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复习:运动学的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新高考物理高二知识点归纳

新高考物理高二知识点归纳

新高考物理高二知识点归纳新高考制度下,物理学科的知识点覆盖面广,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还要能够灵活运用。

以下是高二物理的知识点归纳,帮助学生系统复习。

一、力学基础1. 牛顿运动定律:包括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力的作用效果)和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

2. 运动学:涉及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以及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等运动规律。

3. 动力学:包括力的合成与分解、共点力平衡、摩擦力、动量守恒定律等。

二、能量与功1. 功: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功的正负。

2. 能量:包括动能、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

3. 能量转换与守恒:能量在不同形式之间的转换和守恒原理。

三、电磁学基础1. 电场: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电场线等概念。

2. 电流:电流强度、欧姆定律、电阻、电源等。

3. 磁场:磁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磁通量、安培环路定理等。

四、波动与光学1. 机械波:波的传播、波速、波长、频率、波的干涉与衍射。

2. 光的波动性: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

3. 光的粒子性: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等。

五、热学基础1.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在热力学过程中的应用。

2.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的概念和熵增加原理。

3. 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

六、现代物理初步1. 相对论: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和时间膨胀、长度收缩等现象。

2. 量子力学:波函数、量子态、不确定性原理等基本概念。

结束语高二物理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概念和公式,更要求能够理解物理现象背后的原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系统地归纳和复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为高考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也为未来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考物理:基础知识点整理,高分必备

高考物理:基础知识点整理,高分必备

高考物理:基础知识点整理,高分必备一、静力学:二、运动学:三、运动定律:四、圆周运动万有引力:五、机械能:六、动量:七、振动和波:1.物体做简谐振动,1.1在平衡位置达到最大值的量有速度、动量、动能1.2在最大位移处达到最大值的量有回复力、加速度、势能1.3通过同一点有相同的位移、速率、回复力、加速度、动能、势能,只可能有不同的运动方向1.4经过半个周期,物体运动到对称点,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5半个周期内回复力的总功为零,总冲量为,路程为2倍振幅。

1.6经过一个周期,物体运动到原来位置,一切参量恢复。

1.7一个周期内回复力的总功为零,总冲量为零。

路程为4倍振幅。

2.波传播过程中介质质点都作受迫振动,都重复振源的振动,只是开始时刻不同。

波源先向上运动,产生的横波波峰在前;波源先向下运动,产生的横波波谷在前。

波的传播方式:前端波形不变,向前平移并延伸。

3.由波的图象讨论波的传播距离、时间、周期和波速等时:注意“双向”和“多解”。

4.波形图上,介质质点的运动方向:“上坡向下,下坡向上”5.波进入另一介质时,频率不变、波长和波速改变,波长与波速成正比。

6.波发生干涉时,看不到波的移动。

振动加强点和振动减弱点位置不变,互相间隔。

八、热学1.阿伏加德罗常数把宏观量和微观量联系在一起。

宏观量和微观量间计算的过渡量:物质的量(摩尔数)。

2.分析气体过程有两条路:一是用参量分析(PV/T=C)、二是用能量分析(ΔE=W+Q)。

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内能看温度,做功看体积,吸放热综合以上两项用能量守恒分析。

九、静电学:十、恒定电流:直流电实验:十一、磁场:十二、电磁感应:十三、交流电:十四、电磁场和电磁波:1.麦克斯韦预言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用实验证明电磁波的存在。

2.均匀变化的A在它周围空间产生稳定的B,振荡的A在它周围空间产生振荡的B。

十五、光的反射和折射:1.光由光疏介质斜射入光密介质,光向法线靠拢。

运动学的基本概念与应用

运动学的基本概念与应用

运动学的基本概念与应用运动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

它通过分析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物理量,来揭示运动的本质和规律。

本文将介绍运动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一、运动学的基本概念1. 位移:位移是物体在某一时间段内从初始位置到终止位置的变化量。

通常用Δx表示,是一个矢量,包括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2. 速度: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位移。

平均速度指在某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即v=Δx/Δt。

瞬时速度指在某一瞬间的速度,即v=lim(Δt→0)Δx/Δt,是一个瞬时值。

3. 加速度:加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快慢。

平均加速度指在某一段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即a=Δv/Δt。

瞬时加速度指在某一瞬间的加速度,即a=lim(Δt→0)Δv/Δt,是一个瞬时值。

4. 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匀速运动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保持不变,即速度恒定;变速运动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会发生变化,即速度不恒定。

