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讲 浪漫主义与普希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讲浪漫主义与普希金

一.浪漫主义文学运动

1.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与发展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不但在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转折时期,而且也是文学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浪漫主义得到了辉煌的发展,它席卷全欧,并且在一些国家发展成为强大的文艺运动。

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是由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的社会政治状况决定的。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政权,建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法国革命后的现实宣告了启蒙运动理想的破灭,在广大社会阶层中引起一种普遍的失望情绪,浪漫主义正是这种失望情绪在文学上的反映。

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也对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兴起产生了影响。另外,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这个时期流传甚广,他们的思想对浪漫主义思潮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浪漫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吸收了以前文学的一些经验。18世纪英国感伤主义文学对浪漫主义思潮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卢梭对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的宣扬,对想象的崇尚,以及返回自然的主张,对浪漫主义思潮的形成起了重大作用。

浪漫主义是在对古典主义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浪漫主义者反对古典主义的泥古倾向和理性教条的束缚,强调创作自由,强调情感和想象在创作中的作用。

2.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作为一个有着共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哲学思想基础的文艺思潮,浪漫主义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点。如浪漫主义作家强烈地不满现实,对庸俗丑陋的现实极为反感,而对一些非凡的事物有强烈的兴趣。他们一般不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而偏爱表现主观的理想。浪漫主义者反对古典主义枯燥而冰冷的“理性”,而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他们的作品有着鲜明的感情色彩。在内容上,有抒发对大自然的强烈的爱,也有对民间文学的重视;在体裁上,经常采用的是那些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体裁,如抒情诗、抒情叙事诗、以神话为题材的戏剧和历史剧等。

二.普希金和他的诗歌

普希金(1799-1837)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杰出代表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者。俄国文学之始祖,伟大的俄国人民诗人,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在文学史上具有光辉的地位。

1799年6月6日出生于莫斯科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双亲赋闲,伯父是名著名诗人,父母也爱好文学,家里沙龙经常高朋满座。在家庭教师的照料下,普希金自幼熟读古典著作,8岁开始写诗。到12岁,进入彼得堡专为贵族子弟开办的高级法政学校——皇村学校读书。这里号称“自由

的摇篮”,他受到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第二年,爆发了卫国战争,战后,他结识了一些驻扎在皇村的进步军官,从而了解到许多政治新闻,读了不少查禁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和军官恰达耶夫的接近,大大拓宽了他的政治视野。此时他正式开始了诗歌创作,15岁时即1814年在杂志上发表了处女作《致诗友》,还在12月党人的秘密集会上朗读自己的诗作。

1817年,他从皇村学校毕业,以10品文官官衔在外交部任职,同时积极参加文学和社交活动。这一年,他写出了反专制、歌颂自由的政治抒情诗《自由颂》。1818年,写出《致恰达耶夫》,反映了12月党人的革命理想和决心,具有明朗清新的抒情风格,此诗的最后一句“在专制暴君的废墟上,将会写上我们的姓名”,后来被十二月党人刻在他们的秘密徽章上。1820年,他完成了叙事长诗《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根据民间传说改编,自由乐观的精神,脱稿的当天,老诗人茹科夫斯基把自己的画像赠给普希金,上写:“失败的老师赠与成功的学生。”他在文坛上锋芒毕露,特别是那些“自由诗歌”的影响与日俱增,沙皇当局对此极为恐慌,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说:“普希金弄得俄国到处都是煽动性的诗歌,所有青年都争相传诵,应该把他流放到西伯利亚去。”果然在1820年春,判处普希金流放西伯利亚,只是由于茹科夫斯基等著名诗人的奔走,才以调任名义改为流放南方。

1820年5月,在赴任途中他患病,恰遇卫国战争英雄、老将军拉耶夫斯基一家,便随同他们转赴高加索和克里米亚等地休养。难忘的四个月的旅行结束后,普希金到了任上,长官宽厚慈祥,派他去考察风土民情,于是,他一方面与十二月党人的南社频繁接触---他接近过“第一个十二月党诗人”拉耶夫斯基,会晤过十二月党人领袖彼斯杰尔,写了杀死暴君的诗篇《短剑》(1821),在十二月党人中广为流传,成了革命的号角。另一方面领略了绮丽的克里米亚风光:雄伟的高加索群山、浩翰的海洋、峻峭的克里米亚海岸、广阔的草原,无不给了他新的灵感,使他写出了一组叙事诗:《高加索俘虏》(1821)、《强盗兄弟》等,都具有积极的、叛逆的浪漫主义色彩。

