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船舶对操舵的响应1 船舶运动学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船舶操纵课件1

船舶操纵课件1

五、船舶种类概述
• 船舶操纵运动不但与船舶运动控制有关,还与船舶建造规 模、船型参数等因素有关。不同排水量、不同船型参数的 操纵性能不尽相同,随着船舶向大型化方向发展,这种性 能上的差别更加明显。 • 现代船舶种类繁多,有多种分类方法,可按用途、船体数 目、推进方式、推进器数目以及航行状态等进行分类。最 常用的方法是按用途分类:军用船和民用船两大类。民用 船:运输船、工程船、渔船、港作船等 • 从船舶操纵角度分:小型船舶、中型船舶和大型船舶 小型船舶:一般指载重量1万吨以下的船舶; 中型船舶; 一般指载重量3-5万吨以下的船舶; 大型船舶:一般指载重量8万吨以上、船长250m以上的船 舶;
R 兴波阻力: 与V 的4-6次方成正比
w s
WUT NC
Yang yadong
2、影响船舶基本阻力的因素:在船型一定的情况 下主要是船速和吃水
① ② ③ ④ ⑤
Vs
d
Vs
V
s
一定时,R 0 R b R f R r R f R e R w 一定时, V s R 0 较小时,
3% 2%
一.船舶阻力
2.附加阻力
(1)空气阻力 :水线以上部分所受阻力,比重较小。在航海界,一般 将3级 风以下的空气阻力计入基本阻力。
(2)污底阻力 :水线以下船体表面锈蚀、海生物附着。
(3)附体阻力 等。
:水线以下船体突出物,如龙骨、推进器轴、支架、舵
:波浪冲击,船体摇摆,顶浪航行时可使
(4)波浪阻力(汹涛阻力) 总阻力增加50%-100%。 (5)浅水附加阻力
WUT NC
yang ya dong
绪 论
• 船舶驾引人员根据船舶操纵性能和外界客观条件,按照 有关法规要求,正确运用操纵设备,使船舶按照驾引人 员的意图保持或改变船舶运动状态的操作(包括观察、 判断、指挥、实施等)。

《船舶操纵应急操船》课件

《船舶操纵应急操船》课件

1
应急操船的三个阶段
应急操船通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我们将逐一介绍每个阶段的流程。
2
操纵手续的步骤
在进行应急操船时,有一些重要的操纵手续需要遵循。我们将详细解释这些步骤。
操船技术
速度与转向的关系
了解速度与转向之间的关 系对于正确操纵船舶至关 重要。
反舵技术
掌握反舵技术可以帮助你 在应急情况下迅速调整船 舶的方向。
转向半径的计算
计算转向半径是进行应急 操船时必不可少的一项技 术。
应急船时注意事项
1 必要的惯性力
在应急操船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船舶的惯性力,以确保操船的稳定性。
2 不同船型的应急操船方法
不同船型需要采用不同的应急操船方法,我们将介绍各种船型的具体应对策略。
3 风、浪、冰等情况下的应急操船
在面对恶劣天气或冰情时,应急操船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可能会有所变化。
《船舶操纵应急操船》 PPT课件
这是一份关于船舶操纵应急操船的PPT课件,通过本课件,你将深入了解船 舶操纵的重要性以及应急操船的必要性。
引言
船舶操纵在航海中起着关键作用。本节将介绍船舶操纵的重要性和应急操船的必要性。
预备知识
在学习船舶操纵之前,有一些基本原理和常见原因需要了解。
应急操船的流程
总结
确保船舶安全是船舶操纵的重要任务。不断加强应急操船的技能和实践是每 位船员的责任。
参考资料
航海手册
国际航行规则
船舶操纵教学视频

船舶操纵的基本原理PPT资料(正式版)

