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森林水车》教案3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森林水车》教案3

《森林水车》教案教学内容:聆听《森林水车》;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一)师生交流:提问:1、每天早上来上学,同学们彼此之间或同学们和老师都要打招呼问好,你通常会怎样问好?请同学按照自己打招呼的方式示范一下。
(同学之间、见了老师,见了长辈等)2、回忆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歌曲曲名。
(二)出示电脑课件1:(歌谱)复习歌曲《早上好》,请同学们自己选择是加入表演来唱还是走步唱。
(三)出示电脑课件2:(歌谣)1、请同学们自由结合先来熟悉一下词,随意读不限制;2、同样是自由结合来创编节奏读歌谣,老师可以简单的示范一下,再请同学们进行编创。
出示打击乐器,可以在读歌谣时加入打击乐器,也可以不加乐器,而是加动作都可以。
3、进行创编,老师指导;4、分组展示创作成果,老师随时指导。
5、鼓励大家课下还可以为这首歌谣编上不同的节奏,读一读,敲一敲,演一演。
(四)聆听:《森林水车》1、出示电脑课件3:欣赏画面,并向同学们简介一下今天要欣赏的乐曲名、作者、国籍等,让同学们对这首管弦乐曲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2、结合电脑画面初听全曲,让学生注意聆听音乐。
3、初听后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介绍一下水车的外形、用途及作用,然后教师再向大家介绍一下这首管弦乐的创作背景,让学生对这首乐曲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4、复听全曲:请同学们在听后说一说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心情是什么样的?5、结合图片向大家介绍一下欧洲古老的水车,让大家更直观的感受,更进一步体会音乐所表现的场景。
6、复听全曲,让学生用色彩或线条来表现自己所听到的水车声、鸟叫声、流水声、太阳升起的感觉,可以画在课本上所出示的空格中。
(不限制学生,让他们自由想象,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7、画完后,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谈谈自己为什么要这么画?表现的是什么?8、最后再听一遍音乐,请同学们跟随音乐自由表演,自己怎样感受的就怎样表现。
(五)课堂小结:一起再来回忆一下今天欣赏的乐曲,曲名、作者、国籍、演奏形式等,巩固记忆,加深印象。
《森林水车》教学设计

《森林水车》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森林水车》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森林水车》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水车的形态及用途。
2.能哼唱A段主题音乐,感受并说出乐曲欢快的情绪,体验人们愉快劳动的心情。
3.能分辨乐曲“引子ABACA尾声”的结构。
教学重点哼唱A乐段主题旋律。
教学难点分辨乐曲“引子ABACA尾声”的结构。
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同学们好,很高兴认识大家!在之前的音乐课上我们认识了许多的好朋友,今天森林伯伯邀请我们一起去他那里认识一位新朋友,同学们想不想认识他呢?()可是森林伯伯把这位朋友以及他说话的声音藏进了一首歌曲里面,同学们有没有信心找到他?()看来同学们是志在必得,让我们一起仔细听。
(1)教师播放歌曲《森林水车》歌曲播放完了,是谁在召唤我们呢?(水车)他发出的声音是怎样的?(咕噜咕噜咕噜)同学们做的真棒!那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我们的好朋友---水车。
(2)教师播放水车视频,简介水车的形状和功能。
(3)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前奏的旋律就是从管弦乐《森林水车》中借鉴而来的。
教师出示乐曲名称《森林水车》及作曲家艾伦贝格。
2.乐曲欣赏(1)引子部分刚才那首歌曲中水车是用“咕噜咕噜咕噜”与我们打招呼的,那么这首乐曲中水车又是用什么声音与我们打招呼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①教师播放引子前四小节。
谁来模仿一下你听到的声音?()那我们今天就从这()声中开启我们的森林之旅,仔细听序奏部分音乐,想想他在给我们描绘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②教师播放引子音乐。
刚才这段音乐里你听到了什么?乐曲的速度是()情绪是(),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生答)同学们回答的太好了,可是森林清晨这安静优美的景象很快被打破了,水车也快乐的和我们打招呼了,你听……(2)“水车”主题(A)①教师播放主题A。
5.2《森林水车》教案

