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课后练习答案
人教版初一上册《童趣》语文教案(通用
人教版初一上册《童趣》语文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课本,具体章节为第三单元《自然与社会》中的《童趣》一课。
本课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回忆童年时光,感受童年的美好与纯真;通过观察、体验和想象,描绘出充满童趣的画面;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体会作者如何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表达童年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本文,感受到童年的美好与纯真,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2. 培养学生观察、体验和想象的能力,学会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绘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3. 让学生掌握本文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和想象,描绘出充满童趣的画面。
2.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体会作者如何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表达童年的乐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童年照片,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时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年的美好与纯真。
3. 讲解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讲解本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绘童年的乐趣。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描述一个充满童趣的场景。
5.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一个典型例句,分析其写作技巧,并让学生模仿练习。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描绘一个自己童年的美好画面。
8.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写作技巧,完成一篇描绘童年趣事的作文。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童趣》2. 主要内容:童年的美好与纯真描绘童趣的方法与技巧生动、具体的语言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童年趣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课文,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绘童年的乐趣,教学效果较好。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童趣,并将其运用到写作中,提高写作水平。
新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的答案课后习题答案
新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的答案课后习题答案第1课在山的那边一、1.2.略3.⑴将“兴旺〞改为“开展〞⑴将“附和〞改为“赞成〞二、1.“海〞指的是理想的境地,“山〞指的是重重困难。
隐含的道理是:理想的完成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
2.⑴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给予山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山也在冷冷嘲笑我痴心妄想、稚嫩可笑,表达我看不到海的失望、沮丧的心情。
⑴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用大海比喻理想,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困难奋斗,生动形象地说明历尽千辛万苦,困难奋斗才会完成理想。
3.诗人坚信理想可以完成,这个信念鼓舞着他不懈奋斗,使心灵永远不再枯干,充满活力。
4.黄山位于皖南地区,面积千余平方公里,多为花岗岩山峰。
〔原文以注意抓主要信息,如方圆一百二十公里与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相比,以后者为重要。
〕三、1.〔1〕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2.冰心(飞鸟集)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一、 1.略2.莫顿•亨特美我在父亲的引导下,克服困难爬下悬崖的故事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战胜小困难,终将战胜大的困难,赢得最后胜利。
3.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参考答案第1页4.⑴把“根本上〞删去〔或将“铲除〞改为“排除〞〕⑴在“朗诵〞后加“表演〞5.C A B二、1.57年前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费城我和小伙伴们、父亲天气闷热而且大家玩弹子游戏玩厌了我困在悬崖上,伙伴们走光了在爸爸的引导下,我一小步一小步地爬下悬崖2.倒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交代事情的起因。
3.略〔运用记叙、描写、议论三种表达方法〕第3课短文两篇一、1.略2.小思香港(承教小记)席慕容画家作家(幻思——席慕容散文赏析)(七里香)(有一首歌)等3.先抑后扬为了生命连续,必须好好活着。
4.⑴删掉“我们选〞⑴删去“原因〞或“等原因造成的〞二、1.⑴秋天一到,蝉就结束了自己短暂的生命,但这短暂的生命完成了生命的连续,因而那烦人的鸣声是可以宽恕的。
《捉泥鳅》音乐教案设计
《捉泥鳅》音乐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童趣》。
具体内容包括歌曲《捉泥鳅》的学习,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以及简单的音乐创作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捉泥鳅》的旋律、节奏和歌词,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了解歌曲创作背景,培养学生对民间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旋律跳跃。
2. 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电子琴、多媒体设备、黑板。
2.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捉泥鳅的有趣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歌曲学习:(1)教唱歌曲,引导学生跟唱,注意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旋律跳跃。
