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道德与法治知识要点(新)。
(全)初二道德与法治(人教版)知识点汇总
![(全)初二道德与法治(人教版)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20f52a4581b6bd97e19ea96.png)
初二道德与法治(人教版)知识点汇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1. 置身社会生活的意义:(1)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2)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3)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2.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如果把每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3.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的原因:(1)通过父母的抚养,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逐步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4. 养成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的行为有利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
5. 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做法:(1)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2)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3)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6.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1)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已的过程。
(2)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已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1. 网络的特点:(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空间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 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体现:(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3. 网络交往的负面影响:(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2019年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提纲(最新整理)
![2019年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提纲(最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3e1ed245ef7ba0d4b733b38.png)
八年级下册知识提纲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
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不仅关乎我们个人的尊严与家庭的幸福,而且关乎社会的进步与国家的发展。
第三课公民权利(1)行使选举权的条件:①是我国公民(或具有中国国籍);②年满18周岁;③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2)意义(重要性):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4、政治自由(1)表现: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意义(重要性):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5、监督权(1)内容: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但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2)意义: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①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课外补充】★★1.公民应如何行使监督权等政治权利?(或:怎样正确行使监督权?)(注意问题)①对于监督权等政治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
②公民行使监督权利时,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
③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式。
2.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形式、途径):①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人大常委会反映;②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③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进行监督。
(发挥公民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影响力,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监督氛围)3.公民积极行使监督权有什么意义?①有利于调动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尽到自己对国家的责任。
②有利于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初二政治下册知识点
![初二政治下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69600f5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55.png)
初二政治下册知识点第一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五四运动和五四运动对中国共产主义产生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经过和时间–中共一大的召开和它的意义2.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重要经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作用–新中国的成立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章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和奋斗目标1.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的内涵和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对中国的发展的意义–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的历次修正和调整2.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对应关系–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在国际环境下的意义和重要性第三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和组织原则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的提出和形成经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的主要作用和职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的选拔与培养方式2.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党内民主的实现途径–中国共产党的干部选拔任用原则和干部队伍建设–中国共产党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组织原则第四章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党员党的形象建设1.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光荣历程–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光荣历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的现实意义和对党员的要求–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对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的强调2.党员的形象建设–党员的标准和党员的基本要求–党员的形象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党员的形象建设与党的事业发展的关系第五章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设和发展1.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的层级和结构–中国共产党的党支部和党的地方组织的基本情况–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设的现代化和创新2.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吸纳新党员–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吸纳新党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吸纳新党员的条件和程序–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吸纳新党员的原则和方法以上是初二政治下册的主要知识点简述,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和核心价值观。
初二下道德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二下道德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f39a456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ca.png)
初二下道德知识点总结归纳在初二下学期的道德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有关道德的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个人品德、家庭伦理、社会道德等方面。
本文将对初二下学期道德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一、个人品德1. 诚实守信: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我们应该保持诚实不撒谎,言而有信守约信守诺。
