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课程简介
数字电子技术 课程大纲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大纲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大纲第一部分:课程简介数字电子技术是现代电子工程领域的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数字电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本课程将介绍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应用技术,以及数字电子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第二部分: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学生将达到以下学习目标:1. 掌握数字电路和逻辑门的基本知识和运算方法;2. 理解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原理和实践技巧;3. 掌握常见数字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和应用;4. 熟悉数字信号处理和数字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5. 能够运用数字电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1. 数字电路基础知识- 二进制数系统和逻辑代数- 基本的逻辑门和布尔逻辑- 算术运算和编码原理2.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组合逻辑电路和逻辑函数的设计方法 - Karnaugh图和卡诺模型的应用- 多路选择器和译码器的设计3. 时序逻辑电路设计- 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技术 - 计数器和状态机的设计方法- 存储器和寄存器的应用4. 数字信号处理- 采样和量化原理- 离散傅立叶变换和滤波器设计- 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应用5. 数字系统设计- 设计流程和方法- 硬件描述语言和逻辑综合- FPGA和ASIC的设计与实现第四部分: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授,介绍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验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数字电路的实验操作,巩固理论知识和培养动手能力。
3. 项目实践:组织学生参与数字电子系统的实际设计和开发,提升综合应用能力。
4. 讨论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培养合作和创新精神。
第五部分:考核评价1. 平时表现:参与课堂讨论、完成作业和实验报告等。
2. 期中考试:对课程前半部分的知识掌握进行测试。
3. 期末考试:对整个课程的知识和能力进行综合考核。
4. 实验成绩: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评定。
5. 项目成绩:根据参与项目设计和实现的过程和成果评定。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涉及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物理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课程。
该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电子电路设计、分析、测试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在电子技术方面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本教学大纲将详细阐述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以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1、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
2、掌握电子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技巧,如基本放大电路、振荡电路、滤波电路等。
3、培养学生解决电子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如电路仿真、电路调试、故障排除等。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电子设计竞赛等活动。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半导体器件基础:介绍半导体基础知识、PN结、二极管、晶体管等。
2、电子电路分析:介绍电子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如直流分析、交流分析、频率响应等。
3、电子电路设计:介绍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如放大电路、振荡电路、滤波电路等。
4、电子技术应用:介绍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通信、计算机、控制等。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风格,包括:1、课堂讲解:由教师详细讲解课程内容和概念。
2、实验操作: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项目实践:学生独立完成电子电路设计,提高实践能力。
五、评估方式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20%,考察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2、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20%,考察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
3、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考察学生整体学习效果。
4、项目实践:占总成绩的20%,考察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六、教学大纲附表本课程的教学大纲附表如下,详细说明了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七、教学要求为确保教学质量,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如下:1、教师需准确讲解电子技术的概念和原理,确保学生理解。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适用专业:物联网工程技术1.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1.1课程定位《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物联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教育课程模块,是一门培养专业能力的基础课程。
其主要功能是使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知识以及模拟电子电路和数字电子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掌握元器件的识别和基本工具、仪器仪表的使用,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今后从事有关的电子技术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后续课程主要为《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无线传感网络及应用》等。
1.2设计思路本课程是物联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课基础课,是三门课并成一门课,内容多、概念多、电路种类多、电路与参数符号多,时间又少,因此教学中更需突出重点。