(2)分句教唱,让学生逐句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集体演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歌曲背景介绍:介绍歌曲《捉泥鳅》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民间音乐的魅力。
4. 音乐创作:引导学生运用简单的音乐创作技巧,创作一首关于捉泥鳅的短曲。
5.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捉泥鳅的游戏,边玩边唱,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捉泥鳅》2. 歌曲旋律:简谱3. 歌曲节奏:拍子4. 歌词:逐句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堂所学,创作一首关于捉泥鳅的短曲。
2. 答案示例:(1)旋律:5 5 6 5 4 3 2 1 2 3 4 3 2 1(2)节奏:强弱强弱强弱弱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歌曲掌握程度等。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民间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如:推荐学习《茉莉花》、《月亮代表我的心》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旋律跳跃。
2. 歌曲学习过程中的教唱、分句教唱和集体演唱。
3. 音乐创作环节的引导和实施。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内容填空课后专项练习含答案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内容填空课后专项练习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根据课内积累填空。
1.美丽的画面可以是看到的,如:“浪潮越来越近,__________________,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可以是听到的,如:“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___________________。
”还可以是想到的,如:“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浣溪沙》中抒发词人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寂寞,叹惜年华将逝的情思的诗句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_________________?3.《登飞来峰》中的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
”表达了作者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
4.《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诗句“______________,绝知此事要躬行。
形容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身实践。
5.《礼记》中“故人不独亲其亲,____________。
”说的是人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以自己的子女为子女,体现了社会的博爱精神。
6.《王戎不取道旁李》中,王戎不争着跑去摘道路边李树上李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二、根据提示默写。
1.《题西林壁》是宋代诗人__________写的,其中“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蕴含的道理是一致的。
2.中秋之夜,望着清冷的月光,我不禁吟诵起“嫦娥应悔偷灵药,__________”的诗句。
3.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因为“八月暖,九月温,___________。
”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_________________!4.《尚书》中“_______,________”的意思是遇事多问的人就会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自以为是,刚自用的人会使自己知识贫乏。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每课课后作业及答案汇编(含5课的课后题)
部编版⼩学四年级语⽂下册第三单元每课课后作业及答案汇编(含5课的课后题)部编⼈教版⼩学四年级语⽂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短诗三⾸》课后作业及答案⼀、读拼⾳,写字词。
1.景区的长椅旁开满了téng luó()花,妈妈揽着xī()上的孩⼦,似在嗅那花⾹。
2.夜风拂过,松tāo()阵阵,⽉亮duǒ()进云层⾥后,满天的fán()星更加耀眼了。
⼆、查字典填空。
在中药店,岳涵看到了药箱上写着“⽜膝”,其中的“膝”字她不认识,她应该⽤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最后得知该字的读⾳是。
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①⽔过满,漾出来;②满,遍;③没有限制,没有约束;④淹没。
1.春天来了,漫.⼭遍野都是鲜花。
()2.⼤青⼭下是漫.⽆边际的草原。
()3.河⽔漫.过⼩桥了。
()4.⼤⾬过后,河⽔漫.出来了。
()四、读下⾯的诗句,说说你从诗句中体会到怎样的情感。
1.⽉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1/ 202.⼤海啊!哪⼀颗星没有光?哪⼀朵花没有⾹?哪⼀次我的思潮⾥没有你波涛的清响?五、课内阅读。
繁星(⼀五九)母亲啊!天上的风⾬来了,鸟⼉躲到;⼼中的风⾬来了,我只躲到。
1.根据课⽂内容填空。
2.下⾯对这⾸诗理解有误的⼀项是()A.这⾸诗主要运⽤了拟⼈的⼿法,说明母爱是⼈⽣的避难所。
B.“天上的风⾬”指的是⼀种⾃然现象。
C.“⼼中的风⾬”指的是精神上受到的打击、挫折。
D.这⾸诗表达了对妈妈的赞美之情。
3.读了这⾸诗,你有怎样的感受?请简单说⼀说。
六、课外阅读。
⾬后冰⼼嫩绿的树梢闪着⾦光,⼴场上成了⼀⽚海洋!⽔⾥⼀群⾚脚的孩⼦,快乐得好像神仙⼀样。
2/ 20⼩哥哥使劲地踩着⽔,把⽔花⼉溅得⾼⾼。
他喊:“妹,⼩⼼,滑!”说着⾃⼰就摔了⼀跤!他拍拍⽔淋淋的泥裤⼦...,嘴⾥说:“糟糕——糟糕!”⽽他通红欢喜的脸上,却迸射出兴奋和骄傲。
⼩妹妹撅着两条短粗的⼩辨⼉,紧紧地跟在泥裤⼦...后⾯。
她咬着唇⼉,提着裙⼉,轻轻地⼩⼼地跑,⼼⾥却希望⾃⼰也摔这么痛快的⼀跤!1.第三节中加点的“泥裤⼦”指的是(),第四节加点的“泥裤⼦”指的是()A.⼩哥哥摔倒后弄脏了的裤⼦。
2024年小学音乐公开课《打花巴掌》教案
2024年小学音乐公开课《打花巴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童趣》,详细内容为《打花巴掌》。
本节课通过学习这首富有童趣的打花巴掌歌,让学生了解和体验我国民间打击乐的魅力,同时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打花巴掌》的歌词和旋律,能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3. 增进学生对我国民间打击乐的了解,激发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打击乐器的使用。
