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合集下载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解读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解读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解读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在2024年北京奥运会前夕发起的一项重大
工程,利用北京奥林匹克运动公园环境资源,打造一个和谐、宜人、安全、美丽的绿色森林公园。

该公园位于北京朝阳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边,面
积12.21平方公里,属市管公园。

规划设计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以“森林鉴赏、宜人居住、社会
服务功能齐全”为设计指导原则,营造“不可复制的自然环境,别具一格
的精神气息,融入森林绿色形象的活力时尚景观”,构建“分明的主体功能,完善的建筑体系,富有情调的森林空间,现代奥林匹克景观”的精品
公园。

拥有林木覆盖率90%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拥有富有动感的设施服务
系统,它包含登山、步行、骑马、餐饮、住宿、游乐、健身等丰富的活动
项目以及子公园、科普中心、水景等多种设施配套服务。

解读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作为奥林匹克运动公园的扩建,以完善景观环
境为原则,营造具有现代特色的时尚森林公园。

公园的规划设计以自然风
景构建为核心,营造一种与当今社会精神融为一体的公园气氛。

有许多全
新的活动项目,充分满足了游客对公园参观、绿色生活的需求。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背景简介】一、南北两区打造中国最大城市园林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总面积680公顷,比颐和园与圆明园的面积之和还大,分为南北两区。

其中公园南区面积为380公顷,进行了挖湖堆山的大面积景观设计和改造,建有主山、主湖。

全部建造完成后的南区形成左急右缓,山环水绕的东方特色园林景观,同时,占地33公顷的奥运村北区(又称“国际区”)和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三个临时比赛场馆--网球中心、射箭中心、曲棍球场也建在森林公园南区西部。

二、公园核心景区--“仰山”“仰山”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的主山,海拔86.5米,相对高度48米,位于五环路南侧、北京城中轴线上,是公园的核心景区。

“仰山”的建设是利用鸟巢、水立方等周边场馆建设以及公园挖湖产生的土方堆筑完成,填方总量约500万立方米。

“天境”位于森林公园的“仰山”峰顶,这里高48米,海拔86.5米,为森林公园的最高点。

登临“天境”向南可以看到公园主湖--“奥海”的全景,并且俯瞰鸟巢、水立方,北望北园全景,远眺燕山山脉,是全园的最佳观景地点。

三、“奥海”与“仰山”辉映“奥海”位于“仰山”南侧,与“仰山”主峰相映,形成极具中国特色的山水景观。

作为整个奥林匹克公园龙形水系的龙头部位,“奥海”也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主湖景区,面积达到24公顷,是森林公园中最为自然灵动之所在。

四、“朝花”“夕拾”台景色怡人“朝花台”和“夕拾台”分别位于“天境”的东西两侧,两个平台面积都有约百余平方米,站在平台上可以俯瞰主湖和奥运中心区景观。

五、“天元”:水中的观景平台“天元”景区是从“仰山”南侧余脉伸入“奥海”水面形成的一个直径20米的圆形滨水广场。

六、“林泉高致”景致迷人“林泉高致”叠瀑位于“仰山”的西南余脉,景区环境相对幽静,设有三潭两峰,景区蜿蜒曲折,全长约370米。

七、生态廊道连接南北两区外形酷似大型过街天桥,桥上种植乔木、灌木、野花等各种植被,而且还有可供电瓶车穿梭的主路和供游人漫步游览的林间栈道……这座横跨北五环路,位于中轴线上的生态廊道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和北园之间人车通行的重要联络通道。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竖向规划设计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竖向规划设计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竖向规划设计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作为城市绿肺,为市民提供了宝贵的绿色空间。

本文将重点探讨公园的竖向规划设计,以呈现一个更加和谐、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竖向规划设计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合理地利用空间资源,竖向规划为公园创造了多层次、立体化的景观。

这些景观不仅使游客能够欣赏到公园的美丽景色,同时也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地,有助于生态平衡的维护。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竖向规划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空间布局、建筑设计和交通组织。

在空间布局方面,公园充分利用地形,将山地、森林和水体等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景观结构。

同时,通过设置生态廊道和绿化隔离带,公园实现了自然与城市的有机融合。

在建筑设计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公园内的建筑物多采用绿色建筑材料,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建筑风格也力求与周边环境相一致,以实现视觉上的和谐。

在交通组织方面,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采用人车分流的交通模式,为游客提供了安全、舒适的游览环境。

同时,公园还设置了生态停车场和自行车道,鼓励游客采用绿色出行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根据前期的研究和规划,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竖向规划设计方案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可行性和实用性兼备的措施。

例如,在空间布局方面,公园可进一步优化景观结构,增设多功能活动区,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在建筑设计中,可以考虑增加绿色屋顶和墙面的比例,以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率。

在交通组织上,可以进一步完善步行系统和自行车道网络,方便游客出行。

总结来说,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竖向规划设计通过合理利用空间资源,实现了自然与城市的有机融合,为游客提供了安全、舒适的游览环境。

