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位置确定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确定位置》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确定位置》说课稿1](https://img.taocdn.com/s3/m/0dbee37e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82.png)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确定位置》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确定位置》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的第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坐标系的概念,掌握用坐标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以及理解坐标系中距离和方向的计算。
这一节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对图形的性质和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坐标系的概念和应用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坐标系的概念,学会用坐标表示点的位置,能计算坐标系中的距离和方向。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学会用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几何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坐标系的概念,用坐标表示点的位置,坐标系中的距离和方向的计算。
2.难点:坐标系中距离和方向的计算,以及用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坐标系的知识。
2.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坐标系的概念和应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坐标系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坐标系的定义和表示方法,让学生理解坐标系的作用。
3.实例讲解: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用坐标表示点的位置,以及计算坐标系中的距离和方向。
4.练习与讨论: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5.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提出一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坐标系的定义、坐标表示方法、距离和方向的计算公式等,要求清晰、简洁、有条理。
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和作业、以及学生的反馈,来评价学生对坐标系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3.1《确定位置》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3.1《确定位置》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51378d7b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38.png)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3.1《确定位置》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确定位置》是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坐标系的基础知识上进行授课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两点间的距离,坐标系中两条直线的距离,以及用坐标表示点的位置。
这些内容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数学应用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坐标系的基础知识,对于坐标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坐标系中两点间的距离,以及两条直线的距离的计算方法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坐标系中两条直线的距离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两点间的距离,坐标系中两条直线的距离的计算方法。
2.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新知识。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坐标系中两点间,以及两条直线间的距离的计算过程。
