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训修身十二款复习课程
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家训目录卷一:修身一·日课四条——慎独主敬,求仁习劳二·家教贵严——心到静极时,真境产生出三·进德修业——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四·修身课程——十二条课程,终日桸历五·立志有恒,尤能“金丹换骨”卷二:学问一·为学之道——吾人为学,最要虚心二·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缺一不可三·修辞以立诚,忌巧言雕饰——求学三耻无穷受用,来自有始有终卷三:居家一,孝友,独孝友则立获吉庆二,仁和,和气蒸蒸而家必胜三,严,治家贵严,不严之流弊不可胜言四,五种遗规,我辈锺而行之,极易为力五,八字诀,治家之道,一切以星岗公为法,书,蔬,鱼,猪。
早,扫,考(祭祀祖先),宝(就是亲族里和乡里之人,经常互相来往,贺喜吊丧询问疾病,同济急难,人待人是无价之宝)六,三不信,不信医药,不信僧巫,不信地仙七,八本堂,吾教子弟,不离八本三致祥(八字即:考,宝,早,扫,书,蔬,鱼,猪。
八本即:读书以训古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奉双亲以能讨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乱说为本,居家以不睡懒觉为本,作官以不贪钱为本,行军以不骚扰百姓为本。
)八,骨肉之情,骨肉之情愈挚,则责之愈切九,居家四败,家庭衰败的原因有四:没有礼仪之家衰败,兄弟相互欺诈之家衰败,妇女淫荡秽乱之家衰败,子骄傲自满,轻侮别人之家衰败。
一个人衰败的原因也有四方面:昏暗懒惰,偏信下人的人衰败,骄傲自满,轻侮别人的人衰败,反复无信的人衰败,贪婪而且苛刻的人衰败卷四:一·简朴。
家国之行,皆由克勤克俭所致二·敬勤,能勤能敬,家业未有不兴者三·敬恕,圣人教人,不外敬恕二字。
四·恒常,行之有恒,则日见其大。
五·忍,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六·悔,以园融变通为体,不怨不尤为用。
七·虚心,常怀愧对之意,便是载福之器。
八·明强,修身齐家,须以明强为本。
曾国藩家训修身十二款
曾国藩家训修身十二款:
1、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
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
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
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
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3、早起:黎时即起,醒后不沾恋。
4、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叶为率。
5、读史:丙申购二十三史,每日读十叶,虽有事不间断。
6、谨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7、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8、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9、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
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10、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眈着,最容易溺心丧志。
11、作字:早饭后作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不留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12、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家训语录一、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二、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三、静坐思,心正气顺,必须到”天地位,万物育”田地方好;默坐思,此心须常有满腔生机。
杂念憧憧,将何以极力扫却?勉之!四、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
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面、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
诸弟每人自立课程,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虽行船走路,俱须带在身边,除此三事外,他课程不必能有成,而此三事者。
将终身以之.五、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若事事勤思善问,何患不一日千里?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恒。
为师当严而有恒。
六、修身十二款:1、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
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
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3、早起:黎时即起,醒后不沾恋。
4、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叶为率。
5、读史:丙申购二十三史,每日读十叶,虽有事不间断。
