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主要区别
2、 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_个性发展_ 的需要,又适应了 _社会发展的需求_ 。
3、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如下特性:实_______ 。
4、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 __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 —自然、社会和自我_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 与体验,发展学生的 —创新能力_、_实践能力_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5、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学生为核心,主要围绕三条线索进行: 学生与_自然—的关系;学生与_他人_和社会_的关系;学生与—自我_的关系。
6、 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需遵循下列原则:尊重每一个学生的 —兴趣、爱好与特长体现每一所学校的 _特色_ 反映每一所学校所在社区的 —特色_ ;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 —探究课题或问题 —。
7、 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存在以下三方面的联系: 第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 _延# _、综合__重组_与 _提升_ ;第二,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 和_加深__;第三,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可与某些学科教学 _打通_ 进行。
8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一般流程是发现问题阶段、总结问题阶段、总结交流阶段。
这三个阶段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相互交错和彼此交互推进。
9、初中研究性学习依据学生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的不同,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主要可以区分为两大类别:课题研究类和项目设计类。
1、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试行。
结构性 突破,不仅意味着一种新的 课程形态 的诞生,更重 访谈观察、 成长记录_等。
通过各种途径来对学生的 综合实学生_为核心,主要围绕 人与自我_、 人与社会 和 人与自然_的关系三条线索弹性课时制_。
即将每周 3课时_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 ,做到课时安排、师资配备_、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8对教师的评价,侧重于对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组织和规划_、管理和指导 等方面的能力、实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引言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主要区别
2、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 _个性发展_ 的需要,又适应了_社会发展的需求_ 。
3、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如下特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__ 。
4、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 __生活__的联系,推进学生对 __自然、社会和自我_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 __创新能力_ 、_实践能力_ 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5、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学生为核心,主要围绕三条线索进行:学生与_自然__的关系;学生与_他人_和 _社会_ 的关系;学生与 __自我_的关系。
6、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需遵循下列原则:尊重每一个学生的__兴趣、爱好与特长__;体现每一所学校的 _特色_ ;反映每一所学校所在社区的 __特色_ ;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__探究课题或问题__ 。
7、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存在以下三方面的联系:第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_延伸_、_综合_ 、_重组_ 与 _提升_ ;第二,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 __拓展_和 _加深__;第三,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可与某些学科教学_打通_ 进行。
8、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一般流程是 _发现问题阶段_、_总结问题阶段_、_总结交流阶段。
这三个阶段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相互交错和彼此交互推进。
9、初中研究性学习依据学生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的不同,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主要可以区分为两大类别:_课题研究类_和项目设计类。
1、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的《_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_》,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_试行_。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_结构性_突破,不仅意味着一种新的__课程形态_的诞生,更重要的是标志着_现代新课程观念_的形成。
3、学生评价的途径主要有_成果展示_、_研讨答辩_、_访谈观察_、_成长记录_等。
通过各种途径来对学生的_综合实践能力_、_态度、情感_、__价值观_进行综合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的关系课程简介本专题主要从两个方面来阐明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的关系.一方面阐明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相互联系,通过案例中二者的相互转化、延伸与渗透等来揭示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之间的本质联系,说明二者整合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通过归纳对比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在目标、内容、方式等各自的特点,揭示二者的区别,说明二者整合的必要性.本专题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探讨实现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条件与操作要领。
学习本专题的主要目标:使老师了解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的区别与联系;领会二者的整合对于深化学习、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的意义;掌握二者相互结合、渗透或延伸等的方法。
本专题的特色:以案例分析为主体,配合专题讲座、问题讨论等多种课程形态构成一个理论性和情境性、学习思考与实践体验相结合,体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原则的课程体系,它不仅有助于教师通过案例学会处理类似情景下的教学与活动,实现近迁移;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教师在感性与理性的交相呼应中能够举一反三,在新情境中运用所学原理,实现远迁移。
学习要求1 、学思结合:( 1 )认真收看专题讲座,理解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联系与区别,领会二者整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思考促进二者整合的条件,回答思考题,并积极参加讨论。
( 2 )认真收看案例及评析,思考案例中的实践经验,哪些是可以借鉴的,哪些是还可以改进的。
如果由你来设计,你会怎样做。
回答思考题,并积极参加讨论。
( 3 )阅读参考资料,通过有关论文与案例的学习,开阔眼界,丰富思路,掌握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 、知行统一:结合自己所承担的课程,运用自己在本专题中学到的知识与方法,设计一则教案体现学科教学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得到延伸、综合、重组等;或体现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学科教学的渗透得到提升、拓展和加深的教案。
