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论视角下的中医学
中医的科学性问题研究
中医的科学性问题研究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医的科学性受到了质疑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中医的科学性问题,包括争议焦点、研究现状、应用领域以及结论。
一、中医科学性的争议焦点中医理论体系是否科学以及中药是否具有疗效是中医科学性争议的焦点。
一些人认为中医理论体系基于经验和主观判断,缺乏科学证据支持。
另外,中药的成分和作用机制不明确,可能导致不可预测的副作用或者不良反应。
二、中医科学性的研究现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科学性的研究逐渐深入。
一方面,研究者通过文献研究、临床试验等方法,对中医理论体系进行评估和验证。
另一方面,针对中药的成分和作用机制,研究者运用现代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进行深入研究。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例如,中医的脏腑经络理论、阴阳五行学说等与现代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人体微环境等学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同时,许多中药被证实具有确切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以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加以阐明。
三、中医科学性的应用领域中医科学性的应用领域广泛,主要体现在中医教育、中医标准化、中医国际化等方面。
中医教育方面,国家大力支持中医药教育的发展,许多高校和职业院校纷纷开设中医药专业,培养专业的中医药人才。
此外,民间也有许多培训机构开展中医养生、推拿按摩等方面的培训,传授中医理论和技能。
中医标准化方面,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中医药标准和规范,旨在提高中医药的规范化水平。
这些标准和规范包括中药材标准、中药饮片标准、中药配方颗粒标准等,为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中医国际化方面,随着中医药在国内外的影响力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认可和接纳中医药。
例如,中医药在一些欧洲国家已经纳入医疗保险范围,一些国际组织也在积极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
四、结论综上所述,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价值。
中医学是完美的科学吗从科学哲学角度审视中医的科学性
中医学是完美的科学吗从科学哲学角度审视中医的科学性一、本文概述《中医学是完美的科学吗?从科学哲学角度审视中医的科学性》这篇文章旨在探讨中医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地位与特性。
通过科学哲学的视角,我们不仅要审视中医理论的科学性,还要探究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及与现代科学体系的互动。
本文将概述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其在科学哲学框架下的地位,同时讨论中医学与现代科学之间的差异与联系,以期对中医的科学性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本文将首先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核心概念,以及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
随后,文章将从科学哲学的角度,探讨中医学的科学性问题,包括其理论的合理性、实证性、可重复性以及与现代科学的兼容性等。
我们还将分析中医学在现代医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期望能够增进对中医学科学性的认识,促进中医学与现代科学的交流与融合,为中医学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我们也将反思科学哲学在审视和评价不同科学体系中的作用,以推动科学哲学的进一步发展。
二、中医学的特点与优势从科学哲学的视角审视,中医学作为一门独特的医学体系,展现出了其鲜明的特点和显著的优势。
中医学注重整体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与自然界的变化也息息相关。
这种整体观念使得中医学在诊断和治疗时,能够全面考虑患者的病情、体质、环境等因素,从而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学强调辨证论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这一原则体现了中医学的个体化治疗思想,也是其独特优势之一。
通过望、闻、问、切等四诊合参的方法,中医医生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从而制定出符合患者个体特征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学还注重预防保健,强调“治未病”的理念。
它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绪状态等,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或延缓其发展。
五行养生中医视角下的五行调理神经系统
五行养生中医视角下的五行调理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人体重要的调控系统之一,它负责传递和处理信息,维持人体各个系统的协调运作。
在中医理论中,五行学说被广泛应用于养生调理。
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促进,通过调理五脏六腑的功能来维护人体的健康。
下面,从中医视角出发,我将介绍五行调理神经系统的方法。
一、木养肝,养护神经系统木属于生发之源,相应的脏腑为肝,肝主疏泄,濡养筋脉。
中医认为,肝气疏泄顺畅,可以保证神经系统得到良好的调配和供养。
养护肝气的方法包括调节情绪,避免过度情绪波动,保持心情舒畅;饮食方面,多食用具有滋补作用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菠菜等;适度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神经系统的代谢和修复。
二、火炼心,平衡神经系统火属于炽盛之物,对应的脏腑是心。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神明调节身体的生理活动。
保持心脏的平衡对神经系统至关重要。
调理心脏可以通过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注意情绪的平稳,避免过度激动和焦虑;适当进行心理调节和舒缓压力等方法来实现。
三、土生脾,加强神经系统能力土属于生育之源,对应的脏腑是脾。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对神经系统的能量提供和运输至关重要。
养护脾气可以通过饮食调理,保持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食用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保持适度的运动,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调节饮食作息时间,保持身体的充足休息。
四、金润肺,滋养神经系统金属于收敛之物,对应的脏腑是肺。
