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理论重点
农业推广概论
第一章农业推广概论一、本章学习目标:1.应用农业推广定义2.理解农业推广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关系3.识记农业推广的概念、农业推广的变化以及发展趋势二、本章主要内容农业推广的概念(一)农业推广的定义农业推广是一种农业活动。
它是把新技术、新知识、新材料、新技能和信息,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沟通干预等手段,传播、传递、传授给农业生产者、经营者,使之自愿改变其行为,自我作决策,从而改善其生产条件与生活环境,提高其智力、产品产量、质量与经济收入,达到实现物质与精神两个文明目的的活动。
(二)农业推广与农村发展的关系1、农村发展的含义农村发展的定义为:“农村发展是指农村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资源、环境、人的综合发展等各个领域的全面进步,要求各个领域的协调发展。
也就是说,农村发展不但包括农村社会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时也包括社会稳定、民主参与、社会平等、妇女地位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总之,农村发展是指农村社会全面综合有序协调的发展”。
2、农业推广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农业推广的总目标是农村发展。
农业推广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推动力量。
农业推广通过提高人的素质来诱导农民行为的自愿改变从而为实现农村发展总目标作出贡献。
农业推广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作用农业推广在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这些作用主要表现在:(一)农业推广对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我国为建设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必须进行农业推广。
农业推广是推动农业发展和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力量。
邓小平提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
”(二)农业推广对农业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农业推广是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
在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方面推广有两方面的作用:(1)将现有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便于农民应用的实用技术。
(2)将实用技术转化为农民的采纳行为。
(三)农业推广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作用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
农业推广理论与方法
农业推广理论与方法农业推广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将农业科技成果与农民实际生产相结合,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农业推广的理论与方法是指在农业推广实践中所运用的科学原理和操作方法。
下面将就农业推广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探讨。
首先,农业推广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科学原理的应用,即将科学原理与农业实践相结合,使科学理论能够真正服务于农业生产。
其次是系统理论的应用,即将农业生产看作一个系统,在推广过程中综合考虑农田、种子、农药、肥料等各种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协调,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此外,还需要运用心理学原理,了解农民的需求与心理状态,以便进行有效的推广工作。
其次,农业推广的方法也非常重要。
一是以农民为中心的方法。
农业推广的目标是解决农民实际生产中的问题,因此,应以农民的需求为导向,根据不同农民的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二是综合技术方法。
农业生产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技术和管理方法,包括种植技术、畜牧技术、水利技术等。
三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应用等渠道,将最新的农业科技信息传递给农民,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和生产技能。
四是示范推广方法。
通过建立示范基地和农技推广站等实体,将先进的农业技术展示给农民,使其能够亲自参与学习和实践,从而更好地推广。
同时,农业推广中还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是科学性问题。
农业推广必须建立在科学基础上,以确保推广过程中所传递的信息真实可靠。
其次是可操作性问题。
农业推广的目标是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推广的方法必须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能够被农民理解和接受。
再次是可持续性问题。
推广的目的是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推广的方法和技术应当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可持续性,能够适应不同的农业条件和需求。
为了确保农业推广工作能够取得有效的成果,还需要加强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建设和培训工作。
农业推广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素质、农业技术和管理能力,能够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和农业习俗,与农民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信任关系,从而更好地开展推广工作。
农业推广学复习要点
