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形成于民国时代的华人女性传统服装)

合集下载

旗袍文化知识点总结

旗袍文化知识点总结

旗袍文化知识点总结一、旗袍的起源与演变旗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

在那个时候,中国的服装文化遭受了外来文化的冲击,传统的汉服逐渐被西式服装所替代。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旗袍应运而生。

旗袍最初是民国时期上海的一种时尚,起先是改良自旗头制服的旗袍。

在旗袍的演变过程中,原本的长袍式样被改良为贴身剪裁,配以各种不同的面料和装饰,使得旗袍更加贴合女性的身体曲线,展现出女性的柔美与美丽,成为了当时上海女性流行的服饰。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旗袍也经历了不同的演变和改良。

尤其是在20世纪初至中期的中国,旗袍逐渐成为了女性的传统服饰之一,被广泛地普及和接受。

不仅如此,它还融入了更多的元素和创意,以适应不同的时代和社会需求。

近年来,随着复古风潮的兴起,旗袍再度成为了时尚圈和设计师们的新宠,其演绎方式也更加多样化,包括了现代的材质、印花和设计元素等,使得旗袍焕发出新的魅力。

二、旗袍的特点旗袍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它的款式、面料、剪裁和装饰等方面。

1. 款式:旗袍的款式通常为立领、右襟、斜裆和下摆开叉,整体呈现出简约、大方的风格。

2. 面料:旗袍的面料选用极为讲究,既要求手感舒适,又要求有质感。

常见的面料有丝绸、棉麻、蕾丝等,其中以丝绸最为常见。

不过,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面料也开始被运用到旗袍的制作当中。

3. 剪裁:旗袍的剪裁非常注重女性身段的曲线美,经过精准的裁剪和缝制,使得旗袍更贴合身体,展现出女性的柔美和美丽。

4. 装饰:旗袍的装饰通常以绣花、刺绣、对襟及腰带等为主,运用非常考究的线条和色彩搭配,以突出服装的整体美感。

三、旗袍的影响旗袍作为中国传统女性服装的代表之一,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

1. 形象塑造:旗袍被视作中国女性的传统服装之一,其典雅、大方的形象一直被视为中国女性的典范,对当代中国女性的着装审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旗袍代表着中国的优雅和韵味,通过其独特的设计和风格深受国内外的喜爱。

旗袍的演变

旗袍的演变


社会背景
民国建立初期的一段时间 里,由于西方文化与思想 的大量涌入,国家饱受列 强侵略和军阀战争之苦, 思想先进的年轻人积极学 习西方,特别是女性勇敢 地追求解放是中国封建社 会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当 时爆发的“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等以年轻 人为参与主体的社会运动, 为当时女性寻求思想解放 和平等权利提供了巨大推 动力。

民国旗袍
民国旗袍
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中国 旗袍风行了20多年,款式几经变化, 如领子的高低、袖子的短长、开衩的 高矮,使旗袍彻底摆脱了老式样,改 变了中国妇女长期来束胸裹臂的旧貌, 让女性体态和曲线美充分显示出来, 正适合当时的风尚,为女性解放立了 一功。青布旗袍最为当时的女学生所 欢迎,一时不胫而走,全国效仿,几 乎成为20年代后期中国新女性的典型 装扮。
添加标题
经过辛亥革命胜利后的女子放足、剪发运动,女性的解放到了20年代 中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伴随女权运动的发展,女子服男子长袍的现 象在全国也越来越普遍。

清朝旗袍
清代旗袍
在浓厚的清朝封建礼教氛围中,想 要妇女如现代一般外露曲线是不可 能的。 清代旗装的裁制一直采用直线,胸、 肩、腰、臀完全平直,使女性身体 的曲线毫不外露。尽管有观点认为 旗袍改于满族妇女的旗装,但旗袍 并不是旗装。
民国旗袍
30年代和40年代是旗袍的黄金时代,也是 近代中国女装最为光辉灿烂的时期。这时 的旗袍造型纤长,与此时欧洲流行的女装 廓形相吻合。此时旗袍已经完全跳出了旗 女之袍的局限,完全是一个“中西合璧” 的新服式了。先是有了“别裁派”的说法。 旗袍的局部被西化,在领、袖外采用西式 的处理,如用荷叶领、西式翻领、荷叶袖 等,或用左右开襟的双襟。
“旗袍”是专指民国出现的旗袍,还是包括清代“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 在内,旗袍概念的界定,和旗袍起源样式一样在学术界颇有争议。

旗袍

旗袍

旗袍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国服。

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民国20年代之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中文名旗袍典型特征右衽大襟立领盘扣侧摆开叉形成形式20世纪20年代明国身份国家法定礼服别称祺袍(台湾地区)现代身份外事场合礼仪服装,国际盛会礼服曾用名长衫、长袍适宜人群女性起始时间论及旗袍风尚的起始时间,通常认为在20世纪民国时期,郑逸梅先生即称“原来女子在清代穿短衣,不穿旗袍,旗袍在民国后始御之”。

至于具体的年份,以往的研究相对比较含糊。

周锡保先生和张爱玲女士均以为旗袍的流行在1921年以后,周氏还以1923年的画报等资料推断,所谓旗袍在其时的上海数十人中不过一二。

事实上,以当时上海的新闻界对社会现象敏感程度,一种新式样的风行必然会引起广泛的关注,但是在1925年5月以前的如《申报》等报纸上很难查到有关于旗袍的文字,而大量资料为旗袍在1925年的出现提供了佐证。