5. 自由落体:自由落体是指物体在只受重力作用下的自由下落运动。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恒定,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下。

二、运动学的应用1. 车辆行驶距离计算:运动学可以用于计算车辆行驶的距离。

通过测量车辆的平均速度和行驶时间,可以利用v=Δx/Δt的公式来计算车辆行驶的距离。

这对交通管理和车辆调度具有重要意义。

2. 运动员成绩分析:运动学可以用于分析运动员的竞技成绩。

通过测量运动员的速度和时间,可以计算出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平均速度。

根据平均速度的高低,可以对运动员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改进训练方法。

3. 坠物运动研究:运动学可以用于研究坠物的运动规律。

通过测量物体的自由落体时间和位移,可以计算物体下落的加速度。

这对于研究物体的质量和重力的关系,以及天体物理学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4. 机械运动分析:运动学可以用于分析机械装置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轨迹。

高考物理概念归纳总结

高考物理概念归纳总结

高考物理概念归纳总结物理是一门基础科学,也是高考中的一门重要科目。

在高考物理中,有许多重要的概念需要我们掌握和理解。

本文将对高考物理的一些重要概念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应对高考。

一、运动学运动学是物理学中研究物体运动的学科。

在运动学中,主要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

1. 位移: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位置变化量。

2.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量,即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3. 加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即速度与时间的比值。

二、力学力学是物理学中研究力及其影响下物体运动的学科。

在力学中,主要包括力、质量、牛顿三定律等概念。

1.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有方向和大小。

2. 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反映物体的惯性。

3.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4. 牛顿第二定律(动力学方程):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5.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任何作用力都有与之相等且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三、光学光学是物理学中研究光及其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学科。

在光学中,主要包括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概念。

1. 光的传播:光在真空中以光速传播,而在介质中速度较慢。

2. 光的反射: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遇到分界面就发生反射。

3. 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遇到分界面就发生折射。

四、电学电学是物理学中研究电、电荷等现象的学科。

在电学中,主要包括电荷、电流、电压等概念。

1. 电荷:带电物体所具有的物理性质。

2. 电流:导体中电荷通过单位时间所经过的数量。

3. 电压:单位电荷在电场中所具有的电势能。

五、热学热学是物理学中研究热、温度及其相互作用的学科。

在热学中,主要包括热量、温度、热机效率等概念。

1. 热量:热能的转移方式,是由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

高考物理课本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物理课本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物理课本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力学基础### 1. 运动学- 位移、速度、加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基本概念。

-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 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的直线运动。

### 2.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第二定律: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F = ma \]。

- 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3. 功和能- 功:力在物体位移方向上的分量与位移的乘积。

- 动能:\[ E_k = \frac{1}{2}mv^2 \]。

-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 二、电磁学### 1. 电场- 电场强度:描述电场对电荷的作用。

- 电势: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与电荷量的比值。

### 2. 磁场- 磁感应强度:描述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 安培环路定理:磁场的环路定理。

### 3. 电磁感应-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

-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

## 三、热学### 1.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转换形式。

### 2. 热力学第二定律- 熵:系统无序度的量度。

### 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状态方程:\[ PV = nRT \]。

## 四、光学### 1. 光的反射- 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 2. 光的折射- 折射定律: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方向改变。

### 3. 光的干涉与衍射- 干涉:两束或多束光波相遇时的相位关系。

- 衍射:光波通过小孔或绕过障碍物时的传播现象。

## 五、原子物理学### 1. 原子结构- 玻尔模型:描述氢原子的电子轨道。

### 2. 量子力学基础- 波函数:描述粒子状态的数学函数。

- 薛定谔方程: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

### 3. 核物理- 放射性衰变:不稳定原子核的自发转变。

- 核反应:原子核的重组过程。

高中物理概念大全

高中物理概念大全

高中物理概念大全高中物理是物理学的基础阶段,是进一步学习物理学的重要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生们将学习到许多重要的物理概念,这些概念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中物理的重要概念,包括力的概念、动量定理、能量守恒、电磁感应、光速等。

首先,力的概念是物理学的基础之一。

力是指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ma。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描述物体在受到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

其次,动量定理是另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

动量是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动量定理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内受到的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动量的变化量。

