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旧事》教案
《荷塘旧事》教案设计

《荷塘旧事》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培养对荷塘景色的认识和兴趣。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观察和描绘荷塘景色。
1.2 教学内容介绍荷塘的生态环境和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荷塘景色,发现荷塘的独特之处。
1.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手段,引导学生观察荷塘景色。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荷塘的看法和感受。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观察力,评估学生对荷塘景色的认识和兴趣。
第二章:荷塘的生态环境2.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荷塘的生态环境,包括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等。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2.2 教学内容介绍荷塘的生态环境,包括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等。
引导学生了解荷塘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
2.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手段,引导学生了解荷塘的生态环境。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保护荷塘生态环境的方法。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对荷塘生态环境的理解程度,评估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第三章:荷塘与传统文化3.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荷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学价值。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荷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学价值。
引导学生欣赏与荷塘相关的文学作品。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朗读等手段,引导学生了解荷塘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对荷塘在传统文化中的认识程度,评估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四章:荷塘的保护与利用4.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荷塘的保护和利用现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引导学生思考荷塘保护与利用的方法和措施。
4.2 教学内容介绍荷塘的保护和利用现状,包括荷塘生态旅游、荷塘农业等。
引导学生了解荷塘保护与利用的方法和措施。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案例分析等手段,引导学生了解荷塘的保护和利用现状。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荷塘保护与利用的方法和措施。
《荷塘旧事》教案

《荷塘旧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荷塘旧事》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荷塘的深厚感情。
(2)学习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掌握课文中描述荷塘景色的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家乡荷塘的热爱,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荷塘旧事》的阅读与理解。
(2)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描写荷塘景色的方法与技巧。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作者情感的抒发。
(2)如何描绘具体的荷塘景色。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荷塘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
2. 朗读教学法: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荷塘图片、音乐等。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挂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荷塘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荷塘的美景。
(2)播放荷塘音乐,让学生感受荷塘的宁静。
(3)教师简介课文《荷塘旧事》的作者及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与书写。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描写手法有哪些?(2)小组代表发言,总结讨论成果。
4. 讲解分析(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与分析。
(2)重点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及描写手法。
5. 朗读练习(1)学生齐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
(2)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课文的魅力。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掌握与运用。
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以“我心中的荷塘”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
六、教学拓展1. 欣赏其他描写荷塘的文章或诗歌,如《荷塘月色》、《咏荷》等,感受不同作者对荷塘的描绘和情感。
《荷塘旧事》教案设计

《荷塘旧事》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荷塘旧事》的作者、背景及文学价值。
分析并掌握文章中的重要文学手法和修辞技巧。
提高学生对散文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情感表达等手法,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荷塘的深情厚意,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简要介绍《荷塘旧事》的内容,包括作者、背景及故事梗概。
强调课文中的重要细节和情感描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2 词语解析分析并解释文章中出现的生僻词语和成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意。
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推测词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文学手法的鉴赏。
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提升自己的写作技巧。
3.2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细腻的心理描写。
分析并掌握文学作品中独特的修辞手法。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通过小组讨论、写作练习等互动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音频和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利用网络平台,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交流机会。
第五章:教学评估与反馈5.1 评估方法通过课堂讨论、写作练习和期中期末考试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采用学生自评、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5.2 反馈与改进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其优点和不足,鼓励其持续进步。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第六章:教学步骤6.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荷塘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对荷塘的印象。
简要介绍《荷塘旧事》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6.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记出生僻词语和难以理解的部分。
《荷塘旧事》教学设计