5.2《森林水车》教案第一篇:5.2《森林水车》教案5.2《森林水车》教案教学内容唱歌《森林水车》教学目标1.能感受并说出乐曲欢快的情绪。
2.能哼唱A主题和C主题,体验人们愉快劳动的心情,并联想水车车轮滚动的形象。
3.能分辨乐曲“引子A B A C A尾声”的结构。
教学过程1.视频导入(1)播放水车的视频,简单介绍水车的形状与用途。
(2)有许多音乐作品都表现了欢快的水车形象。
老师范唱或播放日本歌曲《森林水车》,引导学生听出形容水车车轮转动的象声词是“咕噜咕噜咕隆”,并唱一唱。
(3)老师小结:这首歌曲前奏的旋律就是从管弦乐曲《森林水车》中借鉴来的。
2.初听乐曲(1)《森林水车》和《钟表店》《森林中的铁匠》是世界上三首最著名的描绘性的标题乐曲。
从《森林水车》中我们好像就听到了水车车轮“咕噜咕噜咕隆”转动的声音。
(2)播放全曲,引导学生听辨音乐中表现水车车轮转动的形象。
3.分段欣赏(1)引子①播放引子部分,引导学生从力度、速度和弦乐器的音色中感受引子优美、安静的情绪,从声效模仿中分辨鸟叫和水车车轮转动的形象,联想到安静、优美的森林早晨景象。
②复听乐曲,引导学生随音乐八六拍的韵律轻轻晃动身体。
(注意:八六拍要按二拍子的韵律晃动身体)(2)“水车”主题(A)①播放第一主题。
引导学生听辨出“水车”主题,通过轻快活泼、跳进的旋律,以及连音与顿音的结合使人联想起水车车轮的飞速旋转和人们愉快劳动的心情。
②用la哼唱“水车”主题。
(3)第一插部(B)①播放第一插部(B),引导学生听辨这段旋律是由长笛演奏的。
②复听,引导学生听辨节奏更加紧密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o|好像水车车轮越转越快。
(4)第二插部(C)①播放第二插部(C),引导学生听辨音乐的节奏型是 X X x x|x x x x x|以及随着音乐力度的增强,音乐情绪更加热烈。
②师生共同哼唱第二插部(C),老师弹奏学生演唱,进一步感受水车车轮的飞速旋转以及人们欢快的情绪。
三年级音乐管弦乐《森林水车》教案

三年级音乐管弦乐《森林水车》教案•相关推荐三年级音乐管弦乐《森林水车》教案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音乐管弦乐《森林水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音乐管弦乐《森林水车》教案1教学目标:1、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2、动脑为歌曲编创歌词、动作。
3、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
教学重、难点: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课前准备: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等。
教学过程:一、表演《小瓜棚》1、听录音《小瓜棚》,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带着学生拍手、踏脚(三拍子8小节;二拍子8小节)。
提示:感觉到有什么不同了吗?2、教师范唱,边唱边拍节拍,学生跟着做,心里默唱。
3、听歌曲录音,学生自己拍节拍,小声跟唱。
4、听老师弹琴,学生拍节拍小声唱歌。
5、歌曲熟悉后,可将学生分两组形成小圆圈,按课本右下角“走”的方式,边唱边走。
6、分组编创《上学路上》,边唱边表演。
如果自己感到满意,就在自己的课本上画一朵大红花。
二、聆听《森林水车》1、教师不加任何引导,让学生注意听音乐。
聆听后回答: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心情是什么样的?2、教师结合图片、幻灯片介绍欧洲古老的'水车,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
3、复听音乐,用彩色笔涂颜色或线条表现自己听到水车声、流水声、鸟叫声、太阳升起的感觉。
教师不要限制学生,让学生自由想象,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再谈一谈为什么。
三、编创与活动这是一段歌谣。
可以按课本上的节奏读,可以编创歌谣的节奏,还可以加入打击乐伴奏、表情、动作。
教师可引导学生分组编创,然后各组表演自己编创的不同节奏的歌谣。
歌谣可以处理成渐强、渐弱,表现孩子们走近又走远。
三年级音乐管弦乐《森林水车》教案2教学目标:一、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森林水车音乐教案

森林水车音乐教案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森林水车这首音乐作品的背景和特点;2. 学会欣赏和分析音乐作品,培养对音乐的感受能力;3. 学习音乐欣赏的基本术语和方法;4.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森林水车这首音乐作品的基本知识;2. 能够欣赏和分析音乐作品;3. 学会用音乐的语言和表现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问答的形式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听过古典音乐吗?知道古典音乐的代表作曲家有哪些?是否听说过森林水车这首音乐作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学习状态。
二、学习音乐作品(20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森林水车》这首乐曲,让学生聆听这首音乐作品。
2. 让学生关注乐曲的起始部分,询问他们的感受。
引导他们注意到音乐中的这些元素:乐器的声音、节奏、旋律等。
3. 通过分析音乐的结构,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组织方式,并引导他们发现乐曲中的主题和变奏,让他们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音乐的特点。
4. 向学生介绍《森林水车》的背景和创作意图,讨论作曲家在作品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三、音乐欣赏(20分钟)1. 引导学生聆听这首乐曲,并让他们尽可能多地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这首乐曲的感受和理解,并提取出关键的音乐特点和表现形式。
3. 鼓励学生用音乐的语言和表现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可以通过绘画、写作、朗读等方式来展示。
四、合作探究(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音乐来进行合作探究。
2. 通过分析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等要素,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和美感,提升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3.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合作成果,让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点评,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五、总结反思(10分钟)1. 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对森林水车这首音乐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吗?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你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森林水车音乐教案

