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之三(高等教育:体制和制度)

合集下载

高校教师资格证-上海市高等教育学概论-第三章-高等教育的体制与结构

高校教师资格证-上海市高等教育学概论-第三章-高等教育的体制与结构

高校教师资格证-上海市高等教育学概论-第三章-高等教育的体制与结构[单选题]1.实施中央集权制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江南博哥)典型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美国D.日本[单选题]2.(),是恢复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时期,废除由群众推荐上大学的制度,恢复入学文化考试。

A.1977-1985年B.1985-1992年C.1992-2000年D.2000年至今[单选题]3.高等学校劳动人事制度包括()。

A.用人制度和管理制度B.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C.选人制度和分配制度D.选聘制度和分配制度[单选题]4.()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高等教育机构的设置、领导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制度、格局和模式的总称。

A.高等教育体制B.高等教育结构C.高等教育制度D.高等教育功能[单选题]5.关于中央集权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说法错误的是()。

A.只存在单一投资主体,即高等教育完全由国家举办B.政府不仅是高等教育的举办者,而且也是办学者和管理者C.这种模式只能出现在非市场经济的国家,如前苏联D.政府和高校之间表现出一种完全的上下级的关系[单选题]6.实施中央集权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典型国家()。

A.英国B.法国C.美国D.曰本[单选题]7.法国高等教育的地方管理机构是()。

A.地方政府B.地方教育部门C.大学区D.教育督查[单选题]8.关于全力分散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说法错误的是()。

A.权力分散既可以是向地方政府分散,也可以是向高等教育部门分散B.高等教育的分权体制多出现于实行高度自治的分权的国家,如德国、英国C.社会广泛参与是分权制的一个典型特征D.分权制管理方式一般具有宏观指导、服务和监督的性质[单选题]9.实施权力分散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典型国家()。

A.英国B.法国C.美国D.日本[单选题]10.实行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典型的国家是()。

A.英国、德国、日本B.英国、法国、日本C.美国、德国、英国D.日本、法国、意大利[单选题]11.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我国高等教育领导管理体制是()。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整理总结全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整理总结全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整理总结全高等教育学是关于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学科,它探讨和研究高等教育管理、教育评估、教育改革、教育政策等相关的问题。

本文将对高等教育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总结。

一、高等教育的定义与特点高等教育是指在中等教育阶段后、高级职业教育之前的阶段,以大学和研究生院为主要形式,培养具备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专门的科学技术知识、具有创新能力和高级专门人才素质的教育阶段。

高等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2. 高等教育具有相对高度的专业化和学术性;3. 高等教育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4. 高等教育以学问教育和人格教育为中心;5. 高等教育有自主性和独立性。

二、高等教育的管理与评估高等教育的管理与评估是指对高等教育的组织、指导和监督,以及对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益的评估。

高等教育的管理与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机构管理:包括高等教育机构的设置、规划、组织、人员管理等方面;2. 教学管理:包括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质量评估等方面;3. 学生管理:包括招生、学籍管理、学生指导等方面;4. 财务管理:包括高等教育的经费筹措与使用管理;5. 教师管理:包括教师招聘、培训与激励等方面;6. 教育评估:包括对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益的评估,以及对教育政策和改革的评估。

三、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和教育发展的要求,高等教育不断进行着改革与发展。

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2. 教师队伍建设的改革:包括教师的选拔、培养、激励与评价等方面的改革;3. 科学研究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包括科研环境建设、科研机构改革等方面的改革;4. 教育管理体制与机制的改革:包括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等方面的改革;5. 高等教育国际化:包括引进外国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国际化人才等方面的发展。

高等教育学3-5章

高等教育学3-5章

第一节 我国高等教育的性质、方针和任务
•我国高等教育的性质、方针和任务 •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原则
5.1.1 高等教育的性质、方针和任 务
•性质:社会主义 •方针:高等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 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 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任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 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
4.3.1 高等教育行政行为的概念
•高等教育行政行为:是指教育行政主体在 对高等教育实施行政管理活动或行使职权过 程中所作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3.2 高等教育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
主体合法:指做出行为的主体必须依法成 立,并且具有教育行政主体资格 行政权限合法:教育行政主体必须在法定 职权范围内实施管理行为。 内容合法:行为所涉及的权利义务以及对 这些权利义务的影响或处理均符合法律法规 的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 程序合法:行为符合一定的顺序、步骤、 期限和方式。
第四章思考题
•1、简述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概念。 •2、简述高等教育行政行为的概念。 •3、简述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基本 内容。 •4、试述高等教育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
第五章 高等教育基本制度
•第一节 我国高等教育的性质、方针和任务 •第二节 高等教育学制 •第三节 高等教育学业证书制度和自学考试 制度 •第四节 高等教育学位制度
4.3.4 高等教育行政行为的实施形 式
•高等教育行政立法 •高等教育规范行为 •高等教育行政检查行为 •高等教育行政许可行为 •高等教育行政处罚 •高等教育行政强制行为 •高等教育行政确认
4.4 高等教育行政侵权赔偿责任
教育行政主体在实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过程中, 违法行政侵犯相对人的合法权利,依法应当承担 赔偿责任。 高等教育行政侵权赔偿责任的要件为: 1、侵权主体必须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权的职权 行为。 2、侵权行为必须是违法的,相对人所受损害必须 是违法的侵权行为引起的。 3、侵权行为必须造成实际损害后果,而相对人所 受到的损害又在法定赔偿范围内。