农业推广学复习要点1.农业推广学的定义和任务:农业推广学是一门研究农业科技推广的学科,其任务是通过宣传、教育和培训,将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传授给农民,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2.农业推广的原则和方法:农业推广的原则包括科学性、实用性、灵活性和适应性。
农业推广的方法包括现场示范、培训会议、农技推广小组和农村示范点等。
3.农业推广的对象:农业推广的对象主要是农民,既包括大规模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也包括农户和农村居民。
在推广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农民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服务。
4.农业推广的内容:农业推广的内容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和农业产业化等。
其中,农业生产技术包括种植、养殖、农机使用和农业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5.农业推广的组织和管理:农业推广的组织和管理需要建立科学的体制和机制。
政府应当在农业推广中发挥引导和服务的作用,各级农业推广机构应当加强组织和协调,专业人员应当提高技能和素质。
6.农业推广的评价和监测:农业推广的评价和监测是推动农业推广工作的重要手段。
通过评价和监测,可以了解推广效果、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提高农业推广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7.农业推广的国际经验和合作:农业推广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各国之间应当加强合作和交流。
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共同研究和解决农业推广中的共同难题。
8.农业推广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农业推广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9.农业推广的挑战与对策:农业推广面临着技术更新、资源约束、农民素质和市场需求等多重挑战。
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提高农业推广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农民和农村。
10.农业推广学的前景和发展方向: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和应用前景广阔。
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推广新型农业技术、培养农业推广人才和加强农业推广的社会参与等。
农业推广的行为理论
农民采用 创新的心
理特征
中部地区
西部欠发达地区
信息闭塞的安贫心理 文化素质低下的保守心理 等、靠、要的依赖心理 羞于言商的封闭心理
求稳怕乱的农本心理 小而全的自给心理 直观务实的从众心理 小打小闹的实惠心理 盲目求快的过急心理
第2单元 农业推广行为理论
一、行为的发生与改变
行( 为三
) 、 农 业 推 广 与 农 民
消费— 收入增长
同步性
农民市 场行为
销售行为 购买行为
第2单元 农业推广行为理论
技能训练:沟通与交流技能
一、技能训练的目标
通过现场产品推销,训练针对不同群体、 对象的沟通技巧。
第2单元 农业推广行为理论
技能训练:沟通与交流技能
二、技能训练的方式
1.学生日用品推 销沟通能力训练。
2.农资推销沟通 能力训练。
赫兹伯格的双因 素激励理论
1 强调一些工作因素能导致满意感,而另
外一些则只能防止产生不满意感
2 对工作的满意感和不满意感并非存在于
单一的连续体中。
斯金纳 (B.F.Skinner)的 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行为改造型激励
海德(Heider)的 归因论
行为挫折理论
核心是强化论,即通过 不断改变环境的刺激因 素来达到增强、减弱或
意向形成 意向转化为愿望 愿望形成动机
动机形成的阶段
动机成的作用
动机理论
激发作用 指向作用 维持作用 调节作用
目标理论
产生积极的心态和动力,有助于分轻重缓急、把握重点、提高效率。
目标导向行为 目标行为 间接行为
人的行为
第2单元 农业推广行为理论
一、行为的发生与改变
为( 二 ) 、 农 业 科 技 创 新 与 行
农业推广理论重点
农业推广理论重点简答题6题,每题10分1、简述农业推广的社会功能直接功能:1.增进农村居民的基本知识与信息。
2.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生产技术水平。
3.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技能。
4.改变农民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
5.增强农民的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
间接功能:1.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2.提高农业生产与经营效率。
3.改善农村社区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
4.优化农业生态条件。
5.促进农村组织发展。
6.执行国家的农业计划、方针与政策。
2、简述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需要是人类内在的、天生的、下意识存在的,而且是按先后顺序发展的。
满足了的需要不再是激励因素。
需要理论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①深入了解农民的实际需要。
②分析农民需要的层次性。
③分析农民需要的主导性。
农民行为改变的方法(一)行为强制:使用权力迫使某人做某事。
在农业推广中,常表现为使用法律法规、行政命令、规范标准等方法和手段改变或影响农民行为。
(二)咨询建议:咨询是适应现代化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由委托方(农民)以某一个特定问题为目标,提出解决问题的优化方案,受托方根据情况组织有关专家运用各类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进行调研,提供以针对性、有效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解决方案(三)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公开影响农民的知识水平与态度。
(四)行为操纵:行为操纵是在农民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来影响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态度的方法。
(五)提供物质条件:通过提供物资、资金、技术、信息等影响农民行为的方法。
(六)提供服务:提供服务是通过服务方式帮助农民做些工作。