《荷塘旧事》教学设计《荷塘旧事》教学设计1认识本课的14个生字,学会8个生字;理解文章中的成语,并学会用成语说话。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能够根据提示练习给课文分段。
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人类纯朴的爱。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对小伙伴们性格的理解。
请同学们回忆自己从小到大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困境,以及当时是怎样走出困境的。
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请同学们回忆自己从小到大在生活中有哪些难忘的往事。
2、有一个人在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在荷塘也发生了一件难忘的事,今天我们来学习《荷塘旧事》二、初步了解课文。
请同学们把书打开自己出声朗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音画出来。
三、汇报学习生字、生词的情况。
学生根据预习情况互相交流学习生字。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熟读课文,结合课后问题进一步预习课文。
第二课时一、回忆课文内容。
请同学们自己默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自己默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读完了这篇文章,哪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3、同学们在来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大自然和谐的美是什么样的?4、我们上学期也学到了一篇有关荷塘的文章还记得那个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的吗?5、作者都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来描写荷塘的?6、这个地方美如仙境,但这是作者难忘的主要原因吗?那是个什么原因。
7、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当是作者遇到了什么危险?8、结合你同学们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被水淹的了解。
9、小朋友们是怎样做的呢?三、情感升华。
我们再来看这个中心句,学完了文章你对它又有了哪些新认识。
四、布置作业。
请你做个小调查,看看你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童年的乐趣是什么,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荷塘旧事》教学设计21、认识本课的14个生字,学会8个生字;理解文章中的成语,并学会用成语说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3、能够根据提示练习给课文分段。
课文《荷塘旧事》的教案设计方案两个

课文《荷塘旧事》的教案设计方案一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荷塘旧事》。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掌握基本的词汇和语法结构。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荷塘景象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感知荷塘的美景。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荷塘景象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描述和修辞手法。
(2)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表达和创作。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荷塘旧事》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3. 教学卡片、黑板等教学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荷塘的美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与荷塘相关的课文,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荷塘旧事》,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查阅相关资料,解决自身遇到的问题。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答课文中的疑问。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探究学习:(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5.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荷塘美景的画。
2. 结合课文,写一段关于荷塘的作文。
3.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课文《荷塘旧事》的教案设计方案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荷塘旧事》。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掌握基本的词汇和语法结构。
课文《荷塘旧事》的教案设计方案两个

《荷塘旧事》教案设计方案一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荷塘旧事》。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荷塘的热爱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学会通过描写方法,表达自己对某一景物的喜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3)培养学生珍惜美好时光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学会生字词。
2. 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对荷塘的热爱之情。
(2)运用描写方法,表达自己对某一景物的喜爱。
三、教学准备:1. 课文音频。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
3. 生字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音频,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荷塘的认知。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巩固学习。
(3)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荷塘的热爱之情。
3. 小组讨论:(1)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各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
4. 实践活动:(1)让学生运用描写方法,表达自己对某一景物的喜爱。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5. 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要珍惜美好时光。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
2. 运用描写方法,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景物的短文。
3.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荷塘旧事》教案设计方案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荷塘旧事》。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荷塘的热爱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小学五年级语文《荷塘旧事》教案范文借鉴7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荷塘旧事》教案范文优秀7篇《荷塘旧事》是一篇回忆性的写景叙事散文。
文章中多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渲染了荷塘的美丽景色。
其中,还叙述了发生在荷塘里让深深铭记在心的一件往事。
通过美景旧事,抒发了赞美自然,赞美人类纯朴的爱的思想感情。
下面是本文整理的7篇《小学五年级语文《荷塘旧事》教案范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六年级上册《荷塘旧事》学案篇一一、教材简析《荷塘旧事》是一篇回忆性的写景叙事散文。
文章中多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渲染了荷塘的美丽景色。
其中,还叙述了发生在荷塘里让深深铭记在心的一件往事。
通过美景旧事,抒发了赞美自然,赞美人类纯朴的爱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设计上,我认为首先应该让学生感知全文,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此基础上突出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把握住“自然之美”和“人性之美”的和谐统一,然后在这条主线上让学生进行合理恰当的拓展和迁移,使文章的主题得以升华,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深深思索,使之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教育。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字词积累。
(2)、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3)、体会赞美自然、赞美人类淳朴的爱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感悟能力。
3、情感目标:感知自然美和人性美的和谐统一。
4、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纯朴善良的高尚品质。
三、重点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四、难点对小伙伴们性格的理解。
体会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二)检查预习情况1、出示词语,让学生说说针对这些词语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地方?2、你们知道本文主要讲了什么事么?能不能用文中的句子来概括全文呢?出示中心句,读一读,由学生针对这一句来质疑。
(三)初读荷塘美景,感受大自然和谐的美1、师配乐范读课文2—4自然段,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荷塘的景色。
2、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荷塘?3、说了这么多词,最能表达这荷塘景色的还是一个字,那就是-----(美)板书美4、请同学们也来仔细地读读课文的2—4自然段,看看是怎样描写出荷塘的美的?生自由读,边体会。
《荷塘旧事》教案