6、谨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7、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8、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9、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
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10、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眈着,最容易溺心丧志。
11、作字:早饭后作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不留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12、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七、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
曾国藩“修身十二款”,言简意赅,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曾国藩“修身十二款”,言简意赅,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一个人要想成人、成事的第一要务就是修身养性,而且修身是贯穿于人的一生,事业未成时要修身立业、事业有成时修身守业,正如《论语》里面所说:“吾日三省吾身”!但是修身不仅仅是反省,还要很多其他秘诀,“中华千古第一完人”的曾国藩一生总结了修身十二款,字字珠玑,言简意赅,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我们的人生中,若能熟记这修身十二款,越来越优秀!!下面我们来一起看一看!1、主敬曾国藩一生多次提到了“主敬”二字,他在《挺经》第一章“内圣篇”说道“主敬则身强”,他临终前留下四条遗训,第二条又是“主敬则身强”。
为什么曾国藩如此重视“主敬”,“主敬”又是什么意思呢?主敬是庄严恭敬的意思,就是说要外表整齐严肃,内心思虑镇定专一,而因为时时刻刻都端恭庄严,所以身体自然强健!2、静坐曾国藩说:“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而养心难得,又“省事是清心之法”,所以静坐养心省事是最简单有效的修身方法。
佛教和道家都讲究“静坐”,也主要是因为这个原因。
我们若能每日静坐半个小时,放心一起心理包袱,吸收天地之精华,参悟人生真谛,则可以正位凝命。
《菜根谭》里面说:“从五更枕席上参勘心体,气未动,情未萌,才见本来面目”,所以我们最好能在清晨起床时即静坐反省自己,此时心气较平静,性情未萌动,更能把握自己的内在本性。
3、早起曾国藩经常向兄弟子侄劝诫“早起”二字,因为早起的习惯是从其高曾祖父开始,好的家风需要子孙传承发扬。
而曾国藩对早起的要求是:“黎时即起,醒后不沾恋。
”他认为早起有三个好处:第一是戒掉懒得的习惯;第二是早起早睡,强身健体;第三是早起适合自我反省。
早起不仅关乎个人修身养性,还关乎一个家族的兴衰,正如曾国藩所说:“假如子孙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
4、读书不二曾国藩总结了“天道三恶”,其中一恶就是“天道恶二”,意思就是说上天讨厌那些做事三心二意的人。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五百年来,能够以书生而克平乱世,戎马悾偬间亦为学不倦,并把学问事业均磨炼成功之人可谓极少,而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
其文治武功、传奇一生始终众说纷纭,而他本人也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为显赫且颇具争议的人物。
曾国藩在个人修养上最为严格,他每日静坐,反思己过,数十年如一日潜心修为。
很多人都想从曾国藩身上学到成功的黄金定律,修身处世,立于不败。
很多成名的人物,也都受过他的思想熏陶。
梁启超对曾国藩推崇备致,说:“吾谓曾文正集,不可不日三复也。
”毛泽东青年时期,也潜心研究过曾国藩文集,他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在晚年,他还曾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
”蒋介石,对曾国藩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
他把《曾胡治兵语录》当作教导高级将领的教科书,自己又将《曾文正全集》常置桌旁,终生拜读不缀。
据说他点名的方式,静坐养生的方法,都一板一眼的模仿曾国藩,简直将曾国藩奉为偶像。
那么,曾国藩最为成功的修身方法有哪些呢?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他著名的“修身十二法”,或者对你有所启迪。
一、持身敬肃。
衣冠外貌保持整齐,心思神情端正严肃,时时刻刻都要警惕、检查自己的念头、举止中有无背离义理之处。
平日闲居无事的时候宁静安泰,保养德性,一旦投于事务之中则专心致志,不存杂念。
精神状态清澈明朗,就如同旭日东升,光彩照人。
二、静坐养性。
每天不限什么时候,要拿出一定时间静坐养性,反省体悟自己天性中隐现的仁义之心。
正襟危坐,凝然镇定,如同宝鼎一般沉稳。
三、早早起床。
天色初亮就赶紧起身,睡醒了就不要再恋床。
四、读书专一。
一本书没有读完时,不要再看其它书籍。
东翻西阅随意读书,对自己的道德学问毫无益处。
五、阅读史书。
每天仔细读史十页。
六、说话谨慎。
所谓祸从口出,很多人都因此招致祸患。
所以君子对此要时刻注意,这是修身处世最重要的工夫。
七、保养真气。
真气存蓄于丹田之中,彻里彻外光明正大,所作所为毫无羞于对人说之处。
曾国藩每天必修的《课程十二条》
曾国藩每天必修的《课程十二条》曾国藩在经过六年多的努力,道光十八年(1838年)的考中进士,并由此而进入翰林院。
在翰林院的九年时间,刻苦学习,并拜晚清理学家唐鉴为师,以理学之精神来感昭自己,学习河南的倭仁,把自己每天的经历都记录下来,有《曾文正公手书日记》等。
为了加强对自己的锤炼,曾国藩为自己订了一个课程表:“不圣则狂,不上达则下达,殆矣哉!自十月朔立志自新以来,两月余渐渐疏散,不严肃,不谨言,不改过,仍故我矣。
树堂于昨初一重立功课,新换一个人,何我遂甘堕落耶?从此立课程,新换为人,毋为禽兽。
”曾国藩所订每日课程如下:课程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