这个定理可以用来解释许多日常现象,例如,一个以高速运动的小球撞击另一个静止的小球,会使两个小球都运动起来。

能量守恒是另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

能量是物体运动、位置、速度等状态的函数,能量守恒是指在一个孤立系统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这个概念可以用来解释许多物理现象,例如,一个弹簧在振动时,它的动能和弹性势能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

电磁感应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当一个导线在磁场中运动时,导线中会产生电动势,这就是电磁感应现象。

这个现象可以用来解释许多电磁设备的工作原理,例如发电机和电动机。

最后,光速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常量。

光速是指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一个恒定不变的速度。

光速在许多物理学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例如在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时都需要用到光速。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的重要概念包括力的概念、动量定理、能量守恒、电磁感应、光速等。

这些概念是物理学的基础,对于理解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解决实际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们应该深入理解这些概念,掌握它们的运用方法,为进一步学习物理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掌握公式,通往成功之路高中物理是许多学生感到头疼的科目之一,其中公式的繁多和复杂程度更是让人头疼。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汇总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汇总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汇总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是高考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科目之一。

掌握好物理知识点,不仅可以为考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提供帮助,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下面对高考物理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汇总,以便考生能够更好地复习巩固。

1. 运动学知识点运动学是物理学中的基础知识,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

常见的物理知识点有: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在运动学中,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此外,还需熟悉相关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2. 力学知识点力学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学科之一,主要研究物体的受力、运动和静力平衡。

常见的物理知识点有:牛顿三定律、摩擦力、弹力等。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类型力的性质和作用,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以及力的平衡和不平衡状态。

3. 热学知识点热学是物理学中研究热量传递和热力学过程的学科。

在热学中,学生需要了解温度、热量以及热平衡的概念。

掌握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方法,理解热膨胀和热传导的原理和规律,以及熟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等。

4. 光学知识点光学是物理学中研究光的传播和光的性质的学科。

常见的物理知识点有: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光的波粒性等。

学生需要理解光的传播方式,了解光的折射、反射和衍射等现象,并能够应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5. 电学知识点电学是物理学中研究电荷与电场、电流与磁场、电磁感应等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常见的物理知识点有:电阻、电流、电压等。

学生需要理解电流的概念、电阻定律和欧姆定律,了解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关系,以及理解与电磁感应相关的现象和原理等。

6. 声学知识点声学是研究声波的传播和声音的产生、传播、接受和感受的学科。

常见的物理知识点有:声音的特性、音速、共振等。

在声学中,学生需要了解声波的传播方式和特性,理解共振现象的原理和规律,以及声音的衰减和干涉等现象。

总结:以上列举的是高考物理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仅供考生进行复习参考。

在复习过程中,学生应侧重于理解物理原理,熟练掌握公式和计算方法,并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进行分析和解决。

高中物理必修一运动学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运动学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运动学总结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高一物理必修一运动学一、几个常见易混淆的概念: 1、时刻和时间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

在时间轴上用一个点来表示。

对应的是位置、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

时间:是两时刻间的间隔。

在时间轴上用一段长度来表示。

对应的是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

时间间隔=终止时刻-开始时刻。

2、位移和路程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矢量。

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3、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1.平均速度: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即txv ∆∆=,单位:m /s 。

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它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

对于运动快慢一直在变化的“非匀速运动”(又叫变速运动),如果要精确描述物体每时每刻运动的快慢程度,就必须引入“瞬时速度”这个概念。

当Δt 非常小(用数学术语来说,Δt →0)时的tx∆∆就可以认为是瞬时速度。

4、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平均速度=平均速率= 5、速度和加速度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加速度:反映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即速度的变化率。

加速度的定义:速度的变化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即 a=tv ∆∆=t v v ∆-12。

加速度是矢量。

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并不一定相同。

两种常见加速度:切向加速度、法向加速度。

二、几种常见的运动 1、静止自然界最基本、最简单的运动形式。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特征:V=0、a=0 2、匀速直线运动定义: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相等的直线运动。

特点:a =0,v=恒量.位移公式:S =vt .3、匀变速直线运动(包括: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定义: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新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新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新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随着新高考的实施,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科目,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物理,以下是对新高考物理知识点的总结归纳,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力学1.1 运动的基本概念在力学中,我们需要了解运动的基本概念,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同时,还需要熟悉运动的基本方程和运动学图像的表示方法。

