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写作教学心理学问题

合集下载

【小学作文指导】第十三讲:作文指导的心理问题

【小学作文指导】第十三讲:作文指导的心理问题

【关键字】小学作文指导第十三讲:作文指导的心理问题甲:前几次,我们分别从儿童作文心理发展的动因和儿童作文心理过程两个角度对小学生的作文心理作了些探索。

其间也都谈到了怎样依据这些心理特点和心理规律,改革我们的作文教学。

为了进一步认识儿童作文心理规律,今天我们将开始从作文教学过程的角度,对儿童作文心理作些综合性的研究。

乙: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重视作文的指导和讲评。

”袁老师,我们就着重探讨一下怎样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改革作文的指导和讲评吧。

(一)研究儿童作文心理改革作文指导甲:好,今天就谈作文指导的心理问题。

作文指导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是指贯穿在语文教学中一般性的指导;“狭义”是指在作文课上的现场指导。

现场指导又有作前指导和作后指导之别。

作后指导就是作文讲评。

我们以后再专题讨论,今天主要讲讲作前指导。

我们知道,写作不仅是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而且是对生活进行思维加工的过程。

前苏联心理学家科瓦廖夫在《文学创作心理学》中指出:“任何创作过程都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个体在反映现实的过程中积累生活印象,舍此,任何创作都是不可思议的;第二,对这些印象进行创造性加工和把这项工作的成果用语言表现的形式投射出来。

换句话说,创作过程不是别的,而是双重的变换过程。

”这个“双重转化”的心理过程,也是一般写作的心理过程,即:首先是客观现实生活向作为认识主体的作者头脑的转化。

这是从事物向认识的第一重转化,即由“物”到“意”的转化;其次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向外部言语的转化,即由“意”到“文”的转化,这是由认识到表现的第二重转化。

乙:小学生作文是一种写作训练,其心理过程也是“双重转化”的过程。

联系到学生动笔行文前的作前指导课来说,学生则是以萌发作文动机,回忆表象、情绪开始,进而按老师提出的要求构思文章、运笔行文的。

显然,作文指导课上,学生作文心理主要处于第二重转化上。

也就是由“意”到“文”的转化。

甲:在这第二重转化的过程中,学生要对记忆库房中的材料通过回忆而激活呈现;要运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系统化、具体化等思维活动进行思维加工;还要将思维活动的结果用语言文字外化出来。

浅析小学生写作的心理障碍及其疏导

浅析小学生写作的心理障碍及其疏导
浅 析 小 学 生 写 作 的心 理 障 碍 及 其 疏 导
李延萍
( 海西州德令哈市柯鲁柯镇永红小学 ,青海 海西 870) 10 0
在 长期 的作 文教学 实践 中 ,我发现 学生对 作 文表现 出来 作 文是 学生 思想 、生活 、思 维 、语 言 的综合 反 映。为什 么有 的兴趣是各 不相 同的 :或 积极性 高涨 ,除课堂 作文 能及 时完 些 学生 对作 文畏之 如虎 ?关 键在与 我们 教师 。 首先 ,作 文教 学必 须局 限在学 生生 活实 际的园地 里 ,要 成 外 ,还 能交上 自 己的课 外 习作 ;或表 现平平 ,完 全停 留在 想 完成 又难 以完成 的状态 中 ;或态 度冷淡 ,学 不学 作文 无所 写学生所熟悉且有较深理解的东西。这样 ,学生作文才不会 谓 ,写好 写差一 个样 ,此类情 况在 作文教 学过 程 中真是 屡见 味 同嚼蜡 ,无物 可写 。写 作文无 非是 让学 生把脑 子 里的东 西 不鲜 !本 文试 图从小 学生 对作 文 的好 恶表 现方 面探索 原 因 , 组 织起 来 ,表达 出来 ,如果 出题 强人 所难 ,学生 就会 勉为 其 难 。因此 ,写作教 学 中必须 非常 注意 体察学 生 的生 活 ,对 他 并就 作文教 学 中必须 采取 的措施 谈一谈 个人 的想法 。 优 质作 文 的起 步 教 学 ,是 小 学 生 能 否 爱上 作 文 的 们 所真 正熟 悉或 生活 中肯 定会 出现 的东 西了如 指掌 ,这样 才
最 杰 出的 艺术 本领 就 是 想 象 。 ”爱 因斯 坦 说 : “ 象 力 比 想 广 。他们表 现 出有 时特别 喜爱 作文 ,或者某 种 与写 作有 关的 知 识 更 重 要 ,因为 知 识 是 有 限 的 , 而想 象 力概 括着 世 界上 活动 ,有 时又特 别厌 恶 ,情 绪和 行为 十分 不稳 定 ,学 生学 习 的一 切 ,推动 着 进 步 ,并 且 是知 识 进 化 的 源泉 。 ”没 有 想 写作 的兴趣 也 随之受 到影 响 。除 了心 理 发展 特 点逐 步变化 的 象 力 ,就 不 可 能 有 发 明创 造 ;没 有 想 象 力 ,就 不 可 能 有 原因外,教师业务素质的强弱、教学是否生动有趣等也是一 艺 术 ;同样 , 没有 想 象 力 ,学 生 的 作 文 水 平也 不 可 能 有 大 的提 高 。 那 么 ,怎样 培 养 学 生 的想 象 力 呢 ? 因 为 发展 想 象 因 此 ,在 这 个 阶段 ,语 文 教 师对 于 作 文 辅 导 的责 任 更 力 的基 础 是 观 察 ,所 以教 师 应 首先 教 育 学 生学 会观 察 ,努 为 重大 。其 一 ,应 采 用 多 侧 面 的训 练 ,拓 宽 学 生学 习写 作 力 培养 自 己的观察 力 ,热 爱生 活 , 热爱 社 会 ,留心 周 围的 的 内涵 。例 如 在 记叙 文 训 练 中 ,可 以分 出写 人 训练 、记 事 事 物 ,处 处做 有心 人 ,生 活 积 累得 多 了 ,想象 力就 会 逐 渐 训 练 、 写景 训 练 、状 物 训 练 等 。 在写 人 训 练 中可 以分 出写 丰 富起 来 。其 次 ,要 明确 什 么 事情 都 要 亲 自经历 是 在 小 学 语 文 教学 中 ,二 、三 年级 是 起 步 作 文 的 关键 阶 段 。大部 分农村 小学 ,由于师 资水平 存在 一定 问题 ,不少 教 师对学生组词造句的辅导 ,不是通俗地解释某词 的意思,就 是 在学生 一知 半解 时 ,举 出少 得可怜 的例 句 ,给 刚启动 思维 的学 生 又套 上 了 “ 紧箍 咒 ” 。教 师应 该 在 学 生 真正 理 解 之 后 ,再启 发学 生 的思 维 ,进行 多角度 训 练 ,这 样会达 到 比较