4、简述农民对农业创新的采用过程农民对农业创新的采用是一个过程,是指农民群众从获得农业创新信息到最终采用的心理、行为变化过程。
农业推广学家从心理学和行为学的角度分析得知,农民采用农业创新的过程大致可分为如下五个阶段。
认识阶段、兴趣阶段、评价阶段、试用阶段、采用阶段创新的扩散过程分哪几个阶段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是指在一个农业社会系统内(或叫社区,如一个村、一个乡)人与人之间创新采用行为的扩散,即由个别少数人的采用,发展到多数人的广泛采用过程。
第二讲_农业推广的基本理论
21
效价—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或所要达到的 目标的效用价值的评价。
期望值—个人对某个目标能够实现的可能性 (概率)的估计。
效价和期望值的不同组合,决定着不同的激 励强度。
22
要我做 自动力 我要做 推动力 激发 吸引力 图2-3 自动力产生过程
8
动机的三种功能和作用:
(1)有唤起行为的始发机能。它驱使一个人产生某种 行为,即引发行为。 (2)有维持行为趋向一定目标的指向机能。它使行为 沿着一定方向,具有指向性。 (3)有保持和巩固行为的强化机能。
9
➢动机理论的指导意义
作为农民,他对某项农业科技成果所表现 的主动性及有无兴趣,完全取决于他是否具有 采纳该项农业科技成果的动机及动机的强弱, 只有激发农民的内在动机,才能使他们自觉地 去努力完成预定目标,动机愈强烈,积极性愈 高,完成预定目标的努力程度也就愈高。预定 目标也就完成得愈好,所取得的成绩就愈大。
34
➢ 目的因素 是选择传播内容的出发点和希望达到的效果。 传送者选择传播内容综合考虑:自身的使命、传 媒通道、传播内容的可接受性、接受者的接受程 度等多方面。 上传下达,行政命令,官僚作风,脱离实际,形 象工程。
35
接受者在接受传送者的信息内容时,也必 须考虑自己的需要,接受的条件与可能(包 括文化技术素质、经济条件、生产条件等), 采用的接受方式等情况而确定沟通活动的 有效性。 设施农业,经济结构调整
在推广沟通中对这些因素应进行全面的分 析,利用有利因素,排除不利因素,使农业推 广的沟通能顺利进行。
47
沟通技巧
说话---重要的不仅是你说什么,更为重要的是你怎么说。
48
农业推广学复习要点(课后复习题)
第一章导论1、农业推广p6现代农业推广是一项旨在开发人力资源的涉农教育与咨询服务工作。
推广人员通过沟通及其他相关方式与方法,组织与教育推广对象,使其增进知识,提高技能,改变观念与态度,从而自觉自愿地改变行为,采用和传播创新,并获得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来解决其面临的问题,最终实现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与农村,增进社会福利的目标.2、推广服务系统目标团体系统P10农业推广工作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包括两个基本的子系统,即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系统,前者是指推广人员、组织结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和环境,后者是指推广对象、社会结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和环境。
3、美国的合作农业推广法《史密斯—利弗法》最早是于1914年通过的。
4、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推广法规《农业推广规程》是于1929年公布的.5、怎样理解农业推广的发展趋势? P3—44个方面:一是推广工作的内容已由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拓展到生产与生活的综合咨询夫妇。
二是推广对象的范围扩大(不只限于农民、农村妇女、农村青少年、农村老年等农村民众,还包括农业经营者、农民基层组织和一般消费者)。
三是推广人员与组织机构多元化(目前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行政型、教育型、项目型、企业型和自助型5种)。
四是推广方法与方式更加重视以沟通为基础的现代信息传播与教育咨询方法。
6、当代世界农业推广模式主要有哪些类型?P4—5五大类型:传递服务模式、合同约束模式、意识启蒙模式、参与服务模式、综合咨询模式(详细内容较多,看书!)7、现代农业推广的主要特征有哪些?P6推广的内容已由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拓展到了推广对象生产与生活的综合咨询服务;推广的目标由单纯的增产增收发展到促进推广对象生产的发展与生活的改善;推广的指导理论更强调以沟通为基础的行为改变和问题解决原理;推广的策略方式更重视由下而上的项目参与方式;推广方法重视以沟通为基础的现代信息传播与教育咨询方法;推广组织形式多元化;推广管理科学化、法制化;推广研究方法更加重视定量方法和实证方法.8、农业推广的社会功能有哪些?P6—7直接功能:增进推广对象的基本知识与信息;提高务农人员的生产技术水平;提高推广对象的生活技能;改变推广对象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增强推广对象的自我组织和决策能力。
农业推广学重点
《农业推广学》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农业推广的基本原理,灵活运用大众宣传、集体指导、个别指导的推广方法。
掌握娴熟的农业推广试验示范技能、教育培训技能、经营服务技能、信息服务技能、写作演讲技能、组织管理技能等。
绪论(4.0学时)基本要求:通过绪论的学习,了解农业推广的发展史,理解农业推广的基本内涵,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以及中国特色的农业推广概念的界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内涵和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推广概念的界定、农业推广的性质、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
难点:农业推广的基本概念界定、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章农业创新扩散原理(4.0学时)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弄清创新的概念和特性,理解和认识农民在创新采用过程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掌握创新扩散的基本理论,并能够针对创新扩散的时效性规律和交替规律在创新扩散的不同阶段选择适宜的推广方法。
重点:创新的采用过程各阶段农民的心理特点,创新扩散过程的特点以及创新采用过程不同阶段推广方法的选择。
难点:农业创新扩散曲线形成,S理论。
第二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4.0学时)基本要求:掌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及几种形态,转化的评价指标,转化条件、途径与方式,转化过程中的三级效益形成过程及其分配,提高成果分布的措施。