2. 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意味着我们要关心他人的感受,不轻视、欺负他人。
3. 乐于助人:乐于助人是培养同学间友爱和帮助意识的重要方式,我们应该主动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二、家庭伦理1. 尊重父母: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尊重父母,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言行举止要符合家庭规范。
2. 孝顺父母:我们要尽自己的能力去孝敬父母,关心他们、照顾他们,并在学习上有所成就。
3. 家庭和睦:一个和睦的家庭是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我们应该积极营造家庭和谐的氛围。
三、社会道德1. 尊重师长和长辈:尊重师长和长辈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我们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尊重老师的教诲。
2. 关心社会弱势群体:我们应该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3. 公共场合文明行为:在公共场合,我们应该保持文明行为,排队有序、不乱扔垃圾等,为社会营造良好的环境。
四、心理健康1. 自信自爱:培养自信心和自爱情感非常重要,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并接受自己的不足。
2. 积极乐观: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我们面对困难和挫折,要学会积极地看待问题。
3. 管理情绪:合理管理情绪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关键,我们要学会控制情绪,避免过度情绪化。
五、网络伦理1. 网络礼仪:在使用网络时,我们要遵守网络礼仪,不发布不良、虚假或伤害他人的信息。
2. 谨防网络陷阱:我们要警惕网络陷阱,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保护自己的隐私安全。
3. 理性使用网络:我们要明辨是非、对内容进行甄别,理性使用网络资源。
初二下道德课程的学习,让我们受益匪浅。
通过学习这些道德知识点,我们更加清楚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以及如何与他人进行良好的互动和交往。
部编版道德与法律八年级下册全册复习资料
![部编版道德与法律八年级下册全册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ce4c3d6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0d.png)
部编版道德与法律八年级下册全册复习资
料
第一单元:我与国家
基本概念
- 国家的定义:国家是一个有人口、有固定领土、有政权的独立主权的社会集团。
- 国家的特征:国土、人民、政权、主权。
国家的组成
- 国土:国家的领土包括陆地、领海、领空。
- 人民:国家的核心和基础。
- 政权:国家权力的组织与实施的机构。
- 主权:国家的独立性和自主决策的权利。
我们的权利和义务
- 具体权利:、自由、平等权利等。
- 具体义务:遵守法律、守护家庭等。
第二单元:守护家园
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
-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保护环境是保护生存环境、保护人类健康的基本要求。
- 生态文明的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的方式与措施
- 垃圾分类与回收利用:对垃圾进行分类,进行资源再利用。
- 节约能源:合理使用电、水、燃气等资源,节约能源减少污染。
- 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第三单元: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知识
- 食品安全的定义:食品无毒、无害、合理。
-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与人民的生命健康密切相关。
- 食品安全的保障措施:食品安全法律的制定与实施、食品安全监管等。
食品安全的实践
- 合理膳食:均衡饮食、多样化饮食。
- 识别食品标签:了解食品的成分和产地。
- 勤洗手、煮熟食物等个人卫生惯。
(这里只是一个简要的复习资料,具体内容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补充和拓展。
)。
八年级下册思品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思品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d2fb10d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2a.png)
八年级下册思品必背知识点思品是指思想品德,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是八年级下册思品必背知识点,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中国传统美德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基石,也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关键点。
学生应该形成爱国之情、爱国之志、爱国之行动,具体表现为:1. 热爱祖国土地、历史、文化和人民;2. 具有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有自觉传承中华文化的意识;3. 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具备参与社会建设、促进国家繁荣发展的能力。
二、道德品质1. 诚实守信:做人做事要实事求是,言行一致,不撒谎不欺骗。
2. 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权利和自由,不侵犯他人的人身、财产、名誉等权益。
3. 积极心态:合理安排时间,积极乐观对待生活,勇于面对挑战和压力。
4. 识大体、顾大局:能够全局考虑,看到问题的全貌和内在联系。
三、科技与信息化1. 科技是指以某种技术手段提高生产力和生活水平的一项活动。
2. 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事物的信息通过网络等途径传送到对方,以便使双方得到沟通和交流。
3. 科技与信息化的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和繁荣,但同时也对人类造成了许多问题,因此应当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技与信息化的作用,知道如何正确利用它们。
四、法制与律法意识1.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公布、实施并由政府强制执行的规范行为的准则。
2. 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并对违法行为保持清醒的认识。
3. 学生还应该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如如何避免被拐卖、如何预防校园欺凌等。
五、环境保护1.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的责任。
2. 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保活动,自觉爱护、维护、改善和建设生态环境。
3.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和浪费,形成低碳生活方式。
以上就是八年级下册思品必背知识点,希望能为同学们的思品学习提供一些有用的帮助。
【精品】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3单元单元时政热点链接PPT教学课件
![【精品】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3单元单元时政热点链接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ff11a2cfc789eb162dc88d.png)
专练一 学习压力 终身学习
热点链接详见速查速记手册 P22 1.“鲶鱼效应”一词的起源:为防止长途贩运的沙丁鱼苗因窒息而大 量死亡,人们在鱼槽中放入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为避开鲶鱼吞噬, 所有的鱼苗都本能地快速游动,这样它们就能最大限度吸收氧气,死亡率 反而大大降低。这启示我们( C ) A.学习压力总给人带来积极影响 B.学习压力总给人带来消极影响 C.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 D.我们可以自觉加大压力,增强学习动力
③现代化建设只需要创新型人才
④高技能人才的短缺,是我国职业教育需要破解的难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19 年 5 月 22 日,第三届“盐城工匠”选拔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重点在机械设备、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智能终端等行业选拔业绩卓越、
行业领军、社会认可的“盐城工匠”。这告诉我们( A )
可持续发展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③终身学习能使我们得到更
大的发展空间,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④终身学习能使我们克服生活中的
所有困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材料一 到了九年级,大部分的同学都会明显地感觉压力变得很大。 这里的压力,不只是学习的压力,还有生活、心理上的压力。在九年级的 学习中,知识量比以前多了,难度比以前大了,课时比以前多了,有些同 学一下子难以适应,于是产生了一定的学习压力,尤其是在八年级阶段学 习成绩良好的同学,担心跟不上九年级的大容量、大难度的学习,其心理 压力会更大一些。
(2)培养自身“工匠精神”过程中,如何养成良好习惯? 答:①确立目标,循序渐进。②学会时刻自我约束。③学会专注与耐 心,克服浮躁。④经常反省自己,善于总结经验等。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第一单元知识点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第一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83ff6f2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da.png)
一、法:
1、法是一种规则,它在社会里起到调节个人行为和社会关系的作用。
2、法是指定定义和解释每一个人所处社会环境的规则。
3、法律可以分为民法、刑法等,分为习惯法、普通法、行政法等,
分为国家法律、地方法律等。
二、道德:
1、道德是社会互动中最重要的规范之一,是一般普遍遵守的公共规
范和基本准则。
2、道德是指人们共同接受的道德规范,它包括行为准则、伦理原则
和行为道德。
3、道德体现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一般准则,它可以指导
人们的行为,增强公民的道德责任感。
三、法律与道德:
1、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生活中重要的行为规范,但二者有各自的不
同之处。
2、法律注重客观实践,强制执行,是外在性的行为规范;而道德是
一种内在的行为规范,它不仅与法律相协调,还受到道德情感的影响。
3、法律是有效的社会生活规范,而道德是坚实的道德基础,两者缺
一不可。
四、公民道德:
1、公民道德是指社会成员应该尊重的国家法律和诚实守信的义务。
2、公民道德是公民在国家和社会中应当具备的保持秩序和社会公正
的行为准则。
3、公民道德有许多形式,包括爱国主义、忠诚、尊重、诚实、守信、友好、依法行事等。