森林水车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森林水车的构造和原理;2.学习使用简单的乐器模拟森林水车的声音;3.学习合奏和合唱,培养团队合作精神;4.增强音乐欣赏能力,感受自然之美。
二、教学内容1. 森林水车的构造和原理森林水车是一种利用水力驱动的机械设备,常用于抽水、磨面粉等。
它由水轮、轴、齿轮、曲柄等部分组成。
当水流经过水轮时,水轮开始旋转,带动轴、齿轮等部分转动,最终实现机械工作。
2. 模拟森林水车的声音为了模拟森林水车的声音,我们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乐器,如木鱼、铃铛、手鼓等。
通过不同乐器的组合,可以模拟出水流、水轮、齿轮等声音,再加上合唱或合奏,就可以营造出浓郁的森林水车声音。
3. 合奏和合唱在模拟森林水车声音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合奏和合唱。
合奏可以让学生们分工合作,各自担任不同的乐器,共同演奏出完整的森林水车声音。
合唱则可以让学生们一起唱出旋律,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4. 音乐欣赏通过模拟森林水车的声音,学生们可以感受到自然之美,增强音乐欣赏能力。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们思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如何保护自然环境。
三、教学过程1. 了解森林水车的构造和原理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们介绍森林水车的构造和原理。
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简单的水轮模型,加深对森林水车的理解。
2. 模拟森林水车的声音让学生们自己选择乐器,模拟出森林水车的声音。
可以先让学生们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再进行合奏。
也可以让学生们自由组合,尝试不同的声音效果。
3. 合奏和合唱在模拟出森林水车的声音基础上,进行合奏和合唱。
可以先让学生们分组,每组担任不同的角色,共同演奏出完整的森林水车声音。
也可以让学生们自由组合,尝试不同的合奏和合唱形式。
4. 音乐欣赏通过欣赏自然音乐,让学生们感受到自然之美。
可以选择一些与自然相关的音乐,如《春江花月夜》、《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等,引导学生们思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四、教学评价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观察、听课记录、学生作品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音乐《森林水车》教案

