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的起源、发展及概念
安全文化的概念起源及其内涵
安全文化的概念起源及其内涵安全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内涵丰富,是企业生产经营中必不可少的管理理念。
本文将围绕安全文化的概念起源及其内涵进行系统性的阐述。
一、安全文化概念起源安全文化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美国核电站发生了一系列核泄漏事故,重新引起了人们对安全问题的关注。
约翰·李根斯、詹姆斯·拉赛尔两位学者在研究这一问题时提出了“安全文化”的概念。
1986年,创立于美国的“文化安全协会”正式提出了安全文化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一个组织中的员工对健康、安全和环境问题的共同价值观、信仰、行为和习惯,是组织的文化特征之一”。
二、安全文化的内涵1. 意识形态内涵安全文化的意识形态内涵主要指企业员工对工作中的安全问题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包括其行为、态度、价值观等方面。
这种文化可以通过培训、教育、宣传等方式进行传播,并通过实践先进的安全生产经验,逐步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
2. 环境内涵安全文化中的环境内涵主要指企业内部对于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和行为习惯。
企业应该通过建立安全工作制度、完善安全管理流程、加强现场管理等方式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习惯,从而建立一个稳定和谐的安全工作环境。
3. 制度内涵安全制度是支撑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建立合理、科学的安全制度和规范化的管理流程。
设定合理、标准化的安全制度能够降低组织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够提高员工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和管理意识。
4. 行为内涵安全文化中的行为内涵是指企业员工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对于工作安全的关注程度,在工作中是否能够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制度,以及是否能够意识到自己行为对于组织安全的贡献和影响等问题。
企业需要通过严格考核、培训、责任制等方式来引导员工形成合理的安全行为习惯,为组织安全发展提供保障。
三、结论安全文化的概念起源于核电站事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逐渐成为现代公司的管理理念。
安全文化的起源、发展及概念模版
安全文化的起源、发展及概念模版一、安全文化的起源安全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核能工业领域,当时美国核能工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故,这些事故引发了对安全管理的关注。
在此背景下,人们开始意识到安全管理不仅仅是技术和设备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安全意识和行为的塑造。
于是,安全文化的概念逐渐被提出。
二、安全文化的发展历程1.初期阶段:安全管理为主导安全文化的初期阶段集中在对安全管理的强调,强调设备和技术的安全性,以及对员工的培训和监督。
尽管在此阶段有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重视设备而忽视人的问题。
2.转折期:强调行为和意识随着安全管理经验的积累,人们逐渐认识到强调安全行为和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在这个阶段,开始出现了“零事故”和“人为原因”等概念,强调人的因素对安全的影响。
3.现代阶段:全员参与,共建安全现代安全文化认为,安全责任和安全意识不仅仅是管理层的职责,而是整个组织的文化氛围需要共同培养和维护的。
这个阶段的重点在于全员参与,共建安全。
三、安全文化的概念模版1.安全价值观:将安全作为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制定和宣传安全相关的价值观,形成全员共同认同的安全观念。
2.安全信念与行为:通过对员工安全信念的培养和激发,引导他们形成与组织安全价值观一致的行为。
3.安全沟通与培训:建立有效的安全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畅通,及时传达安全相关的信息,并通过不同形式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4.安全监督与考核: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督与考核制度,明确责任和权力,并进行定期的安全评估和审核。
5.安全奖励与惩罚:通过建立奖励和惩罚机制,激励和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安全活动,帮助形成安全的行为习惯。
6.安全风险管理:通过风险评估与管理,建立预警和应急机制,及时识别和解决安全隐患和风险。
7.持续改进与创新:将安全文化作为组织的持续改进和创新的基础,通过不断学习和总结经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以上是关于安全文化起源、发展及概念模板的简要介绍。
安全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二篇)
安全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史1、安全文化概念的提出安全文化的命题是20世纪70年代前苏联切尔诺贝核电站泄漏事故提出来的。
安全文化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由国际核安全领域的专家提出后,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被世界各个国家、各种行业的安全界所广泛接受并得到应用,例如在交通运输(包括航空、道路、铁路、海上等)、建筑、化工、采矿等危险性较大的行业,甚至在军事、医疗等领域都普遍引入了安全文化的概念和方法。
2、国外工业领域安全文化发展现状安全文化的系统化发展,起源于核电工业。
由于核电工业安全问题的重要性,该行业仍然是当前安全文化研究和应用最活跃的领域,其取得的安全文化成果也逐渐向其他领域渗透。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在xx年提出安全文化的概念,并于xx年发表名为《安全文化》的报告(即INSAG-4)。
在INSAG-4中,安全文化的概念首次被进行了定义,并且这一定义被世界许多国家的许多行业所接受,得到广泛的认同。
此后几年,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分析了全世界安全文化快速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在xx年(xx年进行了修订)制定出了用于评估安全文化的方法和指南《ASCOT指南》(AssessmentofSafetyCultureinOrganizationsTeamGuidelines)。
该指南明确提出:在对安全文化进行评价时,应该考虑到所有对安全文化产生影响的组织机构的作用,因此除了核电运营组织自身以外,政府组织、研究和设计组织都应该被包括在考虑范围内。
因此,《ASCOT指南》给出了若干有关安全文化的表征(SafetyCultureIndicator),即:1)、政府组织①政府的安全承诺②法规的制定机构2)、运营组织(1)合作水平①在合作水平上的安全政策②在合作水平上的安全实践(2)工厂水平a、强调安全b、职责的确定c、经理人员的遴选d、工厂管理与规章制度的关系e、安全绩效的审查f、培训g、工作岗位的实践h、管理人员现场监督i、工作强度j、管理者的态度k、每个员工的态度3)、研究机构对安全分析的研究4)、设计部门①安全方面的设计规划②设计的评审过程为了使组织机构可以对上述的安全文化表征进行自我评估,在《ASCOT指南》中列出了一些问题,各组织机构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对照这些问题进行回答,从而确定安全文化的状况。