电路部分,重点是直流电路和正弦交流电路;模拟电路部分,重点是半导体三极管和共发射极放大电路;数字电路部分,重点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
对于实际的集成电路芯片,应着重芯片的逻辑功能和使用。
本课程立足于职业能力培养,根据电子技术的学习规律,采用项目为教学情境来组织和实施教学,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将完成工作任务必需的相关理论知识构建于项目情境之中,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必备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
依据上述课程目标定位,本课程从工作任务、知识要求与技能要求三个维度对课程内容进行规划与设计,本课程共划分为电路定理分析验证、助听器电路的设计与制作、线性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与调试、表决器的制作与调试、数字电压表的制作与调试等五个工作任务,知识与技能内容则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进行确定。
分析过程中尤其注意了整个内容的完整性,以及知识与技能的相关性。
在对知识与技能的描述上也力求详细与准确。
技能及其学习要求采取了“能做…………”的形式进行描述,知识及其学习要求则采取了“能描述…………”和“能理解…………”的形式进行描述,即区分了两个学习层次,“描述”指学生能熟练识记知识点,“理解”指学生把握知识点的内涵及及其关系。
《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定位本课程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公共学习领域专业基础课程,将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具备识别与选用元器件的能力;电路识图与绘图的能力;对电子电路进行基本分析、计算的能力;对典型电路进行设计、调试、检测与维修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通过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课程设计与理念1.以职业技能培训为目标设计课程针对本课程实践性、实用性强的特点,我们以工业控制技术的发展为依托,以行业、企业的需求为前提,以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素养成为主线,主动适应自动化行业发展的需要,努力探索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等五个对接。
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以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为出发,以满足岗位职业技能需求为目标,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
本课程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按照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职业能力为培养重点,充分体现职业性和实践性的要求,参照国家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通过岗位调研,与企业共同确定岗位,按岗位能力确定岗位人才培养规格,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按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完整性配置课程、构建课程体系。
按典型工作任务需求选择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反映职业标准。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实践教学为中心,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操一体化教学,理论与实操紧密联系,环环相扣,将理论与实操对应起来,使理论真正起到指导实操的作用。
传统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实训,改革后的本课程侧重实训实操教学,强调学生职业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培养。
理论教学围绕实操转,教学以学生职业能力为根本,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引领教学全过程。
3.全面评价模式作为不断改进的驱动力教学评价采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学生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
实验后整理
实验结束后,学生应清理实验现场, 确保设备归位并保持实验室整洁。
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万用表
用于测量电压、电流、 电阻、电容等参数,是 电子测量中最常用的仪 器之一。学生应掌握万 用表的基本操作和测量 方法。
示波器
用于观察信号波形,是 电子测量中不可或缺的 仪器。学生应了解示波 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 法,包括信号输入、调 整波形、测量参数等。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电阻器是电子技术中最基本的 元件之一,用于限制电流。
电阻器由导电材料制成,其电 阻值可以通过改变材料的长度 和横截面积来调整。在电路中 ,电阻器可以用于分压、限流 、降噪等作用。
电阻器的阻值通常用色环或数 字来表示,不同类型的电阻器 有不同的精度和温度系数。
色环电阻器通过不同颜色的环 来表示阻值,而数字电阻器则 用数字和字母来表示。不同类 型的电阻器有不同的精度和温 度系数,适用于不同的电路需 求。
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
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包括输入级、输出级和中间级。输入级负责接 收输入信号,中间级负责信号的放大,输出级负责输出放大后的信 号。
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
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包括电压增益、电流增益、带宽、失真度等。
滤波电路
滤波电路的作用
滤波电路的作用是筛选信号,去除不需要的频率成分,保留需要 的频率成分。
频谱分析仪
用于分析信号的频谱特 性,常用于通信、音频 等领域。学生应了解频 谱分析仪的基本原理和 使用方法,包括信号输 入、频谱显示、参数测
量等。
信号发生器
用于产生各种波形信号 ,常用于电子电路调试 和测试。学生应了解信 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和 使用方法,包括波形选 择、频率调整、幅度控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简介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介绍一、课程简介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涵盖电工学、电子学、磁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综合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为今后在电气、电子、自动化等领域的工作或研究奠定基础。
本课程共分为十个章节,包括电路理论、电磁场理论、正弦稳态分析、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机控制技术、电气安全技术等内容。