船舶操纵的基本原理PPT资料(正式版)
6)比方型系数பைடு நூலகம்大的肥大型船(Cb≈0.
5)旋回圈直径D (3)逆风回转时的旋回圈直径小于顺风回转时的旋回圈直径;
T值越小,操舵时船舶对舵角响应所需的时间越少,追随性能越好;
进距又称纵距,通常所说的进距是指航向转过90°时的进距。
旋回圈直径是指船舶进入定常旋回运动时的旋回圈 直径(D=2r)。
船舶旋回圈各要素是船舶操纵的重要依据,特别是 航向改变量为30°~40°时的纵距、横距、反移量
实际操船中,可以通过控制增减船速来调整旋回圈的大小。
进距又称纵距,通常所说的进距是指航向转过90°时的进距。
1)进距LA 对同一艘船而言,吃水大、满载时的纵距较大。
6)比方型系数较大的肥大型船(Cb≈0.
操舵时间越短,即转舵速度越快,进距越小,舵效越好。
进距是指船舶开始操舵到航向转过某一角度时,船 一般15°舵角旋回时与操满舵相比,旋回初径可能将增加到130﹪~170﹪,而掉头时间则可能增加到140﹪左右。
2)操舵时间
据1974年SOLAS公约规定,船舶主操舵装置应具备在船 舶最大航海吃水和以最大营运船速航行时,将舵从一舷的 350转至另一舷的350,或且从任何一舷的350转至另一舷 的300的时间应不超过28s;一般情况下,由正舵至一舷 350为止的时间约15s左右。内河船舶装备机动舵机,当 L﹥30m时其主操舵装
旋回圈初径是指开始操舵到航向转过180°时重心 追随性的优劣可用追随性指数T值来衡量。
操舵时间越短,即转舵速度越快,进距越小,舵效越好。
所移动的横向距离。在内河,对船舶选择旋回掉头 同理,左旋单桨船航进中旋回的情况正好相反。
它可用为了保持船舶按指定的航向航行所需的操舵次数和所用舵角的大小来衡量。

《船舶操纵》课件(精选)97页PPT

《船舶操纵》课件(精选)97页PPT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船舶操纵》课件(精选)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船舶操作课件第三章

船舶操作课件第三章

二、水动力与水动力转船力矩 1. 水动力
水动力在船体坐标系中的表达:
9.8 2 XW = W LdVW CWx 2 9.8 2 YW = W LdVW CWy 2 9.8 2 2 NW = W L dVW CWn 2

Cx 0.04 0.02


式中,Na为风力转船力矩(Nm); CNa为风力转船力矩系数; L为船长;

当已经求得船舶所受的风力、风力作用中 心以及风力角时,风力转船力矩也可按下 式计算。

Na=Fasin(lG-a) =Fasin(L/2-a)

式中,lG为船舶重心至船首的距离。
在船舶靠泊中,当船首或船尾处于一端用系 缆固定于泊位时,估算船舶所受的风力转船 力矩则应根据船舶实际受约束状态进行计算。 Na=Fasina (船首固定时) Na=Fasin(L-a) (船尾固定时)

2. 水动力转船力矩

水动力转船力矩可以表达成与水动力相 类似的形式, 即: 9.81 2 NW W C NW L2 d w 2

式中,CNW为水动力转船力矩系数,随漂 角、水深吃水比、船体水线以下形状等 的变化而变化。
三、风致偏转

船舶在风中的偏 转是船舶所受的 风力转船力矩和 水动力转船力矩 共同作用的结果。 船舶的偏转情况 可以分为两种, 即迎风偏转和背 风偏转。
Cy 0.8 0.6 0.4
Cn 0.1 0.05 0 -0.05 45 90 135 ¦ Â( 0)
0 -0.02 -0.04
45
90
135
¦ Â( 0) 0.2
-0.10 0 45 90 135 ¦ Â( 0) -0.15