安全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安全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史1、安全文化概念的提出安全文化的命题是20世纪70年代前苏联切尔诺贝核电站泄漏事故提出来的。
安全文化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由国际核安全领域的专家提出后,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被世界各个国家、各种行业的安全界所广泛接受并得到应用,例如在交通运输(包括航空、道路、铁路、海上等)、建筑、化工、采矿等危险性较大的行业,甚至在军事、医疗等领域都普遍引入了安全文化的概念和方法。
2、国外工业领域安全文化发展现状安全文化的系统化发展,起源于核电工业。
由于核电工业安全问题的重要性,该行业仍然是当前安全文化研究和应用最活跃的领域,其取得的安全文化成果也逐渐向其他领域渗透。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在1986年提出安全文化的概念,并于1991年发表名为《安全文化》的报告(即INSAG-4)。
在INSAG-4中,安全文化的概念首次被进行了定义,并且这一定义被世界许多国家的许多行业所接受,得到广泛的认同。
此后几年,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分析了全世界安全文化快速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在1994年(1996年进行了修订)制定出了用于评估安全文化的方法和指南——《ASCOT指南》(AssessmentofSafetyCultureinOrganizationsTeamGuidelines)。
该指南明确提出:在对安全文化进行评价时,应该考虑到所有对安全文化产生影响的组织机构的作用,因此除了核电运营组织自身以外,政府组织、研究和设计组织都应该被包括在考虑范围内。
因此,《ASCOT指南》给出了若干有关安全文化的表征(SafetyCultureIndicator),即:1)、政府组织①政府的安全承诺②法规的制定机构2)、运营组织(1)合作水平①在合作水平上的安全政策②在合作水平上的安全实践(2)工厂水平a、强调安全b、职责的确定c、经理人员的遴选d、工厂管理与规章制度的关系e、安全绩效的审查f、培训g、工作岗位的实践h、管理人员现场监督i、工作强度j、管理者的态度k、每个员工的态度3)、研究机构对安全分析的研究4)、设计部门①安全方面的设计规划②设计的评审过程为了使组织机构可以对上述的安全文化表征进行自我评估,在《ASCOT指南》中列出了一些问题,各组织机构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对照这些问题进行回答,从而确定安全文化的状况。
安全文化的起源、发展及概念范文(二篇)
安全文化的起源、发展及概念范文一、安全文化的起源安全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工业化进程迅速推进,工业事故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开始思考如何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性。
然而,仅仅依靠技术手段不足以解决问题,人的行为和态度也是决定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于是,人们将注意力转向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开始研究如何培养一种具有积极安全意识和行为的文化。
二、安全文化的发展1. 20世纪初-50年代:工作场所安全意识的觉醒这个阶段,人们开始认识到工作场所安全的重要性,开始制定一些安全规章制度,提出“安全第一”原则。
然而,由于宣传力度不足,人们对安全规定的重视程度不高,事故频繁发生。
2. 60年代-70年代:安全管理的兴起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认识到仅仅依靠规章制度和技术手段不足以提高安全性,还需要进行安全管理。
出现了一些安全管理模式,如安全检查、事故调查、安全培训等。
这些管理模式为安全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80年代-至今:安全文化的概念确立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意识到安全文化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安全文化的概念。
安全文化不仅强调规章制度和技术手段,更关注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对安全的认识、态度和行为的培养。
同时,安全文化也逐渐成为政府和企业的重要管理理念,各种安全文化培养活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三、安全文化的概念安全文化是指在特定的组织和社会环境下,以一种积极的安全态度为基础,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宣传教育、培训和日常行为等,培养安全意识、建立安全价值观,并将其融入到组织和社会的各个方面,使安全成为每个人的责任和习惯的过程。
安全文化的概念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 安全意识:指个体或组织对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及时发现和预防潜在的安全风险。
2. 安全价值观:指个体或组织对安全的看法、认识和态度,形成对安全的正确评价和感受,使之成为一种行为准则。
3. 安全行为:指个体或组织在工作、生活中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和规范行为,包括自我保护行为和对他人的安全关怀。
安全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安全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安全文化是指在一个组织或社会中,对于安全价值观、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的形成和发展。
它关注的是人对于安全的认识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组织或社会的安全状况。
安全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
安全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
在原始社会,人们生活在野外环境中,需要面对各种自然灾害和野生动物的威胁。
为了生存,人类开始形成一些安全意识和习惯,例如搭建简易的栖息地、采取一些措施保护自己。
这些意识和习惯的形成,可以看作是安全文化的初步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在农耕社会的时期,人们开始相对稳定地居住在固定的地方。
为了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人们开始研究农业技术,并制定一些相应的安全措施。
例如,选择合适的耕地、合理施肥、控制害虫等。
这些行为形成了农耕社会的安全文化。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以及现代工业的兴起,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工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隐患。
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事故和灾害频频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预防事故和灾害的发生,人类开始认识到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这时,安全文化的概念开始被人们提出并重视起来。
