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历程
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的发展研究
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的发展研究引言经济增长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经济增长理论和模型的发展对于了解经济发展的规律、提出政策建议以及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的发展进行综述,以期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经济增长理论的起源经济增长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古典经济学者。
亚当·斯密是第一个对经济增长进行系统研究的经济学家之一,他提出了分工与专业化的理论,认为劳动分工可以提高效率,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
此后,大卫·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理论,提出了著名的李嘉图模型,该模型探讨了土地、劳动和资本的边际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尽管这些早期理论已经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它们无法完全解释现代经济增长的复杂性。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是对古典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罗伯特·索洛经济是该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1956年提出了著名的“技术冲击”的概念,认为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这一理论强调了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并探讨了技术进步对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随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进一步发展,充分考虑了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斯旺·内尔是该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著名的“内尔模型”。
该模型认为,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这一理论强调了投资和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
新凯恩斯经济增长理论新凯恩斯经济增长理论是对凯恩斯理论的扩展和深化。
凯恩斯经济学家认为,需求决定了经济增长的路径。
新凯恩斯经济增长理论将需求不足和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作为解释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保罗·罗默是该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著名的“罗默模型”。
该模型强调了技术进步和知识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此外,新凯恩斯经济增长理论还强调了政府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理论家们认为,政府在经济增长中应该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促进投资和消费需求,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新经济增长理论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一、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内涵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罗默、卢卡斯等人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在新古典增长理论重新思考的基础上,讨论了经济增长的可能前景,它全力解决经济增长根本原因这个问题。
新经济增长理论强调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而是经济体系内部力量作用的产物。
它重视对知识外溢、人力资本投资研究和开发、收益递增、劳动分工专业化、边干边学、开放经济等问题的研究。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新”是区别于新古典增长理论而言,将经济增长源泉完全内生化,因此,这一理论又被称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二、新经济理论的发展历程20世纪40年代以来,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根据凯恩斯收入决定论的思想,将凯恩斯理论动态化和长期化,推演出“哈罗德-多马”模型。
这个模型突出了“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性作用。
它假定资本-产出比不变,则经济增长决定于储蓄率,即资本积累率,从而为经济增长找到了一种似乎合理的持久动力和源泉。
该模型的重大作用是指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匮乏从而阻碍经济增长这一要害,也指明了只要资本持续形成,经济便会持续增长。
但这一模型存在不少缺陷,受到后来很多经济学家的批评:资本-产出比不变是不可能的,这意味着资本和劳动的不可替代性。
其次,该模型过分强调“资本积累”作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却忽略了技术进步的作用,且具有“刀锋”性质,即经济增长是不稳定的,因此不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正统模型。
由于它的不足,后由索罗、斯旺等经济学家从理论和实证方面,不断修改前人的经济模型,20世纪50年代掀起了新古典增长理论大潮。
新古典增长理论指出了经济增长不仅在于劳务和资本,还取决于技术进步等。
然而,新古典增长理论无法解释经济长期增长问题,它以收益递减为前提,而长期增长必然以收益递增为前提,虽然引入了技术进步,但技术进步本身是外生决定的、不确定的资源,难以对经济长期增长作出合理而有说服力的解释。
并且由于新古典增长理论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要素报酬递减和规模收益不变,这意味着市场信息充分,产品同质,不存在技术壁垒、知识产权等问题。
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理论
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理论在当今世界上,经济增长和发展是每个国家都追求的目标。
然而,经济增长和发展并不仅仅是发展经济,还涉及到一系列的理论和观念。
本文将对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理论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对国家和全球经济的影响。
一、古典经济学理论古典经济学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的起源之一。