人教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 我国基本制度知识点
![人教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 我国基本制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643b7db8762caaedc33d42c.png)
第五课我国基本制度(一)基本经济制度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我国正处于什么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经济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公有制4.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5.国有经济(1)生产资料所属: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共同所有(2)作用:在我国…具有关键作用(P61 D3)(3)(性质)国家政策: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6.集体经济(1)生产资料所属:生产资料属于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
(2)作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具有重要作用。
(P62 D1)(3)国家政策: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
7.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是非公有制经济的构成)(1)地位/重要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2)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支撑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扩大就业、促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4)国家政策: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根本政治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基本内容:①②③④(P64)(3)优越性:①②③④(P66)(4)怎样坚持和完善?①②③④(P67)2.人大代表(1)权利(P65 D1)(2)义务(P65 D2)3.区分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权力机关人民大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为什么要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023年春最新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
![(2023年春最新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ebac936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9.png)
(2023年春最新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一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P3)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
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2、★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根本制度是什么?(P4)(1)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3、★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P4)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③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⑤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4、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P4)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5、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机关(P4)(1)根本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2)领导机关:①最高领导机关: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②地方各级领导机关: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
6、中国共产党与宪法和法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P5)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和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②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堂笔记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堂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547aea6f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13.png)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堂笔记In eighth grade, students learn about morality and law in their classroom through various lessons and discussions. 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旨在教育学生遵守法律、积极行为、以及正确的价值观。
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教育我们如何成为负责任的公民并尊重他人。
One of the key aspects of studying ethics and law is 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 of right and wrong. 了解什么是对和错是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将帮助学生分析不同情况下如何做出正确的决定和行为。
Moreover, exploring real-life case studies can help students grasp the application of moral principles and legal rules in practical situations. 分析真实案例有助于学生理解道德原则和法律规则在实际情况中的应用。
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抽象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Furthermore, discussions and debates in the classroom can encourage students to think critically about ethical dilemmas and legal issues. 课堂上的讨论和争论能够激发学生对道德困境和法律问题的批判性思维。
通过展开讨论,学生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分析思维能力。
In addition, learning about laws and regulations can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their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as citizens in society. 了解法律和法规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权利和责任。
政治知识点初二下册
![政治知识点初二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657159e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b.png)
初二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一、受教育权1. 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教育物质帮助的权利。
2. 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不容侵犯,一旦受到侵犯,我们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
3. 受教育权的实现需要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我们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争取更好的教育环境。
二、教育的重要性1.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我们需要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2. 教育能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
通过教育,我们可以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需要注重教育的发展,为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 教育能提高创新能力,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
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而教育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育,我们可以培养人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推动知识、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国家的繁荣和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4. 教育能增强民族凝聚力。
通过教育,我们可以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灵魂,通过教育的传承和发展,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三、文化多样性1. 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特别是节日)表现出来。
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和民族,就会有多少种独特的文化习俗。
这些文化习俗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是构成人类文明的重要部分,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
