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白云山森林公园人文景观规划设计
云南白药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园游览 的对象主要 为高教 区内的师生 , 在设计上也保留大面 积 的开阔活动空间与相对密闭安静的休息空间, 这些空间通 过 园路 、 廊架等各种形式的线条连接起来 , 移步异景, 通过周
按照 昆 明市 委 、 市 政府 “ 城郊 森林 公 园化 、 城市 公 园森林 化” 的思 路 , 以加快 滇池 流 域面 山生 态 植被 恢 复为 目标 , 由昆 明市政府发起“ 邀请企业参与认建郊野公 园” 的活动 , 欲借助 企 业科 技 实力 和经 济 优势 , 采取 企业 投 资开 发 的方 式 , 在“ 五 采区” 、 石 漠化 、 难 造 林地 再 建一 批郊 野 公 园 。因此 云南 白药 集 团 积极 参 与认 养认 建郊 野 公 园 的活动 , 提 出建设 本 城郊 森
现代 园艺
2 0 1 4 年第 5 期
云南 白药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王 小丽 刘艳 媚
( 东莞 市岭 南景观 及市政 规划设 计有 限公 司 , 广东 东 莞 5 2 3 1 2 5 )
摘
要: 在 对昆明云 南白药森林公 园旅 游资源及 开发 建设条件评价进行分析 的基础上 , 遵循技 术标 准、 规 范及 总体
与 企 业 文化 展 示 、 传 播 中 医药 文化 的 主题 相 契合 , 以森 林 生
下 庄 村 委 会 ,距 昆 明 市 约 3 8 k m,离 昆 玉 高 速 公 路 ( 国道 G 8 5 1 1 ) 约 1 . 5 k m, 彩 云南 路 最 南 端及 正 在建 设 的地 铁 二 号 线
广播电视大学站一侧 , 毗邻呈贡大学城 , 区位优势明显 , 交通
条 件便 利 。总用 地 为 4 4 . 7 h m 。
态环境为主体 , 以保护为前提 , 以森林旅游资源为基础 , 通过 规划 、 设计和修建 , 融入科学性 、 艺术性 、 文化性为一体 的现 代 休 闲观光 点Ⅲ 。
白云山旅游规划可行性
• 旅游管理:白云山风景区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游客安全、环境 保护和旅游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管理,确保游客能够安心、愉快地游览。
• 综上所述,白云山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旅游发展现状,为进一步规划 和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未来的旅游规划中,应充分利用和保护现 有资源,完善旅游设施和管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推动白云山旅游业的可持 续发展。
白云山旅游规划可行 性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白云山旅游概述 • 白云山旅游规划可行性分析 • 市场分析与预测 • 环境与社会影响评价
CHAPTER 01
白云山旅游概述
白云山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描述
白云山风景区位于某城市的北部 地区,是该城市重要的自然生态 保护区之一。
地貌特征
白云山以其险峻的山峦、幽深的 峡谷和丰富的自然植被而著称, 其地理特征为旅游开发提供了得 天独厚的条件。
对社应充分考虑当地社区的参与和利益,确保当地居民能够从 旅游发展中受益,同时避免资源分配不均引发的社会问题。
文化传承与保护
白云山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旅游活动有助于文化传承,但也 可能加速文化资源的消耗,应加强对文物和历史遗迹的保护。
交通安全与基础设施
旅游规划需考虑交通承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游客安全便捷地抵 达目的地,同时满足游客基本需求。
生物多样性影响
旅游活动可能会对白云山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一定影响,如 游客干扰野生动物、入侵外来物种等,因此需要加强生态 监管和保护措施。
水资源影响
旅游开发可能会增加水资源消耗和污染,通过合理规划和 管理水资源,确保旅游活动不会对白云山的水资源造成过 度压力。
某湖白云山景区深度开发及详细修建可行性研究报告
XX湖—白云山景区深度开发及详细修建可行性研究报告X X大学人文学院委托单位:XX省水利水电建设管理总站XX昱龙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董事长高级工程师编制单位:XX大学人文学院规划负责人:教授XX省城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旅游美学硕士生导师参加规划人员:硕导教授所长博士教授副教授副教授副教授讲师讲师讲师讲师教授副院长高级工程师工程师旅游专家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总经理工程师目录第1篇基本概况第一章自然地理第二章人文环境第2篇风景区旅游资源评价第一章资源调查与评价第二章各片区综合评价第3篇风景区开发可行性分析第一章产业背景分析第二章区域背景分析第三章可利用条件分析第四章市场分析第五章景区接待容量分析第4篇营销规划第5篇景区规划第一章规划目的与范围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第三章主题定位第四章形象标志第五章旅游区划分及功能设置第六章中心旅游区——XX湖修建性规划方案第七章配套游览区规划方案第八章旅游线路组织规划第6篇土地利用及基础设施规划第一章土地利用规划第二章配套设施规划第三章环境保护及生态保育规划第四章安全防灾措施规划第7篇规划实施及效益分析第一章规划实施第二章主要项目投资估算第三章效益分析第8篇风景区经营管理编制说明一、基本情况依据长顺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XX湖—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涵盖长顺县所有风景点,是长顺县所有旅游风景点的组合体,即所有风景点均属XX湖—白云山风景区范围,并分为XX湖(含广顺古镇)、白云山、青龙山、格凸河四大风景区。
其中:XX湖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并省级风景名胜区,格凸河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白云山为中国历史名山、XX佛教名山之一;景区内的广顺写字岩、广顺神仙古人类遗址、交麻洞葬、付家院岩画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肖国宝烈士陵园为XX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风景区的开发以XX湖为中心,本规划以XX湖为重点。