《荷塘旧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荷塘的风光,体会作者对荷塘的喜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对荷塘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家乡的情感。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荷塘的风光,体会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体会作者对荷塘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教案。
(2)生字词卡片。
(3)荷塘风光图片。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查阅生字词,了解其含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荷塘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荷塘的美景。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荷塘的了解和印象。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展示生字词卡片,介绍生字词的含义。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简要复述课文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细节。
5.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作者对荷塘的喜爱之情。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心得体会。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以“我眼中的荷塘”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2. 拓展作业:(1)收集有关荷塘的诗歌或散文,进行欣赏和朗读。
(2)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分享他们对荷塘的记忆和故事。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朗读评估:评估学生的朗读技巧、语音准确性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荷塘旧事》教学设计(精选12篇)

《荷塘旧事》教学设计(精选12篇)《荷塘旧事》篇1教材分析《荷塘旧事》是一篇回忆性的写景叙事。
本文作者回忆了童年时在外祖母家过暑假,在荷塘边度过的一段美好生活。
文章中,作者多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恰当地使用了描绘颜色的词语,渲染了荷塘的美丽景色。
同时,还叙述了发生在荷塘里让作者深深铭记在心的往事,塑造了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孩子的形象。
通过美景旧事,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抒发了作者赞美自然,赞美人类纯朴的爱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本单元以“往事”为主题,到此为止,所学的三篇课文都是写了作者回忆儿时的事情,但这篇课文又与前面的两篇课文有很大的差异。
文章中,作者既描绘了月牙泡的美好的自然之景,也叙述了自己和小伙伴之间的趣事,并在最后一段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本文的教学重点就是景物描写的学习,既要讲明什么是景物描写,又要交代景物描写的作用,使学生们学以致用。
本文的教学难点是小伙伴们的性格。
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认为首先应该让学生从课题明确本文是一篇写事的文章,然后感知全文,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此基础上突出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把握住“自然之美”和“人性之美”的和谐统一,然后在这条主线上让学生进行合理恰当的拓展和迁移,使文章的主题得以升华,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深深思索,使之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教育。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生字新词。
2、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感悟能力。
过程与方法:质疑——研讨——探究情感与价值观:感知自然美和人性美的和谐统一,体会作者赞美自然、赞美人类淳朴的爱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学重点: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教学难点:对小伙伴们性格的理解。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播放儿时小朋友玩耍的情景。
(学生观看录象。
)2、看了刚才的录象,你有什么感受?(学生畅所欲言。
五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荷塘旧事》