然后交流、改进,并力争加以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的关系陈爱苾“概述"和“具体操作”两个专题在理论和实施层面上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学习和讨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学校教育中,通过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门课程。
它不仅仅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更是各学科领域之间的融合与交叉。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科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语文学科领域有着密切的关系。
语文学科不仅仅是教授语言文字的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了一个实践的平台,让学生能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交流和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数学学科领域也有着紧密的联系。
数学学科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学科。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自然科学领域的关系也非常密切。
自然科学学科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的重要学科。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科学原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与社会科学学科领域有着紧密的联系。
社会科学学科包括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意识的重要学科。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参观考察、社区服务等方式,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观察和分析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与艺术学科领域有着密切的关系。
艺术学科包括音乐、美术、舞蹈等学科,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学科。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各类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紧密,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学生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将学科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习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不仅能够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互促进的案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互促进的案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实践活动等方式,融入社会实践、校园实践、科研实践等课外实践活动的课程,它的特点是注重学科知识运用、实践能力培养与个性发展的有机结合。
而学科课程是指学生学习各门学科的正规课程,包括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将学科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提高学科知识的运用能力;而学科课程则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了理论基础,使活动更加有针对性和孜孜可追。
下面举几个案例,说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化学课程相互促进在高中化学课程中,学生需要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反应机制。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可以亲自动手合成一些有机物质,如醋酸乙酯、苯甲酸乙酯等,以及观察它们与其他物质的反应,比如与碱的反应产生的酯的酸水解,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课程中所学的合成方法和反应机制。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物理课程相互促进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实验探究光的传播定律、光的反射定律等。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可以进行一系列光学实验,如反射实验、折射实验、颜色混合实验等,不仅能巩固物理课程中的理论知识,还能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生物课程相互促进在中学生物课程中,学生需要了解有关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可以参与实际的植物观察和种植活动,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光合作用、水分运输等,加深对植物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就是能够将学科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而学科课程则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理论基础,使活动更有针对性、更加系统。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主要区别
2、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_个性发展_ 的需要,又适应了_社会发展的需求_ 。
3、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如下特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__ 。
4、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__生活__的联系,推进学生对__自然、社会和自我_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__创新能力_ 、_实践能力_ 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5、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学生为核心,主要围绕三条线索进行:学生与_自然__的关系;学生与_他人_和_社会_ 的关系;学生与__自我_的关系。
6、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需遵循下列原则:尊重每一个学生的__兴趣、爱好与特长__;体现每一所学校的_特色_ ;反映每一所学校所在社区的__特色_ ;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__探究课题或问题__ 。
7、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存在以下三方面的联系:第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_延伸_、_综合_ 、_重组_ 与_提升_ ;第二,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__拓展_和_加深__;第三,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可与某些学科教学_打通_ 进行。
8、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一般流程是_发现问题阶段_、_总结问题阶段_、_总结交流阶段。
这三个阶段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相互交错和彼此交互推进。
9、初中研究性学习依据学生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的不同,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主要可以区分为两大类别:_课题研究类_和项目设计类。
1、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的《_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_》,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_试行_。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_结构性_突破,不仅意味着一种新的__课程形态_的诞生,更重要的是标志着_现代新课程观念_的形成。
?3、学生评价的途径主要有_成果展示_、_研讨答辩_、_访谈观察_、_成长记录_等。
通过各种途径来对学生的_综合实践能力_、_态度、情感_、__价值观_进行综合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哪些[整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哪些[整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跨学科、主题性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和经验,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以下内容:1.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生可以参加各类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了解社会现象,感受社会问题,积累社会经验。