在作为旧帝都的北京,也有记载表明旗袍时尚始于1925年。

因此,将旗袍流行的起始时间视为1925年当为合理。

样式起源第一种以周锡保先生《中国古代服饰史》为代表,认为旗袍即是从清代旗女的袍服直接发展而来。

但也有学者认为:“民国旗袍虽然具有类似于旗女之袍的形式,却不再具有旗女之袍的涵义,如果完全认为民国旗袍是直接由旗女之袍发展而来,未免有失偏颇”第二种以袁杰英教授《中国旗袍》以及包铭新教授《中国旗袍》《近代中国女装实录》为代表,认为旗袍和旗装袍有一定继承关系,但同时认为旗袍的源头应是西周麻布窄形筒装或先秦两汉的深衣。

江南大学崔荣荣教授也在著作《近代汉族民间服饰全集》中说:“有些人质疑旗袍是满族服饰……我认为这些认知是片面和表面化的,汉族的袍服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而满族的袍和褂的历史渊源又从哪里来的呢?答案我想很容易得到。

(说明文)旗袍说明文中小学作文

(说明文)旗袍说明文中小学作文

旗袍说明文中小学作文旗袍是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也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

旗袍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

下面是我整理的旗袍说明文,欢送阅读。

旗袍说明文1一说起旗袍,我第一反响便是那些娇媚多姿的女子,旧上海最独特的风景。

静谧的长款,温婉的连袖,还有那古典精致的手工扣。

女子一穿上旗袍,女性特有的妩媚便展现出来,玲珑有致的身材,略施粉黛的玉颊好似一树清婉的梨花,一朵高雅的百合,一株艳红的牡丹。

民国是短暂的,但也是文化与岁月烙印最美的时期,旧民国确乎是一个动乱的年代,而在这纷乱之中,却有一种雅致古典的美——旗袍。

最开始对旗袍的认识是从那些民国的电视剧、电影中女主角的服饰看来的,当时只是单纯地被这种不同于现在这一年代的服装款式所吸引,那穿着旗袍的女子好似盛开到极致的东京樱花,娇小典雅,含情脉脉。

随它而来的,是岁月的模样,还有那独属江南烟雨的浪漫情怀。

“撑着油纸伞,单独彷徨在悠长、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怨愁的姑娘。

〞在戴望舒的雨巷中,我更愿意将那诶女子理解为一位身着青花瓷旗袍的女子,佳人漫步在江南烟雨色中,又让我对那一段风雨缥缈的岁月有了新的理解。

旗袍的妖娆似一朵盛开极致的牡丹,倾国倾城;旗袍的温婉那么如出水芙蓉,清新素雅。

旗袍上染上勾出精致细腻的线条,婉约天成,线条互相攀附绘出的花,盛开于时光的缝隙中,蓦然呈现出的是一种千年梦境一样沉淀的美。

旗袍,来自民国的岁月呼唤。

清假设莲花,美如玫瑰。

穿上旗袍,穿出了中国的古韵和智慧,也穿出了女性特有的美。

愿来得佳卿,一着旧色典雅的旗袍,漫步于苍苍竹林中,从浅草中拾得一只香囊,在那幽香中,再品流年的芬芳。

旗袍说明文2每个女人心中都有一个旗袍梦,妈妈也不例外。

这个暑假的某个晚上,妈妈带回一条粉红色、绸缎的旗袍。

这条旗袍做工精致,领口袖口都滚着金边,旗袍右下角还绣着一朵大大的牡丹花呢。

旗袍

旗袍

进入90年代以后,旗袍那浓郁的民族风格、华丽典雅的气氛开始被设计师运用到 时装里,并且对旗袍进行更大胆的创新。旗袍开駋有再度流行的趋势,以其适合 东方女性的创新。旗袍开始有再度流行的趋势,以其适合东方女性身材的特点, 越来越多的被礼仪小姐,以及影视世人所穿着。此外,很多华人女性在国际上, 将旗袍作为礼服穿着,这更加促进了旗袍的国际化和旗袍的重新崛起,旗袍作为 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代表逐渐世界所接受和认可
到30年代,时装业渐渐发达,日本的花洋纺,花麻纺等花色鲜亮的衣料拥入中国 市场,时装店、洋服店在繁荣地区出现,这些对旗袍的改良深刻的影响。这一时期 的旗袍更加趋于贴身,三十年代末以后,一改旗袍长至膝下的款式,恢复了衣长至 足、收腰,袖子发展成短袖,降低领子的高度,更加突出了东方妇性的曲线美。 40年代,对旗袍的改良更大胆,在款式上更加趋于现代化,线条更加简练、流畅, 旗袍从长至脚面又恢复了20年代以短为美的款式。从领子、开襟到袖子的长短等方 面都有很大的改进。40年代后期,大量的进品面料,如乔其纱,印花绸,丝绒,呢 绒等使旗袍面目一新。另外,吸收西式的裁剪方法,膝盖、短袖、无袖或七分袖, 斜襟或人字襟,既现代双不失民族特点。所以这一时期的旗袍更为人们广泛接受, 成为当时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
50年代以后,旗袍开始走下坡路。当时列宁装,学生服,灰色的军装及中山装 开始流行,职业妇女开始增多,她们不仅操持家务,还要工作,上下班要乘公共汽 车或骑自行车,这样旗袍就显的很不方便。旗袍只有在少数国际场合被作礼服穿用。 60年代后,自然灾害,生活困难,加上当时的背景,穿旗袍被当作资产阶级和资产 阶级生活方式遭到批判,蓝黑灰的服装大流行,旗袍几乎被人遗忘了。“文化大革 命期间,流行绿军装,人们对于旗袍更是无人问津。 到70年代,旗袍才再次被提起,但是人们已经对旗袍疏远了很长时间 ,年轻一 代可以说对旗袍一无所知,而且三四十年代时旗袍的优点在这个时期也不再适用了, 一直到八十年代,旗袍依然只限于某种礼仪场合