五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荷塘旧事》一、教学目标1. 了解《荷塘旧事》的作者、内容、主题和背景知识。
2. 学会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3. 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提高词语综合运用的能力。
4. 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并熟练掌握课文。
2. 学生能够运用有效的阅读策略来正确阅读文本。
3. 学生能够理解并归纳出课文的主题及情节。
三、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生僻词汇。
2. 学生能够理解并归纳出故事的核心思想,同时发掘故事中隐含信息。
四、教学方法1. 问答式教学法:以提问的方式来促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2. 阅读课堂教学法:组织学生集体阅读课文,并以一定的方式进行讲解。
3. 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促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并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五、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教学1. 通过简单的问答来了解学生掌握的知识情况和感受。
2. 介绍《荷塘旧事》的作者、背景和文学价值。
第二阶段:阅读课堂教学1. 组织集体阅读《荷塘旧事》。
2. 以课文中的难点及语言点作为讲解的重点。
3.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每一个细节,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文本信息。
4. 对生词进行解释,并让学生自己找出生词的用法和意思。
5. 指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象征和寓意等语言现象。
第三阶段:活动设计1. 小组讨论:“你如何看待故事中的主人公?”2. 探究怎样把故事中的生活细节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3. 学生自主阅读自选的故事,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故事中的故事情节。
第四阶段:总结教学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此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给予相关的纠正指导。
2. 调查学生对本堂课的评价,了解学生对本次教学的反馈意见。
六、教学反思1. 教学初期,学生较难掌握生词及语言点,需要教师反复讲解和帮助。
2. 教师在讲解故事细节时,要让学生更加关注故事的情节和主题,从而更好地体验故事。
3. 在后续的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对于文化内涵的理解,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掘故事的意义和价值。
小学五年级语文《荷塘旧事》教案范文(精选6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荷塘旧事》教案范文(精选6篇)小学五年级语文《荷塘旧事》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2、品味文中优美的词语及修辞手法,感受大自然和谐的美。
3、理解景物描写及其作用,培养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品味文中优美的词语及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景物描写及其作用,培养写作能力。
教具准备: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课件,欣赏荷塘美景。
2、说说观看的感受。
3、导入:荷塘美,荷塘中发生的故事更美。
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荷塘,与作者一起欣赏荷塘美景,一起回忆荷塘那让人难忘的往事。
出示课题:荷塘旧事。
(齐读课题)4、简介作者: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主要作品有《雪朝》、《踪迹》、《背影》、《春》、《欧游杂记》等。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解决字词障碍。
课前大家已经预习课文了,不知道里面的生字词掌握得怎么样?(出示词,指生读)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板书:美景旧事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荷塘美景?(2-4)三、再读课文,品读赏析1、预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学习,再读课文,相信大家一定能读得更好。
2、默读2—4自然段,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荷塘的“美” 勾画出相关的句子,批注。
交流探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荷塘美景,并找出第3、4自然段中的比喻句,去掉比喻部分,对比朗读,说说哪个片断好?好在哪儿?让学生体会运用比喻及抓住颜色来表现出荷塘的美的写法)3、同一地点,早晚景色各不相同,谁喜欢月色下的荷塘?谁喜欢白天阳光下的荷塘,选择你喜欢的一段有感情地读一读。
4、生有感情练习朗读。
指名分段合作读,男女生分段读(配乐)。
四、归纳写法、仿写练习1、作者为什么能把荷塘写得这么美?(出示“我的视角”中冬冬的话)2、文中的比喻句描写了荷塘景色的美好,赞美了大自然和谐的美。
世界上的景物是丰富多彩、奇妙无穷的,如(课件):亭台湖水相映成趣、公园里的花红柳绿、小桥流水等,哪一样都值得我们去讴歌、去赞美,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也来描写大自然中令你心驰神往的一处美景吧。
《荷塘旧事》教案设计

《荷塘旧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荷塘旧事》。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荷塘的风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荷塘的景色和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体验作者的情感。
(3)培养学生通过文字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荷塘旧事》。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荷塘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荷塘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荷塘的印象和经历。
2. 朗读与理解:(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荷塘旧事》,引导学生注意语气和节奏。
(2)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的意境和情感。
(3)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 讨论与思考:(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生字词和表达方式。
(2)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如:课文中的荷塘有什么特点?作者对荷塘有什么情感?四、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述,画出自己心中的荷塘。
2. 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展示。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荷塘旧事》的内容和自己的学习体会。
2. 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生字词,用它写一个句子,并家长签名确认。
六、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朗读、讨论和作业,评价学生对《荷塘旧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教师通过学生的分享和作业,评价学生对荷塘景色和作者情感的欣赏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自己的家乡故事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 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荷塘旧事》教案

《荷塘旧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荷塘旧事》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表达方式和写作特点。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荷塘的风光和有关荷塘的历史文化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2)懂得珍惜美好时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荷塘旧事》的内容理解与掌握。
(2)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荷塘风光和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描绘的荷塘景色的的意境感受。
(2)对作者表达情感的理解和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荷塘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简介课文作者及其作品特点。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字典或词典查阅生字词,并记录下来。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重点句子和段落。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荷塘景色的画。
2. 写一篇关于荷塘的作文,可以是描绘荷塘景色,也可以是讲述与荷塘相关的故事。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能力。
3. 学生对荷塘风光和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
4. 学生合作探讨、分享交流的能力和态度。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荷塘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荷塘的美。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荷塘旧事》教学设计7篇