试析学生写作的心理障碍及其疏导

试析学生写作的心理障碍及其疏导

试析学生写作的心理障碍及其疏导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对作文表现出来的兴趣不一:或积极性高涨,除课堂作文能及时完成外,还连篇累牍的交上自己的课外习作,要求老师给予批阅;或表现平平,完全停留在完成不得不完成的任务上;或态度冷淡,学不学作文无所谓,写好写差一个样;或讳疾忌医,一遇作文课如见妖魔鬼怪,能躲则躲,能拖则拖。

诸如此类,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屡见不鲜。

本文试图从中小学生对作文教学的好恶表现方面探索原因,并就作文教学中必须采取的对策略陈管见。

一、是否具有优质的作文起步教学,是儿童稚嫩、敏感、纤弱心河里能否激起喜爱作文浪花的关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二三年级是起步作文的关键阶段。

大部分农村小学,由于师资质量上的问题,不少教师对学生造句的辅导,不是通俗地解释某词的意思,在学生真正理解之后,再启发学生的思维,进行多角度训练,达到比较熟练运用的目的,而是在学生一知半解之时,就举出少得可怜的例句,替刚刚启动思维的学生套上一个箍,把知识局限在一个小圈圈内。

当着根据一定的意思缀段或缀文时,教师所举例句上有的,学生有可能熟练运用,很快成段成文。

而例句上无,缀段或缀文中所需要的,学生就会彷徨而不知所措。

如无反复,就会加重一部分学生的心理负担,感到“作文”难,从作文起步阶段就开始产生逆反心理。

正如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儿童感到学习困难,如果别人都能够接受的东西他不能接受,那就说明,他在童年时期没有从周围的人那里获得对于他的发展来说应当获得的东西。

儿童正是在这个年龄期——从一岁到七、八岁,变得头脑迟钝的。

”因此,起步作文这一步抓不好,对学生以后的作文学习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

二、丰富多彩的作文教学,是激发学生作文情趣的源泉,而生硬平淡的作文教学,则是阻碍学生作文进步的丘陵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也在逐步变化。

尤其是初中学生,学习兴趣开始分化,而且兴趣广泛又不稳定。

他们表现出有时特别喜爱作文学科,或者某种与写作有关的活动,有时又特别喜爱另一门学科或另外一些活动。

探讨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探讨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组织写作活动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写作比 赛、作文展览等活动,提 高学生的参与度。
社会支持对策
提供心理辅导
社会应提供专业的心理辅 导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写 作中的心理问题。
媒体宣传
通过媒体宣传,提高社会 对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 关注度,推动相关措施的 落实。
建立支持体系
建立健全的支持体系,整 合各方资源,为解决小学 生作文心理障碍提供有力 保障。
04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是多方 面的,包括学习压力、缺乏写作兴趣、
写作技巧不足等。
针对这些原因,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策, 如减轻学习压力、激发写作兴趣、提高 写作技巧等,以帮助小学生克服心理障
碍,提高写作水平。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 理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 惯,让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提高写
作能力。
展望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问题将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深入探讨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成因和对策,为教育教学提供 更加科学有效的指导。
同时,教师和家长也需要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 境,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发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学校因素
教学方法
单调、枯燥的教学方法可能使小学生 对写作失去兴趣,产生厌倦心理。
师生关系
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可能导致小学生对 写作产生抵触情绪,不愿意主动参与 写作活动。
作文评价方式
过于注重分数和等级的评价方式,可 能使小学生在写作时过分关注外部评 价,而忽视自我表达,从而产生心理 障碍。
社会因素

试析学生写作的心理障碍及其疏导

试析学生写作的心理障碍及其疏导

试析学生写作的心理障碍及其疏导学生写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因为写作是人与世界沟通的主要方式之一。

