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类的生物个体在大小(精)
生物21.1《生物的遗传》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下)
![生物21.1《生物的遗传》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下)](https://img.taocdn.com/s3/m/68f4fae37e21af45b207a83a.png)
第21章遗传信息的延续性第一节生物的遗传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说出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说明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理解生男生女的问题,学会分析色盲病的遗传方式,举例说出人类主要的遗传病,了解近亲结婚的危害和遗传病的预防。
2、能力目标:尝试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推导出其包含的生物学本质,培养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的抽象逻辑思维方法。
尝试运用逆向推导法,探讨基因的传递。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尝试运用遗传学解释一些遗传现象,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激发学生深层次地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热爱,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命科学的有关问题,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能用科学态度看待生男生女的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影响周围人们的旧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性状的概念,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基因的传递过程,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2、难点:基因与性状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传递过程,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课前准备课前向学生发放一调查表,对自己家庭成员的某些性状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为学生在上课时的讨论分析材料。
调查表见书本:调查前教师应注意:1.要求学生如实填写表格中的内容,不能为完成作业而随便填写。
通过这项活动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2.向学生说明如何识别这些性状特征,特别对上眼睑这一特征中的双眼皮、单眼皮,应说明不是美容后的特征。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引言:在了解生物界的丰富多彩之后,有些同学会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各种生物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是否会有共同的规律?(比如说,每种生物是怎样将自己的特征传给后代的?最初的生物是怎样发生又是怎样演变的?)生物能否孤立的生存,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等等。
我们将在以后的生物课的学习中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1.遗传的现象:对于“遗传”这一词,我们并不陌生。
同学们可以在日常的观察中发现许多遗传的现象,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虎父无犬子;一代没好妻,三代没好子;种下的黄瓜不会成为葫芦;儿子的长相像爸爸,等等。
淡水生物资源调查技术规范
![淡水生物资源调查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d635738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fb.png)
淡水生物资源调查技术规范篇一:淡水生物调查规范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2000 年 7 月一.浮游植物定量调查(一)采样点的选择由于水面大小、水深、水流等条件不同,不同水域的采集点选择也有差别,有条件时采样点可适当多设一些,一般情况下建议下列位置应设采样点:水库库心区、各湖区的中点、上游、下游、水库大坝附近及库(湖)湾等有代表的区域。
(二)采样层次、采水量及采样次数①凡水深不超过二米者,可于采样点水下0.5米处采水。
②水深2-10米以内,应于距库底0.5米处另采一个水样。
③水深超过10米时,应于中层处增采一个水样。
深水湖泊、水库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采样层次。
采样次数可多可少,有条件时可逐月采样一次,一般情况可每季采样一次,最低限度应在春季和夏未秋初各采样一次。
每一采样点应采水1000毫升,如系一般性调查,可将各层所采水样等量混合,取1000毫升水样固定;或者分层采水分别计数后取平均值。
分层采水可以了解每一采样点各层水中浮游植物的数量和种类。
采得水样后应立即加入15毫升碘液(即鲁哥氏液)固定(鲁哥氏液配制方法:将6克碘化钾溶于20毫升水中,待其完全溶解后,加入4克碘充分摇动,待碘全溶解后加入80毫升水即可)。
采水器,各种采水器均可,但一定要能分层采水,一般水深不超过10米可用1000毫升或1500的玻瓶采水器,水更深(如海洋)必须用颠倒采水器、北原式采水器或其它形式的采水器。
(三)沉淀与浓缩以采水器采得水样后,须经浓缩沉淀方适于研究和保存。
凡以碘液固定的水样瓶塞要拧紧,还要加入2-4%的甲醛固定液以利保存。
定量水样应放入1000毫升分液漏斗中,静置24-36小时后,用内径为30毫米的橡皮乳胶管,接上橡皮球,利用虹吸法将沉淀上层清液缓慢吸出(切不可搅动底部,万一动了应重新静置沉淀),剩下30-50毫升沉淀物,倒入定量瓶中以备计数。
为不使漂浮水面的某些微小生物等进入虹吸管内,管口应始终低于水面,虹吸时流速流量不可过大,吸至澄清液1/3时,应控制流速流量,使其成滴缓慢流下为宜。
初中生物河北少儿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生物的繁衍和发展第一节 遗传-章节测试习题(8)
![初中生物河北少儿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生物的繁衍和发展第一节 遗传-章节测试习题(8)](https://img.taocdn.com/s3/m/1db45fce59eef8c75ebfb3af.png)
章节测试题1.【答题】科学家将男性、女性体细胞内的染色体进行整理,形成了下列排序图.请回答:(1)判断可知,图乙生殖细胞内所含的性染色体是______,它是由______ 和______两种物质组成.(2)若甲、乙为夫妻,生活在一化工厂附近,所生女儿患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遗传病基因用A表示),但夫妻二人表现正常.他们认为女儿的遗传病与化工厂排污有关,决定起诉该工厂,据此请判断:他们能否起诉成功?______ ,并用遗传图解做进一步说明______【答案】X或Y DNA 蛋白质能夫妻是aa,女儿AA,是和排污有关【分析】本题考查性别决定,染色体的组成,遗传病引起的原因。
【解答】(1)人体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22对与人体性别无关叫常染色体,决定人体性别有关的一对染色体叫性染色体。
男性的一对性染色体是XY,产生一种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两种,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44+XY,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22+X或22+Y。