二、编制依据相关技术规范及《XX湖——白云山深度开发研究及规划方案》作为本规划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工作开展前,对XX湖——白云山深度开发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并形成正式文稿——《XX湖——白云山深度开发研究及规划方案》,《XX湖——白云山深度开发研究及规划方案》及下列技术规范作为本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
康县详细规划
目录1.项目概况 (1)1.1项目背景及由来 (1)1.2 编制依据、原则、范围、年限 (1)1.2.1依据 (1)1.2.2原则 (2)1.2.3范围 (2)1.2.4 年限 (3)2.开发建设环境条件分析 (3)2.1区位条件 (3)2.1.1 交通区位 (3)2.1.2景区区位 (3)2.2 自然环境 (3)2.3 社会环境 (4)2.4 动植物资源 (4)2.5 旅游景区开发现状及现存的主要问题 (4)2.5.1 基础设施建设处于初步阶段 (4)2.5.2 服务接待能力薄弱 (4)2.5.3 旅游资源尚未转换为成熟的旅游商品 (4)2.5.4 旅游产品单一 (4)2.5.5区域性结合不强 (4)3.旅游资源的特征及评价 (5)3.1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特色 (5)3.1.1旅游资源调查与分类 (5)3.1.2 主要旅游资源介绍 (6)3.2旅游资源评价 (7)3.2.1 定性评价 (7)3.2.2 定量评价 (7)4.市场分析及游人规模预测 (8)4.1 市场现状分析 (8)4.1.1游人规模现状 (8)4.1.2客源结构 (8)4.1.3淡旺季分析 (8)4.2市场开发策略 (8)4.2.1 丰富旅游产品,扩大客源市场影响力 (8)4.2.2 强化区域联合,突出整体促销 (9)4.3 旅游景区容量及游人规模预测 (9)4.3.1旅游景区游人容量计算 (9)4.3.2游人规模预测 (9)4.3.3总人口容量预测 (10)4.4游人疏导和控制 (10)5.定性定位 (10)5.1 定性 (10)5.2 形象定位 (10)5.2.1 主题形象 (10)5.2.2 宣传口号 (10)5.3产品定位 (10)5.3.1 一级(导向性)旅游活动项目 (11)5.3.2二级(重要性)旅游活动项目 (11)5.4市场定位 (11)5.4.1 具体定位市场 (11)5.4.2 细分市场 (11)5.4.3消费档次 (11)6.规划目标 (12)6.1 社会目标 (12)6.2 发展目标 (12)7.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12)7.1 总体布局规划 (12)7.1.1 阳坝镇总体布局规划 (12)7.1.2 梅园沟旅游景区总体布局规划 (12)7.2 阳坝镇功能分区 (13)7.2.1 一心 (13)7.2.2 “两带” (13)7.2.3 “三区” (13)7.3 梅园沟旅游景区功能分区 (13)7.3.1 入口服务区 (13)7.3.2 生态观赏游玩区 (14)7.3.3 天鹅湖农家乐体验区 (14)7.3.4 海棠谷观赏区 (14)8.规划分区说明 (14)8.1 阳坝镇规划分区说明 (14)8.1.1 阳坝镇现状 (14)8.1.2 总体规划思路 (14)8.1.4 阳坝镇中心的改造管理 (17)8.1.5建设项目及规划设施明细 (17)8.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7)8.2 梅园沟规划分区说明 (17)8.2.1 梅园沟现状 (17)8.2.2 “五湖四海三潭四瀑”的打造 (18)8.2.3 梅园沟规划分区说明 (18)8.2.4建设项目及规划设施明细 (19)8.2.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0)9.游览线路规划 (22)9.1区域旅游线路规划 (22)9.1.1 跨省长线旅游线路 (22)9.1.2 省内中程旅游线路 (22)9.2 阳坝景区旅游路线 (22)9.3 阳坝镇梅园沟旅游景区游赏规划 (22)9.3.1 阳坝镇梅园沟一日游 (22)9.3.2阳坝镇梅园沟二日游 (22)9.4阳坝镇梅园沟旅游景区交通组织方式 (23)9.4.1 外部交通 (23)9.4.2 内部交通方式 (23)9.4.3 内外部旅游线路 (23)9.4.4 景区内部道路建设规划 (23)10.用地规划 (24)10.1规划原则 (24)10.2 阳坝镇用地规划 (24)10.2.1 阳坝镇土地利用现状 (24)10.2.2 阳坝镇土地利用平衡表 (24)10.2.3 红豆谷入口区土地利用平衡表 (24)10.2.4 一线天入口区土地利用平衡表 (25)10.3 梅园沟用地规划 (25)11.建筑总平面规划 (26)11.1 规划原则 (26)11.2建筑总平面规划 (27)12.绿化规划设计说明 (27)12.1绿化设计原则 (27)12.2 阳坝镇绿化配置 (27)12.3梅园沟旅游景区绿化配置 (28)12.3.1 景区入口绿化配置 (28)12.3.2 田河坝入口绿化配置 (28)12.3.4 音乐广场植物配置 (29)12.3.5天鹅湖绿化配置 (29)12.4 海棠谷绿化配置 (30)13.旅游产品与项目设置规划 (31)13.1 规划思路 (31)13.2 规划原则 (31)13.2.1市场导向性原则 (31)13.2.2 精品、品牌原则 (31)13.2.3 自然原则 (31)13.2.4 满足不同层次游客需求的原则 (31)13.2.5 体验性原则 (31)13.3 产品结构体系及项目设计 (32)13.3.1 产品结构体系 (32)13.3.2 项目设计 (32)1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34)14.1 规划环境分析 (34)14.2 环境现状分析 (34)14.2.1 贸易集散地,环境脏乱 (34)14.2.2镇域中心绿化率低,环境景观效果差 (34)14.2.3梅园沟旅游景区内乱伐现象严重,植被遭破坏 (35)14.2.4景区内乱建现象严重 (35)14.2.5景区内环卫设施差,使大气受污染 (35)14.3 规划环境目标 (35)14.3.1总体目标 (35)14.3.2具体目标 (35)14.4 环境影响识别 (35)14.4.1现状环境影响识别 (35)14.4.2 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识别 (36)14.4.3 旅游活动的环境影响识别 (36)14.5 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36)14.5.1 避免措施 (37)14.5.2 最小化措施 (37)14.5.3 减量化措施 (37)14.5.4 修复补救措施 (37)15.环境保护培育规划 (37)15.1 管理保护培育规划 (37)15.1.1 利用政策法规保护自然资源,并贯彻执行 (37)15.1.2 景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37)15.1.3内部人员管理培训规划 (37)15.1.4游客行为调控管理 (38)15.2.1 绿化系统建设规划 (38)15.2.2环卫设施规划 (38)15.2.3大气污染物处理规划 (39)15.2.4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措施 (39)15.2.5水体环境保护措施 (39)16.