在20世纪的后半期,安全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推广。
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安全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化和系统化。
为了确保工作场所和社会的安全,人们开始研究和推广一系列的安全管理理论和方法。
例如,人因工程、安全管理系统等。
同时,各国政府也相应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加强了对安全的管理和监督。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对于安全问题的认识和意识发生了新的变化。
网络安全、个人信息安全等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与此同时,一些特定行业和组织也开始重视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制定安全政策、培训安全人员等措施,提高员工对安全的认识和意识。
总的来说,安全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相伴随的过程。
安全文化的起源、发展及概念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安全文化的起源、发展及概念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 页共7 页安全文化的起源、发展及概念一、安全文化的起源安全文化伴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伴随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
但是,人类有意识地发展安全文化,仅仅是近十余年的事。
具体说,最初提出安全文化的概念和要求,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国际核工业领域。
1986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召开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评审会”认识到“核安全文化”对核工业事故的影响。
当年,美国NASA机构把安全文化应用到航空航天的安全管理中。
1988年在其“核电的基本原则”中将安全文化的概念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原则予以落实,并渗透到核电厂以及相关的核电保障领域。
其后,国际原子能机构在1991年编写的“75—INSAG—4”评审报告中,首次定义了“安全文化”的概念,并建立了一套核安全文化建设的思想和策略。
我国核工业总公司不失时机地跟踪国际核工业安全的发展,把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研究成果和安全理念介绍到我国。
1992年《核安全文化》一书的中文版出版。
1993年我国原劳动部部长李伯勇同志指出:“要把安全工作提高到安全文化的高度来认识”。
在这一认识基础上,我国的安全科学界把这一高技术领域的思想引入了传统产业,把核安全文化深化到一般安全生产与安全生活领域,从而形成一般意义上的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从核安全文化、航空航天安全文化等企业安全文化,拓宽到全民安全文化。
二、人类安全文化的发展依据历史学,人类安全文化伴随人类的生存而生存,伴随人类的发展而发展。
其发展可分为四大阶段。
17世纪前,人类安全观念是宿命论的,行为特征是被动承受型的,这是人类古代安全文化的特征。
17世纪第 2 页共 7 页末期至本世纪初,人类的安全观念提高到经验论水平,行为方式有了“事后弥补”的特征;这种由被动式的行为方式变为主动式的行为方式,由无意识变为有意识的安全观念,不能说不是一种进步。
安全文化的概念起源及其内涵
二、安全文化的见解、起源及其内涵安全文化及其模式则是在 1988 年国际核安全咨询组织(INSAG )提出的。
众所周知,此刻全球能源日趋困穷,核能渐渐碰到各国的重视。
据统计,有些国家和地区的核发电量高出总发电量的 70% 。
但是人们到此刻不会忘记 1979 年 3 月美国三哩岛核电厂事故和 1986 年 4 月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安全地利用核能碰到了空前未有的重视,安全文化及其模式在核电厂成功应用,则迅速惹起了好多有识之士对安全文化的极大兴趣。
安全文化不断地被应用到城市防灾、减灾和一些企业安全工作中,获取了优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 1991 年国际核安全咨询组织的 INSAG —4 报告即“安全文化”初版物中,给安全文化定义为:“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它建立一种高出所有之上的见解,即核电厂的安全问题由于它的重要性要保证获取应有的重视。
”在我国大部分专家认为:“安全文化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敬爱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
”安全文化是一种社会的、大众的、开放的文化,在企业中与企业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企业安全文化,即企业要把实现生产的价值与实现人的价值一致同来,以实现人的生命价值为限制体系,以实现生产的社会价值及经济效益动力体系,建立起企业运行体系。
安全文化是一个由表面到实质,由形式到内涵结构慎重的系统。
它由器物层次、制度层次、精神智能层次和价值规范层次所构成。
器物层次:包括人类因生产、生活、生计和求知的需要而制造并使用的各样安全及防范、保护人类身心安全与健康的工具。
制度层次:包括劳动保护、劳动安全与卫生、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减灾安全、环保安全等方面的所有制度化的社会组织形式及人的社会关系网络。
精神智能层次:包括安全科学、安全技术、安全哲学、安全文学、安全艺术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安全或安全管理方面的经验和理论。
价值规范层次:包括人们对安全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安全文化的起源、发展及概念范文
安全文化的起源、发展及概念范文一、安全文化的起源安全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
在工业革命初期,工厂的运营主要依靠机械和技术设备的运行,而对于安全管理的关注度较低。
然而,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扩大和发展,事故频发,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使得人们开始关注和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二、安全文化的发展历程1.初期的安全管理最初的安全管理主要是基于法律法规的约束,工厂依靠法律和行政手段来控制人员的行为、设备的使用和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这种管理方式强调的是对规定的遵守和执行,而不太注重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2.安全技术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系列的安全技术和设备被引入到工厂中,用来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这种技术导向的安全管理方式更加注重控制和预防事故的发生,但仍然忽视了人的因素。