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1、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培养学生学术性或职业性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2、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是一门以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和发展基本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应用性的教育科学3、高等教育学研究对象:高等教育的运行状态和基本发展规律(1)运行状态:高等教育活动、高等教育事业、高等教育思想◆教育活动:教学、科研、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的实践形态◆高等教育事业:以高等教育活动为中心和基础,对高等教育活动进行的组织、规范、评价和领导。

是高等教育的制度形态◆高等教育思想:反映人类对高等教育认识和探索,是高等教育的观念形态,(2)基本发展规律:◆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必须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促进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协调发展3、联系实践谈谈学习“高等教育学”的意义——论述题(1)有利于增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责任感和事业心高等教育历来是以培养高级人才为根本使命的,高级人才作用的发挥,对科学的发现、技术的创新、社会的改革、历史的推进是举足轻重的。

高校教师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主体力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转换,高等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2)有利于深化我们对高等教育的理性认识通过对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结构和功能理论、目的及实现途径、高校教育制度和管理体制理论等的学习,有利于我们从根本上提高对高等教育的认识,从而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把握方向、心中有数、信心百倍。

(3)有利于提高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技能和水平通过对高等教育学中的有关意义、原则、过程、方向等内容的学习,对于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提高教学活动的规范和质量,深化强化科研教研等都有重要意义,从而提高我们教育教学的水平和技能。

4、高等教育结构:指高等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构成状态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

高等教育结构各要素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主要包括:体制结构、形式结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等等5、高等教育能级结构:主要指具有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等学校间的比例关系。

高等教育学要点

高等教育学要点

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第一节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一、高等教育●概念: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性、学术性的社会活动。

西方古代高等教育起源于古希腊时期。

公元前387年在雅典开办创立的学园,是历史上第一所正规的高等学校。

中世纪大学是少数学者传授高深学问的场所,大学主要围绕文、法、医、神四科来组织教育和教学活动。

其中,文科是基础科,学习拉丁文和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七艺;法、神、医是高级学科,在具备了文科的基础上学习。

中世纪大学产生类型:自然形成型:(母大学)衍生型:(牛津大学的创立和巴黎大学的师生迁徙有关)创建型大学:(那不勒斯大学、图卢兹大学)中世纪大学是相对自治的独立机构,具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包括:内部自治权、独立审判权、免除赋税及兵役权、学位授予权及到各地任教权、自由讲演、罢教及迁校权。

二、高等教育学概念:是以高等教育现象中的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和揭示高等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三、学习高等教育学的意义:1、有助于高校教师系统的了解高等教育,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加深对教师工作的理解)。

2、有助于高校教师掌握教育规律,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对自身所处环境的理解)。

3、有助于推动高校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对自身所处环境的理解)。

4、有助于高校教师向专业化发展(对自身发展的理解)。

●第二节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简答)一、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一)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具有制约性。

1、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决定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3、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

4、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目的、内容。

(二)高等教育又具有政治功能:1、通过传播政治观点、思想意识促进受教育者的政治社会化。

2、通过培养政治、法律、管理等专门人才服务于政治。

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二、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一)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具有制约作用。

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高等教育学知识要点总结

高等教育学知识要点总结

高等教育学名词解释:1、高等教育法制化:是指建立和健全高等教育法规体系,同时运用相关法律和制度进行高等教育治理,是一个依法管理高等教育的过程。

2、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在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学习,获得专业资格,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提高专业素质,成为一名合格教师专业人员的专业成长过程。

3、隐形课程:是相对显性课程而言,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

这类课程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具有潜在性和隐蔽性的特点。

隐形课程通常体现在学校的情境中,包括物质情境(学校建筑、设备)、文化情境(教师布置、校园文化、各中仪式活动)、人际情境(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同学关系、学风、校风),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

4、讨论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就涉及某些教学内容的论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共同进行讨论、辩论,以便澄清问题、培养思辨和交流能力的教学方法。

5、高等教育学:是一门以高等教育的现象、问题和矛盾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高等教育规律的科学。