《森林水车》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由德国作曲家艾伦贝格创作的名曲,与《在钟表店里》《森林水车》《森林中的铁匠》并列为三首著名的描绘性标题音乐,音乐形象鲜明生动,描绘了森林的景色和森林中水车的转动声以及人们欢乐的心情。
【教学目标】1、欣赏《森林水车》,,体会乐曲不同部分的表现情绪。
2、模唱乐曲主题,并用不同的形式表现主题。
3、通过聆听想象,提高学生发散性思维,学生正培养确的聆听音乐的习惯【教学重难点】能够听辨《森林水车》中幽静的旋律和欢快的旋律,能够辨认描写水车转动的主题旋律【教具】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律动进入教室(设计意图:通过跟随玩具兵进行曲的节奏走进教室,让学生感受乐曲行进的节奏和速度)二、导入师:(播放流水和小鸟叫声的音频),刚才大家听到了什么声音?你感觉是在哪呀?生:流水声小鸟的叫声仿佛在大森林里。
师:大家听得非常好,伴着岑岑的流水和小鸟的欢叫声我们仿佛来到了一片安静祥和的大森林里。
你们听——清晨,寂静的森林在鸟儿的欢叫声中醒来了。
(播放完整乐曲)生:初次聆听,感受师: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乐曲名字叫做《森林水车》,是由德国作曲家艾伦贝格创作的,在这首作品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描绘性音乐,什么是描绘性音乐,谁能说说?生:回答(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生动的音频,让学生初步进入教学情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形象的记忆描绘性音乐)1、引子部分师:好,那么我们一起来听听乐曲的引子部分(开始的部分)——宁静的森林早晨(播放引子部分),大家想一想,乐曲在这部分为我们呈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生:优美的旋律,小鸟的叫声,森林里的流水声,清晨,小鸟叽叽喳喳的打破了森林中的宁静。
师:你们的词汇真是太美了,老师通过你们的描述仿佛看到了清晨阳光透过树叶星星点点的洒落在嫩绿的草地和野花上,森林里一片宁静祥和。
这段音乐为什么会给我们带来安静祥和的感觉呢?而不是特别激昂澎湃的感觉呢?(再次播放引子部分)生:从乐曲的速度,力度上分析(可以随着老师晃动身体,体会8/6拍韵律)(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生动的视频为学生展示宁静的森林早晨,让学生体会引子部分幽静的旋律)2、主题——A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乐曲的主要部分,在这部分里大家将听到水车的主题,描绘水车的音乐会是什么样的呢?它让你想到了什么?(播放水车主题)生:聆听水车主题回答(活泼欢快)师:为什么这部分带给我们的又是欢快跳跃的感觉呢?(这一部分和刚才的引子部分在情绪、速度和力度上有什么不同?)生:速度快一些,力度会强劲有力好像水车转动溅起的小水花在翩翩起舞水车的轮子在不停的转师:我们就跟着快乐的小水花一起唱一下这个主题生:用“la”模唱水车主题(小脊柱直起来,小嘴巴空出来,小声音轻起来)师:这段音乐多次的在乐曲中出现,你们能听出来吗?你听到这个旋律的时候可以举手示意一下。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森林水车》教学教案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森林水车》教学教案森林水车》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授XXX音乐五年级上册音乐《森林水车》。
二、教材分析:这首歌曲分为两个部分,旋律明快、节奏轻快,表达了一种愉快的心情。
第一部分通过问答引出歌曲的主题——森林水车,第二部分用拟声词来表现水车的运转。
三、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比较沉稳,需要运用各种音乐表现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研究积极性,提高音乐课堂效率。
四、教学目标:1.能够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出歌曲愉快的情绪。
2.认识并演唱顿音记号和变化音级,感受其音效。
3.运用各种方式聆听,在愉快的歌声中,感受体会劳动的快乐。
五、教学重点:能够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出歌曲愉快的情绪。
视唱歌曲曲谱。
六、教学难点:能准确的视唱歌谱,认识顿音记号和变化音级,准确的演唱出来。
七、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等。
八、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播放《森林水车》的欢快乐曲,带领学生进入教室。
二)创设情境导入:1.播放管弦乐《森林水车》引子部分。
2.初听歌曲《森林水车》。
3.导入课题。
三)初听:学生听到了什么?四)新授:1.简介水车。
2.用声音和动作模仿表现水车工作声音。
3.讲解顿音记号及其唱法。
4.学唱歌曲第二乐段。
师:同学们唱得真好,水车欢快的咕噜声吸引来了一群小朋友,他们也唱起了愉快的歌,我们来听听他们唱的歌曲。
听第二乐段,随琴唱一遍歌词(强调休止符)。
再跟着琴来演唱一遍(强调声音含蓄轻快)。
随音乐演唱第二乐段(强调春天即将来临的情感处理)。
随音乐分角色演唱第二部分。
师:同学们的歌声真美,老师很想和同学们再来合作一次,这次老师来表演水车,你们来演唱小朋友的歌,可以吗?6.学唱歌曲第一乐段。
初听:随图形谱听出几个乐句。
听歌曲的第一乐段,听听第一乐段是由几个乐句组成的?复听:看看这四个乐句之间旋律起伏有哪些变化?又给大家带来怎样的感受呢?再听:这3个升记号是什么音呢?又给大家带来怎样的感受呢?解决演唱变化音。
小学音乐人音四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6课水上的歌-《森林水车》教案

《森林水车》音乐教案
教学目的:
(一)情感态度:感受轻快、活泼的管弦乐《森林水车》,抒发他们热爱自然、迎接美好未来的心情。
(二)过程与方法:简要认识水车,了解作者创作背景,聆听欣赏管弦乐曲,为乐曲中所表达的形象创编动作。
(三)知识与技能:能听辨出乐曲中的乐器,能为乐曲所描绘的动物,水车形象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在创编活动享受创造性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聆听、晟受乐曲所表达的感情,听辨和简要了解乐曲中所用的乐器。
难点:为乐曲创编动作。
教学准备:多媒体,图片,音频,板书教学过程设计:。
五年级森林水车教案

五年级森林水车教案【篇一:《森林水车》教学设计】《森林水车》音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听赏乐曲《森林水车》,感受乐曲主部与插部不同的音乐形象。
2.能感受并说出乐曲欢快的情绪。
3.能哼唱a主题和c主题,体验人们愉快劳动的心情,并联想水车车轮滚动的形象。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1、播放水车的视频,简单介绍水车的形状与用途。
2、如果班里有农村的学生,可请他们介绍水车的作用。
3、播放全曲,引导学生听辨音乐中表现水车车轮转动的形象。
二、听赏乐曲主部主题a1.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学生感受主题音乐形象,边听边看曲谱(黑板或投影上有主题曲谱)。
教师提问:(1)主题a的节奏是舒缓的还是密集的?(比较密集)(2)主题a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小提琴)2.再次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并提问:主题a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回答。
3. 再次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要求学生进一步熟悉主题旋律。
4.完整欣赏(1)播放全曲,引导学生分辨“水车”主题出现的次数。
(三次)(2)复听乐曲,引导学生用字母卡片随音乐排序。
(引子a b a c a尾声)5.表演小结老师可引导学生为“水车”主题编创律动,并在老师指导下随“水车”主题做律动表演。
插部一和插部二的旋律可随音乐轻轻晃动身体表现。
在愉快的音乐声中结束本课。
【篇二:《森林水车》】《森林水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用视唱法学唱歌曲《森林水车》。
2 掌握顿音的唱法,学会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3 通过对《森林水车》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春天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学会用轻快,活泼,跳跃的声音演唱。
教学用具:电子琴、班班通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1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水车吗?在哪里见过,请同学们来说一说。
生:古渡口、观音山。
师:那你们看到的水车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组水车图片,请同学们动动脑筋,猜一猜他们的用途。
师:来看大屏幕,先看第一幅,长长的管道,想一想这是干什么用的生:对了,灌溉禾苗土地用的,来下一幅。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五单元 唱歌 森林水车|人教版 (3)