例如,学生可以参加敬老院的志愿服务,了解老年人的生活和需求,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2.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又一重要内容。
学生可以学习劳动技能、提高自理能力、增强劳动观念。
例如,学生可以学习手工制作、家电维修、烹饪等内容,掌握一些实用的技能和知识。
3.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与时代发展紧密相关的内容。
学生可以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技术、多媒体制作等,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
例如,学生可以学习使用办公软件、制作简单的网页或多媒体作品等。
4.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学生可以研究家乡的环境问题、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课题。
5.拓展训练:拓展训练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容。
学生可以通过拓展训练提高身体和心理素质、增强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例如,学生可以参加信任背摔、电网等拓展训练项目,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6.文化体验:文化体验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内容。
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土人情,增强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
例如,学生可以参加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7.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培养学生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内容。
学生可以学习时间管理、情绪管理、沟通技巧等,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例如,学生可以学习制定计划、处理人际关系等技巧,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区别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区别作者:丰登坞我…文章来源:成长博客点击数:909 更新时间:2011-4-7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区别1.综合实践活动不是让学生学习多少课本知识,而是让他们能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能尝试解决问题。
因此,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一个深层的、而且也是首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问题意识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综合实践活动能否成为一种学习习惯。
所以在本单元利用较大的篇幅安排了第一个活动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用书首先通过学生讨论的场景给出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示例,这些问题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个领域,接下来是学生讨论问题从哪里来的场景,这些问题有的来源于对社会生活现象的观察,有的来源于教科书,有的来源于关于自我的思考。
示例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以及提出问题的方向和方式,接着给出了两个记录表,不仅要求学生记录自己的问题,还要关注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不仅能提出问题,还要表述这些问题是经历了怎样的思考得来的。
这样设计的目的一方面体现相互交流过程,在相互交流中发现更多的问题,培养学生认可他人正确观点的合作意识,另一方面学习获得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问题意识。
建议教师组织全班分成几组,5~8人为宜,各组采用头脑风暴法提问题,其过程是这样的:各组每次由一位同学提出一个问题,以不重复他人问题为原则,循环往复,直到再无新的问题出现。
2.将问题按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生活、学生与人的不同领域进行分类是对问题进行整理的第一步。
学生用书设计这个环节一方面让学生体会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它突破了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另一方面为后面单元的活动选题打下基础。
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如下特性
小学综合实践理论和实践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如下特性:1、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以实践学习为主要特征。
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各种实践的学习方式,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在调查、考察、实验、探究、设计、操作、制作、服务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积累和丰富经验,自主获取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发展。
2、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了封闭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单一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其课程目标和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表现,其学习活动方式与活动过程、评价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3、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它客观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性学习的全过程,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反思。
指导教师对学生实践学习的全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活动。
4、生成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发挥在活动过程中自主建构和动态生成的作用,处理好课程的预设性与生成性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学生的活动主题、探究的课题或活动项目产生于对生活中现象的观察、问题的分析,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丰富和深化,新的活动目标和活动主题将不断生成,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形态随之不断完善。
5、综合性。
综合性是由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所面对的完整的生活世界所决定的。
学生的生活世界是由个人、社会、自然等彼此交织的基本要素所构成。
学生认识和处理自己与自然、社会、自我的关系的过程,也就是促进自身发展的活动过程。
因而,学生个性发展不是多门学科知识的杂烩,而是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不断探究世界与自我的结果。
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要求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要尊重学生在生活世界中的各种关系及其处理这些关系的已有经验,运用已有知识,通过实践活动来展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方案中3~6年级、7~9年级和10~12年级(高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
它与其他课程一样,具有独立的课程地位。
由于新课程强调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而,各门课程都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来学习,通过生活来学习。
如语文课程标准设计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或“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数学则注重引导学生“学生活的数学”,科学课程更注重通过观察、测量、实验、探究、“做中学”等实践性学习方式来学习,而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同样十分突出观察、考察、探究、辩论会、社会宣传等学习方式。
