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印度:不同绩效的制度根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和印度:不同绩效的制度根源

作者:阿什瓦尼〃塞思

关键词:中国印度经济绩效制度根源

内容提要:60年前,中国与印度在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上非常接近,但在文化凝聚力、体制灵活性和政治定位上,两国则相去甚远。1978年,中国开始了体制改革,随后印度也开始了改革。在这一轮改革启动之初,中国就已经在竞赛中遥遥领先了。文章试图解释两国在不同的制度框架下的不同绩效,特别是在改革前的农业部门有诸多不同之处,并强调中国全民动员转型模式的力量与印度长期体制僵化和障碍之间的强烈对比。改革之后,在消极的社会功能中出现的一种融合进程,似乎正在取代传统的社会聚合而成为主导。

一、发展竞赛

自从1947年印度取得独立主权,1949年中国获得解放后,对亚洲两个大国的经济绩效进行比较就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中国展示的是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式的社会主义,而印度追求的是一种“社会的社会主义模式”,标榜议会民主。两者之中谁会胜出呢?世界各国都在关注这场竞赛。两个大国自己也在观察。

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1953年的亚洲之行后,发表了他对中国和印度的看法:“这两个国家之间正在进行一场竞赛,来验证自由方式和警察国家方式到底哪一个能实现更好的社会进程。长

远来说,竞赛的结果将会影响到整个人类社会,包括我们自己。”(Bowles,1954:229)。印度总理尼赫鲁在1954年也同样直率地写道:“现在我最感兴趣的国家是印度和中国。我们的政治和经济结构显然不同,但是我们实际上却面临同样的问题。未来将会证明,哪个国家、哪种治理模式将在各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功。”(Frankel,1978:120)

半个世纪后,印度总理辛格在独立日讲话中,回答了尼赫鲁关于未来的提问:“从独立到现在已经大约60年了。60年只是古老的文明史的一个短暂瞬间,但对于一个年轻的国家来说却是漫长的。在这60年中,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欧洲的帝国消失了。新的力量在亚洲出现。看看日本的今昔。看看中国的今昔。当看他们的时候,我在怀疑我们是否发挥了自己的所有潜能。”(辛格,2006)

在睦邻友好、和平共处的协议和反对帝国主义的一致论调之下,中印两国在地区和国际层面的政治经济竞争不断升级。两国都希望实现制度现代化和兼顾公平的长期发展。但是,印度更多的是和自己的过去对比,用殖民时代的苦难和凋敝对比新生的独立国家的成就。第二个尺度是与自己通过的计划目标做比较——虽然这些目标制定了,但是通常没有实现。而中国一开始就把自己的目标设定到世界性的高度,如1958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十五年超英赶美”的口号。

两个经济体始于相似的基础和发展水平,其后的发展发生了分化,中国在各项发展指标上全面领先。在过去十年里,印度的

宏观经济加速发展;同时,这个变化还引发了印度能否赶超中国的猜想。如果两个经济体日趋靠近,那么印度超越中国并不是天方夜谭。

二、棋逢对手?

这场竞赛的结果不会受到起点差异的影响吗?两者在起跑线上是否势均力敌呢?

(一)殖民遗产和体制特征

经济成就并不能成为比较的惟一标准,诸如殖民传统和体制特征等初始条件也很重要。

两国的初始条件有广泛的相似之处。例如,两国都继承了封建劳作制度下乡村大范围贫困的经济。不过,也有证据表明,两国都产生过具有一定科技水平的、成熟的非农业经济。在实现独立的时候,两国都深受农业体系的困扰,两国都有巨大的经济剩余潜能,但是都缺乏一个有效促进现代经济增长的制度框架。

在这些共同点之外,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一些重要的差别。一个重要的差别是在社会和文化上,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是一个汉族达到人口的90%的社会。整个国家只存在一种通用语言——汉语。这种文化同质性为中国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可能的环境,为政权结构提供了广泛的合法性基础,保证了社会文化定位和利益的公共性,也为我称之为“全民动员的转型模式”的实现提供了重要保证。而在这方面,印度和中国存在天壤之别:印度文化和语言呈多样化,种姓结构、阶级分化敏感而复杂,宗教

矛盾尖锐。[1]中国的特点保证了它能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进行如此激进的体制和经济转型;而印度社会的复杂性可能使快速转型的过程更加艰难,并充满火药味。

印中两国的这些不同特点伴随着它们的发展,并且解释了两者各自不同的发展轨迹。

两个独立后的政府继承的都是破败而衰落的农业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贪婪掠夺而没有任何投入的地主阶级霸占了大部分农业剩余,尽管这样,两者也还是存在着一个明显的不同之处。地主阶级在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中消亡了,而在印度,作为胜利集团的组成部分,地主阶级仍然保持了强大的势力。在国家赢得独立后,地主阶级受到执政党的庇护,而且有能力阻挠任何进一步的再分配改革和集体土地改革。

殖民渗透在中国和印度都相当深刻和全面,即使在沿海地区也是如此。英国殖民政府的殖民政策造就了一个带有官僚主义和买办性质的新的中间阶层,这批人接受过良好的英语教育,将尼赫鲁所强调的现代科技教育与印度缓慢增长的经济相结合,形成了数量巨大的高素质、低工资的生产力供应。与之不同的是,中国相对较低的单位劳动力成本和相对较高的人类发展水平,使中国形成了制造业带动的刘易斯式增长。

两种制度在国家政权构成上存在着根本的不同,这个区别是在摆脱殖民主义,实现国家独立过程中不同政治力量和政治进程的不同产物。在中国,权力集中到了以工农为基础的革命的共产党手中,也就是说,政权掌握在穷人和他们的直接代表手中。相

比之下,印度独立运动的控制权基本上掌握在中上阶层和种姓手中,因此,伴随独立而形成的国家结构,虽然在语言和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族主义,但基本上仍是实现有产阶层和种姓利益的工具。

(二)起步状态:1950年相似的经济结构

虽然中印两国有着各自的特点,但在1950年,两国在经济结构上的相似性却十分明显。Weisskopf(1980)对中国和印度的人均国民生产值的评估分别为65美元和62美元(1960年美元的价格)。从劳动力分布来看,中国的农业劳动力比例为77%,印度的农业劳动力比例为72%;中国的工业劳动力比例为7%,而印度的工业劳动力比例为11%;中印其他产业的劳动力比例分别为16%和17%。1952年,中国的农业产出占总产出的48%,而印度1950年农业产出占总产出的51%。中国的大规模制造业和公共事业占总产出的9%,而印度的比例为6%。中国的小规模制造业和建筑业占总产出的9%,而印度的比例为10%。

这对竞争对手在起跑线上势均力敌,社会和经济结构也有相似性。但是,在政体和制度上,两国却有着巨大的差异。这场竞赛的结果凸显了这些不同特征所发挥的作用。

三、谁在发展中领先?

1950年以来,在经济和社会各项指标上,中国无可争议地超过了印度。两国从1950年大体一致的起步水平出发,到2003年为止,中国的人均收入是印度的两倍;无论使用何种计算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