1.2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的基础,包括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

理解和应用这些定律,可以解决各种不同情况下的力学问题。

1.3 动能、功和机械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力,而功是力对物体所做的实际功效。

同时,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总和,能够帮助我们研究物体在力学系统中的运动情况。

1.4 质点系的运动在质点系的运动中,我们需要了解质心的概念以及质点系的合外力和合内力之间的关系。

同时,还需要熟悉质点系的动量定律和角动量定律。

2. 热学2.1 温度和热量温度是热学中的基本概念,测量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

而热量是物体之间传递热能的方式,能够让我们了解物体热平衡和热不平衡的情况。

2.2 理想气体理想气体是热学中的重要概念,其状态方程和理想气体状态变化规律是我们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同时,还需要了解理想气体在不同过程中的热力学特性。

2.3 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热传导是指热量在物体内部通过分子传递的方式,热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体的运动传递,而热辐射是指热量通过电磁波辐射传递。

了解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的特性,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与热能传递相关的问题。

3. 光学3.1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光学的基本概念,我们需要了解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以及根据这些定律解决与光的传播相关的问题。

3.2 光的干涉和衍射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叠加形成干涉现象,而光的衍射是指光波在物体边缘或孔径缝隙处产生衍射图样。

了解光的干涉和衍射的特性,可以解决与干涉、衍射相关的问题。

物理新高考全部知识点归纳

物理新高考全部知识点归纳

物理新高考全部知识点归纳物理是研究物质和能量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新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如下:一、力学基础1. 运动学: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圆周运动等,重点掌握速度、加速度、位移等基本概念。

2. 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动力定律)、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

3. 能量守恒定律:包括动能、势能、机械能守恒等。

4. 动量守恒定律:动量的定义、动量守恒的条件和应用。

二、电磁学1. 静电学:电荷、电场、电势、电容器、电势差等概念。

2. 电流与电路:电流的定义、欧姆定律、串联与并联电路。

3. 磁场:磁感应强度、安培环路定理、洛伦兹力。

4. 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

三、热学1.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的转换和守恒。

2.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的概念和熵增原理。

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描述气体状态的PV=nRT。

四、光学1. 光的反射与折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全反射。

2.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干涉条纹、衍射现象、偏振光。

3. 光的波动性:光的波长、频率、速度。

五、原子物理1. 原子结构:原子核、电子云、能级。

2. 原子核:核力、核衰变、核反应。

3. 量子力学基础:波函数、薛定谔方程。

六、相对论1. 狭义相对论:时间膨胀、长度收缩、质能等价。

2. 广义相对论:引力的几何化、弯曲时空。

七、现代物理1. 量子场论:粒子的场描述、基本粒子。

2. 宇宙学:宇宙的起源、宇宙背景辐射、宇宙膨胀。

八、物理实验1. 测量技术:误差分析、数据处理。

2. 基本物理实验:力学实验、电学实验、光学实验等。

结束语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理论的学习和实验的实践是相辅相成的。

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是基础,而将这些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则是学习物理的最终目的。

希望以上的知识点归纳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2020高考物理考点汇总-第1讲 运动学的基本概念 匀速直线运动