旗袍的名词解释

旗袍的名词解释

旗袍的名词解释旗袍,一种独特的中式服饰,承载着中华文化的优雅和传统的美。

它起源于上世纪初的上海,如今成为了中华传统服饰的代表之一。

旗袍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制作工艺,在时尚界和国际舞台上熠熠生辉。

那么,什么是旗袍?为何它如此受人喜爱和推崇呢?首先,旗袍是一种女性服装,因其剪裁合体,展现女性曲线美而广受欢迎。

它以修身的腰线和合身的设计凸显女性的婀娜多姿。

旗袍常见的领口是斜领、直领或无领,它们都能够展现女性的优雅和迷人的颈线。

旗袍的袖子一般较短,袖口修饰精美,增添了服装的艺术感。

裙身则多以A字形设计,轻盈而不失庄重,显示了女性的柔美和端庄。

此外,旗袍也有许多不同款式和花色的选择,从简约大方的单色到精致繁复的刺绣,都能够满足不同女性的审美需求。

其次,旗袍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以及精湛的手工技艺。

首先,选用优质的面料是制作一件精品旗袍的基础。

如丝绸、薄纱等材质都能够展现旗袍的飘逸。

然而,精湛的制作工艺才是制作旗袍的精髓。

旗袍的裁剪要确保合体,并且保留着足够的宽松度,以便于穿着者的活动。

接下来,使用传统的缝纫技术将旗袍的各个部分缝合起来。

这包括精致的衣领、袖口和裙摆。

最后,添加装饰物,如丝绸绣花、扣子、著名的“蝴蝶结”等,使旗袍更加华丽而独特。

旗袍作为中华传统服饰的代表之一,不仅在时尚界受到青睐,在国际舞台上也备受赞誉。

它成为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滩时尚文化的象征,并且在东方和西方的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旗袍的设计巧妙地结合了东方传统的审美与西方的时尚元素,使其在国际时尚界崭露头角。

例如,旗袍曾在1940年代的美国被赞誉为“东方的时尚之花”,并且在电影《西部往事》中被女主角穿着,展现了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此外,旗袍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旗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民族服饰中的“汉服”,并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熏陶。

旗袍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古代宫廷的服饰文化以及民间服饰的演变。

旗袍简介介绍

旗袍简介介绍

在清朝末期,一些汉族裁缝吸收了满族旗装 的样式,结合了汉服的特点,创新出了具有 汉族特色的旗袍。
20世纪20年代,旗袍在汉族地区逐渐普及, 成为当时非常流行的服装之一。
旗袍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旗袍的样式和 颜色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这个时期的旗袍注重裁剪和线条 设计,强调女性的曲线美和身体
线条的展现。
同时,一些新的工艺和材料也被 应用到了旗袍的制作中,如蕾丝
、绸缎等。
旗袍的普及
20世纪40年代,随着上海电影 业的兴起,旗袍成为了电影明 星们的首选服装之一。
上海电影明星们的穿着打扮, 进一步推动了旗袍在汉族地区 的普及和流行。
在新中国成立后,旗袍一度成 为了中国女性的代表性服装之 一,被广泛穿着。
02
旗袍的样式与特点
旗袍的样式
传统样式
传统样式的旗袍以长袖为主,腰部收 紧,下摆宽松,呈现出女性身体的曲 线美。
新式样
随着时代的变迁,旗袍的样式也在不 断变化。新式样的旗袍除了保留传统 元素外,还加入了更多的创新设计, 如短袖、无袖、开叉等。
旗袍的特点
贴身剪裁
旗袍的剪裁非常贴合女性身体,能够凸显出 女性的身材曲线。
旗袍简介介绍
汇报人: 2023-12-02
目录
CONTENTS
• 旗袍的起源与发展 • 旗袍的样式与特点 • 旗袍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 • 旗袍的搭配与穿着技巧 • 旗袍的流行趋势与未来发展 • 旗袍的鉴赏与收藏
01
旗袍的起源与发展
旗袍的起源
旗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代满族人的传统服 装“旗装”。
05
旗袍的流行趋势与未来发展
旗袍的流行趋势与未来发展
• 旗袍,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女性服饰的代表之一。它以 其独特的设计和风格,展现了东方女性的优雅和魅力。下面, 我们将从旗袍的流行趋势与未来发展、设计与改良等方面进行 详细介绍。

中国旗袍

中国旗袍

现代旗袍
①特点
现代旗袍在满清以及民国旗袍的基础上加强了展示女 性身材线条特点,由含蓄的、理想化的、局部的表现, 变为暴露、性感和全身的表现。
②展示
旗袍的发展演变
①旗袍的起源
旗袍是近代兴起的中国妇女的传统时装,而并非正式的传统民族服装旗 袍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加之可欣赏度比较高,因而富有一定收 藏价值。现代穿旗袍的女性虽然较少,但现代旗袍中不少地方仍保持了 传统韵味,同时又能体现时尚之美,所以也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②旗袍的演变
旗袍作为一种中国传统的服饰,风行于20世纪20年代 20年代的旗袍仍然宽大平直 30年代和40年代是旗袍的黄金时代,也是近代中国女装最为光 辉灿烂的时期,局部被西化,在领、袖外采用西式的处理 30年代末又出现了“改良旗袍”
旗袍的穿着特色
①旗袍的特征
现代旗袍的外观特征一般要求全部或部分具有以 下特征:右衽大襟的开襟或半开襟形式,立领盘 纽,摆侧开衩,单片衣料,收腰,无袖或短袖等。
②旗袍样式分类
旗袍的样式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 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 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长旗袍、 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
中 国 旗 袍
1. 简介旗袍 2. 旗袍的发展演变
3. 旗袍的穿着特色
4. 现代旗袍
旗袍
中文名 旗袍 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时期 20世纪20年代 曾用名 长衫、长袍
典型特征 民国身份 现代身份 适宜人群
外文名 cheongsam、chi-pao 别称 祺袍(台湾地区)
右衽大襟 立领盘扣 侧摆开叉 国家法定礼服 外事场合礼仪服装,国际盛装 女性
旗袍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 国国粹和国服 。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 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 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 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民国20年代之 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 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中国传统服饰旗袍课件