通过不断优化景观结构、注重绿色建筑设计以及完善交通组织等多方面的措施,公园竖向规划设计成为了创造可持续的绿色空间的典范。

未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将继续努力,通过竖向规划设计提升公园的生态环境和游憩体验,为市民带来更多福利。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方案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方案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方案目录
1、概述
2、方案设计
2.1植物景观
2.2结构景观
2.3灯光设计
2.4水景设计
2.5功能区
3、方案分析
3.1光照与冬春植物
3.2景观美学设计
3.3绿地与植被布局
3.4水域景观设计
4、结论
摘要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和中心区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娱乐综合体,它集奥林
匹克精神、自然、艺术、文化、休闲等组成。

本文重点介绍了奥林匹克森
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方案,主要包括景观设计的植物景观、结构景观、
灯光设计、水景设计等,通过分析景观美学设计、绿地和植被设计以及水
域景观设计,使得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方案能够更好地体
现绿色、创新和开放的城市景观精神。

1、概述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和中心区是位于尼亚加拉瓜的一个以奥林匹克精神、自然、艺术、文化和休闲为主题的综合娱乐体。

该项目集室内外活动、生
态景观、自然景观和公园景观为一体,总建筑面积320-400万平方米,此
项目将由全球知名的建筑公司完成,为此需要制定出一整套全新的景观规
划方案。

2、方案设计
2.1植物景观。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位于北京市市区北部,城市中轴线的北端,是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核心区域,集中了奥运项目的大部分主要比赛场馆及奥运村、国际广播电视中心等重要设施。

其中,南部是奥林匹克中心区,集中了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等重要场馆;北部规划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占地约680hm2,将成为一个以自然山水、植被为主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地带,成为北京市中心地区与外围边缘组团之间的绿色屏障,对进一步改善城市的环境和气候具有举足轻重的生态战略意义。

作为奥林匹克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最大的公共公园,森林公园的景观规划与景观设计备受社会各方瞩目(图1)。

与历届奥运会奥林匹克公园选址不同的是,北京城市的传统中轴线将贯穿整个奥林匹克公园。

北京城被称为人类历史上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杰作。

天坛、天安门广场、紫禁城、景山,贯穿了北京城中轴线的始终,气势磅礴,形成了城市建造史上最伟大的轴线。

中国历史上的大规模城市规划多采用规则式棋盘状布局,体现了对秩序的追求;而城市的园林部分多采用自然式空间格局,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达了对自然的尊重。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在满足奥运会场馆功能基础上,给予北京城中轴线新的延伸——北部森林公园,将使这条举世无双的城市轴线完美地消融在自然山林之中。

2002年,北京市规委组织奥林匹克公园概念设计国际竞赛,美国SASAKI景观设计公司所做方案被选为中标方案。

2003年11月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与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征集活动评选出A01、A02、A04 3个优秀方案。

A02号方案为清华规划设计研究院与美国SASAKI公司合作的方案,主题为“通向自然的轴线”。

2003年12月根据市规划委[2003]943号文《关于奥运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征集工作请示批复》的精神,决定由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A02号方案为基础进行深化整合。

2005年4月14日市规发[2005]400号《关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审查意见的批复》批示原则上通过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一、背景介绍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位于我国著名的“疗养中心”,西安市曲江新区,
总占地面积达50公顷,是一个以“自我治疗,探索自然”为宗旨的新型
生态公园,也是一座源自奥林匹克运动的新兴旅游景点。

受地理环境所限,可分为三大特色景观,分别为山坡森林公园、奥林匹克海洋公园、游乐园
公园。

本文着重介绍山坡森林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二、关于山坡森林公园的特色
1.山势分布: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山势呈现出台地和陡坡的分布特点,
高差较大,能形成视觉上的悬崖峻壁。

2.植被特色:该公园内植被茂盛,以落叶阔叶林为主,树种多样,植
物类型多,布局紧凑,植物繁茂,构成一片迷人的自然绿色景观。

3.景观元素:该公园内增设很多景观元素,如木栈道、竹林、悬崖轮椅、自行车路径等,使公园成为一个活动性强、自然景观丰富的公园。

三、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1.入口景观设计:景观规划师根据高差强烈,设计了一段从入口向深
处延伸的木栈道,其高差梯度合适,可以更好地融入自然景观;而入口处
的绿化布局。

2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整体规划方案

2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整体规划方案

2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整体规划方案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整体规划方案1 规划理念中华文明的诠释:人与自然的和谐奥林匹克公园地处城市中轴线北端,总占地面积1135公顷,共分为三个区域,由南至北依次是建成场馆区和预留地、主要场馆和配套设施、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北京的中轴线,从前门、天安门广场、紫禁城至景山,贯穿了北京城。

奥林匹克公园的规划延续了北京中轴线,保持了北京作为历史皇城的特点。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以“通往自然的轴线”为设计主题,用磅礴大气的自然山水园消融北京城市的中轴线,和谐地衔接了现代都市和美丽的大自然。