中医认为,肺主呼吸,悉心滋养肺脏可以增强神经系统的养护功能。
保护肺脏可以通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烟草和污染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预防感冒和呼吸道疾病;多呼吸新鲜空气,增加户外活动;适当进行深呼吸和放松训练,帮助神经系统的调整和反应能力。
五、水滋肾,促进神经系统发展水属于滋润之物,对应的脏腑是肾。
中医认为,肾主藏精存气,调节水液代谢。
养护肾脏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展和稳定。
保护肾脏可以通过适度饮水,保持身体的水份供应,预防脱水;避免过量摄取咖啡因和大量糖分的饮料;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中医五行学说如何维护生命活力与平衡
中医五行学说如何维护生命活力与平衡中医五行学说,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深邃的智慧,对于维护生命的活力与平衡发挥着独特而关键的作用。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相生,意味着相互滋生、促进;相克,则表示相互制约、克制。
这种动态的平衡关系,就如同一个精巧的生态系统,维持着人体内部的稳定与和谐。
木,代表着春天的生机与生长,在人体中与肝相对应。
肝主疏泄,就像树木的枝干舒展,让气血得以畅通。
如果肝气郁结,就如同树木被束缚,会导致情绪不畅、胸胁胀痛等问题。
而要保持肝气的舒畅,我们需要有一个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的愤怒和抑郁。
同时,适当的运动,如散步、瑜伽,也有助于肝气的舒展。
火与心相应,象征着热情与活力。
心主血脉,是人体的动力之源。
如果心火过旺,就容易出现心烦失眠、口舌生疮等症状;反之,心火不足则会感到神疲乏力、畏寒肢冷。
为了维护心的平衡,我们要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
此外,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如辛辣、油腻之物,也有助于保护心脏。
土代表脾,脾主运化,就像大地滋养万物一样,为身体提供营养。
脾胃虚弱时,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肢体倦怠等症状。
要养好脾胃,饮食至关重要。
我们应多吃一些易消化、健脾益胃的食物,如山药、薏米、芡实等。
同时,注意饮食的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节食。
金与肺相对,肺主气,司呼吸。
肺气虚弱时,容易感冒、咳嗽、气喘。
为了保持肺的健康,我们要多呼吸新鲜空气,适当进行深呼吸练习。
在环境恶劣时,佩戴口罩保护呼吸道。
另外,戒烟也是保护肺脏的重要措施。
水对应肾,肾藏精,主生殖和生长发育。
肾气不足会导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性功能减退等问题。
养护肾脏,要注意保暖,避免过度劳累和纵欲。
同时,多吃一些补肾的食物,如黑豆、核桃、黑芝麻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五行学说来调整饮食。
比如,春季多吃一些绿色蔬菜,有助于养肝;夏季适当食用红色食物,如红枣、红豆,以养心;长夏时节(夏季与秋季之间),食用黄色的食物,如南瓜、玉米,来健脾;秋季多吃白色食物,如雪梨、百合,润肺;冬季多吃黑色食物,如黑木耳、黑米,补肾。
中医与西医思维方式的比较——基于管理哲学的视角
中医与西医思维方式的比较——基于管理哲学的视角中医源于中华文化,西医源于西方文化。
尽管共同致力治疗疾病、康复身心,但是,由于哲学思想不同、基础理论不同,两者分属不同体系。
这里,通过引用、概括、提炼、整合前人研究成果,试图对中医与西医在思维方式上作一比较。
1. 西医:重分,元素论思维;中医:重合,系统论思维西医认识问题是从宏观到微观,越来越小,最终局限于某个部位、某一节点乃至某一元素。
西医重分,分解是其根本。
分开来看,越分越细。
越分,事物越加支离破碎;越分,事物距离本质越远。
在解决问题上,其必然是“头疼治头,脚疼治脚”。
中医认识问题是从微观到宏观,越来越大,最终上升到全局层面、整个系统。
中医重合,整合是其根本。
合起来看,越合越活,合到最后融为一体,逼近“真实世界”。
这是因为,事物之间普遍联系,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一个系统。
在解决问题上,其必然是放在一个大系统中考量: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内病外治,外病内治。
根据中医理论,眼睛有病治肝,耳朵有病治肾,鼻咽有病治肺,口腔有病治脾。
更多情形,则是在更大系统中求解,包括:人的自身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
西医在方法上是解剖的、实验的、实证的、统计的、微观的,在联系上仅仅注重有形联系,它更适合单系统单因素简单性情景。
中医在方法上是整体的、经验的、实践的、人文的、宏观的,在联系上既注重有形联系更注重无形联系,并将有形联系和无形联系贯通起来思考,它更适合多系统多因素复杂性情景。
需要指出的是,借助先进仪器,西医只相信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不相信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例如经络,人活着的时候有,人死了的时候就没有了。
因此,西医在实验室里解剖尸体,无论如何是找不到经络的。
中医既相信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更相信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西医重分,在人才培养上注重专才、专科,在组织形态上是集成化的医院。
中医重合,在人才培养上注重通才、全科,在组织形态上是个体化的诊所。
中医根据系统论整体观来开方配伍,此即“君臣佐使”。
中医科出科个人总结1
中医科出科个人总结在中医科圆满完成轮转学习的这段时间里,我深感自己不仅在医学知识与技能上有了质的飞跃,更在中医文化的熏陶下,对生命与健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以下是我此次出科的个人总结:一、知识技能的成长1.中医理论体系的掌握:通过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核心概念,我逐渐构建起中医的理论框架。
这些理论不仅帮助我理解了中医的独特视角和思维方式,也为我后续的临床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临床技能的提升: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参与了大量的中医诊疗活动,从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到针灸、拔罐、推拿等中医特色疗法的实践操作,每一步都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临床实践,我学会了如何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和证候特点,制定个性化的中医治疗方案,提高了自己的临床诊治能力。
3.中药知识的积累:中药学是中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轮转期间,我认真学习了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及配伍禁忌等知识,并通过参与中药处方的开具和药物调配工作,加深了对中药应用的理解和体会。
同时,我也意识到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样重要,必须严格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
二、中医文化的感悟中医不仅仅是一种医学体系,更是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想。