中国传统服饰旗袍课件

中国传统服饰旗袍课件目录•旗袍的起源与历史•旗袍的款式与特点•旗袍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旗袍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与应用•如何欣赏和选购一件优质旗袍•总结与展望:传承经典,创新发展CONTENTSCHAPTER01旗袍的起源与历史起源传说与文化背景起源传说关于旗袍的起源,有一种流传甚广的说法是起源于满族妇女的传统服装。

满族被称为“旗人”,因此她们穿着的服装也被称为“旗袍”。

文化背景旗袍作为中国传统服饰之一,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体现了古代中国的礼仪文化、审美观念以及社会等级制度。

民国时期民国时期是旗袍最为辉煌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旗袍在款式、图案和面料上都更加丰富多样,成为了当时女性时尚的代表。

清朝时期在清朝时期,旗袍逐渐成为了满族妇女的标志性服饰。

随着满汉文化的融合,汉族妇女也开始穿着旗袍。

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成立后,旗袍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寂。

然而,在近年来,随着复古风的兴起和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旗袍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

历史发展及流行时期地域特色与民族融合地域特色不同地区的旗袍在款式和细节上存在差异。

例如,京派旗袍注重宽松、舒适;海派旗袍则更加修身、时尚。

这些地域特色反映了不同地区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

民族融合旗袍作为满族的传统服饰,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元素。

例如,汉族的刺绣技艺和图案设计被广泛应用于旗袍制作中,丰富了旗袍的艺术表现力。

当代传承与创新发展当代传承为了传承和弘扬旗袍文化,许多设计师和手工艺人致力于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打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派旗袍。

同时,一些文化机构和高校也开设了相关课程和培训项目,培养更多的旗袍制作技艺传承人。

创新发展在传承的基础上,设计师们不断进行创新和尝试。

他们运用新的面料、工艺和设计理念,打造出更加符合现代审美和穿着需求的旗袍新品。

同时,一些品牌还将旗袍与其他服饰元素进行跨界融合,创造出更具时尚感和实用性的服饰单品。

CHAPTER02旗袍的款式与特点基本款式及变体长旗袍无袖旗袍及脚面,开衩,行动方便。

中国传统文化旗袍PPT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旗袍PPT课件
经过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演变,旗袍的各种基本特征和组成元素慢慢稳定下来,旗袍成为一种经典女 装,经典相对稳定,而时装千变万化,但时装设计师常从经典的宝库中寻找灵感,旗袍也是设计师灵感 的来源之一。
1930年10月参加国货时装展览会表演的务本女中学生。 20世纪40年代初期的织锦缎无袖双襟旗袍
发展 Development
彩绣阔镶边旗袍——清末满族妇女服装样式
特征 Feature
1.不同时代的旗袍: • 古典旗袍大多采用平直的线条,衣身宽松,两边开叉,胸腰围度与衣裙的尺寸比例较为接近。 • 近代旗袍进入了立体造型时代,衣片上出现了省道,腰部更为合体并配上了西式的装袖、旗 袍的衣长、袖长大大缩短、腰身也越为合体。 • 现代旗袍的外观特征一般要求全部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征:右衽大襟的开襟或半开襟形式,立 领盘纽,摆侧开衩,单片衣料,收腰,无袖或短袖等。 2.旗袍的派别: • 旗袍的京派与海派,代表着艺术、文化上的两种风格;海派风格 以吸收西艺为特点,标新且 灵活多样,商业气息浓厚;京派风格 则带有官派作风,显得矜持凝练。 • 海派袍是民国旗袍的典型。 3.旗袍的特点: • 旗袍是近代兴起的中国妇女的传统时装,而并非正式的传统民族服装;它既有沧桑变幻的往 昔,更拥有焕然一新的现在。旗袍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加之可欣赏度比较高,因而富有 一定收藏价值。 • 开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征之一,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要的。
产品发展
Product development
旗袍 The cheongsam
产品市场 Product market
旗袍不仅仅只是一件服装,还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中的一个 分支,在市场上,旗袍元素的产品随处可见。
电脑主机
坐厕
产品市场 Product market

旗袍审美文化内涵的解读

旗袍审美文化内涵的解读

旗袍审美文化内涵的解读旗袍,这一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服饰,不仅仅是一种服饰,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自民国时期开始,旗袍就成为了中国女性的代表服饰,以其独特的审美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人的。

在当今社会,旗袍不仅在华人女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更是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文化符号。

在审美文化内涵方面,旗袍的设计元素独特而丰富。

色彩上,旗袍通常采用红色、紫色、蓝色等传统色彩,以及颇具现代感的黑白搭配。

图案上,旗袍常运用龙、凤、牡丹、梅、兰、竹、菊等传统图案,寓意着吉祥、富贵、高雅等。

旗袍的剪裁也别具一格,如立领、斜襟、开叉等设计,完美地展现了东方女性的优雅身姿。

旗袍审美文化内涵的表现形式多样化。

一方面,旗袍作为一种象征,寓意着中国女性的柔美与坚韧。

另一方面,旗袍的美学价值体现在其精细的做工、华丽的面料以及独具匠心的设计上。

同时,旗袍也传达出一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美学理念,使得穿着者既能展现出优雅端庄的气质,又具备现代女性的独立与自信。