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为公园中的一山一水增添了气势。

发达的科技以及时代感的融入更使公园熠熠生辉。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采用了叠山理水的设计方法,这是中国传统园林典型的设计手法。

在整个设计山水的过程中,胡洁带领团队和北京林业大学的孟兆桢院士等造园专家一起研究山水的做法。

他们都是中国传统园林最权威的老专家,有了他们的参与,公园的设计更好地体现了中国的特色。

可持续发展的公园:北京的“绿肺”遵循“绿色奥运”的理念,胡洁巧妙地将森林公园设计成北京的“绿肺”和生态屏障:全园种植450公顷绿地,林木覆盖率达到67%,超额完成北京申奥时的承诺(40%~50%);近自然林系统成为植物种源库,全园树木53万余株,其中乔木100余种、灌木80余种、地被102种;全园林木年产氧5208吨,年吸收二氧化碳32吨,年树木滞尘4731吨,是名副其实的“北京绿肺”。

同时,在公园的细节设计上还体现了万物灵长对动物的关爱:公园里建有中国第一座城市内跨高速公路的大型生态廊道和中国第一座雨燕塔。

建成后,这座北京最大的公共公园将成为市民的森林和休憩天堂,也是奥运会为北京留下的一笔宝贵的绿色财富。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也是展示中国环保理念的平台。

它采用了中水净化、近自然林系统、废物资源循环利用、节能建筑等多项生态技术。

仅以水资源的利用为例,就有5种环保技术:中水净化、雨水收集、污水利用、智能化灌溉和生态防渗。

2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整体规划方案

2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整体规划方案

2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整体规划方案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一个位于城市中心的大型公园,被认为是这座城市的“绿肺”。

为了更好地利用和管理这一宝贵资源,我们进行了一项全面的整体规划方案,以确保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和最大化利用。

首先,我们重新规划了公园的布局和设计。

我们将公园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包括休闲娱乐区、运动健身区、文化艺术区和生态保护区等。

每个区域都将有特定的设施和活动,以吸引不同群体的人群,并且保持公园的多样性和活力。

其次,我们着重提升了公园的生态环境。

我们将引进更多的植物物种,建立更多的湿地和人工湖泊,以促进动植物的生态平衡和多样性。

我们还将推动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提倡环保意识,以保护公园的自然环境。

除此之外,在公园的运动健身区,我们将引进更多的户外健身器材和运动场地,鼓励市民参与体育活动,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在文化艺术区,我们将举办更多的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文化娱乐选择。

在生态保护区,我们将加强对动植物的保护和研究,促进公园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发展。

最后,我们还将进行公园设施和基础设施的提升和改造。

我们将修建更多的步道和桥梁,方便市民步行和骑行,增加可访问性。

我们还将完善公园的卫生设施和便利设施,提升公园的整体服务水平。

我们还提出了一些可持续性的发展方案,包括光伏发电和雨水收集系统等,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我们的整体规划方案旨在提升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整体品质和功能,促进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效益,为市民提供更好的休闲娱乐和文化体验。

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合作,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将成为这座城市的一颗璀璨明珠,为未来的世代留下宝贵的遗产。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竖向规划设计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竖向规划设计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竖向规划设计作为一个自然环境友好型的公园,森林公园的竖向规划设计应当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将公园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并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空间。

首先,公园的主轴线应贯穿整个公园,以便于游客的方向感和引导。

主轴线应以宽敞舒适的步行道路为主,两侧种植大量的树木和花卉,形成美丽的景观带,同时也提供了阴凉的氛围。

主轴线的起点和终点设立标志性建筑物或雕塑,以便于游客记忆和导航。

其次,公园的景区设置应以自然环境为主,注重保护和利用原有的植被和地貌资源。

公园内可以设置不同的景观区,如湖泊、山地、草地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湖泊可以设立游船码头和观景平台,供游客休闲娱乐和观赏风景。

山地可以设置登山步道和观景台,供游客进行登山运动和欣赏美景。

草地可以设置休闲休息的场所,供游客放松身心和举办文艺活动。

同时,公园还可以设置野餐区、瑜伽区、儿童游乐区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再次,公园应设置各种服务设施,以方便游客的使用和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公园内可以设置休息点、卫生间、饮水点等,供游客休息和补充水分。

公园还可以设置自行车出租点和停车场,以方便游客的出行和停车。

此外,公园还可以设置一些商业设施,如餐饮店、纪念品店等,以增加公园的经济收入和提供更多的服务选择。

最后,公园的管理应具有高效性和环境友好型。

公园管理部门应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服务机制,增加人员和设备投入,以确保公园的安全和秩序。

公园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公园内植被和野生动物保护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公园的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状态。

公园管理部门还应加强与周边社区和游客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不断提升公园的服务质量和形象。

综上所述,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竖向规划设计应当注重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结合,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划分功能区域,设置各种景观和服务设施,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公园的品质和形象。

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提升公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2024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