3.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坐标系模型。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如何确定一个点的位置。
例如,假设有一个教室,如何用一个坐标来表示教室中一个学生的位置。
2.呈现(10分钟)使用多媒体展示坐标系中两点间的距离,以及两条直线的距离的计算过程。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理解两点间的距离,以及两条直线的距离的计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用坐标系模型来实际操作,计算两点间的距离,以及两条直线的距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例题与讲解-第三章 1 确定位置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例题与讲解-第三章 1 确定位置](https://img.taocdn.com/s3/m/f9406fca27284b73f3425025.png)
【例题与讲解】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 1 确定位置1.行列定位法行列定位法是确定平面内某物体位置的重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是把平面分成若干行、列,然后利用行号和列号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要准确表明某点的位置需要两个互相独立的数据,此方法也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容的一个铺垫.辨误区行列定位法用行列定位法表示平面内某点的位置必须有两个数据,缺一不可.【例1-1】小明站在一个由8行10列组成的队伍中,要想确定小明的位置,需要知道哪些数据?分析:要想确定队伍中某个人的位置,只知道行数不能确定,因为同一行有很多人;只知道列数也不能确定,因为同一列也有很多人,所以,要想确定一个人的位置,必须知道行数和列数.解:需要知道小明所在的行数和列数.【例1-2】你到阳光电影院去看电影,你的票上注明的是9排13号,你准备怎样找到自己的座位?解:路线不唯一,但是总要找到9排,并且找到13号座位.通常先找到排再找到号,也可能先找到号再找到排.2.极坐标定位法这是一种采用方位角和距离的方式来表示物体具体位置的定位方法,运用此方法来确定物体的位置需要两个数据:(1)方位角;(2)距离,两者缺一不可.使用此法首先要找出一个参照点,而其他点的方位角和距离则相对于该参照点而确定下来.【例2】下面为新时代学校的平面示意图,A处是教学楼,B处是实验楼,C处是艺体楼,D处是车棚,E处是办公楼,请你借助刻度尺、量角器,解决下列问题:(1)对教学楼来说,要想确定实验楼的位置,还需要什么数据?(2)对教学楼来说,车棚在什么位置?艺体楼在什么位置?分析:本题可采用极坐标定位法.解:(1)想确定实验楼的位置,还需要知道实验楼在教学楼的哪个方位角上,以及它和教学楼的距离.(2)对教学楼来说,车棚在南偏东35°,图上距离约为0.8 cm;艺体楼在正东方向,图上距离约为1.5 cm.3.经纬定位法经纬定位法就是用经度和纬度来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此法在地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使用此法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必须指明经度和纬度,两者缺一不可.释疑点经纬定位法经纬定位法既适合于在球面上定位,也适合于在平面上定位.【例3-1】“神舟九号”飞船已胜利升空,中国人正在逐渐地向宇宙进军,那么你能猜测出地面上的工作人员是如何来确定飞船的位置的吗?分析:本题为实际应用题目,只要联想到地理上学的经度、纬度,该问题就可以顺利解决.又因为飞船在太空中飞行,所以还需要其与地面的距离才能确定其位置.解:地面上的工作人员一般靠经纬线和飞船所处高度来确定位置.点拨:利用地理学上的经纬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的定位方法,应用非常广泛.【例3-2】A地在地球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地的位置是( ).A.东经130°,北纬50°B.东经130°,北纬60°C.东经140°,北纬50°D.东经140°,北纬60°解析:指明一点的经度和纬度就可以确定物体在地球上的位置.答案:C4.区域定位法它是生活中常用的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之一,需要有两个数据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用这种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具有简单明了的特点,但有时往往不精确,所以要视情况而定.【例4】如图是某学校平面简图的一部分,其中M1代表仓库,其所在的区域为A2区.M2代表办公楼,M3代表实验楼,试说出办公楼、实验楼所在的区域.分析:要求办公楼、实验楼所在的区域,先竖着找出其所在的字母区域,再横着找出所处的数字区域,两者合在一起便使问题得解.解:办公楼在C3区,实验楼在B4区.析规律区域定位法弄清区域定位法中的字母及数字分别表示的含义,依照已知建筑物的表示方法表示建筑物的位置.5.直角坐标定位法直角坐标定位法是生活中常采用的方法之一,在数学中,它是必须掌握的一种确定位置的方法,是后面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运用此法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也需要有两个数据,一个是横坐标,另一个是纵坐标,两者缺一不可.