2020高考物理考点汇总-第1讲 运动学的基本概念 匀速直线运动

第一讲运动学的基本概念匀速直线运动1. 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的点.2. 参考系: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择一个的物体,这个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但一般情况下都是选择作为参考系.3. 时刻是指一瞬间,在时间坐标轴上为一点.时间是指终止时刻与起始时刻之差,在时间坐标轴上为,也称时间间隔.4. 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量,其方向由物体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其大小为两点间的直线距离.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量.5.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做相等的直线运动.6. 平均速度是粗略描述运动物体在里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定义式为,其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瞬时速度是精确描述运动物体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瞬时速率,简称速率,是标量.7. 加速度是反映的物理量,其定义式为.加速度是矢量,方向与的方向相同.1.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取决于其大小、形状相对研究的问题能否忽略.所以,质点不一定是很小的物体,例如研究地球绕太阳的运动时,地球可看做质点.2. 在一般运动中,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只有在单方向直线运动中,路程才等于位移的大小.3. 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平均速度为v=v0+v 2.4. 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变化大,加速度也不一定大.物体做加速运动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减速运动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5. 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如图甲所示)和v-t图象(如图乙所示).甲乙【例1】(2019届连云港学业水平模拟)研究下列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时,可视为质点的是()A. 空中技巧B. 长距离越野滑雪C. 花样滑冰D. 单板滑雪笔记:【例2】(2020届扬州学业水平模拟)如图所示,在体育摄影中有一种拍摄手法为“追拍法”.摄影师和运动员同步运动,在摄影师眼中运动员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景是运动的.摄影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运动的美.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A. 摄影师B. 太阳C. 大地D. 背景笔记:【例3】(2020届无锡学业水平模拟)2018年12月25日10点30分,从杭州东站出发的D9551次复兴号列车,历时2小时,准点到达终点站——黄山北站,这标志着杭黄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杭黄高铁的建设历时4年多,设计时速250 km,全长265公里,被誉为“中国最美高铁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历时4年多指的是时刻B. D9551从杭州到黄山的位移为265 kmC. 设计时速250 km指列车的平均速度D. 研究列车从杭州到黄山的运行时间时可将列车视作质点笔记:【例4】(2019届扬州学业水平模拟)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B.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C.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D.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笔记:【例5】如图所示是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物体甲、乙的位移图象.由图象可知()A. 甲比乙先出发B. 甲和乙从同一地方出发C. 甲的运动速率大于乙的运动速率D. 甲的出发点在乙前面x0处笔记:1. (2019届南通学业水平模拟)2017年4月,天舟一号飞船发射升空,经过轨道修正后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并进行推进剂补加等试验.下列可将飞船看成质点的是()A. 起飞阶段研究飞船的运动快慢B. 轨道修正阶段调整飞船的姿态C. 交会对接阶段观察锁扣的状态D. 推进剂补加阶段监测管路流量2. (2020届无锡学业水平模拟)如图所示,两架歼10A战机组成双机编队伴飞时,甲飞机上的飞行员发现乙飞机是“静止的”,则其选取的参考系是()A. 地面上的观众B. 甲飞机C. 远处的地面D. 乙飞机3. (2020届苏州学业水平模拟)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质量小的物体一定可以看做质点B. 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可以看做质点C. 研究高台跳水运动员在空中做翻转动作时,运动员可以看做质点D. 研究运动员百米赛跑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时,运动员可以看做质点4. (2019届如东中学模拟)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大量优美的诗篇,在这些诗篇中,不乏描述物理现象,揭示物理规律的诗句.下列诗词所描绘的情景中,包含以流水为参考系的是()A.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B.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C. 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D.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5. (2019届镇江学业水平模拟)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物体沿长度为L、高为h、底边长为s的光滑斜面的顶端滑至底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的位移大小为hB. 物体的路程为(h+L)C. 物体的位移大小为LD. 物体的路程为(h+s)6. (2019届扬州学业水平模拟)在公路上经常有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左图中的限速标志为平均速度大小B. 左图中的限速标志为瞬时速度大小C. 左图中的限速标志为加速度大小D. 右图中的距离标志为位移大小7. (2019届徐州学业水平模拟)滴滴打车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便利,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的打车明细,由此可以得知()A. 位移为4.3 kmB. 路程为4.3 kmC. 平均速度为7.2 m/sD. 最大速度为7.2 m/s8. (2019届南京学业水平模拟)某同学沿平直的公路骑行,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关于该同学的运动,描述正确的是()A. 整个过程中有两段是匀速直线运动B. 整个过程中有两段是匀加速直线运动C. 返程时的速度比出发时的速度大D. 在t=14 h时距离起点的位移最大9. 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量一定越大B. 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C. 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D. 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其加速度一定越大10. (2019届扬州学业水平模拟)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测出滑块的瞬时速度.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3.0 cm,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11 s,则遮光条经过光电门时,滑块的速度大小约为()A. 0.27 m/sB. 27 m/sC. 0.037 m/sD. 3.7 m/s11. (2020届盐城学业水平模拟)一个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是()A. OAB. ABC. BCD. CD12. (2020届盐城学业水平模拟)对不同物体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进行测量,所测得的物理量记录在下表中.请对照表中相关信息,判断加速度最小的物体是()物体初速度/(m·s-1) 经历时间/s末速度/(m·s-1) 汽车行驶0 3 9自行车下坡 2 3 8 飞机在天空飞行200 10 300 列车从车站开始出站0 100 20A. 汽车B. 列车C. 飞机D. 自行车第一讲 运动学的基本概念 匀速直线运动【知识扫描】1. 有质量2. 假定不动 大地3. 一段4. 矢 标5. 位移6. 某一段时间(位移) v =Δt Δx某一时刻(位置) 7. 速度变化快慢 a =Δt Δv速度变化 【典例透析】【例1】 B 解析:一个物体能不能看成质点,要看问题的具体情况而定,B 选项长距离越野滑雪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运动员,可以看成质点.A 选项中空中技巧、C 选项中花样滑冰、D 选项中单板滑雪都不能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运动员,不能看成质点.【例2】 A 解析:“追拍法”是跟踪运动的物体,将运动的物体看做是静止的,该图片是运动的轮滑运动员被摄影师当做静止的,而用镜头跟踪,故参考系是摄影师.故A 正确.【例3】 D 解析:历时4年多对应的是一段时间间隔,所以指的是时间,故A 错误;D 9551从杭州到黄山火车走的是曲线,265 km 指的是路程而不是位移,故B 错误;设计时速250 km 指列车的瞬时速度,故C 错误;研究列车从杭州到黄山的运行时间,能忽略列车的大小和形状,所以能看成质点,故D 正确.【例4】 D 解析:A 选项物体的速度很大,若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加速度为零,故A 错误;B 选项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故B 错误;C 选项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还和速度变化的时间有关,故C 错误;D 选项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故D 正确.【例5】 D 解析:位移图象能体现任何时刻物体所在的位置坐标,图线的斜率可以反映物体速度的大小.【冲关集训】1. A2. B3. D4. C5. C6. B7. B8. C9. D 10. A 11. C 12. B。