2024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

2024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2024年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是为了举办2024年北京奥运会而进行的一项重要任务。

该规划设计旨在营造一个符合奥林匹克主题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景观环境,体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该规划设计囊括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及中心区的整体规划,包括景观布局、建筑设计、绿化植被、水体设计等多个方面。

设计的主要原则是保护自然环境、融入城市环境、体现中华文化和营造良好的赛事环境。

在景观布局方面,设计师注重打造一个与奥林匹克运动理念相契合的空间。

整个公园的布局采用了"人、气、水、路"的设计理念,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公园内设置了众多座椅和休闲空间,供游客休息和欣赏美景。

此外,设计还规划了独特的步道和自行车道,以方便游客的步行与骑行。

建筑设计方面,设计师充分考虑了奥运会的功能要求和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规划中,建筑物的外立面采用了传统的灰色石材和现代的玻璃幕墙相结合的设计,既符合奥运会的标准,又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风格。

绿化植被是整个景观规划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设计师在公园内大量种植了各种绿色植物,包括乔木、灌木和花卉等。

这不仅为公园增添了美丽的景观,还能够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

此外,公园内还设置了多个草坪和休闲区,供游客进行体育活动和休憩。

水体设计方面,设计师充分利用了公园内原有的水体资源,打造了多个人工湖泊和喷泉。

这些水体不仅增添了公园的美观度,还起到了调节温度和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

总之,2024年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旨在为奥运会提供一个符合奥林匹克主题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景观环境。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公园将成为集休闲、娱乐和体育为一体的场所,同时也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韵味。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作者:胡洁、吴宜夏、吕璐珊、刘辉摘要: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围绕“通往自然的轴线”理念展开规划设计,将“城市的绿肺和生态屏障、奥运的中国山水休闲后花园、市民的健康森林和休憩自然”作为设计目标,以丰富的自然生态系统、壮丽的传统山水园林景观终结这条举世无双的城市中轴线,力求达到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现代景观建造技术、环境生态科学技术的完美结合,为奥运会服务,为市民百姓营造休闲乐土。

关键词: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通往自然的轴线人文绿色科技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位于奥林匹克公园的北部,城市中轴线的北端,占地680公顷,是奥林匹克中心区的重要景观背景,是北京市最大的公共公园,因此,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景观规划与设计备受社会各方瞩目。

2002年,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组织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征集活动,美国SASAK景观设计公司所提交的方案荣获一等奖。

2003年11月,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与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征集活动评选出A01、A02、A04 3个优秀方案,A02号方案为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美国SASAK景观设计公司合作的方案,主题为“通往自然的轴线”。

2003年12月,根据市规划委[2003]943号文《关于奥运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征集工作请示批复》的精神,决定由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A02号方案为基础进行深化整合。

2005年10月27日,北京市委常委原则上批准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最终方案。

1.规划设计理念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以“通往自然的轴线”为规划设计理念,奥林匹克中心区代表着现代城市,而森林公园则代表着自然式空间格局,磅礴大气的自然生态系统赋予了北京古城中轴线新的延伸,使这条代表城市历史、承载古老文明的轴线完美地消融在自然山水园林之中,以丰富的生态系统、壮丽的自然景观诠释“通往自然的轴线”理念。

作为“北京”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其规划设计理念中必然包含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田”方案)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田”方案)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田”方案)项目地点:北京项目类别:城市中心与街区专业内容:景观设计项目规模:931公顷设计时间:2003年委托单位: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所获奖项:获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竞赛优秀方案(国际竞赛)设计说明为什么我的眼常含满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田”——撷拾起昨日智慧的果实,播撒下明天希望的种子。

当城市化和可持续挑战中国大地,奥运会成为未来北京的主题时,奥林匹克公园的设计应采撷五千年的造田、种田、灌田的技术、艺术,和精神,并将其与现代最新生物和能源科技相结合,实现一个科技的、人文的、绿色的奥运景观典范。

一个未来中国和世界的可持续景观典范。

在这样的设计理念下,形成了本方案的以下几大特点:1.田+等高线:结构与象征性肌理。

显现场地原有的等高线,也是场地历史的记忆,延续北京西北山势,将其与源于场地和区域的田块肌理相结合,构成整个公园的结构和象征性元素,并将这种肌理几何化后,一直延伸到中央景区。

2.梯级湖群+梯田湿地:最少工程量的场地设计途径。

利用场地由西而东的10米的地势高差,与湿地净化系统相结合形成层层叠叠的梯田湿地和多个梯级湖群;大大减少挖湖的工程量,同时避免由于挖穿粘土层带来的湖底渗漏;增加水体流动性,形成多级跌水,丰富水体景观,并提供充分机会给湖水加氧;提高亲水性和可达性,能更好处理水面与南侧城市道路标高,提供穿越的湖面的机会;从北、东、南三个角度往西看,形成更佳的观赏面。