在现实生活中,旗袍审美文化内涵的应用广泛。

例如,在影视作品中,旗袍经常被用来塑造角色形象,传达故事情感。

《花样年华》、《色戒》等经典影片中的女主角身着旗袍,将东方女性的柔美与内敛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些文化活动和展览中,旗袍也成为了重要的展示内容,如上海旗袍文化展、北京时装周等,吸引了大量观众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旗袍审美文化内涵也在不断发展。

传统旗袍在保留经典设计的同时,也融入了现代元素,如运用高科技面料、创新剪裁等,以满足现代女性的审美需求。

旗袍的穿着场合也不再局限于正式场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日常生活中穿着旗袍,以此展现个性与品位。

这无疑为旗袍审美文化内涵的延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旗袍审美文化内涵的延展具有重要意义。

旗袍作为中华文化的一种象征,其审美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发扬有助于加深世界对东方文化的了解与认识。

旗袍审美文化的繁荣有助于推动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如苏绣、粤绣等传统工艺在旗袍制作中的应用。

中国旗袍介绍

中国旗袍介绍


代 装


旗 袍

40
年 代 的 旗 袍
改 革 开 放 后 的 花 瓶 式 旗 袍
可修改
6
•旗袍是源自我国满族(也是游牧民族之一)的民族服装。为了方便马 背上的生活,服装基本都以在两边开衩的袍服为主。
•由于男性是生产活动的主力,他们日常活动幅度较大,为了便于活动, 其袍服的开衩往往是除了在两侧之外,在正面和后面还各有一衩。
幸好风水轮流转,自从巩俐连续穿着几件旗袍式的礼服出席国际影展后,后来又有张曼玉在《花 样年华》身穿旗袍的精彩演出,令旗袍这一传统服装又在国际上掀起东方风潮来
可修改
8
Q&A

谢!
可修改
9
1、只要朝着一个方向奋斗,一切都会变得得心应手。20.6.166.16.202010:0010:00:23Jun-2010:00 2、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定功。二〇二〇年六月十六日2020年6月16日星期二
•女性的活动相对男性而言,其幅度要小,同时又要讲究文雅和美观, 其服装也就只在两侧开衩了(女人的袍服里面可是有裙子的)。
可修改
7
近年来,穿旗袍不知多时髦。就如cd、versace、ralph lauren……这些领导世界时装潮流的名牌, 都在设计上引用了旗袍元素。
尽管外国人被旗袍的美艳迷得如痴如醉,但作为华人的太太小姐们,却总是羞答答地半推半就, 不肯真正穿出旗袍的风范来。偶尔能看见旗袍的片角儿,也是在诸如酒楼饭馆之类的场合,效果自然 是惨不忍睹。
• 20世纪初,中国政治风云跌宕。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创立民国,剪辫发, 易服色,摧枯拉朽,把属于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送进了历史博物馆, 这一切为新式旗袍的延生创造了条件。

古法旗袍知识点总结大全

古法旗袍知识点总结大全

古法旗袍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古法旗袍的起源和发展1. 旗袍的起源旗袍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女式服装,起源于清朝末期民初时期。

当时,中国社会正在发生剧烈的变革,旗袍作为一种新式的服饰,反映了中国妇女在社会变革中的地位和角色的变迁。

2. 旗袍的发展旗袍最初是满族女性的传统服饰,后来逐渐传入汉族社会,并在民国时期得到广泛流行。

在这一时期,旗袍经历了从传统的宽松裙襦变为修身款式的改变,成为了中国现代女性服饰的代表。

二、古法旗袍的特点和款式1. 古法旗袍的特点古法旗袍通常是修身款式,突显女性的曲线美。

面料选用丝绸、绸缎等高贵的材料,颜色多为大红、墨绿、藏青等传统颜色。

2. 古法旗袍的款式古法旗袍的款式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又加入了现代的设计元素,使得旗袍更符合现代女性的审美需求。

旗袍的领子通常为立领,袖子为中式的宽袖,裙摆为直筒或下摆飘逸的款式。

三、古法旗袍的穿着礼仪1. 穿着方式古法旗袍的穿着方式通常是由右侧系带,左侧为开叉。

穿着时应保持端庄优雅,不宜过于暴露。

2. 配饰古法旗袍搭配的饰品多为传统的配饰,如发簪、耳环、手镯等。

古法旗袍需要搭配适合的发型和化妆,以突显女性的魅力。

四、古法旗袍的文化意义1. 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古法旗袍是中国传统服饰的代表之一,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代表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和美学价值。

2. 彰显女性的魅力古法旗袍注重对女性的曲线美的展现,通过修身的设计和典雅的面料,展现出女性的魅力和端庄。

3. 体现时尚与传统的结合古法旗袍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的设计理念,体现了传统与时尚的结合,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一部分。

五、古法旗袍的影响1. 对中国当代服饰的影响古法旗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国当代服饰的设计和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现代女性服饰的代表之一。

2. 对国际时尚界的影响古法旗袍的独特魅力吸引了国际时尚界的目光,它以独特的魅力和设计风格在国际时尚界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中国旗袍文化》PPT课件