在中医科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中医强调“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以及“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预防思想,这些都让我对生命和健康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同时,中医也注重医德医风的培养,强调医者仁心、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这让我更加坚定了成为一名优秀中医医师的信念。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肯定自己成长的同时,我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比如,在中医理论的理解和应用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临床实践中,有时会遇到一些疑难杂症难以处理;在中药的配伍和应用上也需要更加谨慎和精细。
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中医素养和临床能力。
中医科学性的内涵
中医科学性的内涵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医疗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的科学性越来越受到。
本文将探讨中医科学性的内涵,以及如何保障中医科学性的措施,并展望中医科学性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中医科学性的内涵1、中医科学性的概念和内涵中医科学性是指中医理论和实践所蕴含的具有科学特征的知识和技能。
中医理论体系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导,通过望、闻、问、切等多种方式搜集病情资料,运用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进行分析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
中医的治疗方法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强调个体化治疗和预防保健。
2、中医科学性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特点中医科学性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和道家思想,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技能。
中医的科学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和系统性思维,将人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研究;其次,中医强调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最后,中医疾病的预防和保健,通过调理身体、改善生活习惯等方式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3、中医科学性的内在逻辑和理论基础中医科学性的内在逻辑在于其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自洽性。
中医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作是阴阳两个对立面组成的有机整体。
通过五行养生法,调节人体内五脏六腑的平衡,以达到维持健康的目的。
此外,中医还强调经络学说,认为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沟通内外的重要通道,通过针灸、按摩等方法可以调整经络气血,治疗疾病。
4、中医科学性对于现代医学和生命科学的意义中医科学性对于现代医学和生命科学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中医强调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与现代医学的个体化治疗理念不谋而合,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其次,中医对于疾病的预防和保健思想符合现代医学“预防为主”的观念,对于推动现代医学由治疗向预防的转变具有积极作用。
最后,中医对于生命科学的贡献体现在其对于人体生命过程的独特见解,为深入理解人体生命活动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哲学诠释学视角下的中医典籍翻译
哲学诠释学视角下的中医典籍翻译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数千年的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是世界医学中的一朵奇葩。
中医典籍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对中国医学发展影响深远,是中国医学中最宝贵、最光辉的遗产。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内外医学交流日益增多,中医越来越受到海外医学界人士重视,来我国学习中医药的留学生、进修生也不断增加。
要向海外传播中医文化,真正做到中医药学全面对外交流,实现“中医现代化”和“中医国际化”,让中医药学早日走向世界,中医典籍翻译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中国历史上有着长远的解释经典的传统,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基于诠释学方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的,中医学术的发展史,也可以说就是对古典著作的诠释史。
而就翻译的性质而言,语言学和哲学早已达成共识:翻译即诠释。
从哲学诠释学角度研究中医典籍的翻译,探索如何有效、准确地将中医经典翻译成外文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一、诠释学诠释学是关于理解、翻译和解释的学科,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
从古代诠释学发展到以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及哈贝马斯和阿佩尔等为主要代表,以本体论为主要取向的哲学诠释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诠释学科奠定者伽达默尔在其著作1/ 8《真理与方法》中给诠释学定义为:研讨对文本的理解技术的古典学科就是诠释学。
理解的历史性、文本的开放性和未定视域与视域的融合是哲学诠释学三大重要概念。
哲学诠释学认为翻译即解释,翻译必须基于理解,有理解就有解释,解释是翻译的普遍特征。
哲学诠释学和翻译研究都是探寻意义转换问题,因此能够对翻译研究产生指引作用。
二、中医典籍的翻译1.理解的历史性理解的历史性是哲学诠释学中一个至为关键的概念。
历史性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事实,人是历史的存在,有其无法摆脱的历史特殊性和历史局限性。
我们的理解必须始于筹划熟悉的东西,这种熟悉的东西就是前见。
正是人的历史性决定了人具有前见,任何理解都是带有前见的理解,只有合理的前见才能达到正确的理解和解释。
五行养生中医视角下的五行调理呼吸系统
五行养生中医视角下的五行调理呼吸系统在中医养生学中,五行理论是一种重要的调理方法。
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它们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维持着人体的健康平衡。