居民调控规划 (39)16.1居民现状 (39)16.1.1阳坝镇居民现状 (39)16.1.2梅园沟内居民及土地利用现状 (40)16.2 调控规划调控原则 (40)16.3 调控措施 (40)16.3.1 阳坝镇调控措施 (40)16.3.2梅园沟景区调控措施 (41)17.基础设施工程规划 (42)17.1道路工程规划 (42)17.1.1路网结构 (42)17.1.2规划依据: (42)17.2 道路工程规划 (42)17.3 停车场、广场规划 (42)17.4 道路技术经济指标 (42)18.竖向工程规划 (43)18.1 竖向规划原则 (43)18.2竖向规划方法 (43)18.3竖向规划主要思路 (43)19.管线工程规划 (43)19.1规划设计依据 (43)19.2 给水工程规划 (43)19.2.1 用水量预测 (43)19.2.2 水源 (43)19.2.3 管网布置 (43)19.2.4 室外消防用水量确定 (44)19.2.5 管材 (44)19.3 排水工程规划 (44)19.3.1 排水体制 (44)19.3.2 雨水 (44)19.3.3 污水 (44)19.4 强电工程规划 (44)19.4.1规划依据 (44)19.4.2负荷预测 (44)19.4.4 照明系统 (45)19.5 弱电工程规划 (45)19.6 市政管网工程规划说明 (45)20.防灾工程规划 (46)20.1消防工程规划 (46)20.2 抗震工程规划 (46)20.3 防洪规划 (46)20.4防病虫害规划 (46)20.5 游客安全保障 (46)21.解说系统规划 (47)21.1动态解说系统 (47)21.1.1 多媒体风光片解说系统 (47)21.1.2 导游人员培养 (47)21.1.3 茶文化人员培养 (47)21.1.4设置导游管理中心 (47)21.2 解说标示牌系统 (47)21.2.1 标示牌设计原则 (47)21.2.2 解说标示牌种类 (47)21.3 标示牌设计 (48)22.项目总投资估算 (49)22.1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估算 (49)22.2旅游接待设施投资估算 (49)23.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分析 (50)23.1 旅游收入估算 (50)23.1.1 旅游收入估算 (50)23.1.2 经营期15年旅游收入的估算见附表。
白云观园林景观设计分析ppt
馆
云华仙馆为-N硬山简瓦箍头脊勾连搭建筑, 其西面紧邻一间两面出廊的歇山顶建筑。元 辰殿东侧也有相似的两面出廊的歇山顶建筑。 这样增添了东西两院的秩序美。
亭
妙香亭
有鹤亭
三山之中原都有亭,现在只剩两亭。妙香亭.砖石台基,六柱,悬山勾连搭双卷、 简瓦箍头脊枋式建筑,挂落为冰裂纹.柱问坐凳为砖砌,中间有十字形漏窗。有鹤亭, 也是砖石台基,四柱方亭,挂落为步步锦。
【祠堂院】 【八仙殿】 【吕祖殿】 【元君殿】 【文昌殿】 【元辰殿】
【西路】
园林景观与文化内涵分析
白云观平面图示意图
文以明道
假山北 主体 假山东
假山西
曲径回廊
【平面布局图】
云集园以中院为主体,东、西、北三院堆筑三座假山,上布园亭,四座院落,曲径回廊,宛若仙境。
厅堂
云集山房位于云集园乃至整个白云观的中 轴线的最北端,它坐北朝南,高大宽敞,是云 集园中的主体建筑,统摄全局。云集山房为云 集固中的厅堂。云集山房四面出廊,筒瓦歇山 顶,粱枋阃绘有山水画,雀替为盘草图案,边 缘雕金。云集山房的台基高约1米.虎皮石墙砌 筑,东西两面分别有三个拱形涵洞。台基前出2 平米见方的小平台,东西向的台阶与小平台相 接。
台平面示意图
台立面示意图
坡琐游廊剖立面图
平坝游廊剖立面图
戒台台基高约1米,虎皮石墙砌筑,东西两侧有拱形涵洞,形似云集山房。太额枋和小额枋之间的花扳透雕花纹。挂 落为步步锦,雀替为卷革纹样。北面两柱之间用木板隔断连接,东西开两门,隔段上画山水画,山水画上部悬楣额.上 书“戒台”。
楼
退居楼为二层前出廊硬山顶建筑.正脊上有 雕刻,脊端有鸱吻,垂脊上有仙人走兽,级 别较高。退居楼共有十几间房,规模很人, 西侧有平顶耳房,与背倚元辰殿的平顶廊相 接。退居楼类似北京传统四台院中的后罩楼。 另外,东西两院中,有水泥砌筑的树池,东 院咀乔木为主,因为山体位于一侧,空间开 敞,西院咀灌木为主,因山体位于中间,空 间闭塞。每个院落中有银杏数株,耸干 舒柯,绿叶青晕,更增院中清幽之感。
XX景区深度开发研究及修建性详细规划
XX湖—白云山景区深度开发研究及修建性详细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X X大学人文学院二〇〇五年十二月委托单位:XX省水利水电建设管理总站XX昱龙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董事长高级工程师编制单位:XX大学人文学院规划负责人:教授 XX省城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旅游美学硕士生导师参加规划人员:硕导教授所长博士教授副教授副教授副教授讲师讲师讲师讲师教授副院长高级工程师工程师旅游专家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总经理工程师目录第1篇基本概况第一章自然地理第二章人文环境第2篇风景区旅游资源评价第一章资源调查与评价第二章各片区综合评价第3篇风景区开发可行性分析第一章产业背景分析第二章区域背景分析第三章可利用条件分析第四章市场分析第五章景区接待容量分析第4篇营销规划第5篇景区规划第一章规划目的与范围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第三章主题定位第四章形象标志第五章旅游区划分及功能设置第六章中心旅游区——XX湖修建性规划方案第七章配套游览区规划方案第八章旅游线路组织规划第6篇土地利用及基础设施规划第一章土地利用规划第二章配套设施规划第三章环境保护及生态保育规划第四章安全防灾措施规划第7篇规划实施及效益分析第一章规划实施第二章主要项目投资估算第三章效益分析第8篇风景区经营管理编制说明一、基本情况依据长顺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XX湖—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涵盖长顺县所有风景点,是长顺县所有旅游风景点的组合体,即所有风景点均属XX湖—白云山风景区范围,并分为XX湖(含广顺古镇)、白云山、青龙山、格凸河四大风景区。
其中:XX湖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并省级风景名胜区,格凸河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白云山为中国历史名山、XX佛教名山之一;景区内的广顺写字岩、广顺神仙古人类遗址、交麻洞葬、付家院岩画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肖国宝烈士陵园为XX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风景区的开发以XX湖为中心,本规划以XX湖为重点。