高考物理总复习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高考物理总复习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②都是过程量 联系
③一般情况下,物体(质点)的位移大小小于其路程,只有在物体(质点)
做 06 __单__向__直__线____运动时,其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
1.[教材母题] (人教版必修 1 P14·T1、T2)(1)以下各种说法中,哪些指 时间?哪些指时刻?
A.列车员说:“火车 8 点 42 分到站,停车 8 分。” B.“您这么早就来啦,等了很久吧!” C.“前 3 秒”“最后 3 秒”“第 3 秒末”“第 3 秒内”。 (2)某市出租汽车的收费标准有 1.20 元/公里、1.60 元/公里、2.00 元/公 里……其中的“公里”说的是路程还是位移?
6.P19~21 打点计时器使用什么电源?从纸带上如何确定物体的运动速 度?实验时,接通电源和拉动纸带的顺序是怎样的?
提示:交流电源;用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代表纸带上打这一点 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先接通电源后拉动纸带。
7.P24[科学漫步]测出的速度是不是瞬时速度? 提示:是瞬时速度。 8.P25[思考与讨论]加速度描述什么?加速度大说明什么? 提示:加速度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大说明物体速度变化 快。 9.P26~27 课本底图,你能根据飞机间距的关系做出什么判断? 提示:飞机正在加速前进。
1.(多选)下列关于物体是否可以看做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研究奥运游泳冠军叶诗文的游泳技术时,叶诗文不能看成质点 B.研究飞行中直升机上的螺旋桨的转动情况时,直升飞机可以看做质 点 C.观察航空母舰上的舰载飞机起飞时,可以把航空母舰看做质点 D.在作战地图上确定航空母舰的准确位置时,可以把航空母舰看做质 点
14.P38~39 阅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一段,体会“微元法”。 提示:时间分得非常细。 15.P40[思考与讨论]初速度为 0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x-t2 图象斜率的物 理意义是什么? 提示:斜率表示加速度的一半。 16.P41[问题与练习]T5,你还能作出 T5 的 v-t 图象吗? 提示:能,如图所示。

高三物理一轮总复习 专题1.1 运动学基本概念(含解析)

高三物理一轮总复习 专题1.1 运动学基本概念(含解析)

专题1.1 运动学基本概念【题型归纳与分析】考试的题型:选择题、实验题与解答题考试核心考点与题型:(1)选择题:运动图像的分析与应用(2)解答题:单独考察“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相关规律”或者“与牛顿定律的综合”(3)实验题:单独考察或者与牛顿定律的综合直线运动是高中物理的基础,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