《中国旗袍文化》PPT课件
旗袍的图案与寓意
传统吉祥图案
龙凤呈祥
龙和凤是中国文化中的神圣动物 ,象征着吉祥、权力和美满的婚 姻。在旗袍上绣制龙凤图案,寓
意着吉祥如意和美好姻缘。
牡丹花开
牡丹是中国的国花,象征着富贵 、荣华和繁荣。旗袍上的牡丹图 案,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
求和向往。
福禄寿喜
福、禄、寿、喜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的四大吉祥神,分别代表着幸 福、富贵、长寿和喜庆。旗袍上 绣制这些图案,寓意着祈求吉祥
刺绣与印花
传统旗袍以刺绣为主,而现代旗袍则运用了更多的印花技 术。这些精美的刺绣和印花图案丰富了旗袍的视觉效果, 使其更具艺术感和时尚感。
CHAPTER 04
旗袍的工艺与技艺
精湛裁剪技术
量体裁衣
根据穿着者的身材特点和需求进 行精确测量,确保旗袍合身舒适

立体裁剪
运用现代立体裁剪技术,使旗袍更 加贴合人体曲线,展现女性优雅身 姿。
CHAPTER 02
旗袍的款式与特点
传统款式分类
直筒型旗袍
A字型旗袍
H型旗袍
修身型旗袍
上下宽度一致,无明显 宽窄变宽,形似英文字 母"A",适合下半身较丰
满的女性。
上下宽度适中,无明显 宽窄变化,适合各种身
材的女性。
贴身剪裁,凸显女性曲 线美,适合身材匀称的
女性。
近代创新款式
珍贵面料选择
真丝面料
01
选用高品质真丝面料,质地柔软、光泽柔和,穿着舒适度高。
绸缎面料
02
绸缎面料表面光滑、质地紧密,具有良好的悬垂性和抗皱性。
锦缎面料
03
锦缎是一种具有提花效果的丝绸面料,色彩鲜艳、图案精美,
常用于制作高档旗袍。

中国旗袍文化内涵介绍

中国旗袍文化内涵介绍

中国旗袍文化内涵介绍旗袍是中国传统的女性服装之一,被称为“国花衣冠”,是中国民族服饰中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下面将从历史渊源、设计特点、寓意象征和传承演变等方面进行介绍,并阐述旗袍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和重要性。

一、历史渊源旗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的民国时期,最初是男性的军装。

后来经过一系列的改良和发展,成为女性的主要服装。

从20世纪初期开始,旗袍逐渐成为上海滩上流社会女性的时尚潮流,后来传到其他地区,受到广大女性的喜爱。

二、设计特点旗袍的设计特点主要体现在剪裁和细节处理方面。

旗袍特别注重女性的曲线美,紧身上部展现了女性的上身曲线,下部则延伸成裙摆,端庄而优雅。

旗袍的领子通常呈直角形状,袖子简洁明快。

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改良,旗袍的样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从最初的传统款式到现代时尚元素的加入,更加丰富多样。

三、寓意象征旗袍承载着丰富的寓意象征。

旗袍的紧身上身展现了女性的婀娜多姿,下部裙摆的展开则象征着女性的温柔和魅力。

旗袍所体现的是女性的美丽和柔情,充分彰显了中国女性的独特魅力。

同时,旗袍也承载着女性的自信和坚强,体现了中国女性的优雅与力量。

四、传承演变旗袍在传承演变过程中经历了很多的变化。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各种风格的旗袍都有所发展。

例如,北京旗袍、广东旗袍和上海旗袍等。

每个地区的旗袍都有其特有的风格和特点,体现了中国各地的文化和审美观念。

同时,现代旗袍也在设计上进行了革新,融入了各种时尚元素,使旗袍成为现代女性时尚的代表。

五、影响和重要性旗袍不仅仅是中国女性的服装,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体现了中国女性的优雅、自信和美丽,是中国女性的象征。

同时,旗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代表着中国古老的历史和传统价值观。

旗袍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也被广泛运用于舞蹈、戏曲和电影等艺术表演中,充分展示了中国的美。

总结起来,中国旗袍是一种富有文化内涵的传统女性服装。

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渊源和传统价值观,体现了中国女性的美丽、自信和坚强。

形容旗袍的诗句

形容旗袍的诗句

形容旗袍的诗句咏旗袍女三首:(一)锦袍素雅身段娇,春风拂柳展妖娆。

舞步轻盈惊四座,醉眼周郎瞩小乔。

(二)锦袍华贵淑女娇,玲珑曲折现苗条。

媚态横生销魂处,飘然漫步飞燕骚。

(三)锦袍炫丽仪态娇,圆臀玉腿细柔腰。

痴迷竟日旗服美,饱览娥眉乐陶陶。

五律·旗袍绿柳风中摆,新荷雨里摇。

亭亭长玉颈,款款小蛮腰。

乍现玲珑态,凭添妩媚娇。

从来民国范,大美数旗袍。

锦衣旗袍诗,曼玉花样时。

——巴金《激流三部曲》旗袍(形成于民国时代的女性服装):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

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民国20年代之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50年代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视为“封建糟粕”、“资产阶级情调”遭受批判。

80年代之后随着传统文化在内地被重新重视,以及影视文化、时装表演、选美等带来的影响,旗袍不仅逐渐在大陆地区复兴,还遍及世界各个时尚之地。

1984年,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

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起,历次大陆举行的奥运会、亚运会以及国际会议、博览会多选择旗袍作为礼仪服装。

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1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22届APEC会议上,中国政府选择旗袍作为与会各国领导人夫人的服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旗袍文化一、前言中国旗袍起源于中国上海。

旗袍,是一种内与外和谐统一的典型民族服装,被誉为中华服饰文化的代表。

它以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

旗袍是清代的旗人之袍,是贵族的衣饰,现代意义的旗袍,诞生于20世纪初叶,盛行于三四十年代,是中国女性服装的代表。

行家把上个世纪20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点,三十年代它到了顶峰状态,很快从发源地上海风靡至全国各地。

经过多年的修正与改良,旗袍已经成为最能体现中国女性美的服装,用最中国的布料,丝绸、锦缎,做成最中国的服装——旗袍,穿在发髻高挽、身段窈窕的中国女子身上,那种东方的美、东方的神韵,令人叹为观止。