女性的一对性染色体是XX,只产生一种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是22+X。
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通过分析,图中甲第23对染色体大小相似,是决定性别有关的染色体,图甲表示女性的染色体图,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XX,生殖细胞中只有X染色体;图乙第23对染色体一大一小,是男性的染色体图,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XY,这样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X或是Y。
因此,判断可知,图乙生殖细胞内所含的性染色体是X或Y,它是由蛋白质和DNA两种物质组成。
(2)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生物的亲代与子代性状上的相似是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或是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变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成对的两个基因是一显一隐时表现显性性状,两个都是显性基因时表现性性状,两个都是隐性性状时表现隐性性状。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6.2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同步测试(解析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6.2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同步测试(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5c359305b4daa58da0114a44.png)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6.2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基础是()A. 基因的多样性B. 染色体的多样性C.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 生活环境的多样性2.热带原始雨林是各种鸟类的天堂,生长着上万种植物,还有各种名贵药材。
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A.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 基因的多样性C. 动植物的多样性D.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3.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的多次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A. 生态系统多样性B. 遗传多样性C. 物种多样性D. 农作物的多样性4.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A. 生态环境的多样性B. 基因的多样性C.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 生物数量的多样性5.生物多样性不包括()A. 物种的多样性B. 基因的多样性C. 生物数量的多样性D. 生态系统多样性6.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 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以增加我国的生物多样性C. 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做到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D. 对于目前尚不清楚其潜在使用价值的野生生物,同样应当保护7.世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体现生物多样性中的()A. 物种多样性B. 遗传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数量多样性8.下图的杂交育种过程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A. 物种多样性B. 遗传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价值多样性9.赣南脐橙,江西省赣州市特产,有纽荷尔、长虹脐橙、林那脐橙、卡拉脐橙、血橙、丰脐等数十个品种.这体现了()A.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 基因的多样性C.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 生物数量的多样性10.如表是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动植物情况.根据如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上述资料反映出生物种类多样性B. 上述资料反映出基因多样性C. 上述资料的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在分类上均属于种子植物D. 上述资料的鸟类、爬行和两栖动物均属于脊椎动物11.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科学家利用野生大豆与易患黄萎病的大豆品种杂交,培育出一批抗大豆黄萎病的优良品种,挽救了美国的大豆产业,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A. 环境多样性B. 生态系统多样性C. 物种多样性D. 遗传(基因)多样性二、填空题12.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________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生物体中的无机化合物
![生物体中的无机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5dc923a5ec3a87c24028c4e0.png)
等方面都不相同。但是,组成生物体的化
合物基本相同,即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 共同的物质基础。
水
• 知道
– 水在生物体中的含量、作用和存在 形式 – 无机盐在生物体中的含量、存在形 式及人体内铁、钙、锌、碘的作用
分析1:不同生物体内的含水量(%):
能得出什么结论?
不同器官含水量不同
代谢旺盛的器官含水量大
含水量与器官的形态没有明显的关系
心脏和血液形态差别• 绝大多数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自由流 动,称自由水。
• 约占4.5%的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结合, 不能自由流动,称结合水。
• 组成心脏的组织内,结合水所占比例高
2.参与生物体的代谢活动和调节内环境稳定
例:人体内
血液中Ca2+含量45-55 mg/L,低浓度影响肌肉活动
血液中HCO3-等参与组成缓冲系统,使血液酸碱度稳
定的合适的范围
细胞膜内外的K+和Na+浓度维持膜功能上起重要作用
因此,生物体需要适量的无机盐
阅读:人体内必须保持水的平稳
人体摄水量ml/d=人体排水量ml/d 饮水 1300 肾 1500
食物中水 代谢
900 肠道 300 皮肤
肺
100 500
400 2500
总量
2500 总量
阴离子:Cl- 、SO42- 、HCO3-、 PO43—等
无机盐约占生物体的1%(含量不大)
思考:无机盐有什么生理作用呢?