近几年对直线运动单独命题较多,直线运动毕竟是基础运动形式,所以一直是高考热点,但不是难点,对本章内容的考查则以图像问题和运动学规律的应用为主,题型通常为选择题,分值一般为6分。

本章规律较多,同一试题往往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得到正确答案,多练习一题多解,对熟练运用公式有很大帮助。

注意本章内容与生活实例的结合,通过对这些实例的分析、物理情境的构建、物理过程的认识,建立起物理模型,再运用相应的规律处理实际问题。

近年高考图像问题频频出现,且要求较高,考查的重点是v-t图像和匀变速运动的规律。

本章知识还较多地与牛顿运动定律、电场中带电粒子运动的等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考查,并多与实际生活和现实生产实际密切地结合起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今后将会越来越突出地考查运动规律、运动图像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应用,在2018高考复习中应多加关注。

第01讲运动学基本概念课前预习● 自我检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2)体积很大的物体,不能视为质点。

(×)(3)参考系必须是静止不动的物体。

(×)(4)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5)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6)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在该时刻或该位置的运动方向。

(√)(7)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不可能为零。

(×)(8)甲的加速度a甲=2 m/s2,乙的加速度a乙=-3 m/s2,a甲>a乙。

高考物理力学必考知识点

高考物理力学必考知识点

高考物理力学必考知识点高考物理力学部分是考生必须重点掌握的内容之一,它是建立在牛顿力学基础上的科学领域,涉及到了质点运动、动力学、静力学以及万有引力等重要概念。

本文将结合高考物理力学的考点,对其中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深入的讲解,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一、运动学运动学研究的是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与时间的关系。

在高考中,考察最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相等,即速度恒定的运动。

关于匀速直线运动,考生需要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的计算方法,以及理解速度与位移、时间的关系。

2.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增加或减少的运动,即加速度恒定的运动。

对于匀加速直线运动,考生需要了解加速度的概念,能够计算运动过程中物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并掌握相关的公式和计算方法。

二、动力学动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原因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在高考中,重要的考点包括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它指出一个物体如果受到的合力为零,则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个定律的重点在于考生能够理解和应用力的平衡概念,将其应用于具体的物体运动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2.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中最重要的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物体受力和产生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ma。

考生需要熟悉这个公式的应用,并能够根据给定的条件进行计算。

3.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也被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它规定了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力的性质。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在物体A上的力与物体B作用在物体A上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考生需要理解这个定律的含义,并能够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三、静力学静力学是研究物体静止或平衡状态的学科。

在高考中,考察的静力学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力的合成、受力分析、平衡条件等。

高考物理运动学知识点全解

高考物理运动学知识点全解

高考物理运动学知识点全解在高考物理中,运动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板块,它为我们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提供了基础。

下面,我们将对高考物理中运动学的知识点进行全面而详细的解析。

一、基本概念1、参考系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一个假定为不动的物体作为参考,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就叫做参考系。

同一物体的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其描述可能会不同。

2、质点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就可以把物体看成一个只有质量、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点,称为质点。

3、位移和路程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路程则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4、速度和速率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矢量。

速率则是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5、加速度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加速度也是矢量。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速度公式:v = v₀+ at其中,v 是末速度,v₀是初速度,a 是加速度,t 是时间。

(2)位移公式:x = v₀t + 1/2 at²(3)速度位移公式:v² v₀²= 2ax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重要推论(1)平均速度公式:v =(v₀+ v) / 2(2)中间时刻速度:v(t/2) =(v₀+ v) / 2(3)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Δx = aT²3、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 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速度公式:v = gt(2)位移公式:h = 1/2 gt²三、运动图像1、 x t 图像横坐标表示时间 t,纵坐标表示位移 x。

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

2、 v t 图像横坐标表示时间 t,纵坐标表示速度 v。

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

专题0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与应用(解析版)2012-2021)高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0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与应用(解析版)2012-2021)高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0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与应用(2012—2021)目录题型一、运动学基本概念 (1)题型二、追击现象与图像综合考查 (2)题型三、运动学基本公式与推论的准确应用 (9)题型一、运动学基本概念1.(2021浙江)用高速摄影机拍摄的四张照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研究甲图中猫在地板上行走的速度时,猫可视为质点B. 研究乙图中水珠形状形成的原因时,旋转球可视为质点C. 研究丙图中飞翔鸟儿能否停在树桩上时,鸟儿可视为质点D. 研究丁图中马术运动员和马能否跨越障碍物时,马可视为质点【答案】A【解析】研究甲图中猫在地板上行走的速度时,猫的大小可忽略不计,可将猫看做质点,选项A正确;B.研究乙图中水珠形状形成的原因时,旋转球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旋转球不能看做质点,选项B错误;C.研究图丙中飞翔鸟儿能否停在树桩上时,鸟儿的大小不能忽略,不能将鸟儿看做质点,选项C错误;D.研究丁图中马术运动员和马能否跨越障碍物时,马的大小不能忽略不计,不能把马看做质点,选项D错误。