船舶操纵PPT学习教案课件

船舶操纵PPT学习教案课件
大连海事大学船舶操纵
会计学
1
船舶操纵绪论
概述 船舶操纵运动学参数 船舶操纵动力学参数 船舶阻力与推进
第1页/共46页
船舶操纵概述
船舶操纵的含义 常规船舶操纵(ship handling)包括三种:
保持航向 改变航向 改变船速
第2页/共46页
船舶操纵概述
保持航向(Course keeping or steering)
第32页/共46页
船舶操纵动力学参数
船体水动力及其表 达式
水动力角是指水动力合力FH 方向与船舶首尾线之间的交 角γ;
水动力角可用水动力横向分 量与纵向分量的比值表示
第33页/共46页
船舶操纵动力学参数
船体水动力及其表 达式
水动力角的大小取决于横向 水动力系数和纵向水动力系 数的比值;
第6页/共46页
船舶操纵设备
• 其他设备:
– 侧推器设备; – 外力协助操纵—拖船的协助; – 系泊设备:锚、缆等。
第7页/共46页
船舶操纵特点
• 惯性大,缓变系统 • 控制输入较小 • 欠驱动特性:
控制输入的维数小于被 控自由度维数(dof), 例如,控制输入:车、 舵;被控坐标:横向位 移y1,航向角和纵向 位移x1
船体水动力及水动力矩
深水中,超大型船舶的纵向附加质 量mx≈0.07m;横向附加质量 my≈0.75m;附加惯性矩Jz≈1.0m。
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有的资料将 船舶质量与附加质量之和称为虚质 量,惯性矩与附加惯性矩之和称 为虚惯性矩。
第30页/共46页
船舶操纵动力学参数
船体水动力及其 表达式
第36页/共46页
船舶操纵动力学参数
水动力作用中心

《船舶操纵》课件

《船舶操纵》课件

船舶操纵的基本原则
01
遵守国际海上避碰规则 ,确保船舶之间的安全 避让。
02
根据船舶的装载状态、 吃水、风流影响等因素 ,合理调整船速和航向 。
03
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和条 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 施应对突发情况。
04
保持船员良好的心理状 态,避免因紧张或疏忽 导致的操作失误。
PART 02
船舶操纵性能
、航速、航向等因素,以便更好地进行避让操作。
船舶的应急操纵
总结词
应急操纵是船舶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特殊操纵方式, 要求驾驶员熟悉应急操纵程序和方法,确保船舶在紧 急情况下能够安全脱险。
详细描述
应急操纵是船舶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特殊操纵方式, 要求驾驶员熟悉应急操纵程序和方法。在应急操纵中 ,驾驶员需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情况并采取适当的 措施。例如,在失火、碰撞等紧急情况下,驾驶员需 要迅速停车、倒车、转向等操作,以避免危险扩大。 此外,驾驶员还需要了解各种应急设备的使用方法, 如消防器材、救生设备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 确使用。
PART 05
船舶操纵安全与管理
船舶操纵安全制度与规则
船舶操纵安全制度
为确保船舶操纵安全,必须制定和遵 守相关制度,包括航行制度、停泊制 度、作业制度等。
船舶操纵规则
遵循国际海事组织(IMO)和国内海 事管理机构制定的船舶操纵规则,确 保船舶在航行、停泊和作业过程中的 安全。
船舶操纵安全检查与评估
船舶操纵包括船舶推进、转向 、减速、停车和倒车等基本操 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船舶操纵是航海技术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航海人员进行船舶 驾驶和操作的基本技能。
船舶操纵的重要性
船舶操纵是保证船舶 安全航行和作业的重 要手段。

船用舵机(课堂PPT)

船用舵机(课堂PPT)