植物缺乏症 缺锌:幼叶和茎生长受到抑制,叶边缘常撕裂或皱缩
植物缺乏症 缺镁:叶脉间缺绿,绿片变黄、变白
植物缺乏症 缺锰:叶脉间缺绿,有坏死斑点
鲁科五四制版生物八年级下册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鲁科五四制版生物八年级下册认识生物的多样性](https://img.taocdn.com/s3/m/314c77a9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a5.png)
9.2.1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同步卷1一.选择题(共10小题)1.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我国的主题是“呵护自然,人人有责”。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是指生物种类多样性B.每一个生物个体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C.分类单位越小,所含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越多D.被子植物的分类依据只有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2.新冠状病毒(SARS﹣CoV﹣2)像日冕,平均直径100nm,呈球形或椭圆形,极易变异,具有多样性,先后出现阿尔法(Alpha)、贝塔(Beta)、伽马(Gamma)和席卷全球的德尔塔(Delta)和奥密克戎(Omicron)等多种类型。
这种多样性的实质是()A.物种多样性B.生态系统多样性C.基因多样性D.寄生环境多样性3.安徽怀远石榴有玉石籽、玛瑙籽等上佳的品种,这些品种的不同取决于生物多样性中的()A.物种多样性B.遗传(基因)多样性C.生态系统多样性D.形态构多样性4.下列()的多样性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内容。
A.生物种类B.基因C.生态系统D.环境5.水烛香蒲(TyphaangustifoliaL),为香蒲科(Typhaceae)香蒲属植物(如图),近年来在我区野外水田中大量生长繁殖,中药“蒲黄”就是用它的花粉入药。
这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A.观赏价值B.间接价值C.潜在价值D.直接价值6.我国是农业种植大国,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等,种植的水稻等也各有许多不同的品种。
这分别体现出生物多样性的()A.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B.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C.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D.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7.有“裸子植物故乡”美称的是()A.中国B.巴西C.美国D.哥伦比亚8.大明湖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是泉城重要风景名胜和开放窗口.素有“泉城明珠”之美誉.近几年来,我市十分注重大明湖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如今大明湖水生植物,浮游生物丰富,湖岸植被茂盛,鸟类日益增多.据统计,仅春夏季就多达60多种鸟在此繁衍生息,还有效地丰富了该地域内生物,这体现了()A.基因的多样L性B.种类的多样性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个体数量的多样性9.大丰荷兰花海的技术人员利用野生郁金香与普通郁金香多次杂交,培育出多种颜色的郁金香新品种,这是利用了()A.物种多样性B.遗传多样性C.生存环境的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10.宁明县出产的龙眼品种较多,常见的有大乌圆、广眼、石硖、储良、福眼等,各品种的果壳颜色、厚薄、形状有一定的差异,这说明了()A.物种多样性B.遗传多样性C.生物数量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二.解答题(共5小题)11.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藻类基础资料
![藻类基础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be8af8c84868762caaed593.png)
藻类资料藻类(除蓝藻其它藻类均是真核生物)通常是指一群在水中以浮游方式生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型微生物,个体大小一般在2~200um,其种类繁多,均含叶绿素,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带绿色的有规则的小个体或群体。
由于它们是水体中重要的有机物质制造者,故在整个水体生态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藻的种类不同,各种藻细胞的大小、形状及产生的胞外有机物量便有差别。
)一、藻类的生物学特性:1、藻类的形态、结构。
浮游藻类大多数是单细胞种类,在生理上类同于植物细胞,只是细胞较小,仅悬浮于液体介质中。
藻类可划分为:蓝藻门、硅藻门、绿藻门、甲藻门、裸藻门等,在不同的水体类型和营养条件下,会出现不同的优势藻属。
在淡水中,蓝藻中的微囊藻和硅藻中的颗粒直链藻一般被认为是富营养型湖泊的典型代表。
藻类细胞和植物细胞在结构上是相似的,有活性的细胞质膜,有一系列高度分化的细胞器和内含物。
包括:细胞壁、核、色素和色素体、储藏物质、鞭毛。
其中蓝藻细胞为原核细胞其余所有藻类都属真核细胞。
原核蓝藻结构保守,代谢途径多样化:真核藻类在结构上高分化,代谢途径保守。
藻类的繁殖方式有营养繁殖、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三种。
营养繁殖是通过细胞分裂进行;无性繁殖是通过产生不同类型的孢子进行,产生孢子的母细胞为孢子囊,孢子囊为单细胞,孢子不需要结合,一个孢子长成一个新体;有性繁殖是藻类形成专门的生殖细胞配子经结合后长成新的个体。
2、藻类在水体中的悬浮机制。
藻类作为光合自养生物要维持不断的生长就必须能够在绝大部分时间内处于真光带区域。
Smayda认为,水的运动对藻类等浮游植物的悬浮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无水运动的情况下,绝大多数非游动的浮游植物将会下沉。
自然水体浮游植物种群的典型下沉速度为0.1m/d到1~2m/d。
藻类对悬浮生活的适应有几个因素:体型大小、密度和体型阻力。
一般而言,藻类可通过如下途径来适应悬浮生活:分泌黏液或制造胶状物质,使个体减轻;形成气囊状物质,如蓝藻细胞的伪空胞;形成比重较小的代谢物质,如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产生气体、脂肪或油珠等物质;增加身体表面积以增加与水的摩擦抵抗力,如某些硅藻和甲藻的细胞表面有刺或突起,其下沉时的阻力就大许多倍。
森林生态学复习题参考题答案(定稿)