3.人为因素的重视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为因素逐渐被认识到对事故的影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安全管理开始重视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通过培训和教育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减少人为因素对事故的影响。
这种管理方式注重人的行为和态度的改变,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局限性。
4.安全文化的兴起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们开始关注安全文化的概念并提出,认为安全不仅仅是依靠法律和技术手段,还需要建立一种安全的价值观和信念,形成一种安全的组织文化。
安全文化强调的是安全管理的全员参与和共同责任,要求员工在工作中始终保持关注和关心安全。
三、安全文化的概念安全文化是指在一个组织或社会中形成的一种共同的安全价值观、信念和行为规范,它是整个组织文化中的一部分,贯穿于组织的所有层面和方面。
安全文化强调的是以人为本,通过培养和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来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
安全文化的特点包括:1.全员参与:安全文化要求所有成员都参与到安全管理中来,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行为和决策承担责任。
2.持续改进:安全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改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安全管理的效果。
安全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三篇)
安全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可以追溯到工业化进程的初期阶段。
在这个阶段,工业化进程加快了生产力的增长,但也带来了大规模的工业事故和职业病问题。
人们逐渐意识到,仅仅依靠技术手段和规章制度是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的,还需要培养一种安全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习惯。
因此,安全文化的概念应运而生。
安全文化是指企业或组织中,员工对安全意识、安全价值观以及安全行为的认同和传承。
安全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首先,企业或组织的领导者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领导者的态度和行为对员工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领导者本身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才能让员工有信心去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要求。
领导者还需要通过制定和执行相关的安全政策和制度来保障员工的安全。
其次,员工的参与和培训是安全文化发展的重要环节。
员工是企业或组织安全文化的主体,只有他们具备良好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才能够保证工作场所的安全。
因此,企业或组织需要为员工提供相关的安全培训,并鼓励员工参与到安全管理和决策过程中,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此外,安全文化还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
这包括制定和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风险评估和控制机制、加强事故预防和紧急救援等措施。
通过建立这些制度和机制,可以有效地提高员工对安全的认识和行为,降低工作场所事故的发生率。
最后,安全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持续改进和监督的机制。
企业或组织需要不断地评估和分析安全绩效,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同时,企业或组织还需要加强安全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有效执行。
总的来说,安全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它需要企业或组织的领导者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同时也需要员工的参与和培训,以及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和持续改进和监督的机制。
只有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形成和发展良好的安全文化,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安全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二)安全文化是一种以安全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为基础的组织文化。
安全文化的起源、发展及概念
安全文化的起源、发展及概念安全文化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核电行业,当时人们意识到安全不仅仅是依靠技术设备,还需要建立一种安全意识和价值观的文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全文化逐渐发展,并在其它行业中得到应用和推广。
安全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核电行业的“安全文化运动”。
当时,美国核电公司感受到技术和设备的完善并不能完全保证核电厂的安全,意识到人的行为也是安全的重要因素。
因此,他们开始引入一种新的概念,即“安全与文化”。
这种概念认为,安全不仅是在日常操作中保证设备运转安全,还需要建立一种安全的价值观和意识。
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全文化逐渐在其它行业中得到应用和推广。
20世纪80年代,安全文化的概念开始应用于航空领域,并融入到飞行员培训、维护保养和操作程序中。
此后,安全文化的观念也逐渐渗透到石油、化工、船舶、铁路等行业中。
无论是在核电行业还是在其它行业中,安全文化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安全意识的提高和安全行为的推动。
安全文化的核心概念是建立一种全员参与、共同关注和持续改进的安全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它强调人们对安全的持续关注和关心,同时也强调全员共同参与和贡献。
安全文化不仅仅关注技术设备和程序,更强调人的行为和态度对安全的影响。
它强调个体责任和集体责任,认为安全是每个人的责任,而不仅仅是管理层的责任。
在安全文化中,人们的行为需要受到合适的认可和激励。
这意味着组织需要建立一套合适的激励机制,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和关注安全。
此外,安全文化还强调学习和持续改进的重要性。
人们应该保持对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同时也应该不断地改善和创新安全的做法和方法。
总之,安全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的核电行业。
它的发展始于核电行业,后来逐渐推广到其它行业中。
安全文化的核心概念是建立一种全员参与、共同关注和持续改进的安全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它强调人们对安全的持续关注和关心,倡导个体责任和集体责任,并强调学习和持续改进的重要性。