亚当·斯密提出了著名的“国富论”,强调自由市场的作用,认为经济增长与发展应该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
他主张通过劳动分工、自由贸易和市场竞争来实现经济的增长。
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的。
凯恩斯认为,在经济衰退时期,政府应该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刺激需求,从而实现经济增长。
凯恩斯主义强调政府的积极干预,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降低利率来刺激需求,从而创造就业机会和提高经济活动水平。
三、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理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理论强调市场的完全竞争和资源的有效配置。
该理论认为,在自由市场环境下,通过供求关系的调节,能够实现经济增长和发展。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重点关注供给侧的努力,即通过创新、技术进步和提高生产效率来促进经济增长。
四、制度经济学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制度的安排和规则对经济增长和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这一理论强调社会和经济制度的设计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认为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和法制环境是实现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基础。
五、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实现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该理论强调教育、培训和技能的提升对经济的增长产生积极影响。
通过提高人力资本的投资,可以提高劳动生产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六、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经济增长和发展应与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性相结合。
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和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应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以满足当前和未来的需求。
总结起来,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理论涵盖了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不同的观点。
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
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教案】主题: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导入:经济增长和发展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对于理解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至关重要。
本节课将介绍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并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经济增长的定义和影响因素(500字)1. 经济增长的概念:经济增长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总量的增加,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
2.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a. 技术进步:技术发展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
b. 资本积累:资本积累包括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越多,生产能力越强。
c.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对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d. 制度环境:良好的制度环境有利于市场的正常运转和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
二、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500字)1. 古典经济学派:a. 亚当·斯密提出了劳动分工和市场竞争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b. 大卫·李嘉图的边际效用递减理论分析了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限制。
2. 新古典经济学派和新增长理论:a. 索洛模型:罗伯特·索洛提出的索洛模型首次将技术进步纳入经济增长模型中,强调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
b. 人力资本理论:加里·贝克尔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等学者将人力资本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引入经济增长理论中。
c. 创新理论:罗默和卢卡斯等学者提出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创新活动可以促进新技术的产生和应用。
三、经济发展的定义和指标(500字)1. 经济发展的概念: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生产力、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的全面提高。
2. 经济发展的指标:a. 人均GDP:人均GDP 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平均经济水平。
b. 综合发展指数(HDI):HDI 综合考虑了人均 GDP、教育水平和预期寿命等因素,更全面地评估经济发展水平。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和最新发展
现代 增长理 论从 新古 典理论 开始 到 内生增 长理
论 的形成 , 其间经历了漫长 的过程。新古典增长理
论 的 起 点 通 常 认 为 是 H  ̄ d( 9 9 和 D m r a o 13 ) o a
蓄率是内生的, 蓄率 由模型中的内部机制——最 储
优 消费 选择 的决 策机 制 决 定 , 因此不 存 在 动 态 低 效
禀 赋 理 论 等都 是 较 新 的 内容 。
[ 关键词 ] 经济增长 ; 增长理论 ; 内生增长理论
[ 中图分类号 ]0 4 7 F 1 .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0 5 4 0 2 1 )4— 0 0— 5 2 9 —3 1 (02 0 02 0
经济 增长理 论 的演进 经历 了从古 典增 长理 论到