![森林生态学复习题参考题答案(定稿)](https://img.taocdn.com/s3/m/30e871ed0c22590103029d12.png)
森林生态学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耐荫性:指树种在林冠庇荫条件下能否正常生长发育并完成更新的能力。
2、生活型: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环境条件而在外貌上反映出来的植物类型称为生活型。
3、生物量:生物有机体在某一段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所积累的有机物的总量。
4、异株克生:指植物的根、芽、叶和花等排放出的生物化学物质对其它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抑制和对抗作用或者某些有益的作用。
5、建群种:指在创造群落特有环境条件以及引起群落种类组成方面起主要作用的植物种。
6、建群种:群落中存在于主要层次中的优势种。
7、生态型:指同种植物的不同立体由于长期生长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所形成的在生理、生态和形态方面各异的类型形态。
8、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9、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所形成的群落与环境的综合体称为生态系统。
10、自然稀疏:指在一定密度的森林内,随着林龄增大和林木生长而出现的株数不断减少的现象。
11、竞争:指植物不同个体间为利用环境的能量和资源而发生的相互关系。
12、次生演替:从次生裸地上开始的植物群落演替称为次生演替。
13、物候:指植物生长期适应于一年中的寒暑节律性变化而形成与此相适应的发育节律。
14、生物圈:指生物生存着的岩石圈、土壤圈、大气圈、水圈的总称。
15、大气污染:指大气中人为排放的有害物质达到一定浓度,持续一定时间,破坏了大气中原来成分的物理、化学和生态平衡体系,并对人的健康、生物的生长、正常的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发生危害的条件。
16、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通过取食和被食关系所形成的网状结构。
17、自然整枝:当林分密度较大时,随林木生长树冠下部枝条因光照不足而枯死的现象。
18、郁闭度:指树冠郁闭的程度,是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总面积之比。
19、有效积温:植物某一发育时期或全部生长期中有效温度的总和。
海洋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https://img.taocdn.com/s3/m/5dc648284b73f242336c5fbe.png)
海洋生物的种类迄今为止,在海洋中发现的生物约有100多万种,包括海洋微生物,海洋植物和海洋动物。
海洋微生物:海洋病毒,海洋细菌和海洋真菌。
海洋植物:海藻和海洋种子植物海藻分为微藻和大型藻类,大型藻类包括绿藻,轮藻,褐藻和红藻;海洋种子植物包括海草类和红树林。
浮游动物一类经常在水中浮游,本身不能制造有机物的异养型无脊椎动物(桡足类)和脊索动物幼体的总称。
也包括阶段性浮游动物,如底栖动物的浮游幼虫和游泳动物(如鱼类)的幼仔、稚鱼等底栖生物生活在江河湖海底部的动植物。
按生活方式,分为营固着生活的、底埋生活的、水底爬行的、钻蚀生活的,底层游泳的等类型。
游泳动物海水中能够自由游泳,快速迁徙,主动捕食或躲避敌害的种类海洋生物学是研究海洋中生命现象、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海洋科学的一个主要学科,也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藻类主要特征:1.藻类是低等植物,分布广,绝大多数生活于水中。
2.个体大小相差悬殊,小球藻3-4μm,巨藻长60m。
3.具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型生物(autotrophic- plant)。
4.没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又称叶状体植物。
5.繁殖器官简单,以单细胞的孢子或合子进行繁殖,无胚,又叫孢子植物(spore plant)。
总之,藻类是无胚而具叶绿素的自养叶状体孢子植物。
藻类的繁殖方式可分为3种:⏹营养繁殖(vegetative reproduction)⏹无性繁殖(asexual propagation)⏹有性繁殖(sexual propagation)营养繁殖:不经过任何生殖细胞(配子或者孢子)而进行的繁殖方式。
养料充足、温度适合环境中进行。
无性(孢子)繁殖:通过产生不同类型的孢子来进行繁殖。
产生孢子的母细胞叫孢子囊,孢子不需要结合,一个孢子可长成为一个新的植物体1. 动孢子(Zoospore) 又称游泳孢子。
动孢子细胞裸露,有鞭毛,能运动。
2. 不动孢子(aplanospores) 又称静孢子。
初中八年级(初二)生物下册课时练习5含答案解析
![初中八年级(初二)生物下册课时练习5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207ecda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27.png)
初中八年级(初二)生物下册课时练习卷I一.选择题(共5题)1.2011年5月1日,我国卫生部颁布了新的禁烟令.观察如图并分析,你认为不正确的描述是()A. 使吸烟者肺变黑的主要是烟雾中的一氧化碳B. 吸烟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还可能诱发肺癌C. 青少年吸烟对肺的伤害更大D. 烟雾进入吸烟者肺部过程: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2.生活中难免遇到意外情况,面对意外情况处理措施不正确的是()A. 遇到同学中暑晕倒,应马上进行人工呼吸B. 不慎烧伤需要进行皮肤移植时,用自身皮肤能有效避免排异反应C. 用指压止血法救治动脉出血的伤员时,应压迫伤口的近心端D. 发现有人煤气中毒,立即打开门窗,将其移到通风处,拨打“120”后进行人工呼吸3.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危害是()A.人们的经济收入过高B.国民经济增长过快C.加快人口老龄化D.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4.夏天,宾馆的厨师常常把许多做好的菜肴用保鲜膜盖好,放在冰箱中冷藏,这样做的目的是()A. 防止水分蒸发B. 不让营养流失C. 抑制细菌繁殖D. 保持菜肴的颜色5.为确定山猫、美洲野猫、大熊猫、美洲狮的生物分类地位,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将通过互联网等途径获得的相关信息绘成下表。
由此可知,与其他3种动物亲缘关系最远的是A. 山猫B. 美洲狮C. 大熊猫D. 美洲野猫二.判断题(共5题)1.酵母菌在无氧环境下可以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2.种子是一种繁殖器官,孢子则是一种繁殖细胞。
(_____)3.昆虫的两对翅和三对足位于胸腹部。