可以说,注重整合、强调实践是新课程的一个核心理念。
因而人们容易产生一些疑惑:既然各门学科取向的课程都强调实践,为什么还要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否结合学科取向课程的教学过程来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看来,有必要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区别与联系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直接经验取向的课程,学科课程是间接经验取向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经验取向的课程。
所谓经验性课程,是指一方面课程的设计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背景、生活中感受到的问题与需要为中心的,强调学生经验在课程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另一方面,课程的实施是建立在学生的活动经验和活动过程基础之上的,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和参与。
经验课程的基本规定之一是强调学生经验的发展价值。
一般来说,经验课程反对把书本知识作为现存的结论或定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经验获得、经验的重新组合或经验重塑,使学生获得成长的意义。
经验课程基本组织方式是“问题中心”,注重学生通过自主的问题探究与问题解决实现课程的发展价值。
可以说,在教育史上,经验课程从来都是与学科本位或知识本位课程相冲突的。
经验课程重视的不是系统的知识的获得,而是经验重组与改造过程中学生兴趣、爱好、能力、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在经验生成与改造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乃至生活方式的变革。
如何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如何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时代赋予我们新的要求,学习知识不能单一化。
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一门综合课程,知识的教授更要注重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即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和其它各学科进行整合,形成新的课程结构。
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各个学科课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学科课程的目标侧重于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系统的文化知识,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具备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活动课程的目标则在于通过各类实践活动,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
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顺利实施又必须依靠各学科课程作为基础,他们之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宗旨是:“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所谓“发展知识运用的能力”的实质就是要求教师在精心设计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本节知识与其他各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并将其合理、自然的融在一起,以增强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意识。
那么如何将各学科之间的知识有效整合,促进综合活课程的常态、有效开展?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深挖教材内容,通过对教材重组和延伸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完成各学科课程整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材的编写特点,潜心钻研教材。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是强调各学科知识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和协调应用。
例如“月圆中秋节”教学设计时,我发现这一单元有三个活动,每个活动都与月球、中秋有关系。
我想:既然每个活动都与月球、中秋有关,能不能通过对教材的重组,把这几个活动整合在一起,促进各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作用呢?通过认真研究与构思,我大胆、巧妙地将这些内容分成不同的几类,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出现。
像信息组、月饼组、畅想组、绘画组、诗词组、写作组等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
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LLDH/KCZC/200701/1544.html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它与其他课程一样,具有独立的课程地位。
人们容易产生一些疑惑:既然各门学科取向的课程都强调实践,为什么还要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否结合学科课程的教学过程来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区别与联系1.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是两种不同形态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背景、生活中感受到的问题与需要为中心的,强调学生经验在课程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课程的实施是建立在学生的活动经验和活动过程基础之上的,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和参与。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规定之一是强调学生经验的发展价值,基本组织方式是“问题中心”,注重学生通过自主的问题探究与问题解决实现课程的发展价值,它重视的不是系统的知识的获得,而是经验重组与改造过程中学生兴趣、爱好、能力、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在经验生成与改造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乃至生活方式的变革。
而学科课程设计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学生发展,但其逻辑前提是体系化、理论化的间接经验,即知识体系。
它为学生认识世界、认识与发展自我提供了系统的认识基础和方法论基础。
但任何学科课程的教学,首先都必须保证使学生获得系统的书本知识,并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能力与情感态度。
因此可以说,是面对学生的“经验世界”还是面对学科的“符号世界”,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直接分野。
2.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性课程,不同于学科综合性的课程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
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
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综合性课程。
首先,作为一种综合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不同于学科综合,它不是对学科知识的综合,也不是跨学科的学习,而是对学生生活领域和生活经验的综合,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综合性的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
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一、概述在学校教育中,课程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的设计和安排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类型的课程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方法,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是学校中常见的教学形式。
本文将对这三种课程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以期对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学科课程1. 学科课程的定义和特点学科课程是指以学科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各门学科。