6、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布鲁纳和施瓦布,他们认为课程的目的是通过传授最基本和普遍的观念,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获得训练迁移,学习如何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倡螺旋式课程组织及发现法教学,强调课程内容应着重反映诸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语言、历史等学科所特有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7、高等教育的个适质量观:该观点认为,教育是学生自我实现过程,因此,教育质量是学生个体的认知、情趣、兴趣、特长、意志、品质等个性发展的反映。

强调学生作为人的自由与独特性、自我指导性,认为学生理智的训练、心智的发展和完善比功利的目的更重要;人格的陶冶比知识的掌握更重要。

8、高校管理体制:是高校内部的领导分工、机构设置、管理权限以及相互关系的根本组织制度,是整体性和全局性的制度。

高等教育学各章必背知识点

高等教育学各章必背知识点

高等教育学各章必背知识点高等教育学是一门研究高等教育的学科,它关注高等教育的发展、管理、政策等诸多方面。

学习高等教育学的同学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本文将介绍一些高等教育学各章必背的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在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有几个重要的阶段需要我们关注。

首先是古代国家教育的起源,如中国的孔子言教和古埃及的学院制度;其次是中世纪的大学,包括博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等;再次是现代高等教育的起步,如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美国哈佛大学的建立;最后是二战后的高等教育扩张和国际化。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功能与特点高等教育具有许多功能与特点。

首先,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可以为社会提供高技能人才和领导人才;其次,高等教育是社会流动的重要通道,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社会地位和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此外,高等教育还具有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承的功能。

第三章:高等教育的治理结构与制度高等教育的治理结构与制度是指高等教育内部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

一般来说,高等教育的治理结构包括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和学校层面。

国家层面的治理结构包括教育部和相关委员会;地方层面的治理结构包括省级教育厅和学校管理机构;学校层面的治理结构包括校董会、校务委员会等。

第四章: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是指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各种制度和规范。

一般来说,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包括教育法律法规、学校内部质量保障机制、评估和认证机构等。

这些机制和规范的建立和实施,能够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声誉,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第五章: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创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创新是追求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变革的重要趋势。

国际化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广阔的学习和就业机会,增强他们的国际竞争力;创新则是培养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有益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第六章:全球高等教育制度的比较全球高等教育制度的比较是一种跨国、跨文化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的差异和共性。

高等教育名词解释

高等教育名词解释

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培养学术性或职业性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

高等教育学:是一门以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和发展基本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应用性的教育科学。

高等教育结构:指高等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构成状态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

它包括体制结构、形式结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能级结构、地区结构(布局)等。

高等教育能级结构:主要指具有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等学校间的比例关系。

我国目前的高等学校大致可分为三个能级:设有研究生院,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并重,教学与科研兼顾的重点院校;以培养本科教育为主的一般院校;以培养应用性、技艺性为主的专科院校。

高等教育个人功能:是高等教育对个人所起的作用,也就是高等教育要促进个人的身心发展。

促进个人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功能: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提高文明素养的功能;促进个人改变社会地位的功能。

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指高等教育在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

高等学校培养目标:是指高等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规格要求,相对于教育目的来说,它是高等教育层次的特殊目标;相对于各级各类高等教育来说,则是共同的总目标。

高等教育目的:高等教育目的是教育目的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具体落实,它集中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具体而言,就是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把接受完全中等教育的人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高等学校的微观管理体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微观层次是指高校管理体制中的高校各个层次、管理单元间的职责、权利和利益关系,即高校的内部管理。

它可以按管理要素分为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信息等六个要素,也可以按管理部门分成教学管理、科研管理、人事管理、学生管理、物质管理、后勤管理等,还可以按管理职能分成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激励等。

高等教育学考试概念题

高等教育学考试概念题

高等教育学考试概念题1.高等教育: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高等教育本质:最一般、最普遍、最基本的属性是:具有教育一般的本质属性:培养完成完全中等教育后的人,使他们成为具有高深知识的专门化人才的社会活动。

它的本质是由高等教育的特殊矛盾构成的。

这种特殊矛盾是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要求与完成全中等教育的人的实际状况之间的矛盾。

3.高等教育民主化:教育上的民主化进程势必会进一步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高等教育的平等在现代化国家的政治中已被赋予特别重要的政治意义,它本身就包括了社会政治民主的成分。

4.人力资本理论: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人力资本理论学派为典型代表,许多学者就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展开了大量的研究,虽然所关注的相关因素和所利用的计算模型有所初入,结果不尽相同,但是结论却基本一致,如:斯特鲁米林的研究,舒尔茨的研究,丹尼森的研究。

5.中世纪大学:人才培养职能肇始于古代,发展和完善于欧洲中世纪大学,与近代大学有密切的“血缘”关系。

6.柏林大学:科学研究职能产生的背景是1810年柏林大学的创办,这种做法被德国其他的大学所效仿,由此德国大学突破了传统大学模式,科学研究逐步成为大学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7.《莫里尔法案》:社会服务职能产生的背景是1862年美国《莫里尔法案》的颁布,引发美国赠地学院运动,以康乃尔大学、威斯康星大学为代表的部分赠地学院开创了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思想。