重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几种形态,转化的评价指标,转化条件、途径与方式,转化过程中的三级效益形成过程及其分配,提高成果分布的措施。
难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决定经济上限的因素。
第三章农业推广心理学原理(3.0学时)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掌握农民群体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心理、农业推广人员的思维训练和个性培养,能够通过心理互动,利用农民的心理定势为农业推广服务。
重点:农民群体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定势的类型及特点难点:农民群体的心理定势极其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第四章行为改变原理(4.0学时)基本要求:掌握行为改变的理论、行为改变的一般规律和农民行为改变的特点,能够利用行为改变理论指导农业推广活动。
上海市考研农学农业推广学重点概念解析
上海市考研农学农业推广学重点概念解析农业推广学是农学领域中的一门关于农业技术、知识和信息的传播与应用的学科。
它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作为上海市考研农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农业推广学涉及许多重要的概念和理论。
本文将重点解析上海市考研农学农业推广学的重点概念,帮助考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该领域的核心知识。
一、农业推广学概述农业推广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将先进的农业技术、模式和管理经验推广到农田、农户和农村社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发展。
农业推广学包括农业技术推广、农村发展规划、农民培训等内容,要求推广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农业推广的基本原理1. 知识转化:农业推广工作要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适合农业生产现实需求的技术和方法,通过简化、标准化和示范推广,使农民易于理解和接受。
2. 引导服务:农业推广要注重引导农民,让他们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技术和模式,做到因地制宜、因村施策。
3. 培训指导:农业推广需要对农民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技能和意识,以便更好地应对市场需求和生产管理。
三、农业推广的主要方法和途径1. 示范推广:通过建立示范基地,向农民展示新技术和模式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2. 社区推广:利用农村社区资源,组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座谈会和交流活动等,促进农民之间的互动和经验分享。
3. 网络推广:借助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通过建设农业推广网站、发布推广资料和技术视频,提供在线咨询和远程培训服务,拓展推广渠道。
四、农业推广的关键问题与挑战1. 农民参与度:农民对农业推广的参与度直接影响着推广工作的效果,如何提高农民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加强他们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和需求意识是一个关键问题。
2. 技术适配性:农业技术和模式的推广要与当地环境、农民的生产习惯和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否则很难得到农民的认可和应用。
3. 人才队伍建设:农业推广工作需要专业的推广人员,但目前农业推广人才的整体素质和数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何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挑战。
农业推广学重点
典型的创新扩散过程具有明显的规律可循, 一般要经历4个阶段:
单 位 时 间 内 采 用 者 的 绝 对 数 量 跟 随 阶 段 关 键 阶 段 从 众 阶 段
突 破 阶 段
时间
农业推广框架理论
• 包括2个系统:推广服务系统 目标团体系统 推广服务系统:农业推广人员、机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 目标团体系统:农民、农民家庭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
农业推广框架理论
• 2个系统的特征? • 农业推广组织机构: 农业知识信息系统(AKIS) AKS、AIS 农业技术管理系统(ATMS)
沟通 • 沟通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借助
共同的符号系统,如语言、文字、图像、 记号及手势等,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彼此 交流和传递各自的观点、思想、知识、爱 好、情感、愿望等各种各样信息的过程。
推广农业技术的同时,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 农民以及改善农民生活等(广义的农业推广). 以咨询和沟通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推广
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极不平衡
落后、欠发达地区 自给式传统农业生 产阶段 大部分中西部地区 沿海及城郊地区
传统农业与现代化 现代化、企业化、 农业相兼容阶段 商品化发展阶段
狭义推广 为主
沟通的过程
沟通的核心是信息。如果从单向沟通的角度来看,对信 息的传递和接收就构成了沟通的过程。但是从双向沟通的特 点来看,信息被接收到以后,还包括一个接收者主动反应和 理解的阶段。
S → M → C→ R
其中: S —— M —— C —— R —— 发讯者或信息来源(Sender), 信息(message), 途径或渠道(Channel), 收讯者(Receiver)。
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和掌握到在书本资料上 描述比较复杂的技术和技能。 局限性:只适于在小范围、小规模和短时间 中进行,局限性大,技术传播的效率低下。
农技推广知识点
农技推广知识点1.农业推广:狭义:指对农事生产的指导,即把研究结果,通过适当的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应用,从而提高产量,增加收入。
狭义农业推广以“技术指导”为主要手段,广义以“教育”为主要手段,现代农业推广以“信息和咨询服务”为主要手段。
