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1)
乘法与加减法混合运算应用题
1、小红、小英、小方三人踢毽子,小红一次踢18个,小英一次踢2个,小方一次踢6个,小红一次踢的是小方的多少倍?2、食堂有3袋大米,重300千克,两袋面粉重120千克,食堂里的3袋大米比两袋面粉重多少千克?食堂里的1袋大米比1袋面粉重多少千克?3、小明家养7只小鸡,养鸭的只数是鸡的4倍,小明家养鸭多少只?养鸭的只数比养鹅少5只,小明家养鹅多少只?4、冬冬家有2只白兔,灰兔的只数是白兔的7倍。
冬冬家养兔多少只?3、张老师带着5名同学去校外参观,每张车票5角钱。
来回共需多少钱?5、学校要在操场旁种一排树,每隔8米种1棵。
(1)从第1棵到第5棵相隔多少米?(2)一共种了9棵树,这个操场有多长?6、会议室里有6张3人沙发和15张单人沙发,此会议室一共可以坐多少人?6、小红今年9岁,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4倍,奶奶比小红大56岁。
妈妈和奶奶各是多少岁?7、小明、小华、小丽三人互相赠送了1张卡片。
他们一共赠送了()张卡片?8、小毛今年7岁,爸爸的年龄是他的5倍。
爸爸明年多少岁?9、一根绳子长97米,先用去了28米,又用去了45米。
(1)这根绳子比原来短了多少米?(2)还剩多少米?10、一个玩具熊50元,一辆玩具汽车20元。
小明拿100元钱,买了1个玩具熊和1辆玩具汽车用去多少元?11、屋里有10支点燃的蜡烛,被风吹灭了4支。
此时屋里还有多少支蜡烛?12、屋里有10支点燃的蜡烛,被风吹灭了4支。
到明天早晨还有多少支蜡烛?13、二(1)班有男同学27人,女同学21人,如果每排座8人能座几排?14、面包:每个3元,饼干:每包4元,饮料:每瓶6元;小刚: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应付多少元?小强有50元,买5包饼干,找回多少元?15、谁买的便宜,每枝便宜多少元?男孩:5枝铅笔15元,女孩:我的笔每枝4元,谁便宜?每支便宜多少?16、王红到超市想买一个书包、一双球鞋和一个足球。
标价为:书包28元,球鞋35元,足球26元。
王红去超市至少要带多少元钱?。
乘法、加减混合运算
烹饪配料
在烹饪中,我们பைடு நூலகம்常需要 计算各种配料的使用量, 这需要使用乘法和加减混 合运算。
数学问题中的乘法与加减混合运算
代数方程
在解决代数方程时,我们 需要使用乘法和加减混合 运算来化简方程或求解未 知数。
几何图形
在几何图形中,我们需要 使用乘法和加减混合运算 来计算面积、周长等。
概率统计
在概率统计中,我们需要 使用乘法和加减混合运算 来计算概率、平均数等。
乘法、加减混合运算
目录
• 乘法运算 • 加减混合运算 • 乘法与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 • 乘法与加减混合运算的注意事项
01
乘法运算
乘法的定义
乘法是一种数学运算,表示将一个数加到自己多次。
例如:5 × 3 = 5 + 5 + 5 = 15。
乘法的性质
交换律
a × b = b × a。
结合律
(a × b) × c = a × (b × c)。
示例
如 "3 + 2 - 1" 就是一个加减混合 运算的例子。
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顺序
在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应遵循先加 后减的顺序。
示例
对于表达式 "3 + 2 - 1",应先计算 "3 + 2",然后再用结果减去 "1"。
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
法则
加减混合运算应遵循基本的四则运算法则,即先乘除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 右进行。
括号的作用
括号可以改变运算优先级,当有括号时,应先计算括号内的运算。
灵活运用分配律
在乘法和加法混合运算中,可以灵活运用分配律简化计算。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案-三年级下册(苏教版)
第1课时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4~35页例1、想想做做1~6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认识综合算式,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了解递等式的书写格式,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混合运算的得数。
2.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类比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3.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养成勤思考,乐于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课前准备]课件练习纸学生课前完成预习任务[教学过程]数学小讲师:谈话: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有请今天的数学小讲师。
出示题目;黄瓜有5行,每行12棵。
番茄有30棵,黄瓜和番茄一共有多少棵?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课前,老师布置了预习任务,你们都完成了吗?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预习任务:1.预习数学书第34页例1,尝试列综合算式解决两个问题。
2.思考: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什么?3.完成数学书第35页想想做做1~6题。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交流预习的成果。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问题引导,明确目标出示例1主题图和问题(1)提问:这幅图说的是一件什么事?你从图中知道了些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请大家根据要求,在小组里交流。
出示活动要求,结合预习交流:①要求一共用去多少元,要先算出什么?②你能把两道算式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吗?③把你的想法和小组成员交流一下。
2.交流与展示(1)小组汇报算法解答,教师板书:5×3=15(元) 15+20=35(元)指出:要求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要用3本笔记本的价钱加上1个书包的价钱,因为3本笔记本的价钱不知道,所以要先用5×3=15(元)算出买3本笔记本要用的钱,15+20=35(元)计算一共用去多少元。