《荷塘旧事》教学设计7篇《荷塘旧事》教学设计7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荷塘旧事》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荷塘旧事》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字词积累。
2、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3、体会作者赞美自然、赞美人类淳朴的爱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感悟能力。
情感目标:感知自然美和人性美的和谐统一。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纯朴善良的高尚品质。
重点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难点对小伙伴们性格的理解。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引导点拨学习方式质疑研讨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以童年往事为话题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状况,解决字词障碍。
(一)生字注音点缀(zhuì)颤动(chàn)清澈(chè)恬静(tián)骇(haì)炫耀(xuàn)攫住(jué)呕(ǒu)憨直(hān)(二)生词解释浮光跃金:只月光照耀下的水面闪着金光。
这里比喻月光照耀下的水面。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
攫住:抓住。
憨直:憨实直爽。
三、初读感知1、指名学生朗读文章,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品读赏析仔细阅读课文1---5自然段,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找出文中描写荷塘景色的句子。
明确:(1)来到塘边繁星闪烁。
(2)整个月牙泡泛着金光恰似蓝天上一弯晶莹的新月。
(3)白天在微风中荡着绿浪(4)又点缀着许多像披着青纱跳舞的少女。
引发学生阅读和探究的兴趣。
积累词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使学生快速进入文章,体会角色。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检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情况。
让学生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及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2、这些句子都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明确:比喻的修辞手法。
《荷塘旧事》优秀教案

2.通过荷塘景色的品读,前置习作景物描写片段,根据学法开展读写联动。
3.通过抓住具体事件场面描写的品读,体会关键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以及段落中层次叠加的
效果。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对“溺水被救”事件的品读,抓住细节描写,感受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初谈对印象最深刻的“溺水被救”事件的感受
自读11-16自然段,通过朗读初步感知不可名状的恐惧,抓关键词“不可名状”,。
③展开想象,联想恐惧时想什么,质疑:文中心理活动全无,感知心理活动描写使用的前提
④继续体会不可名状的恐惧,感知细节描写的作用
抓动作:攫
抓语言:“救命啊……”、“咕噜”、“救……”
⑤11-15自然段合为一段,对比读,感知分段有讲究
2.体会段落行文的逻辑关系。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具体事件的品读,抓住细节描写,感受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体会段落行文的逻辑
关系。
教材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回顾荷塘美景
有感情地朗读
(二)回顾主要内容的小标题,根据预学反馈学生预习时印象深刻的事件
展示反馈学生预习情况的统计表
(三)品读“溺水被救”事件
⑥回扣不可名状的恐惧,有感情的朗读
⑦抓“一哭一笑”感知乡村里的小伙伴的心灵美
(四)品读“狗刨比赛”和“打水仗”事件
通过朗读,体会“狗刨比赛”和“打水仗”的乐趣
讨论“删一删”或“换一换顺序”感知写几件事时,事与事之间有逻辑关系
(五)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质疑荷塘美景描写的篇幅,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荷塘旧事》学案(最新10篇)

《荷塘旧事》学案(最新10篇)六年级上册《荷塘旧事》学案篇一一、导入师:同学们,我们都是久居城市的孩子,那有谁去过乡下吗,那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有没有什么有意思的事呢?谁愿意说一说?二、自读感知1、师:首先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想一想在这片乡下的荷塘,作者都做了哪些让他难忘的事?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如果有字词上的问题,可以借助工具书或请同学和老师帮助。
好,现在开始!(学生自读课文)2、师:好,在读课文过程中,有不认识的字或读不准的音吗?(读词)3、师:恩,字词上没有问题了,谁来说一说做作者做了哪几件事?(师:谁来说说“狗刨比赛”是怎么回事呀?……)师:看来同学们读书都非常仔细。
三、深入研读1、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围绕这几件事,用圈点、勾画或者写批注的方法再读课文,之后挑你最喜欢的事读给你的伙伴听,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学生再读课文。
)2、师:刚才老师看到每个同学思考的都很认真,现在就请你来说说你最喜欢哪件事,为什么?。
a、打水仗1、拟声词,“哗哗”、“呀呀”,很形象地把我们在水中嬉戏打闹的情景表现出来了。
2、还用了一个侧面描写。
写树上的鸟也停止了叫声,侧面反映了我们打水仗的激烈,而且表现了我和小伙伴们的自由自在和快乐。
3、后两句话,也用了一个拟声词“扑扑”,也反映了我们打水仗的快乐,另外还有我们玩着玩着就混在一起,扭在一起哈哈大笑,可以看出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时的快乐和他们的亲密。
非常好,这里不仅能看出孩子们在玩耍时候的快乐,更能看出他们的亲密无间,他们的友情。
b、狗刨比赛你还喜欢那件事呢,谁来说说?第八自然段中的“气喘吁吁”和“昏昏欲睡”这两个词,从这两个词中可以看出我们在玩狗刨比赛时候的激烈和热闹,也可以看出我们的快乐自由,无拘无束。
太好了!的确像你说的那样,用了比喻句使文章更生动形象了,好像我们也是其中的一个。
还有谁喜欢这件事吗?第七段的这句话“恬静的塘面便响起一片喧闹声,一条条‘黑泥鳅’在水中钻来钻去。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荷塘旧事》教案、教学设计