教学重点:歌曲的演唱和打击乐器的配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钢琴、课件、打击乐器(如小鼓、钹等)。
学生准备:音乐书、笔记本、打击乐器(如木鱼、沙锤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模仿生活中常见的打击动作,如拍手、敲桌子等,引导学生感受打击乐的魅力。
2. 歌曲学习(15分钟)a. 教师示范演唱《打花巴掌》,学生跟唱。
b. 分句教唱,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c.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 打击乐器练习(10分钟)a. 教师示范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学生跟随练习。
b. 分组练习,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练习与歌曲节奏相配合。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学生分组合唱《打花巴掌》,配合打击乐器演奏。
b. 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改进。
a.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合唱《打花巴掌》。
b.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打花巴掌》2. 歌曲节奏:强弱规律、特殊节奏型3. 打击乐器:名称、演奏方法4. 歌曲歌词:分段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演唱《打花巴掌》,配合打击乐器演奏。
2. 答案:学生录制演唱和演奏的视频,至班级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对节奏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下节课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了解其他民间打击乐器,下节课分享学习成果。
浙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课后专项习题(含答案)
浙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课后专项习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一、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课文《牛和鹅》按________的顺序来写。
先写由于听信了他人的话,所以我们不怕________,害怕________。
接着写在回家的路上我们被鹅________,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________。
最后写“我”记着金奎叔的话,从此对牛、对鹅都改变了________。
(2)作者小时候从怕鹅到不怕鹅的经历,告诉我们(______)(多选)A.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B.要尊重事实,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
C.不能相信别人的话。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洛阳亲友的______________。
2.“胤恭勤不倦,____________”意思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一个大雾弥漫的夜晚,“诺曼底号”轮船被撞,当时哈尔威船长________地指挥逃生,使所有乘客和船员都获救了,但他自己却永远沉入了大海,突出了船长____________的伟大形象。
4.《黄继光》一文记叙了____________时,志愿军战士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以身体堵住敌人枪口壮烈牺牲的事迹,表现了黄继光大无畏的____________和崇高的______精神。
三、按原文将下面的语句补充完整。
1.渭城朝雨浥轻尘,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丰年留客足鸡豚。
3.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二月兰花盆里装。
5.___________________,驷马难追。
四、我会根据积累填空。
1.小王在学习上遇到难题时总是不敢请教他人,我们可以用韩愈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他。
《童趣》教案
《童趣》教案话说童年,拓展延伸篇一童年的确是一朵七色花,它充满阳光、充满诗意、充满幻想、充满希冀,请同学们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以“童年”为话题,说一句很美的话,长短不限。
学生说话,教师整理。
童年童年是一支清亮的歌;童年是一首纯真的诗;童年是一颗晶莹的露珠;童年是刚出土的新芽;童年是含苞欲放的花;童年是一只飞向憧憬的小鸟;童年是记忆天幕上永远闪亮的星星;童年是一支自己射出很快飞逝不见的箭;童年是一颗方糖,甜在心里;童年是一个谜,混沌初开、稚嫩好奇;童年是一幅画,色彩绚丽、烂漫天真;童年是那无忧无虑四处游荡的风;童年是妈妈的摇车不停地摇啊摇;童年是奶奶的传说充满好奇与幻想……教师小结:你们看,我们每个人说一句很美的话,组合起来还是一篇散文诗呢!理清叙事顺序,探究感悟意趣篇二1、学生集体背诵全文,思考、交流:⑴文章首句叙写自己童稚时获得的“物外之趣”,依朗读时对句意层次的把握,分析第1段在结构上的作用。
⑴课文第3段中,“林”“兽”“丘”“壑”俱全的美妙境界完全出于敏锐的童心,它们分别指什么?⑴第4段中“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句中庞然大物指什么?所拔之山,所倒之树又分别指什么?⑴课文分叙部分描写了儿时哪些“物外之趣”?⑴文中有哪些描写作者神态的句子?表现出儿时的作者怎样的心理变化?学生回答,教师明确:⑴文章开篇仅用32个字,以“物外之趣”总摄下文叙事,行文简洁。
“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既反映小孩子视觉敏锐,又表现出孩子的稚气、天真。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说明作者小时候善于细致地观察细小事物,看到细微的事物中那些别人所看不到的妙处,产生超然物外的乐趣。
⑴作者年幼时居城中,渴望见到大自然风光而不得,于是他用想像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林”指丛草,“兽”指虫蚊,“丘”指土砾凸者,“壑”指土砾凹者。
⑴句中的“庞然大物”指癞虾蟆,所拔之“山”指土砾凸者,所倒之“树”指草。
⑴文章分叙部分描写的“物外之趣”有:①观蚊成鹤。
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社戏 鲁迅思考探究一 通读全文,仿照示例,用四字短语概括本文所写的几件事。
参考答案:平桥概况;伙伴游玩;无船出行;赵庄看戏;停船吃豆;深夜返回;再谈吃豆二 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融合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以本文所写的某件事为例,具体分析这些表达方式各自的作用。