8.威斯康星思想:明确的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提出大学的基本任务是:第一,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

第二,进行科学研究,发展创造新文化、新知识。

第三,传播知识给广大民众。

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基本途径包括:第一,传播知识、推广技术、提供信息。

第二,专家服务。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目的1.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高等教育学常考知识点

高等教育学常考知识点

高等教育学常考知识点高等教育学是一门研究高等教育的学科,它涉及到高等教育的概念、目标、制度、运行机制等方面的知识。

在高等教育学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些常考的知识点是学生们需要重点掌握和理解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等教育学常考的知识点,并根据内容特点划分为几个部分进行讨论。

一、高等教育的概念高等教育是指在普及和提高整个国民素质的基础上,为培养创造性、创新性人才而进行的教育活动。

高等教育的概念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

广义上的高等教育包括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继续教育等;狭义上的高等教育仅指大学本科教育。

二、高等教育的目标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德育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智育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知识结构。

体育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

美育是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

三、高等教育的制度高等教育的制度包括学制、招生制度、学科建设等方面。

学制是高等教育的时间安排,通常分为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

招生制度是高等教育的入学方式,包括自主招生、统一招生和推荐免试等。

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的学科设置和发展规划,包括学科分类、学科评估等。

四、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是指高校内部的组织与管理方式。

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包括管理体制、学术体制、质量保障体制等。

管理体制是高校内部的组织管理方式,它包括校级管理、院系管理和学生管理等。

学术体制是高等教育的学术研究方式,包括教学研究、科研和学术交流等。

质量保障体制是高等教育的质量管理方式,包括教育评估、质量监控和质量提升等。

五、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是高等教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的变革和发展背景下,高等教育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

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包括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科研体制的改革等。

结语高等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研究的内容涉及广泛而深入。

《高等教育学》第五章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高等教育学》第五章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高等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
合作机制
通过合作与协作,实现高等教育 管理的有效运行。
绩效评估机制
通过评估机制,激励高等教育机 构的改进与创新。
数据分析机制
通过数据分析,为高等教育管理 提供决策依据。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挑战和问题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面临着资源分配不均衡、体制僵化、制度建设滞后等挑战和问题。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1
创新管理模式
引入新颖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推动高等教育管理的创新。
2
优化资源配置
加强资源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灵活运行机制
建立弹性和灵活的高等教育管理机制,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将更加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更完善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教育资源集中管理,学术自由受限。
2
市场化管理模式
引入市场机制,提高高等教育自主性和竞争力。
3
多元治理模式
加强社会参与,形成共治格局。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组织结构
教育主管部门
负责制定教育政策,协调各学校发展。
学术组织机构
负责学术研究和课程设置。
高校行政机构
负责具体学校管理工作。
教师队伍
为教育提供专业指导。
《高等教育学》第五章高 等教育管理体制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指在高等教育中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最优化运行 的一种组织架构和机制。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概述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为了保证高等教育的有效运行而建立的一套管理组织体系,包括规章制度、职能分工和权 责关系等。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演变历程
1
传统管理模式

高等教育学(第三章:高等教育目的)

高等教育学(第三章:高等教育目的)

(三)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有两层含义:一是围绕本专业的培养目 标所要建构的课程体系;二是每一门课程所要达 到的结果。 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 讨会”,提出了培养人才成功的标志是:每个人 持有“三张国际护照”,一是学术性的,二是职 业性的,三是事业性和开拓性的。 “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首先确立的 “教育的四个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 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第三章 高等教育目的
第一节 高等教育方针与高等教育目的
一、教育方针和高等教育方针
(一)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 治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 事业确立的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 策的总概括,其内容包括教育指导思想,教育目 的以及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一切教育工 作应遵循的基本指针。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 定》中指出:“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包括经济、科技 和文教卫生、党政军各方面专业人才,也 包括工业、农业、商业各行各业的劳动 者”,“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 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 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 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 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1999年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 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赋予教育目的以 新的内容:“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和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都强化素质教育的宗旨,进一步强调“培养德智体 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一教育目的。

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

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

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高等教育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一、高等教育的概念定义: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

准确理解高等教育的概念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从高等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来看,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完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高层次教育。

二是从高等教育的任务看,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是按照社会需要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但并非所有的专业教育都是高等教育,而是经过了完全的中等教育后的专业教育。