使湿地借助重力过水净化。

3.可持续的水系统:渡水槽和水体净化、循环和再用。

建立与温室相结合的湿地系统,利用温室的反季节高效净化系统,强化生物净化功能;建立引水渡槽,将森林公园湖水提升到中心湖区,构成更具经济和环境教育意义的水循环系统,同时只需用一个提水泵便可解决沿途水景观的形成;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和再生系统;恢复清河故道,建立与城市雨水收集系统相结合的沼泽净化和滞水系统。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与设计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与设计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与设计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奥林匹克公园核心区域,总面积约为680公顷,是2024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部分场馆和相关设施的重新规划与再利用项目。

公园的景观规划与设计旨在打造一个集休闲、旅游、运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公园,增强市民和游客对于体育文化的参与感和居住体验。

景观规划与设计的起点是对现有场地的分析与调查,了解场地的地形地貌、水系分布、植被覆盖等自然基础条件,以及现有建筑设施的位置与状况。

同时,需要考虑公园所处的城市环境以及周边的交通网络,以便为公园的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基于以上的基础数据,景观规划与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交通布局与连接性:公园需要通过合理的交通布局与连接性,便利市民和游客的出行。

在设计上可以考虑地铁、公交、自行车等多种交通方式的接入,并在公园内部设置便捷的交通环路和步行系统,方便游客在公园内的游览。

2.绿化景观的布局与配置:公园应该注重绿化景观的布局与配置,增加植被的密度和品种,以提供更好的视觉效果和生态环境。

可以根据场地的特点和形态设计大面积的草坪、花坛和水景,增加绿蔽效果,形成独特的生态景观。

同时,可以合理设置一些具有代表性和特色的植物品种,以增强公园的观赏性和教育性。

3.水系景观的规划与营造:公园可以利用现有的水系资源,进行水系景观的规划与营造。

可以设置人工湖泊、水上运动设施等,提供水上娱乐和休闲的场所,并增加水资源的利用效益。

同时,在水系景观的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水质和水环境保护的问题,确保水系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4.建筑设施与功能空间的布置:公园的建筑设施和功能空间是提供活动和服务的场所,需要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合理布置。

可以设计一些符合公园特色和需求的建筑,如咖啡馆、休息亭、观景台等,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休息和观赏的场所。

同时,可以考虑设置一些运动设施,如篮球场、健身区等,增强公园的运动氛围。

5.公共艺术品与文化活动的融入:公园可以通过设置公共艺术品和开展文化活动等形式,加强艺术与文化的融入。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LH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LH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LH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一个开放的大型公共休闲空间,位于城市中心,氛围活跃,是一个集休闲、健身、休闲的综合性场所。

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应该注重环境保护、景观美化和人文互动的结合,以创造一个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公共空间。

首先,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中,应注重环境保护。

保护自然环境是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公园的重要方面。

保留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原有的植被,恢复和保护水体,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是必要的。

这样可以保持公园的生态平衡,提供宜人的氛围,吸引更多的居民和游客。

其次,景观美化是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目标。

通过合理的园林布局、植被配置和景观元素的安排,可以创造出一个美丽的空间。

公园内的花坛、草坪、湖泊等景观元素应该选择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植物,并注重色彩的丰富性和层次感。

此外,适当的景观照明设计可以增加公园的夜间魅力,同时也考虑到节能环保的原则。

最后,人文互动应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关键考虑因素之一、为了吸引人们的参与和使用,公园应该提供不同的功能空间,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例如,设置宽敞的广场供人们聚集和交流,设立健身器材和运动场地,提供儿童游乐设施和户外表演场所等。

此外,公园还可以结合奥林匹克主题进行设计,设置奥林匹克历史展览,举办运动比赛和文化活动,以增加公园的互动性和活力。

总之,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应注重环境保护、景观美化和人文互动的结合。

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美化园区环境,创造多样化的功能空间,将有利于提升公园的吸引力和使用率。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将成为城市中心一个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公共空间,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LH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LH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作者:胡洁、吴宜夏、吕璐珊、刘辉摘要: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围绕“通往自然的轴线”理念展开规划设计,将“城市的绿肺和生态屏障、奥运的中国山水休闲后花园、市民的健康森林和休憩自然”作为设计目标,以丰富的自然生态系统、壮丽的传统山水园林景观终结这条举世无双的城市中轴线,力求达到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现代景观建造技术、环境生态科学技术的完美结合,为奥运会服务,为市民百姓营造休闲乐土。

关键词: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通往自然的轴线人文绿色科技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位于奥林匹克公园的北部,城市中轴线的北端,占地680公顷,是奥林匹克中心区的重要景观背景,是北京市最大的公共公园,因此,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景观规划与设计备受社会各方瞩目。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区位图北京中轴线示意图2002年,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组织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征集活动,美国SASAKI景观设计公司所提交的方案荣获一等奖。

2003年11月,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与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征集活动评选出A01、A02、A04 3个优秀方案,A02号方案为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美国SASAKI景观设计公司合作的方案,主题为“通往自然的轴线”。