2. 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有着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这些代表人物又把本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推向世界。
文化的多样性不仅表现在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独特性上,还表现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上。
在全球化时代,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和深入,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也不断加强。
2019届中考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要点归纳总结
![2019届中考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要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86169f7050876323012120a.png)
2019中考政治复习-八下道法知识要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我国宪法如何体现“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基本原则的?①宪法确认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实现的保障措施。
⑤宪法规定国家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3.怎样尊重和保障人权?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②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
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④国家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4.宪法是怎样组织国家机构的?①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国家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监察机关等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对其负责,受其监督。
②宪法授予国家机构特定的职权,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职权。
③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5.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①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得好造福于民,用不好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②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6.怎样规范权力运行?/国家机关如何正确行使权力?①让人民监督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程序合法。
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1.为什么说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①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②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③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2.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有哪些不同?①内容:宪法所规定的内容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特点,其他法律规定的是一般性,某一方面的问题。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初中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初中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59ce292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37.png)
初中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初中下册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自尊、知耻、尊重他人、共同面对发展课题、全球性问题及其应对措施,以及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以下为你详细介绍其中几个知识点:
1. 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
一个有自尊的人,必定是知道羞耻的人。
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惟有知耻,才有自尊。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不知道惭愧,不感到难为情,那就是不知羞耻,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有自尊。
2. 尊重他人: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因为他知道要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同时,我们也需要他人的善意提醒。
3. 共同面对发展课题:消除贫困,让人们都过上繁荣和充实的生活,平等和有尊严地在健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和平、公正、包容的社会,是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
4. 全球性问题及其应对措施:面对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
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
因此,各国应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解决全球性问题。
5.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为人类未来发展提出了具有重要
价值的构想。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需要世界各国的一致行动,而且需要各国人民间的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和共同担当。
如需初中下册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点总结,可以查阅教辅练习资料,也可以咨询该科目教师。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政治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国国家机构》知识点梳理.docx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政治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国国家机构》知识点梳理.docx](https://img.taocdn.com/s3/m/83cc9777910ef12d2af9e7dd.png)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政治教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国国家机构》知识点梳理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国国家机构》知识点梳理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一)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1)产生:A我国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是由人民选举的代表组成的,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地方的重大事务。
(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3)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4)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5)地位(6)职权:①立法权;②决定权;③任免权;④监督权(7)国家立法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8)重大事项决定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二)国家行政机关1.行政机关(1)含义:行政机关是依据宪法设立的,依法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国家机关。
(2)组成:由国务院及其领导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
(3)与权力机关的关系:①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有关法律、决议和决定②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报告工作(4)职责: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5)权力来自于:人民的授予(6)职权:行政机关层级不同,职权也不同。
①县级以上②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统一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2.行政职权(1)如何行使?①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
②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
(2)由谁实施:由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具体实施。
(3)容易出现的问题:①履职不力;②监管缺失;③失职渎职;④徇私枉法。
(4)如何监督?必须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权责要对等,失责要追究,侵权要赔偿。
(三)国家司法机关1.人民法院(1)性质:是国家的审判机关(2)组成:我国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3)职权(4)工作原则(5)职权的行使2.人民检察院(1)性质: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2)组成: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专门)(3)职权(4)职权的行使(5)工作要求(6)工作人员的三个忠实于:必须忠实于事实真相、忠实于法律、忠实于社会主义事业。
