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参考]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版.doc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附答案)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9e38aa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c0.png)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附答案)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春天的小草(1)________,种子发芽后,很快就长出了嫩绿的小草苗。
小草苗(2)________你身边触手可及的地方,茂盛得像一块绿色的地毯。
在春天的阳光照耀下,小草苗(3)________。
夏天的时候,小草长得越来越高,有的草特别高,差不多有半人高呢。
秋天,小草变黄了,它们(4)________,最后只留下几根根枯黄的草。
而在冬天,小草(5)________,新的生命又将在来年的春天中继续展示。
1. A. 变矮了 B. 变高了 C. 变黄了2. A. 遥远于 B. 远离 C. 远在3. A. 生长得很快 B. 生长得很慢 C. 生长得很健康4. A. 生气勃勃 B. 摇摇欲坠 C. 小心翼翼5. A. 有点冷 B. 丢失了 C. 睡觉了答案:1. B2. A3. A4. B5. C完形填空阅读下面的短文,从每个空白处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张经理是我们公司的一位重要 1 。
他每天工作都很忙,但是总是抽时间关心我们这些新人。
每次有问题的时候,他 2 提供帮助。
除此之外,张经理经常组织一些培训活动,让我们研究一些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他是一个很有魅力的人,总能让我们振作起来。
他的经历也是令人敬佩的。
从年轻时就开始工作,他的坚持和努力让他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现在,他已经是一个 3 人物了。
1. A. 教练 B. 领导 C. 老师 D. 朋友2. A. 依然 B. 总是 C. 偶尔 D. 从不3. A. 成功的 B. 重要的 C. 普通的 D. 无聊的答案:1. B2. B3. A作文题请根据以下题目写一篇150字以上的作文:题目:我最喜欢的运动我的最喜欢的运动是篮球。
篮球需要团队合作和技巧,每次打篮球都让我感到充满活力。
我和我的朋友们一起组成了一个篮球队,经常在周末一起训练和比赛。
在比赛中,我们互相配合,尽力拿下每一个球。
初中新课标语文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
![初中新课标语文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9c4113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86.png)
初中新课标语文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狼藉B.狼籍C.狼籍D.狼籍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出自()A.《论语》B.《孟子》C.《庄子》D.《大学》3.以下哪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做事不认真,不负责?()A.一丝不苟B.敷衍了事C.兢兢业业D.精益求精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李白B.杜甫C.王勃D.孟浩然5.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春风又绿江南岸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D.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的是()A.月亮B.星星C.云彩D.太阳7.“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王之涣B.孟浩然C.李白D.杜甫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的是()A.人的品德B.人的智慧C.人的力量D.人的勇气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哪位诗人之口?()A.王之涣B.李白C.杜甫D.王勃10.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答案:1-5 CADBA 6-10 ABBC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______的代表作之一。
2.《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共有______人。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______》。
4.《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是小说的主线之一。
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春望》。
参考答案1.王勃2.1083.《水调歌头》4.(空)5.杜甫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材料略,根据材料内容回答问题)1.文章中提到的“他”是谁?请简要概括其主要事迹。
(5分)2.文章中“她”对“他”的感情是怎样的?请结合文中具体语句分析。
(完整)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docx
![(完整)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docx](https://img.taocdn.com/s3/m/718da8594afe04a1b171de72.png)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一、填空1.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4.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所起的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5.语文课程是实践性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6.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的。
7.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
8.背诵优秀诗文 240 篇(段)。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 400 万字以上。
7-9 年级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500 个左右。
9 .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10.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11.7 —— 9 年级背诵优秀诗文 80 篇。
课阅读总量不少于 260 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12 .7—— 9 年级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 次,其他练笔不少于 1 万字。
45 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 字的习作。
13、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14、各个学段的教学都要重朗和默。
加方法的指,学生逐步学会精、略和。
要重培养学生广泛的趣,大面,增加量,提高品味。
15、写作是运用言文字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世界、自我、造性表述的程。
完整)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完整)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6a36ecc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8b.png)
完整)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一、填空1.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研究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它统一了工具性和人文性,这是它的基本特点。
3.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4.在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的同时,也应该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并尊重学生在语文研究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5.语文课程是实践性的课程,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
6.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7.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
8.背诵优秀诗文240篇。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7-9年级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
9.养成默读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10.欣赏文学作品,能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够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11.7-9年级背诵优秀诗文80篇。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12.7-9年级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