然而,许多学生可能会遇到心理障碍,导致他们在写作时遇到困难。

这些障碍可能涉及到学生的自我意识、态度或信念,或者可能涉及到写作过程中的实际技能和策略。

本文将试析学生写作的心理障碍及其疏导。

一、心理障碍分析1.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了解和认识。

自我意识不足可能导致学生在写作时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的写作能力较差,从而影响到写作表现。

此外,某些学生可能因为过度关注他人的方向(比如老师的评分标准、同学的评价)而对自己缺乏信心,这也可能是一个心理障碍。

2.态度或信念学生的态度或信念往往决定了他们如何对待写作。

如果学生对写作抱有消极态度或者错误的信念,就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写作表现。

例如,许多学生可能认为写作是无趣的、枯燥的、甚至是毫无用处的。

这种消极态度可能会让学生对写作失去兴趣,无法全神贯注地完成写作任务。

3.写作技能和策略除了心理方面的问题,许多学生也可能遇到实际的写作技能和策略问题。

例如,他们可能缺乏正确的写作技巧、没有组织良好的写作计划、没能找到合适的素材等等。

这些技能和策略问题可能会让学生的写作水平受到限制。

二、疏导方法1.增强自我意识针对自我意识不足的学生,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

首先,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多进行自我反思,持续关注自己的进步,不断拓展自己的写作技能。

其次,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正面的反馈,鼓励他们在写作中探索、表现和创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信的意识。

2.调整态度或信念针对学生的态度或信念问题,我们需要改变他们的想法,让他们对写作抱有积极的态度。

首先,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有趣、有意义的写作主题,让学生能从中获得快乐和启发。

其次,老师可以通过实际案例和经验分享来介绍写作的意义和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写作可以帮助他们表达自己、自我提升和获得成功等等。

3.提高写作技能和策略对于缺乏写作技能和策略的学生,我们可以采取对应的措施来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表现。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心理学问题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心理学问题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心理学问题人教版新课标作文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

学生必须借助观察才能进行积极思维,才能积累写作素材,才能写出中心明确、结构合理、立意新颖的文章。

所以,作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的综合训练过程,及心理素质提升和发展的过程。

一、转变学生作文的心理状态从作文心理学来分,作文有主动作文和被动作文两种。

主动作文,是学生在有材料可写,有感而发的基础上写成的,这种作文容易写,也容易写好。

而被动作文,是学生在没有任何写作欲望及写作需求的情况下,被迫进行的写作。

因此,会造成“作文难,提起作文心就烦”“我最讨厌作文,我希望今后各种考试都不要有作文这个项目”等被动心理。

教学中,如果教师想要变被动写作为主动写作,首先要解决命题问题。

贴近学生生活的命题,更易引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因为当他们面对此类命题时,不会有陌生感,会有话可说,动起笔来自然会流畅。

二、奠定写作基础,丰富写作心理内容面对写作,学生最困惑的问题之一就是拿到题目无话可说,无东西可写。

其实,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并不是学生身边缺少写作素材,而是他们缺乏对生活的观察与积累。

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冲出学校、课堂这个小天地,迈进社会的大课堂中去感受时代的脉搏,接受新鲜的事物,从中丰富积累,获取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欲望。

另外,作文教学必须以课本内容为依据进行作文训练。

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一切,并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

心理学研究发现,少年儿童观察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是由无意性、情绪性向有意性、目的性发展;再由有意性、目的性向自觉性、稳定性、精确性和概括性发展,并逐步形成较全面的、细致良好的观察能力。

因此,教学时教师应了解学生观察力发展的规律,有意识地通过各种途径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观察力。

三、发展各种认识能力,提高作文整体水平学生作文内容的来源有两个:一是通过观察,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素材;二是通过课本及书报,间接获取素材。

小学生的作文心理分析与几点教学建议

小学生的作文心理分析与几点教学建议

小学生的作文心理分析与几点教学建议众所周知,小学作文教学是一个人作文学习的起步阶段,也是打基础的阶段。

怎样在小学进行有效的作文教学,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必须了解小学生在作文学习过程中的真实心理状态。

掌握学生作文心理是作文教学中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面对作文教学这个老大难问题,我们不仅要了解学生的作文成绩,更要了解学生在作文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惟有如此,才能找出作文教学难的症结所在,由此找到破解作文教学难题的有效办法。

为此,笔者对贵州省千名小学生的作文心理进行了调查,主要从学生的作文兴趣、作文动机、作文成败归因和作文修改等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意在为小学作文教学提供参考。

一、小学生作文心理现状调查1.小学生作文兴趣的调查在被调查学生的总人数中,对作文非常喜欢和喜欢的占48.6%;有时喜欢的占40%;不喜欢的占11.4%。

这个调查的结果表明小学生整体上对作文是喜欢的,接受的,并且愿意在作文成绩失败的情况下继续努力提高作文成绩。

由此看来,学生喜欢作文,是因为他们认为作文是一个畅所欲言、尽情表达自己意思的过程,能够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

小学生整体喜欢作文还说明他们愿意接受作文,愿意与作文成为好朋友,这一现象也与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的“人类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这一学习心理现象相吻合。

然而正是教学中过分的、刻板的作文要求扼杀了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使他们对作文产生了敬而远之的态度,甚至是害怕与逃避。

2.小学生作文修改的调查作文修改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作文修改的态度也反映出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坚持度等。