(完整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梳理
![(完整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b4840fe46c175f0e7cd137fb.png)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重点梳理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宪法是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②宪法规定我国经济制度。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③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⑤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4、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5、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6、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我国人权的特点?(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3)中国的人权的特点: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7、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3)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5)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全册知识点框架图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全册知识点框架图](https://img.taocdn.com/s3/m/629d473919e8b8f67c1cb9eb.png)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知识点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①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宪法原则②尊重和保障人权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宪法规定 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的基本权利 人身自由、社会经济与文化权利宗教信仰自由实质内容和目标 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①我国公民主体 (包括个人和群体) ②外国人平等权 人身权 政治权 内容 财产权 人权 劳动权 受教育权最大障碍 贫穷依法行政措施 减贫行动精准扶贫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人民政府人民监察委员会 国家机构的产生 人民 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法院①人民 权力机关②中央 地方 ③机关内部实行少数服从多数①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 规范权力 ②依法行使权力,③按法定程序行使。
①宪法是根本大法地位: ②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③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①宪法包含其他普通法律。
(×)②宪法是其他法律的总和、汇总。
(×) ③普通法 + 普通法 +……=宪法 (×) ④ (×) 安邦的总章程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知识点①序言②第一章 总纲宪法组成 ③第二章 ④第三章 国际机构⑤第四章宪法性质: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 根本活动准则根本法国家性质根本制度 宪法内容根本任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①一切组织和个人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 表现②中国共产党 依法治国 依宪治国依法执政 依宪执政①内容: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全局性、根本性原因 的问题根本法最高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②法律效力: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母法,其他法是子法)③制定和修改程序:宪法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依宪治国①建立监督制度怎样监督②人大监督③加强宪法监督①设立国家宪法日国家措施①强化宪法意识②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③自觉规范自身行为①学习宪法,宣传宪法青少年②认同宪法,接受宪法③践行宪法,维护宪法第三课 《公民权利》知识要点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政治权利)18周岁的公民 言论、出版、集会 政治权利和自由 ②政治自由结社、游行、示威。
政治重点知识点八年级下册
![政治重点知识点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95a0e601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5c.png)
政治重点知识点八年级下册政治是一门研究政治制度、政治过程、政治文化等问题的学科,它不仅是培养青少年的国家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的有力途径,更是促进青少年成为积极、有思想、有责任心的公民的重要平台。
在八年级下册的政治学习中,我们必须重点掌握以下的知识点。
一、全球化全球化是指各国之间的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和互动越来越紧密,世界各国联系日益密切的一种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逐渐变得开放,跨国公司、国际机构、国际贸易等应运而生,全球化的趋势也逐渐加强。
二、人权概念人权是指人类作为生命体和社会个体所固有的普遍公认的权利和自由,它包括民主权利、经济权利、文化权利和社会权利等多个方面。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据此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和国际公约加以保护。
三、珍爱和平和平是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必备条件,全球和平的维护必须依靠各国共同推动。
珍爱和平,就是要尊重敌对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寻求平等、合作、互利的解决办法,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
四、党的十八大战略部署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重点包括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改革,推进科技创新,加强人才培养等。
五、两岸关系两岸关系是指中国大陆与台湾岛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两岸关系的改善,互相的交流和了解逐渐加强,对两岸人民发展都带来了很大的利好。
以上就是八年级下册的政治重点知识点。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点,不仅有利于我们的学习,更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发展和自己的责任,成为一名优秀的公民。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b9e8346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0d.png)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生观的基本内涵- 人生观的培养途径- 价值观的内涵和体现方式- 价值观的培养途径第二单元:合理消费- 消费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合理消费的意义和原则- 合理消费的方法和技巧- 不良消费行为的危害第三单元:科学种地- 科学种地的意义和目标- 科学种地的基本原则- 科学施肥、科学用药、科学除草的方法和技巧- 对农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第四单元:从石油到石油化工- 石油的来源和分类- 石油的开采和矿产分布- 石油化工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石油化工产品的应用和发展第五单元:工业能源与节能- 工业能源的种类和特点- 工业能源利用的问题和现状- 节能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节能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第六单元:生活中的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酸碱中和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特征- 常见的生活中的化学反应及其应用- 化学反应对环境和生活的影响第七单元:新闻与报道解读- 新闻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新闻报道的特点和结构- 阅读新闻的方法和技巧- 媒体素养和负责任的媒体使用第八单元:参与政治生活- 政治生活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个人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和途径-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做一位负责任的公民的要求第九单元:消防安全与自救互救- 火灾的基本原因和发展过程- 火灾对人们生命财产的危害- 消防安全的基本知识和应急措施- 自救互救的重要性和方法第十单元:维护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现状- 保护个人网络安全的原则和技巧- 遵守网络道德的重要性和具体要求- 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的方法和措施。
初二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点
![初二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847ec98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b3.png)
初二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点一、知识点概述初二道德与法治下册主要围绕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展开,包括家庭、友谊、学习、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
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意识,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指导。