森林水车教学目标:1.能够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出歌曲愉快的情绪2.掌握顿音记号的演唱方法3.对歌曲第一部分升记号的演唱,和附点节奏的把握教学重点:对歌曲的情绪理解到位,掌握歌曲的重点节奏和强弱对比教学难点:对歌曲第一部分升记号的演唱,和附点节奏的把握教学过程:导入:(1)创设情境1.师:带同学们去神秘的大森林里游玩一番。
现在我们来到了森林的入口。
一棵棵大树枝繁叶茂,像巨伞一样高高耸立,远远望去,就是一片绿色的海洋。
老师发现了一个隐藏在森林深处的声音,这个声音老师想用歌声的方式来传达给你们,你们来猜一猜好不好?(唱《森林水车》)好,有没有同学猜出来这是什么声音?这正是水车发出来的声音2.解决重点模仿水车的声音:咕噜咕噜咕隆学生学会之后这条旋律的基础上稍作变化加入了顿音记号,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顿音记号我们应该怎么样来演唱,加上顿音记号正确演唱。
出示课题:水车的声音啊美妙动听,我们刚才学习的水车旋律其实是来自于一首好听的歌曲,它的名字叫做——《森林水车》。
•新歌教授(1)初听:思考一下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听,师做声势动作)生:....师:你是怎么划分的?生.....师:第一部分讲述的是在森林里一直听到一种神秘的声音,在探寻着这个声音于是老师给第一部分起了一个名字做做森林,第二部分呢在仔细的聆听下终于找到了声音的来源,原来是水车在工作时发出的声音。
老师想请同学们给这个部分取一个名字你们觉得叫什么合适呢?(水车)(板书两部分)(2)复听,感受两段情绪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再次聆听这首歌曲,聆听的同时用你们的身体动作跟着老师感受一下这两部分的情绪有何不同?(5)学习歌曲第一部分①找出歌曲#记号在哪里,有几处,学习#记号处歌谱②完整学唱第一段歌谱③带词完整演唱第一部分(6)学习歌曲的第二部分①这段水车在转动的时候都跟着一个什么记号?(顿音记号),顿音记号让水车的车轮转动更加有力。
②出示旋律线请同学们伸出手跟着水车一起转动,体会一下这种感觉)师:同学们有没发现最后它的旋律线断了?这是因为这里出现了休止符,那这个地方的休止符我们要用“声断气连”的方式来演唱,虽然声音停了但是不能往下掉气息要保持住。
欣赏聆听课《森林水车》教案

聆听课《森林水车》教案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乐曲森林水车,感受森林时而宁静,时而热闹的景象,团结友爱并热爱大自然。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故事,图形谱,律动,铝板琴演奏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熟悉水车形象及主题,感受音乐。
3、知识与技能目标:记忆乐曲主题“欢乐水车”,并随着主题音乐敲奏。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能对所听音乐,表达独立的感受和见解,为激发这一学段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应用综合手段,如故事,游戏形式让学生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在玩中体验创造,通过亲身体验进行有效的学习时特别需要老师的帮助,从音乐本身和其思想内涵上引导学生,使他们的内心与作品产生共鸣。
教材分析:《森林水车》是德国作曲家艾伦贝格创作的一首非常适合小学生欣赏的标题性管弦乐曲,其音乐形象鲜明,旋律流畅活泼,深受人民喜爱。
本首乐曲是序奏ABACA尾声式的回旋式曲式结构。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能够分辨乐曲水车的主题旋律教学难点:跟随主题音乐用铝板琴敲出简单的旋律音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电钢琴铝板琴彩色贴纸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创设情境。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你们想去么?瞧列车已经来了,让我们赶紧上车吧!(播放主题旋律做律动)2、孩子们,请下车吧,看列车把我们带到了大森林里,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密密的树林,照在我们的身上,听潺潺的流水拍打着岸边的石头,在这迷人的大森林里,小鸟也忍不住动情歌唱,可爱的小鱼在水中嬉戏。
咦?那是什么?一个大大的圆圆的东西,工作时发出声音,这是什么呢?——水车。
(老师讲述水车的用途)3、让我们来听听,水车工作时发出怎样的声音呢?(播放水车声音)谁来模仿水车工作时的声音呢?——空空。
节奏练习:我们来看一条节奏X X|X X|X X.X|X X|同学们,轻轻的来打一下这条节奏,并模仿水车的声音再来打这条节奏。
二、教学体验,作品欣赏。
森林水车教案

