强”。

当然,没有一个派别的理论能够完全正确,只有不断地发展来接
近真理。

欧美的马克思主义目前已经基本灭亡,我们也需要有为接近真理付出代价,变革观念的心理准备。

马克思主义是真理的一个阶段,它是真理的一部分,有着重要的价值,但不能完全代表真理。

万物有
始有终,我们会有新的发展,因此也需要好好学习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的—生是伟大的一生。

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学说,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
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马克思的名字永垂史册,他的学说将永放光芒。

而在未来的学习中,我们更需要有细致的打算。

进入大学,并不意味可以停下脚步轻松一下。

与过去相比,现在大学
的学习面临更大的压力与挑战。

当然,对每个进入大学殿堂的学生来说,大学校园也意味着无限可能。

大学与中学的学习方式完全不同,中学习
惯于接受老师的传授与课堂灌输,而大学老师更注重问题的讲解与思维
方式的引导。

大学的专业学习是一种开放式、启发式的,专业课老师只给学生讲解基本原则与规律,是导师式的,更多是要开发学生独立思考
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学会一种解决手段。

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学会自我学习,自我完善。

而对于如此众多的社团,参加社团并不是越多越好。

一方面我们
的精力有限,社团虽然对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有所帮助,但不能把专业
学习放在一边,而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社团活动中,本末倒置。

另一方
面,选择社团要结合自己的兴趣与爱好,有针对性地选择。

如果只是
一个社团成员的名义,对自己来说得不偿失。

再者社团良莠不齐,有
些社团本身开展活动很有限,属松散型,参加这样的社团往往得不到
实质性的锻炼。

所以我们选择适合自己的社团,以至于真正的锻炼好
自己想要的能力
而对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毕竟不是实习,社会实践更多的强调大
学生走出校园接触社会。

因此,并不限于自己的专业学习与研究的方
向。

当然如果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应用到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那是最
好的。

但大二所学的知识还是很基础性的,应用性还不够。

大学的社
会实践如果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了解社会对这个专业的应用、使用
等方面情况,同时了解社会对该专业应用的不足点,回校后有针对性
进行调整,这对今后的专业学习是非常有益的。

同时主动参与社会实
践是丰富大学学习内容的好手段,对完善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层面,增
长社会见识是有积极意义的。

对于职业规划,大一进行职业规划并不早,因为我们已经适应了大
学的学习与生活,了解自己的专业。

当我们融入大学生活环境时,就
应该开始为自己如何融入职场做规划。

职业规划不是生产计划,它是对自己职业发展路线所做的描绘。

进行职业规划的前提是了解自己,
了解职业,对自己的需求清晰明确。

另外,职业规划还要根据社会的
变化和个人的发展机会做适当的调整,才符合自己发展的实际情况。

学习是个积累的过程,既不能放松,也不能急于求成。

为了学习
我会警惕各种事情的影响。

始终坚持自己学习第一的原则。

大学是高等教育的殿堂,也是寻求知识的场所。

它需要同学们积极主动挖掘
知识,研究学问,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古谚云:“师傅
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教师在课堂讲授知识后,学生不仅要消化理
解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而且要学会运用图书馆和互联网去获取大量信息,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献资料,遇到难题时要学会与同学互相协作探讨,这种自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业成绩。

刚刚毕业的阿炜建议
新生们“要多多旁听外系的课程,如会计、法律、摄影、口才、投资等,以拓宽自己的眼界。

在你走上工作岗位后,你会发觉那些知识是
非常实用的。

而一旦走出校门,你就再也找不到这样的免费资源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