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念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徇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读史:丙申购《二十三史》大人曰:“尔借钱买书,吾不惮极力为尔弥缝,尔能圈点一遍,则不负我矣!”嗣后每日点十页,间断不懈。
谨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养气:气藏丹心,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保身:十月十二奉大人手谕曰:“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日知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谭二则,有求深意是徇人。
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耽着,最易溺心丧志。
作字:早饭后作字半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凡事不为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夜不出门:旷达疲神,切戒切戒。
从曾国藩的所订课程来看,他对自己的要求是相当严格,并未因努力考取了功名进了翰林院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反而在高手林立中时时寻找自己的不足,在反省中加强学习,不仅拜前辈同乡唐鉴为师学习理学,而且在师傅指引下学习倭仁,把学到的知识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这样的课程看似是一种自我加压、自我锤炼,而且是曾国藩作为一个封建士大夫,一个晚清重臣,在他成长道路上重要的一步。
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升至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值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沿着这条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
曾国藩:修身12条“铁律”,而立之年男人学会
曾国藩:修身12条“铁律”,而立之年男人学会06-27 16:37曾国藩作为晚清一代鸿儒,是他用每日十二条必修课,“知行合一”持之以恒的坚守精神,才成就了他不愧为一个名垂青史的牛人,从而有了曾氏家族数百年的荣耀。
曾国藩为自己制订了严格的修身计划,曰“日课十二条”,内容主要有:一、主敬:无事时整齐严肃,心如止水;应事时专一不杂,心无旁物。
曾国藩说:敬字最贴近我们的功用,庄重宁静则一天比一天强,安闲散纵则越来越懒惰,都是自然的征兆验效,即使是年老体弱,一旦遇到坛庙祭献、战阵危急的时候,也会不知不觉地精神抖擞,意气风发,这足以说明敬能强身。
如果不论人多人少,事大事小,都以恭敬之心相待,不敢懈怠,那么身体的强健,还有什么令人怀疑的呢?二、静坐:每日须静坐,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静不仅是一种大智慧,静还是产生智慧的土壤。
所谓静生百慧。
道家言:“灵台清静,静能生定,定能智慧生。
”佛家也说“静能生慧,慧能生智。
”儒家亦认为“静能生慧”。
《昭德新编》说:“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
”三、早起:黎明即起,绝不恋床。
虽说古人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比起也许日落还伏在案牍工作的现代人,做到这一点,也许不太现实。
而对于夜间自制力差而熬夜娱乐的人来说,“早睡早起”永远都是最佳的健康箴言。
早睡早起是顺应天时,是天在滋养你的身体。
所谓人力不胜天力,你吃再多的药物或保健品,也不及早睡早起的功效。
若长期坚持早睡早起,身体无病健康的人,一生无疾。
若病者则利于恢复!中医调理平衡讲七分靠天,二分靠药,一分靠心情。
四、读书不二:书未看完,绝不翻看其他,每日须读十页。
在曾国藩看来,一本书还没有读完,就一定不去看其他书,东翻西阅地随意读书,对自己的学问毫无益处,此外,每天必须圈点十页书。
《庄子》记载:孔子到楚国去,行走在一片树林中,看见一个驼背人在捕蝉,就像拾取蝉一样容易。
庄子告诉我们:“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只要我们专心致志地从事于一件事,就能够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智慧人生----释曾国藩的十二课程
智慧人生----释曾国藩的"十二课程"近读一书,曰:《历代大儒传》,在曾国藩那一章,提到了曾国藩未成名前为修身养智而制定的"十二课程",此课程与今日我们理解的"课程"不同,它的确切意思应该是"日程","条目"之类,或者说是"作息时间表",与今日相通之处是曾国藩严谨细致的思维习惯和生活作风促使他要求自己把这些条目当成每日必修的内容.在此列出那十二课程,并在课程后注释个人理解.第一,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清明在躬,如日之升此话初看似乎平淡无奇细细想来却饱含哲理."敬"有敬畏的意思.曾国藩天生就有"大人像"("大人像"说大点就是"帝王像")这种气宇轩昂的风度和气质以及内中饱含诗书的底气使他即使还是一个无名小子时也让人感到敬畏,而这种敬畏并非出于"畏"才"敬",旁人看到他就会油然地生出一种敬意,就像人们面对泰山就会肃然起敬一样,他对人也是谨慎温和的,毕恭毕敬.曾国藩以后叱咤风云,也大多拜这种魅力所赐."敬"还有"静"的意思.曾深受程朱理学的影响,程朱理学又是儒释道三家在一定程度上的融合,老子的"清净"被吸收进去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由原来的与"无为"并称的解释变成了儒家力主修心以求抚平躁动不安的意味.曾老领悟到了这层意思,并通过它改掉了出门串游,空话多言等毛病.曾老威严持重,进退有度,无事时秉书静读,有事时雷厉风行,相比现在许多爱夸夸其谈,没事找事的领导,曾国藩确实高明哪!