森林水车教案森林水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森林水车的概念、组成和运行原理。
2.认识森林水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注重环保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掌握森林水车的组成和运行原理。
2.了解森林水车在环保与可持续利用方面的价值。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明白森林水车的运行的基本原理。
2.让学生认识森林水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价值。
四、教学内容第一部分:自然环境引入1、引导学生思考:“在大自然中,为什么水总是往下流?”2、以图片、实物和动画等形式,让学生感受自然环境中的水资源的分布、流动和变化。
第二部分:什么是森林水车1、通过图片、实物、视频等介绍森林水车的结构和用途。
2、让学生参观学校附近的森林水车,观察其结构和过程。
第三部分:森林水车的原理和运作1、通过形象化的图示和动画,让学生了解水车的原理。
2、让学生自己搭建小型的森林水车,并亲自操作实践。
第四部分:森林水车的环保和可持续利用1、通过课堂讲解,让学生了解森林水车在环保和可持续利用方面的价值。
2、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深入了解森林水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五、教学手段1.讲解法:通过课堂讲解,让学生了解森林水车的概念和基本知识。
2.实验法:通过搭建小型森林水车和亲自操作实践,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其原理和运作过程。
3.参观法:通过参观现实中的森林水车,让学生现场观察、模仿和体验。
4.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深入了解森林水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六、课堂设计课堂活动1:引入——自然环境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在大自然中,为什么水总是往下流?”让学生反思人类的环境负担和大自然间的平衡关系。
课堂活动2:学习——什么是森林水车教师通过多媒体和实物介绍森林水车的概念、组成和作用等基本知识。
并通过现场实地参观,让学生亲见和体验其过程。
课堂活动3:实践——森林水车的原理和运作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搭建小型的森林水车,并亲自操作实践。
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水车的原理和运作过程。
一起学习《森林水车》管弦乐: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一起学习《森林水车》管弦乐: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一、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森林水车》管弦乐曲,教学目标有:(1)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让他们能够感受乐曲中蕴含的美好情感和精神内涵。
(2)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让他们能够在演奏过程中体现乐曲的美感和感染力。
(3)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爱上音乐,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些生动有趣的事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比如介绍乐曲的背景、作者以及乐器演奏等课外知识,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2)欣赏乐曲教师要鼓励学生认真聆听乐曲,并对乐曲中的乐器、节奏和旋律等方面进行感性理解和感受。
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可以结合图像、文字、影像等多种形式来进行课堂讲解和解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美感鉴赏能力。
(3)学习乐曲在学习乐曲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掌握乐器演奏的基本原理和技巧,例如正确的吹嘴型、正确的手指位置以及节奏感等等。
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练习乐曲,比如对乐曲进行分段练习、反复强调重要部分等等。
(4)展示演奏在学生掌握乐曲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选拔一些学生进行演奏展示,激发其他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同时在演奏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创意,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感染力。
(5)音乐思考在展示演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思考,让学生对自己的演奏过程进行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找到提高自己水平的方法。
同时教师自己也应该进行思考和总结,找到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能力。
三、教学体会在教学《森林水车》管弦乐曲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音乐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和作用。
音乐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此,在教授音乐课程时,我们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力量。
小学音乐人教五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五单元八音盒-森林水车教案

《森林水车》教案一、类型:唱歌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森林水车》,感受歌曲中的变音记号,掌握顿音记号的唱法。
过程与方法:采用分段教学,聆听与演唱相结合,动作创编、小乐器伴奏等方法让学生更好的体验音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森林水车》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春天的思想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歌曲中的变音记号。
难点:歌曲中模仿水车的声音部分顿音的唱法。
四、教材分析:《森林水车》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上册,五单元第二课,是一首唱歌课,歌曲清新、活泼,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问答引出歌曲的主题一一森林水车。
第二部分用拟声词来表现水车的运转,全曲用明快的旋律和轻快的节奏表达了一种愉快的心情。
五、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需要运用各种音乐表现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音乐课堂效率。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今天老师请大家听一首歌,听完请同学们说一说你都听见了什么?生:森林、水车、春天设计意图:通过设问与聆听相结合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让学生快速的融入到课堂中来。
(二)、新授1、复听音乐,请同学们边听边仔细观察歌谱,歌曲可以分为几段?歌曲是怎么形容水车转动的声音?2、用“噜”模唱。
3、学唱第一乐段:①请同学们观察歌谱,说一说这一乐段有几个乐句,旋律进行有什么特点?②请同学们跟琴唱一唱第一段的简谱。
③纠正歌谱中的变化音,注意乐谱中倒数第二小节的七度大跳的演唱。
④请同学们试着填词演唱这一乐段,注意吐字清晰,以及每个乐句句尾长音的时值要唱满。
设计意图:反复聆听与模唱达到练声效果,再通过歌谱的学习,解决教学重点。
4、学唱第二乐段:①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思考:这个乐段有几个乐句?它的情绪与第一乐段有什么区别?②同学们认识这个(▼)记号吗?它的名字是什么?应该如何演唱?请唱一唱有顿音的乐句注意顿音处要吐字清晰、有跳跃感。
③请同学们挥拍完整演唱这个乐段的歌谱,注意节奏、音准,,倒数第二小节的休止符,要及时停顿。
森林水车音乐教案