二、编制依据相关技术规范及《XX湖——白云山深度开发研究及规划方案》作为本规划的重要依据。
广州白云山风景区旅游详细规划
广州白云山风景区旅游详细规划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9-2025) Comprehensive Plan for Baiyunshan Scenic Area, Guangzhou 文本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5,目录文本第一章总则……………………………………………………………2 第二章景区范围、定位与发展目标……………………………………2 第三章规划分区、结构和布局…………………………………………2 第四章游人容量及生态原则…………………………………………3 第五章核心保护区保护规划…………………………………………4 第六章保护培育规划…………………………………………………7 第七章典型景观规划…………………………………………………8 第八章风景游赏规划…………………………………………………10 第九章游览设施规划…………………………………………………17 第十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18 第十一章道路交通规划………………………………………………19 第十二章市政设施规划………………………………………………21 第十三章消防规划……………………………………………………21 第十四章居民社会调控规划…………………………………………21 第十五章经济发展引导规划…………………………………………21 第十六章分期发展规划......................................................22 第十七章外围保护地带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八章环境影响评价......................................................23 第十九章附则 (25)I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 Design Survey Research Institute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9-2025) Comprehensive Plan for Baiyunshan Scenic Area, Guangzhou 文本附图核心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外围保护地带范围图规划设计总图风景游赏规划图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发挥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的功能和作用,有效地保护、合理地开发利用与科学地经营管理风景区,特制定本规划。
白云山温泉度假村旅游总体规划
白云山温泉度假村总体规划1规划总则1.1项目背景1.2规划位置及范围白云山温泉度假村位于河南省遂平县境内嵖岈山风景区,南临驻马店市,距华中重镇――武汉市300公里,北靠漯河市,距中原枢纽――郑州市200公里。
107国道、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纵贯遂平县境,距景区仅25公里。
1.3规划依据和原则《遂平县嵖岈山风景区旅游规划》《遂平县城市总体规划》《遂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遂平县旅游发展十一五规划》《旅游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规划和2010-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河南省旅游产业“十五”发展规划》《驻马店市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遂平县志》《河南省遂平县旅游发展展总体规划》1.4 规划性质本规划是白云山温泉度假旅游区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规划。
本规划从白云山温泉度假的区域概况入手,对当地旅游资源现状进行了系统评价,对日后的发展方向和布局作了整体规划,并对景区进行了功能分区,对各区的景点和设施进行了规划布局,对市场开发进行了规划,对旅游环境容量进行了估算,还规划了旅游业发展支撑体系,为白云山温泉度假旅游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依据,从而保证当地旅游业有序健康发展。
1.5规划技术路线:接受当地委托,做规划准备工作,拟定工作方案和需搜集的文献目录进行实地考察,听取领导和群众对本地旅游资源开发的要求与建议,搜集资料和数据。
制定规划提纲,根据提纲进行相关专题研究,形成规划文本,绘制草图。
实地补充调查,修改规划文本。
对规划文本初稿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征求各方面对初稿的意见和建议。
修改完善规划书和图件规划书评审最后成果付诸实施图1-1 白云山温泉度假旅游区规划技术路线图1.6 规划的期限及阶段划分本规划的期限为5年,从年元月到年月。
2区域概况2.1 自然概况2.1.1 地理位置白云山温泉度假旅游区位于河南省遂平遂平县境内,东西长公里,南北宽4公里,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
浅谈森林旅游中的生态建设工作
我所工作的洛阳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其前身为河南省嵩县五马寺林场,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93年建成并对外开放。
通过十余年的景区规划、建设工作,以及在对公园开发建设和生态保护这两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总结后,谈谈我对森林旅游与生态建设的一些理解和看法。
一、景区内自然生态系统概况1、山脉属秦岭余脉伏牛山系,最高海拔2216m,最底海拔670m。
其中玉皇顶2216m;龙池漫2129m;杨山寨海拔1786.9m;石人山海拔2153m;李青垛海拔1601m。
2、水系地跨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流域,分别为三江支流伊河、汝河、白河的发源地。
3、气候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属湿润气候区,林区内年平均气温13.1—13.9℃,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mm,年无霜期208天。
4、土壤土壤以棕壤为主,兼有褐土,呈微酸性,PH6.0,厚度范围多在30—65cm之间。
5、植被有维管束植物168科742属1991种。
包括:蕨类植物24科57属150种、裸子植物6科12属16种、被子植物138科673属1825种。