引导:你能根据上面的分步算式列出综合算式吗?指名列式,教师板书:5×3+20像这样,把解决问题时的两个分步计算的算式合并成的一道算式叫做综合算式。
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1)
2--×--3+12 = 6 +12
=18
=55++6--×4--88
81÷9-2 ---= 9 -2
=53
=7
三、巩固练习
(二)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
8×3+4 =24+4 =28
12-3×4 =9×4 =36
4+4÷4 =8÷4 =2
√
×
×
12-3×4 =12-12 =0
4+4÷4 =4+1 =5
二、探究新知
(三)练习辨析,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
5--4-÷--6-7 = 9 -7
=2
7+-5-4--÷-6 =7 +9 =16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 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
(一)下面各题第一步要先算什么?再用脱式计 算。
20-8--÷-2 =20- 4 =16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用脱式计算。
3-0--+--4-15
=34 -15
=19
-6-÷--3-×2
=2 ×2 =4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或只有
乘法、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 从左的往顺右序进行计算。
二、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想一想,先算什观么察,这再幅算图什,么你?知怎道样了列哪式些计信算息?? 你能列式解答“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吗?
三巩固练习
(三)小动物回家 3 20 4 5
4÷4+4 4×4÷4 4+4×4 4-4÷4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P50页第4题。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金鸡镇中心校黎艳丽【教学目标】⒈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计算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算式。
⒉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通过适当的练习,使学生及时巩固新学的运算顺序,并让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发展思维的逻辑性。
3.通过对比、推理总结出混合运算的顺序,培养交流合作的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形成一定的学习技能。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进行正确计算,会把分步算式按顺序合并成综合算式。
【教学难点】通过混合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算式。
(口答)20+10—5= 2×3×4= 3×5÷3=(提问:各题都是按什么顺序计算的)2.谈话:同学们都逛过文具店吗?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文具店看看。
3.提问:你能看图说说,图中有哪些学习用品,它们的价格各是多少吗?(生自由回答)二、探究新知(一)引导学生解答教材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1.出示问题(1):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
一共用去多少元?2.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答。
3.结合学生的交流,板书学生所列的分步算式,要求学生结合列出的算式说说思考的过程,并出示:一共用去多少元=买3本笔记本的钱+买1个书包的钱。
4.引出综合算式。
介绍:像刚才这样,求“一共用去多少元”时,列了两道算式,并一步一步地去解答。
这种方法叫“分步解答”,这两道算式叫“分步算式”。
我们还可以把这两道算式合在一起列成一道含有两步运算的算式。
结合数量关系式边介绍,边板书。
先写出求3本笔记本价钱的算式5×3,把它看作一个整体,并用它与20相加,即5×3+20,这样的算式叫作“综合算式”。
5.初步理解运算顺序,介绍书写格式。
三年级口算(乘加、乘减混合)
三年级口算(乘加、乘减混合)引言本文档旨在为三年级学生提供关于口算的知识和技巧。
口算是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重要方法,通过不断练和掌握口算技巧,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进行乘加和乘减混合计算。
乘法的加法运算乘法的加法运算是指在乘法运算中,配合使用加法运算符。
下面是一个例子:2 x3 +4 = ?在这个例子中,首先进行乘法运算,计算出 2 x 3 = 6,然后再将结果与 4 相加,得到最终答案 6 + 4 = 10。
通过不断练这种类型的口算题目,学生可以提高他们进行乘法和加法运算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口算题目。
乘法的减法运算乘法的减法运算是指在乘法运算中,配合使用减法运算符。
下面是一个例子:5 x 4 - 2 = ?在这个例子中,首先进行乘法运算,计算出 5 x 4 = 20,然后再将结果减去 2,得到最终答案 20 - 2 = 18。
通过不断练这种类型的口算题目,学生可以提高他们进行乘法和减法运算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口算题目。
乘加、乘减混合口算乘加、乘减混合口算是指在一个口算题目中,既有乘法运算,又有加法运算或减法运算。
下面是一个例子:2 x3 +4 - 1 = ?在这个例子中,首先进行乘法运算,计算出 2 x 3 = 6,然后将结果与 4 相加,得到 6 + 4 = 10,最后再从结果中减去 1,得到最终答案 10 - 1 = 9。
通过不断练这种类型的口算题目,学生可以提高他们进行乘法、加法和减法运算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口算题目。
总结口算是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重要方法。
通过不断练乘加、乘减混合口算题目,学生可以提高他们进行乘法、加法和减法运算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口算题目。
希望本文档对三年级学生的口算研究有所帮助。