小学生是怎样看待作文修改这一环节的呢?在关于作文修改这一调查项目中,“认真看老师的修改,然后再自己修改”的为学生总数的37.1%;“自觉修改”的为学生总数的25.7%;“不能自觉修改,需要教师指出后修改”的为学生总数的27.2%;“需要教师修改”的为学生总数的10%。

这个结果表明,在小学阶段,能主动自觉修改作文的学生确实不多,并且他们主动修改作文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浅议低年级学生写作心理障碍及对策

浅议低年级学生写作心理障碍及对策

浅议低年级学生写作心理障碍及对策学生的作文水平从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他的语文水平,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是学生人格理想的集中反映,蕴藏着学生的真实情感。

低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是长期困扰作文教学改革的老问题,究其原因是长期以来人们多从现象上认识作文,误以为作文能力的高低是写作技能决定的。

我们的作文教学只偏重于写作技巧的传授,偏重于审题、立意、谋篇等模式化的指导和机械训练,还有不少老师把写作堪称一种技巧+思维方法的产物,忽视了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的情感,意志个性,情绪的介入。

以至许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从思维流程到情感个性都被阻隔剥离了,只剩下一些没有血肉毫无生气的写作技巧,使的许多学生对写作怕、厌、烦,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失去写作兴趣。

下面来分析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一、“先入为主”的从众心理据对即将升入三年级的学生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在真正开始接触作文之前就已对作文产生了畏惧心理,究其原因是大家说作文难写,这就使部分学生产生了“作文高不可攀”的错觉,无端给作文蒙上神秘色彩,望而生畏。

二、担心不被重视的心理有的同学知道只要长期坚持,努力不懈,就有可能写出优秀的文章来。

但由于他们的写作史上从未有过成功的记载,老师表扬的总是班上那几个作文尖子,他们就误以为自己没有发展前途,即使写出较好的文章,老师会认为是抄袭优秀范文,因而遇到作文,便不肯花大力气,敷衍了事。

三、无话可说的恐惧心理我对班里学生的作文心理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接近一半的学生总为没有材料可写而犯愁。

必须承认,部分学生从小到大生活在一种比闭塞的环境中,看到的只有“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也有部分学生生活虽富裕,但熟视无睹,不善发现,脑中一片空白。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处于表象思维阶段,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只有感知了事物才能出现再造想象,没有感知或感知模糊,就不能形成鲜明的观点,因而无从下笔。

即使有了好材料,还必须对脑中储存的信息进行提取思考,对信息形成表象的想象,分析、辐射和集合,这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困难的,它本身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再加上老师在作文指导时,不顾学生心态,拘泥于其中结构,不但不能点拨学生思维方向,还束缚学生心理活动,学生消极被动接受,因此就无话可说怕写作文。

小学习作教学的心理障碍分析及解决策略

小学习作教学的心理障碍分析及解决策略

小学习作教学的心理障碍分析及解决策略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作文有着不同程度的“怕”、“厌”、“愁”等心理,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写好作文没有信心、不感兴趣。

学生的这些心理严重地影响着写作能力的提高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我认为,造成学生写作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原因之一是来自作文的批改。

一、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1.来自批语。

作文批语是教师对学生习作的总评价。

恰当的评语具有评价、导向、指导作用,能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水平。

但在作文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1)语言笼统。

如符合写作要求则批上“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条理、语句通顺”,反之则在上述批评前加“不”。

(2)语言深奥。

对“结尾尚不自然,应尽量做到言尽而意无穷。

”(3)语气生硬。

如对写得不好的习作则批上“写作不认真”。

(4)眉批偏少。

有的教师只在学生习作上作总批,很少甚至不作眉批。

诸如此类的批语,不能使学生认识自己习作的优缺点,也不懂得改什么、怎么改。

久而久之,学生对修改自己的作文没有兴趣,对写好作文没有信心。

2.来自修改。

作文修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完善写作过程、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不仅能促进“写”,而且能在修改过程中养成认真学习、勤于思考、精益求精的良好习惯。

但许多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忽视了这一点:(1)忽视了学生“改”中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习作改得面目全非。

这样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习作的积极性。

(2)忽视了修改方法的指导。

一是批语缺乏指导性;二是平常缺乏指导。

这样,学生对修改作文不感兴趣,对写好作文没有信心。

3.来自训练。

提高作文修改能力,要经过认真训练。

有的教师往往忽视了对学生改后的再批改,学生难以体验到修改成功的喜悦,便淡化了修改作文的观念,对改不改就觉得无所谓了。

二、消除心理障碍的对策作文批改中的种种弊端,湮灭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影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给学生造成严重的作文心理障碍。

小学生写作文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

小学生写作文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

小学生写作文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1.教师命题符合学生心理作文的目的是使学生开拓视野,激发情感,培养写作能力,发展智力的。

要达到此目的,必须从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去探索。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个性、不同写作基础的学生,对作文命题的反应有所不同。

学生写作的主观能动性是内因,教师的启发指导是外因,教师的启发指导为学生学习写作创造条件。

但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

因此了解学生的情况,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研究他们对命题的反映是十分重要的。

小学生喜欢模仿周围人们的行动,其模仿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高中生喜欢模仿成年人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由于生长成熟及各种能力的增强,他们不仅生理上有急剧的变化,而且心理上的变化也很激烈,具有少年向青年过渡的特点。

他们的智力、体力的发展以及道德品质的成长,逐渐达到成熟而接近成人的水平。

随着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发展,他们好怀疑、爱争论,不满足于老师的讲解和书本上现成的结论,喜欢探求事物的真谛。