旗袍在这里,已超脱了一般意义上的服装而成为一种象征,为什么它会成为经典,答案也正在这里。

旗袍的美是一种典雅而高贵的美,这种由旗袍内涵所决定的文化品位限制了它的普及、大众化,同时它对穿着者的要求也十分苛刻,这不仅仅表现在对身体的要求上,同时也表现在对穿着者内涵及气质表现上,而且,旗袍的出现对背景、环境、气氛要求特别讲究,我们不能设想一个菜贩身着旗袍脚趿拖鞋的模样,这是对美的糟蹋,我们同样也不能接受一个身着旗袍的女人不停地挖鼻孔和吐口水。

旗袍的美是一种距离的美,一种静止的典雅美。

旗袍追随着时代,承载着文明,显露着修养,体现着美德,演化为天地间一道绚丽的彩虹。

愿旗袍连接起过去和未来,连接起生活与艺术,将美的憧憬、美的风韵洒满人间。

旗袍是中华女性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服装。

说到传统,人们总要想到封建主义的保守、封闭,还有封建主义对妇女的各方面的禁锢。

数千年来,中华女性的着装是严肃的。

直到现在,严肃而正规的“职业女装”仍然占据着中国女性服装的主要地位。

凤冠霞帔,母仪天下,如果说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传统把妇女的最高期望值定到这里,那么最能说明一切奥妙的关键字眼就是“表现”。

把美好的体貌表现出来的唯一媒介是好的服装。

“霓裳羽衣”也好,“凤冠霞帔”也罢,除了对那种繁华尊贵的追求之外,无论如何也剪不掉那段渴望美丽、渴望风采浪漫。

旗袍的出现或许就因为如此吧。

人类文明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女性的服装也随着历史不断改变。

比起科技带给世界的巨大变化,人体却顽强地保持了原状,这虽然不能算是奇迹,却为服装发展史、提供了可能。

服装不能脱离人体而孤立存在,旗袍也一样。

女性的头、颈、肩、臂、胸、腰、臀、腿以及手足,构成众多曲线巧妙结合的完美整体。

旗袍的审美,似乎可以从这里谈起。

二、旗袍的历史演变1、清朝时期旗袍是我国一种富有民族风情的妇女服装,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

由于满族称为“旗人”,故将其称之为“旗袍”。

在清代,妇女服饰可谓是满汉并存。

清初,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而汉人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中期,满汉各有仿效;到了清代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日盛,甚至出现了“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的情况,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一些达官贵妇中流行起来。

流行于少数民族地区或游牧民族的袍服,一般都较为紧窄合体,以利于骑射或其他激烈活动,这种服式多采用左衽、窄袖,袍身比较适体。

历史上,汉族人民也曾多次采纳这种窄身合体的袍服样式,赵武灵王所推行的胡服骑射就是比较典型的事例。

唐代的胡服也风行一时,胡服在唐开元、天宝年间与胡妆、胡骑、胡乐同为时人趋奉,可算异域文化一次大面积的流行范例,属于长安街头当年的“舶来品”。

在辽、金、元及清朝等少数民族政权统治时期,合身的袍服都曾一度扮演着服饰的主角,虽然又都经历或表现出变得宽博的过程或趋势。

清代由于历时最长且较稳定,故袍服可视为典型服饰。

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世祖率兵入关,图表1清代蒙古人交领式袍服定都北京,继而统一全国。

随着政权的初步稳固,开始强制实行服制改革,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雉发易服浪潮,律令之严性命攸关,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说。

至此传统的冠戴衣裳几乎全被禁止穿戴,相传千年的上衣下裳的服饰形制只被保留在汉族女子家居时的着装中。

庆典场合不分男女都要着袍,各类袍服名目繁多,有朝袍、龙袍、蟒袍及常服袍等之分。

从字义解,旗袍泛指旗人(无论男女)所穿的长袍,不过只有八旗妇女日常所穿的长袍才与后世的旗袍有着血缘关系,用作礼服的朝袍、蟒袍等习惯上己不归为“旗袍”的范畴。

清朝统治者强调满语骑射,力图保持其固有的生活习俗和穿着方式,一方面要用满族的服饰来同化汉人,同时又严禁满族及蒙古族妇女仿效汉族装束,从顶治、嘉庆年间屡次颁布的禁令中,满族女子违禁仿效汉族妇女装束的风气之盛,可见一斑。

至清后期,亦有汉族女子效仿满族装束的。

满汉妇女服饰风格的悄相交融,使双方服饰的差别日益减小,遂成为旗袍流行全国的前奏。

清朝后期,旗女所穿的长袍,衣身为宽博,造型线条平直硬朗,衣长至脚踝。

“元宝领”用得十分普遍,领高盖住腮碰到耳,袍身上多绣以各色花纹,领、袖、襟、据都有多重宽阔的滚边。

至咸丰、同治年间,镶滚达到高峰时期,有的甚至整件衣服全用花边镶滚,以至几乎难以辨识本来的衣料。

旗女袍服的装饰之繁琐,几至登峰造极的境地。

此时的清王朝正摇摇欲坠难以为继,清廷内外交困,国力式微。

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攻破了清朝封闭的国门。

为挽救危亡,清廷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救国方略,派遣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军队也改练新军。

在中国学生和军人中最先出现了西式学生的操衣、操帽与西式军装、军帽。

洋装的输入,提供了评判美的另一种参照系,直接影响社会服饰观念的变更。

日后旗袍演化为融贯中西的新式款型,其受西方影响的改变可说即是由此开端。

2、民国时期——20世纪20年代1911年辛亥革命风暴骤起,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为西式服装在中国的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碍,同时也把传统苛刻的礼教与风化观念丢在了一边,解除了服图表 3元宝领旗袍图表 2满族女子薄长袍制上等级森严的种种桎桔。