三是从高等教育的特征看,高等教育是养成学生良好素养、学术品质和创新精神的教育,高等教育的专业教育还应包括学术教育,是兼有学术性和职业性的教育。

高等教育具有如下内涵:(一)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教育。

(二)高等教育是由各类高等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

既包括综合性大学、多科性院校和高职高专,又可以划分为研究性、教学研究性、研究教学型大学和教学型院校等。

(三)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

高等教育的功能突出地体现在社会需要上,实行以学科为参照,按照社会分工或行业分类设置专业,学生按照不同的专业方向研修学业,以满足社会对各类专门人才的需要。

二、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一)高等教育是分专业和分层次的高级教育活动。

其最基本的特点就是专业性,即参照社会分工情况,以社会专门职业门类为参照,进行专业教育。

(二)高等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

(三)高等教育的功能不断扩展。

起初,高等教育只行使培养专门高级人才的职能,在当代高校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对社会服务也越来越产生重要影响。

三、高等教育与高等学校(一)教育和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需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高等教育学填选判资料

高等教育学填选判资料

高等教育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高等教育学及其特殊性1.我国现代的高等教育一般追溯到1898年(清光绪24年)设立的京师大学堂。

2.现在常说的高等教育主要意指起源于欧洲中世纪大学、经过九个世纪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高等教育体系。

3.高等教育学作为研究高等教育现象的一门学科,具有自身的特殊规定性。

高等教育现象相对于一般教育现象而言,具有特殊性、专业性。

4.高等教育一般包括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等三种类型。

对高等教育的特点可用“高”与“专”两个字来概括。

相对于中等教育而言,它在层次上高,在性质上属于专业教育。

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相比较,具有其特殊性。

5.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学具有学术性、专业性的特点。

6.大学教师的教学过程还具有创新性的特点。

第二节高等教育学的历史及学科性质7.1978年5月,我国的第一个专门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成立,这标志着高等教育在我国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从而开始了高等教育研究由非制度化想制度化的转变。

1983年,高等教育学正式作为教育学科的二级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入学科专业目录。

8.1984年,潘懋元先生主编的《高等教育学》正式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专著,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的确立。

第三节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9.从事高等教育研究首先要有问题意识,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确定研究问题一般要坚持一下三个原则:(一)价值性原则(可以创造价值)、(二)创新性原则、(三)可行性原则。

10.按观察方式的结构化程度可以将课堂观察分为结构观察、准结构观察和非结构观察三大类。

11.实验研究,按实验目的可以分为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推广性实验;按实验分析方法可以分为定量研究实验和定性研究实验12.四环节模式即“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四个循环阶段。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上)第一节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兴起1.按照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校庆日为标准时间计算,它成立于1088年,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大学。

高等教育学考点(背诵版)

高等教育学考点(背诵版)

高等教育学一、填空1、独立形态的高等教育,始于欧洲中世纪大学。

(独立形态的高等教育组织机构,是从中世纪,其标志就是欧洲中世纪大学。

)2、19世纪初,洪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及学术自由的思想,并在柏林大学成功地进行了实践。

3、至20世纪初,美国形成了私立大学与州立大学、研究型大学与初级学院并重的体系,并最终确立了高等学校的三项职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由此出具雏形。

4、修辞学校的主要教学内容为“三艺”,即文法、修辞、辨证法。

5、“四艺”即算术、天文、几何、音乐。

6、在西方文明古国,博物馆和图书馆是古代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

7、“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8、春秋战国时期,私学中最著名的当属齐国的稷下学宫。

和古代私学有关的重要高等教育机构是学院。

9、太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

太学的教师,称博士。

10、中世纪大学的特点: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

11、中世纪大学实施的是专业教育。

当时主要有四大学科专业,即文学、法学、医学、神学。

12、“七艺”:即文法、修辞、辨证法、算术、天文、几何、音乐。

13、高等学校的三项职能: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直接为社会服务。

“威斯康辛思想”成为高等学校三大职能确立的标志。

14、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大体可以分为清末、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主要阶段。

15、开具最早、最具有代表性、也最富高等教育性质的一所是1982年成立于北京的京师同文馆,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与功能的学校。

(我国班级授课制始于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

16、1912年的《大学令》规定,采用“七科”制,大学分为“文、理、法、商、医、农、工”七科,且应以文理二科为主。

17、两次大规模的院系调整:1、1952年下半年,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2、1955年,将少数沿海大城市的高校迁往内地。

18、198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建立了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学位层次。