第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会来复之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这似乎有点佛学的味道,其实也不排除曾国藩受过佛学的熏陶,在第一点中就提到过"儒释道"三个字,其中的"释"就是指佛教.佛教传入我国,派生出许多变种,其中"禅宗"这一支影响最大广,禅宗日常修行注重的是"禅定"和"顿悟"就是曾国藩所言"静坐"的意思.禅宗在唐朝时大盛于世,至晚清可以说是已经深入人心了.士大夫阶层出身的曾国藩有更多的机会在他的思想源头--程朱理学中获得了更为系统的理解,每天有半个时辰像和尚打坐一样端坐着,安静的闭上眼睛,感受生命流淌的气息,过滤杂念,回复本真之我,明净,自然而又庄重稳健,像镇鼎一样泰然自若.第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曾国藩有早起的习惯.此句意思一看就心领神会,无须多言.只是想到自己有睡懒的习惯,看了曾老,心里惭愧.而且"粘恋"二字,又岂"早起"有之?第四,读书不二:一书未读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徇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此大白话一句.曾确实是一个很有原则的人哪,而且耍原则耍到了这份上,连此等细节也不放过.但他的读书之道与众不同的地方在最后一句话"每日以十页为率",曾是个大人物,公务繁忙,但尚清净的他也不可能整天在外面应酬奔波吧,更何况他那是还像我们一样是个读书人呢?奈何每日只读十页?许多人看书大多是"目视十行"的,一天看他一本两本十多本书也不足为怪,但说实在的看完后自己记住的有多少?记住的有是不是最该记住的?自己有没有得到什么实实在在的收获?我想他们只能一"精彩","无聊"之类敷衍自己的感受,并自辩曰"消遣",我五一批判这种读书方式.曾国藩是真正的读书高手,他知道读书至关重要的是在于一个"精"字,一本他怎么样的书在手里,他都会逐字逐行地看,理解其要表达的意思,揣磨作者语气,参透文句所隐含的言外之意,推敲文辞章法,思考文中语句的确切含义,领悟行文中方方面面的智慧......他看十行书,远胜于我等看十本书.第五,读史:每日点十页,间断不孝由此可见他平时读的书以史书为多.大凡有才学有抱负的人都爱读史,史可以涤荡一个人的情怀,培养一个人的情操."以史为鉴"的意义则是在于开阔活人的视野,让人面对选择时想得更深更广更有理有据.无知的人都是混混顿顿过日子的,不知道自己身后有着浪涛般的历史,也不清楚自己当下所处的时空位置,他们汲汲于名利之争,却又郁郁不得志.曾国藩在许多方面都远比现代人做得好.爱读史的习惯不说,单读史的方法就颇为高明.某些人"读史",看故事而已,曾国藩读史,在于"见微知著",领会"威言大义",由点及面,由内及外,由此及彼,由玄妙微渺的隐义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此四字与上节"精"字一意贯通也.第六,谨言:刻刻留心,是功夫第一由上面两节可推知这样一个道理:你的一言一行昭示着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一个人的言语是要表现出来的,是会让人看到的,或轻薄,或稳重,或烦躁,或安静,或虚假,或真诚,或浅陋,或有深度......同样一件事有许多种看法为什么你的看法事这种?同样一种看法可以有许多种说法为什么你的说法是这种?同样一种态度可以有许多种语气为什么你的语气是这种?......曾深谙内中的道理,因此要求自己"谨言","刻刻留心",平时庄重少言,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才一语惊人."功夫"果然高哪!不好意思又要拉现在的领导出来比一比.我想现在能有像曾老那么知识渊博,儒雅且极富领袖风范的领导并不多见,我发觉,大官总是嬉皮笑脸,小官总是耷拉着脸.他们极少做出有个性的言行,而一旦显现,则会露出马脚,现出十足的庸俗不堪的真相.第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这又包含了道家的某些思想,丹田,即脐下部位,"气藏丹田"到底哪门子路数也没有多少个人说得清做得出的了,可以理解的是"养气","养"什么"气"?养"浩然正气"也.持守住心中那股精神气,便可以襟怀坦荡,光明磊落,没有不可告人之事.第八,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曾国藩一生活了62岁,虽算不上长命,但这并不就代表他的养生之道不管用.他活在他那个时代的尖峰浪顶上,耗神的军事管制,繁忙的政治应酬,变化多端的国事,众口纷坛的议论...不短命也算他走运了.从前一句可以看出他并不是一个贪得无厌之辈,生活作风也难以跟"腐败"两个字挂钩."时时当作养病",养生之道,这便时最高境界了.第九,日知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曾有写日记的习惯,后世流行的《茶余偶谈》便是他写的日记,其中记述了他一生所经历的大部分事情.有的轰轰烈烈,对国家影响甚大;有的家常琐屑,琴棋书画宗亲管教之类,但均以平淡的笔调勾勒,无渲染,也无卑谦,完全像一个没有偏见的局外人在写自己.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坦诚,他毫不掩饰地自己一次见到每女猴"真禽兽矣"歹意,也写了自己屡次戒棋却死性不改的毛病,还写了自己在参见慈禧太后时对她的反感心理......本人认为我国这部书,可与法国卢梭之《忏悔录》相媲美.第十,目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矣验积累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耽着,最易溺心丧志他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在此无须多言.第十一,作字:早饭后作字半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凡事不可待明日,愈积愈难清曾国藩确实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有史料记载他是一位围棋高手,而且还善于作画,尤其是书法,浑厚苍劲,力透纸背,只是这些也高人一等的才能被他的文才帅才淹没了...最后一句"凡事不可待明日,愈积愈难清",类似的话语我辈已经听了几百遍了但真正能做到的,试问这天下能有几人欤?