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山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 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 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 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 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生平

韩愈一生经历大致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4岁以前。3岁丧父。受兄韩会抚育。 后随韩会贬官到广东。兄死后,随嫂郑氏北归河阳。 后迁居宣城。7岁读书, 13岁能文,从独孤及、梁肃 之徒学习,究心古训,并关心政治,自称“前古之兴 亡,未尝不经于心也,当世之得失,未尝不留于意也” (《与凤翔邢尚书书》),确定了一生努力的方向。 20岁赴长安应进士试,三试不第。 第二阶段,25至35岁。先登进士第。然后三试博学 鸿词不入选,便先后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 使幕府任职,后至京师,官四门博士。这一阶段重要 诗文,有《原道》、《原性》、《答李翊书》、《师 说》、《送李愿归盘谷序》、《送孟东野序》、《此 日足可惜赠张籍》、《山石》等。
译文
山石峥嵘险峭,山路狭窄像羊肠,蝙蝠穿飞的黄昏,来到这座庙堂。 登上庙堂坐台阶,刚下透雨一场,经雨芭蕉枝粗叶大,山栀更肥壮。 僧人告诉我说,古壁佛画真堂皇,用火把照看,迷迷糊糊看不清爽。 为我铺好床席,又准备米饭菜汤,饭菜虽粗糙,却够填饱我的饥肠。 夜深清静好睡觉,百虫停止吵嚷,明月爬上了山头,清辉泻入门窗。 天明我独自离去,无法辨清路向,出入雾霭之中,我上下摸索踉跄。 山花鲜红涧水碧绿,光泽又艳繁,时见松栎粗大十围,郁郁又苍苍。 遇到涧流当道,光着脚板踏石淌,水声激激风飘飘,掀起我的衣裳。 人生在世能如此,也应自得其乐,何必受到约束,宛若被套上马缰? 唉呀,我那几个情投意合的伙伴,怎么能到年老,还不再返回故乡?
第三阶段,36至49岁。先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 天旱人饥状,请减免徭役赋税,指斥朝政,被贬为 阳山令。顺宗即位,用王叔文集团进行政治改革, 他持反对立场。宪宗即位,获赦北还,为国子博士。 改河南令,迁职方员外郎,历官至太子右庶子。因 先后与宦官、权要相对抗,仕宦一直不得志。这一 阶段重要诗文,有《张中丞传后叙》、《毛颖传》、 《《南山诗》、《秋怀诗》、石鼓歌》等。 第四阶段,50至57岁病故。先从裴度征讨淮西吴 元济叛乱,任行军司马,贯彻了加强中央集权反对 藩镇割据的主张。淮西平定后,升任刑部侍郎。他 一生排斥佛教。元和十四年(819年)宪宗迎佛骨入大 内,他奋不顾身,上表力谏,为此被贬为潮州刺史。 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官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 部侍郎、京兆尹等显职。为兵部侍郎时,镇州王庭 凑叛乱,他前往宣抚,成功而还。最后这一阶段, 政治上较有作为。重要诗文有《平淮西碑》、《论 佛骨表》、《柳子厚墓志铭》等。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特点
1. 揭露并抨击社会的黑暗政治和丑恶现象,如 《原悔》揭露一般士大夫诋毁后进之士的原因。
2. 阐发自己在教育等方面的观点,如《师说》。
3. 表现怀才不遇,如《杂说四之千里马》。 4. 对封建科举官僚制度的控诉,如《蓝田县丞厅 壁记》。 5. 讴歌英雄怀念亲友等。如《张中丞传后续》, 《祭十二郎文》。
和好用陈词滥调的习气,削弱了文章的抒情、 叙事、说理等功能。
第二,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坚持文体、文
风和文学语言的变革,主张“师古人”的 同时又强调语言的创新和风格的个性化。 反对骈体,倡导散体;反对骈文的浮艳文 风,提倡质朴自然的文风;主张以先秦两 汉散文的单行句式为主;主张“唯陈言之 务去”,“文从字顺各识职”。
第三,强调文学与现实的关系。韩愈
提出了“不平则鸣”的创作观点,把 作家的生活、思想、创作动机与社会 现实联系在一起,肯定了个人的内在 情感在散文中表现的合理性。韩柳都 特别强调文章的表情功能和社会批判 功能,给古文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山石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生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一、《山石》以文为诗(散文化)的特征
1.运用了游记散文的章法。方东树在《昭昧詹言》评价《山石》: “只是一篇游记,而叙写简妙,犹是古文手法。” 2.运用散文平实自然的语言。语言自然晓畅,没有过多的修辞。 清人何焯说:“《山石》直书即目,无意求工而文自至。” 3.运用了散文的句法,全篇单行散句,没有一联对仗的诗句。 4.以议论入诗,最后四句诗的议论,抒发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唐宋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 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涉及文学的思 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 “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 他把六朝以 来讲求声律及辞藻、 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 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两汉(质朴自由、散行单 句)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 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 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 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除唐代的韩愈、 柳宗元 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 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 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 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 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 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 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 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 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韩愈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 思想家、政治家,汉族,河南河阳(今河南焦作 孟州市)人,祖籍河南邓州,世称韩昌黎,晚年 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 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文起八代之衰”的 美誉。792年及第后,先后为节度使推官、监察御 史,德宗末因上书时政之弊而被贬。唐宪宗时曾 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819年 (元和十四年)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 刺史。穆宗时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 郎、京兆尹兼御史大 夫。
韩愈和古文运动
一、古文和古文运动
古文就是古典散文,是与六朝以来风靡文坛
的今体(骈体文)相对的一种散文文体。在 唐代以前,“古文”一词均泛指古代典籍, 而不指文体;“古文”作为一种文体的概念, 由韩愈提出。
二、骈文的弊端
一、骈体文的过度膨胀。
二、骈体文的束缚越来越严重。 三、骈文形式的重重束缚,又推进了程式化
wk.baidu.com
韩愈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 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 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 辄得咎”、“杂乱无章”等,是一个语言巨匠。 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 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 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 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 先生集》里。长庆四年,韩愈因病告假,十二 月二日,因病卒于长安,终年五十七岁 。
三、《山石》的思想感情 韩愈从地方幕府归来,在洛阳等着调选。这时候的 韩愈遭遇仕途坎坷,心中有不平,所以借诗歌表示牢骚 和苦闷,在诗文中流露出归隐田园的思想。比如同时期 的《赠侯喜》、《送李愿归盘谷序》。这种归隐田园不 是他真实的想法,毕竟这个时候的他才34岁,正是年富 力强的年纪。到了第二年,也就是贞元十八年(公元 802 年),韩愈在朝廷任职四门博士,结束了洛阳闲居 的苦闷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