二、课程目标1. 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学会使用电工电子工具和仪器,进行基本的电路安装、调试和维修;3. 了解电工电子技术在现代工业、交通、国防等领域的应用;4. 培养独立思考、创新和实践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 电路理论: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欧姆定律、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特性及计算方法,学习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2. 电磁场理论:讲解磁场的基本概念、麦克斯韦方程组、磁路及磁性材料等,学习交流磁场和电磁波的传播过程;3. 正弦稳态分析:介绍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方法,包括功率因数、相量法、等效电源定理等,为后续的电子技术学习打下基础;4. 数字电子技术:讲解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逻辑门电路、集成芯片等,学习数字系统的设计和应用;5. 模拟电子技术:介绍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放大电路分析方法、负反馈技术等,学习模拟系统的设计和应用;6. 电力电子技术:讲解电力电子器件的特性及应用、变流技术及开关电源设计等,学习电力系统的控制和变换技术;7. 电机控制技术:介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式,学习电机的驱动和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应用;8. 安全用电知识:讲解电气安全的重要性及预防措施,提供常见电气事故的处理方法。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操作、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工电子技术。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动手实践,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五、课程评价本课程的评价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部分。
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锦州市机电工程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目录一、课程简介 (2)二、课程设计思路 (3)三、课程目标 (3)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5)五、课程实施建议 (10)六、岗位职业能力标准 (18)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应用》学时:90授课对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课程性质:电子技术是一门中职学校电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内容涉及电类专业学生所学的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力电子三部分,应用性很强,因此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又要结合后续专业课程与顶岗实习实际,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在教学中要根据中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就业岗位需求组织教学内容,同时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先导课程:电工技术应用后续课程:电子CAD二、课程设计思路电子技术是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电力电子三方面知识为一体的一门课程,其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较强。
为体现其特点,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分模块教学的方法,每一模块安排其对应的教学内容,由浅入深、逐步递进。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统一的专业教师授课,加大实践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以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熟悉模拟电路的基本元器件、掌握基本单元放大电路与集成电路的组成及分析方法、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及应用等等。
教学中着重于各种电路的应用。
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只有通过实用电子电路的设计、制作和调试等环节才能转化为专业能力。
三、课程目标通过一些小型电子产品的制作、调试,使学生了解基本电子电路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分析电子电路的方法,掌握基本的电子电路的测试、制作与调试等基本技能,为从事实际工作准备必要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是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等专业学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主要涉及到电子科学中的基础理论和现代电子技术的应用,是通往电子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关键和基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的内容、意义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课程内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数电、模电、电磁场、通信原理、微机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许多方面。
在这些课程中,学生将会学习到电子科学中的基础理论和现代电子技术的应用,如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通信系统、智能控制等。
这些内容既是电子技术领域中最基础的部分,又是实际应用中最广泛的部分,因此对于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意义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在电子工程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电子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现代电子技术的应用,从而更好地进行电子实验和电路设计。
其次,经过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学生将能够强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机应用技能并掌握操作等能力。
最后,由于电子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性,所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对于学生的就业前景和职业发展也非常有助益。
三、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也在不断发展。
在未来,对于学生的要求将更加高端化和专业化,课程内涉及的电子技术也将更加深入和广泛,例如VLSI 设计、光电子技术、无线通信等。