服装走向平民化、国际化的自由变革,已经水到渠成,旗袍由此卸去了传统沉重的负担。

由于满族统治政权的消亡,旗袍此时穿着者甚少。

西式中式装扮熙熙攘攘纷繁并处。

旧式的旗女长袍既被摒弃,新式旗袍则在乱世妆扮中开始酿成。

20世纪20年代是旗袍发展的启蒙期。

民国建立初期, 辛亥革命刚刚推翻旧制, 政权仍不稳定, 人们思想及社会风俗逐渐转变, 且外界文化传入甚少,故旗袍样式与以往大致无异, 以直身平面裁剪为主;直筒、宽腰、不修身, 袖口比较宽大一般呈倒喇叭形状。

在装饰方面, 没有清代旗袍繁琐复杂的镶嵌滚绣的传统工艺, 多在衣服边缘进行装饰。

旗袍的样式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

1929年,当时的国民政府颁布服制的条例,规定旗袍为“齐领,前襟右掩,长至膝与踝中点,与裤下端齐,袖长至肘与手脉中点,色蓝,纽扣六”,这是典型的旗袍式样。

此时旗袍属于经典旗袍且主要流行于上海, 随后盛行于全国各地。

改良后的旗袍在20世纪30年代,几乎成为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

3、民国时期——20世纪30年代20年代以后到40年代,是近代中国女装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而30年代又可谓这一时期灿烂的顶峰。

也就是在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

20世纪30年代是旗袍发展的鼎盛期。

此时国家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受到西方影响且民国政图表4民国时期旗袍图表5民国改良旗袍府颁布了相关服装的条例, 将旗袍定为国服, 故旗袍样式有较大改进, 样式逐渐丰富, 注重体现女性的线条美和自身品味。

由单一平面剪裁变为多种剪裁方式的综合应用;贴合、收腰、修身, 袖口变窄;在肩上缝制了垫肩, 袍身增加了胸省, 出现了一些搭配旗袍穿的小物件, 比如帽子、披肩、头花配饰等。

此时旗袍属于改良旗袍且已流行于全国各地。

当时的式样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度等方面。

先是流行高领,领子越高越时髦,即使酷暑难熬的盛夏,在薄如蝉翼的旗袍上,也是配以高耸及耳的硬领。

不久又盛行低领,领子越低越摩登,即使是在寒冬之日,亦仅缀一道狭边。

袖子也是如此,时而兴长,长过手腕;时而又兴短,短至露肘。

同时,衣长的变化也是一个时期流行长,长到下摆曳地数寸;一个时期又兴短,短者下不过膝盖。

两边的衩开得很高,里面衬马甲,腰身变得很窄,称身贴体,能充分的显示女性的曲线美。

至30年代末期,由于受到欧美国家长裙渐盛的影响,旗袍又盛行加长,长及脚面,而开衩却提高到大腿,腰身紧缩,以达到显示女性身段修长的目的。

此时的时装流行中心早已由苏、扬移至上海。

商埠开放的上海华洋并处,五方杂居,成为十里洋场奢靡繁华之地。

当时上海是上流名媛的福地,她们热衷于游泳、打高尔夫、飞行术、骑马,奢华的社交生活和追赶时髦,注定了旗袍的流行。

由于上海一直崇尚海派的西式生活方式,从遮掩身体的曲线到显现玲珑突兀的女性美,使旗袍彻底摆脱了旧有模式,成为中国女性独具民族特色的“国服”。

上海又是妇女寻求解放的重镇。

传教士、商人、革命党人竞相创办女学,掀起了一股女权运动浪潮,寻求解放的社会大气候荡涤着服饰妆扮上的陈规陋习。

服装装饰一扫清朝矫饰之风,趋向于简洁,色调力求淡雅,注重体现女性的图表6民国女子旗袍合照自然之美。

旗袍最初是以马甲的形式出现,马甲长及足背,加在短袄上。

后将长马甲改成有袖的式样,也就成了新式旗袍的雏形。

据说得风气之先的上海女学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作俑者。

当时的女学生作为知识女性的代表,成为社会的理想形象,她们是文明的象征、时尚的先导,以至社会名流,青楼女子等时髦人物都纷纷作女学生装扮。

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旗袍,被称作Chinese dress的旗袍,实际上正是指30年代的旗袍。

旗袍文化完成于30年代,30年代是属于旗袍的黄金时代。

可以说到这时中国才有了真正的时装,现代意义上的时装。

外国衣料的源源输入,各大报刊杂志开辟的服装专栏,还有红极一时的月份牌时装美女画,都无疑推动着时装的产生与流行。

由于旗袍的修长适体正好迎合了南方女性清瘦玲珑的身材特点,所以在上海滩倍受青睐。

而加入西式服装特点的海派旗袍,也就自然很快从上海风靡于全国各地。

这样,作为海派文化的重要代表,海派旗袍便成为30年代旗袍的主流,我们所讲的30年代的旗袍也就是海派旗袍了。

30年代后期出现的改良旗袍又在结构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为称身合体。

旗袍虽然脱胎于清旗女长袍,但已迥然不同于旧制,成为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子的标准服装。

图表720世纪各式女士旗袍4、民国时期——20世纪40年代旗袍发展的平缓期。

受战争背景的影响, 国家经济萧条, 物价上涨, 为节省成本及使用方便, 旗袍整体风格更为简洁, 出现了“短”的流行趋势;且随着欧洲文化的渗透, 旗袍“中西结合”风格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