事实上这一点恰与曾老说的相反,我笨人中大多数是在"无所事事"中过日子的,今天不清楚昨天,不知道现在,也想不到明天.第十二,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不知情的人以为曾国藩怕鬼,了解曾国藩的人会知道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而且生活严谨,检点,颇具养生之道.令人纳闷的是现在,许多像曾国藩一样当官的人恰恰相反,许多领导也是大摆宴食排场,夜里风流快活.....许多见不得光的事便是在夜里发生的......而且有一些还冠冕堂皇地出现在光天化日之下,想来还真叫人心寒.曾国藩一生极富传奇色彩,早年饱读诗书,科第场上疾风厉马;中年组建"湘军",一线维系着清皇朝的命运,威震天下;后鉴于"狡兔死而走狗亨,高鸟尽而良弓藏"的史训,做出了裁军的明智之举,得以保身而名利双全以至终年,堪称封建史上为官之道上正面人物的典范.他目睹了清皇朝的衰败,至死也在注视着新世界的到来.他以他的一生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多受后世人们的称颂,确实是个饱满智慧的人物-------从他这年青时候的十二课程就可窥见一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能够领悟到什么或能够领悟到多少,也只是因人而异了.。
曾国藩修身十二课,看了后都会有启发,特别是最后一课!
曾国藩修身十二课,看了后都会有启发,特别是最后一课!1.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
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
仪表整齐,肃穆庄重,时时刻刻都要警醒、检查自己是否出现了不良或闲杂的念头。
没有事情的时候要收心,不要胡思乱想,有事情处理的时候要专心,保持精力集中。
主敬讲的是内外一致问题,对内对外都要敬,对内要收心,接物要专心,而要做到这点平时需保持庄重肃穆,时时保持警醒,防止杂念出现。
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念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
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每天都要静坐四刻,时间上没有固定要求,只要有时间即可静坐。
通过静坐,在静中体悟天地生物的仁心,体悟天地的生生之理。
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天地生物不但是天道,也是人道和仁道,只有体悟了这一点才能在理论上有深一层的境界,进而明白自身的天命之性,明白读书人的责任,并进一步落实在现实行动中。
《中庸》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人的本性是天赋的,是至善的,按照至善的本性行事,是符合道的,圣人的行为天然符合道,但普通人不行,需要教化,接受教育就是修习大道。
《大学》云:“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曾国藩就是根据《大学》的方法,通过静坐,在静中思虑,在静中修习。
正位凝命、如鼎之镇,要以体悟来的天地大道作为自身最核心的主宰价值和行动指南,秉持这样的价值,就不会堕落。
3.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
天刚亮就起床,醒来后不能赖在床上。
早起是祖父的要求,曾国藩非常忠实地执行,他后来进一步认为早起是勤奋的第一要素。
4.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
东翻西阅,都是徇外为人。
读书讲究心无旁骛,一本书没看完,尽量不去看其他的书。
东翻西阅,用处不大,且会让自己的心不专、跟着书跑。
在《日记》中,这条的后面还有“每日以十页为率”,曾国藩给自己定的读书目标是每天看书十页,这是从多年读书生涯中摸索出来的心得。
5.读史:《二十三史》每日读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曾国藩修身12条
曾国藩修身12条曾国藩修身的十二条铁规戒律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
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
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译】持神敬肃:衣冠外貌保持整齐,心思神情端正严肃,时时刻刻都要警惕、检查自己是否出现了闲杂或不良的念头。
平日闲居无事时,要宁静安泰,不要想身体以外的事情,一旦投入工作中,就必须做到专心致志,不存杂念。
自己要保持清澈明朗的精神状态,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就像早晨的太阳一样。
【注】所谓“主敬”,是要求内心恭敬而不是外表恭敬。
心中无我才能做到真正谦虚。
《菜根谭》说:“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做到一时的恭敬并不难,而所谓“有礼”是指内心长久的恭敬,这只有“无事时心(常)在腔子里”的功夫才能做得到,处理日常事务时才能不被杂事儿所干扰。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念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译】静坐养性:每天不限任何时间,必须静坐一小时以上,体验圣人所教诲的仁心,使思虑不出本位,以使性命凝结,就像宝鼎一样镇定而不可动摇。
【注】“不拘何时”就是不去刻意的追求功夫和境界。
所谓“来复之仁心”,也就是《易经》的“一阳来复〖〗”或道家的“玄而又玄(静极生动)”的境界。
“正位凝命”四字,就是《大学》的“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之意。
具体内容可以参考《三教觉迷录》中“正念”的概念。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
【译】起床要早。
天色刚亮就赶紧起身,醒了以后一定不要有留恋安逸甚至淫邪的念头。
【注】黎明就是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也是人身真阳生发的时候,极容易发生性交或手淫的情况。