不愿人云亦云,喜欢标新立异、与众不同。

他们对有独立思维的命题较有兴趣。

例如《开卷有益吗?》、《失败必定是成功之母吗?》、《多多未必益善》、《愚公不愚》、《狂人不狂》、《顺境与逆境》、《苦与乐》等。

他们会去寻找论据来进行论证。

这对他们发展思维的组合性、批判性和深刻性是很有裨益的。

这个时期的学生,理论思维得到了发展,他们一般能从两方面辨证地来分析问题,如对《对“惜时如金”的看法》、《张与弛》等一类命题,他们能一分为二、实事求是地来分析问题,逐步论证,有时还能用一因多果、一果多因来论证,说服力较强。

显然,高中学生的思维已具有一定的深刻性和辨证性。

高中学生更关心国家大事,喜欢阅读报刊,尤其是对有关政治生活、道德修养问题比较敏感。

教师可拿学生谈论的话题作为命题的材料。

如《给恐怖分子的一封信》、《有钱就一定幸福么?》、《假如我是2021北京奥运会的一名义工》等。

小学生写作心理及优化途径

小学生写作心理及优化途径

小学生写作心理及优化途径(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万兵华)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

长期以来,教师教作文难,学生写作文也难。

在小学作文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写作指导教师的方式过于传统,家长对子女写作心理的不够重视等导致小学生在写作时产生了一种“惧怕”写作的心理障碍,使得小学生的写作水平难以有很大的提高。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小学生在写作心理方面存在许多的问题,故从小学生写作心理的含义、现状、和优化途径三大方面对当前小学生的写作心理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进而完善小学生的写作心理,使他们真正地乐于写作,写出其真情实感。

关键词:小学生;写作心理;优化途径引言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学生作文水平差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和作文教学中的种种弊端分不开。

学生要行成自己的语言能力,必须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通过运用,把言语作品内化为自己的心理要素。

人类学习语言的过程是认知、模仿、习得的过程,习作能力是一种最富动感的显性能力,它的培养必须依靠具体的表达实践。

所以,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学习者自我认知建构的过程,知识不是被动地直接从外界输入到学习者头脑中;它将知识的习得归结为学习者积极主动建构的结果,而且十分强调知识是学习者自我主观建构而成,每位学习者的建构过程与成不尽相同。

由此可见,学生应该培养良好的写作心理,在写作文时才不会有惧怕心理,曾经的“作文难,作文难,难于上青天”的困惑也就不再另学生头痛了。

而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活动,对小学生来说,习作本身就是生活,是学生心理的需要,是生命力的绽放,所以要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首先从其心理上加以完善对于小学生写作的研究是有着重大意义的。

即它能够促使小学生的写作心理得到改善,结束“读书怕作文”的日子,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写出自己的心声;同时也在作文教学中贯穿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扩大学生的写作空间,写出出彩的文章。

第十三讲-作文指导中的心理问题

第十三讲-作文指导中的心理问题

第十三讲:作文指导中的心理问题答:前几次我们从儿童写作心理发展的动因和儿童写作的心理过程两个角度探讨了小学生的写作心理。

同时,我们也谈到了如何根据这些心理特点和规律来改革作文教学。

为了进一步了解儿童作文的心理规律,今天我们将从作文教学过程的角度出发,对儿童作文心理做一些全面的研究。

B: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注重作文的引导和评价。

”袁老师,下面我们重点谈谈如何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改革作文的指导和评语。

(一)研究儿童作文指导的心理改革a:好,今天就来说说作文指导的心理问题。

写作教学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

“广义”是指贯穿语文教学的普遍指导。

“狭义”是指作文课上的现场指导。

现场指导分为前期指导和后期指导。

课后辅导是写作和评论。

后面会讨论题目,今天主要讲预导。

我们知道,写作不仅仅是一个使用语言的过程,更是一个思考和处理生活的过程。

前苏联心理学家科瓦列夫在《文学创作心理学》中指出:“任何创造过程都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个人在反映现实的过程中积累生活印象,任何创作都是不可思议的;第二,创造性地处理这些印象,并以语言表达的形式投射出这部作品的结果。

换句话说,创作过程无非是一个双重转化的过程。

”这种“双重转化”的心理过程,也是一般写作的心理过程,即先将客观现实生活转化为作者作为认知主体的头脑。

这是从事物到认识的第一次转化,即从“物”到“意”;其次,作者的思想感情转化为外在言语,即从“意义”到“文本”的转化,这是从认知到表达的第二次转化。

b:小学生作文是一种写作训练,其心理过程也是一个“双重转化”的过程。

谈到学生开始写作前的写作前指导课,学生首先要萌发作文动机,回忆表象和情感,然后按照老师的要求构思文章和写作。

显然,学生的作文心理主要是在作文教学课堂上的第二次转化。

也就是从“意”到“写”的转化。

答:在这第二次转化的过程中,学生要通过记忆激活并呈现记忆仓库中的材料;要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系统化、具体化等思维活动来处理思维;也要把思维活动的结果用文字外化。

小学生写作教学心理学问题

小学生写作教学心理学问题

下编小学生作文教学第一章小学生写作教学的心理学论引言●本节课意义:●除了教师外,很少有人知道儿童的写作水平是怎样的,但传统的作文教学,又以知识为纲, 写作教学经验更多的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