参考答案:全文有几处出现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语段,下面试做分析。
如课文开篇一段,讲述了“我”的外祖母的家乡平桥村的情况,用的都是描叙语句,大概说了几件事:一是“我们鲁镇的习惯”,二是“我”随母亲来平桥村的缘由,三是平桥村的地理概貌、村民状况。
层次非常清楚,语言非常简略。
“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是充满感情的议论语句,尤其是“乐土”二字分外醒目,表达了“我”对平桥村的热爱和怀念,以及对自己在城里读书生活的厌倦。
又如课文最后两段,讲述了“我”再次吃豆的经历和感觉。
六一公公不仅不指责孩子们偷豆,反而给“我”家送来新豆,并且夸奖“我”有见识,说明他这个人除了心地善良外,还有一些可爱的虚荣心,想博得他人的夸赞。
最后一段关于吃豆的议论,是全文的总结性议论,表达了“我”内心想法:“我”觉得那夜的豆好吃,觉得那夜的戏好看,是因为有那种特殊的经历,让“我”感到新鲜、愉快。
这一议论句起着点明主旨的作用。
三 豆是很普通的豆,戏也是让“我”昏昏欲睡的戏,但是文章最后却说是“好豆”“好戏”,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参考答案:“我”最难忘的是平桥村的环境和乡民。
此地有美丽的风光、自由的空气,还有朴实、率真的老人和孩子,人与人之间有着亲密和谐的关系。
“我”还目睹了他们的劳动本领、办事能力。
这一切都是“我”童年在时城镇未曾见到过的,在后来的人生路途中也很少再见到。
由于这种心理的、情感的因素,让“我”觉得那晚的戏是“好戏”,那晚吃的豆是“好豆”。
另一方面,俗话说,距离产生美。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学期课文内容填空课后专项习题(含答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学期课文内容填空课后专项习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______________,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___________,形成一堵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二、根据所学内存完成练习。
1.补全下列名言,再选择合适的填入句子中。
(填序号)A.少年不知勤学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日不读十日空。
C.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要迈步总不迟。
D.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海无涯苦作舟。
(1)小刚平时学习总是不上心,爱玩,你可以用“_______”这句话来劝说他。
(2)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顺风船可驶,正所谓“____”,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学有所成。
三、按原文填空(1)________,头高数丈触山回。
(2)________,复照青苔上。
(3)可怜九月初三夜,________。
(4)________,雪却输梅一段香。
(5)________,远近高低各不同。
(6)为学患无疑,________。
——宋陆《九湘》(7)博学之,________,慎思之,________,笃行之。
——《礼记》(8)智能之士,________,________。
——汉王充(9)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__?——唐韩愈四、先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再完成相关的练习。
1.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音乐《捉泥鳅》活动教案
音乐《捉泥鳅》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第四章《童趣》中的《捉泥鳅》。
详细内容包括歌曲学唱、节奏练习、舞蹈创编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捉泥鳅》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捉泥鳅》的旋律和歌词学习。
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舞蹈创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黑板、卡片等。
学具:音乐课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们参加一场农田劳动,体验捉泥鳅的乐趣。
2. 歌曲学习(10分钟)a. 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发音和节奏。
b. 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提高演唱水平。
3. 节奏练习(10分钟)a. 教师演示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引导学生用手拍击。
b. 学生分组进行节奏练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4. 舞蹈创编(10分钟)a. 教师示范舞蹈动作,引导学生模仿。
b. 学生分组创编舞蹈,展示创意。
5. 随堂练习(10分钟)a. 教师选取歌曲中的某一片段,让学生独立演唱。
b.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
a. 学生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捉泥鳅》2. 歌曲旋律:简谱及五线谱3. 歌词:完整歌词展示4. 节奏:歌曲中的节奏变化5. 舞蹈动作:关键动作图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歌曲《捉泥鳅》,创编舞蹈动作。
2. 答案:a. 学生独立完成歌曲学唱,家长签字确认。
b. 拍摄舞蹈视频,至班级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感受音乐的魅力。
b. 开展户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体验音乐。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歌曲学习部分,特别是旋律和歌词的掌握。
2. 教学目标的第二条,关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提高音乐素养。
3. 教学难点中的节奏变化和舞蹈创编。
最新精选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11 春课后辅导练习第七十篇
最新精选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11 春课后辅导练习第七十篇第1题【单选题】读课文《春》,下面对加线词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从感情色彩看,“卖弄”是褒义词。
B、“宛转”的意思是温和而曲折。
C、“应和”与“呼应”是同义词。
D、“嘹亮”的反义词是“低沉”。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秋天的怀念》作者是史铁生,当代作家,代表作有《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