参考资料- 张三. 口算训练指南.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9.- 李四. 口算习题集.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混合运算混合运算一
在混合运算中,如果一个表达式中同时包含多种不同级别的运算,那么在运算时,同一级别的运算会按照从左 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例如,在一个包含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混合运算中,如果各运算符之间没有括号 和优先级的规定,那么应该先进行乘法和除法运算,再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不同级运算的转换
总结词
在混合运算中,为了得到正确的计算结果 ,不同级别的运算可以通过添加括号或者 利用乘法分配律等方法进行转换。
详细描述
在混合运算中,由于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 合性的不同,为了得到正确的计算结果, 我们可以通过添加括号或者利用乘法分配 律等方法进行转换。例如,可以将减法运 算转换为加法运算,通过添加括号来改变 运算符的优先级。
03
混合运算的实例分析
数的混合运算
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2 × 3 + 5; 乘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6 × 4 - 10。
括号内的优先级
总结词
在混合运算中,括号内的运算具有优先级,括号内的运算会优先于外部的运算进 行。
详细描述
在混合运算中,如果一个表达式中包含括号,那么括号内的运算会优先于外部的 运算进行。括号内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四种运算会按照常规的运算顺序进 行,即先乘除后加减。
同一级运算的顺序
总结词
在混合运算中,同一级运算会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
06
总结与反思
混合运算的难点
掌握运算顺序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需要 先进行乘法运算,再进行加法 运算。学生需要熟练掌握这个
运算顺序。
理解运算意义
学生需要理解乘法和加减法的运 算意义,才能够正确进行混合运 算。
运用简便算法
在混合运算中,有些算法可以进行 简化,比如使用乘法分配律、结合 律等,可以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 准确性。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案例与反思6篇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案例与反思6篇《混合运算》教学反思篇一新版的课本中例题的呈现就是一道带中括号的综合算式,这样的呈现简单明了,但似乎没什么能吸引学生去探索的东西,所以我学习优秀教师的一些经验,创设了一个情境:“红花有525朵,黄花朵数有81朵,蓝花有56朵,绿花朵数是黄蓝朵数之差的3倍,求红花朵数是绿花的几倍?”接着指导学生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理清解题思路。
同学们自主思考得出:要求出红花朵数是绿花的几倍,就应该先算出的绿化的朵数。
先让学生通过列分步算式,再把分步算式并成综合算式。
许多同学把算式列成525 ÷(81-56)某2后,发现计算顺序与解题思路产生矛盾。
这时我出示了中括号,并说明当小括号不够用时,就可以请中括号来帮忙,而且在一个算式中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
从分布到综合突出运算顺序的一致性,因此学生自己尝试中发现错误,并在明确的错误原因基础上认识中括号,从而突出了中括号的作用,同时加强对比,不仅知道为什么用中括号,而且知道什么时候用中括号。
这样学生对混合运算的顺序清楚、扎实,用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我在教学设计上力求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练习设计上,有层次、有坡度,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有对运算顺序得分析,有针对运算顺序得改错,还有判断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在练习中提高。
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学生不习惯去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小括号与中括号不恰当的使用,我觉得本课还有一些提高空间:教学生明白综合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应更形象化!只是停留在让学生说还是远远不够的,要把抽象的、明理的东西搞得尽可能形象,从而更接近于小学生的实际,更容易接受。
如在教学中,可加入“画顺序线”,即可增加形象感,并多加入一些巩固练习,使学生熟能生巧。
《混合运算》教学案例与反思篇二《混合运算》教学案例与反思教学片断:1、出示例题图,看图,你们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指名交流。
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一等奖创新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一等奖创新教案)《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一、【课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混合运算》第一课时《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P34~35例1、想想做做T1~6。
二、【教材简解】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加、减、乘、除四则计算,能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等同级的两步运算,还初步接触了乘加、乘减(乘法在前面)的计算。
本单元的混合运算,从同级运算扩展到不同级运算,要求学生体会并掌握运算顺序,学会使用递等式表示运算过程与步骤,初步运用混合运算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混合运算是对四则计算的综合应用。
进行混合运算,要认真分析算式里有哪些运算,按一定的运算顺序逐步计算。
书上把“算式中有乘除法,也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这一条运算顺序,分解成“有乘法也有加减法”“有除法也有加减法”两段,降低了认知难度,方便教与学。