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有:红豆杉、连香树、水青树、香果树、金钱松、鹅掌楸、大果青杄等41种。
主要植被群系有:华山松林、油松林、锐齿栎林、白桦林、红桦林、水曲柳林、高山杜鹃林、杜鹃灌丛、连翘灌丛、其他还有山茱萸、箭竹、胡枝子、天目珠花灌丛林等。
6、野生动物共有脊椎动物33目80科275种。
包括:哺乳纲6目18科51种、两栖纲2目4科7钟、鸟纲17目40科139种、爬行纲、3目7科19种、鱼纲5目11科59种。
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有:金钱豹、黑鹊、金雕、白肩雕、白尾海雕等30余种,7、景观资源概况目前是国家级森林公园、AAAAA级景区、中国最美的地方、世界地质公园。
园内平均海拔1800m,森林覆盖率98.5%。
动、植物资源丰富,被专家誉为“自然博物馆”。
分布有6大类、300余个观光景点,二、开发建设情况1992年以来,经过强力开发建设,公园已初步形成了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生态、休闲观光旅游景区。
白云山景区深度开发研究及修建性详细规划项目方案
XX湖—白云山景区深度开发研究及修建性详细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X X大学人文学院二〇〇五年十二月委托单位:XX省水利水电建设管理总站XX昱龙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董事长高级工程师编制单位:XX大学人文学院规划负责人:教授XX省城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旅游美学硕士生导师参加规划人员:硕导教授所长博士教授副教授副教授副教授讲师讲师讲师讲师教授副院长高级工程师工程师旅游专家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总经理工程师目录第1篇基本概况第一章自然地理第二章人文环境第2篇风景区旅游资源评价第一章资源调查与评价第二章各片区综合评价第3篇风景区开发可行性分析第一章产业背景分析第二章区域背景分析第三章可利用条件分析第四章市场分析第五章景区接待容量分析第4篇营销规划第5篇景区规划第一章规划目的与范围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第三章主题定位第四章形象标志第五章旅游区划分及功能设置第六章中心旅游区——XX湖修建性规划方案第七章配套游览区规划方案第八章旅游线路组织规划第6篇土地利用及基础设施规划第一章土地利用规划第二章配套设施规划第三章环境保护及生态保育规划第四章安全防灾措施规划第7篇规划实施及效益分析第一章规划实施第二章主要项目投资估算第三章效益分析第8篇风景区经营管理编制说明一、基本情况依据长顺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XX湖—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涵盖长顺县所有风景点,是长顺县所有旅游风景点的组合体,即所有风景点均属XX湖—白云山风景区范围,并分为XX湖(含广顺古镇)、白云山、青龙山、格凸河四大风景区。
其中:XX湖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并省级风景名胜区,格凸河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白云山为中国历史名山、XX佛教名山之一;景区内的广顺写字岩、广顺神仙古人类遗址、交麻洞葬、付家院岩画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肖国宝烈士陵园为XX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风景区的开发以XX湖为中心,本规划以XX湖为重点。
二、编制依据相关技术规范及《XX湖——白云山深度开发研究及规划方案》作为本规划的重要依据。
某县白云山公园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县白云山公园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概述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XX县白云山公园扩建工程(二)项目建设地址:云南XX县市区东北部(三)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占地约4.5公顷的白云山冰泉景区、占地9公顷的虞舜文化景区(建舜帝庙、墓、陵、纪念馆、古广信文化街及部分景区景点)、云翠谷热带雨林观景园游览区(占地3公顷),云龙珍稀动植物花园景区及白云山龙泉飞瀑景区等以及完善上山道路、供电、供水、通讯设施等。
(四)项目总投资:9198万元(五)项目法人单位:云南XX县白云山公园(六)项目负责人:唐朝晖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及范围(一)编制依据:1、国务院国发[2001]9号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2、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1]73号文《转发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的通知》3、自治区人民政府桂政发[2001]87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快云南特色旅游业发展实施意见》4、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的《云南桂东经济区发展规划纲要》5、XX县委、市政府梧发(1999)48号文《关于印发XX县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实施方案的通知》6、XX县人民政府2001年编制的《云南XX县旅游产业总体规划》7、XX县人民政府制订的《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8、2000年8月完成的《XX县城市功能定位及其总体发展思路》9、XX县园林局《关于编制XX县白云山公园扩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书》(二)编制范围: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了白云山风景区的现状和客源情况,围绕白云山风景区建设进行深入的经济和技术研究分析,并对项目的市场及开发前景进行初步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根据现有的建设条件论述项目的方案选择、旅游开发方案、景区的公用工程、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项目实施的规划,根据建设内容对项目进行投资估算,并制订资金筹措方案,进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