呼吸系统是人体重要的机能系统之一,而五行养生在调理呼吸系统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中医视角下,探讨五行调理呼吸系统的方法。
金行调理:以肺为主金行代表了肺系统,调理金行可以增强肺的功能,提升呼吸系统的免疫力。
寒冷的冬季是金行的季节,在这个季节,人们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中医提倡保持温暖,避免过度出汗,可以使用一些温热的药材进行调理,如罗汉果、杏仁、百合等,这些食材有润肺、清热、化痰的作用。
木行调理:以肝为主木行与肝系统相关,调理木行可以平衡肝脏的功能,改善呼吸系统问题。
肝主疏泄,中医认为情绪不良、压力过大等会影响肝的功能,因此,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紧张对呼吸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
可以尝试一些舒缓情绪的方法,如慢跑、瑜伽、冥想等,能够缓解压力、改善肝气郁结的情况。
水行调理:以肾为主水行代表了肾系统,调理水行可以增强肾脏的功能,促进呼吸系统的健康。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是调理水行的重要方法之一,喝足够量的水可以保持呼吸道黏膜的湿润,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此外,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也有助于增强肾脏功能,如柠檬、花椒、辣椒等,这些食物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对呼吸系统健康有积极作用。
火行调理:以心为主火行对应心脏,调理火行可以改善心脏功能,提高呼吸系统的适应能力。
中医强调合理的饮食和作息习惯对于心脏健康的重要性。
建议饮食上保持清淡,减少油腻食物和烟、酒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同时,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时间,注意调节情绪,对心脏和呼吸系统的健康有积极促进作用。
土行调理:以脾为主土行代表了脾脏,调理土行可以增强脾的功能,改善呼吸系统的消化吸收能力。
脾主运化,中医认为饮食不当、过度饮食等会影响脾的功能。
因此,我们需要注重饮食卫生,避免生冷食物的过度摄入,吃一些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粥、小米、山药等,能够帮助脾脏恢复功能,改善呼吸系统的消化吸收能力。
系统生物学方法在中医药研究中的运用
系统生物学方法在中医药研究中的运用【摘要】系统生物学作为21世纪的一门新兴科学,其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与传统的中医学有很多相似之处。
运用系统生物学方法有助于揭示中医证候的科学内涵和开展中药现代化研究。
系统生物学的技术平台为组学,其中蛋白质组学为明确中医证候的本质和中药复方的作用提供了实验方法;相对于基因组学以及蛋白质组学等分子生物学手段来说,代谢组学更加直接、快速和简便,特别是为中医药防治肾脏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系统生物学; 证候; 中医现代化; 蛋白质组学Abstract: Systems biology is a new science of the 21st century,which resembl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n many aspects such as study method and design. Adoption of systems biology approach would do much help for exploring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TCM syndrome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ts technological platforms, such as genomics, proteomics and metabonomics, provide powerful tools for the study of the essence of TCM syndrome and the function of herbal compound recipe. Compared with other molecular biological methods, such as genomics and proteomics, metabonomics method is more direct and more concise, especially for providing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study of TCM therapy in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kidney diseases.Keywords: systems biology; syndrome complex; moderniz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teomics21世纪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面临新的挑战。
从系统生物学和复杂科学视角解读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复杂
正 的理 解 健 康 、 疾病 , 推 进 中 医理 论 研 究 , 提 高 临 床疗 效 为核 心 的 中 医药 学 术 水平 具 有 深远 意 义 。 在 中医 整体 观 / 系统 科 学 观指 导 下 , 通 过 学 科 交叉 , 以 恶性 肿 瘤 、 慢 性 肝 病等 为研 究切 入点 , 探 索 具有中同传统整体思维和个体化特征的可行性研究方法 , 开发符合 中西医 “ 病证结合” 特点的算法 模I 】 = I l 』 , 构建病 、 证发生发展及 中药复方效应 的生物调 控网络 , 深入开展 中医证候及辩证施治 的系统 生物学研究 , 以 期 阐 释 中 医证 候 的 生 物 学 基 础 , 发 现潜 在 的 诊 断 标 志 物 , 阐 明证 候 动 态演 变 机 制 , 并 通 过 建 立 病 证 分子 动态 网络 及 生 物 标 志 物 分 析 方 法 和 病 证 分 子 分 型 的 中药 复方 个 体 化 治疗 评
评 价 的 关联 分 析 方法 ; ② 基于 突 变论 和分 形 维 数 的 中药 疗 效 评 价 方 法 ; ③ 基 于 相 似 匹 配测 度 ; ④ 基 于 叶斯 模 型 的 证 候 疗 效 预 测 评 价 方 法 ; ⑤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 的・ } 1 药 复方 疗 效 预 测 方 法 ; ⑥ 基 于 网络 药 理 学 的 中药 复 方 疗 效 评 价 力‘ 法; ⑦ 基 于 代谢 组 学 分 析 的 中药 复方 证候 疗 效 评 价 方 法 ; ⑧ 病 证 分子 分 型 的 中药 复 方 个 体 化 治 疗 评 价 方法 ; ⑨ 中药 复 方 多 成 分 、 多 靶点 、 多效 腹 和 多 途 径 综 合 作 用 的解 析 方 法 等 。 例 如 , 中 心 基 于 转 录 组 学 构 建 的生 物 r 舣 】 络 分 析 发
作为复杂性科学的中医学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 f C apital N ormal Univers ity2008年增刊(S ocial Sciences E diti on )中医与复杂性问题研究作为复杂性科学的中医学乔 宇摘 要: 人体是一个复杂巨系统,而中医的理论和实践是合乎复杂性科学的。
从复杂性科学的视角重新审视并认真研究中医中药,是现今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必由之路。