B、《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C、《济南的冬天》节选自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
D、《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马致远,明代著名戏曲作家。
“天净沙”是曲牌名。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词语依次作了解释,其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朗润:明朗润泽。
②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③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④呼朋引伴:呼唤朋友,引导同伴。
⑤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选出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②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③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④人家说了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A、拟人拟人比喻对比B、拟人对偶夸张对比C、反复对偶比喻顶真D、反复夸张比喻顶真【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 )A、竦峙(chì)湛蓝(shèn)沙堤(tí)憔悴(qiáo)B、梦寐(mèi)澄清(dèng)水藻(zǎo)酝酿(rǎng)C、竭石(jié)雄浑(hún)枯涸(hé)贮蓄(zhù)D、撑伞(zhǎng)蓑笠(suō)抖擞(sǒu)稀疏(shū)【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对课文《春》第四段理解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①这段文字是按“树上—花下—遍地”三个层次,从高到低地描写春花。
《童趣》教学设计
《童趣》教学设计——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五课【教材简介】《童趣》位于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是清代文学家沈复追忆童年生活的一篇文言散文,生动描述了观蚊成鹤、神游山林并鞭驱蛤蟆的趣事,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
本课是七年级学生上初中后将要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除了落实知识点外,学习方法的指导尤为重要,力争为后面逐渐加长加难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这是学生进入中学来,学的第一篇文言文。
文言文不同于现代文,学生不可能一下子就能读懂课文,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激起学生兴趣,学好初中第一篇文言文对以后的文言文的学习帮助很大。
《童趣》说的是作者童年时代观察的草、虫蚊、土砾、癞蛤蟆……幻象迭出,写出了一种物外之趣,很容易激发学生兴趣,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文言文。
由于其语言习惯与现代文不同,因而,帮助学生越过这一“语言习惯”障碍,克服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畏惧心理,奠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础,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设想】本教案设以各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正确的语音停顿,在朗读中提高语感能力,用以消除“语言习惯”障碍;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规律,使学生消除畏惧心理;通过字词的教学,使学生打好学习文言文的基础。
这些做法都是易于操作、实用有效的。
教师授之以法,让学生得其法,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自己去解决问题,是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准确地划出语音停顿,节奏分明地朗读课文。
2、学会运用“加字法”和“换字法”来翻译文言文。
3、领会课文大意,理解文章叙事顺序。
4、初步体味“物外之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初步了解古文与现代文的异同词,掌握学习古文的规律。
2、发挥想象力和观察力,体味作者的“童趣”。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法:讲授法、朗读教学法。
学法:自主质疑、合作探究四、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故事导入法:香港是弹丸之地,高楼林立,将道路挤得没有了,楼与楼之间没有空间建路、相通,怎么办?建筑师们就带着画好的图,来到幼儿园,让孩子们在楼与楼之间划上路,孩子们拿起笔,不假思索地就在楼与楼的空隙间画上楼梯,楼梯间搭上天桥,几分钟内就把成人们苦苦思索而不得其解的问题解决了。
七年级语文上《生命 生命》、《紫藤萝瀑布》、《童趣》教案人教版
一. 本周教学内容:《生命生命》、《紫藤萝瀑布》、《童趣》二. 重点、难点:《生命生命》1. 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抓住主题或关键词,细致地研究课文。
2.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紫藤萝瀑布》1. 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
2. 揣摩文中写景的妙处。
3. 理清文章层次结构,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4. 感悟生命的永恒。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l)学会揣摩文中写景的妙处。
(2)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
《童趣》①准确地划出语音停顿,节奏分明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②理解只有善于观察,善于联想想像,才能有物外之趣。
③学习积累重点词语。
④理解文章叙事顺序,了解各层大意。
教学重点:①反复朗读,领会课文大意。
②初步了解古文与现代文的异同词,掌握学习古文的规律。
③理解怎样借助观察、想像,获得生活乐趣。
三. 新课讲解《生命生命》(一)简介作者及作品:杏林子,本名X侠,某某女作家。
某某扶风人,1942年生,北投国小毕业。
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至今全身关节均告损坏;但写作不辍,先后出版多部文集,让灰心的人鼓足勇气,使畏缩的人勇敢地走在人生道路上。
她在1980年,当选某某十大杰出青年;1983年获国家文艺基金会散文奖;1990年获吴三连社会服务奖。
于1982年创办了伊甸园残障福利基金会,为全某某一百万残障朋友服务,把自己的爱心实践出来。
主要作品《另一种爱情》、《生命之歌》等。
《生命生命》一文,选自《杏林子作品精选》。
(二)整体感悟:1. 作品《生命生命》讲述了哪三个事例?引发了怎样的思考?请从文中指出相应的主题词。
[参考]三个事例A、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