对经济 增长 的促 进作 用 , 认 为 技 术进 步是 外 生 给 并 定的, 其重 要性来 自于经验 的结果 。 新 古典 增长 理论最 集 中的发 展是 C s as和 K o— op m n 运用 R m e as a sy的思 想 对 S l o w模 型进 行 的新 古 o
个阶段 , 并认为经济增长存在界限, 但是他 的分析背
景 是农业 社会 。随后 , lu (78 在《 口原 理 》 Mat s 19 ) 人 h
中提 出, 口以几何 比率增长 , 人 生活资料以算术 比率
增 长 , 口增 长 经 常 有 超 过 生 活 资 料 的 增 长 趋 势 。 人
这 些都 属 于古典 范 式 的增 长 理 论 , 简单 探 讨 增 长 仅 基 本要 素 , 土地 、 动力与 资源 之间 的相互 关 系 。 如 劳
生增长理论 的发展 阶段。对 内生增长 理论 的解 释、 应用 以及 争论推 动 了其发 展, 为其 注入 了更 多、 新 的 内容。 更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脉络及评论
新 古 典 经 济 增 长Fra bibliotek理 论 的发 展 脉 络 及 评 论
赵 辉
( 南开大学 经济研 究所 , 天津 30 7 ) 0 0 1
【 摘 要 】 新 古典经 济增 长理论 要解决 的 问题 和后来 的发展 可 以说 源 自于其采 用 的新古典 生产 函数 的一个特 性。其发展脉络是技术进步 内生化 并与创 新垄断相结合。文章分析 了新古典经济增长模 型的根本缺 陷: 其对于经济增长 本质原 因的探讨缺 乏可信性。文章最后简要介绍 了马 克思对经济增长本质原 因的分析 。 【 键 词 】 新古典 ; 关 经济增长理论 ; 马克思 ;资本论》 《
发展观的演变
3、发展观的演变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展理论大体经历了一个从“经济增长”到“增长极限论”,再到“综合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论”的历史演进历程。
(1)经济增长论:这种观点产生于20世纪50、60年代。
与当时历史背景有关。
认为:发展就是增长。
认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期望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目标。
这种理论指导下的发展战略,实质上就是一种经济增长战略。
他把发展仅仅看作是一种经济现象,片面最求经济增长,把经济增长看作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忽视了发展的其他方面。
这种发展有解决不了的社会问题,也不能使人民真正幸福。
(2)增长极限论(悲观)20世纪60年代,人们开始对发展就是增长的思想进行反思,1971年有麦多斯等人撰写了《增长的极限》一书,引起全世界震动。
增长极限论中心论点:影响经济增长的5个主要因素:人口增长、粮食供应、资本投资、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
这5个因素的共同特点是他们的增长都是指数增长。
人口增长引起粮食需求的指数增长,粮食需求取决于土地和淡水的数量及农业资本,人口及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城市都产生污染,都是指数增长。
由于地球是有限的,空间是有限的,资源有限,地球吸收污染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地球的经济增长,就会在今后100年内某个时期达到极限,即世界末日就会到来。
(3)综合发展观认为:发展不单是一种经济现象,而是经济与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的过程,包括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政治民主、文化变迁、科技进步、自然协调、生态平衡等各个方面。
强调发展是同一发展的两个方面,经济发展是基础,社会发展是保障。
(4)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类在环境问题遍布全球、愈演愈烈的现实中,采取各种技术手段无效的情况下,发思工业发展道路后所得到的认识。
联合国大会于1987年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各国(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正确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
1992年、1994年、1995年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又对此命题惊醒了热烈讨论,可持续发展观得到了世界各国广泛的接受和认可。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脉络与未来展望兼从中国经济增长看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缺陷
发展脉络
1、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起源和形成(20世纪初至40年代)
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理论主要基于哈罗德-多马模型,认为经济增长的主要 因素是资本积累和人口增长率,而技术进步和资源配置效率相对次要。这一模型 为后续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和创新(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
(3)全球经济治理:分析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缺陷和改进方向,探讨国际 合作、贸易规则和金融体系对各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提出建设性的全球经济治理 方案。
(4)可持续发展:研究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协调问题,探 讨可持续发展的最优路径和政策措施,推动全球经济实现绿色转型。
3、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应用前 景和展望
随着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开始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和制度 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例如,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强调了教育和培训对提 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性,而新古典增长理论则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 动力。此外,制度经济学派提出,良好的制度安排是保证经济增长稳定和可持续 的关键。
3、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融合和变革(20世纪90年代至今)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脉络与未 来展望——兼从中国经济增长看现
代经济增长理论的缺陷
01 引言
03 未来展望 05 结论
目录
02 发展脉络 04 中国经济增长与现代
经济增长理论的结合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脉络与未来展望——兼从中国经济增长看现代经济 增长理论的缺陷
引言