应该将中西医统一在复杂性科学系统之内,共同造福于人类,而不应当将中西医对立起来,这违背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原则,不符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关键词: 复杂性科学;复杂巨系统;中医;阴阳五行模型;整体论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08)增刊-0171-05收稿日期2325作者简介乔宇,男,回族,山东济宁人,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北京 )。
复杂性科学是国外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研究复杂性和复杂系统的一门交叉学科。
复杂性科学包括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和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以及混沌论、超循环论等科学理论。
这些理论主要是研究和揭示复杂系统的有关特性,如:非线性、混沌、突现、自组织、非还原性等。
复杂性科学的特点为研究对象是复杂系统,研究方法是定性判断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研究着重于揭示客观事物构成的原因及其演化的历程,并力图尽可能准确地预测其未来发展。
本文旨在讨论人体作为一个复杂巨系统,应当放在复杂性科学的视域下进行研究,而中医的理论和实践符合复杂性科学的要求,应当中西医相结合一起致力于疾病的研究和治疗。
一、何谓复杂性科学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在国际上就逐渐兴起了复杂性的研究热潮。
1984年,在美国新墨西哥州成立了以物理学家盖尔曼(M.G ell -mann )、安德森(P.Aders on )及经济学家阿罗(K.A rr or )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为首的圣菲研究所(Santa F e Institute ,简称SFI ),他们集中了一批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科学家,专门从事跨学科、跨领域的复杂系统、复杂性研究。
个人中医学学习计划
个人中医学学习计划导言中国中医学源远流长,积淀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对人体的整体健康有着独特的认识和治疗方法。
作为一名医学爱好者,我对中医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希望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掌握中医学的理论与技能,为今后的临床工作做好准备。
本文将详细描述我个人的中医学学习计划,包括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和实践计划等。
一、学习内容1.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中医人体结构、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病机学说等,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我将系统地学习这些理论知识,深入理解中医学的独特视角和思维方式。
2. 中药学中药学是中医学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及配伍禁忌等内容。
我将学习各种常用中药的性能特点、功效等知识,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做好准备。
3. 中医诊断中医诊断是中医临床工作的重要环节,包括望闻问切的四诊法等。
我将学习中医诊断的方法和要领,提高诊断技能,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4. 中医治疗中医治疗包括针灸、推拿、拔罐、艾灸等多种治疗方法,这些方法有着独特的疗效,并且对身体没有副作用。
我将深入学习这些治疗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技能,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做好准备。
5.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包括饮食调养、起居调摄、情志调摄等。
我将学习中医养生知识,学会如何通过中医养生保持身体的健康。
二、学习目标1. 深入理解中医基础理论通过系统的学习,深入理解中医基础理论,包括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病机学说等,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2. 熟练掌握中药学知识学习中药学知识,熟练掌握常用中药的性味功效、配伍禁忌等知识,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做好准备。
3. 提高中医诊断技能学习中医诊断方法和要领,提高诊断技能,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4. 熟练掌握中医治疗技能深入学习中医治疗方法,熟练掌握针灸、推拿、拔罐、艾灸等治疗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技能,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做好准备。
5. 学会中医养生方法学习中医养生知识,学会饮食调养、起居调摄、情志调摄等方法,通过中医养生保持身体的健康。
浅谈中医学中的全科医学观念
浅谈中医学中的全科医学观念浅谈中医学中的全科医学观念引言:中医学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医学体系,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使其成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
其中,全科医学观念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贯穿于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中。
本文将从全科医学的概念、来源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一古老而又现代的中医学观念。
一、全科医学的概念全科医学是综合性的医学学科,包含了对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的诊治,强调整体观察和全面考虑,是一种“全人性医学”的理念。
与之相对的是专科医学,专科医学偏重于单一器官或系统的研究,局限了医学的全面性和整体性。
全科医学的概念和发展源于西方医学,但在中医学中也有其独特的表现。
二、全科医学观念在中医学中的来源1. 中医学综合性理论体系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基于对整体的观察和研究,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整体观念等。
中医学强调身体的动态平衡与整体协调,而非简单地局限于某个器官或系统。
全科医学观念在中医学中得以表现是基于中医学独具的整体性思维方式。
2. 观察症状变异在中医学中,同一种疾病可能由于个体差异、环境因素等的影响,症状表现有很大的差异。
中医医生需要综合考察患者的病史、脉象、舌象等多个方面信息,以获取全面的了解,并进行个体化的诊治。
3. 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中医学强调临床经验的积累和传承,这些经验往往是针对具体疾病而获得的,但其中的共性之处却与全科医学观念相符。
通过将不同的病症联系起来研究,发现了很多共性的规律,从而形成了“以一病全面认病,以一方全面治病”的临床方法。