1823年,普希金被调到敖德萨,在南俄总督手下,因为迷恋上总督夫人,引起总督憎恨。沙皇将普希金革职,转而将他流放到他父亲的领地米哈依洛夫斯克村,过了两年被幽禁的生活。在这里他钻研俄国历史,收集民歌故事和童话,如《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大大丰富了创作内容和民族特色。普希金一生写了800多首抒情诗,其中《致大海》(1824)、《致凯恩》(1825)、《冬天的黄昏》(1825)、《我曾经爱过你》(1829)等都是俄国古典诗中的珍品。临近的三山村有个女地主奥西波娃是普希金的远亲,她共有五个女儿,成了诗人的天堂,诗人同她们玩笑,在她们的纪念册上题诗,比如给奥西波娃的二女儿题了一首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尤其是凯恩的出现,唤醒了爱情与灵性,早在1819年二人就相识,美女凯恩嫁了个比她大35岁的老将军。三山村后来改名为普希金村。除此以外,得以潜心创作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和现实主义历史剧《鲍利斯·戈都诺夫》(1825)。

1826年,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不久,新继位的沙皇尼古拉一世为了收买人心而把普希金招回,但普希金并没有被收买,他向沙皇表示:“我会站在叛乱者的行列里”。1827年十二月党人就义一周年,他写了《阿里昂》表示与十二月人共命运:“舵手死了,水手们也都死了/只剩下我一个隐秘的歌者/被暴风雨掷到了海岸/我依旧唱着昔日的颂歌。”同年他托玛丽亚将《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带给十二月党人,高度评价革命事业,并号召他们继续斗争。

1828年12月,诗人在舞会上遇到绝代佳人娜塔丽亚冈察洛娃,对方刚16岁,诗人一见钟情,马上求婚,次年被接受,二人订了婚。父亲送他一个领地,1830年秋天,普希金为了办理财产过户手续而来到父亲的领地波尔金诺,因为瘟疫流行,只好住了三个月,这是灵感爆发的三个月,文学史上称为“波尔金诺之秋”,他完成了《叶甫盖尼·奥涅金》,四个小悲剧,写了一些短篇小说《别尔金小说集》和许多抒情诗。《驿站长》开创了俄国文学“小人物”题材的先河。

1831年初,普希金从波尔金诺回到莫斯科不久就与19岁的娜塔丽亚冈察罗娃结婚,才子佳人,珠连壁和。娜塔丽亚迷恋上流社会、宫廷舞会,二人迁居彼得堡。不久,在皇村花园里散步时偶遇沙皇,尼古拉一世也垂涎于娜塔丽亚的美色,为了能经常看到娜塔丽亚,而于1833年赐给普希金一个通常给予贵族少年的宫廷近侍的头衔,普希金感到屈辱,又不得不在宫廷供职。不久,沙皇追求诗人的妻子已经成为社交界公开的新闻。

1833年8月,诗人到民间采访,9月,又来到波尔金诺,在那里又完成了叙事诗《青铜骑士》、小说《黑桃皇后》等重要作品。小说《黑桃皇后》在俄国文学史上是第一个批判资本主义金钱骑士的作品。1836年诗人还创办了《现代人》,发表总结自己创作的著名短诗《纪念碑》。

由于普希金的进步思想威胁着沙皇的统治,引起彼得堡统治集团的不满,他们终于使用阴谋手段,借法国公使馆的丹特士男爵调戏娜塔丽亚之机,挑起二人的决斗,1837年1月27日,普希金瞒着妻子去与丹特士决斗,在决斗中身负重伤,被抬回家是还对妻子说:“我多么幸福啊,我还活着,你就在我身边。你放心吧,你没有过错,一切都会好的。”两天后逝世。

三.普希金诗歌代表作赏析(配乐诗朗诵)

1.《致大海》:1824年完成于监禁地米哈依洛夫斯克村。诗歌渗透着一种忧郁的基调,贯穿着一种强烈的追求自由的精神。

2.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1825年,是给其远亲三山村女地主奥西波娃的二女儿的纪念册上题的一首诗歌。诗歌展示了诗人乐观自信、不屈不扰的情怀,意境雄阔、明朗、清新、自然。

3. 《致凯恩》:1819年,普希金20岁时,第一次在彼得堡艺术学院院长奥列宁的家中见到凯恩,那时她才19岁,却已成了一位52岁的将军的妻子。6年后,诗人在流放地再次见到她,离别时诗人写下这首被誉为“爱情诗卓绝的典范”的作品相赠。

诗的第一段,极力写诗人当年遇见凯恩时的美妙情景。“幻影”、“天仙”,美得让人目眩神迷,美得几乎如坠梦境。这种美好的记忆一直如不熄的火炬,使诗人即使在“无望的忧愁”与“喧闹的困扰”中,也能在心底保有生命的亮色。

许多年过去了,“在流放的阴暗生活中”,诗人失掉了“灵感”,失掉了“眼泪”乃至“生命”,以为那火炬已然熄灭。这时,“我的眼前又重新出现了你”,凯恩——诗人灵魂深处的火炬依然闪耀着迷人的光辉。诗人借爱情写苦难,又借苦难写爱情,让优美的诗意透着忧伤,又让忧伤散发着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