森林水车音乐教案森林水车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了解和认识森林水车音乐的历史和背景知识。
2. 能够欣赏和感受森林水车音乐的美妙之处。
3. 能够通过自己的创作和演奏,展示对森林水车音乐的理解和表达。
二、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森林水车音乐作为导入,激发学生对该音乐的兴趣。
2. 了解和认识森林水车音乐的历史和背景知识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了解森林水车音乐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在农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 欣赏和感受森林水车音乐的美妙之处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不同版本的森林水车音乐,让学生欣赏和感受其中的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
4. 创作和演奏分组进行创作和演奏活动。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种乐器或声音来模拟森林水车音乐中的不同元素,如水的声音、水车的声音、鸟的鸣叫等。
然后,学生们按照自己对森林水车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进行演奏。
5. 展示和评价各小组轮流进行演奏,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建议,鼓励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音乐表达能力。
三、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对森林水车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等。
2. 演奏评价:对学生的演奏进行评价,包括演奏技巧、协调配合等方面。
3. 自我评价:学生们可以对自己的创作和演奏进行自我评价,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森林水车音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并通过创作和演奏展示了对该音乐的理解和表达。
同时,学生们在团队合作和自我评价能力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为了更好地教学效果,可以增加相关音乐知识的学习,并鼓励学生多多参与音乐活动,提高个人表演能力。
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1《森林水车》教案

教学板块
教学过程
四、课堂小结
1、完整聆听
师:演演我们今天听到的乐曲吧!
2、师生再见
板书设计
《森林水车》
速度
情绪
序奏
慢优美A慢优美B快
欢快
C
快
欢快
图谱
教学反思
我以节奏为契机,舞蹈为主线,让孩子们在感知节奏的同时,加以律动体验。在乐曲中、在律动中,孩子们的的节奏感得到锻炼。进而分段聆听,感知各段的情绪的不同。在课的最后加入乐器创编,学生在充分感知音乐的基础上,对于乐曲节奏一基本掌握,他们能在乐曲中提炼或插入合适的节奏,让乐曲润色,让自己的乐感得到创作上的提升。
师:听着音乐,画着画你想象到什么?
(4)聆听B段
师:听着这段声音,你能感受到水车的转动吗?(律动)
(5)聆听画B图谱
师:画画路线
3、聆听C
(1)初听
师:接着听听,这段速度、情绪又发生什么变化?
(2)复听(律动)
师:跟我做做!
(3)三听
师:你们脑海里有什么画面?
(4)四听
师:做做你们喜欢的动作。
4、聆听B1
3、图片导入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水车有什么作用?
教学板块
教学过程
二、聆听音乐
三、学唱歌曲
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非常的投入,发散思维,回答问题积极
孩子们学习兴趣浓厚,参与度高,充分发挥了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学互动
1、聆听序奏
(1)初听
师:今天老师带来的乐器就是和水车有关,请听《森林水车》,听听你都听到什么声音?
课题
《森林水车》
课时
2
总课时数
第一课
学
情
小学音乐森林水车教案