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作。
13.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14.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
15.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中学语文新课标试题(含答案)
![中学语文新课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898d949b6648d7c0c7464f.png)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试卷一、填空题。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3、《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总目标中提出认识汉字3500 个左右,其中小学第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 个,其中2500 个左右会写。
4、《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并在阶段目标中作出了具体的规定,第一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 5 万字;第二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40 万字;第三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 100 万字。
5、新课程评价要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倡导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二、简答题。
( 20%)1、《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说:“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其“语文素养”指的是什么?情感态度,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思想观念等。
这样的内涵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本质属性和三维目标(10分)2、《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是从哪三个维度设计的?“阶段目标”又是从哪四个方面提出要求的?( 10 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 . 识字与写字 "、 "阅读 "、"写作 "(1 ~2 年级为 "写话 ", 3~6 年级为"习作 ")、 "口语交际 "四个方面 .三、论述题。
20%1、《语文课程标准》有哪四条基本理念?请选择其中的一条加以简要论述。
( 10 分)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初中语文教师课标理论知识测试卷(4套含答案)
![初中语文教师课标理论知识测试卷(4套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db3773227916888486d768.png)
初中语文教师课标理论知识测试卷(一)第一部分课标(30分)一、填充题(每空1分,共6分)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与()的统一。
2、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第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
3、三维教学目标是一个有机整体,“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充分体现了发展性教学要求和内容,其核心是()。
二、选择题(1为单项选择,2分;2、3 为多项选择,各3分。
共8分)1、阅读教学过程是()A. 教师与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 学生与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C. 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D. 教师、学生、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多重对话的过程。
2、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A.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B.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C. 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D. 关注指导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
3、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A. 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面向全体学生。
B.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C.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D.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E.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F. 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采取不同的方式三、判断正误题(正、误分别在句后括号内划√、×即可)(4分)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目标中提出,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500万以上。
()3、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知识的创新,不仅仅是知识的交流,更是一种人格的全面形成的对话。
对话的本质是师生共同寻求、发现真理。
()4、新课程下,教师角色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转变,由学生的管理者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转变,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向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转变,由唯师独尊向师生平等学习的合作者转变。
初中语文新课标(2022年版)理论测试题含部分答案(三套)
![初中语文新课标(2022年版)理论测试题含部分答案(三套)](https://img.taocdn.com/s3/m/06d86379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9b.png)
初中语文新课标(2022年版)理论测试题(一)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二者相互促进。
语言文字及作品是重要的审美对象,语言学习运用也是培养审美能力和提升审美品味的重要途径。
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文化积淀与发展的过程。
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
2.语文学科的总目标是什么?答:①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②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
③关心社会文化生活,积极参与和组织校园、社区等文化活动,发展交流、合作、探究等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感受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精华。
④认识和书写常用汉字,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
主动积累、梳理基本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初步领悟语言文字运用规律。
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运用多种媒介学习语文,初步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继续丰富自己的积累。
分类整理、欣赏、交流所积累的词语、名句、诗文等,并在日常读写活动中积极运用,提升自身的中华文化修养。
2.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在第四学段有什么具体学习内容?答:(1)阅读叙事性和说明性文本,发现、欣赏、表达和交流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好,热爱生活,感恩生活。
(2)阅读科技作品,欣赏人类的科学创造,关注祖国的科技创新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交流自己的发现与体会;学习为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作出重要贡献的杰出人物的事迹,激发创造精神。
(3)学习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2021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二套)
![2021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二套)](https://img.taocdn.com/s3/m/cce89bcd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23.png)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一)一、填空1、新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2、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3、教育的最高宗旨是(培养人)4、培养创新意识就是培养(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