●例如,为什么在低年级提倡写话教学?●为什么现在的幼儿园开始口头作文了?孩子的写作可以这么早吗?这是不是对孩子过高的要求呢?●回答这一些,还需要深入了解儿童的写作心理。

第一节儿童的作文心理过程●问题:安静,安静,我们的语文课往往从开始整顿课堂秩序开始。

那作文课上,需要保持安静吗?●绝对安静对作文课是无意义的,反而会丧失孩子的创造性。

●这有实验佐证。

案例1:●作文课上老师叫起平时爱搞小动作、课堂纪律较差的晓刚,“你的理想是什么,给大家说一说。

”●晓刚一挺胸脯,答:“我想当个建筑师。

”老师很有兴趣地问:“为什么要选择搞建筑呢?"●晓刚一指长方形的教室,说:“假如我当上建筑师,我要把教室变成圆形的。

”●“为什么呢?”老师不解。

●“以后您再让我墙角罚站,那是不可能的。

” ”科学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格雷夫斯的实验小组选了十六名各种不同类型的孩子作为他的重点观察对象。

在这十六个孩子中,最差的几乎连铅笔都不会握,而最好的则可以坐下来连续写七八页稿纸。

●除了作笔记、搞磁带录音和静电复印之外,还运用了其他视明研究手段。

当一个孩子写作的时候,装在高处的照相机就一直跟踪着他的手的动作,拍下了一张又一张的照小同的,一架微型麦克风把孩子写作时自言自语的细小声音也收听到了。

大量的记录材料证明,孩子们在学习写作和拼写的时候,通常都是把话说了一遍又一遍,才在纸上拼写出来。

有趣的实验●苏联的类似的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要小学的孩子在写作的时候始终张着嘴,或者要他们把舌头紧贴着牙齿不动。

●结果,由于不能吐字发音孩子们的拼写错误大大增加了,竟然比平时多出五倍以上。

心理实验证明:●美国教育学家格雷夫斯实验证明,在儿童的早期写作过程中,孩子们在课堂上说话和绘画不仅不是调皮和捣蛋的表现,而且恰恰相反,正是儿童写作所需要的正常活动。

探究小学生作文起步阶段的心理障碍及应对策略

探究小学生作文起步阶段的心理障碍及应对策略

探究小学生作文起步阶段的心理障碍及应对策略作文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形成独立思考能力、提升写作水平也具有重大意义。

然而,小学生在作文起步阶段会遇到心理障碍,如恐惧、不自信、缺乏灵感等问题。

本文将就小学生作文起步阶段的心理障碍及应对策略加以探讨,以期能够为小学生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帮助。

1.恐惧心理:很多小学生在刚开始写作文时会感到害怕,担心自己写不好,被老师批评或者笑话,这种恐惧感使得他们在写作文时表现得非常紧张。

2.不自信:小学生在接触作文时,由于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不够成熟,对自己的写作水平没有足够的信心,常常会自我否定和放弃,给自己的写作之路添堵。

3.缺乏灵感:小学生想写作却不知道该写什么,写了几句话就不知道该怎么继续下去了。

缺乏灵感是小学生写作的一个严峻问题,需要寻找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启发灵感。

二、针对性的应对策略1.恐惧心理的应对策略:教师应该帮助小学生放下心理负担,告诉他们:写作文并不是做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而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教师可以先在放松的环境下让他们练习写作,让他们慢慢地适应写作环境,降低他们的写作恐惧心理。

2.缺乏自信的应对策略: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给予小学生更多的肯定,要相信他们的能力和努力,让小学生慢慢建立自信的心态。

同时,对于小学生对自己是否会写作文产生的质疑,教学应该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以增强小学生对于成就感的体验。

3.缺乏灵感的应对策略: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法”、“提问法”、“交流法”等多种方法来开展调动小学生的灵感,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设立“主题”,启发小学生的灵感,引导他们合理地进行写作表达。

在小学生作文的提高阶段,往往又会出现一些新的心理障碍。

比如,有些学生可能因为不满足于现有的水平,而过于苛求自己;有些小学生可能会遇到写得模模糊糊的情况,选不清角度和体裁,这时候需要教师和家长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总之,对于小学生而言,写作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事情,需要认真学习、勇于尝试、不断实践才能取得进步。

浅议小学生在写作中的心理障碍及对策

浅议小学生在写作中的心理障碍及对策

浅议小学生在写作中的心理障碍及对策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可是一提起作文,有不少小学生便喊头痛,存在作文心理障碍,具体表现在缺乏兴趣、焦虑、惧怕心理、对抗心理、应付、作假心理、依赖、懒惰心理等。

要排除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落实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是根本。

笔者认为要根据语文学习的基本性质来改革小学作文教学,要遵循儿童写作的心理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作文基本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写作心理障碍对策要排除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落实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是根本。

笔者认为要根据语文学习的基本性质来改革小学作文教学,要遵循儿童写作的心理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作文基本能力。

一、要根据语文学习的基本性质来改革小学作文教学语文学习具有三条基本性质,这就是“模仿”、“多通道”和“长效积累”。

“模仿”的性质,是指儿童主要靠模仿来丰富语言,并使语言规范化。

因为语言有继承性,约定俗成,不能任意创造。

所谓“多通道”的性质,指语文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表现实际生活的,耳闻、目睹、交谈,到处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