故选A。

题型二、追击现象与图像综合考查2.(2021广东)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

下列v t-和s t-图像描述了五条相同的龙舟从同一起点线同时出发、沿长直河道划向同一终点线的运动全过程,其中能反映龙舟甲与其它龙舟在途中出现船头并齐的有()A. B. C. D.【答案】BD【解析】A此图是速度图像,由图可知,甲的速度一直大于乙的速度,所以中途不可能出现甲乙船头并齐,故A错误;B.此图是速度图像,由图可知,开始丙的速度大,后来甲的速度大,速度图像中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由图可以判断在中途甲、丙位移会相同,所以在中途甲丙船头会并齐,故B正确;C.此图是位移图像,由图可知,丁一直运动在甲的前面,所以中途不可能出现甲丁船头并齐,故C错误;D.此图是位移图像,交点表示相遇,所以甲戊在中途船头会齐,故D正确。

故选BD。

3.(2018全国3)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湖南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湖南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湖南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的运动规律和性质的学科,是理科高考科目之一。

在湖南高考物理考试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

本文将对湖南高考物理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力学1. 运动学运动学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主要包括速度、加速度、位移、时间等概念。

在湖南高考中,要掌握运动学的基本公式和应用,例如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的位移公式。

2. 动力学动力学研究物体的受力和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牛顿三定律、动量和力的合成等内容。

湖南高考物理重点考察牛顿第一、第二定律的应用,以及动量守恒和动能定理等内容。

3. 万有引力万有引力是重要的物理定律,描述了物体之间的引力作用。

湖南高考物理要求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和应用,以及行星运动规律。

二、热学1. 热量与温度热量是物体传递热能的物理量,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程度。

湖南高考物理考察了热量和温度的概念、单位、换算等。

2. 热传递热传递是研究物体间热能传递的过程,主要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湖南高考物理涉及了热传递的基本概念和计算公式。

3.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学中的应用。

湖南高考物理要求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和应用,例如等压过程和等体过程的热量计算等。

三、光学1. 光的反射与折射光的反射与折射是光学的基础知识点。

湖南高考物理要求了解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表达式和应用,例如平面镜成像和透镜成像。

2. 光的波动性光的波动性是光学的重要概念,主要包括干涉、衍射和偏振等内容。

湖南高考物理考察了光的波动性的基本概念和现象解释。

3. 光的粒子性光的粒子性是光学的另一个重要概念,主要以光的光子理论为基础。

湖南高考物理了解了光的粒子性的基本内容和应用。

四、电磁学1. 电场与电势电场和电势是电磁学的基本概念,描述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湖南高考物理考察了电场和电势的基本公式和应用,例如电势差和电场强度计算等。

2. 电流与电阻电流和电阻是电磁学中的重要量,描述了电荷的流动和阻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物理复习:运动学的基本概念
1、参考系: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的另外的物体。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

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是静止的。

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但选择时要使运动的描述尽量的简单。

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
① 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② 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

且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
(1)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
(2)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
(3)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
[关键一点]
(1)不能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为标准来判断物体是否可以看做质点,关键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视为质点.
(2)质点并不是质量很小的点,要区别于几何学中的“点”.
3、时间和时刻:
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
位移用来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是质点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5、速度:
用来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是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其定义式为,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平均速度对变速运动只能作粗略的描述。

(2)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简称速度,它可以精确变速运动。

瞬时速度的大小
简称速率,它是一个标量。

6、加速度:用量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其定义式为。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变化量方向相同(注意与速度的方向没有关系),大小由两个因素决定。

易错现象
1、忽略位移、速度、加速度的矢量性,只考虑大小,不注意方向。

2、错误理解平均速度,随意使用。

3、混淆速度、速度的增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