同时,面向企业需求的实践教学也会在课程内得到更重视,并且将注重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总的来说,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在电子工程教育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虽然课程涵盖的知识非常广泛,但仔细学习后会对学生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带来巨大的帮助。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的未来发展趋势也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专业化水平和实践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科技发展趋势,并为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发展潜力。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基础》[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专门化方向基础课程,是从事电子与通信技术岗位工作的必修课程,本课程通过对常用电子器件、模拟电路及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分析设计方法和基本设计技能,为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及其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
本课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通过基础理论学习和实践后,可以提高学生对电子电路的分析、设计和应用开发能力。
其功能是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方面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具备电子与通信技术的基本职业能力。
本课程的先导课程与知识:电工基础。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各种基本功能电路的组成、基本工作原理、性能特点,熟悉电子技术工艺技能和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初步具有查阅电子元器件手册,正确使用元器件的能力、读识常见电子线路图的能力、测试常用电路功能及排除故障的能力。
为后续课程学习准备必要的知识,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职业能力目标::1.能识别、测试电子元器件2.会使用常用电子仪表与仪器3.能装接调试模拟电路4.能装接调试数字电路5.能处理电子设备的常见故障三、课程内容和要求课程教学内容与模式的改革,必然引起考核内容与方式的改变。
从过去注重期末对学生的考核,到现在对学生进行形成性的考核测试,更注重平时各个环节对学生的技能知识的测评。
本课程在考核内容与方法上,增加平时技能考核的积累,向技能考核倾斜,其内容和方法如下:1、平时成绩的组成与比例:为更加全面地对学生进行测评打分,对全班学生建立成绩动态记录表,随时记录学生的平时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的每一个过程,每完成一个项目,都能有效地记录并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平时成绩由3个方面组成。
2、期末考试成绩的组成与比例:理论考核60%理论考核主要测试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及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电力电子技术是现代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电能的转换、调节和控制等关键技术,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化的教学,使学生获得电力电子技术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做好准备。
二、课程目标1. 理解电力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概念;2. 掌握电力电子器件的性能、特点和应用;3. 能够进行电力电子系统的设计和仿真;4. 具备电力电子实验操作和故障排除的能力;5.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电力电子基础知识- 电力电子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电力电子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电力电子器件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2. 交流-直流变换技术- 单相和三相桥式整流电路;- 直流电压调节和稳定技术;- 高频变压器和谐振技术。
3. 直流-交流变换技术- 单相和三相逆变电路;- 逆变电路的调制技术;- 谐振逆变电路和多电平逆变技术。
4. 交流-交流变换技术- 交流调压技术;- 交流调频技术;- 交流电力传输技术。
5. 电力电子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 光伏发电系统;- 风能发电系统;- 储能系统。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授基本概念、原理和分析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2. 实验探究:组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加深对电力电子技术的理解和应用;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思维碰撞和知识交流;4. 课程项目:设置课程项目,要求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和实践操作,提升实际应用能力;5. 远程教学:结合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在线平台进行远程教学和互动。
五、考核方式1. 课堂表现:考核学生的课堂参与、提问和回答能力;2. 作业完成:布置课后作业,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3.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实验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4. 期末考试:综合考核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5. 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课程设计和实践操作,并提交报告。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电工电子技术是现代工程技术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电气基础知识和电子技术应用能力。
本课程将全面介绍电路原理、元器件特性、电子设备维修等相关内容,以提升学生在电气领域的技能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气原理和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相关的计算方法和分析技巧;2. 熟悉常见的电路元件及其特性,能够进行简单的电路设计和分析;3. 掌握电子设备的维修与保养技术,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 电路基本理论:包括电压、电流、电阻等基本概念,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电路定律;2. 电路分析方法: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混合电路等电路分析方法,交流电路与直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3. 电子元器件:常见的电子元件及其工作原理,如二极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等;4. 电路设计与实践:基于实际问题的电路设计,电路仿真与调试技术;5. 电子设备维修:电子设备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设备保养与维护技术。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传授电工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2.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电路实验,提升实践能力和操作技巧;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讲解电子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促进学习交流和思维碰撞。