三、【目标预设】1.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含小括号的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2.能正确计算不含小括号的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能正确使用递等式,能准确表达计算过程。
3.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类比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正确的递等式格式。
难点——理解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根据题意列出综合算式,并用递等式正确计算。
五、【设计理念】本课内容难度不是很高,所以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从学生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独立探究和交流讨论中悟出乘加和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六、【设计思路】1.复习铺垫——学生在二年级已学过同级混合运算以及乘加、乘减(乘法都在前面)的相关内容,新课前让学生通过两道练习题,唤醒他们的已有知识经验,为新知做好铺垫。
2.关注算理——通过具体的情境,帮助理解运算顺序,让学生多表达,用数学的语言把计算过程描述出来,包括练习题,也可以让学生把混合运算放置到具体情境中,而不是单纯地计算核对答案,这样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会更深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说数学”的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例1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一等奖创新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例1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一等奖创新教案第一课时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P47例2教学分析:教学内容为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5单元例2,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
人教版主题图的教学中,求酸奶的总盒数时,学生倾向于先乘后加,呈现另一个算式3+4×3,得出乘法与加法一起运算时都要先算乘法。
学生能“记住”先乘除后加减,但是并不清楚为什么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因此,将这一课时(两级混合运算)拆分为乘法和加减法以及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两个课时,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体会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节课之前,已经理解了加、减、乘、除的实际意义,有了运用连加、连减、加减、乘加(仅限于先乘后加)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但把加、减法和乘除混合在一起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来说还是第一次。
另外学生可能会受到原有知识(连加、连减、加减、乘加混合)的干扰,仍然按照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思维习惯,而加减乘除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学生并不是很清楚,也不甚理解,这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悟、理解并掌握含有乘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体会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在学习的活动中,增强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乘法和加法、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复习同级混合运算师:老师这里有一组算式,熟悉吗?(电脑课件出示10+8-5 19+9-2 5×4÷2 15÷3×4)是呀,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你还记得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吗?师小结:是呀,就像同学们所说,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问题三: 在2+4×3=14这个乘加算式中为什么要先算 4×3再加2,可不可以先算2+4再乘以3呢? 在3×5-1=14这个乘减算式中为什么要计算方法就必须是先 算乘法再算加减法,否则肯定是错的,不信你算算 就知道了。
我的课讲完了
问题二: 不用加法算式也不用乘加算式,还可以计算这5 个果盘里共有几个红桃子吗? 答:可以的,我们还可以用乘减算式。 乘减算式就是有乘法也有减法的算式。 从上图可以看见有5个果盘,假如每个果盘都是 3个桃子,我们就可以用乘法计算:3×5=15(个) 这样计算就多算了1个桃子,因为第5个果盘只 有2个桃子,所以我们还要减去1个。 于是就有了3×5-1=14(个)这个正确的乘减 算式。
所以4个相同果盘里桃子的总数是12个。 最后一个果盘里还有2个桃子也要加上,所以 总共是12+2=14(个)。 像3×4+2=14(个)这样,有乘法也有加法 的算式就是乘加算式。 上面这个算式也可以写成这样: 4×3+2=14 (个)。 因为有4个相同的果盘,每个果盘里都有3个桃子 用乘法计算的结果也是一样的,还是原来4盘相 同数量的红桃子没变。 上面这个算式还可以写成这样: 2+4×3=14 (个)。 因为4×3 =12,一年级的时候我们都知道2+12 与12+2是一样的。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 第1课时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1课时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其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概念及运算顺序。