马上起床,可以使无念的真精不会落于淫念的浊精,真精可以使人神清身健,浊精必然使人神昏羸弱,天长日久,就能显出效应。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不看他书。
东翻西阅,徒务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译】读书要专一:一本书还没有读完,一定不去看其它的书籍。
东翻西阅地随意读书,对自己的道德学问没有一点益处,不过就是一个只求知识而没有道德的人。
曾国藩修身养性十二心法
曾国藩修身养性十二心法最近在重读曾国藩的一些书籍,感受颇深。
提起这个人物大家可能并不陌生,他在那个时代中国社会的影响力非常之大。
据说当年蒋公床头只放两本书,一本是《曾国藩日记》,另一本是《圣经》。
我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曾国藩的修身十二心法,通过这十二心法,我们可以了解曾国藩的思维模式,以及自我修养提升的方法和途径。
1.“一曰敬”:持身敬肃,衣冠外貌保持整齐,心思神情端正严肃,时时刻刻都要警惕、检查自己的念头、举止中有无背离义理之处。
平日闲居无事的时候宁静安泰,保养德性,一旦投于事务之中则专心致志,不存杂念。
精神状态清澈明朗,就如同旭日东升,光彩照人。
2.“二曰静坐”:静坐养性。
每天不限什么时候,要拿出一定时间用来静坐养性,反省体悟自己天性中隐现的仁义之心。
正襟危坐,凝然镇定,如同宝鼎一般沉稳。
3.“三曰早起”:早早起床。
天色初亮就赶紧起身,睡醒了就不要再恋床。
4.“四曰读书不二”:读书专一。
一本书没有读完时,不要再看其它书籍。
东翻西阅随意读书,对自己的道德学问毫无益处。
5.“五曰读史”:阅读史书。
曾国藩于丙申年向人借款购置了一套《二十三史》,家父对他训诫说:“你为买书去向人借钱,我不惜一切替你赔补还账,你若是能够仔仔细细地读一遍,才算是不辜负我的一番苦心啊!”自此之后,曾国藩每天都仔细读上十页史书,并形成习惯,终身不改。
6.“六曰谨言”:说话谨慎。
对此要时刻注意,这是修身内圣的最重要的工夫。
7.“七曰养气”:保养真气。
真气存蓄于丹田之中,彻里彻外光明正大,所做所为毫无羞于对人说之处。
8.“八曰保身”:爱护身体。
节制操劳,节制欲求,节制饮食。
应该时刻以此作为健体却病的准则。
9.“九曰日知所亡”:每天都应获知新学问。
每天读书时将自己的心得记录下来,如果刻意从书中凿空,求取深意,那就是偏私他人。
10.“十曰月无亡所能”:每月不可荒疏旧技能。
每月写作几篇诗文,以此检验自己积存义理的多少,保养真气强弱。
却不能完全沉溺于其中,因为这最容易使人玩物丧志、隐没本性。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一、引言「良心」这个词语现代人还经常挂在嘴边:我们会常听到人说「良心不安」、或某人做了坏事会「受良心的谴责」、或者责备人说他「没有良心」等等。
甚至在西方也是常常被用到的,譬如说:「甘地是人类的良心」之类。
西方哲学家也会触及到「良心」的问题,像大家都知道的德哲康德就说过:「良心是人的内部法庭。
」基本上,大家都理解「良心」是跟人的道德行为有关的词语,而且除了极少数的人以外,都认为「良心」是善的,「有良心」是赞美性的说法。
─这让我们理解到:道德问题是普世性的问题,是人类共同关切的问题。
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对「良知」内涵的诠释和定位就有极大的差异。
不仅中国和西方差异很大,我们一般人常用的意思跟哲学家思考的就不完全一样。
虽然我们常说的「良心」可能要远溯到孟子(372-289B.C.),(见《孟子?告子篇上》)可是我们世俗的用法并不尽符合孟子的说法。
这虽然不防碍我们会按照「良心的指引」去做事,却隐含着许多我们习而不察的问题。
而中国历代儒家的学者最能发挥孟子「良心」及「良知」之说的就是王阳明先生。
他提出的「致良知」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高峰。
我们将要简单地介绍他的生平和思想。
我相信诸位同学都听到过王阳明的名字,或者读过他的传记。
他不但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军事家。
以一个文人而能指挥作战,并且战无不胜,他敉平了多次叛乱,安定社稷,功业卓著,使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同时,他所成就的圣贤人格永远都是后世的典范。
他的思想不仅在中国影响深远,而且传入日本之后,深受学者喜爱,间接影响到其政治思潮。
直到现在日本学者对王阳明先生的尊敬远胜过中国学者。
(可参看余秋雨《山居笔记》中〈乡关何处〉篇。
)不过,这一演讲的目的并不只是介绍王阳明和他的书,也不是讨论跟阳明有关的中国哲学或儒家思想;而是希望透过对王阳明本人和他的书的初步了解,进而思考和反省一些跟我们切身有关的问题。
例如我们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甚么应该是我们最关切的问题?我们对自己能做些什么?我们的道德行为是依据什么?如何才是真正的道德?乃至我们对自然宇宙的态度如何?……我们可以从王阳明那儿学到他的重要的思想,也可以得到他的启发而思考他没想到的问题。
曾国藩修身十二条
曾国藩修身十二条慎独典范:曾国藩修身十二条人之情趣就像禾苗一样,加之阳光雨露则能健康成长。
然而说易行难,诸多今人眼中逆性而为的举动在躬身实践中又是何等艰难!曾国藩亦不例外。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曾国藩制定了严格的修身计划,曰“日课十二条”。
一、主静:无事时整齐严肃,心如止水;应事时专一不杂,心无旁骛。
二、静坐:每日须静坐,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三、早起:黎时即起,绝不恋床。
四、读书不二:书未看完,绝不翻看其他,每日须读十页。
五、读史:每日至少读二十三史十页,即使有事亦不间断。
六、谨言:出言谨慎,时时以“祸从口出”为念。
七、养气:气藏丹田,修身养性。
八、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随时将自己当作养病之人。
九、日知其所亡:每日记下茶余偶谈一篇,分为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十、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不可一味耽搁,否则最易溺心丧志。