1929年10月,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农业推广法律《农业推广教程》,同年12月成立中央农业推广委员会。
2.农业推广的根本目标:发展生产力和培养农民的个人能力与素质。
3.农业推广的最终目的:提高农业推广工作的效率。
4.农业推广4个时期:试验示范期(从创新引进到试验示范);发展期(试验示范结束到推广面积数量逐渐增加到最大时);成熟期(稳定到衰退);衰退期。
5.有形磨损:虽未被取代,但某项创新的优良特性因使用年限的增加逐渐丧失,从而失去使用价值,例如优良品种混杂退化,种性退化或某种优良特性如抗病性的丧失等均属有形磨损。
防止有形磨损:注意保护产品品质,保持产品优良特性,对新品种要健全繁育体系,提纯复壮。
6.农业推广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即农业创新的引进、推广项目的选择、推广方法的使用都必须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推广活动符合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
试验示范原则:植物新品种的引进、新技术的推广必须现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才能进行。
智力开发原则:农业推广工作应着眼于开发农民的智力,提高其科学文化水平。
合作推广原则:这种合作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推广人员与农民之间合作;农业教育、农业科研与农业推广的合作、农业推广部门和社会各有关部门的合作。
服务配套原则:服务配套是农业推广工作的客观要求,因为技术和信息只有与一定的生产要素相结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综合效益原:可持续发展发展是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农业推广工作必须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使三者协调发展,达到整体效益最佳。
7.推广实验基本原则:1.重复原则 2.随机原则 3.局部控制原则8.方法示范:指在推广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向农民演示某种技能的一种方法。
农业推广学知识点
农业推广学知识点农业推广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将现代科技、管理经验和市场先进理论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学科。
在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之下,农业推广学变得越来越重要。
掌握农业推广学知识点对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便来介绍一些农业推广学的知识点。
一、农业推广的创新理念创新理念是农业推广学的核心。
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依靠农业技术部门将新技术推广给农民,往往导致技术缺乏实际效果。
现代的农业推广模式则强调将农民作为推广对象的重要定位,通过创新理念改革农业生产方式和实践。
创新理念不只包括技术创新,更涉及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社会创新等方面。
二、德育知识德育是传递道德意识、承继优良传统和塑造民族心态的教育。
对于农业推广而言,德育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农村地区存在着“人心散失”、“知识匮乏”的问题,因此在农业推广中注重德育教育,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德育教育需要贴近农民实际生活,从家庭、家族、乡村中挖掘出历史文化价值,让农民通过教育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中。
三、社会创新知识社会创新是一种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目的,以社会改革为手段的创新。
在农业推广中,社会创新需要与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相结合,通过社会创新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和产业升级。
例如,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民”的三级联动模式,实现了农民增产增收和农业品牌的营销目标。
四、推广策略知识推广策略是农业推广必不可少的一环,主要包括技术推广策略、市场推广策略以及管理推广策略。
技术推广策略需要研究农民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依据不同地区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技术推广方式。
市场推广策略需要根据不同的农产品特点,设计适合的营销渠道和运作方式。
管理推广策略需要注重农民主体意识的培养,激发农民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改进的能力。
五、创新创业知识创新创业是农业推广中的一大要素,为农民提供了更多实现增收和致富的途径。
与其依赖于政府补贴和土地收入,不如鼓励农民通过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切入市场,增加农业附加值。
农业推广基本原理全部
第一讲农业推广基本原理第一节推广的框架模型广义的农业推广是以农村社会为范围,以农民为对象的家庭农场或农家为中心,以农民实际需要为内容,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的农村社会教育。
现代的农业推广是将有用的信息传递给人们,而且帮助这些人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正确观点以便有效的利用这些信息和技术(教育过程)的一种动态过程。
狭义农业推广是以改良农业生产技术为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为目的的社会活动。
主要特征是:技术指导。
一、影响农业推广系统效率的因素1、整个农业推广服务工作效率的高低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推广服务系统的扩散效率目标团体系统的接受效率两个子系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效果推广工作的外部客观环境2、推广服务系统的扩散效率:推广服务系统的效率取决于两个变量P=f(I,E)P一工作绩效I一个人特征f一函数符号E一环境变量。