2003年12月,根据市规划委[2003]943号文《关于奥运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征集工作请示批复》的精神,决定由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A02号方案为基础进行深化整合。

2005年10月27日,北京市委常委原则上批准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最终方案。

1.规划设计理念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以“通往自然的轴线”为规划设计理念,奥林匹克中心区代表着现代城市,而森林公园则代表着自然式空间格局,磅礴大气的自然生态系统赋予了北京古城中轴线新的延伸,使这条代表城市历史、承载古老文明的轴线完美地消融在自然山水园林之中,以丰富的生态系统、壮丽的自然景观诠释“通往自然的轴线”理念。

作为“北京”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其规划设计理念中必然包含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
特色:该方案以“为什么我的眼常含满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为切入点,以养育中华儿女的“田”为总体概念,表达了设计师们对脚下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挚爱,以“撷拾起昨日智慧的果实,播撒下明天希望的种子”的虔诚的态度审视历史文化、规划设计北京美好未来。

五千年的中国土地曾经、还将养育世界上最多的人口。

在无数的失败与成功之后,田,积淀下了处理人与土地关系的最精华的智慧。

连同那充满诗意的景观,田,告诉我们如何尊重土地和自然过程,用最少的工程,获得可持续的最大收益。

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这五千年智慧连同其诗意的景观被无情地毁弃,我们甚至以“工业化”和“高科技”的名义来“整治”和“改造”我们生命的土地、水系,而最终发现我们祖先对待土地的态度和技术要高明的多。

在上述设计理念指引下,形成了方案的几大特点:(1)田+等高线:结构与象征性肌理;(2)梯级湖群+梯田湿地:最少工程量的场地设计途径;(3)可持续的水系统:渡水槽和水体净化、循环和再用;(4)植被:景观生态模式与“三皴法”配置;(5)轴线:五线谱上跳动的音符,一部关于五色土地的交响乐;(6)场地故事:环境解说系统与专类植物园。

当城市化和可持续挑战中国大地,奥运会成为未来北京的主题时,奥林匹克公园的设计应采撷五千年的造田、种田、灌田的技术、艺术,和精神,并将其与现代最新生物和能源科技相结合,实现一个科技的、人文的、绿色的奥运景观典范。

一个未来中国和世界的可持续景观典范。

田,连接了人与自然,历史与未来,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它最终成为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和绿色奥运的体现。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 专题 报 道
S pe
c ia
l R e p o rt
G
F
e n e ra o re s
l In t r o d
a r
u c
t io
n
o
f O ly
P la
n
m
p ic
t P
k L
a n
d
s c a
p
e
奥 林 匹 克 森 林 公 园 景 观 规划设计
奥林 匹 克 森 林 公 园 位 于 奥 林 匹 克公 园 的 北 部 顷

最后

以主山 为主 体 的南园 山

系通 过 生态 廊 道 跨 过 北 五 环 继续 向北 园 延 伸
形成

系列 萦 回 曲 折的高度 约 5


1 O米的低 山 丘 陵

作为主 山 的余



且 与 蜿蜒 曲 折 的 带 状 溪 流 相 映成 趣


营 造 山 林 清 流 的 气氛
演绎 中 国 传统 堆 山理 水 精 髓
使
通 往 自 然 的轴 线

不 仅 仅 体 现 在 空 间序 列 上
也 使中轴线 上 的中 国传 统文 化 的得 以
传承 和 升华
a
td 9 9

功 能定位
奥林 匹 克 森林 公 园的 功能 定位 为 和 休 憩 自然


城 市 的 绿肺 和 生态屏 障


奥 运 的中 国 山水 休 闲后 花 园


主 湖与 洼里 公 园 湖 区及 碧 玉 公 园 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作者:胡洁、吴宜夏、吕璐珊、刘辉摘要: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围绕“通往自然的轴线”理念展开规划设计,将“城市的绿肺和生态屏障、奥运的中国山水休闲后花园、市民的健康森林和休憩自然”作为设计目标,以丰富的自然生态系统、壮丽的传统山水园林景观终结这条举世无双的城市中轴线,力求达到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现代景观建造技术、环境生态科学技术的完美结合,为奥运会服务,为市民百姓营造休闲乐土。

关键词: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通往自然的轴线人文绿色科技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位于奥林匹克公园的北部,城市中轴线的北端,占地680公顷,是奥林匹克中心区的重要景观背景,是北京市最大的公共公园,因此,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景观规划与设计备受社会各方瞩目。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区位图北京中轴线示意图2002年,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组织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征集活动,美国SASAKI景观设计公司所提交的方案荣获一等奖。

2003年11月,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与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征集活动评选出A01、A02、A04 3个优秀方案,A02号方案为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美国SASAKI景观设计公司合作的方案,主题为“通往自然的轴线”。

2003年12月,根据市规划委[2003]943号文《关于奥运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征集工作请示批复》的精神,决定由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A02号方案为基础进行深化整合。

2005年10月27日,北京市委常委原则上批准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最终方案。