我们习惯用(a,b)来表示某一个物体的位置,其中a代表横坐标,b代表纵坐标.【例5】如图是中国象棋的一盘残局,如果用(4,0)表示的位置,用(3,9)表示的位置,那么的位置应表示为( ).A.(8,7) B.(7,8)C.(8,9) D.(8,8)答案:A6.在电影院内如何找到电影票上所指的位置在只有一层的电影院内,确定一个座位的位置需要两个数据,一个是排数,一个是号数.要找到自己电影票上所指的位置,先找到排数,再来找号数,此位置即票上所示的位置.如果是多层的电影院,一般还需要另加一个数据——确定位置在几层.点技巧平面上定点平面上确定物体的位置有多种方式,但基本都需要两个数据.【例6】近期某剧院(座位分单、双座)举办某知名歌星个人演唱会,小强与小华买了两张票去观看,座位号分别为10排12号和10排14号.(1)怎样才能既快又准确地找到座位?(2)小强和小华的座位靠在一起吗?分析:要找到自己电影票上所指的位置,先找到排数,再来找号数.解:(1)由于剧院的座位分为单座和双座,因此要既快又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座位,应先从双座大门进去,找到第10排,再在第10排中找到12号和14号.(2)由于剧院的座位分单座和双座,因此小强和小华的座位靠在一起.7.坐标在生活中的运用人们常说:“找准人生坐标”,意思是很清楚的.事实上,数学中所说的“坐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例如:如图是某公园示意图,请你根据图中比例尺用坐标的方法确定各景点的位置.分析:入口处是我们最先熟悉的地点,因此我们可以选择入口处为坐标原点,西东方向为横轴;南北方向为纵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分别量出各景点到横轴、纵轴的距离,这样便可知道各景点的坐标.例如动物园到纵轴的距离约为4.1 cm,到横轴的距离约为2.8 cm,因此动物园的位置是(4.1,2.8),根据比例尺换算以后,实际是(1 230,840),这表明动物园在入口处的东 1 230 m,北840 m处.其余景点的位置用相同的方法即可确定.【例7】如图,用点A(3,1)表示放置3个胡萝卜、1棵青菜,点B(2,3)表示放置2个胡萝卜、3棵青菜.(1)请你写出其他各点C,D,E,F所表示的意义;(2)若一只兔子从点A到达点B(顺着方格线走),有以下几条路可以选择:①A→C→D→B;②A→F→D→B;③A→F→E→B,问它走哪条路吃到的胡萝卜最多?走哪条路吃的青菜最多?分析:(1)由点A和B的坐标意义即可类比出其他各点所表示的意义;(2)先将所表示的胡萝卜和青菜数计算出来再相加比较即可.解:(1)因为点A(3,1)表示放置3个胡萝卜、1棵青菜,点B(2,3)表示放置2个胡萝卜、3棵青菜,所以可以类比:点C的坐标是(2,1),它表示的意义是放置2个胡萝卜、1棵青菜;点D的坐标是(2,2),它表示的意义是放置2个胡萝卜、2棵青菜;点E的坐标是(3,3),它表示的意义是放置3个胡萝卜、3棵青菜;点F的坐标是(3,2),它表示的意义是放置3个胡萝卜、2棵青菜.(2)若兔子走①A→C→D→B,则可以吃到的胡萝卜数量是3+2+2+2=9个,吃到的青菜数量是1+1+2+3=7棵;走②A→F→D→B,则可以吃到的胡萝卜数量是3+3+2+2=10个,吃到的青菜数量是1+2+2+3=8棵;走③A→F→E→B,则可以吃到的胡萝卜数量是3+3+3+2=11个,吃到的青菜数量是1+2+3+3=9棵;由此可知,走第③条路吃到的萝卜、青菜都最多.。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 第1节 确定位置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 第1节 确定位置](https://img.taocdn.com/s3/m/b31536c0f46527d3250ce0aa.png)
总结3:其他几种确定位置的方法:
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除用“有序数对”和“方位角 和距离”外,还有以下方法: (1)经纬定位法:使用此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必须指明经度和纬 度,二者缺一不可. (2)区域定位法:使用此方法时,先将该物体所在的平面划分成 几个区域,然后用两个不同的符号表示.
课堂小结
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1. 用有序实数对确定位置. 2. 方位角和距离确定位置. 3. 其他几种确定位置的方法:
(1)经纬定位法 (2)区域定位法
课后练习:
1.电影院的第3排第6座表示为(3,6).若某同学的座位号为(4,2),那
么该同学的位置是( B ) A.第2排第4座
B.第4排第2座
C.第4座第4排
对我方潜艇来说,北偏东40°的方向上有两个目标:敌舰B和小岛;要想 确定敌舰B的位置,还需要知道敌舰B距我方舰艇的距离.
(2)距离我方潜艇20 n mile处的敌舰有哪几艘?
1.4cm
1cm
距我方潜艇20 n mile处的敌舰有两艘:敌舰A和敌舰C.
1cm
(3)要确定每艘敌舰的位置,各需要几个数据?
确定平面内一个物体的位置,可以选择一个参照物,然后 用方位角和距离来表示物体的位置,这种表示物体位置的 方法称为方位角、距离定位法.
例2:如图是小丽以学校为观测点,画出的一张平面图. (1)生源大酒店在学校__北___偏___西__3_0_°_方向___4_0_0____米处.汽车站在 学校___南_____偏___西__5_0_°___方向_____6_0_0__米处; (2)中医院在邮电局东偏北60°方向400米处,请在上图中标出它的位 置; (3)小丽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步行,从汽车站经过学校、邮局再到中医 院大约需要___2_4____分钟.