其特点是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强调对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应用。
2. 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和能力,使其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3. 学科课程的教学方法学科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和练习,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学习来传授知识和技能。
三、活动课程1. 活动课程的定义和特点活动课程是指以各种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包括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等。
其特点是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强调通过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活动课程的教学目标活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素养,使其在实践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为身心健康和情感发展提供保障。
3. 活动课程的教学方法活动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实践和体验,通过学生的参与和表现来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和审美情感。
四、综合课程1. 综合课程的定义和特点综合课程是指将学科知识和活动内容有机结合的课程,包括综合实践课、综合活动课等。
其特点是注重知识和能力的融合,强调跨学科和综合素养的培养。
2. 综合课程的教学目标综合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使其在学科知识和实践活动中能够灵活运用,解决复杂问题和面对挑战。
3. 综合课程的教学方法综合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跨学科整合和项目实践,通过任务驱动和问题导向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结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各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价值,对学校教育和学生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
您的位置:首页 > 课程作业
课程作业一、 说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二、 对照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案例,对综合实践活动的一般课型进行简单分析。三、
以一个具体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为例,说说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点的理解。 作者:温照东 时间:2012-07-27 16:01:08
一、 说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二、 对照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案例,对综合实践活动的一般课型进行简单分析。三、 以一个具体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为例,说说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点的理解。果实网
果实邮箱
果实热点 留学中国1921影视剧场我的太阳空中课堂早期教育手机报感知生长走进童心世界家校社区外语社区果实工具
两者的联系是: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中所发现的问题,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与学科教学打通进行。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一般课型分析如下:
问题导入——生成问题——分解问题——初定活动方案
4、综合活动的自主性特点,活动从二十七团的调查,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等等步骤,都交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题的主人。
5、综合实践的综合性特点。二十七团的环境调查为主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调查的内容包括水资源,大气等等。涉及各学科的知识。 友情链接
关于果实网| CETV介绍|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合作加盟| 站点地图| 招贤纳士
©2010 中国教育电视台 网络视听许可证0108262号 京ICP证10102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国新网1012010001)文保网安备案号:1101020030站长统计
果实下载2.5D课堂3D课堂实时课堂移动课堂果实微博分享书窝练学测 学习社区新闻社区创意社区登录 收藏 指南
综合实践教学活动课程(3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综合实践教学活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迅速适应和发挥作用。
本课程设计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为核心,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综合实践教学活动中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
三、课程内容(一)课程模块一:基础理论1. 实践教学概述:介绍实践教学的定义、意义、类型和发展趋势。
2. 实践教学的原则和方法:阐述实践教学的原则、方法和实施策略。
3. 实践教学的评价:介绍实践教学评价的标准、方法和手段。
(二)课程模块二:实践技能1. 实验技能:包括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实验。
2. 操作技能:包括专业操作、职业技能和创新创业技能。
3. 团队协作技能:包括沟通协作、组织协调和领导能力。
(三)课程模块三:实践项目1. 综合性项目:结合专业特点,设计综合性实践项目,如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2. 创新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3.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
四、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2. 讨论式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实践教学:结合实际,开展实验、操作、项目等实践教学活动。
4. 网络教学: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平台。
五、课程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如实验报告、项目报告等。
2. 成果评价:评价学生的实践成果,如项目成果、论文等。
3. 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一、课程名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二、年级、学科五年级、语文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和意义;(2)掌握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2)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探究的能力;(3)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兴趣和热情;(2)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意愿;(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勇于担当的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步骤和方法;(2)实践探究过程中的问题发现、分析、解决。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2)如何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和意义;2. 学生分享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看法和期待。
(二)基本步骤与方法1. 教师讲解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步骤:选题、调查、设计、实施、总结、评价;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了解各个步骤的具体内容和要求;3. 教师展示一些成功的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让学生分析其特点和优点。