三、中医学中的全科医学应用1. 诊断方法中医学致力于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诊断,包括望、闻、问、切等多种方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神色、体态、语言及其他身体部位的表现,综合分析患者的病理情况。
2. 辨证论治中医学的治疗方法强调因人而异,同样的疾病在不同人身上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和处理方法。
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体质、生活习惯等因素,并根据五行学说等理论,进行个体化的辨证论治。
系统的古中医学读书随笔
《系统的古中医学》读书随笔目录一、内容概述 (2)二、书籍概述 (2)三、正文内容解读 (3)3.1 古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5)3.2 经典著作的解读与分析 (6)3.3 古中医学的临床应用与实践 (8)四、心得体会与感悟 (9)4.1 书中知识的启示 (11)4.2 对自身学习的帮助和影响 (11)4.3 对未来中医发展的展望 (13)五、读书笔记与摘录 (14)5.1 重要概念解释 (15)5.2 经典语句摘录及解读 (16)5.3 难点解析与探讨 (18)六、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 (19)6.1 典型案例分析与解读 (20)6.2 实践应用中的体验与感悟 (21)6.3 案例分析与讨论的问题与思考 (22)七、总结与展望 (24)7.1 对古中医学的系统性理解总结 (25)7.2 对未来中医发展的展望与期许 (26)一、内容概述《系统的古中医学》首先需要对书籍的内容进行概述。
这本书主要探讨了古中医学的系统理论,涵盖了古代中医的经典理论和实践经验。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理论体系。
本书内容结构明晰,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古代中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从总体上来说,此书展现了古代中医从基本理论到临床应用的全过程。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对古人的智慧和努力有了更深的理解。
书中的内容涵盖了对中医理论的解读,如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核心理论的系统阐述。
书中也详细介绍了古代中医的临床实践,包括诊断方法、治疗原则以及药物应用等方面。
这些内容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医的独特魅力,也为我们理解现代中医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书中还涉及到古代中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体现了古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哲学思想。
这些思想对于现代医学仍有启示意义,在掌握这些内容之后,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挖掘古中医学的价值与智慧。
《系统的古中医学》我将从不同角度记录自己对古中医学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书中内容的思考和探索。
二、书籍概述《系统的古中医学》是一本集大成式的著作,它系统地阐述了古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与临床实践。
中医学中的循环系统疾病治疗
中医学中的循环系统疾病治疗中医学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医学体系,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手段。
在中医学中,循环系统疾病是常见的病症之一。
本文将介绍中医学中的循环系统疾病治疗方法及其原理。
一、中医学视角下的循环系统疾病中医学认为,循环系统疾病与人体的气血运行有关。
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通过经络系统运行于全身。
当人体气血运行不畅,或者遭受外界寒邪、湿邪等有害因素侵袭时,就会引发循环系统疾病。
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
中医学通过调理气血运行,改善体质,达到治疗循环系统疾病的目的。
二、中医学循环系统疾病治疗方法1. 中药治疗中药是中医学中常用的治疗循环系统疾病的方法之一。
中药通过调理气血,促进循环系统的正常运行。
常用的中药包括丹参、川芎、黄芪等,它们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作用,对改善循环系统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2. 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学中另一种常用的治疗循环系统疾病的方法。
通过在人体经络上刺激特定穴位,针灸可以调理气血运行,改善循环系统功能。
常用的针灸方法包括穴位刺激、艾灸等。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学中的传统疗法之一,通过对特定穴位进行按摩,调理气血运行,疏通经络。
推拿按摩可以改善循环系统疾病症状,缓解病情。
4. 草药熏蒸草药熏蒸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特殊疗法,通过蒸汽中含有的草药精华,渗透入人体,起到活血化瘀、通络舒筋的作用。
草药熏蒸可以改善循环系统疾病,增强体质。
三、中医学治疗循环系统疾病的原理中医学治疗循环系统疾病的原理是调理气血,改善体质。
中医学认为,气血是维持人体正常运行的重要物质,当气血运行不畅时,就会出现循环系统疾病。
通过调理气血,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循环系统功能。
中医学治疗循环系统疾病还注重病因的辨证治疗。
中医学认为,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内因、外因、情志因素等。
根据不同的病因,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四、总结中医学中的循环系统疾病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按摩等,这些方法通过调理气血,改善循环系统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探析目与脏腑间的相关关系
·理论探讨 ·福建中医药2023 年5 月第54 卷第5期Fujian Journal of TCM May 2023,54(5)基于复杂系统理论探析目与脏腑间的相关关系曹蕾1,刘志臻2,涂劲楠1,何友泽1,李昭蓥1,黄佳1,吴劲松1*(1.福建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福建福州 350122;2.福建中医药大学康复产业研究院,福建福州 350122)摘要:目作为五官之一,与脏腑经络有着紧密关联。
若某一脏腑功能失调,则目受其影响,其视觉功能、目络血脉、颜色均有相应改变;反之,全身脏腑病理变化亦会显现于目。
目窍与脏腑以及脏腑内部之间的复杂关系,具备了非线性、随机性、涌现性、演化性等复杂系统科学的特点。
而复杂系统理论的分析方法可为探明目与脏腑间关系提供新的视角。
为此,笔者拟从复杂系统理论出发,探析目窍与脏腑间的系统科学性,为中医整体辨病诊治体系的构建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目窍;脏腑学说;五轮学说;复杂系统理论;系统科学目,作为百骸九窍之一,是人体与外界环境相互感应的重要器官。