2. 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及运用。
3. 解决实际问题中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课本、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乘法和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及运算顺序。
2. 新课:讲解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概念、运算顺序及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3. 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2. 板书内容:概念、运算顺序、计算方法、例题、练习题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练习册上相关题目。
2. 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中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应用。
3. 拓展题:研究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避免出现错误。
2. 课堂练习环节,要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辅导。
3.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后作业要布置适量,既巩固所学知识,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应用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知识,培养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乘法与加法、减法的混合运算》 ︳青岛版
《乘法与加法、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课标分析:新课程中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节课的知识---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在第一学段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要求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混合运算,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注意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即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邓,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本信息窗呈现的是一家三口去参加采摘节的情境,包含两幅图。
左图包含的主要信息有:一共有60只篮子,来了18家,每家分3只篮子。
借助问题“还剩几只篮子?”引入对含有减法和乘法的混合运算的学习。
右图包含的主要信息有:一辆大巴车上共有48人;两辆中巴车,每辆车有26人占借助问题“3辆车一共乘坐了多少人?”引入对含有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的学习。
最后,借助问题“在一个算式中既有加(减)法,又有乘法,应先算什么?”引发学生对运算顺序的思考,总结出“先算乘法,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
通过该信息窗的学习,学生能够列综合算式解决乘加、乘减计算的问题,明确包含乘法和加(法)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
学情分析: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计算,能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等同级的两步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
这些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为了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教材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采取螺旋上升的方式,由浅入深地促使学生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在有加法和乘法的计算中,无论乘法在前和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1
用“ 75-4×9 = 75-36 = 39
”画出先算的部分,再计算。 16+54÷9 = 16+6 = 22 32-72÷8 = 32-9 = 23
观察前面的算式,说一说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我们按 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分步算式 综合算式
在计算综合算式时,为了看清运算的过程,一般都要写 出每次计算的结果,用递等式表示。
50-8 ×5 = 50-40 = 10(元)
买1棵樟树树苗要10元,买5棵松树树苗要40元。买1棵 问题:买一棵樟树树苗比买一棵松树树苗贵多少元? 樟树树苗比买1棵松树树苗贵多少元?
1棵樟树树苗价格 - 1棵松树树苗的价格=每棵贵多少元 你能列一个综合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吗?注意书写规范。
比一比,算一算
(1)9×5+18 = 45+18 = 63 (2)8×7-18 = 56-18 = 37 (3)56÷7+9 = 8+9 = 17
18+9×5
= 18+45 = 63
56-3×6
= 56-18 = 37
8+36÷4
= 8+9 = 17
=73
=47
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
一、直接写出得数。
15+27= 42 4×7= 28 12+17+20= 49 3×2×7= 42 38-19= 19 48÷6= 8 15+27-30= 12 9×3+25= 52
+18=26 =8
二、看与问
一棵樟树树 1、观察图片,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苗要多少元? 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三、做与说一棵樟树树 苗要多少元?