二、重点知识点详解1.家庭与家庭关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对个体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学生应学会珍惜家庭亲情,尊重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家庭事务,为家庭和谐作出贡献。
2.友谊与交往技巧友谊是人生中宝贵的财富,学生应学会与人建立真诚的友谊,关心他人,善于倾听,懂得尊重。
同时,掌握一定的交往技巧,提高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
3.学习与成长学习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途径,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勇于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4.社会规范与法律意识社会规范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础,学生应学会遵守社会规范,尊重公共秩序,树立法治意识,自觉遵纪守法。
5.人际交往中的道德准则学生应掌握人际交往中的道德准则,如诚实守信、宽容谦让、公平正义等,将这些道德准则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6.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意识。
通过学习国家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知识点运用与实践将所学知识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在与他人交往中,践行友谊、家庭、社会规范等价值观,做一名有道德、有责任感的青少年。
四、自我评价与反思定期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道德、法治等方面的不足,积极寻求改进方法,努力成为一名品德高尚、遵纪守法的优秀青少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下道德与法治知识要点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1.1国家权力属于人民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我国宪法是如何确保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1)宪法确认我国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3.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青少年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宪法”?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1.1.2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2、人权的特点: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3.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1)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3.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措施?总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具体要求:(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国家应该怎么做?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1.2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2.1组织国家机构1.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1)我国还有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2)这些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实现。
4.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工作的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又是如何贯彻执行的?(1)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2)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为: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1.2.2规范权力运行1.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2.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什么?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实现3、我国宪法是如何规范权力运行的?(1)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
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2)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
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3)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4)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2.1坚持依宪治国 2.1.1根本活动准则1.我国宪法的构成和内容分别是什么?(1)构成: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三十八条。
(2)内容: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2.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3.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2.1.2 最高的法律效力1.宪法的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2.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1)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是对宪法的具体化。
(2)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关系: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3)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3.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
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2加强宪法监督2.2.1 监督权力行使1.为什么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2.如何保证国家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在这一监督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
3.人大如何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
4.如何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
(1)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使其更好担负起宪法监督职责。
(2)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
(3)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2.2.2增强宪法意识1.如何增强宪法意识?(1)增强宪法意识,对国家公职人员来说尤为重要。
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等,就是为了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授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2)对我们来说: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
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
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学习宪法。
②认同宪法。
③践行宪法。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3.1公民的基本权利 3.1.1政治权利和自由(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条件: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未被剥夺政治权利2.意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二)政治自由1.含义: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2.意义: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三)监督权1.含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2.注意:要实事求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3.方式或途径:向人大代表反映;通过新闻媒体曝光;给有关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发电子邮件等或当面反映。
4.意义: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1.2 人身自由1.什么是公民的人身自由?人身自由的内容和意义分别是什么?(1)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2)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3)意义: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2、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3、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4、住宅不受侵犯。
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5、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3.1.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1、财产权: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2、劳动权: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