1.规划设计理念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以“通往自然的轴线”为规划设计理念,奥林匹克中心区代表着现代城市,而森林公园则代表着自然式空间格局,磅礴大气的自然生态系统赋予了北京古城中轴线新的延伸,使这条代表城市历史、承载古老文明的轴线完美地消融在自然山水园林之中,以丰富的生态系统、壮丽的自然景观诠释“通往自然的轴线”理念。

作为“北京”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其规划设计理念中必然包含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力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一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最高境界;山水错落,负阴抱阳,取“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意境,使山水空间具有了人文的意义;绵延山水,跌宕起伏,寻求“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一样的大气魄,突出表达人与自然相生共荣的和谐,而这正是中国文人墨客千百年所追求的意境;“龙形水系”,不仅取“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文化含义,更是将中国龙图腾向世界传播。

可以说,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设计创意,处处闪耀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芒,使“通往自然的轴线”不仅仅体现在空间概念上,还使这一理念具有了历史人文的意义,成为对中国传统文化更为浓缩而精确的总结。

奥林匹克公园总平面图通往自然的轴线示意图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功能定位为“城市的绿肺和生态屏障、奥运的中国山水休闲后花园、市民的健康森林和休憩自然”。

森林公园是北京“郊野公园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以自然山水、植被为主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地带,是北京市中心地区与外围边缘组团之间的绿色屏障,对进一步改善城市的环境和气候具有举足轻重的生态战略意义。

奥运会期间,森林公园将成为北京市带给各国代表团、运动员、组委会官员的一份珍贵的绿色礼物——充满中国山水特色情调的休闲后花园。

奥运会后,森林公园将向公众开放,成为市民百姓的休闲乐土,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体育健身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北京最大的公共公园。

森林公园将为北京留下一份珍贵的奥运遗产——森林公园对改善北京生态环境、完善北部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加快北京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的步伐都起到重要作用,是现代意义上的自然与文化遗产。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总平面图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鸟瞰图公园主山水长卷站在仰山顶峰眺望奥海与中心区森林公园由于现状北五环路的存在而自然地形成了南北园两部分。

北园占地300公顷,是以生态保护与生态恢复功能为主的自然野趣密林,尽量保留原有自然地貌、植被,尽量减少设施,限制游人量,为动植物的生长、繁育创造良好环境。

南园占地380公顷,是以休闲娱乐功能为主的生态森林公园,以大型自然山水景观的构建为主,山环水抱,创造自然、诗意、大气的空间意境,兼顾群众休闲娱乐功能,设置各种服务设施和景观景点,为市民百姓提供良好的生态休闲环境。

森林公园功能分区图2.竖向规划设计森林公园南园以大型山水景观构建为主,北园以微地形起伏及小型溪涧景观为主,成功展示了中国传统山水园林的独特魅力。

北以山体作为屏镇,南为水系,形成“山环水抱、起伏连绵、负阴抱阳、左急右缓,左峰层峦逶迤、仰止西山晴旅,右翼余脉蜿蜒、环顾龙湖胜景”的山水格局模式,山体设计绵延磅礴,以势取胜,水体设计绰约大气,以形动人,整个山形水系真假难辨,“虽由人作,宛若天开”。

公园竖向规划设计图主山仰山,最高峰海拔高度86.5m,相对高度48m。

为弥补主峰南北进深的不足,同时丰富山体效果,在主峰西南规划次峰,海拔高度60.2m,相对高度28m。

此外,在主峰东南,主湖与洼里公园湖区及碧玉公园湖区相连地段的水面规划一系列小岛,岛上堆山,丰富水景层次,同时增强山体的连绵感。

另在主山西南,湿地区北侧堆筑近20m左右的小山,作为主山之余脉;安立路西侧亦做微地形处理。

最后,以主山为主体的南园山系通过生态廊道跨过北五环继续向北园延伸,形成一系列萦回曲折的高度约5-10m的低山丘陵,作为主山的余脉,且与蜿蜒曲折的带状溪流相映成趣,营造山林清流的气氛,演绎中国传统堆山理水精髓,气势恢弘,意境深远。

从南主入口可见蜿蜒的仰山从东面看园内的叠山理水森林公园结合场地西南高东北低的地形条件,充分利用现状洼里公园及碧玉公园湖区水系,构筑以主湖为主水面的“龙首”水系格局,实现“龙形水系”的整体景观意象。

主湖奥海背依仰山,南临南主入口,西北利用现状近10m的高差建设为由层层落水构成的湿地观赏景区,东及东北向分别与碧玉公园水系、洼里公园水系相连,跨过主山与清河导流渠相接,最终形成湖、湿地、河渠等形态多样、景观丰富的水景效果。