广州白云山风景区旅游详细规划-推荐下载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5)目录文本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景区范围、定位与发展目标 (1)第三章规划分区、结构和布局 (2)第四章游人容量及生态原则 (4)第五章核心保护区保护规划 (5)第六章保护培育规划 (9)第七章典型景观规划 (10)第八章风景游赏规划 (13)第九章游览设施规划 (22)第十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24)第十一章道路交通规划 (26)第十二章市政设施规划 (28)第十三章消防规划 (28)第十四章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29)第十五章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29)第十六章分期发展规划 (30)第十七章外围保护地带控制 (31)第十八章环境影响评价 (32)第十九章附则 (33)附图核心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外围保护地带范围图规划设计总图风景游赏规划图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发挥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的功能和作用,有效地保护、合理地开发利用与科学地经营管理风景区,特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本文本适用于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范围内各地块及各类用地的保护、土地利用、建设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文本与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图纸同时使用,二者不可分割。
第四条本文本涉及指标及其定量数据,是结合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的性质和特点而制定的,未涉及的指标应符合国家、广东省和广州市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的规定。
第五条规划年限为近期:2009-2015年;远期:2016-2025年;并考虑2025年以后的远景发展。
第二章景区范围、定位与发展目标第六条风景区规划范围面积为21.80平方公里。
第七条风景区定位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是广州市构建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和山水型生态城市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以南亚热带植被景观、“山瞰城景、城观山色”为特征,以自然生态保护培育、休闲游览为主要功能,具有丰富历史人文资源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第八条风景区发展目标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的发展目标包括以下两个方面:自身健全目标——在规划期内,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将发展成为自然生态环境维育良好、景观形象和游赏魅力独特、各类基础设施条件优越、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风景游憩境域。
广州市白云山西侧绿化休闲带规划——简介
广州市白云山西侧绿化休闲带规划——简介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白云山是广州的“龙脉”。
无论在广州传统的“云山珠水”空间格局中,还是在未来将建构的大广州“山-城-田-海”的生态结构中,白云山风景名胜区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被喻为广州市“绿肺”,是广州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地标之一。
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外围地带是自然景观和都市景观的交汇地区,也是体现城市风貌的重要地段。
长期以来,白云山周边地区的无序开发建设严重破坏了白云山外围地带的生态环境和景观风貌。
为了处理好白云山自然环境向城市人文空间的过渡关系,突出白云山生态和景观两大功能,有效杜绝周边建设对白云山的破坏现象,在《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确定了风景区的外围生态调节控制区——环山绿化休闲带。
本次规划的白云山西侧绿化休闲带是环山绿化休闲带的首期工程。
一、绿化休闲带性质白云山西侧绿化休闲带是广州市城市公共绿地系统中极具特色的公园群体,也是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生态景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保护现有森林生态环境的同时,为市民提供一个充分享受大自然美景的森林休闲地,并形成风景区与城市之间柔和过渡的优美景观。
二、规划范围白云山西侧绿化休闲带东接云台花园,西临新广从公路,南至下塘西登峰小学路口,北至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西山门。
绿地休闲带总长度为8.5千米,面积为93.6公顷,其中包括一个面积约60公顷的森林生态公园。
三、规划目标1、生态目标构造城市“绿脉”以带状绿地(“绿脉”)增强现有森林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和回复力,通过再造林的方式重建自然景观,使白云山风景区和绿化休闲带的生态系统保持良好的状态,维持白云山的可持续发展。
2、景观目标塑造自然景观和都市景观相互交融的城市风貌特色以层次丰富的植物配置形成风格鲜明的绿化景观,使白云山风景名胜区与城市形成柔和的过渡,塑造自然景观和都市景观相互交融的城市风貌特色,使自然与人工有机联系,将自然引入都市。
3、休闲目标营建“长线串珠”式的森林休闲地结合白云山地形条件和周边环境特征,在绿化休闲带沿线安排多个不同形式、风格、主题的小游园和广场,为市民营造与大自然充分贴近的郊野休闲地,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增加市民游憩、休闲空间。
白云山旅游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33页)