(三)实践探究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实践项目;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包括问题发现、分析、解决;3.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互相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四)总结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分享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2. 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3. 学生根据评价结果,对实践活动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2. 评价内容:实践活动参与度、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实践成果等;3.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合理的评价标准。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2.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华区教研室 李芳 2016年3月
领导
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的成功,不能说课改实验取得了成功
大
没有亲自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就不可能完整地理解课改理念
家 专家学者
钟启泉教授: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划时代的大事件,是
眼
课程发展中的里程碑。
中 的
校长
郭元祥教授:检验校长良知的课程。 张民生:综合实践活动是“最有创意的课程”。
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国家规定的一门实践性必修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 与学生学习生活开展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 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研究性学 习为基本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体 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类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 外语 外语 外语
体育
体育与健康
艺术/音、美
艺术/音、美
艺术/音、美
综合实践活动(6-8%)
地方/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10-12%)
4.课程的目标:五条(总体目标)
在基础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包括以下五个 方面: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 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3)形成从自己的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 度和能力;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的能力; (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燃放鞭炮的利与弊
课题组长
祝毅飞 房禹晨 李非 郭珈利 邵佳琪 井维嘉 潘悦 赵汉彬 孙晓溪 张德仁 彭琛谦 王嘉铭 高浩楠 黄思懿 李胜含 刘文琢 伊鹏云
奖项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三等奖 三等奖 三等奖
选题的原则 1、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从突出地方特色、整合学科
全体学生必须参加
发展特长、培养兴趣、丰富 培养发展全体学生最基本、必备
校园生活
的素质
不受大纲限制、灵活、多样、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评
有一定随意性
价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活动课的延伸与发展
3.课程的内容:四大领域、三大线索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
高中阶段
〇研究性学习 〇信息技术教育 〇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〇劳动与技术教育
槐树 (柏林庄)
习性 用途 槐文化
新华区小学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探究领域
探究 领域
探究 类别
问题举例
研究课举例
虎头鞋
民间艺术 (自强)
社会
陶艺 吹糖人 刺绣 皮影戏
我是社区小 公共设施
主人 (中华)
公共卫生
服务机构
序号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20
综
综合实践活动成就了学校,成就了教师,成就了学生。
合
实 教师
迫不得已遇上你 欢欢喜喜认识你
践
不好意思冷落你 不知不觉爱上你
活
第一,活动有趣味,学而不厌,做而不累;
动
学生 第二,是锻炼意志的机会;
第三,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学到很多课本内没有办法找到的答案;
第四,是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提高我们的多种能力
1.一门必修课程 三年级至高中的必修课程;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
班级
高一15班 高一3班 高一15班 高一7班 高一18班 高一11班 高一16班 高一15班 高一6班 高一13班 高一17班 高一9班 高一12班 高一10班 高一2班 高一5班 高一4班
课题
防盗门的原理知识 自行车的力学原理 追溯时间的源头—《诗经》艺术探索 自行车机械构造研究报告 向量法在教学问题中的应用 向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中英美人之间的交际习惯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研究 石家庄人的饮食习惯 舌尖上的石家庄 追溯时间的源头—《诗经》艺术探索 红楼梦主要人物的探究 冬季热点旅游游地的选择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研究 防盗门的原理知识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研究
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关注社会热点、结合学校工作等 方面入手,选择恰当视角。
2、充分尊重小学生的主体意愿,个性发展。
3、主题选择范围(宏观着眼;微观着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选题课的基本实施框架
发现问题
产生问题
(自然 社会 自我) (封闭 半开放 开放)
《关于治疗近视的对策及方法》
PM2.5
《关于PM2.5成因的调查研究》
自然 (岗一) 雾霾污染 《关于PM2.5对人体造成危害的调查研究》
《关于防范、治理PM2.5策略的研究》
新华区小学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探究领域
探究 领域 探究类别 问题举例
研究课题举例
荒地
开心农场 (东风)
播种子 培植
自然
收果实
〇研究性学习 〇社区服务 〇社会实践
信
研
息
社 区 服
劳 动
究
技
务
与
性
术
与
技
学 习
教 育
社 会 实
术 教
践
育
学
学
学
生
生
生
与
与
与
自
自
社
我
然
会
四大领域
三个维度
整合
活动主题或项目设计
四大领域是国家为了帮助学校更好地落实综合实践活动 而特别指定的几个领域,而非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全部。
指定领域: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 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4.课程的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主题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按照教学内容划分为: 选题指导课
方法指导课 成果展示评价课
新华区小学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探究领域
探究 领域 探究类别 问题举例
研究课题举例
《关于近视形成原因的调查研究》
自我
眼睛 (党家庄)
近视
《关于近视对人们生活不利影响的调查研究》 《关于预防近视的调查研究》
2. 两类区别 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区别
学科课程 注重学生系统知识的掌握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注重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直接体验
注重训练教育
注重养成教育
注重教育结果
注重教育过程、方法
客观定量评价为主
主题综合评价为主
2. 两类区别 课外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区别
课外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
自愿参加
非指定领域:主要包括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 体育节、艺术节等)、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体或 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思想品德 历史与社会/地理、历史
科学
科学/生物、物理、化学
课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程 门
数学
数学
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