北园水系引自西北部的清河导流渠,以萦回曲折的溪流和小尺度湖面为主,蜿蜒于山丘之间,最终注入北侧的清河。

该水系一方面能够收集雨水,防洪减灾;另一方面则通过湿地、山溪等景观的营造,烘托北园朴野自然的山林气氛。

令人神往的“龙首”奥海一角湿地观赏景区叠水花台3.种植规划设计森林公园种植规划设计以生态的思想和生物多样性理念为首要原则,通过巧妙利用各种植物,使园林景观逐渐由城市化向自然山林过渡,尽可能扩大林地的叶面积系数,运用植物造景的原则、手法,组成一个个既能发挥综合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又各具特色的植物景观群落。

森林公园整体景观规划通过以乡土植物为主的当地原生群落的重建,从而成为乡土植物的种源地并为各种乡土野生动物(尤其是鸟类)提供栖息地,实现了城市生态系统向自然生态系统的过渡;通过高绿量以及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植物种类的选择,达到为城市提供新鲜氧气并吸收二氧化碳、释放负氧离子提供新鲜空气等作用,同时最少消耗生态资源,达到生态效益最大化;对城市水分平衡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提高生物多样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减缓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城市生态承载力;保障城市生态安全。

同时,森林公园生态林的存在也为百姓提供了一处自然、野趣的休闲娱乐场地,对丰富百姓的业余生活、提高市民的健康状况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乡土植物构成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由生活在公园内的野生小动物4.交通规划设计森林公园的交通系统规划设计,主要原则是以人为本、采用人性化设计理念。

奥运会期间作为运动员的主要休闲活动区域,奥运会后作为北京市民百姓和国内外游客的休闲娱乐公共公园,森林公园要将安全性原则自始至终贯彻于整个交通系统规划设计中。

其次,森林公园的交通系统规划设计要考虑采用不同交通方式的游客的不同需求,以及游客在园内游览的便捷性和舒适性需求。

同时,公园的交通体系要与公园的景观融为一体,和谐统一。

交通系统规划设计的首要内容是门区出入口设计,鉴于门区出入口的基本功能是方便游客出入,因此,设计师以游客交通特征的分析结果,作为门区出入口规划设计的基本指导原则,门区出入口设计必须满足远距离游客和近距离游客的不同需求。

公园的出入口分为三个等级:一级出入口为主要出入口,出入交通量较大,也有更多样化的机动交通方式,因此一方面需要更便捷、更通畅的出入通道,另一方面需要更大的出入口缓冲空间和停车空间。

二级出入口为次要出入口,出入交通量较小,机动交通方式较单一,对出入通道和出入口缓冲空间的要求都较低。

三级出入口为辅助出入口,主要为公园内部的非游客人员和车辆服务。

门区出入口功能分析图重要的一级入口——南主入口二级入口——S2门区森林公园内部道路与城市道路实行交通分离,自成体系。

根据公园内山形水势、功能分区以及游人的游览路线将园路分为三级。

一级园路,路宽8m,是公园内最基本的道路骨架,连接公园内各主要景区;二级园路,路宽4.5~6m,以步行交通为主,允许经管性的机动车交通介入,成为连接各主次景区及内部各景点的重要路线;三级园路,路宽1.5~3m,是公园内分布最广的游览路线,仅允许自行车交通与步行交通。

为满足游客方便、快捷地到达公园各景区及景点,沿公园主干道布置了无污染的电瓶车游览路线,其服务范围覆盖公园主要景区。

各门区或门区附近设置起止站。

在各景点或靠近景点的一、二级路边设置站点;一、二级路的主要路口设置站点。

无污染的电瓶车电瓶车站点5.主要景观景点规划森林公园中,设计师规划建设了诸多景观景点,其中主要的景观景点包括:1)仰山森林公园的主山取名“仰山”,不仅使得“仰山”这一当地传统地名得以保留,更与“景山”名称呼应,暗合了《诗经》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诗句,并联合构成“景仰”一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对称、平衡、和谐的意蕴。

明清的皇城以景山为屏障,而21世纪的新北京的轴线则以森林公园仰山为新的屏障。

仰山坐落在北京市中轴线上,主峰高48M,与北京西北屏障燕山山脉遥相呼应,既符合中国园林建造的传统,又与北京周边大自然环境相得益彰。

站在仰山顶峰上向南远望,北京奥运会主体建筑“鸟巢”和“水立方”及宏大的中心区尽收眼底,目力所及,南向尽端是景山山顶,南北轴点遥相呼应,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崇尚的“天人和一”的最高境界,在此美景中得到新的诠释。

从西侧观赏仰山2)奥海森林公园的主湖取名“奥海”,北京传统地名中的湖泊多以“海”为名,借“奥林匹克”之“奥”字,有奥秘、奥妙之意,命名为“奥海”,有“奥运之海”之妙。

奥海背依仰山,南瞰中轴线,面积20.3公顷,规划水位38.5m。

在中国的神话与传统文化中,龙是最为尊贵与神圣的图腾,并总是与水结合在一起,森林公园奥海形如龙首,蜿蜒穿越整个奥林匹克中心区的景观河道宛若龙身,盘旋的龙尾环绕着国家体育场“鸟巢”,面积122公顷的龙形水系跃然显现,组成“奥运中国龙”的景观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