五、教学评估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实验报告、作业完成情况等;2. 期中考试:考核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和计算技能的掌握程度;3.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整体掌握情况;4. 课程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课程设计,评价综合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表现。
六、教材参考1. 《电子技术基础》(张三,XXX出版社)2.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指导》(李四,XXX出版社)3. 《电子设备维修与保养》(王五,XXX出版社)七、教学团队1. 主讲教师:XXX,电子工程专业教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2. 助教人员:XXX,XXX,负责课程的实验操作指导和学生问题解答。
《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401006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学时:154学时+1周综合测评开课学期:2011-2012学年下学期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的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作为特色专业建设进行“三位一体、以赛促学”项目的重点改革科目,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授课方式,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课程以“电工基础”课程的学习为基础,通过本课程工作任务的实施,让学生掌握常用电子器件使用,理解典型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特性,了解电子电路的分析方法、设计过程,掌握电子电路设计、制作、调试环节的基本技能,掌握设计说明书编写、产品设计方案展示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继续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及培养学生进行电气与自动控制设备技术改造、调试与维修的熟练技能打下基础。
二、课程培养目标本课程以典型电子产品为载体,以典型电子产品单元电路的分析、制作、调试为手段,通过工作任务的实施,培养学生掌握典型数模电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掌握电路设计、制作、调试的基本技能,具备电子电路的应用能力,了解从电子电路到电子产品的设计思路,掌握电路设计制作技术报告编写、产品设计方案展示等相关知识技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电工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在产品制作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协作能力。
(一)知识目标数字电路部分:1)掌握数制和码制的基本概念及相互转换的方法;2)掌握逻辑事件的基本描述方法及各种方法的特点与作用;3)掌握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特点以及典型组合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与设计方法;4)掌握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基本特点及典型时序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与设计方法;5)掌握编/译码器、计数器、寄存器、存储器、555定时器等常用数字集成电路的特点与使用方法;6)了解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基本原理;熟悉模-数和数-模转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电路;了解脉冲整形的基本原理。
模拟电路部分:1)掌握基本元器件的结构功能;2)放大电路的指标、分类、工作原理;3)反馈的概念、分类、性能与判别方法;4)差动放大电路及其集成功率放大电路分析方法及使用方法;5)震荡电路结构功能及应用;6)直流稳压电源原理及典型集成电路应用(二)素质目标1)养成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方法;2)培养科学的思维习惯和规范的操作意识;3)养成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协作和团队精神;4)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解决课程设计中遇到的实际问题;5)具有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6)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7)具有一定的自学、表达、获取信息等各方面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实践条件-实验室建设
2.授课条件-实践条件
新实验室的建设为我们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提供了 保障。通过校园网进行网上预约并进入实验室做实验, 方便了实验教学的管理。
(3)实践条件-实验室建设
2.授课条件-实践条件
综合应用实验平台为不同侧重点的综合实验室,包括应用电 子实验室、和电工电子实训中心,用来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 综合应用能力。
1、掌握简单基本电路的开发应用 2、熟悉常用模拟基本电路
3、掌握模拟电路的分析方法 4、掌握模拟电路实验及检测方法
1、掌握模拟电 路分析的基本 理论知识 2、使用常规电 子测量仪器的 能力,分析解 决实际电路问 题的能力
认知目标
项目任务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1、学习电子技 术的兴趣
2、一定的沟通 能力和技巧
高等数学 电路基础
模拟电子 技术
专业课
• 前续课程与后续课程的联系
1.课程地位与目标-课程地位
电力系统生产 与研发岗位
电子产品生产 与研发岗位
通信产品使用、 生产与研发岗位
测量、控制 领域岗位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通信工程专业 测量与控制专业
电子技术(核心专业基础课)
承上启下
目标
1.课程地位与目标-课程目标
3、具备团结协 作精神
4、创新意识 5、查找资料及 自学能力
授课条件
2.授课条件
网站 实验室
(2)网站建设-申报网
2.授课条件-网站建设
/2009/mndz
(2)网站建设-课程网
2.授课条件-网站建设
/2009/mndz//kecheng/index.html
(2)网站建设-英语教学网
2.授课条件-网站建设
/2009/mndz/6e.html
(3)实践条件-实验室建设
基础常规实验平台
2.授课条件-实践条件
模拟实验室有82个工位,网络化管理。配备了计算机, 安装了指纹识别系统和多媒体投影仪、增添了先进的数字 设备
处理数字信号的电路称为数字电路,它注重研 究的是输入、输出信号之间的逻辑关系。
(3) 模拟电路
➢ 模拟电路是对模拟信号进行处理的电路。 ➢ 最基本的处理是对信号的放大,有功能和性能各异 的放大电路。 ➢ 其它模拟电路多以放大电路为基础。
(4) 电子信息系统的组成
5.绪论
传感器 接收器
隔离、滤 波、放大
音频功放
集成运算放大器
负反馈放大电路
信号的运算、测量及处理电路
信号的发生及变换
直流电源
电源
实验课内容设计
3,教学内容设计-内容组织
实验层次 基础型实验
设计型实验 综合型、研究型实验
实验名称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单管放大电路 射极跟随器实验 差动放大电路 负反馈放大电路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多级放大电路的设计及调试 运算电路的设计 有源RC滤波器的设计及应用 集成稳压电源的应用 波形发生及功率放大电路 直流稳压电源综合实验 温度监测及控制电路
自制设备,自主实验
与天煌合作研制了模拟电路实验箱、便携式电子实验箱等.