八年级数学上册3.1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3.1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新版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4bd1217d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38.png)
八年级数学上册3.1确定位置教学设计(新版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八年级数学上册3.1确定位置》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用坐标系表示点的位置,理解坐标系的性质,学会用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引入坐标系,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平面几何,对图形的性质和变换有一定的了解。
但坐标系作为一个新的数学工具,可能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认识坐标系,体会坐标系的运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坐标系的定义,了解坐标系的性质,学会在坐标系中表示点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坐标系,培养学生运用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坐标系的定义,坐标系的性质,如何在坐标系中表示点的位置。
2.难点:坐标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坐标系,体会坐标系的运用。
同时,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坐标系的性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实际问题,如描述物体的位置等。
2.准备坐标系的相关图片或模型。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如果你要描述学校图书馆的位置,你会怎么说?”“如果你要找到教室门口的位置,你会怎么做?”让学生思考,引出坐标系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坐标系的图片或模型,向学生介绍坐标系的定义和性质。
同时,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在坐标系中表示点的位置。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坐标系中确定点的位置。
教师可适时给予提示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坐标系的运用。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坐标系的性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坐标系的特点。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3.1《确定位置》说课稿1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3.1《确定位置》说课稿1](https://img.taocdn.com/s3/m/06b14b1c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64.png)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3.1《确定位置》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确定位置》是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坐标系的基础知识上进行的,主要让学生了解确定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坐标系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准确、快速地确定点的位置,以及如何运用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仍然是他们的学习难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确定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确定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快速、准确地确定点的位置,以及如何运用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操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坐标系图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确定位置的思考,从而导入新课。
2.探究新知:引导学生观察、实践,探究确定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的方法。
3.巩固新知: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拓展与应用: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坐标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5.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自我认知。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关键知识点。
可以设计成以下形式:确定位置的方法:1.观察坐标系图2.确定点的位置3.记录坐标值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练习成果等方面进行。
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上学期数学课件-确定位置
![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上学期数学课件-确定位置](https://img.taocdn.com/s3/m/9f06f2174afe04a1b171de40.png)
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
1.确定位置
:
1. 在现实情境中感受确定物体位置 的多种方式、方法.
2.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和意义.
(1)在电影院内如何找到电影票上所指的位置?
(2)在电影票上,“6排3号”与“3排6 号”中的“6”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3)如果将“8排3号”简记作(8,3),那 么“3排8号”如何表示?(5,6)表示什么含 义?
敌方战舰C
敌方战舰A
我方战舰1号
(1)北偏东40°的方向上有哪些目标?要想 确定敌舰B的位置,还需要什么数据?
40°
我方 潜艇
敌我双方舰艇对峙示意图
小岛
敌方战舰B
我方战舰2号
敌方战舰C 敌方战舰A
我方战舰1号
(2)距我方潜艇图上距离1cm处的敌舰 有哪几艘?
40°
我方 潜艇
敌我双方舰艇对峙示意图
李四
张三
12 34 5 6
讲台
第八排 第七排 第六排 第五排 第四排 第三排 第二排 第一排
78
议一议:
(1) 电影院内,教室内确定一个座位一般 需要几个数据?为什么?
(2) 在生活中,确定物体的位置还有其它 方法吗?与同位交流。
敌我双方舰艇对峙示意图
学以致用
小岛
40°
敌方战舰B
我方战舰2号
我方 潜艇
(1)已知在某列或某行上,只需一个数据定位 (2)在一个平面内确定物体位置,需两个数据 (3)在空间中确定物体位置,需要三个独立数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主要内容
今天 么收
1.在平面上确定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 据a 和b 记作(a ,b),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3.1 确定位置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3.1 确定位置](https://img.taocdn.com/s3/m/114b5270f18583d0496459d8.png)
知识点 经纬度定位法 3. 下列选项中,能确定物体位置的是( D ) A.北纬 31° B.东经 103.5° C.东经 100° D.北纬 31°,东经 103.5°
知识点 区域定位法
4. (教材 P56 随堂练习 T1 变式)如图是沈阳市地区简
图的一部分,图中“故宫”“鼓楼”所在的区域分别是
知识点 行列定位法 1. 如果将电影票上“5 排 8 号”记为(5,8),那么 “11 排 6 号”应记为 (11,6) ,而(7,13)则表示 7 排 13 号 .
知识点 方位角和距离确定位置 2. 点 A 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关于点 A 的位置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D ) A.距点 O 4 km 处 B.北偏东 40°方向上 4 km 处 C.在点 O 北偏东 50°方向上 4 km 处 D.在点 O 北偏东 40°方向上 4 km 处
解:(1)点 C 的位置如图①所示. (2)点 D 的位置如图②所示,点 E 可表示为(-4,4).
9. 如图,一个小正方形被等分成 4 行 4 列. (1)若点 A 用(1,1)表示,点 B 用(2,2)表示,点 C 用(0,0)表示,请在图中标出点 C 的位置; (2)若点 A 用(-3,1)表示,点 B 用(-2,2)表示, 点 D 用(0,0)表示,请标出点 D 的位置,并说明点 E 应 如何表示.