经济增长是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则为我们 提供了理解经济增长过程和机制的重要工具。本次演示将回顾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的发展脉络,探讨其未来研究方向,并结合中国经济增长的实际,分析现代经济 增长理论的缺陷。
发展的主要理论及其演变
发路径的改变
接受救助的群体 (被动) 参与的主题 (能够性) 参与式发展(participatory development) 赋权(empowerment)是一种参与的过程,是将决策的 责任和资源控制权转移到利益相关人手中。从广义上来说, 赋权是选择和行动自由的扩展。 赋权的四个重要元素:获取信息、参与、解释说明、当地 机构的能力。 参与式发展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1.形式化,并没有真正 的参与;2.最边缘化人群的声音没有被听见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rossgrossnationalproductnationalproduct刘易斯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19561956经济成长阶段论经济成长阶段论华尔特华尔特罗斯托罗斯托19601960经济成长的阶段经济成长的阶段传统社会阶段传统社会阶段自我持续增长起飞提供前期条件的准备阶段自我持续增长起飞提供前期条件的准备阶段起飞阶段起飞阶段taketakeoffoff趋向成熟趋向成熟大众消费阶段大众消费阶段超越大众消费阶段超越大众消费阶段19711971第二版第二版当经济进步成为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当经济进步成为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时它不是惟一的部分发展不是组成部分时它不是惟一的部分发展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现象
经济成长阶段论
华尔特*罗斯托(1960)《经济成长的阶段》 传统社会阶段 自我持续增长起飞提供前期条件的准备阶段 起飞阶段 take-off 趋向成熟 大众消费阶段 超越大众消费阶段(1971,第二版)
当经济进步成为(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
组成部分时,它不是惟一的部分,发展不是 一个纯粹的经济现象。从根本上讲,它包含 了比人们生活的物质和金钱更丰富的内容。 所以,发展应该视为涉及整个经济和社会体 系的重组和重新定位的多方面的过程。 --- 托达罗《经济发展》(1985:61)
增长极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义
增长极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义一、增长极理论的发展历程1.增长极理论的提出经济增长极理论是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关于一国经济平衡增长抑或不平衡增长大论战的产物。
佩鲁最早提出以“增长极”为标志的不平衡增长理论。
在他看来,经济增长是在不同部门、行业或地区,按不同速度不平衡增长的,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和集中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而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的部门,这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常常在空间的某些点上集聚,于是形成了增长中心或增长极。
它们会产生类似“磁极”作用的离心力和向心力,即极化作用和扩散作用。
佩鲁的发展极理论虽然涉及产业和企业的不平衡发展,但最终归结为城市和区域的不平衡发展,并且强调聚集和吸引效应,扩散效应,以及地理、区位和中心优势。
2.增长极理论的补充和完善总体上看,佩鲁的增长极理论还有两大缺陷:一是过分强调发展极的正面效应而对负面效应不置一词;二是将发展极建筑在抽象的经济空间基础上。
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和赫希曼,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弥补了这二方面缺陷。
(1)缪尔达尔的“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缪尔达尔提出“循环的或积累的因果关系”原理,即“累积的地区增长和下降”理论,并使用“回波”和“扩散”的概念,说明经济发达地区(发展极)对其他落后地区的双重作用和影响,因此而形成的“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论,以及相应的政策主张,丰富和发展了区域经济和增长极理论。
(2)赫希曼的“边际不平衡增长理论”。
赫希曼认为,凡有关联效应的产业,不管是前向联系产业还是后向联系产业,都能通过该产业的扩张和优先增长,逐步扩大对其他相关产业的投资,带动后向联系部门、前向联系部门和整个产业部门的发展,从而在总体上实现经济增长。
(3)布代维尔的“地理性增长极”理论。
布代维尔把增长极概念从抽象的经济空间发展成具有更广泛的区域范畴,将地理学中的“增长中心”这一地理空间概念引入佩鲁增长极,并正式提出“区域发展极”概念。
《经济增长阶段理论》课件
技术创新的扩散 与传播
技术创新扩散是指新技术在 产业内和产业间的传播和应 用。政府可以通过推广示范 项目、建立技术转移平台等 方式,促进技术创新的扩散 和传播。
技术创新的风险 与挑战
技术创新也伴随着风险和挑 战,如技术研发的高成本、 市场接受度不确定等。因此 ,政府和企业需要建立有效 的风险管理和应对机制。
社会问题
人口增长、教育水平、卫生条件等社 会问题影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04
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的实践应用
政策制定与经济增长
政策制定对经济增长的影 响
经济增长阶段理论认为,政策 制定在经济增长中起着关键作 用。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等手段, 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
财政政策的应用
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和政府支出 ,财政政策可以影响经济增长 。例如,减税可以刺激消费和 投资,增加总需求,促进经济 增长。
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的局限性
理论假设的局限性
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基于一系列假 设,如资源无限、技术恒定等, 这些假设在现实中并不完全成立
,限制了理论的Biblioteka 用范围。缺乏动态性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对经济变化的反 应不够灵活,难以解释不同国家或 地区经济增长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未考虑制度因素
经济增长阶段理论未能充分考虑制 度、政策、法律等对经济增长的影 响,这些因素在经济增长中起着重 要作用。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经济增长阶段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增 长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提高劳动者技能和知识 水平,人力资本可以提升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 促进经济增长。
人才流动与激励机制