(_____)4.酵母菌发酵时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______)5.多细胞生物体内有很多体细胞,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都相同._____.三.填空题(共3题)1.原始大气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水蒸气.2.春季,人们常采用扦插的方式对柳树进行繁殖。
扦插时,柳树枝条带有腋芽的成活率高,还是无腋芽的成活率高?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腋芽的有无与成活率的关系。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汇编7篇)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汇编7篇)](https://img.taocdn.com/s3/m/350d5550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03.png)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汇编7篇)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说出群落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
2.通过观察讨论,运用归纳与概括,得出群落的空间结构。
3.能够利用群落的结构,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
4.懂得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概念。
难点:影响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因素。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复习导入,提问:种群的空间结构包括哪些?(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
)2.追问: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哪些?(二)新课教学1.垂直结构(1)播放森林植物和动物的一段视频,观看视频后出示图4-11、4-12,让学生结合图片进行小组讨论,并提问:视频中植物有哪些?如何分布的?(森林中自下而上,分别由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形成群落。
)植物分布有什么特点呢?什么原因导致的?(出现分层现象;由于光照导致。
)教师补充讲解垂直结构。
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把这种分层的现象称为垂直结构。
(2)结合材料,提问: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什么条件呢?(为动物创造了栖息空间和食物。
)展示植物不同分层,鸟类种类不同的图片,提问:植物的垂直结构会对动物造成哪些影响?(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因此动物也有类似的分层现象。
)2.水平结构教师展示某草地群落水平结构的图片,讲解水平结构的概念。
展示某草原的分布图,组织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讨论:影响水平结构的主要因素?师生共同总结。
(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都是群落的水平结构的影响因素。
)(三)巩固提高。
出示热带雨林的一幅图片,学生描述动植物的分布以及导致这种分层的原因。
(四)小结作业小结:师生共同回顾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作业:回家搜集一下我国的立体农业资料。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篇2知识目标:1、理解感觉器官的概念和意义,以及耳的结构和功能。
复习思考题及答案1细菌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大小及繁殖方式(供参考)
![复习思考题及答案1细菌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大小及繁殖方式(供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e01bc1c6d0d233d4b14e69d8.png)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及答案1. 细菌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大小及繁殖方式如何?答:细菌按其个体形态,基本上可分为球状、杆状、螺旋状三种,分别称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
球菌大小以其直径表示, 大多数球菌的直径为0.5~1μm;杆菌大小以其宽度和长度表示, 多数杆菌的宽度与球菌直径相近,其长度则为宽度的1倍至几倍(约0.5~5μm);螺旋菌大小也以其宽度和长度表示, 但长度一般是指菌体两端点间的距离, 并非真正的长度。
多数螺旋菌大小为0.3 ~ 1 ⨯ 1 ~ 50μm。
细菌一般进行无性繁殖, 最主要的无性繁殖方式是裂殖,即一个细胞通过分裂(二分分裂或折断分裂),结果由一个母细胞形成大小基本相等的两个子细胞。
有少数芽生细菌能象酵母菌一样进行芽殖, 即在母细胞一端先形成一个小突起, 待其长大后再与母细胞分离的一种繁殖方式。
此外,还有极少数细菌种类(主要是大肠杆菌),在实验室条件下能通过性菌毛进行有性接合。
2. 试述细菌细胞的一般结构、化学组成及其主要生理功能。
答:一般结构是指一般细菌细胞共同具有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质膜、核质体和细胞质等。
(1) 细胞壁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较厚(20 ~ 80 nm), 机械强度较高, 化学组成较简单, 主要含肽聚糖和磷壁酸;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较薄, 机械强度较低, 但层次较多, 成分较复杂, 主要成分除蛋白质、肽聚糖和脂多糖外, 还有磷脂质、脂蛋白等。
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是:①维持细胞外形,保护细胞免受外力(机械性或渗透压)的损伤;②作为鞭毛运动的支点;③为细胞的正常分裂增殖所必需;④具有一定屏障作用,对大分子或有害物质起阻拦作用;⑤与细菌的抗原性、致病性及对噬菌体的敏感性密切相关。
(2) 细胞质膜细胞质膜的结构可表述为液态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即由具有高度定向性的磷脂双分子层中镶嵌着可移动的膜蛋白构成。
其化学组成主要是蛋白质(占50%~70%)和脂类(占20%~30%),还有少量的核酸和糖类。
生态学
![生态学](https://img.taocdn.com/s3/m/b126844f2e3f5727a5e96216.png)