四、高等学校的教育制度和管理体制

四、高等学校的教育制度和管理体制

(3)在与就业市场接轨方面,国外不少高校都有自己 的信息资料库(包括专业、志愿、教育背景和工作经 验),也有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包括职位空缺、招聘 条件、单位简介及可能提供的报酬)。
第一,加快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步伐,建立和完善
全国性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就业指导信息服务体系。
第二,加强和深化以用人制度改革为重点的综合配 套制度改革,改善就业环境,促进毕业生的顺利就业。
第一,进一步保证和扩大高等学校招生的自主权,
初步尝试招生权利的下放。
第二,高考制度的改革应从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 育的原则出发,增加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考核的 比重,逐步建立更加灵活地为考生和社会普遍接受的招 生考试制度,高考内容和形式在总体上将更加注重能力
和综合素质的考察,有利于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目前,国外毕业生基本上是按照市场规律来就业的, 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行自由择业制度。国外十分重视以下 几方面的就业工作: (1)在宏观调控方面,只在宏观上对社会就业进行一 些间接的调控,而不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来干涉企业内部 的用工方式,更不硬性地对企业安插就业人员。 (2)在就业指导方面,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都 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给予高度的重视,往往与学校的生 存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几乎所有学校都常设一个专 门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的机构——学生就业指导 中心。
第一节 高等学校的教育制度
二、高等学校的招生制度和就业制度
(一)高等学校的招生制度
1、国外高等教育招生制度概况 (1)证书制 (2)高考制
1977-1985: 恢复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时期 1985-1992: 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时期 1992年10月至今: 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初步深化
2、我国高等学校的招生制度

《高等教育学》教学大纲

《高等教育学》教学大纲

《高等教育学》教学大纲(2009年7月28日)说明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意义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高等教育处于教育系统的最高层次,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

国家的振兴靠教育,教育的振兴靠教师。

离开高质量的教师队伍,高等教育的目的将无法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将无法保障,“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也将无法落实。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而高校教师队伍存在着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人员不稳定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首要任务。

高等教育学是研究高等教育现象、揭示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一门重要科学,是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学问。

学习和掌握高等教育学理论、自觉地运用高等教育学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科研等工作,既是社会对高校教师的基本要求,又是高校新教师尽快熟悉和胜任本职工作的基本途径,同时还是高校教师提高工作质量、提升工作水平的不竭动力。

为此,我们把《高等教育学》这门课程作为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是为了促进高校新教师能够尽快熟悉和适应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另一方面是为了增强高校教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最终确保高校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和高校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

二、本大纲编写的指导思想及原则大纲的编写指导思想:统一思想、统一内容、统一要求、高效求实,保证高等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质量。

本大纲的编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求实创新。

三、讲课内容和时数讲课内容共10章,总学时40学时第一章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2 学时)第二章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4学时)第三章高等教育目的及其基本理论(4 学时)第四章高等学校的教育制度和管理体制(4学时)第五章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6学时)第六章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和课程( 6学时)第七章高等学校的教学(一)(4学时)第八章高等学校的教学(二)(4学时)第九章高等学校科学研究( 4学时)第十章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2学时)本文第一章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教学重点:高等教育的概念、学习高等教育学的意义和基本方法教学难点: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教学时数 2 学时教学要点一、高等教育的概念二、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三、高等教育学及其学科性质四、高等教育学的学习和研究第二章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教学重点:高等教育的结构的内涵与外延、高等学校的职能定位教学难点:高等教育的功能教学时数 4 学时教学要点一、高等教育的结构1、高等教育结构的内涵与外延2、高等教育的结构的制约因素3、高等教育的结构存在的问题4、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的趋势二、高等教育的功能1、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2、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三、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1、高等学校职能的演变2、高等学校的职能定位3、高等教育功能与高等学校职能的关系第三章高等教育目的及其基本理论教学重点:高等教育目标体系、实现高等教育目的途径教学难点:高等教育目的基本理论教学时数 4 学时教学要点一、高等教育方针与高等教育目的1、教育方针和高等教育方针2、教育目的和高等教育目的3、高等教育目的的性质与作用二、高等教育目标体系三、高等教育目的基本理论1、高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2、关于高等教育目的的几个理论问题四、实现高等教育目的的途径1、实现高等教育目的途径的含义2、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第四章高等学校的教育制度和管理体制教学重点: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高等学校的学制、学位制度教学难点: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教学时数 4 学时教学要点一、高等学校的教育制度1、高等学校的学制2、高等学校的招生制度和就业制度3、高等学校的学位制度二、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1、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2、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第五章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教学重点:高等学校教师的地位和作用、高等学校教师的任务和素质要求教学难点:建立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教学时数 6 学时教学要点一、高等学校的教师1、高等学校教师的地位和作用2、高等学校教师劳动的特点3、高等学校教师的任务和素质要求4、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二、高等学校的学生1、大学生的基本特征2、大学生的社会地位三、高等学校的师生关系1、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2、高校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3、建立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第六章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和课程教学重点:学科设置及其影响因素、专业构成和专业特色教学难点: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教学时数 6 学时教学要点一、高等学校的学科1、学科的概念2、学科设置及其影响因素二、高等学校的专业1、专业和专业教育2、专业构成和专业特色3、专业划分、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4、专业调整和专业建设三、高等学校的课程1、高等学校的课程概述2、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3、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第七章高等学校的教学(一)教学重点:高等学校教学的过程、高等学校的教学原则及其体系教学难点: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要点一、高等学校的教学概述1、高等学校教学及其构成要素2、高等学校教学的意义3、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任务二、高等学校教学原则1、高等学校教学原则及其制定的依据2、高等学校教学原则体系三、高等学校教学的过程与环节1、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概念2、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3、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环节四、高等学校教学的组织与方法1、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2、高等学校教学的方法五、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1、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及其意义2、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内容第八章高等学校的教学(二)教学重点:质量工程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教学难点:高等学校的教学评价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要点一、高等学校的教学评价1、高等学校教学评价及类型2、几种有代表性的教学评价理论3、教育教学评价的走势4、高等学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5、高等学校学生学习状况评价6、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二、高等学校教学改革1、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模式2、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3、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策略三、高等学校质量工程概述1、“质量工程”出台的背景2、实施“质量工程”的意义3、“质量工程”的建设目标4、“质量工程”的实施步骤5、“质量工程”的建设内容6、“质量工程”体现的思想第九章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教学重点:高校科研的意义、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高校科研的原则教学时数 4 学时教学要点一、高等学校科研的意义与任务1、高校科研的内涵2、高校科研的意义3、高校科研的任务4、高校科研中的不良倾向及其对策二、高等学校科研的特点与原则1、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特点2、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原则三、高等学校教育科学研究1、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2、教育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3、对大学生的科研指导4、新时期高校科研工作的落实第十章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教学重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涵、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教学难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教学时数 2 学时教学要点一、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涵和动因1、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涵2、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因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1、高等教育规模改革与发展的现状2、高等教育投资改革与发展的现状3、高等教育类型改革与发展的现状4、高等教育专业结构改革与发展的现状三、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1、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2、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名词解释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名词解释