1.过程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体验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倾听、思考、交流、评价,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方法目标: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实践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观察、联想、比较等方法,深入分析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5.写作实践,提升技巧:设计相关的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创作,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提升写作技巧。
6.情感教育,渗透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适时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7.评价激励,促进发展: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荷塘的美丽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景色,引导学生进入荷塘的情境。
2.提问方式: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荷塘美吗?请大家用词语来形容一下你看到的荷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想象力。
3.引入新课:在学生描述完荷塘的美景后,教师顺势引入:“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描述荷塘的文章——《荷塘旧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荷塘的美。”
(五)总结归纳
1.回顾学习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课文的写作特点、情感态度等。
2.情感升华: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灵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布置作业: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如:“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写一篇关于家乡美景的作文。”
4.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阅读,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荷塘旧事》教学设计13篇

《荷塘旧事》教学设计13篇《荷塘旧事》教学设计1目标:通过研读探讨“旧事”,体会小伙伴憨直、淳朴,再由“拓展迁移”来升华主题理解作者所讴歌的“人类淳朴的爱”。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上节课,作者引领我们去感受荷塘的美景,感受那份“大自然和谐的美”。
让我们再一次美美地把荷塘的美景读出来。
板书:景美——和谐2、作者为什么能将荷塘的美景描写得淋漓尽致呢?(以后,我们写作也要学习作者这种写法。
)3、我们知道荷塘如天上的月牙儿一样时时浮现在作者的眼前,那么作者难以忘怀的仅仅是荷塘的美景吗?那还写了什么呢?(旧事)。
二、研读探讨,回味旧事㈠、出示学法:1、读:自由读文旧事部分,在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多读几遍。
2、思:想想文中回忆了几件事?你对哪件事更感兴趣?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3、画:在你感兴趣的那件事中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并做好批注。
4、说:你对哪件事更感兴趣?为什么?可以说给你的同学听。
㈡、整体感知1、作者回忆哪几件事?用小标题概括。
2、这三件事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打水仗、狗刨比赛——有趣、激烈溺水获救——惊险其实,作者一部分写戏水,一部分写惊险3、每当到了夏天,我们这群小伙伴便经常集到荷塘的白水边,在几株垂柳下迅速地脱光了衣服,“扑通”一声,跳入水中……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好,那你就来读读这一段话吧。
(课件出示“恬静的塘面——摇篮中。
”)可以想像当时孩子们心情怎么样?生齐说愉快所以作者在这用上比喻,把荷塘比作——(生齐说摇篮)把整片荷塘的水比作——(母亲的手)我和小伙伴们在荷塘里游水感觉是多么的——(师生齐说舒服呀!)我们带着愉快、舒服的感觉再读这句。
是呀,我们没来戏水时,荷塘是恬静的,我们来戏水时,荷塘是喧闹的,我们没来戏水时,荷塘美的!我们来戏水时,荷塘因有了我们才变得更加的美丽动人,那你就在大声地读出我们到来时的美吧。
4.齐读这句话。
㈢、深入研读,有趣旧事导入:我们并不是仅仅自己在水中钻来钻去,我们还经常举行一些小游戏呢!(狗刨比赛、打水仗)交流“狗刨比赛”1、谁来说说“狗刨比赛”是怎么回事呀?(出示课件)2、你从哪感受到狗刨比赛的激烈?3、生:从“有时,我们排成整齐的横队,有人发一声喊,只听得“扑通通”“扑通通”,像哪个鼓队敲乱了套似的一阵乱响,身后翻着大菊花似的浪。
《荷塘旧事》教学设计