3、目标团体系统的效率取决于两个变量B =f (P, E)B一农民行为变革P一农民个人特性素质f一函数符号E一农村居民的生存环境二、影响两个系统个体行为的社会内容1、人际关系2、组织结构和社会结构3、社会文化环境三、两系统的沟通网络四、推广中沟通的双向模式五、推广体系中的农业知识和信息系统国际农业发展的研究表明,为了健全推广体系,提高推广效果,仅重视应用有效的推广方法或沟通是不够的,要建立有效的推广体系,还应该注重农民、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农业企业和商业公司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观察评价这些相互依赖角色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一个方式就是农业知识和信息系统。
1、研究、推广和农民是一个相互联系,有机结合的整体,三者相互支持,相互补充。
共同为知识和信息系统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而作为一整体,三者的协同作用大于部分之和,研究、推广和农民是构成农业知识和信息系统三个不同的亚系统,三个亚系统在整个农业知识和信息系统中的重要性是相等的。
2、研究、推广和农民之间的联系机制是信息流。
这种信息流不只是从研究到推广由推广至农民这种自上而下的线性关系,而且还有由农民到推广,由推广至研究或者由农业至研究的自下而上的反馈。
2农业推广的基本理论
四、影响农业创新传播的因素
(一)农业创新的本身特点 • 复杂程度 • 见效难易 • 安全程度 (二)农业生产经营条件 (三)农业生产者的素质 (四)政府重视程度 • 政策因素 • 部门配合
第二节 农业推广的行为学理论
一、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一)行为的概念 • 行为是人的一种功能,是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 在主观意识的支配下,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并 取得一定结果的客观活动。 (二)行为层次 • 个人行为、群体行为、领导行为、组织行为 (三)行为的特征 • 目的性、受意志支配、差异性、可塑性
(一)了解消费者的需求 1、层次性 2、多样性 3、季节性与假日消费 4、地域性 (二)掌握消费者的购买动机 1、感情动机 2、理性动机 3、信任动机
(三)超常思维 勤劳可以致富,智慧可以更快致富。现代物 产丰富,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只有勤于思考,利 用聪明才智才能更快致富。 1、简单思维 产品供不应求,价格就升,销势就好,相反产 品供过于求,价格就降,销势就差,造成积压, 出现卖难。但林特产品栽培后最快4~5年才能投产, 5~6年才能盛产,产品的供给比生产活动有一个明 显的滞后期,因此,作为林特产品推广与生产者, 思维和眼光不能只盯着眼前的市场,要从大局、 时空上了解市场、掌握市场、把握市场,不随大 流,善于分析市场,在选择品种时必须的预见性 和先进性。
案例:柑橘市场调查
• 我们在与农民打交道时,问的最多的问题是“现 在种什么好”?原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说: 什么来钱种什么。但种什么来钱,就必须开展市 场调查,了解市场上有什么,市场上还缺什么, 现在的品种有哪些优缺点,消费者的意见,消费 者的潜在需求……,通过市场调查研究,了解市 场,掌握市场,占领市场。
第二章 农业推广的基本理论
农业技术推广理论与方法
农业技术推广理论与方法农业技术推广对于增加农民的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理论和方法是农业技术推广的基础,本文将简要介绍农业技术推广的理论和方法,并分析其特点和优势。
农业技术推广理论农业技术推广的理论根据国际经验和国内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知识传递理论传统的农业技术传递方式主要是通过地方政府或专业团体传播,这种方式往往不能很好地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的需求。
因此,知识传递理论认为要建立一种开放的、多元的、基于问题的传递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和社交媒体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社区动员理论社区动员理论认为农业技术推广需要发挥社区的作用,将社区作为推广的主体,凭借其多元性和可持续性的优势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的需求。
在实践中,可以通过组建社区农业团体、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等方式,充分调动社区内部的资源,提高推广效果。
绩效管理理论绩效管理理论认为农业技术推广的目标不仅在于提供信息和技能,更在于实现实际生产效益。
因此,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完整的、可操作的绩效管理体系,以确保推广效果的可控性和可预测性。
农业技术推广方法农业技术推广方法基于农业生产实际,涵盖了广泛的技术、渠道和手段。
根据不同的目标、条件和背景,我们可以选择相应的推广方法:以诊断为基础的推广方法诊断是从农民的需求出发,确定技术推广的优先领域和难点所采取的方法,它需要专家和农民共同参与,探索可行的解决方案,选出最优选项。
这种方法具有实用性、操作性和适用性,适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农民需求。
农民参与式推广方法农民参与式推广方法是指让农民参与到技术推广的全过程中,从不同维度进行全面性的推广和技能培训。
它既利用了现有的农业知识、水平和能力,又培养了他们自己的技能和想象力,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加强了农民自尊心和社会价值观。
建立技术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是一个可以提供一系列农业支持服务的组织,包括测试、培训、协助,和政策支持等等。
农业推广概论
第一章农业推广概论一、本章学习目标:1.应用农业推广定义2.理解农业推广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关系3.识记农业推广的概念、农业推广的变化以及发展趋势二、本章主要内容农业推广的概念(一)农业推广的定义农业推广是一种农业活动。
它是把新技术、新知识、新材料、新技能和信息,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沟通干预等手段,传播、传递、传授给农业生产者、经营者,使之自愿改变其行为,自我作决策,从而改善其生产条件与生活环境,提高其智力、产品产量、质量与经济收入,达到实现物质与精神两个文明目的的活动。
(二)农业推广与农村发展的关系1、农村发展的含义农村发展的定义为:“农村发展是指农村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资源、环境、人的综合发展等各个领域的全面进步,要求各个领域的协调发展。
也就是说,农村发展不但包括农村社会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时也包括社会稳定、民主参与、社会平等、妇女地位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总之,农村发展是指农村社会全面综合有序协调的发展”。