F2则又可分解为R和T两个分力 纵向分力R=F2sinα,增加了船舶前进的阻力
横向分力T=F2cos α ,使船向偏舵的相反方向漂移
水作用力F与船舶的重心G并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船在转向的同时,还存在着横倾与纵倾力矩
.
8
8-1-2-2 转船力矩与最大舵角
转船力矩 (Ms)
M s F L ( l X c co ) F n D X c si n F L l 1 2 C l A 2 lv
舵叶的偏转由操舵装置(通常称舵机)来控制 舵机经舵柄1将扭矩传递到舵杆3上 舵杆3由舵承支承,它带动舵叶7偏转 舵承固定在船体上,由承及密封填料组成 舵叶还可通过舵销5支承在舵柱8的舵托9或舵钮6上
.
3
几种舵
不平衡舵图8-1(a) 舵杆轴线紧靠舵叶前缘的舵 平衡舵图8—1(b) 舵杆轴线位于舵叶前缘后面一定位置的舵 半平衡舵图8—1(c) 仅于下半部做成平衡型式的舵 后两种舵在舵杆轴线之前有一定的舵叶面积,转舵时水流作用在它上面 产生的扭矩可以抵消一部分轴线后舵叶面积上的扭矩,从而减轻舵机的 负荷
第八章
舵机
.
1
第一节
舵的作用原理和对舵机的要求
.
2
8-1-1舵设备的组成和舵的类型
舵用作为保持或改变航向 舵垂直安装在螺旋桨的后方
早期船舶采用平板舵
为了提高舵效和推进效率,目前多用由钢板焊接而成的空心 舵,称为复板舵
这种舵由于水平截面呈对称机翼形,故又称流线型舵
舵的型式很多,图8—1示出三种
.
4
二、舵的作用原理和转舵扭矩
正舵位置,即α=0时
舵叶两侧所受的水作用力相等,对船的运动方向不产生影响
舵叶偏转任一角度α ,两侧水流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横距
三、转首指数 P(舵效指数)
单位舵角首向角变化
(t)K(tT et/TT)
转舵初期,航速变化小,可以认为以回转初速V0
航行,航行一个船长所需时间 t = L/V0
P (t)
K (L T L e /V 0 T T )
t L /V 0
V 0
诺宾提出“转首指数”P,表征操舵后船舶行驶一
倍船长,单位舵角引起的首向角改变量.是船舶转
了应舵指数T。 用定常回转半径和进程来表示回转性和跟从
性比较直观;但用K、T指数更具有广泛性, 因为它可以根据一阶方程来模拟船舶的运动。
二、K,T指数与回转圈的关系
根据K、T指数,船舶回转性可分为四种模式:
r T
纵距
rK0(1et/T)
0.63Kδ

t
T大,K小 T大,K大
T小,K大
T小,K小
首性的重要衡准指标。
实质上P指数相当于K、T指数比值
P Hale Waihona Puke K 2 T三、转首指数 P
考虑到K,T指数的无因次化
P (t) K ( 1 T T e 1 /T )
若T’足够大,对e-1/T’进行泰勒展开,则可得
P ‘K T 1 2 ( T 1 )2 1 6 ( T 1 )3 1 2 T K
§2-3 船舶对操舵的响应
§2-3 -2 K、T指数的含义
一、指数K、T与操纵性的关系
1. 直线航行
船舶航向稳定运动中,讨论舵保持在船中位置
t=0时,受到扰动 r =r0,可得受扰动后的运动方程:
0解
t
r r0 e T
➢ 指数T与航向稳定性相关,
➢ T为负值,扰动运动随时间增长,船舶无航向稳定性。
可见,转首指数P 与K’、T’的比值有关。 转首指数P 有些资料也称为舵效指数
三、转首指数 P(舵效指数)
对于直线稳定的船指数P是一个很好的操纵 性衡准好,比较恰当的反映船舶是否易于改 变航向。
P值越大,转首性越好 指数P仅与惯性和舵的回转力矩有关,而与
K代表回转性,K越大,R越小; 回转性越好。
➢ T代表进入定常回转快慢, T越小,
转首性好。
衰减快
一、指数K、T与操纵性的关系
2.阶跃操舵(理想操舵状态)
一、指数K、T与操纵性的关系
3.有限操舵速度下的回转运动
一、指数K、T与操纵性的关系
综合比较两种典型操舵响应
➢ 船舶操舵后经过一段时间, 进入定常回转.
➢ T > 0;T值越小则扰动衰减越快,偏航就越小.航向稳定性越好。 T为小正值时,船舶有良好的航向稳定性.
一、指数K、T与操纵性的关系
2.阶跃操舵(理想操舵状态)
船舶直航中操舵设初始条件t=0时,r=0 ,操舵δ=δ0, 则求解一阶操纵运动方程式:
可得回转角速度表达式:
rK0(1et/T)
➢ 定常回转,r = Kδ ;K = r /δ = V / (Rδ)
)
G
二、K、T指数与回转圈的关系
1、回转圈部分要素的求算
3)进程
Re
V(T
t1 2
)
近似
轨迹 R
t1操舵时舵角由 0下 所舵 需至 时 (s间 )O
4)纵距 A dR eRV s(Tt2 1)K V s0
Re
V(T
t1 2
)
G
二、K、T指数与回转圈的关系
进程 Re ≈ V0 T 纵距 L ≈ R + Re ≈ V/Kδ+ Re 定常回转半径R表征了回转指数K;进程表示
二阶响应模型 T 1 T 3 r ( T 1 T 2 )r r K 3 T K
上式为二阶线性K、T方程,描述了运动对操舵的响应,也称操舵响 应模型,响应模型在自动操舵的研究上有广泛的应用。响应模型中的参数 一般通过实船或自航模试验来确定,而不必通过水动力导数来计算。对于 一般船舶,操舵速度有限,船本身惯性很大,对舵的响应基本是一种缓慢 的运动。上式简化为:
§2-3 船舶对操舵的响应
• 操舵响应模型 操纵性指数 操纵性指数的物理解释 K、T指数的船舶设计应用
操舵响应模型的推导
线性操纵运动微分方程组
频 率
拉氏
时 间
域 变换