5、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6、新课程标准要求培植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7、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二学段要求学生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三学段要求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8、五至六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60 )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9、创新教育核心是培养(创新思维)10、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
二、选择1、创新型课堂教学应是(D)。
A、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B、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C、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2、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A)A自主、合作、创新B自主、合作、探究C主动、合作、改革D提高、发展、创新3、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D)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C)。
A、定量评价法与定性评价法B、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C、自评与他评5、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D)A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B制定教学策略就是做好教学计划。
C能够找到统一的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的教学策略D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三、判断对错1、课堂教学是师生的生命所在(√)2、课堂是师生沟通的桥梁。
(完整版)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7e2d7ef90f76c660371a3d.png)
第1页(共6页) 第2页(共6页) ▽▽▽▽▽▽▽▽▽▽▽▽▽▽▽▽▽▽▽▽▽▽▽▽▽▽▽▽▽▽▽▽▽▽▽▽▽▽▽▽▽▽▽▽▽▽▽▽▽▽▽▽▽▽▽▽▽▽▽▽▽▽▽▽▽▽▽▽▽▽▽▽▽▽▽▽▽▽▽▽▽▽▽▽▽▽▽▽▽▽▽▽▽▽▽▽▽▽▽▽▽▽▽▽▽▽▽▽▽▽▽▽▽▽▽▽▽▽▽▽▽▽▽▽▽▽▽▽▽▽▽▽▽▽▽▽▽▽▽▽▽▽▽▽▽▽▽▽▽▽▽▽▽▽▽▽▽▽▽▽▽▽▽▽▽▽▽▽▽▽▽▽▽▽▽▽▽▽▽▽▽▽▽▽▽▽▽▽▽▽▽▽▽▽▽▽▽▽▽▽▽▽▽▽▽▽▽▽▽▽▽▽▽▽▽▽▽▽▽▽▽▽▽▽▽▽▽▽▽▽▽▽▽▽▽▽▽▽▽▽▽▽▽▽▽▽▽▽▽▽▽▽▽▽▽▽▽▽▽▽▽▽▽▽▽▽▽▽▽▽▽▽▽▽▽▽▽▽▽▽▽▽▽▽▽▽▽▽▽▽▽▽▽▽▽▽▽▽▽▽▽▽▽▽▽▽▽▽▽▽▽▽▽▽▽▽▽▽▽▽▽▽▽▽▽▽▽▽▽▽▽▽▽▽▽▽▽▽▽▽▽▽▽▽▽▽▽▽▽▽▽姓 名班 级考 号装 订 线 语文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8分) 1、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 和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交际工具、信息载体 2、评价方式除了 以外,还有平时的行为观察与记录、问卷调查、面谈讨论等各种方法。
2、纸笔测试 3、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 、 课程。
3、综合性、实践性 4、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 、 、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4、立意、构思5、“总体目标”是基于人的终身需要及和谐发展所应具备的综合语文素养而提出的,它的基本精神体现了 、 的统一。
具体说来,突出了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凸显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三个思想。
5、人文性与工具性、思想性与审美性 6、 与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6、工具性、人文性 7、新课程标准整合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语文教改探索的成果,借鉴了西方先进国家母语教育的经验,体现了国家对语文教育的要求,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具有鲜明的 、 、 和 ,代表了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
中学语文新课标试题含答案
![中学语文新课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7e8ed5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ef.png)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试卷一、填空题。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3、《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总目标中提由认识汉字3500个左右,其中小学第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4、《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并在阶段目标中作由了具体的规定,第一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5、新课程评价要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倡导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二、简答题。
(20%)1、《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说:“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具“语文素养”指的是什么?情感态度,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思想观念等。
这样的内涵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本质属性和三维目标(10分)2、《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是从哪三个维度设计的?“阶段目标”又是从哪四个方面提由要求的?(10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三、论述题。
20%1、《语文课程标准》有哪四条基本理念?请选择其中的一条加以简要论述。
(10分)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中学语文新课标试题含答案
![中学语文新课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c49fb727d3240c8547ef81.png)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试卷一、填空题。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3、《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总目标中提出认识汉字3500个左右,其中小学第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4、《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并在阶段目标中作出了具体的规定,第一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5、新课程评价要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倡导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二、简答题。
(20%)1、《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说:“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其“语文素养”指的是什么?情感态度,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思想观念等。
这样的涵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本质属性和三维目标(10分)2、《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是从哪三个维度设计的?“阶段目标”又是从哪四个方面提出要求的?(10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 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三、论述题。
20%1、《语文课程标准》有哪四条基本理念?请选择其中的一条加以简要论述。
(10分)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中学语文新课标试题含答案
![中学语文新课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7e8ed5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ef.png)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试卷一、填空题。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3、《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总目标中提由认识汉字3500个左右,其中小学第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4、《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并在阶段目标中作由了具体的规定,第一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5、新课程评价要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倡导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二、简答题。