(5,90°) .
8. 如图,12 时某渔政船在 H 岛正南方向,距 H 岛 30 海里的 A 处,渔政船以每小时 40 海里的速度向东航 行,13 时到达 B 处,并测得 H 岛的方向是北偏西 53°6′. 那么此时渔政船相对 H 岛的位置怎 AC=30 海里,AB=40 海里,∠CAB=90°, 所以 BC= AC2+AB2= 302+402=50(海里), 故此时渔政船在 H 岛南偏东 53°6′的方向,距 H 岛 50 海里的位置.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确定位置》说课稿4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确定位置》说课稿4](https://img.taocdn.com/s3/m/3c39f590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7b.png)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确定位置》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确定位置》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介绍了坐标系的建立和点的坐标的概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坐标系的含义,掌握如何用坐标表示点的位置,以及如何根据坐标确定点的位置。
这一节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函数、几何等数学知识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平面几何和方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坐标系的概念和应用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坐标系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有一定的困惑,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解释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坐标系的含义,掌握如何用坐标表示点的位置,以及如何根据坐标确定点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和操作,学生能够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坐标系的含义,点的坐标的表示方法。
2.教学难点:坐标系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点的坐标的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和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坐标系的含义和点的坐标的概念。
同时,利用多媒体手段,如PPT和教学软件,进行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理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如迷宫游戏,引出坐标系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探究:学生分组讨论,通过操作和实例,探究坐标系的含义和点的坐标的表示方法。
3.讲解:教师进行详细的解释和引导,让学生理解坐标系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以及点的坐标的意义。
4.巩固:学生进行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讲解。
5.总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坐标系的含义2.点的坐标的表示方法3.坐标系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4.点的坐标的意义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结果和课后反馈,评价学生对坐标系的含义和点的坐标的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情况。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确定位置》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确定位置》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75eb3b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0a.png)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确定位置》教案一. 教材分析《确定位置》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的第一课时内容,主要介绍坐标系中点的位置的确定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坐标系中点的坐标表示方法,掌握利用坐标系确定点的位置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坐标系的基本概念,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的确定方法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坐标系中点的坐标表示方法,能够利用坐标系确定点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坐标系中点的坐标表示方法,利用坐标系确定点的位置。
2.难点:坐标系中点的位置的确定方法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操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坐标系图,用于展示和操作。
2.准备一些关于坐标系中点的位置的实例,用于讲解和练习。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坐标系的基本概念,如坐标轴、原点等。
然后提出问题:“如何在坐标系中表示一个点的位置?”引发学生的思考。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展示一些坐标系中的点,让学生尝试确定这些点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总结出确定点位置的方法。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关于坐标系中点的位置的实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及时批改和反馈。
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如:“在坐标系中,两个点的位置关系是如何确定的?”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初中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1【教学设计】《确定位置》
![初中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1【教学设计】《确定位置》](https://img.taocdn.com/s3/m/17c7ca90b0717fd5360cdc6e.png)
《确定位置》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三章第一节《位置的确定》。
本节课通过形式多样的题材(如“教室里找座位”“确定地图上城市的位置”等等),将现实生活中常用的定位方法呈现在每一个学生的面前,其中既有反映极坐标思想的定位方法,也有反映直角坐标思想的定位方法。
【知识与能力目标】确定位置的方法,突出在平面上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多样性和实质统一性:都需要两个数据。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较灵活的运用不同的方式对物体定位。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与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
体会生活中位置的确定离不开数据,离不开数学,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1、在现实情境中感受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法;2、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
学生每人准备好草稿纸、铅笔;◆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引入;第二环节:分类讨论;第三环节:问题解决;第四环节:知识提升;第五环节:作业布置。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通过若干图片,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常常需要确定位置。
导入新课:怎样确定位置呢?第二环节分类讨论,探索新知1.温故启新(1)温故:在数轴上,确定一个点的位置需要几个数据呢?答:一个,例如,若A点表示-2,B点表示3,则由-2和3就可以在数轴上找到A点和B点的位置。
总结得出结论:在直线上, 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一个数据.(2)启新:在平面内,又如何确定一个点的位置呢?请同学们根据生活中确定位置的实例,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2.举例探究Ⅰ.探究1(1)在电影院内如何找到电影票上指定的位置?(2)在电影票上“6排3号”与“3排6号”中的“6”的含义有什么不同?(3)如果将“6排3号”简记作(6,3),那么“3排6号”如何表示?(5,6)表示什么含义?(4) 在只有一层的电影院内,确定一个座位一般需要几个数据?结论:生活中常常用“排数”和“号数”来确定位置。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确定位置》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确定位置》教学设计4](https://img.taocdn.com/s3/m/965a3596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e4.png)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确定位置》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确定位置》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坐标系的建立和坐标的概念,掌握用坐标表示点的位置,以及通过坐标确定两点之间的距离和方向。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对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坐标系和坐标的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先让学生建立坐标系的直观印象,再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坐标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坐标表示点的位置。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坐标系的建立和坐标的概念,掌握用坐标表示点的位置。