转首对操舵响应的传递函数
简 化
一阶传递函数
转首对操舵响应的二阶模型
简 化
一阶响应模型
操舵响应模型的建立
T 1T 2(m Y v N Y rv )IN (zv (m N r 1 ) uY Y r r N )v
Ψ= Kδt 。 若应舵指数为 T,船进入定常回转后:
Ψ=Kδ(t – T) 应舵指数T相当于船舶进入定常回转的时间滞后。
二、K、T指数与回转圈的关系
1、回转圈部分要素的求算
1)定常回转半径
近似
RVt r
Vs
K0
KL'0
轨迹 R
O
2)定常回转直径
D2R2Vs 2L
K0 K'0
Re
V(T
t1 2
比,即K值越大,相应回转直径越小,回转性好. ➢ K值可衡量回转性好坏.
一、指数K、T与操纵性的关系
几 个
匀速直线运动


阶跃操舵(匀速直航、瞬时操舵)





有限操舵速度下的回转运动
二、K,T指数与回转圈的关系
积分一阶方程,则首向角 Ψ=Kδ(t – T) 分析: 如果T=0;则船一经操舵马上进入定常回转:
一阶响应模型
Tr rK
操舵响应模型的建立(一阶)
野本认为船舶的受控运动基本上是一个质量很大的物体在舵
的作用下进行的一种缓慢的转艏运动。他略去了船舶回转角 速度的高阶影响,用下列数学模型来描述船舶运动:
Ir N rM
式中:I 为船舶回转惯性力矩系数; N 为船舶回转中所受的阻尼力矩系数; M 为舵产生的回转力矩系数。
操纵运动一阶方程
将上式两端同乘以1/N,得:
I rr M
N
N
我们设T=I/N,K=M/N,代入上式,得:
即一阶船舶操纵运动方程。 野本认为K、T表征船舶操纵性的特征参数。
操舵响应模型的导入
船舶某瞬时操纵运动可以船舶绕枢心的转动 与随枢心移动的叠加 。在枢心处的横向速 度总是等于零。因此,可把回转方程中有关 横向速度和横向加速度看成是回转角速度和 角加速度的函数。
➢ 阶跃操舵:
➢ 有限操舵速度:
,上式表征舵
效情况,从操舵进入定常回转的时间分别为T和T+t1 /2,忽略操舵时间t1.T值越小操舵进入定常回转时 间越小,舵效越好.
一、指数K、T与操纵性的关系
综合比较两种典型操舵响应
➢ 船舶皆进入定常回转,且定常回转角速度 ,
➢ 可得 ➢ 结论:进入定常回转运动的相对回转直径与系数K成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