白云山旅游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33页)辰山旅游规划可行性分析报告日期:二零零九年三月三十日地址: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目录第一章现状概况 (3)第二章现状分析 (4)第三章规划依据 (7)第四章规划指导思想、原则、目标 (7)第五章规划总体布局 (10)第六章风景游览规划 (14)第七章典型景观规划 (16)第八章游览服务设施规划 (17)第九章基础工程规划 (19)第十章生态景观保护与景观系统规划 (20)第十一章综合防灾规划 (25)第十二章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28)第十三章规划实施与管理 (29)第十四章近期规划 (31)第一章现状概况一、地理位置辰山,原名大神山,又名白云山,地处东经111°11ˊ,北纬28°的气候景观。
名称发生时段规模特色辰山云雾适宜气候条件下的清晨5:30~7:30傍晚17:50~20:00个大晴观云,色彩缤纷,阴观雾,苍茫神秘。
3、人文景观景区不仅峰峦奇秀,自然风光美不胜收,而且辰山也是资江流域佛家圣地,鼎盛时期,山上有寺庙48座。
更有结合传说的特色景观,这些都给景区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三、基础设施条件(一)交通条件有盘山公路缠绕景区内几座大山,且公路直通县城,区际交通条件尚可。
(二)给水、排水景区内各自然村受地形限制,没有完整系统的给水措施。
景区内没有系统的排污排水设施。
居民的生活污水自由排放为主。
因其量少,尚未对环境形成太大的影响。
四、建筑风格辰山自然风景区内民居为乡土生态建筑为主。
风格朴实、自然,尺度亲切宜人。
材料选用当地出产的毛石、片石、青石及土坯,色彩与质感均与自然合谐,群体布局顺应山形山势,高低起伏,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五、机遇与挑战结合辰山自然风景区所处的时空关系,针对当前形式,其未来的发展将面临以下机遇及挑战:(一)机遇1.国际、国内旅游业方兴未艾的背景优势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已初显端倪,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其产业联带性强,与生态环境结合紧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9Mod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e城郊型森林公园因其与城市的紧密联系、便捷的交通以及独特的森林资源和人文景观价值而备受市民青睐,成为城市居民休闲旅游的首选,因此对城郊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的研究具有更加鲜明的时代意义[1]。
森林及其多样性的生物资源,是森林风景资源的主体,是城郊型森林公园的前提。
人文资源是森林旅游的灵魂,魅力就在于其艺术性、神秘性、特殊性和传统性。
人文景观的规划设计,是城郊型森林公园的核心,也是其能否保持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充分挖掘、利用历史文化遗产,特别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是发展具有特色的城郊森林旅游的基础所在[2]。
这也既是城郊型森林公园所应重点关注的,更是发展城郊型森林公园的出路和方向[3]。
1 场地分析与指导思想康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的西秦岭南麓,白云山森林公园北与县城相接,东西长5100m,南北宽3500m,平均海拔1800m,总面积1242.4公顷,地理坐标在东经105°22′~105°34′,北纬33°15′~33°20′之间。
主山脉属康县中部苏家大梁的西延部分,中部被燕子河河谷切割成东西两部分,形成对峙局面。
以主山脉山脊为界,北坡坡度较缓,南坡多系陡峻的山峰。
1.1 公园性质以南北兼备的森林资源景观为主体,以层峦迭障的苍山奇峰为骨架,以蜿蜒起伏的清溪碧潭为脉络,以流传诸多的民间传说与历史文化为依托,始终紧扣并着力挖掘康县白云山森林公园人文景观规划设计Cultural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Kang Baiyun Mountain Forest Park陈祺 孙丙寅 李军科Chen Qi, Sun Bingyin, Li Junke摘 要:本文以康县白云山森林公园人文景观规划设计为例,从深度挖掘自然与人文资源入手,充分利用并系列梳理白云景观,紧扣“白云深处觅腾龙”这一难得的组合主题,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着力打造空中钟鼓楼、龙城演艺广场、四方坪白云度假山庄和特色专类园四大人文景观,探索“白云仙境”文化特色景观建设的有效途径,力求从深层生态旅游开发与传统龙文化挖掘两方面有机融合,以充分认识特色文化景观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之重要意义。
关键词:白云山森林公园;城郊型森林公园;人文景观;总体规划设计文章编号:1003-6997(2014)03-0059-05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Abstract : In this paper, combing with the overall body of cult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Baiyun Mountain Forest Park maintained the natural ecological landscape transformation, the closely "Dragon clouds and cultural landscape" theme, explored the "fairyl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effectiv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way, and strived to develop eco-tourism from the deep cultural symbols and traditions of both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mining, in order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landscap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e.Key words : Baiyun Mountain Forest Park;suburban forest park;landscape;Overall planning and design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杨凌 712100Yangling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Yangling, Shaanxi, 712100作者简介陈祺/1964年生/男/陕西泾阳人/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生态环境工程分院经济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收稿日期 2014-02-22Landscape Planning and Garden Design2014,11(3):59-63.园林规划与设计60“白云”主题特色,有机和谐地融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为一体,全方位发展纯绿色、原生态森林旅游。