诚如《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言:“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
”[1]395目能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依赖于五脏六腑功能正常和气血津液的滋养。
五脏六腑功能正常,则目得其充养,可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若五脏六腑功能失调,则目不得养,其视觉功能会发生异常[2]。
同时,通过目的诊治也可以反映或影响到五脏六腑的功能,如目诊与眼针疗法。
目与脏腑间存在密切的交互,因此深入探析并阐释目与脏腑疾病的关系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1 目与脏腑理论的研究进展1.1 古代对目与脏腑理论的认识 目为官窍,位居体表,乃五脏六腑之精华所聚。
《灵枢·邪客》曰:“因视目之五色以知五脏……视其血脉,察其色,以知其寒热痛痹”[3]801-802,通过“目”能观察五脏六腑随时变化的情况,表现出各脏腑系统疾病和证候。
1.1.1 目与脏腑间的生理关系 明代医家傅仁宇在《审视瑶函》记载:“大抵目开窍于肝,生于肾,用于心,运于肺,藏于脾。
多元系统理论视域下《伤寒论》文化负载词英译探析
- 234-校园英语 / 翻译研究多元系统理论视域下《伤寒论》文化负载词英译探析江西中医药大学/钟慧 郑鸿翔【摘要】《伤寒论》历尽千年洗礼,依然作为中医学界屹立不倒的经典著作之一,蕴含着从古至今无数中医学家呕心沥血的精华。
《伤寒论》富含的智慧值得我们后代反反复复从多方面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研究。
近年来中医药在国际上的稳步传播和中医药基本术语的规范健全,迫切需要完善各类中医典籍的翻译研究。
《伤寒论》既饱含典型的中医语言文化特色,又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和成文特点。
本文在多元理论视域下,对其的各个译本进行描述性研究,有利于为中医英译事业和中医文化交流传播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多元系统理论 《伤寒论》 文化负载词一、多元系统理论多元系统理论(Polysystem Theory)是由以色列著名学者埃文-佐哈尔(Even-Zohar )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
多元系统理论把翻译和译作与所产生和被阅读的文化语境、社会条件、历史背景等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为翻译研究开拓了一个相当广阔的研究领域。
20世纪末,埃文-佐哈尔的同事图里(Gideon Toury)发展了他的理论,提出“描写性的翻译研究方法论”。
该方法论是将翻译结果视为既成事实,追寻影响翻译过程的社会历史因素以及翻译作品在译语文化多元系统中的功能和地位,并对此进行“全面历时性描述”(comprehensive diachronic description)。
这一描写性的方法适用于对多年以前产生的翻译作品或是不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同一作品的不同译本进行研究。
由于能有效地避免评论者自身所处历史时期的审美期望的干扰,可真正昭示每一个翻译作品的特征和价值。
因此,这种方法可以为《伤寒论》的翻译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
二、伤寒论文化负载词分类及举例1.文化负载词。
不同民族的人具有不同的认知环境,由于各自特殊的宗教信仰,传统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节程中形成了民族间的文化差异,这是产生文化负载词语的根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论视角下的中医学主讲:周雪亮2008年4月11日同学们,孙宏昌同学代表研究生会,请我这个西医来和大家谈谈对于中医学的认识,为大家打打气。
般门弄斧啊!我犹豫再三,还是来了,因为,这样可以为中医的振兴而做出一分努力。
同学们,中医衰微呀,从来没有这么衰微,同学们中间,甚至整个中医界,都弥漫着一种颓废的气氛,许多同学都很迷茫,不知道中医的出路在哪里。
大家都知道,古代印度有个盲人摸象的故事,众人或以为象如树干,或以为如墙壁,或以为如绳索,或以为如扇子,各执一偏,争论不下,最后牵象人忍不住了,告诉了他们象的全貌如何,他们才恍然大悟,知道原来大家都搞错了。
同学们,不知大家用接触过盲人没有,这么愚蠢的,我是从来没有见过的,这个愚言所警示的是视力正常的盲人,由于所面对的事物比较复杂,大家各执一偏,所得有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便犯了睁眼瞎的毛病,同学们,现在的中医,就是那只可怜的象呀。
有什么知识可以给我们一双慧眼,使我们能看清中医的全貌呢,我想就是系统科学。
我们现在强调学习中医要学习中国古代文化,那么,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下,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到底是什么,或者说,我们到底要从中国古代文化中学到什么?实际上,这也正是中医的精髓所在,叫作“求中和” ,陈立夫先生曾经为一本中医书写序言,强调的就是这“求中和” 。
关于这个问题,我思考了许多年。
开始觉得有点可笑,以为老先生读孔孟读多了,后来,我才理解,中国古代文代的精髓就是这和。
现在我国要建设和谐社会,强调的也正是这和字。
邓小平说:“现在我们既要防止左,又要防止右,但主要的还是防止左。
”同学们,防左防右,追求什么?对,和!一个和字,看起来简单,细想起来却很复杂,我们进行中医的临床,所难求的也正是这和。
一和难求呀,疗效不能保证,临床大大痿缩,病人与家属也不那么信任中医了,许多中医医生便没有自信了,同学们学起中医来更是将信将疑了。
一个和字,为什么这么难以理解,难以达到呢呢,我想,是由于没有从适当的角度去看待的缘故。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揽不得磁器活。
”那么,从什么角度去看待这个和字才合适呢,以我看来,这便是系统论。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和强调的是联系的和,联系是和的前提条件,没有联系,哪来调和?而联系,正是在系统中,也只有在系统中才存在的。
万物皆系统,所有联系,都是系统中的联系。
自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至今,现代系统论蓬勃发展,日新月异,至今仍在不断发展完善中,甚至有人宣称,二^一世纪,是系统论的时代。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相互作用,就是联系呀。
联系,就是系统的本质。
万物皆系统,即现实世界中的一切事物均以系统形式存在。
只是有的系统比较简单,我们将其作为一个简单单位看待。
有的系统就非常复杂,被称为复杂巨系统,人体就恰恰是这样的复杂巨系统。
系统的特征是一加一大于二,对于生命来说,生命力就是系统性的表现,就是一加一大于二的部分,就是“有事整体”中的有机,就是吹入泥人鼻孔中的“气”,就是“神”。
《内经》说:“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抟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有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谋谓之虑。
”这段文字和谐优美,但这“两精相抟谓之神”很难理解,现在我们从系统论角度去看待它,就很好懂了,两精相抟就是一加一,大于二就是神。
中医的本质特征是系统性,中医的系统论本质,正是中医最大的科学性所在,也正是中医学能够“早熟”的根本原因所在。
必须注意这里所说的“早熟”不等于落后,《李约瑟文集》中提出一个世界科学演进律,指出了中西医融合的困难。
这种困难,其实就是由于中医的先进的系统论本质决定的。
《孙子兵法》经历了二千多年,仍然是许多国家用军事院校的核心课程,为什么,是因为战车因为长矛吗,不是的,是因为兵法中所展现的系统论本质。