《荷塘旧事》教学设计《荷塘旧事》教学设计1认识本课的14个生字,学会8个生字;理解文章中的成语,并学会用成语说话。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能够根据提示练习给课文分段。
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人类纯朴的爱。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对小伙伴们性格的理解。
请同学们回忆自己从小到大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困境,以及当时是怎样走出困境的。
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请同学们回忆自己从小到大在生活中有哪些难忘的往事。
2、有一个人在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在荷塘也发生了一件难忘的事,今天我们来学习《荷塘旧事》二、初步了解课文。
请同学们把书打开自己出声朗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音画出来。
三、汇报学习生字、生词的情况。
学生根据预习情况互相交流学习生字。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熟读课文,结合课后问题进一步预习课文。
第二课时一、回忆课文内容。
请同学们自己默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自己默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读完了这篇文章,哪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3、同学们在来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大自然和谐的美是什么样的?4、我们上学期也学到了一篇有关荷塘的文章还记得那个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的吗?5、作者都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来描写荷塘的?6、这个地方美如仙境,但这是作者难忘的主要原因吗?那是个什么原因。
7、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当是作者遇到了什么危险?8、结合你同学们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被水淹的了解。
9、小朋友们是怎样做的呢?三、情感升华。
我们再来看这个中心句,学完了文章你对它又有了哪些新认识。
四、布置作业。
请你做个小调查,看看你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童年的乐趣是什么,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荷塘旧事》教学设计21、认识本课的14个生字,学会8个生字;理解文章中的成语,并学会用成语说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3、能够根据提示练习给课文分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荷塘旧事》教案设计曹村中心小学沈文娟
教材内容分析:
《荷塘旧事》是一篇回忆性的写景叙事散文。
文章中多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渲染了荷塘的美丽景色。
其中,还叙述了发生在荷塘里让作者深深铭记在心的一件往事。
通过美景旧事,抒发了作者赞美自然,赞美人类纯朴的爱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理解“憨直”、“浮光跃金”、“不可名状”、“憨直”等词语的意思。
2、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3、体会作者赞美自然、赞美人类淳朴的爱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感悟能力。
教学重难点分析:
1、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2、对小伙伴们性格的理解。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课题质疑
1、今天我们来学习《往事》这一单元的一篇新课文《荷塘旧事》。
板书课题。
2、解题,课题质疑。
“旧”是什么意思?“旧事”呢?“荷塘旧事”呢?
师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师配乐范读。
2、昨天已经布置预习了,我们先来检查一下生字词语。
(出示生字、词语课件)
3、指名分段读课文,及时纠正。
4、说一说本文主要讲了什么?
(板书:美景、趣事)能不能用文章中一句话概括全文?(我怀念那荷塘,在那里我认识了大自然和谐的美和人类纯朴的爱。