2、农业推广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农业推广的总目标是农村发展。
农业推广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推动力量。
农业推广通过提高人的素质来诱导农民行为的自愿改变从而为实现农村发展总目标作出贡献。
农业推广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作用农业推广在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这些作用主要表现在:(一)农业推广对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我国为建设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必须进行农业推广。
农业推广是推动农业发展和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力量。
邓小平提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
”(二)农业推广对农业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农业推广是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
在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方面推广有两方面的作用:(1)将现有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便于农民应用的实用技术。
(2)将实用技术转化为农民的采纳行为。
(三)农业推广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作用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
农业推广基本理论
农民行为的改变方法
★行政命令的方式 ★农民自发式 ★建议和咨询方式 ★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改变农民态度,政
变农民行为的方法 ★通过提供物资、资金、技术和服务来引导
农民行为定变化
4、行为改变理论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
以理论指导农业推广 研究农民的需要 研究农民行为(个体和群体)的特点 研究农民行为改变的环境 研究促使农民行为改变的方法
2)秦汉时期,我国就有了从中央到地方设置劝农官 的制度。
3)公元9世纪后期,宋太宗下诏,在全国各地 设“农师”,配合地方督导农业的农官,指导 农民务农。“农师”是我国最早的农业技术人 员。
4)元代(公元1279一1368)颁布了劝农立社 条例,50家农户为一社,社长承担“教劝本社 农桑”的任务,农司还编辑了《农桑辑要》印 发各地,用以推广各类种植、养殖技术。
合作用的结果,它是农民个体与其所处环境的动态 相互作用的结果,农民个体感知到的坏境因素相互 作用可以视为一个力场。农民心理场理论可理解为: 农民个体在其所处的环境,感到有些值得追求的东 西,如高产、高效、优质等,于是他们调动起个人 的力量争取实现这一目标;若发生了不利情况,如 旱、涝、风、雹等灾害,农民同样会调动个体力量, 避免和减少造成的损失。
广义的农业推广已不单纯地指推广农业 技术,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以及 改善农民实际生活等。这类推广工作的重点包
括:对成年农民的农事指导,对农家妇女的家政指导,对 农村青年的“手、脑、身、心”教育,即“4H教育” (Hands,Head,Health,Heart)。
世界上许多摆脱贫困国家的农业推广,都是指 广义的农业推广,其工作范围包括:
(三)农业推广的功能
1、技术传播 2、推广教育 3、信息咨询 4、桥梁沟通 5、农村发展
农业推广行为理论知识
第一节 农业推广对象行为产生
(三)激励理论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
1.正确确定推广目标,科学设置推广项目 期望理论表明,恰当的目标会给人以期望,使人 产生心理动力,激发热情,引导行为。在确定目标 时,要尽可能地在组织目标中能够包含更多农民的 共同要求,使更多的农民在组织目标中看到自己的 切身利益,把组织目标和个人利益高度联系起来。 在确定目标时,要尽量使目标切合实际。
第一节 农业推广对象行为产生
3 差异性
人的行为受外部环境和个体生理、心理特征的强烈影响, 在民族之间、地区之间、性别之间、年代之间,人们的个体行 为都表现出巨大的差异。
4 可塑性
人的行为是在社会实践中学得的,受到家庭、学校、社会 的教育与影响,可以成为不同职业行为和不同道德行为的人, 也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使之适应社会发展的 需要。
③动机指向目标的远近不同:长远目标对人的行为 的推动力比较持久。
第一节 农业推广对象行为产生
(三)动机产生的条件
1.内在条件:即内在的需要。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当一个人感到某种需要未得到满足,同时又期待满足时,就会产 生欲望,引发动机。但它的形成要经过不同的阶段。意向——愿 望——动机。 2.外在条件:它是通过内在需要而起作用的环境条件。 设置适当 的目标途径,使需要指向一定的目标,并且展现出达到目标的可 能性时,需要才能形成动机,才会对行为有推动力。
该理论的核心是行为强化。所谓强化就是 增强某种刺激与某种行为反应的关系,包括 正强化和负强化。
第一节 农业推广对象行为产生
(二)期望理论
由美国心理学家沃隆(Vroom)于1964提出。他认为,确定 恰当的目标和提高个人对目标价值的认识,可以产生激励力 量,可用以下公式来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阶段、兴趣阶段、评价阶段、试用阶段、采用阶段
创新的扩散过程分哪几个阶段
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是指在一个农业社会系统内(或叫社区,如一个村、一个乡)人与人之间创新采用行为的扩散,即由个别少数人的采用,发展到多数人的广泛采用过程。
特点:权威性:人们对媒体有信任,对越权威的媒体越信任。时效性:信息来得快,传播速度快。廉价性:尽管把信息制作成媒体信息成本不低,信息复制和广泛传播成本被分摊。单向性: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收者
应用:广播的用处:天气预报、病虫害预报等及时信息,市场信息
电视在推广上的应用:介绍信息、品种和成果,改变观念和行为,固定频道固定时间针对特定人群的较长时间培训
1.适宜推广的实用技术成果供给不足
2.农业科技创新用户的有效需求不足
3.政府所属的推广机构工作效率不高
4.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尚不完善
论述题2题,每题20分(3题选2题)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合格的农业推广人员应具备哪些素质?