建立有效的人才流动机制和激励机制,吸引和留 住高素质人才。政府可以通过优化人才引进政策 、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等方式,吸引 国内外优秀人才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内生性经济增长理论的应用及发展
内生性经济增长理论的应用及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内生性经济增长理论逐渐成为经济学领域中的关键话题。
内生性经济增长理论强调创新、技术进步以及人力资本等因素的重要作用,这些因素是经济增长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内生性经济增长理论的应用及发展。
一、内生性经济增长理论的概念内生性经济增长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学理论。
它与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外生性增长理论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内生性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由内部因素推动的,这些内部因素包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创新以及政策等因素。
区别于过去的经济增长模型,它通过进一步探究内生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驱动,阐述了这些因素对经济增长产生的深层次影响。
二、内生性经济增长理论的应用内生性经济增长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进步和创新内生性经济增长理论强调技术进步和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政府和企业应该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在技术创新和发展领域下大力投资。
例如,中国高科技企业以及政府机构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技术、生命科学领域等,加强创新研发,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2、人力资本内生性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提高受教育程度、加强职业培训等方式,可以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从而增强经济增长的动力。
例如,在发达国家,政府大力提倡教育,并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政策,通过开展科学类、技术类职业教育,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推动经济增长。
3、政策内生性经济增长理论强调,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也能对经济增长产生深刻影响。
例如,减税降费、鼓励科技创新,加强职业教育等政策,都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例如,美国加大教育投入、开展技术创新,不断推出优惠政策,推动经济快速增长。
三、内生性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随着内生性经济增长理论的不断发展,其理论框架也不断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模型复杂化内生性经济增长理论将更多的变量、因素纳入到经济模型中,包括创新、人力资本、知识产权、金融市场等,使经济模型更加完备和准确。
经济增长理论的最新发展及我国经济增长的发展选择探讨
经济增长理论的最新发展及我国经济增长的发展选择探讨沿着经济增长理论和发展的过程,分析了经济增长理论的最新发展和主要观点,包括新古典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技术、物质资本、人才资本、市场、经济制度、产业结构等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是整个经济系统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现阶段,我国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发展选择是:坚持改革,适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扩大对外贸易,增加R&D的投入,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培育完善的市场体系和治理环境污染等。
标签:经济增长重要决定因素发展选择一、引言自罗默(1986)的著作以来,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步入了它的第二次繁荣阶段。
现在增长理论的研究仍然十分活跃,不断取得突破,已成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之一。
当代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相互结合。
理论研究的突破,为实证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分析框架,而实证研究在技术方法上的不断发展和改进,为发现新的增长理论提供了有力的工具,这两者相互结合的结果是:一方面促使增长理论研究不断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在新的理论分析框架下,利用更新的实证技术方法建立了能更好地解释现实的实证模型,直接指导人们的经济实践,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根据一定的理论分析,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应该做出适合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选择,来推动我国经济增长。
二、经济增长理论的最新发展自从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76)开始,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就一直受到关注,而拉姆齐(1928)的经典论文则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起点。
在此基础上,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在1956年索洛—斯旺模型的提出之后,经历了它的第一次繁荣,人们把这一时期的增长理论称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新古典增长理论不仅对经济增长给出了一定的解释,更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基点。
但是,至20世纪70年代早期,由于缺乏经验联系的缘故,经济增长这一研究领域已变得死气沉沉了。
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的发展历程以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业 会 对 下一 阶段 的 主 导 产 业 产 生 引导 作 用 , 来 的 主导 产 业 原
部 门在完成 了带动其他部 门和经济增 长使命后 , 就会让位 给 新 的主导产业部 门。 针 对纳克斯 等人提 出的均衡 增长理论 , 希曼 、 赫 辛格与 罗斯托 等人认为 , 种理论对 于缺乏 经济资 源( 括资本和 这 包