3.教学内容设计 (1)使用教材
3.教学内容设计-教材
(1)使用教材
3.教学内容设计-教材
(2)内容组织
3.教学内容设计-内容组织
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应用电路
双极型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功率放大电路
电工电子实训中心
(3)实践条件-实验室建设
创新研究实验平台为动手能力 较强的学生进行创新设计提供较 完备的实验设备和开放的实验环 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开发发明创造的潜能。
2.授课条件-实践条件
(3)实践条件-实验室建设
2.授课条件-实践条件
2.授课条件-实践条件
(3)实践条件-实验室建设
运算、转 换、比较
功放
执行机构
信号的 提取
信号的 预处理
信号的 加工
信号的驱 动与执行
模拟电子电路
A/D转换
模拟电子系统 数字电子电路(系统)
计算机或其 它数字系统
D/A转换
模拟-数字混合电子电路
(5)电子系统的应用广泛
5.绪论
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5.绪论
(1)特点
物理概念多;工程性强; 实践性强 (2)学习方法
《电子技术》
1.课程地位与目标-课程地位
1.课程地位与目标 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学 时:理论课:48-60;实验:8-12;课程设计:1-2周 适用专业:自动化,电信,通信等诸多专业 开课学期:2年级第2学期开始
1.课程地位与目标
1.课程地位与目标-课程地位
课程地位 电子技术与其他学习领域的关系
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比较
5.绪论
半导体元器件的发展
• 1947年 • 1958年 • 1969年 • 1975年
贝尔实验室制成第一只晶体管 集成电路 大规模集成电路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第一片集成电路只有4个晶体管,而1997年一片集成 电路中有40亿个晶体管。有科学家预测,集成度还将按 10倍/6年的速度增长,到2015或2020年达到饱和。
性质 必选 必选 可选 可选 可选 必选 可选 可选 可选 可选 必选 可选 可选
(3)教学内容的改革-引入EDA
3.教学内容设计-内容组织
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采用虚拟仪器技术, 将电子实验工作台(Multisim)“搬”进课堂,配合传统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不仅丰富了课堂讲 授方法,增大了知识量的传播,更重要的是解决了理论联 系实际,第一时间进行电子电路实验。
3.教学内容设计-内容组织
(4)教学内容的改革-引入虚拟仪器
案例 滤波器
实现
仿真 硬件 (EWB,MULTISI
M) 软件 虚拟仪器
5.绪论
5.绪 论
(1)电子技术的发展 电子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反映在元器件的发展 上。从电子管→半导体管→集成电路
1904年 电子管问世
1947年 晶体管诞生
1958年集成电 路研制成功
学习电子技术方面的课程需时刻关注电子技术的发展!
5.绪论
(2)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
模拟量:在时间上和数值上具有连续变化的特点,温度; 压力
t
数字量:在时间上和数值上是离散的,人数;物件等
矩形波
尖顶波
t
t
5.绪论
处理模拟信号的电路称为模拟电路。如整流电 路、放大电路等,注重研究的是输入和输出信号间 的大小及相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