安全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安全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史1、安全文化概念的提出安全文化的命题是20世纪70年代前苏联切尔诺贝核电站泄漏事故提出来的。
安全文化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由国际核安全领域的专家提出后,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被世界各个国家、各种行业的安全界所广泛接受并得到应用,例如在交通运输(包括航空、道路、铁路、海上等)、建筑、化工、采矿等危险性较大的行业,甚至在军事、医疗等领域都普遍引入了安全文化的概念和方法。
2、国外工业领域安全文化发展现状安全文化的系统化发展,起源于核电工业。
由于核电工业安全问题的重要性,该行业仍然是当前安全文化研究和应用最活跃的领域,其取得的安全文化成果也逐渐向其他领域渗透。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在1986年提出安全文化的概念,并于1991年发表名为《安全文化》的报告(即INSAG-4)。
在INSAG-4中,安全文化的概念首次被进行了定义,并且这一定义被世界许多国家的许多行业所接受,得到广泛的认同。
此后几年,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分析了全世界安全文化快速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在1994年(1996年进行了修订)制定出了用于评估安全文化的方法和指南——《ASCOT指南》(AssessmentofSafetyCultureinOrganizationsTeamGuidelines)。
该指南明确提出:在对安全文化进行评价时,应该考虑到所有对安全文化产生影响的组织机构的作用,因此除了核电运营组织自身以外,政府组织、研究和设计组织都应该被包括在考虑范围内。
因此,《ASCOT指南》给出了若干有关安全文化的表征(SafetyCultureIndicator),即:1)、政府组织①政府的安全承诺②法规的制定机构2)、运营组织(1)合作水平①在合作水平上的安全政策②在合作水平上的安全实践(2)工厂水平a、强调安全b、职责的确定c、经理人员的遴选d、工厂管理与规章制度的关系e、安全绩效的审查f、培训g、工作岗位的实践h、管理人员现场监督i、工作强度j、管理者的态度k、每个员工的态度3)、研究机构对安全分析的研究4)、设计部门①安全方面的设计规划②设计的评审过程为了使组织机构可以对上述的安全文化表征进行自我评估,在《ASCOT指南》中列出了一些问题,各组织机构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对照这些问题进行回答,从而确定安全文化的状况。
安全文化的历史变迁
安全文化的历史变迁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起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转变。
下面将就安全文化的历史变迁进行____字的详细叙述。
第一阶段:人类起源的安全文化(约10000年前 - 约5000年前)在人类社会的起源阶段,安全文化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应对与外部环境的自然灾害的挑战。
人类当时主要从事狩猎和采集活动,因此对于保护自身免受野生动物的攻击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人们开始逐渐形成一些做法,如在野外建立简易避难所、掌握野外生存技能等,以应对紧急情况和自然灾害。
这些做法奠定了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安全文化的基础。
第二阶段:人类定居的安全文化(约5000年前 - 18世纪)随着农业的发展和人类的定居,安全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人们开始从事农耕活动,建立村落和城市,并以此为基础发展经济和文化。
在这个阶段,安全文化的主要目标是保护农田、城市和人们生活的基础设施。
人们开始组织劳动来修建防御工事,建立城墙和堡垒等防御设施,以保护居民免受外部威胁。
此外,人们也逐渐形成了一些规章制度,以确保社区内部的安全和秩序。
这些规章制度包括制定建筑标准、消防预防措施以及与人和财产安全相关的法律规定。
第三阶段:工业化时期的安全文化(18世纪 - 20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对安全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工业化时期的安全文化主要关注与工业和劳动安全相关的问题。
随着工厂和矿山的兴起,工人们面临着更加广泛和复杂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工人的生命和健康,出现了一系列工业安全措施,包括安全标准、生产安全培训和消防预防等。
此外,一些国家开始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工业安全,并建立了工会和安全监管机构,以增加工人的权益保护和安全监督。
第四阶段:信息时代的安全文化(20世纪末 - 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安全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信息时代,安全不仅仅包括对身体和财产的保护,还包括对信息和网络的安全保护。
安全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三篇)
安全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引言】安全文化是指一个组织或社会的成员共同遵循的安全价值观、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的集合。
它是一种理念和信念,体现了对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安全文化的建立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文将从安全文化起源开始,逐步探讨其发展历史。
【一、早期安全观念的起源】安全观念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各个阶段都有其存在。
早在原始社会,人类就已经开始意识到某些行为可能带来危险,比如火的使用、狩猎活动等。
但原始社会的安全观念主要是基于经验、直觉和传统,缺乏科学理论的支持。
【二、工业革命和安全意识的觉醒】工业革命的兴起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量工业事故的发生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安全问题成为了人们的共同关切。
这一时期开始出现了一些早期的安全理论和安全管理实践。
例如,英国工程师乔治·弗古森建立了第一个工程管理学科,并提出了一些关于工程安全的理论。
美国的民主化运动和社会改革也催生了安全立法和监管机构的建立。
【三、二战后的安全文化发展】二战结束后,人类对安全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灾难性的核爆炸和大规模战争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和平、安全的追求成为了全球的共同诉求。
许多国家建立了相应的安全管理体系和法律法规,推动了安全理论的发展。
此时期的安全文化主要是政府和企业为主导,重点在于规范和监管。
【四、20世纪70年代后的安全文化革新】20世纪70年代后期,新兴的高危行业(如航空、原子能等)和新的技术(如计算机、通信技术等)的迅猛发展给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
面对这些挑战,单一的法律法规和监管并不能解决问题,而需要一种全员参与、共同推动的安全文化。
在这一时期,一些企业开始引入新的概念和方法,如安全培训、奖惩制度、安全审核等,推动了安全文化的深入发展。