十一、作字:早饭后习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皆作为功课看待,绝不留待次日。
十二、夜不出门:临功疲神,切戒切戒!对于现如今浮躁喧嚣的社会而言,一代能人曾国藩的“主静、静坐、谨言、养气、保身”于我们甚是苛刻至极。
人非圣贤,孰能无欲,孰能无劣根性,可对于他,克服自我却是孜孜不倦的毕生修为。
第一条是“主静”。
计划中规定“无事时整齐严肃,心如止水”,曾国藩的实际行动又是怎样呢?道光二十二年(1842)十月二十四日,京城忽然刮起大风,这样恶劣的天气曾国藩仍不能待在家中,其日记中记载,“无事出门,如此大风,不能安坐,何浮躁至是!”这难免是对其坚卓之志的沉重打击。
曾国藩内疚之心溢于言表:“写此册而不日日改过,则此册直盗名之具也。
既不痛改旧习,则何必写此册?”曾国藩在京城居翰林之位,主要做的事情便是读书。
读书是非常艰苦的事情,想真正深入研读的确需做到“心无旁骛”。
曾国藩的读书状态又是怎样呢?他在日记中记录了研读《易经》时的情形:“丹黄几十页书,如勉强当差一样,是何为者?平生只为不静,断送了几十年光阴。
曾国藩的十二条日课
曾国藩的十二条日课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名人,他在平时的生活中非常注重自我修养和教育,因此他制定了一套十二条日课,以助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这十二条日课是:
起床课:早起锻炼身体,做好精神准备。
课文课:认真读书,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
督察课:检查工作、生活的细节,避免疏忽和错误。
调查课:关注时事、深入了解社会,提高认知能力。
问答课:与人交流、讨论,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记忆课:记忆重要知识和经历,避免遗忘和失误。
心理课:控制情绪,保持心态平和。
讲演课:讲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提高演讲能力。
制度课:制定明确的计划和目标,提高自律和执行力。
检讨课:反思自己的言行,寻找不足和改进的空间。
感恩课:感恩他人的帮助和支持,保持谦虚和感恩之心。
安息课:在合适的时间休息,保持身心健康。
这十二条日课可以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提高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
曾氏家训日课十二条
曾氏家训日课十二条
释文:日课十二条
边款:日课十二条是曾文正公修身十二法: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亡之所能、作字、夜不出门
解读:曾国藩之所以能成为晚清名臣,并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与其严以修身密不可分。
他一生奉行“慎独克己”,从不懈怠,是公认的近代儒家修身的楷模。
曾国藩结合自己的经历与得失,总结出
“日课十二条”作为他自身的日常行为规范,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严格执行,且一坚持就是一辈子,毅力之强非常人可比。
毫不夸张地讲,曾国藩虽为权倾朝野的名臣,实际上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苦行僧”。
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为自己制订一个诸如健身、习字、读书之类小计划的时候,但往往虎头蛇尾,很难坚持执行下去。
这与曾国藩几十年如一日遵循自己制定的“日课十二条”相比,差距巨大,这也是我们很难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常言道:“贵有恒。
”“恒”,说起来容易,切实做到却很难。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
修身十二条法
曾国藩
一、主敬:
整齐严肃,无时不惧。
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
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二、静坐:
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念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三、早起:
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
四、讀書不二:
一书未点完,不看他书。
东翻西阅,徒务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五、讀史:
丙申年购《二十三史》,大人曰:“尔借钱买书,吾不惮极力为尔弥缝,尔能圈点一遍,则不负我矣。
”嗣后每日圈点十页,间断不孝。
六、謹言:
刻刻留心,第一功夫。
七、養气:
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八、保身:
十二月奉大人手谕:“节劳,节欲,节饮食。
”时时当作养病。
九、日知所亡:
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有求深意是徇人。
十、月无亡所能:
每月做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
不可一味耽著,最易溺心丧志。
十一、作字:
早饭后做字半时。
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
凡事不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十二、夜不出门:
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你能做到几条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你能做到几条?曾国藩修身十二法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