1、加减法与乘法的混合运算
1、加减法与乘法的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材第59页加减法与乘法的混合运算。
教学提示: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计算,这些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为了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教材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由浅入深地促使学生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在有加法和乘法的计算中,无论乘法在前和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通过活动,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发展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逐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这一内容的学习也为今后的小数、分数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2、过程与方法:经历对比、推理、总结混合运算的特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重点、难点: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的计算。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草稿本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到文具店买过学习用品吗?生:买过。
师:买过什么文具?生:买过2个笔记本和1支笔。
师:你买的笔记本每个几元,笔每只几元?生:笔记本每个2元,笔每只1元。
师:,你们能帮他算一算一共要用去多少钱吗?生:5元。
师:你怎么算的?生:先算笔记本的钱2×2=4(元),再算4+1=5(元)师:说得很好。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类的问题。
出示课题:加减法与乘法的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例题师:生读题,说说要解决的问题。
生:买文具盒和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师:独立列分步算式解决问题。
小组内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生:先算6个文具盒多少钱,就是6×7=42(元)再算一共用去多少钱。
就是42+55=97(元)师:谁能把这两个算式合并到一起吗?生:可以写成:6×7+55生:还可以写成:55+6×7师:这两个算式对不对。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混合运算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混合运算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运算顺序、解决复合运算题目等内容。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混合运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举例: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比小明多2个苹果,小华有多少个苹果?(3 + 2 = 5,小华有5个苹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讲解和强调,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核心知识,突破难点,提高数学素养。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同时进行乘法和加减法运算的情况?”(如购物时计算总价)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混合运算的奥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不含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让学生初步掌握用递等式实行脱式计算的过程和书写格式,并初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初步掌握不含括号的乘法和加、减法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准确实行计算。
2.在学会用递等式表达两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审题、细心计算、主动检查的习惯。
3、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类比迁移和抽象概括的水平,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将本课学习的策略内化成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
教学过程
一、直接板书课题
出示教学目标
指名学生读教学目标
二、新授
1.出示例1的情境图,谈话:小军和小晴一起去商店买学习用品。
从这幅图中你都观察到了哪些学习用品,它们的价格各是多少?
学生交流汇报
3.引导学生解答教材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1)出示问题(1):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
(2)通过交流,板书学生所列的分步算式,并要求他们结合列出的算式说说思考的过程。
(3)引导综合算式。
介绍:像刚才这样,求“一共用去多少元”时,列了两道算式,并一步一步地去解答,这种方法叫“分步解答”,这两道算式叫“分步算式”。
我们还能够把这两道算式合在一起列成一道含有两步运算的算式。
结合解题思路边介绍,边板书。
写出求3本笔记本价钱的算式5×3,将5×3 看作一个整体,并与20相加,即5×3+20,这样的算式叫综合算式。
(5)初步理解运算顺序,介绍书写格式。
提问:用这道综合算式求一共用去多少元,应该先算什么?
师明确:在计算综合算式时,为了看清楚运算的过程,一般用递等式表示。
第一步另起一行,对齐算式的左端写“=”,再在“=”后面写3×5的运算的结果,没能参加运算的部分“+”与“20”要照抄下来写在相对应的位置(第二行的第一个数字与上一行第一个数字对齐),板书: 5×3+20
=15 + 20
讨论交流:接下来该算什么?你认为15+20的结果应该写在什么位置?
明确:接着对齐第二行的“=”,在第三行写“=”,并在“=”后面写第二步运算的结果。
别忘了在得数后面写上单位名称和答语(教师边说边板演)
5.引导学生解答教材提出的第二个问题
(1)出示问题(2):小晴买2盒水彩笔,付出50元,应找回多少元?
(2)启发:要解决这个问题,能够怎样想?
(3)鼓励:试着列出综合算式,如有困难,能够先列分步算式。
(4)讨论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提问:这道综合算式应该先算哪一步?
要求学生根据确定的运算顺序,试着用递等式计算。
6.归纳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引导比较:观察2道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指出:像这样的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中,不管乘法在前还是在后,
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接下来我们带着这些经验一起去闯关,出示第一题,先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再让学生完成计算。
组织交流:16×6的积要写在“-”的前面还是后面?4×15 积要写在“+”的前面还是后面?为什么?
2.“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独立思考,标出每题的错误之处并改正错误
说说每题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
讨论后得出:计算混合运算时,一要弄清运算顺序,二要注意准确书写每一步计算的过程。
3.“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组织交流:说说分别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即在没有括号的算式中,如果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
板书设计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3×5+20 50-15×2
=15+20 =50-30
=35(元) =20(元)
答:一共用去35元。
答:应找回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