【五、21世纪以来的安全文化建设】进入21世纪后,安全意识的觉醒和安全文化建设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安全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安全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安全文化是指一个组织或社会对安全的认知、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它是在长期时间和多种影响下逐步形成的。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通过实践和经验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和反思。
起源于古代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因此对安全的关注也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代人类在生活和工作中面临种种危险和风险,因此他们不得不从经验中总结出一些安全规则和方法,以保护自己的安全。
例如,在农业社会中,人类就通过不同的经验,逐渐形成一些农业安全文化,包括如何保护农作物、如何防止火灾等。
起源于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安全文化的重要起源之一。
随着机械技术和工业化的发展,工人们开始面临更多的安全风险和危险。
在这个时期,一些企业和机构开始注意到工人的安全问题,并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工人的生命和健康。
例如,在英国的工矿企业中,开始设立工矿事故调查机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以形成一些规章制度和生产安全控制措施,从而促进了安全文化的发展。
起源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安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也在不断深化。
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得人类能够更加准确地识别和评估风险,并通过科技手段来减少和控制风险。
例如,在核能开发和应用过程中,人们对核能安全问题的认识逐渐提高,从而促进了核能安全文化的发展。
现代安全文化的发展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各种新兴领域和新兴技术的出现,使得安全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人们开始关注和重视安全问题,提出了更高的安全要求。
例如,在航空、化工、互联网等行业中,人们开始逐步形成一些专业化的安全文化,制定相应的安全标准和规范,加强对安全问题的管理和控制。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安全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从最初的\。
企业安全文化的由来机理及其发展
• 国际原子能机构提出“安全文化”
IAEA(国际原子能机构)和 OECD (经 济合作发展组织)核能机构在对 chernobyl 事 故调查后认为,“薄弱的安全文化”是导致此 次灾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自此以后,安全文化在其他主要事故调查 和系统失效分析中被讨论和采用,比如在北海 的 Piper Alpha 油库爆炸事件中被采用。
企业安全文化的由来、机理及其发展
• 安全文化培训
1
内容
1 安全文化的历史演变与企业安全文化的 由来
2 企业安全文化的概念、特性、功能和层次 3 从企业安全文化到全面安全文化 4 安全文化的当代发展
2
1 安全文化的历史演变与 企业安全文化的由来
1.1 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文化的起源阶段 1.2 安全文化的无意识发展阶段 1.3 企业安全文化的产生
52
2.6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建设的涵义: 安全文化建设是通过组织管理手段,从人 的基本价值观入手,以改变员工的群体和个体 自觉行为为目的,建立起企业特有的安全氛围, 实现持续改进安全绩效的过程。
53
2.6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建设安全文化的任务: (1)组织与员工都认同安全第一的价值观; (2)组织与员工对确保安全才生产的行为准则 取得共识; (3)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意识深入到每个员 工思想中; (4)实现安全生产成为组织与每个员工的共同 目标。
该报告对安全文化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首次 对安全文化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引起全世界对安 全文化的关注。
34
2 企业安全文化的概念、 特性、功能和层次
2.1 文化的概念 2.2 企业安全文化的定义 2.3 企业安全文化的特性 2.4 企业安全文化的功能 2.5 企业安全文化的层次 2.6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的起源、发展及概念
“ 把 安 全 工 作 提 高 到 安 全 文 化 的 高 度 来 认 识 ” 在 要 。
这 一 认 识 基 础 上 ,我 国 的 安 全 科 学 界 文 化 理 论 和 实 践 的 认 识 和研 究 是 一 项 长
领域 的思 想引 入 了传统产 业 ,把 核安全 文化深化 到 期 的任 务 ,随 着 人 们 对 安 全 文 化 的理 解 和 自觉 的运
二 、 类安 全 文化 的 发 展 人
过建设安 全文化 提升员工安 全素质 、创造有效 预防
事 故 的人 文 氛 围 和 物 化 条 件 的 效 果 将 会 显 现 。 只要
依 据 历 史 学 ,人 类 安 全 文 化 伴 随 人 类 的 生 存 而 有 努 力 的安 全 文 化 建 设 之 实 践 ,必 然 会 结 出 现 代 的 生存 , 随人 类 的 发 展 而 发 展 。其 发展 可 分 为 四大 阶 安 全 文化 之 硕 果 。 伴
经验论
系统 论
本质论
事后 型 , 亡羊补 牢
综 合 型 , 机 环 对 策 人
超 前 、 防 型 预
理 念 介 绍 到 我 国 。 19 9 2年 《 安 全 文 化 》 书 的 中文 核 一
版 出版 。 9 3年 我 国 原 劳 动 部 部 长 李 伯 勇 同志 指 出 : 19
领域 。其后 ,国际原 子 能机 构 在 1 9 9 1年编 写 的 “ 5 安 全 文 化 的发 展 脉 络 见 下 表 。 7一 I S G _ ”评 审报 告 中 , 次定 义 了 “ 全文 化 ”的概 N A _4 首 安
人 类安全 文化 的发 展脉络 时 代 的 安 全 文 化 古代 安 全 文 化 观念 特征 宿命论 表 1 行 为特 征 被 动 承 受 型
安全文化学基础知识
学习导航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了解安全文化发展的背景;●掌握安全文化的定义和内涵;●知道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熟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范畴;●知晓企业安全文化的功能和作用。
安全文化学基础知识一、安全文化发展的背景1.安全文化的起源【案例】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当地时间1点24分,的共和国厂发生严重泄漏及爆炸事故。
事故导致31人当场死亡,上万人由于远期影响而致命或重病,至今仍有被影响而导致畸形胎儿的出生。
这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核事故。
外泄的尘随着大气飘散到前苏联的西部地区、地区、的斯堪地那维亚半岛。
乌克兰、、受污染最为严重,由于风向的关系,据估计约有60%的放射性物质落在白俄罗斯的土地。
此事故引起大众对安全性的关注,间接导致了苏联的瓦解。