B、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一截小瓜苗。
C、“我”静听自己的心跳,感受自己的生命。
主题词分别是A、生之欲望。
B、生命力。
C、生命。
三点思考的主题词分别是A、意义。
B、价值。
《童趣》教案设计优秀5篇
《童趣》教案设计优秀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童趣》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词语理解(趣味词语、成语)、句子运用(比喻、拟人)、课文朗读与感悟、童趣主题探讨。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趣味词语和成语,提高词汇量。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比喻和拟人句,丰富表达方式。
3. 学生通过朗读和感悟,体会童趣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成语的理解与运用,比喻和拟人句的运用。
教学重点:趣味词语的积累,课文朗读与感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充满童趣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童趣的回忆,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趣味词语、成语,讲解比喻和拟人句的运用。
a. 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
b. 老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成语。
c. 选取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句,分析其表达效果,让学生模仿练习。
3. 课文朗读: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体会童趣,交流感悟。
4. 小组讨论:探讨生活中有哪些童趣,如何珍惜童年时光。
5. 随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填空、改写句子等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童趣》2. 重点词语:趣味词语、成语、比喻、拟人3. 课文结构:引子、、结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拿出你的彩色笔,为课文中的趣味词语和成语画一幅画。
b. 仿写一个比喻或拟人句,描述你的童年生活。
2. 答案:a. 示例:画出趣味词语“猴子捞月”,成语“一叶障目”等。
b. 示例:童年像一颗五彩斑斓的糖果,让人回味无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趣味词语、成语的掌握程度较高,但在比喻和拟人句的运用上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这一知识点的讲解和练习。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采访家人或朋友,了解他们的童年趣事,以作文形式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练习册及答案汇总 九年级上册语文练案答案人教版(优秀4篇)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练习册及答案汇总九年级上册语文练案答案人教版(优秀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人教版九年级语文练习册及答案汇总九年级上册语文练案答案人教版(优秀4篇)关于人教版九年级语文练习册及答案汇总篇一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童趣》教案
《童趣》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文《童趣》。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描述了作者童年时与伙伴们在田野间捕捉蜻蜓、蝴蝶的趣事,展现了童年的快乐与纯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珍惜童年时光,关爱大自然。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语文书、练习本、彩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童年游戏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童年时的快乐时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生字词的读音、意思。
3. 精读课文逐段阅读课文,分析段落大意,理解课文内容。
注意指导学生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4.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关于课文内容的填空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找到答案。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道关于课文内容的连线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口语交际以“我的童年”为主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自己的童年趣事。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童趣》2. 生字词3. 课文结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童年描述一下你的童年生活中最有趣的一件事,不少于100字。
答案示例:我的童年生活中最有趣的一件事是和表哥一起去捉泥鳅。
那天,我们拿着小桶,来到稻田里,泥鳅滑溜溜的,我们费了好大劲才捉到几条。
虽然衣服弄脏了,但我们玩得非常开心。
2.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实践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
拓展延伸:课后让学生收集关于童年游戏的资料,下节课分享,增加学生对童年生活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趣》课后练习答案
为同学们整理发布的是《童趣》课后练习答案,希望可以对大家有帮助。
一、基础部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_______,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__________________,心之所向,则或_________,_________;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为加点字注音。
怡然称快:庞然大物:
癞虾蟆:项为之强:
2.上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3.为文章的空白处填上原文。
4.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昂首观之:
怡然自得:
素帐:
方出神:
鞭数十:
驱之别院:
5.翻译句子。
(1)又留蚊于素帐中。
(2)以丛草为林。
6.作者回忆了童年哪几件趣事?