技 术 ) 发 展 中 国家 , 实 现 国 民 经 济 各 部 门 各 地 区 的 稳 定 的 要
以美 国经 济学家拉格纳 ・ 纳克斯为代表 的新古 典区域经 济增长 与发展理论是 一种源于发展经济 学的均衡增长理论 ,
这 种 平 衡 增 长 理论 是 一 种 认 为 在 各个 部 门 和产 业 应 当 同 时 投
学说 产 生 怀 疑 。 于 是 作 为 新 古 典 理 论 的 对 立 面 , 系 列 主 张 一
增长极 的概念始 于法 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 ・ 佩鲁 ,他在 2 0世纪 5 0年代提 出这一概念 时,主要不是解决 区域经济发 展 理论问题 , 而是 试图设计一种不 同于凯 恩斯 和熊彼特关于 经 济增 长模 式的新构想 , 主张经济增 长是 由“ 经济空 间” 中的
美 国 经 济 史 学 家 , 展 经 济 学 先 驱 之 一 的罗 斯 托 还 提 出 发 了 主导 产 业 和 主 导 产 业 群 的更 替 学 说 , 为 主导 产 业 是 指 在 认
的结果 , 这与赫希 曼的非均衡增长理论 以及罗斯托的主导产 业更替学说是相互一致 的。
二 、 长极 理 论在 西方 的演 化 与发 展 增
资推进经济发展 的经济学主张。罗森斯坦一罗丹的大推进理 论 、诺斯的出口基地理论以及纳 克斯 的贫 困恶性理论均是这
一
发展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减少贫困、提高生活水平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发展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和发展历程:1. 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经济学研究经济增长的原因和机制。
其中,新古典增长理论强调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内生增长理论则认为人力资本和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2. 发展经济政策:发展经济学研究如何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发展经济政策。
这些政策可以包括产业政策、贸易政策、教育政策、基础设施建设等,旨在促进经济增长、减少贫困和促进社会发展。
3. 贫困与不平等:发展经济学研究贫困和不平等问题。
它探讨贫困的原因和解决办法,研究收入分配的不均和社会经济差距,提出减少贫困和不平等的政策建议。
4. 可持续发展:发展经济学关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
它研究如何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资源,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
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在这个时期,经济学家开始关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贫困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和政策建议。
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经济学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学科,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和政策评估。
经济学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和实地调研,来研究发展经济学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总之,发展经济学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研究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减少贫困、提高生活水平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它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都在不断演进和完善,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支持。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内容与发展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内容与发展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是经济学中的一种理论框架,旨在解释经济增长的原因和机制。
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修正,逐渐形成了现代经济学中重要的增长理论之一。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核心观点是,经济增长是由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共同驱动的。
在这个模型中,经济的增长率取决于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的增长率。
劳动力增长率可以通过人口增长率来衡量,资本增长率可以通过投资率来衡量,而技术进步的增长率则是一个外生变量。
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当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的增长率都保持一定水平时,经济就会呈现稳定的增长态势。
这是因为劳动力和资本的增长会带来产出的增加,而技术进步则能够提高产出的效率,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增长。
然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它的一大局限在于没有充分考虑到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的承载能力。
在现实世界中,资源的供给是有限的,而环境的容纳能力也存在一定的限制。
如果经济增长过快,可能会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恶化,进而对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
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出了包含环境因素的增长模型,例如可持续发展模型。
这
些模型在考虑经济增长的同时,还充分考虑了资源约束和环境保护的问题,以实现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平衡。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增长理论框架,它的发展经历了多年的修正与完善。
尽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在解释经济增长的原因和机制方面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随着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人们对经济增长模型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化,以寻求更加平衡和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卡莱茨基经济增长理论的形成、发展与当代价值