)
(出示课件)读了这句话,你想知道什么?(生答)(板书:和谐的美纯朴的爱)
5、生自由读课文.提问:你仿佛看到一个怎样的荷塘?(生答)说了这么多的词语,最能表达这荷塘的是(美丽)。
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这荷塘的美的,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三、课堂练习
1、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看看把什么比作什么。
2、摘抄文中你喜欢的好词佳句。
四、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词。
2、形近字组词。
缀( ) 颤( ) 恬( )
辍( ) 檀( ) 活( )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本文主要讲了什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的美。
二、精读课文
1、(预设:生找第三段)读第三段,谈体会。
作者用什么方法体现了荷塘的美?(比喻)把什么比做什么?(出示课件)
2、作者用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比喻把荷塘写的这么美,谁想读一读?(指名读)
3、如果把(出示课件)改为“……”可以吗?(生答,谈原因)师结:因为有了这一围黑绿,所以映衬出泛着金光的月牙泡,这是一种怎样的美?(和谐)增一分则嫌多,减一分则嫌少,美的恰到好处,美的那么和谐,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和谐的美。
(出示课件)(板书夜晚)
4、刚才我们抓住了重点词句来体会月色下的荷塘的美,用同样的方法看白天的荷塘又是怎样一番景象?
5、(出示课件)生读,谈体会。
作者怎样比喻的?(生答)还抓住了什么体现荷塘的美?(颜色)
6、师结:对!作者除了运用比喻还抓住了颜色来表现这荷塘的美,一片绿与粉红是颜色的和谐,绿叶与粉红的荷花是景色的和谐,在这荷塘处处彰现和谐的美。
指名读。
7、想不想来看看这美丽的荷塘?(出示课件:荷塘的图片、配乐)看到此情此景,你能不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这荷塘的美?
8、同一地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魅力,你喜欢月色下的荷塘还是白天的荷塘,选择你喜欢的一段读一读,一会我们来比一比。
9、如果说荷塘的美景是静态描写,那么荷塘的趣事就是(动态描写)(板书:静态动态)
三、学习趣事
1、浏览课文,看看作者写了几件事?分别给这几件事加一个适当的小标题。
(生答)
2、(板书:狗刨比赛打水仗溺水被救)
3、你对哪个故事最感兴趣?读一读,在你感兴趣的地方,做好批注。
4、预设:生找“打水仗”。
(出示课件)读课文,谈感受。
(1)、我们都打过水仗,你们是怎么打的?(生说)情景怎样(热闹……)我们打水仗是两个人打,你看作者和小伙伴们是多少人打?(两队)那情景更是(闹的慌)。
(2)、师读“急速的水线……”这是写什么的热闹?(水线)读一读下面几句话看分别是写了什么的热闹?(鸟、声音、动作)
作者要写打水仗,写我们的动作怎样热闹就可以,为什么还要写水线、声音、鸟啊?(预设:生答:……映衬……)师结:对!以水线、声音、鸟来反衬打水仗的热闹,这就是“侧面烘托”我们在写作中也要运用这种方法。
谁想来读一读,体会这热闹的场面。
5、你还对哪一个故事感兴趣?(预设:生答“狗刨比赛”)为什么对狗刨比赛感兴趣?(生答:很快乐、悠然自得……)带着快乐的心情读一读吧(生读)。
6、还剩下一个“溺水被救”谁想起来说一说,当时的情况如何?(危险,生读句子)体会“攫”,当恐惧感紧紧抓住你,你会怎样?(非常害怕)再读一读体会作者当时心里的害怕。
(1)小伙伴是怎样做的?生答(……手拉手,救上来……铁链般)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小伙伴们聪明机智,镇定自若、友谊的牢固……)
(2)我被救上来小伙伴们却哈哈大笑,你觉得此时小伙伴们在想什么?生答(以后要注意安全………可把你救上来了……)师结:是啊这是救人后的轻松的笑,这是善意的笑,这也是憨直纯朴的笑!所以,作者说,我至今怀念那笑声!
7、如今,(出示课件,配乐,齐读)
8、完成板书。
边小结:是啊,正是因为有了这美丽的荷塘,所以我认识了大自然和谐的美,正是因为这童年的趣事,让我认识了人类纯朴的爱,这美丽的荷塘承载了我儿时的欢乐,承载了我儿时的快乐。
这就是我的荷塘旧事。
9、课文学到这里应该结束了,很完整,但文章最后又出现了一段(出示课件:我怀念那荷塘,在那里我认识了大自然和谐的美和人类纯朴的爱)。
你觉得有必要吗?(生答,总结全文……)对,这段是全文思想感情的升华,是全文的总结,深化了中心。
所以我们在日常的写作中也要运用这种方法。
四、课堂拓展练习
1、同学们,我们也经历了10多个春夏秋冬了,有让你难忘的回忆吗?(生答)
2、将这些回忆深深的印在脑海里,让它成为我们人生中最美丽的片段。
五、作业安排
1、把你的童年趣事说给你父母或朋友听;
2、读: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