对农技推广人员的要求,总的来说:一要有严肃的科学态度;二要有勇于吃苦、献身农业的精神;三要有广博的业务知识,丰富的社会经验,较强的业务实践能力;四是有组织群众工作的经验和良好作风。总之,推广人员应是德才兼备,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既要掌握种植业(养殖业)知识,还要了解林、牧(或农)、副、渔甚至农副产品加工、保鲜、储藏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不仅熟悉作物栽培技术(或畜禽饲养技术),还要掌握良种繁育、病虫防治、土壤农化、农业气象、农业机械、园艺蔬菜、加工储藏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用技术,才能适应农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农业推广人员还应具备社会活动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公开影响农民的知识水平与态度。
(四)行为操纵:行为操纵是在农民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来影响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态度的方法。
(五)提供物质条件:通过提供物资、资金、技术、信息等影响农民行为的方法。(六)提供服务:提供服务是通过服务方式帮助农民做些工作。
4、简述农民对农业创新的采用过程
农民对农业创新的采用是一个过程,是指农民群众从获得农业创新信息到最终采用的心理、行为变化过程。
电影和录像:改变观念和行为习惯,推广技术
网络的应用:农业推广人员与推广机构的信息互动,快速查找相关信息
二、集体指导法:集体指导方法,是推广人员对相同或相似的生产条件和经营方式的生产者,推广相同的项目,集中进行统一指导和传播信息的方法。
集体指导法的特点:1、高效性:指导对象较多,推广效率较高2、双向性:易于双向沟通,信息反馈及时3、统一性:共同问题易于解决,特殊要求难以满足
三、农民自身因素的影响:1.农民的年龄2.户主文化程度3.家庭关系的影响
四、其他社会、政治因素 :1.社会价值观的影响2.社会机构和人际关系的影响3.政治因素的影响
5、简述大众传播法、集体指导法、个别指导法的特点
一.大众传播法:农业推广人员将有关农业信息,经过选择、加工和整理,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递给农业推广对象的方法。
需要理论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①深入了解农民的实际需要。②分析农民需要的层次性。③分析农民需要的主导性。
农民行为改变的方法
(一)行为强制:使用权力迫使某人做某事。在农业推广中,常表现为使用法律法规、行政命令、规范标准等方法和手段改变或影响农民行为。
(二)咨询建议:咨询是适应现代化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由委托方(农民)以某一个特定问题为目标,提出解决问题的优化方案,受托方根据情况组织有关专家运用各类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进行调研,提供以针对性、有效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解决方案
(一)试验的针对性要强,目的要明确
(二)试验条件要有代表性
(三)试验数据要翔实,结果要准确可靠
(四)试验结果要能够重复
农业推广试验误差含义、来源及控制途径
系统误差是由于测量工具有偏差,或者其他环境因素而造成的误差,总是相对于真实值偏向一个方向;
偶然误差是由于读数或其他时候时造成的读得的值与真实值存在误差,在真实值左右,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
(4)局部控制非处理因素
(5)坚持唯一差异原则,操作和管理一)以政府推广机构为主体的基本推广方式
(二)以高等农业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主体的推广方式
(三)以企业(公司)为主体的推广方式
(四)以自助型组织为主体的推广方式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制约因素主要有哪些?
过失误差是一种与实际事实明显不符的误差,误差值可能很大,且无一定的规律。它主要是由于实验人员粗心大意、操作不当造成的,如读错数据,操作失误等.
(二)试验误差的来源
1.试验材料固有的差异
2.农事操作和管理技术不一致性
3.试验外界条件的差异
(三)控制试验误差的途径
(1)设重复
(2)设对照
(3)小区随机排列
农业推广理论重点
———————————————————————————————— 作者:
———————————————————————————————— 日期:
简答题6题,每题10分
1、简述农业推广的社会功能
直接功能:1.增进农村居民的基本知识与信息。2.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生产技术水平。3.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技能。4.改变农民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5.增强农民的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
突破阶段:一项创新从开始推广到个别少数农民(创新者)接受采用的阶段。
关键阶段:创新成果由先驱者向早期采用者进行扩散的过程。
跟随阶段:自我推动阶段
从众阶段:浪锋减退阶段
影响农业创新采用与扩散的因素
一、经营条件的影响
二、创新本身的技术特点的影响:1、技术的复杂程度:越复杂,推广难度越大。2、技术的可分性大小:可分性大的技术容易推广。3、技术的适用性:适用性强的容易推广。
形式:1.小组会议(讨论)2.短期培训班、讲座3.实地参观4.示范
三、个别指导法:推广人员和个别农民接触和沟通,讨论共同关心或感兴趣的话题,并向农民提供信息和建议的推广方法。
个别指导法的特点:针对性:针对每个农民的具体问题。双向性:在谈话中不断呈现和讨论,感情与信任。指导成本高:一对一
7、农业推广试验的基本要求
间接功能:1.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2.提高农业生产与经营效率。3.改善农村社区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4.优化农业生态条件。5.促进农村组织发展。6.执行国家的农业计划、方针与政策。
2、简述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需要是人类内在的、天生的、下意识存在的,而且是按先后顺序发展的。满足了的需要不再是激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