2.培养学生运用坐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坐标系的建立和坐标的概念。
2.用坐标表示点的位置。
3.坐标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让学生自主发现和掌握坐标的概念和应用。
同时,结合多媒体教学和实际操作,增强学生对坐标系的理解和运用。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坐标系图示和实例。
3.练习题和作业。
七. 教学过程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一个点的位置。
例如:“如果你要在一个房间里找到一个特定的桌子,你会如何描述它的位置?”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出坐标系和坐标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坐标系的图示和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坐标系的建立和坐标的概念。
同时,解释坐标系中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含义,以及如何用坐标表示一个点的位置。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练习用坐标表示点的位置。
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学生在坐标系中找到给定的点,或根据给定的坐标找到对应的位置。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
可以设置一些应用题,让学生运用坐标解决实际问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位置与坐标3.1确定位置(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位置与坐标3.1确定位置(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a09a3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bb.png)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位置与坐标3.1确定位置。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利用数对表示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
2.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
3.探索并掌握物体位置关系的基本原理;
4.应用坐标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数对和坐标系描述物体位置的能力,增强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2.提高学生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模型思想;
3.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探索物体位置关系规律,提升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4.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坐标确定物体位置,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数对和坐标系的概念掌握得相对顺利,他们能够通过直观的例子理解数对表示位置的原理。然而,在将方向和距离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时,部分学生遇到了一些困难。这让我意识到,我们需要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加强对这一难点的讲解和练习。
课堂上,我尝试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我发现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问题背后的数学原理。但是,我也注意到,在小组讨论环节,有些学生还不够积极主动,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问题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或者是对小组合作的方式还不够适应。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数对和坐标系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如何确定位置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确定位置》教案4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确定位置》教案4](https://img.taocdn.com/s3/m/da23a771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94.png)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确定位置》教案4一. 教材分析《确定位置》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利用坐标系确定点的位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坐标系的含义,掌握利用坐标系确定点的位置的方法,为后续学习函数、几何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平面几何知识,对图形的性质和相互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但坐标系的知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领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建立坐标系的观念,理解坐标系中点的表示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坐标系的含义,掌握利用坐标系确定点的位置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坐标系的含义,利用坐标系确定点的位置。
2.教学难点:坐标系中点的表示方法,坐标系中图形的位置关系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探究法、直观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PPT、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何才能准确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确定位置。
2. 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展示坐标系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坐标系的概念。
然后,通过具体例子,解释如何利用坐标系确定点的位置。
3.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如何利用坐标系确定点的位置。
接着,教师挑选几名学生上黑板进行实际操作,展示如何用坐标系表示给定的点。
4. 巩固(10分钟)教师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加深对坐标系的理解。
5. 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坐标系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如“坐标系中有多少个点?”、“坐标系中的点与图形有什么关系?”等。
八年级数学上册3.1确定位置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3.1确定位置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35897171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77.png)
八年级数学上册3.1确定位置教案新版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八年级数学上册3.1确定位置》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坐标来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坐标系的构成,掌握坐标系的表示方法,能够准确地表示出点在坐标系中的位置。
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函数、几何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对于图形的认识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坐标系的认识和利用坐标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理解坐标系的构成和作用,掌握坐标系的表示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坐标系的构成,理解坐标系的表示方法,能够准确地表示出点在坐标系中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利用坐标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坐标系的构成,理解坐标系的表示方法,能够准确地表示出点在坐标系中的位置。
2.教学难点:坐标系的表示方法,以及如何准确地表示出点在坐标系中的位置。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践活动法、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坐标系的构成和作用;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坐标系的相关图片和实例,以及用于实践活动的工具。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预习相关内容,了解坐标系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一个点在坐标系中的位置。
例如:“如果你在地图上看到一个位置,你如何告诉别人这个位置在哪里?”让学生认识到坐标系在表示位置方面的作用。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 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 位置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 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 位置](https://img.taocdn.com/s3/m/7f3e270d6bd97f192279e94b.png)
探究2. 确定震中位置.