一、生活史概念是指一生中生长和繁殖的模式。
生活史的关键组合是个体大小(Size),生长率(growth rate)、繁殖(reproduction)和寿命(longevity)。
不同种类其生活史类型存在巨大变异。
一些种类能活成百上千年如红豆杉(Taxus baccata);一些个体,如蓝鲸和加利福尼亚红杉(Sequoia sempervirens)身体巨大,而另一些身体则微小。
一些种类,如真菌或远洋鱼类生产许多小型后代,而另一些生产数量虽小,但个体较大。
二、能量分配和权衡完美的假定生物(hypothetical organism)应该具备可使繁殖力达到最大的一切特征-在出生后短期内达到大型的成体大小,生产许多大体后代并长寿。
但是这种“达尔文魔鬼”(Darwinian demons)不存在,因为不可能使生活史的每一特性都这样达到最大。
就能量分配而言,动物个体将可获得能量分配于维持、生长和繁殖。
在总能量恒定的条件下,若在一种生理活动的比率增加,则在其他生理活动分配的能量比率就减少。
任何真正的生物的生活史策略,是一种能量协调使用的结果。
有所得必有所失。
事实上,任何生物做出的任何一种生活史对策,都意味着能量的合理分配,并通过这种能量使用的协调,来促进自身的有效生存和繁殖。
三、r-对策和k-对策自然选择按其与密度变化的关系,可分为非密度制约性自然选择(density-independent natural selection)和密度制约性自然选择(density-dependent natural selection)两类。
所谓密度制约性自然选择就是在种群密度增高时,自然选择压力增加(或降低),而密度降低时,自然选择压力降低(或增加)。
MacArthur(1962)指出:密度制约性自然选择常被称为k-选择,而非密度制约性自然选择常被称为r-选择。
从以上分析可见,生物适应环境会朝着两种不同的进化方向-r选择和k选择发展。
生物的生殖知识点整理
![生物的生殖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b89946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14.png)
生物的生殖知识点整理生物的生殖知识点整理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是不是经常追着老师要知识点?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
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生物的生殖知识点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节、生物的生殖一、生殖的类型名词:1、生物的生殖:每种生物都能够产生自己的后代,这就是~。
2、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易保持亲代的性状。
3、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也叫配子)的结合,产生合子,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这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生殖方式,具有双亲的遗传性,有更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
4、分裂生殖(单细胞生物特有):是生物体由一个母体分裂成两个子体的生殖方式。
如变形虫、细菌、草履虫。
5、出芽生殖:母体→芽体→新个体,如水螅、酵母菌。
6、孢子生殖:母体→孢子→新个体,如青霉、曲霉。
7、营养生殖: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发育为新个体,如马铃薯块茎、草莓的匍匐茎,秋海棠等。
8、嫁接:一种用植物体上的芽或枝,接到另一种有根系的植物体上,使接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新植物体的方法。
9、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外植体(离体组织或器官)→消毒→接种→愈伤组织(组织没有发生分化,只是一团薄壁细胞)→组织器官→完整植株。
10、配子生殖:由亲体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配子,两两相配成对,互相结合,成为合子,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
11、卵式生殖:卵细胞与精子结合的生殖方式叫做~。
凡是种子植物用种子进行繁殖时,都属予卵式生殖。
12、受精作用: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为合子的过程,叫做~。
13、花粉管:是萌发的花粉粒内壁突出,从萌发孔伸出而形成的管状结构。
主要作用是将其携带的精子和其他内容物运至卵器或卵细胞内,以利于受精作用。
14、双受精: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为合子,又叫受精卵(染色体为2N);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成为受精极核(染色体为3N),这种被子植物特有的受精现象叫做双受精。
生态学(3)
![生态学(3)](https://img.taocdn.com/s3/m/5af59616aaea998fcc220e58.png)
《生态学》试卷答案要点班级:学号:姓名:一、解释名词:(本题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1、 Ecological Invasion2、 Plant Community3、 Fitness4、 Ecological Balance5、 Predation二、比较名词:(本题3小题,每题5分,共15分)1.优势种和建群种2.原生裸地和次生裸地3.总初级生产量和净初级生产量三、判断题(请对下列论断做出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每小题1分,共10分。
)1、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是生物与周围物理环境的关系。
()2、初级生产是将无机物质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3、不能在水中生活的生物称为陆生生物。
()4、只要2种生物生活在同一生境中,它们之间的竞争就不可避免。
()5、生物表现出相同外部形态结构适应特征是长期生活在同一生境的结果。
()6、恒温动物的体温也是会变的。
()7、岛屿上生物种类的多少取决于岛屿与大陆的远近。
()8、动物的婚配制度与资源的分布状况有密切关系。
()9、群落中个体生物量最大的物种称为优势种。
()10、气体型循环的元素以气态进行地球生物化学循环。
()四、简述(每题10分,共30分)1、生态系统有哪些主要成分?它们是如何组成生态系统的?2、试说明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和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