苏联瓦解后,独立的国家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等每年仍然投入经费与人力致力于灾难的善后以及居民健康保健。
因事故直接或间接的人数难以估算,且事故后的长期影响到目前为止仍是个未知数。
2006年,官方的统计结果是,从事发到目前共有4000多人死亡。
但是绿色和平组织基于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的数据研究发现,在过去20年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受害者总计达900多万人,随时可能死亡。
因此,绿色和平组织认为,切尔诺贝利核泄漏造成的死亡人数比官方统计的结果多了至少9万人,是官方统计数字的20倍!致癌人数达27万人,造成了数千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国际原子能机构分析后认为,此次灾难性事故的发生是人的行为出错造成的,于是在分析报告里首次提出了安全文化建设。
2.安全文化的根本既然人因是各行业安全事故的发生之根本,就要对人的安全素质有一个全新的理解、认识。
总体来说,人的素质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基本素质,包括知识和技能;第二,根本素质,包括安全意识、安全观念、安全态度、理论道德和情感行为准则等。
二、安全文化的定义及内涵1.安全文化的基本定义安全文化是人类为防范(预防、控制、降低或减轻)生产、生活风险,实现生命安全与健康保障、社会和谐与企业持续发展所创造的安全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的总和。
安全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行业资料:________ 安全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 页共9 页安全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史1、安全文化概念的提出安全文化的命题是20世纪70年代前苏联切尔诺贝核电站泄漏事故提出来的。
安全文化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由国际核安全领域的专家提出后,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被世界各个国家、各种行业的安全界所广泛接受并得到应用,例如在交通运输(包括航空、道路、铁路、海上等)、建筑、化工、采矿等危险性较大的行业,甚至在军事、医疗等领域都普遍引入了安全文化的概念和方法。
2、国外工业领域安全文化发展现状安全文化的系统化发展,起源于核电工业。
由于核电工业安全问题的重要性,该行业仍然是当前安全文化研究和应用最活跃的领域,其取得的安全文化成果也逐渐向其他领域渗透。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在xx年提出安全文化的概念,并于xx年发表名为《安全文化》的报告(即INSAG-4)。
在INSAG-4中,安全文化的概念首次被进行了定义,并且这一定义被世界许多国家的许多行业所接受,得到广泛的认同。
此后几年,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分析了全世界安全文化快速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在xx年(xx年进行了修订)制定出了用于评估安全文化的方法和指南《ASCOT指南》(AssessmentofSafetyCultureinOrganizationsTeamGuidelines)。
该指南明确提出:在对安全文化进行评价时,应该考虑到所有对安全文化产生影响的组织机构的作用,因此除了核电运营组织自身以外,政府组织、研究和设计组织都应该被包括在考虑范围内。
因此,《ASCOT指南》给出第 2 页共 9 页了若干有关安全文化的表征(SafetyCultureIndicator),即:1)、政府组织①政府的安全承诺②法规的制定机构2)、运营组织(1)合作水平①在合作水平上的安全政策②在合作水平上的安全实践(2)工厂水平a、强调安全b、职责的确定c、经理人员的遴选d、工厂管理与规章制度的关系e、安全绩效的审查f、培训g、工作岗位的实践h、管理人员现场监督i、工作强度j、管理者的态度k、每个员工的态度3)、研究机构对安全分析的研究4)、设计部门①安全方面的设计规划第 3 页共 9 页②设计的评审过程为了使组织机构可以对上述的安全文化表征进行自我评估,在《ASCOT指南》中列出了一些问题,各组织机构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对照这些问题进行回答,从而确定安全文化的状况。
安全文化的起源、发展及概念
安全文化的起源、发展及概念起源安全文化的概念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核能发电行业。
在这个行业中,人们意识到设备的安全并不完全依赖于技术,而还需要一种强调安全行为和价值观的文化。
因此,安全文化开始被定义为“对于安全的共同信仰、价值观和行为”。
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全文化的概念不再仅仅局限于核能发电行业,而是逐渐被应用于其他行业和领域。
特别是在诸如石油化工、航空、铁路、医疗等高风险行业中,人们开始认识到安全文化的重要性。
在发展过程中,安全文化的概念逐渐演变并得到进一步的丰富。
最初,安全文化主要关注技术方面,如设备的设计和操作规程等。
而现在,安全文化的概念已经变得更加综合,既包括技术因素,也包括组织文化、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多个方面。
概念安全文化可以理解为一种组织或社会中对于安全的共同信仰、价值观和行为。
它强调了个体和组织在安全方面的态度、行为和决策。
安全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环保意识:关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或危害。
2. 健康意识:重视个体和组织成员的身体健康,关心安全和健康问题,预防事故和职业伤害。
3. 风险意识:对潜在风险有敏锐的认识,积极采取措施防范和减轻风险。
4. 责任意识:每个人都对安全负有责任,每个人都应该参与和推动安全工作。
5. 学习意识:持续学习和改进,不断提高个体和组织对于安全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安全文化的发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领导者的重要角色:领导者在安全文化的推动和塑造中起着关键作用。
他们应该树立榜样,注重安全,倡导安全价值观。
2. 整体性观念:安全文化不仅仅关注个体的行为,还包括组织和系统层面。
要真正建立和发展安全文化,需要考虑到组织的结构、流程和支持系统等方面。
3. 沟通和参与:安全文化需要所有人的参与和共同努力。
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参与机制,可以促进安全文化的发展和落实。
4. 持续改进:安全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改进的过程。
需要持续监测和评估,不断进行改进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文化的起源、发展及概念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
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安全管理制度,如通用安全、交通运输、矿山安全、石油化工、建筑安全、机械安全、电力安全、其他安全等等制度,想了解不同制度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 such as general safety, transportation, mine safety, petrochemical, construction safety, machinery safety, electrical safety, other safety, etc. systems, I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ystems ,stay tuned!