(20%)1、《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说:“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具“语文素养”指的是什么?情感态度,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思想观念等。
这样的内涵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本质属性和三维目标(10分)2、《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是从哪三个维度设计的?“阶段目标”又是从哪四个方面提由要求的?(10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三、论述题。
20%1、《语文课程标准》有哪四条基本理念?请选择其中的一条加以简要论述。
(10分)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完整版)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ead1d2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f9.png)
完整版)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8分)1、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评价方式除了考试以外,还有平时的行为观察与记录、问卷调查、面谈讨论等各种方法。
3、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研究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
4、写作教学应抓住立意、构思、取材、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5、“总体目标”是基于人的终身需要及和谐发展所应具备的综合语文素养而提出的,它的基本精神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具体说来,突出了强调了学生在语文研究中的主体地位、凸显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三个思想。
6、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7、新课程标准整合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语文教改探索的成果,借鉴了西方先进国家母语教育的经验,体现了国家对语文教育的要求,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具有鲜明的人文性、时代性、实践性、科学性和创新性,代表了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
8、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9、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
10、初中语文课程的内容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研究。
11、语文课程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三部分内容。
12、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13、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14、语文教学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方式的开放、教学空间的开放。
15、对于“口语交际”的课程目标应注意语音、语调、语速、语感、语境等方面的培养。
特点:口语交际教学具有情境性和互动性。
三维设计和前瞻性提高了整体操作性。
选择题:1、学生是语文研究的主体,教师是研究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b6be4a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aa.png)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一、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一项不是《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A.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B.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C.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D. 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2. 初中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B.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C.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D. 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3. 以下哪一项不是初中语文课程性质的表现?()A. 工具性B. 实践性C. 知识性D. 人文性4. 初中语文课程在阅读方面要求学生学会哪些方法?()A. 精读B. 略读C. 快读D. A、B两项都正确5. 以下哪一项不是初中语文课程在写作方面的要求?()A. 写作记叙文B. 写作议论文C. 写作说明文D. 写作新闻报道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阅读方面,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发展__________,理解__________,丰富__________。
7.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写作方面,要注重写作的__________,提倡__________,加强__________。
8.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口语交际方面,能听懂__________,能说__________,能进行__________。
9.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综合性学习方面,能自主、合作、__________地进行探究性学习。
10.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阅读方面的教学建议。
12. 简述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写作方面的教学建议。
13. 简述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口语交际方面的教学建议。
四、案例分析题(20分)14. 阅读以下教学案例,回答问题。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doc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doc](https://img.taocdn.com/s3/m/6a1744defd0a79563d1e723f.png)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一、填空(木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索养和科学索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农达交流在内的多方血的基木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H他课程的基础, 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课稈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稈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5、背诵优秀诗文80篇。
课阅读总量不少于260力字,每学年阅读两二部名著。
6、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0力字,其他练笔不少于1力-字。
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 字的习作。
7、7〜9年级,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訂的领悟稈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8、语文课稈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口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9、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冇的特点。
(三)积极侣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10、综合性学习作为教学目标五个板块Z—的理由是生活化的课程、个性化的课程、经验化的课稈。
二、单项选择题(木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B)A.学习工具B.交际工具C.实践工具D.交流工具2.下列不属于语文教育的特点的一项是(D)A.人文性B.实践性C.生活化D.立体化3.下面的默读的目标属于7〜9年级的是(C)A.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参考文档
语文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8分)