1.2 资源分析1.2.1 自然条件:公园地处西秦岭南侧陇南山地中,是昆仑秦岭地褶皱带的组成部分。
为温暖半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季节气候明显。
年均降水量807.5mm,年均气温11.0℃,年均日照时数1715.7h,无霜期210天。
以变质岩石为主,软硬交替,主要为石灰岩、泥质灰岩及石英岩、页岩等。
1.2.2 自然资源:丰富的森林植被是绿色白云山的骄傲,奇特的山峰地貌是优美白云山的画骨,幽深的白云仙洞是神秘白云山的见证,潺潺的溪涧水系是青秀白云山的灵魂,难得的自然天象是迷宫白云山的精灵。
1.2.3 人文资源:独有的龙城布局是缥缈白云山的依托,纯朴的民间传说是美妙白云山的面纱,殷切的考察题词是美好白云山的荣膺,红色的革命火种是优秀白云山的 标记。
1.2.4 自然与人文二者自然融合在一起,才是白云山的诱人之处:一是植物与山石相融,二是山峰与溶洞相融,三是山水与县城融为一体,四是山巅与腾龙连为一体。
表1 景区特征对比分析一览表景区名称面积(公顷)自然风景特色人文景观特色重点建设项目山麓红色游览休闲区87.5静态、蜿蜒曲折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道路两侧绿化、农田土坎改造山凹康乐游览活动区315.0动态、山花烂漫综合服务、健身康体游客中心、休闲广场周围环境美化山顶白云游览揽胜区210.0幽静、白云仙境无限风光在险峰,宗教活动道路修建,山脊道路两侧的环境美化峡口溶洞游乐山水区105.0溪流、白云仙洞水上活动、溶洞探险交通、安全和吸引游人动态眼帘南坡生态野营探险区525.0密林、悬崖绝壁野营探险、健体疗养解决道路及其安全保证图1 白云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设计平面图园林规划与设计611.3 指导思想以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以陇南乃至甘肃全省的旅游市场为导向,以逐步形成“龙形城市园林”为构想,着力挖掘住、游和娱的丰富内涵,使之成为文化娱乐、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的重要场所,以期达到改善旅游资源结构、使当地旅游事业协调发展之目的。
1.4 建设原则1.4.1 以森林生态景观为主体,突出山林野趣、粗犷古朴的特征,合理开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
1.4.2 以城区建设规划为依托,突出生态环境优势,各类设施在选址、体量、外观以及风格上都要与自然环境保持协调统一。
1.4.3 本着绿化先行的原则,逐步实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二季挂果、立体绿化、重点美化、局部香化、少量亮化、全面净化”的要求。
1.4.4 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保护、整修、开发文物古迹和遗址,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2 功能分区与道路系统根据森林公园自然地理条件和景观资源现状,既兼顾全局,又突出特色;在建设时序安排上,应分轻重缓急,量力而行,保证重点,讲究实效,同时考虑旅游接待和服务管理的需要[4]。
2.1 功能分区根据综合发展需要,结合康县地域特点,设置八个功能区,分别是游览核心区、游乐重点区、野营与疗养区、旅游产品生产区、接待服务区、生态保护区、风景林及经济林观赏区和行政管理区。
其中游览核心区是具有较高的风景价值和森林特点的地段,主要用于景区、景点建设,根据需要适当设置一定规模的饮食、购物、摄像、照相等服务项目。
2.2 景区划分根据森林公园的自然规律和游人游憩的心理需求,人为地把它区分为不同的层次。
即森林公园→景区→景点,从而构成了森林公园的区划系统。
在充分利用山水资源和森林资源的基础上,突出人文景观特色,融自然景观与人为景观为一体,划分为五个景区(见表1和图1)2.3 道路系统道路系统规划是利用动态空间景物的展示规律,使游人在游览过程中能把独立的景点连贯成完整的空间序列,以获得良好的动态景观效果。
城郊型森林公园与城市内外部的交通联系非常便捷,其出入口所在位置周边的交通往往已融入城市建成区道路系统,可以使其在更大尺度的生态系统里与城市保持较为密切的生态和经济动态平衡[1(65)]。
公园内主要人行道设计:改造北坡正面人文景观观光上行线路。
维修北坡西面宗教庙会佛事下行线路,设置警戒标志牌和栏杆。
重点开发东坡狭口绝壁—白云洞探险之旅,在安全的前提下,路尽可能以窄、险、危来取胜。
2.4 游览线路根据景区划分和景点的设置,主要形成以下游览线路:2.4.1 北坡正面人文景观观光上行线路,为核心旅游 线路。
2.4.2 北坡西面宗教庙会佛事下行线路,为辅助旅游线路,考虑游人一般不愿走回头路的实际,并针对普通游客(宗教信仰者)来设置。
2.4.3 东坡狭口绝壁—白云洞探险之旅,为重点开发旅游 线路。
2.4.4 南坡悬崖绝壁攀岩探险挑战之旅,以安全为前提,在专业导游的训练下进行。
2.4.5 天然氧吧纯绿色原生态回归自然,追求自然情趣。
3 景点设计与种植设计森林公园建设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特色是否鲜明,是否有独到的吸引游客的特色项目。
这就要求在公园开发规划中因地制宜,根据公园景观资源特点确定主题特色,体现出美的意境、强的个性、高的质量,实现地方风格、民族气息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5]。
3.1 空中钟鼓楼广场景观设计站在县城燕河大桥仰望白云山全貌,西为原有钟楼、以绿色为背景,东为拟建鼓楼、以红色为背景;中间为峡谷绝壁,构成独辟蹊径的空中钟鼓楼广场(图2)。
并以东南侧新片植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华山松(Pinus armandi Franch )为绿色背景,采用红色叶乔木、灌木复式立式搭配的种植方式,以求明显的色叶绿化效果。
乔木选用红叶李(Prunus cerasifera Ehrh.cv. Atropurpurca Jacq .)、红叶碧桃(F. atropurpurea plena )和青肤杨(Rhus potanini Maxim.)。
灌木选用卫矛(Euon ymus alatus )、黄栌(Cotinus coggygris )和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