例如“兵熊熊一下,将熊熊一窝”,例如“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兄弟同心,其利断断金”,例如“众志成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以下我们从系统论角度,一起重新来认识一下中医学的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
阴阳: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阴阳是分化系统。
阴阳对立、阳阳互根、阳阴互藏互用、阴阳消长、相互转化,这些都是联系。
五行:金木水火土,土居中央,木火土金居于四方,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有相生相克以正常稳态,有相剩相侮的异常状态。
五行通过生克乘侮表现出系统性。
生克乘侮是什么,联系呀!八卦与六十四卦:《系辞上》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
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雷。
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
易则易知,简则易从。
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
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
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
易间而天下之理得矣。
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风雷相荡,这不是联系吗。
《系辞》这一段文字,就是强调《周易》所研究的就是事物之间的联系,联系的结果,以及如何看待和把握这些联系。
天地人系统:《内经》:“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这是天地人联系,从宇宙巨系统中看待人,看待健康与疾病。
在临床工作中,我发现,刮南风时心衰、心梗、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脑出血、一氧化碳中毒等内科危重病的发生频度,要远远高于吹北风时,为什么?天人相应呀。
南风时气压低,重病者难以适应,会进行反馈调节甚或失稳,于是就易出问题。
人:在中医看来,人是以五脏为中心,经络为纽带,联系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十二节、四肢百骸,所构成的一个复杂巨系统。
中医系统观的特点:重功能,轻形体,重外象,轻内质,所谓揣外以知内,司外以揣内。
中医系统观将人看作一个全息的有机整体。
人是一个典型的耗散结构(参普利戈津《从混沌到有序》),其系统稳定性高的体壮,其系统稳定性低的体弱。
维持正常系统稳态的体健,失去天常系统稳定性的患病。
五藏:中医系统观下对五藏的认识:五藏是历代中医学家将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的成就,通过取类比象的方法,按五行属性进行的分类。
五藏学说强调五藏的象,而不是五藏的形。
象是通过既系表现出来的,是系统的象。
关于五藏,关于六腑,大家可以读读一本书《藏象发生学》。
经络与腧穴:体表的经络,是人体巨系统功能在体表的系统性反应。
经络腧穴是无形的,依附借助于有形的结构存在。
经络以象言,非以形言,经络是有象而无形的。
经络现象依赖于神经系统而存在,没有神经,就没有经络现象。
切断神经,经络现象就消失了。
但经络不是神经,而是以神经为核心的人体巨系统的功能表现。
经络是解剖不出来的。
腧穴是人体巨系统功能在体表的汇聚点。
经络腧穴是神的一种表现形式。
现在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为什么经络可以“决死生处百病”了,因为经络本身就是人体生理病理状态的表现。
所以宋朝窦材在《扁鹊心书》中说:“不明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这里需要再补充一下,实际上,上古中医是非常重视解剖的。
内经•灵枢》:“夫八尺之躯,皮肉在此,其生可切循度量而视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十五日,洞见垣一方人。
……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
《如何理解这一段神奇的故事?我看这是扁鹊学习解部学的生动记载。
《实际上,古人是将五藏与五脏等量齐观的,是将经络也是看作实体的,所以宋朝解剖学研究时说“尽见脏脏经络”,所以清朝王清任作《医林改错》,但医林改错,越改越错,重形体轻外象是根本原因。
为什么《医林改错》又备受重视呢?就是因为王清任舍形取象,在瘀血证的研究上取得了光辉的成就,留下了至今盛行的血府逐瘀汤等瘀血方剂。
经络本是古人对神经血管甚至一些淋巴管、肌腱的认识,后来,经络概念虚化了,变成了联系人体内外的功能纽带,渐渐虚化了。
现在我们来看看,为什么我们还要学习四大经典。
正是因为四大经典很好体现了中医的系统论本质,或者就是在阐述中医的系统论原理,所以我们要学习。
健康:人复杂巨系统正常稳态的维持。
疾病:疾病是人正常稳态的打破与病理稳态的建立维持与演化。
证:证是中医对人体功能系统的健康稳态失稳情况的评诂,包括正常稳态、由正常稳态向异常稳态的迁移过程,以及异常稳态本身,综合了病因、病机、病情、病性、病位、病势等各方面的信息,是中医学在系统论本质下分析认识疾病的病理学概念,是中医诊断的结果,是中医论治的前提。
辨证论治:辨证法是研究联系的科学。
辨证论治是建立在系统观基础上的。
概念辨证论治就是通过对人巨系统内部一些联系的研究而进行系统调节的方法。
掌握了辨证论治,则“万举万当”,不掌握辨证论治,是谓“枉行”。
这掌握不掌握,真掌握假掌握,则在于对中医系统论的领悟。
《内经》说:“知其道者,一言而终,不知其道,流散无穷。
”懂重了中医学理论的系统论本质,再来认识中医问题,用中医方法研究人的健康与疾病,就很容易了。
不懂得中医的系统论本质,要研究和认识中医,还要研究和认识健康与疾病,那可能就会终生而不得其解。
在这一点上,西方医学中有一个系统,经历着与中医学同样的遭遇。
那就是精神病学与精神分析学。
精神病是如何发生的,不是简单地知道了五痉色胺、肾上腺素、多巴胺就可以搞清的,这样研究下去,可能永远也搞不清。
古人说,“凡师尼寡妇之病,必有异于常人者”,还说,“心病还须心药医”,有了奋乃静,有了多虑平,又有几个精神病人被治愈了?从上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便诞生了精神分析学,但至今,人们对精神分析学和弗洛伊德的认识,仍然是见仁见智。
有人评价奥托•兰克说:兰克真是不错,治愈了许多精神病人,但是,他的方法我们难以掌握!同学们,这是“我们”的问题,不是兰克的问题呀!弗洛伊德在《弗洛伊德自传》中就强调,他要建立一个“系统”。
实际上,他的自我本我超我的人格理论,他的意识前意识潜意识的意识理论,正是精美的,行之有效的功能系统模型。
这些系统是运转着的,有一个精神的动力系统在维系推动着个体精神系统的运转,其核心的心理能量便来自于性力,就是力比多。
精神分析的系统模型中的精神动力学与中医系统模型下的病机,是完全相同的概念。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揽不得磁器活。
”同学们,有了系统科学的“金刚钻”,我们就可以揽中医这“磁器活”了,“秀才学医笼中捉鸡”嘛!《庄子•内篇•应帝王第七》:“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
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
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日凿一孔,七日而浑沌死。
”曹础基注:儵忽凿死了浑沌,是“有为”的恶果,反证必须“游于无有”。
同学们,在我看来,这浑沌便是系统,实际上是复杂大系统,而现代系统论中,恰恰有一个关于浑沌理论,可以为证。
浑沌是系统的浑沌,是联系的浑沌,打破了系统,切断了联系,系统消失了,浑沌消失了,只剩下一堆垃圾渣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