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
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持神敬肃:衣冠外貌保持整齐,心思神情端正严肃,时时刻刻都要警惕、检查自己是否出现了闲杂或不良的念头。
平日闲居无事时,要宁静安泰,不要想身体以外的事情,一旦投入工作中,就必须做到专心致志,不存杂念。
自己要保持清澈明朗的精神状态,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就像早晨的太阳一样。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念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静坐养性:每天不限任何时间,必须静坐一小时以上,体验圣人所教诲的仁心,使思虑不出本位,以使性命凝结,就像宝鼎一样镇定而不可动摇。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
起床要早。
天色刚亮就赶紧起身,醒了以后一定不要有留恋安逸甚至淫邪的念头。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不看他书。
东翻西阅,徒务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读书要专一:一本书还没有读完,一定不去看其它的书籍。
东翻西阅地随意读书,对自己的道德学问没有一点益处,不过就是一个只求知识而没有道德的人。
每天必须圈点十页。
五、读史:丙申年购《二十三史》,大人曰:“尔借钱买书,吾不惮极力为尔弥缝,尔能圈点一遍,则不负我矣。
”嗣后每日圈点十页,间断不孝。
攻读史书:我在丙申年购置了一套《二十三史》,家父对我训诫道:“你为了买书而向别人借钱,我不惜一切地替你赔补还账,你若是能够仔仔细细地圈点阅读一便,才算不辜负我的一番苦心啊。
”从此以后,我每天都仔细读上十页,如果稍有间断,就是对父母不孝。
六、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功夫。
说话谨慎:对此要时时刻刻细心留意,这是为人处世的第一等功夫。
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培养自己的真气:能够做到内外统一、光明正大之行,没有奸诈计谋、行险侥幸之念,任何所作所想都能够说得出口,只有这样,才能将真气存蓄于丹田之中。
八、保身:十二月奉大人手谕:“节劳,节欲,节饮食。
”时时当作养病。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教学设计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教学设计
古往今来,凡能成大事者,无不在“修身”上有独到之处·曾予说过:“每日
当三省酱身.”在晚清诸位名人之中,曾国灌就是3《中一个成功的范例·五百年来,能够以书生而兜平乱世,戎马倥偬闻亦为学不倦,并把学问事业均窍练成功之人可谓极少,而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其文治武功、传奇一生始终众说纷纭,而他本人也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为显赫且颇具争议的人物·曾国藩在个人修养上最为严格,他每日静坐,反总己过,数十年如一日潜心仕为.很多人部想从曾国藩身上学到成功的黄金定律,修身处世,立于不败·很多成名的人物,也都受过他的恩趟熏陶·梁启超对曾国藩推崇各致,说:。
暂谓曾文
正柴,不可不日三复也.”毛泽东青年时期,也潜心研览过曾国藩文集,他1l “玛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在晚年,他还曾说t“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晟厉害
的人物.”而蒋介石,对曾国藩更足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
吾人之师资4.他把‘曾胡治兵语录)当作教导高级将领的教科书,自己又将‘曾文正全集'常置桌旁,终生拜读不缀·据说他点名的方式,静坐养生的方法,都—扳一眼的模仿曾罾藩,简直将曾国灌奉为偶像·
那么,曾围藩最为成功的仕身方法有哪些呢?在这里,我为大家介绍他著名的"#身十二法”,或者对你有所启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国藩家训修身十二
款
曾国藩家训修身十二款:
1、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
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
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
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3、早起:黎时即起,醒后不沾恋。
4、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叶为率。
5、读史:丙申购二十三史,每日读十叶,虽有事不间断。
6、谨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7、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8、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9、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
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10、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眈着,最容易溺心丧志。
11、作字:早饭后作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不留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12、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