高等教育学名词解释1所谓“学科建制”:它包含学者的职业化、固定教席和培养计划的设置、学术组织和学术会议制度的建立、专业期刊的创办等。

3康乃尔大学:是赠地学院运动中诞生的一所着名大学,其办学思想是(大学向所有人开放,向所有学科领域开放。

)4高等教育价值的选择历来就有不同的见解和主张。

基本上可归结为两种观点:(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本位价值观和以社会为中心的社会本位价值观。

5劳动和专业技能教育既包括:(基本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术教育),也包括与专业和职业有关的(基本技能、生产工艺和规范教育。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是根据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特点而提出的。

6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的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7教育目的: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的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

12、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也称水平结构,是指高等教育内部由于教育程度和教育水平的高低不同而划分的层次及其相互关系。

它包括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

13、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是指不同学科领域的构成状态,是对高等教育机构所培养人才的知识与人才性质不同进行的。

14、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中各种教育类型和教育形式的横向结构,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如何兴办高等教育所采取的种种途径与方式方法的反映,同时也体现者高等教育与科学、文化以及生产、技术、就业等各项经济结构之间的各种关联。

15、高等教育的分布结构:又称区域结构,是高等教育机构在地区分布上的构成状态。

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结构:是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制度性的构成状态和作用方式。

又可具体分为较多类型,如高等教育的投资体制、高等学校的运营体制等。

17高等教育质量:是指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在实现自身功能的过程中对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的体现程度。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

教育学第一章:高等教育的本质一、概念1、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P5)2、高等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

3、人力资本理论(P12):所谓的人力资本理论事实上是一个完整的研究框架实例:它不可能降格为一种单一的理论,只是作为标准资本理论在一些经济现象中的应用而存在。

人力资本理论主要包括:(1)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2)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

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比物质资源增长速度快。

(3)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

不应当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而应视同为一种投资,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

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主要手段,所以也可以把人力投资视为教育投资问题。

生产力三要素之一的人力资源显然还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具有不同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资源。

本上给出了人力资本理论的框架。

高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带来的产出明显高于技术程度低的人力。

(4)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符号。

这一总结尽管并非无懈可击(譬如,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这一结论就值得商榷),但基本上给出了人力资本理论的框架。