安全文化的起源、发展及概念
一、安全文化的起源
安全文化伴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伴随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
但是,人类有意识地发展安全文化,仅仅是近十余年的事。
具体说,最初提出安全文化的概念和要求,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国际核工业领域。
1986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召开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评审会”认识到“核安全文化”对核工业事故的影响。
当年,美国NASA机构把安全文化应用到航空航天的安全管理中。
1988年在其“核电的基本原则”中将安全文化的概念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原则予以落实,并渗透到核电厂以及相关的核电保障领域。
其后,国际原子能机构在1991年编写的“75—INSAG—4”评审报告中,首次定义了“安全文化”的概念,并建立了一套核安全文化建设的思想和策略。
我国核工业总公司不失时机地跟踪国际核工业安全的发展,把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研究成果和安全理念介绍到我国。
1992年《核安全文化》一书的中文版出版。
1993年我国原劳动部部长李伯勇同志指出:“要把安全工作提高到安全文化的高度来认识”。
在这一认识基础上,我国的安全科学界把这一高技术领域的思想引入了传统产业,把核安全文化深化到一般安全生产与安全生活领域,从而形成一般意义上的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从核安全文化、航空航天安全文化等企业安全文化,拓宽到全民安全文化。
二、人类安全文化的发展
依据历史学,人类安全文化伴随人类的生存而生存,伴随人类的发展而发展。
其发展可分为四大阶段。
17世纪前,人类安全观念是宿命论的,行为特征是被动承受型的,这是人类古代安全文化的特征。
17世纪末期至本世纪初,人类的安全观念提高到经验论水平,行为方式有了“事后弥补”的特征;这种由被动式的行为方式变为主动式的行为方式,由无意识变为有意识的安全观念,不能说不是一种进步。
20世纪50年代,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的安全认识论进入了系统论阶段,从而在方法论上能够推行安全生产与安全生活的综合型对策,进入了近代的安全文化阶段。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高技术的不断应用,如宇航技术、核技术的利用、信息化社会的出现,人类的安全认识论进入了本质论阶段,超前预防型成为现代安全文化的主要特征;这种高技术领域的安全思想和方法论推进了传统产业和技术领域的安全手段和对策的进步。
人类安全文化的发展脉络见下表。
表1 人类安全文化的发展脉络
对安全文化理论和实践的认识和研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随着人们对安全文化的理解和自觉的运用和实践,人类安全文化的内涵必定会丰富起来;社会安全文化的整体水平也会不断得到提高;企业通过建设安全文化提升员工安全素质、创造有效预防事故的人文氛围和物化条件的效果将会显现。
只要有努力的安全文化建设之实践,必然会结出现代的安全文化之硕果。
通过对安全文化的研究,已初步认识到:安全文化的发展方向需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新技术、面向社会和企业的未来,面向决策者和社会大众;发展安全文化的基本要求是要体现社会性、科学性、大众性和实践性;安全文化的科学涵义包括领导的安全观念和全民的安全意识和素质;建设安全文化的目的是为人类安康生活和安全生产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人文氛围和物态环境。
三、安全文化的概念及定义
要对安全文化下定义,首先需要引用文化的概念。
目前对于文化的定义有100余种。
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领域,为了不同的应用目的,对文化的理解和定义是不同的。
在安全生产领域,一般从广义角度来理解文化的涵义,这里的文化不仅仅是通常的“学历”、“文艺”、“文学”、“知识”的代名词,而应从广义的概念来认识,“文化是人类活动所创造的精神,物质的总和”。
由于对文化的不同理解,就会产生对安全文化的不同定义。
目前对安全文化的定义有多种。
归纳一些专家的论述,一般有“广义说”和“狭义说”两类。
● “狭义说”的定义强调文化或安全内涵的某一层面,例如人的素质、企业文化范畴等。
如:1991年国际安全核安全咨询组在INSAG—4报告中给出的安全文化定义是:“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它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即核电厂的安全问题由于它的重要性要保证得到应有的重视”。
西南交通大学曹琦教授在分析了企业各层次人员的本质安全素质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全文化的定义:安全文化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
安全价值观是指安全文化的里层结构,安全行为准则是反映安全文化的表层结构。
并指出我国安全文化产生的背景具有现代工业社会生活的特点,现代工业生产的特点和企业现代管理的特点。
上述两种定义都具有强调人文素质的特点。
其次还有定义认为:安全文化是社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一部分,特别是以企业安全生产为研究领域,以事故预防为主要目标。
或者认为:安全文化就是运用安全宣传、安全教育、安全文艺、安全文学等文化手段开展的安全活动。
这种定义主要强调了安全文化应用领域和安全文化的手段方面。
● “广义说”把“安全”和“文化”两个概念都作广义解,安全不仅包括生产安全,还扩展到生活、娱乐等领域,文化的概念不仅包涵了观念文化、行为文化、管理文化等人文方面,还包括物态文化、环境文化等硬件方面。
广义的定义有:
1. 英国保健安全委员会核设施安全咨询委员会(HSCASNI)组织认为,国际核安全咨询组织的安全文化定义是一个理想化的概念,在定义中没有强调能力和精通等必要成分,因此提出了修正的定义:“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保健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
具有良好安全文化的单位有如下特征:相互信任基础上的信息交流,共享安全是重要的想法,对预防措施效能的信任。
”
2. 中国劳保科技学会副秘书长徐德蜀研究员的定义是:在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历程中,在其从事生产、生活乃至实践的一切领城内,为保障人类身心安全(含健康)并使其能安全、舒适、高效地从事一切活动,预防、避免、控制和消除意外事故和灾害(自然的、人为的或天灾人祸的);为建立起安全、可靠、和谐、协调的环境和匹配运行的安全体系;为使人类变得更加安全、康乐、长寿,使世界变得友爱、和平、繁荣而创造的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
3. 我们认为:安全文化是人类安全活动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精神、观念、行为与物态的总和。
这种定义建立在“大安全观”和“大文化观”的概念基础上。
在安全观方面包括企业安全文化、全民安全文化、家庭安全文化等;在文化观方面既包含精神、观念等意识形态的内容,也包括行为、环境、物态等实践和物质的内容。
上述定义有如下共同点:1)文化是观念、行为、物态的总和,既包涵主观内涵,也包括客观存在。
2)安全文化强调人的安全素质,要提高人的安全素质需综合的系统工程;3)安全文化是以具体的形式、制度和实体表现出来的,并具有层次性;4)安全文化具有社会文化的属性和特点,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属于文化的范畴;5)安全文化的最重要领域是企业,要建设好企业安全文化。
上述定义的不同点在于:1)内涵不同,广泛的定义既包括了安全物质层又包括了安全精神层,狭义的定义主要强调精神层面;2)外延不同,广义的定义既涵盖企业,还涵盖公共社会、家庭、大众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