3、能量是怎样进入到生态系统中的?在生态系统中是如何流动的?五、论述(每题15分,共30分)1、什么是生物多样性?那些因素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2 影响生态系统初级净生产量的因素有哪些?各有何影响?初级生产量有哪些主要测定方法?一、解释名词:(本题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6、Ecological Invasion: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于其生存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影响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过程。
7、Plant Community:群落;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种植物物种的集合。
生物教案:探索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生物教案:探索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c024ddc5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3b.png)
生物教案:探索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一、引言生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和多样化的有机体群体之一。
它们与周围环境以及其他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密切的关系。
通过探索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物界的互动、依存和演化规律。
本文将介绍不同生物之间的几种常见关系,并分析其特征和意义。
二、共生关系共生是指两种或多种不同种类的生物体在长时间内相互依存并互利共生的现象。
其中较为常见的形式包括寄生、互惠共生和共栖。
1. 寄生寄生是在宿主体上取得营养和利益而使宿主遭受损害的一种关系。
例子如人体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疾病,植物寄主上寄居的寄生植物等。
尽管这类关系对被寄主带来负面影响,但实际上不能否认这些关系在进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2. 互惠共生互惠共生也被称为相互依赖性共享资源或合作分工。
两个物种在关系中互惠互利,例如蜜蜂与花朵之间的关系。
花朵为蜜蜂提供花粉和蜜,而蜜蜂则帮助传播花粉,促进植物繁殖。
这种互惠共生关系在自然界中随处可见,对物种的生存和繁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共栖共栖是指两个或多个物种组成一个生态单位,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活并依赖彼此。
例如,在珊瑚礁中,珊瑚动物为其提供庇护所,并与共生藻类形成共栖关系。
这些共生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珊瑚动物提供能量,而珊瑚动物为它们提供适合生长的环境。
三、捕食关系捕食关系是一种相对简单而直接的生物间交互方式。
在这种关系中,一个物种以其他物种作为其主要食源。
捕食者可以通过控制被捕食者数量来影响整个群落结构。
1. 食草-食肉关系食草-食肉关系是指食肉动物以其他动物(主要是食草动物)为食。
食肉动物通过捕杀并消化猎物来获取能量和营养。
这种关系对生态系统起到了重要的平衡作用,维持着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群体的数量。
2. 食腐-食肉关系食腐-食肉关系是指捕食者以死亡的植物和动物尸体为食。
腐食能够有效地清理环境中的腐败有机质,并将其转化为可利用的营养,起到了清道夜史的作用。
四、竞争关系竞争是不同个体或种群之间争夺有限资源的过程。
微生物的基础知识归纳
![微生物的基础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001945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df.png)
微生物的基础知识归纳微生物是指一些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我们在生物学的课本中都会学到微生物的知识内容,你想知道具体有哪些知识点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微生物知识要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微生物的基础知识归纳 1一、微生物的定义形体微小,肉眼看不到或很难看清它的个体的生物,只有通过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放大百倍或几十万倍才能看清。
人们称这些微小的生物为微生物微生物的一般特性1、个体微小,结构简单2、分布广、种类多3、繁殖块4、易于变异5、易于培养二、细菌1、细菌形态球状单球菌、双球菌、链球菌、四叠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杆状长杆菌、短杆菌、球杆菌、棒状杆菌螺旋状弧菌、螺旋菌2.细菌的结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特殊结构芽孢、荚膜、鞭毛、纤毛细胞壁:细胞最外层。
起维持菌体固有的外形、屏障、耐受压力的作用。
化学成分主要由粘肽(共有的)、蛋白质、脂类等组成细胞膜:选择性渗透细菌体内外物质的交换,维持新陈代谢、参与呼吸作用。
化学成分基本相同,由磷脂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组成。
细胞浆(质):是细胞膜包围着的部分,是细菌的基础物质、内在环境,是细菌合成蛋白质、核酸的场所。
基础成分是水、蛋白质、核酸、脂类细胞核:位于细胞浆内,控制着细胞新陈代谢、生长繁殖、细菌的遗传变异信息。
荚膜:某些在细胞壁外包一层粘性物质,相对稳定的附于细胞壁外。
具有保护、能源供应的作用。
化学组成主要是多糖或多肽类。
鞭毛:菌体内长出的细长丝状物细菌的运动器官。
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少量糖类、脂类。
纤毛:比鞭毛更细、短、直、硬,数量更多的毛发状细物。
功能:获得营养,由蛋白质亚单位组成。
芽孢:某些细菌在生活的一定阶段,能在体内形成一个特殊的休眠体。
杀灭芽孢条件:121℃ 、20分钟,160℃ 、2小时。
判断灭菌是否彻底,一般以芽孢是否被杀灭作为标准。
3.微生物生长周期1、滞留适应期(延迟期)2、对数生长期3、稳定期(最高生长期)4、衰亡期三、酵母菌的特征1.形态结构:大部分为单细胞,有典型的细胞结构(壁、膜、质、核)。
了解生物的外部形态
![了解生物的外部形态](https://img.taocdn.com/s3/m/11160af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4a.png)
共同祖先:生物进化源于共同 的祖先,不同物种之间的进化 关系可以通过系统发生树等方
式进行追溯。
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生物进 化的重要驱动力,适应环境的 个体更容易生存下来并传递基
因。
THANK YOU
汇报人:XX