4、中世纪大学(P21) 中世纪大学主要是培养专业人才的职业学校,只是在有限的意义上可以说是为学习本身的概念而存在。

大学在满足专业、教会和政府对各种人才的需要过程中不断发展。

5、柏林大学(P22):1810年,洪堡以新人文主义思想指导建立柏林大学。

柏林大学把培养学者和学术发展看成自身的目的,从而确立了大学发展科学的职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制度
1、国外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制度
目前,国外毕业生基本上是按照市场规律来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 业实行学生自由择业的制度。
国外十分重视:对社会就业实行宏观调控;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 与就业市场接轨。
2、我国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制度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经历了“计划分配——双向选择——自主 择业”的历程,毕业生就业形式也发生了相应变化。
➢ 高等学校的学位制度
学位这个概念起源于13世纪欧洲两所最早的大学:波 伦亚大学和巴黎大学。
学位制度,即国家为保证学术的严肃性通过建立明确 的衡量标准从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相应学术程度的受教育者授予一定 称号的制度。
学位是高等院校授予的头衔,它标志被授予者的受教 育程度和学术水平在某一领域已达到的标准。
学位一般包括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三种。
2、我国高等学校的学制结构
高等学校学制结构一般是指高等学校的形式结构和层次结构。 从形式结构看,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两大类,还有高等
职业学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形式。 从层次结构看,有专科、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等。 全日制高等学校包括普通高等学校和职业高等学校。包括高等专科
系统,它规定学校的种类、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主办权、 领导管理体制以及学校之间的衔接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等。 高等学校学制制定的依据 (1)受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的制约 (2)受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 (3)应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 高等学校学制的概况
1、国外高等学校的学制概况 宏观上,从办学形式的角度分析,美国学者伯顿将高等学校的学制概括为
学校、大学或专门学院和研究生院。 成人高校一般属于业余为主,也有全日制和半日制的。成人教育属
于就业后的继续教育体系,包括职工大学、职工业余大学、农民大 学、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学院或教师进修学院、管理干部学院和普 通高等大学举办的函授大学、夜大学等。
➢ 高等学校的招生制度和就业制度
✓ 高等学校的招生制度
3、法国的学位制度
法国现行的高等教育修业年限一般为5~7年,分为三个阶段 大学普通学业文凭:学生在第一阶段学习两年获得的资格,不叫学位。 学士和硕士:这两种学位都是第二阶段授予的,得到大学普通学业文凭
校下达招生计划;高等学校招生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强调在高等学校 招生计划中,要贯彻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高等学校招 生要有利于中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 这种考试制度有利有弊:P74
3)我国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方向
第一,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 第二,高考制度的改革将从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原则出发, 增加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考核的比重,逐步建立更加灵活 的为考生和社会普遍接受的招生考试制度。 第三,高等教育大众化使高等学校培养方式也体现了多样化,我 国公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形式更加灵活,成为终身教育的一环。 第四,进一步完善招生收费制度,并通过奖学金、助学贷款、勤 工助学等制度保证其得以顺利有效地实施。
大家好!
2012年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
电邮: 电话: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严开胜
高等教育学之三:高等学校:制度与体制
第四章:
高等学校的教育制度和管理体制
高等学校的教育制度 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
高等学校的教育制度
➢ 高等学校的学制
✓ 高等学校学制的概念及其制定的依据
1、高等学校学制的概念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或学校系统,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
四种基本类型: 单一公立系统中的单一机构部门,如意大利的高校学制,虽然各高校间差
异很小,但基本上只有国立大学一种样式; 单一公立系统中的多重机构部门,如法国和我国1952年以后至20世纪80年
代中期的30多年间的高校系统有单一的公立系统,但“公立”的管辖部门 不同,除少数由中央部门主管外,还有许多院校分属于其他各政府部门; 多重公立系统多重部门,如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等多国的高校系统即 属于此种,他们都属于联邦制的国家; 公立私立高等学校并存,多重部门,诸如,美国公立学校属于州管理,没 有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学校,日本则有国立大学和地方公立大学之分,而 私立大学院校均按法规独立运作。 微观上,高等学校学制系统一般有初级学院或短期大学、大学和专门学院 以及研究生等三种层次水平不同的院校。
✓ 各国学位制度举要
1、美国的学位制度 美国大学目前实行协士(准学士)、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制。 2、俄罗斯的学位制度 俄罗斯是前苏联的继承者,长期以来它的研究生教育只设有副
博士和博士两级学位,不设硕士学位,大学本科毕业不授予学 士学位。但他们的总体教育水平超过了欧美国家,他们的大学 毕业相当于欧美国家的硕士教育,副博士相当于欧美国家的博 士水平,而他们的博士学位更是毫不逊色于欧美国家的博士后 水平。
1、国外高等教育招生制度概况 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的招生制度大体可归纳为:证书制和高考制 2、我国高等学校的招生制度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发展历程 三个阶段:1977-1985年;1985-1992年;1992年至今 2)全国统一考试招生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利弊 主要内容:国家核定高等学校的每年的年度招生计划,分地区、分学
第二,加强和深化以用人制度改革为重点的综合配套制度改革,改善就 业环境,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
第三,进一步调整改善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推进 高等教育结构改革和培养模式转变。
第四,加强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机构建设,注重发挥高等 学校毕业生就业中介服务的重要作用。。
第五,拓宽到基层就业渠道,取消不合理收费和限制,延长毕业生择业 时间,也是目前就业形势下我国就业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
1)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现状 总体特点是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就业。以 毕业生就业市场作为基础性的资源配置方式,同时又适当地利用计 划手段作为补充。
2)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方向
第一,加快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步伐,建立和完善全国性的毕业生就业 市场和就业指导信息服务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