所谓“长效积累”的性质,是指一个人语文知识的习得和语文能力的形成需要依靠长期积累。

根据语文学习的这三个基本性质,小学作文教学应该从模仿入手,加强读写结合的训练,并千方百计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指导学生学习观察、学习思考、学习写作。

1.要正确理解模仿的作用,并从模仿入手指导学生学习作文。

模仿在儿童语言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量的研究和实践都已表明:儿童学习语言的能力是很强的,而这种能力主要来自于模仿。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学龄前期的儿童成功地学习和掌握了口头表达能力,几乎完全依赖于模仿。

2.要充分利用语文学习多通道的性质,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和丰富自己的语言。

既然语文学习具有多通道的性质,那么我们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就不能把作文训练限于课堂教学一个通道,而应把学生引导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

浅谈小学生写作心理障碍成因及矫正

浅谈小学生写作心理障碍成因及矫正

浅谈小学生写作心理障碍成因及矫正摘要:当今小学生普遍都对写作都有一种畏惧、厌烦的心理。

然而, 小学作文是训练书面表达的重要形式。

写作是一个艺术加工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因此,这些心理因素对作文过程的始动、定向、维持、强化和调节等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试着就这些心理因素对学生写作心理障碍的成因及矫正方法进行探讨,以期引导学生走出“怕”写作文的困境,从此爱上写作,乐于写作。

关键字:写作心理障碍动机情感能力前言:当今小学生普遍都对写作都有一种畏惧、厌烦的心理。

然而,写作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新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运用”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口头,二是书面。

小学作文是训练书面表达的重要形式。

所以,写作能力的培养,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节。

而写作是一个艺术加工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作文中的审题、立意、构思、表达、修改等一系列的行为活动,都有多种心理因素(诸如思维、情感、兴趣、意志、能力等)的参与。

因此,这些心理因素对作文过程的始动、定向、维持、强化和调节等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试着就这些心理因素对学生写作心理障碍的成因及矫正方法进行探讨,以期引导学生走出“怕”写作文的困境,从此爱上写作,乐于写作。

1.写作心理障碍的成因及表现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小学三年级前后是小学生学习兴趣分化的转折点。

由于作文综合性强,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如果作文教学处理不当,就会使学生产生写作心理障碍。

写作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动机模糊小学生写作的动机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主要分为6个层次:(1)为了完成作业(作文),不挨老师和家长的批评;(2)为了考试(因语文学习要考作文);(3)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4)为了得到好分数;(5)长大想当作家;(6)为了掌握写作技能,长大为祖国做贡献。

这种层次体现了儿童作文学习过程心理发展的趋势。

但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大多数老师忽略了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层次性的规律;或是造就低层次动机,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发展因素,限制心理发展;或是拔高要求,把“优秀作文选”上的文章成为作文指导标准,使学生的畏难情绪因而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编小学生作文教学
第一章小学生写作教学
的心理学论
引言
●本节课意义:
●除了教师外,很少有人知道儿童的写作水平是怎样的,但传统的作文教学,又以知识为纲, 写作教学经验更多的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

●例如,为什么在低年级提倡写话教学?
●为什么现在的幼儿园开始口头作文了?孩子的写作可以这么早吗?这是不是对孩子过高的要求呢?
●回答这一些,还需要深入了解儿童的写作心理。

第一节儿童的作文心理过程
●问题:安静,安静,我们的语文课往往从开始整顿课堂秩序开始。

那作文课上,需要保持安静吗?
●绝对安静对作文课是无意义的,反而会丧失孩子的创造性。

●这有实验佐证。

案例1:
●作文课上老师叫起平时爱搞小动作、课堂纪律较差的晓刚,“你的理想是什么,给大家说一说。


●晓刚一挺胸脯,答:“我想当个建筑师。


老师很有兴趣地问:“为什么要选择搞建筑呢?"
●晓刚一指长方形的教室,说:“假如我当上建筑师,我要把教室变成圆形的。


●“为什么呢?”老师不解。

●“以后您再让我墙角罚站,那是不可能的。

” ”
科学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格雷夫斯的实验小组选了十六名各种不同类型的孩子作为他的重点观察对象。

在这十六个孩子中,最差的几乎连铅笔都不会握,而最好的则可以坐下来连续写七八页稿纸。

●除了作笔记、搞磁带录音和静电复印之外,还运用了其他视明研究手段。

当一个孩子写作的时候,装在高处的照相机就一直跟踪着他的手的动作,拍下了一张又一张的照小同的,一架微型麦克风把孩子写作时自言自语的细小声音也收听到了。

大量的记录材料证明,孩子们在学习写作和拼写的时候,通常都是把话说了一遍又一遍,才在纸上拼写出来。

有趣的实验
●苏联的类似的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要小学的孩子在写作的时候始终张着嘴,或者要他们把舌头紧贴着牙齿不动。

●结果,由于不能吐字发音孩子们的拼写错误大大增加了,竟然比平时多出五倍以上。

心理实验证明:
●美国教育学家格雷夫斯实验证明,在儿童的早期写作过程中,孩子们在课堂上说话和绘画不仅不是调皮和捣蛋的表现,而且恰恰相反,正是儿童写作所需要的正常活动。