员圆
摇摇摇摇摇摇继承卡莱茨基经济思想的卡莱茨基主义学派成为后凯恩斯主义学派的重要分支袁卡莱茨基 主义经济增长模 型 更 是 发 展 成 为 后 凯 恩 斯 主 义 经 济 学 分 析 经 济 增 长 与 收 入 分 配 问 题 的 标 准 范 式 之 一咱源暂 遥 这一经济增长模型进一步强调收入分配是总需求的关键性决定因素袁并基于卡莱茨基和凯恩斯 有效需求理论以及卡莱茨基的收入分配理论袁通过设定不同的储蓄和投资函数分析收入分配变动渊 劳动 收入份额变动冤 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遥 在该模型中袁工资具有双重效应院更高的工资会通过提高工人购买 力来刺激消费需求渊野需求效应冶冤袁但也会因为提高单位生产成本而抑制投资渊野 成本效应冶冤袁根据这两 个效应的相对大小袁经济增长率可能随着工资率上升而上升或下降遥 具体来说袁当野 需求效应冶 大于野 成 本效应冶 时袁经济增长体制为野 工资引导型增长体制冶 袁此时应通过提高工资率的方式促进经济增长曰而当 野成本效应冶大于 野需求效应冶时袁经济增长体制为野 利润引导型增长体制冶袁此时则应通过降低工资率的 方式促进经济增长遥
秦摇 蒙院卡莱茨基经济增长理论的形成尧发展与当代价值
论为基础阐述了资本主义国民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院在工 资与利润的分配状况既定情况下袁资本家的投资和消费支出决定了可以实现的利润和可以销售的总产 出曰其中袁投资是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一个积极因素袁投资下降会带来有效需求不足进而导致产出尧利润和 收入下降袁使经济陷入一个向下循环的螺旋运动中遥 根据上述观点袁卡莱茨基抨击了新古典正统派的经 济增长政策渊 即用削减工资率的方式减少失业袁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冤 院削减工资率会导致工人消费支出下 降袁而资本家的消费支出在长期比较稳定且增长缓慢袁因而社会总消费支出呈下降趋势曰消费支出的下 降会通过限制利润的实现限制投资支出袁从而导致有效需求不足曰因此袁增加的产出无法销售出去袁资本 家只能通过降低价格的方式来实现产品市场均衡咱员暂 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 级学院:经济学院专业:经济学班级:基地084 学生姓名:王远学号:2020108346完成日期:2011年8月23日2011 年 8 月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历程摘要:本文依据各经济增长理论出现的时间顺序对其进行研究,试图通过对经济增长理论的详细回顾,深入分析各经济增长理论的进步意义和不足之处,加深对经济增长理论发展脉络的了解和认识,同时通过对已有经济增长理论的回顾提出对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新看法,为更好地研究经济增长理论做铺垫。
关键词: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新制度经济学一、引言“经济学”自其诞生起,就将研究什么是财富(性质),如何增进财富作为自己研究的根本目标。
自1776年亚当•斯密的经典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标志着经济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社会学科。
从亚当•斯密的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的题目就可以很容易看出其主要内容就是关于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如何增进国民财富的研究。
从那时起,这两个问题一直是经济学家关注的重大问题。
所谓经济增长,就是人均收入的长期增长,真正的经济增长意味着社会总收入必然比人口增长的更快,真正的经济增长意味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这是一个社会进步很重要的体现。
经济增长理论其实就是通过建立各种经济模型,考察长期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研究解释经济增长规律和影响制约经济增长因素的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自产生以来,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形成了一个丰富的经济学的子学科,本文沿着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路径分析研究经济增长理论,提出关于经济增长理论的新观点、新看法,为经济增长理论研究提供一个新思路、新方向。
二、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在这一部分,主要归纳研究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经济增长理论,在这期间,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经济增长理论,每位经济学家在其经济思想中或多或少提到关于经济增长的思想,但并未形成一个体系,总的来说经济增长理论只是零散、不系统的理论。
“重商主义”一次第一次由亚当•斯密赋予其涵义。
亚当•斯密[1]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指出:“不同时代不同国民的不同富裕程度,曾产生两个不同的关于使国家和人民富裕起来的政治经济学体系。
一个可称为重商主义,另一个可称为重农主义。
”重商主义认为:金银和各种财宝就是财富,调节对外贸易以促进金银的流入。
重商主义者将金银财宝完全等同于一个国家的财富,这是其理论的致命缺陷,由此也导致了其在政策上的错误,形成了最早的贸易保护理论。
亚当•斯密[1]指出:“英国有几个研究商业的优秀作假在一开始就指出,一个国家的财富不仅在于金银,而且在于他的土地、房屋和各种各样可消费的物品。
但在他们推理的过程中,似乎把土地、房屋和可消费的物品统统忘记了;他们的论证往往认为,一切财富在于金银,增加那些金属是国家工商业的巨大目标。
”重农主义则专注于农业生产,认为财富是由社会劳动每年所再生产的可消费的货物所构成,认为只有农业才是生产,一国经济的增长完全依赖于其农业生产力的高低。
重农主义的经济增长理论主要关注于农业生产,没有充分认识到商业、工业也是经济增长的表现,但相对于重商主义认为财富就是金银财宝的观点是巨大的进步,毕竟认识到了只有生产实物才是经济增长,亚当•斯密称其为“最接近于真理”。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任何一个能产生价值的物品都是国家财富。
亚当•斯密[1]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思想,通过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区分,经济由于资本的积累就会出现增长。
亚当•斯密指出:“由于劳动分工使得社会产品成倍增长,在一个治理井然的社会,所有阶级都变得普遍富裕起来,甚至是最底层的人民。
”同时,斯密在该书第五篇《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中讨论了国家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于以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都有重要影响。
马尔萨斯在《人口理论》中,基于两个假设:1,总生产函数具有边际生产递减的性质;2,人口增加导致贫困化的机制,形成了增长“陷阱”理论。
事实上,该理论在技术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有其合理性,道格拉斯•诺斯[2]在《西方世界的兴起:新经济史》中指出:“除了损失明显的那些国家外,其他许多国家在这期间最好也不过处于停滞状态,意大利和法国是其中最显著者。