1、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和,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评价方式除了以外,还有平时的行为观察与记录、问卷调查、面谈讨论等各种方法。
3、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
4、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5、“总体目标”是基于人的终身需要及和谐发展所应具备的综合语文素养而提出的,它的基本精神体现了、的统一。
具体说来,突出了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凸显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三个思想。
6、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7、新课程标准整合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语文教改探索的成果,借鉴了西方先进国家母语教育的经验,体现了国家对语文教育的要求,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和,代表了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
8、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
9、课程目标从、、
三个方面设计。
10、初中语文课程的内容包括识字与写字、、、口语交际、。
11、语文课程标准包括、、
三部分内容。
12、语文教学要注重、,注重,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13、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14、语文教学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的开放、的开放、的开放。
15、对于“口语交际”的课程目标应注意、、
特点。
16、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和。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的过程中进行。
A、平等对话
B、和谐相处
C、努力创造
D、互相合作
2、()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A、写作
B、阅读
C、识字
D、口语交际
3、()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A、综合性学习
B、阶段性学习
C、总结性学习
D、实践性学习
4、()关注学习过程,有利于及时揭示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教与学活动。
优质参考文档
优质参考文档
A、形成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阶段性评价
5、()关注学习结果,有利于对教学活动作出总结性的结论。
A、形成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阶段性评价
6、语文教学的()是指开发和利用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语文教学的大课堂,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活动。
A、开放性
B、实践性
C、科学性
D、人文性
7、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资源。
A、课外学习
B、课外活动
C、课外实践
D、课外科学
8、下面对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理解错误的是()。
A、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B、把握语文教育的方向
C、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D、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9、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更应重视()。
A、定性评价
B、定量评价
C、全面评价
D、综合评价
10、“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应该包括两个层面:一是面向全体,落实到全体学生身上。
二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A、写作
B、阅读
C、口语表达
D、综合
三、简答题(20分)
1、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教学建议提出了哪些要求?
2、课程标准中关于评价建议的具体建议包括哪些?
3、综合性学习缺少“语文味”的几种倾向是什么?
4、加强语文教育的实践性应该注意什么呢?
四、论述题(22分)
1、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2、新课程中评价建议在评价的目的、评价的价值取向、评价的具体方式以及评价的主体等方面与传统的评价方式有着怎样的区别?
语文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交际工具、信息载体
2、纸笔测试
3、综合性、实践性
4、立意、构思
5、人文性与工具性、思想性与审美性
6、工具性、人文性
7、人文性、时代性、实践性、科学性
8、语文实践、语文实践9、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0、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11、前言、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
12、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
13、表达和交流14、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空间
15、前瞻性、三维设计,整体提高、操作性16、情境性、互动性
二、选择题
1、A
2、D
3、A
4、A
5、B
6、A
7、A
8、B
9、A10、D
三、简答题
1、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教学建议提出了哪些要求?
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课程标准中关于评价建议的具体建议包括哪些?
优质参考文档
优质参考文档
关于识字与写字的评价
关于阅读的评价
关于写作的评价
关于口语交际的评价
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评价
3、综合性学习缺少“语文味”的几种倾向是什么?
把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上成思想品德教育课
把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变成了气氛热烈的游戏课
把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上成了美术课
把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上成了作文辅导课
4、加强语文教育的实践性应该注意什么呢?
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自发地学习他们能够学习的内容。
其次,语文实践活动必须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把所学知识用于实践的同时又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钻研教材,深入各学科,了解学生生活,为学生设计恰当的活动课题,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既可以动手做,又能想办法把它做好。
再次,语文实践活动要处理好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四、论述题
1、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倡导“自主”学习,就是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
“合作”学习,就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开展合作学习,要给学生群体一个共同的任务,让每一个学生在这任务中积极地承担个人的责任,学生在学习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遇到问题能协商解决,能通过沟通解决群体内的冲突,对各个人分担的任务进行群体加工,对活动的成效共同进行评估,通过合作,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合作精神。
“探究”学习,就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
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探究学习的主要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
2、新课程中评价建议在评价的目的、评价的价值取向、评价的具体方式以及评价的主体等方面与传统的评价方式有着怎样的区别?
评价目的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改进师生的教与学,改善课程设计,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课程评价的取向上摒弃片面的评价观念,尽可能全面真实地反映课程的全貌,坚持全面评价的取向,突出了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在课程评价手段上,注重多样化和灵活性。
全面的课程评价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手段来配合。
对课程的不同层次和不同侧面的评价,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手段。
“评价建议”强调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意将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在课程评价主体上,注意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优质参考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