问题:
●为什么孩子在写作时,需要不停说话呢?
作文心理转换理论
●这是与儿童写作心理过程相关的。

●在写作过程中,儿童从思维到言语表达,那么这一心理过程是如何转换的?
●一级转换理论认为作文过程是从思维直接转换到语言,转换的工具是句法规则。

●二级转换理论,以前苏联心理学家科瓦廖夫提出的:
●思维—1—内部语言—2—表达
●内部语言是思维与表达之间的桥梁
三级转换理论
●刘淼提出的,认为作文由思维到表达需要经过三级转换。

●第一级思维到内部语言,第二级内部语言到外部口头语言,第三级口头语言到外部书面语言。

需要注意:
●在二级转换中,外部口头言语与外部书面言语转换的不同部分经过过滤器再加工。

重叠部分就直接通过过滤器。

也就是说如果口头言语与书面言语重叠部分越高,两者的一致性越高。

三级转换是外部书面言语表达的重要但非必要的转换过程
●人的言语表达水平差异,所以从内部语言到书面语言会出现三种可能:
●低年级学生书面言语表达能力低,因此,缺少第三级转换。

●中高年级学生具备一定书面言语表达能力,但心口不能如一,因此,三级转换充分。

●成熟作家,能够心口如一,言文一致,因此思维与表达可以达到同步。

书面语与口语不同
●书面言语比口语更容易丢失信息。

因为书写速度的干扰。

●日常言语一般不经过三级转换。

但是,口述书稿,因为带有书面语的特点,例如讲演,也是经过三级转换。

●书面语比口语要多经过一级转换,难度较大。

三级转换理论的启示:
●理解了说写的联系。

●口头言语是书面言语的基础。

●口头言语训练有助于书面言语能力的提高。

●口述作文是降低书面言语表达训练难度的首选方案。

教学案例:作文,就是用笔聊天
●教学实践举隅(第63页)
●学生好象上了老师的当,从这堂课引发了你什么思考?
●你能否从三级转换理论来看待这堂作文课。

绕过低水平加工的策略
●低水平加工,如拼写、标点、简单句法和书写规范。

●高水平加工,如确立作文目标,进行总体计划。

●由于有限的工作记忆,要分配给多个加工水平,就会造成作文的困难。

绕过低水平加工能降低作文的难度
●兰泰尔与金(Rentel&King,1983)以小学1-2年级学生为被试,对口述进行研究。

结果发现口述能改善小学生作文质量,使他们的作文篇幅加长,速度加快,质量提高。

●香港谢锡金等人对粤语儿童学习现代汉语书面语进行研究,发现口述方式取得显著成效。

香港谢锡金等研究方法:
●在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采用小组学习形式,由小朋友讲故事,再用录音机录下来,把他们讲的变成课文。

●他们还让小学一年级学生先将自己幻想的内容用图画画下来,再轮流口述自己的画作,教师再将学生的口述转换成书面语。

●这些结果证明了口述绕过低水平加工,从而提高了作文的质量。

画画也是早期写作的一种绕过低水平加工策略
●格雷夫斯的实验还证明,几乎所有新学写作的孩子都需要从绘画开始。

格雷夫斯说:¡°一顿画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写话的线索。

在口语里,线索是简单的;而在书面语言中,你就不得不把这个线索交代清楚。

¡±格雷夫斯生动地描述了他们观察儿童画画时的情景,他说:¡°孩子们画画的时候,我们看着,俏俏地在他们中间走动,把孩子的画拿来看看,问孩子:°你准备写点什么?¡±所有的孩子都是同一个回答:¡®等一等你就知道了。

¡¯这话的意思是说:®我还没有谱呢,等一等吧,等我把线索弄清楚了,我就能写出来了。

¡¯¡±由此可见,孩子们在作文课上画点图画并不是什么不听老师的话,而是儿童早期写作所必不可少的一项辅助活动。

儿童用绘画来表达事例
书面语对写作的影响
●不能由此认为口语表达方式就优于书面语表达方式。

●格雷伯斯基(Grabowski,1994)等认为,书面语产出比口头语言产出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比口语用更多时间在认知策略上,在结构严谨与表达细腻上要优于口语。

一年中不同时间的班级新闻
●1956年9月24日
今天是1956年9月24日,星期一。

今天下雨。

真希望快天晴。

我们拿到了新的拼写教材。

我们画了画。

我们给巴巴拉唱了生日快乐歌。

●1957年5月27日
今天是1957年5月27日,星期一。

天气暖和,多云,希望能出太阳。

下午我们上了音乐课,我们都很高兴。

我们出去玩了。

卡罗尔没有来,希望她早点来上课。

我们上了拼写课,学习了一打新单词。

明天我们要上“展示和讲述”课。

有些同学回家需要拼写一些句子。

丹尼带来了一个蚕茧,这个蚕茧会变成蝴蝶。

口述、口述后笔述、笔述对不同作文水平学生作文质量的影响实验
●作文加工水平高的学生笔述成绩优于口述成绩,
●作文加工水平低的学生口述成绩优于笔述成绩。

●不同作文水平的学生口述与笔述的相对优势不同。

高水平学生笔述优势更突出。

不同年龄学生在策略上运用有着不同的选择:
●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文字知识不足以将自己所说的话记录下来,因此需要口述+任意方式记录(文字、拼音、符号、图画等)+表达指导
●中年级学生开始笔述训练,但口述优势仍然明显,因此口述后笔述作文策略更适合他们。

●高年级学生计划性口述来提高作文质量。

总结:
●提高说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写的能力;但是不等于可以互相代替。

●口述与笔述有不同的优势,在作文教学时,应该根据学生水平,进行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