小学音乐森林水车教案【篇一:《森林水车》教学设计】《森林水车》音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听赏乐曲《森林水车》,感受乐曲主部与插部不同的音乐形象。
2.能感受并说出乐曲欢快的情绪。
3.能哼唱a主题和c主题,体验人们愉快劳动的心情,并联想水车车轮滚动的形象。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1、播放水车的视频,简单介绍水车的形状与用途。
2、如果班里有农村的学生,可请他们介绍水车的作用。
3、播放全曲,引导学生听辨音乐中表现水车车轮转动的形象。
二、听赏乐曲主部主题a1.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学生感受主题音乐形象,边听边看曲谱(黑板或投影上有主题曲谱)。
教师提问:(1)主题a的节奏是舒缓的还是密集的?(比较密集)(2)主题a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小提琴)2.再次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并提问:主题a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回答。
3. 再次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要求学生进一步熟悉主题旋律。
4.完整欣赏(1)播放全曲,引导学生分辨“水车”主题出现的次数。
(三次)(2)复听乐曲,引导学生用字母卡片随音乐排序。
(引子a b a ca尾声)5.表演小结老师可引导学生为“水车”主题编创律动,并在老师指导下随“水车”主题做律动表演。
插部一和插部二的旋律可随音乐轻轻晃动身体表现。
在愉快的音乐声中结束本课。
【篇二:三年级上音乐教学设计-森林水车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的:1 学唱歌曲《森林水车》。
2 掌握顿音的唱法,学会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3 通过对《森林水车》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春天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学会用轻快,活泼,跳跃的声音演唱。
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磁带、多媒体。
教学过程:师:同学们,春天来了,老师带领你们走出校门,投入春天的怀抱,走进森林,感受森林的窃窃私语,让我们立足于山、水、森林间,聆听和唱响《森林水车》之歌吧二导入新课(示范法、练习法)发声练习1=c--f 4/41 2 3 4 5 - |5 4 3 2 1 -||教师示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水车》教案
一、说教材
《森林水车》是一首二二拍的歌曲,是一首带标题的描绘性作品,是德国音乐家艾伦贝格的代表作品,是曲作者到森林里去游玩,看到森林里的水车及优美的景色而即兴写成。
作品采用回旋曲式结构,全曲的结构是引子及程式部组成,音乐清新流畅,欢快活泼,充满童趣,给人以跃跃起舞之感觉,是一首深受儿童喜爱的音乐作品。
二、说学情
初一的学生正处在一个过渡的时期,学生的智力和感知能力不断的提高,记忆方法和学习技巧也明显增强。
但由于个体的发展不平衡,部分学生自觉性差,但表现欲望强,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多关注个体、多正面引导,提高他们的积极性,给他们一个被关注的机会。
从而更充分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多的感受音乐所带来的魅力。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在反复聆听、歌唱中学会唱这首歌曲以及关于本课的音乐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作者的音乐风格,感受歌曲愉快的情绪。
2、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甜美、圆润的声音、正确的方法***。
3、情感态度目标:充分感受到深森林的美景所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对音乐、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是:
1、使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妙,感受音乐形象,并通过体态律动、诗歌童话故事创作、愉快的情绪反映等途径表现出对《森林水车》这首音乐的理解。
2、能用自制的打击乐器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融合到音乐中并为之伴奏。
教学难点是:
发挥音乐特殊的音响方式,并通过创编、表演活动,感受音乐形象,提高学生对音乐的体验感受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等。
四、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贯彻以审美能力为核心的指导思想,懂得***不是目的,要把培养情感和审美渗透到音乐之中。
本节课我将采用绘画、诗歌等途
径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陶冶情操。
五、说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请同学们观察我们的教室,指出一些东西的方位,如窗户在哪里等,并观察东西的颜色、数量。
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还记不记得东西的方位,讲一讲。
倾听周围环境发出的声音,播放水流声、小鸟的叫声及新课《森林水车》音乐。
3、请同学们睁开眼睛,讲一讲听到的各种声音,并想象早晨的森林里非常热闹的情景。
这样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方位感,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自然地融入到欣赏的音乐中,进入音乐情境,产生兴趣。
4、谈话引入森林的早晨,请同学们用自制的打击乐器模仿森林里鸟儿的声音、水声、风声等自由创编。
5、教师小结,欣赏音乐。
请同学们听一听音乐,看一看画面,感受美的画面和音乐。
6、介绍《森林水车》音乐的特点。
7、播放音乐,学生欣赏,用简单的图画表现出音乐的形象。
目的是1、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
2、通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使学生产生视觉美、听觉美,感知音乐形象,提高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8 、学习歌曲,在学习歌曲之前我会准备两条练声曲,为更好的学习歌唱做准备。
A 、先听歌曲《森林水车》让学生熟悉旋律,初步体会和感受音乐,激发学生。
B 、介绍作者:了解歌曲的作者、以及创造背景、主要作品。
C 、老师示范唱旋律,学生跟琴哼唱,师生互动,老师打拍子学生视唱。
D 、学***曲这个环节我采用听歌、教唱、讨论等方法,联系2/2拍节奏。
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E 、男女生互动。
F 、老师点评,对学生予以肯定,同时指出不足指处。
G 、在一次聆听歌曲。
《让学生用笔简单的画出旋律线》
9 、艺术处理:提出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感受音乐:
(1) 这首歌曲的曲式结构怎样?音乐的速度是什么样的?(让学生结合词、曲的特点,谈一谈为什么用这样的速度来表达)
(2)歌曲演唱的力度是什么样的?(你认为歌曲应该用哪种力度表现最合适)
(3)应该用怎样的情感才能恰当的表达歌曲的情绪?
(4)你喜欢这首歌曲吗?为什么?(谈谈对这首歌的感受)
10 、在教师钢琴伴奏下,全体学生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森林水车》。
六、小结:大自然是一首歌,大自然是一幅画,是一首永远写不完的诗篇。
大自然属于你,属于我,属于我们大家。
希望同学们能珍惜美好春光,愉快学习,健康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