单击此处输入 (你的)智能图 形项正文,文字 是您思想的提炼, 请尽量言简意赅
的阐述观点
体温恒定
胎生、哺乳
全身被毛
脑发达
鸟类的特征
羽毛:覆盖全身, 具有保温和飞翔
的功能
足:适应不同生 活环境,可分为 抓握足、蹼足等
喙:形状多样, 用于捕食和啄
食
卵生:通过产卵 繁殖后代
爬行动物的特征
爬行动物是冷血动物,需 要晒太阳来调节体温
拟态:某些生物通过模仿其他 有毒或危险的生物来使捕食者 误以为它们有毒或危险
硬壳保护:某些生物通过具有 坚硬的外壳或骨骼来保护自己 免受捕食者的攻击
对繁殖的适应性
生物的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和有性繁
殖
生物的繁殖环境: 水生、陆生、两栖
等
生物的繁殖能 力:繁殖频率、
繁殖数量等
生物的繁殖策 略:单亲繁殖、
躯干特征
生物的躯干是生物身体 的主要部分,包括头、
胸、腹等部分。
不同种类的生物有不同 的躯干特征,如昆虫有 六条腿,鸟类有翅膀等。
生物的躯干特征与其生 活环境密切相关,如水 生生物通常具有流线型
的身体和鳍等器官。
生物的躯干特征是生物 分类学的重要依据之一, 不同种类的生物可以根 据其躯干特征进行鉴别
爬行动物通常具有鳞片覆 盖的皮肤
爬行动物通常采用腹式呼 吸,通过肺部进行呼吸
生物化学知识
![生物化学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b9cb80f0975f46527d3e1e8.png)
生物化学知识第一节生命的物质基础地球上的生物,现在的大约200万种。
不同种类的生物体,在个体大小、形状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都不相同。
然而,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是大体相同的,也确实是说,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有共同的物质基础。
一、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自然界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差不多上由化学元素组成的。
科学家通过研究各种生物的原生质,即细胞内的生命物质,查明了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种类、数量和作用。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常见的要紧有20多种,其中有些含量较多,有些含量专门少。
例如,玉米植株和成人体内含量较多的化学元素的种类,以及各种元素的含量〔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如下表所示:分析上表明白,组成玉米和人体的差不多元素是C,此外还含有O、H和N,这4种元素在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中含量最多。
从上表还可看出,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尽管大体相同,然而,在不同的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相差专门大。
依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的不同,分成两大类。
大量元素这是指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
例如C、H、O、N、P、S、K、Ca、Mg等。
微量元素通常是指生物生活所必需,然而需要量却专门少的一些元素。
例如Fe、Mn、Zn、Cu、B、Mo等。
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尽管专门少,却是坚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在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差不多的元素,C、H、O、N、P、S6种元素是组成原生质的要紧元素〔图1—1〕,大约共占原生质总量的97%。
生物体的大部分有机化合物是由上述6种元素组成的。
例如,蛋白质是由C、H、O、N等元素组成的,核酸那么是由C、H、O、N、P等元素组成的。
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还将进一步组成多种多样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例如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肪等。
化学元素能够阻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例如,微量元素B能够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当柱头和花柱中积存了大量B时,有利于受精作用的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六:
不同细胞蛋白质与脂类的比值
神经髓鞘细胞
小鼠肝细胞 线粒体内膜 人红血球
0.23
0.85 3.2 1.1
资料七:
关于细胞识别最经典是例子是取两种不 同的海绵动物,使其细胞分散成单个的, 然后将这些细胞掺在一起混合培养,发 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结合。后来对细 胞表面的糖蛋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这两种海绵细胞表面糖蛋白的氨基酸成 分相同,而糖类的成分不同。
资料四:
膜的基本组成(质量分数/%)表
成 分 蛋白质
红细胞细胞膜 60
肝细胞细胞膜 60
磷脂 胆固醇 其他脂类
24 9 7
26 13 1
头部(亲水性)
尾部(疏水性)
磷脂分子的结构模型
资 料 五 :
红细胞
将红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抽提出来,在空气/ 水界面上排成单分子 层
细胞膜结构模式图(2)
细胞的一般形态
(亚显微结构)
细胞膜的结构和特点
资料一:
各类细胞直径的比较 细 胞 直 m) 径(µ
0.1~0.3
1~2
支原体细胞
细菌细胞
动植物细胞
原生动物细胞
20~30
数百至数千
资料二:
各种形状不同的细胞
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
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
资料三:
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脂溶性物质能够 优先通过细胞膜,并且细胞膜能够被溶 解脂类物质的溶剂溶解,这一事实说明 了什么? 人的消化液中含有许多能够水解蛋白质 的物质,称为蛋白酶。用蛋白酶处理细 胞膜,会使细胞膜分解,这一事实说明 了什么?
思 考:
不同种类的生物个体在大小、形态结构和生 理功能等方面都不相同,但组成生物体的化 学元素和化合物是大体相同的,这一事实说 明了什么? 组成生物体合物都有其重要的生 理功能,这些化合物不能单独地完成某一种 生命活动?为什么?
第二章 生命的基本单位 ——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