马尔萨斯所说的饥荒和鼠疫的抑制作用再次做出了反应。
”而大卫•李嘉图[3]的经济增长理论主要体现在收入分配方面,他认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资本积累,资本家在支付劳动者的生活费用后,其所剩余的净收入中用于投资、再生产的那部分。
其在该书中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对后世的国际贸易、经济增长战略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在19世纪前期创立的剩余价值学说中,发展了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学说。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先后考察了商品、货币和资本,通过发展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理论,提出了关于经济增长的理论。
马克思讲扩大再生产方式按其实现方式分为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外延式扩大再生产是在生产技术、劳动效率和生产要素质量不变的情况下,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数量以及扩大生产场所来扩大生产规模,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则是依靠生产技术的进步、生产率的提高和适度的制度安排来达到扩大再生产的目的。
侯为民[4]认为:“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有时以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为主,有时又以外延式扩大再生产为主。
这种辩证的思维方法,使不同历史阶段的经济增长和不同性质的经济增长统一起来,具有科学的说服力。
”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中的外延式扩大再生产思想,在新经济增长理论中都有所体现,产品种类增加与经济增长以及内生经济增长的两部门模型中都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增长理论的踪迹。
19世纪后半叶,一批运用边际分析方法的新古典经济学者逐渐兴起,他们放弃了古典经济学关于经济增长理论的看法,他们认为经济增长不过是资本家延迟当前消费以储蓄进行积累再投资,以及企业家对企业的组织管理活动所引起的,他们集中力量于证明资本主义存在合理性的研究,没有着力研究经济增长问题。
新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阿尔弗雷德•马歇尔[5]在《经济学原理》中指出:“现在的满足与延迟的满足之间的选择。
财富的积累一般含有满足的某种等待或延期的意思。
”但是他们主要研究边际效用价值学说,又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学说,对经济增长;理论研究不多,总体来说其贡献是很小的。
三、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始于20世纪40年代的哈罗德—多马模型,它的形成标志着西方经济学家在经济增长理论上取得的初步进展,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开端。
哈罗德—多马模型是以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的名字命名的。
在他们的经济增长模型中,一个社会的经济增长率(/Y Y )等于经济体的储蓄率(s)与资本—产出比率(k)的比值,即/Y Y =s/k 。
它表明经济增长率与储蓄率成正相关,与资本--产出比率成负相关。
在资本—产出比率一定时,经济增长率完全取决于储蓄率。
投资来源于储蓄,储蓄率越高,资本形成率越高,经济增长率就越高。
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取决于物质资本积累的思想在该模型中得到初步体现;其另外一个重要贡献是资本—产出比率的使用,为新经济增长理论提供了一个研究方向,尽管其在该模型中是一个定值。
1956年,Solow [6]首先提出一个经济增长理论,其后由Swan 予以完善,形成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石,被学界称为“Solow —Swan 经济增长模型”。
在该模型中,人口增长率(n)和储蓄率(s)为外生给定的常数,而且假设储蓄与投资相等,即储蓄完全转化为投资,其使用的的生产函数满足规模报酬不变、私人投入的收益为正且递减和稻田条件。
在其增长理论中,(),1r sF r nr =-,其中r 表示人均资本存量(均为原文标识)。
在稳态状态下有0r =,即(),1sF r nr =,此时人均资本存量增加率为0。
由此,Solow —Swan 模型中的一个结论是:在长期中,人均收入的增长率为0,此时不考虑技术进步因素,如果考虑到技术进步因素,人均收入增长率外生地由技术进步率决定。
该理论对以后的经济理论的影响极大,很多理论模型都是在此基础上得到的。
但是,Solow —Swan 模型有两个极其重要的不足:1,储蓄率外生给定,为一个常数;2,技术进步率外生给定,为一个常数。
沿着这两个思路,先后出现了将储蓄率内生的Ramsey 模型和将技术内生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在这里先介绍这个将储蓄率内生的拉姆齐模型。
在Solow —Swan 模型中,假设储蓄率为一个定值,消费者无法最优化自己的行为,因而也就无法讨论激励因素如何通过消费者影响经济的。
因此,Cass [7]和Koopmans 同时完善了由Ramsey [8]在1928年创立的拉姆齐模型。
在该模型中,先后分析居户和企业这两个不同经济体,通过居户在跨期预算约束下最大化其效用来研究居户的经济行为,通过企业最大化其利润来研究企业的行为。
在分析居户时,得到k w rk c nk =+--,其中x w 为工资率,r 为利息率,k 为人均资本存量,c 为人均消费,n 为人口增长率;在分析企业时,得到另外一个最优化条件:()()[]xt w f k k f k e '=-,其中()f k '=r δ+, ()/,*k K L L L T t ==,δ为折旧率,()T t 表示技术水平,L 为有效劳动。
利用xt k ke -=,/xt c C L ce -==,()xt T t e -=,xt xt k ke xke =+,将企业和居户两方经济行为结合起来分析得()()k f k c x n k δ'=--++,类似可得到()//[]c c c c x f k x δρθ'=-=---,其中δ-表示边际效用弹性,为常数,ρ表示时间偏好率以及横截条件()()0{*exp }0lim t t k f k x n dv δ→∞⎡⎤'----=⎣⎦⎰,这三个式子就决定了拉姆齐模型中k 和c 的时间路径。
[9]该模型的结论是,在经济处于稳态时,人均变量k 、c 和y 以速率x 增长,而总量K 、C 和Y 则以速率x n +增长,与Solow —Swan 模型的结论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外生的储蓄率变为内生的,这是该模型的意义所在。
下面将沿着另外一个方向:技术内生化的方向研究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所谓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是指一系列将技术内生化的理论模型的集合体,而非像新古典经济模型那样拥有单一的标准形式。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源于经济学家对Solow —Swan 模型结论的不满:人均收入增长率依赖于外生技术进步率的不满。
最早将技术内生的模型由Aarrow [10]于1962年首先提出,在文章中阿罗创立了一个龄级模型,又称“干中学”模型,但原文及其晦涩、复杂,本文在此不再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