7.作者幼时为什么会时有物外之趣?
8.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富有情趣的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9.请从文中找出几个成语。
二、提高部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3题。
成衣匠,各省俱有,而宁波尤多。
[甲]今京城内外成衣者,皆宁波人也。
[乙]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
遂询主人之性情、年纪、状貌,并何年得科第(科举中及第),而独不言尺寸。
其人怪之。
[丙]成衣者曰:少年科第者,其性傲,胸必挺,需前长而后短;老年科第者,其心慵(yōnɡ,消沉),背必伛(yǔ,曲背),需前短而后长。
肥者其腰宽,瘦者其身仄(狭窄);性之急者宜衣短,性之缓者宜衣长。
至于尺寸,成法也,何必问耶? [丁]今之成衣者,辄以旧衣定尺寸,以新样为时尚,不知短长之理,先蓄觊觎(j y ,这里指压缩尺寸,资取布料)之心。
不论男女衣裳,要如杜少陵(杜甫)诗所谓稳称身(指衣服贴身,不至被风掀起)者,实难其人焉。
10. 余谓斯匠可与言成衣矣一句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现将它复位,应插入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11.翻译下边句子。
今京城内外成衣者,皆宁波人也。
12.对至于尺寸,成法也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至于量尺寸,要遵守法律
B.至于高矮尺寸,都有一定的法则
C.至于高矮尺寸,要懂得量的方法
D.至于尺寸长短,要制定法规
13.这段文言文从量体裁衣主要说明( )
A.办事要从实际出发。
B.办事要认真细致。
C.对事物要仔细观察。
D.做事要大公无私。
(二)阅读下文,完成14~16题。
御者之妻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者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
(车篷),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
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相齐国,名显诸侯。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抑损。
14.解释下面加点词的词义。
御者:窥:
策驷马:门间:
既而:是以:
15.理解下面句子的意思,选择正确的一项
(1)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A.志向深沉,总想着大事
B.想的很多,看不上下面的人
C.志向深沉,总想着来自下面的大事
D.志向深沉,常常表现出谦虚的样子
(2)其后,夫自抑损
A.从此以后,丈夫自卑起来
B.从此以后,显得没有志气
C.自此以后,丈夫自己抑制自己
D.从此以后,显得没有自信
16.说说全文的大意是什么?
三、试一试
17.读下面一则关于梦的诗谜,回答问题。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似春潮不多时,去时朝雾无觅处。
这首诗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花非花,雾非雾写了梦的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夜半来,天明去点明了梦的__________________,来似春潮不多时,去似朝露无觅处写出了梦的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童趣》课后练习答案:
一、1.y chēnɡp nɡl i h ma jiānɡ
2.《闲情记趣》沈复
3.略(见原课文)
4.抬头愉快未染色的帐子正用鞭子打赶走
5.(1)又把蚊子留在无色的蚊帐中。
(2)把草丛当作树林。
6.①将夏蚊私拟作群鹤舞。
②神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
③观二虫斗草间,鞭虾蟆。
7.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8.略
9.庞然大物、怡然自得等。
二、(一)10.D
11.现在京城内外制作衣服的,都是宁波人。
12.B 13.A
(二)14.驾车的人偷看鞭打门缝不久因此
15.(1)D (2)C
16.御者之妻劝告丈夫要懂得谦虚,善于控制自己。
三、17.对偶;比喻不真实出现的时间短暂
以上就是语文网小编分享的《童趣》课后练习答案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