北京时间2010年04
日07时49分许,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得在北纬33.00583度, 97.00663度的地方发生了约
的地震. 由“北纬33.00583
东经97.00663度”这两个数据能确定地震中心在哪儿
(2)城市规划中常常用到“方向角+距离”的定位方式.下图是某市学校周边环境示意图,
结论:生活中常常用“区域定位”来确定位置.
专家点评(西安中学焦宇)
该教学设计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确定位置的必要性. 通过具体的实例,感受用数对表示位置的优越性。
各类例题也以实际问题为主,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平面内,两个数据可以确定一个点。
整节教学设计学生参与程度较高,体现了新课程教育理念。
但是实际问题的数学化不足,学生从中提炼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数学思想的过程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关注。
另外本节课中有许多数学概念也需要教师的强调,需要老师留白的的时间帮助学生分析理解。
整体来说,本教学设计渗透了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
发展了学生的总结能力,并让学生体会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是一节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教学设计。
北师大八年级数学(上)第三章位置的确定(知识点)
![北师大八年级数学(上)第三章位置的确定(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54b067d67ec102de2bd895a.png)
第三章 位置的确定一、 在平面内,确定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及有关概念1、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其中,水平的数轴叫做x 轴或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铅直的数轴叫做y 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x 轴和y 轴统称坐标轴。
它们的公共原点O 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建立了直角坐标系的平面,叫做坐标平面。
2、为了便于描述坐标平面内点的位置,把坐标平面被x 轴和y 轴分割而成的四个部分,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注意:x 轴和y 轴上的点(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
3、点的坐标的概念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P,过点P 分别x 轴、y 轴向作垂线,垂足在上x 轴、y 轴对应的数a ,b 分别叫做点P 的横坐标、纵坐标,有序数对(a ,b )叫做点P 的坐标。
点的坐标用(a ,b )表示,其顺序是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中间有“,”分开,横、纵坐标的位置不能颠倒。
平面内点的坐标是有序实数对,当b a ≠时,(a ,b )和(b ,a )是两个不同点的坐标。
平面内点的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
4、不同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征(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点P(x,y)在第一象限0,0>>⇔y x点P(x,y)在第二象限0,0><⇔y x点P(x,y)在第三象限0,0<<⇔y x点P(x,y)在第四象限0,0<>⇔y x(2)、坐标轴上的点的特征点P(x,y)在x 轴上0=⇔y ,x 为任意实数点P(x,y)在y 轴上0=⇔x ,y 为任意实数点P(x,y)既在x 轴上,又在y 轴上⇔x ,y 同时为零,即点P 坐标为(0,0)即原点(3)、两条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点P(x,y)在第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直线y=x )上⇔x 与y 相等点P(x,y)在第二、四象限夹角平分线上⇔x 与y 互为相反数(4)、和坐标轴平行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位于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纵坐标相同。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确定位置》教案2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确定位置》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de72df19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ed.png)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确定位置》教案2一. 教材分析《确定位置》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坐标系的建立,了解坐标系中点的表示方法,以及利用坐标解决实际问题。
内容联系实际,具有生动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平面几何知识,对图形的性质和变换有一定的了解。
但坐标系的知识较为抽象,对于部分学生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坐标系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加深对坐标系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坐标系的建立,掌握坐标系中点的表示方法,能利用坐标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际问题,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能力;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坐标系的建立,坐标系中点的表示方法。
2.难点:坐标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交流法、实例教学法等。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实际问题,如商场购物、电影院座位等,用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抽象出坐标系的概念。
2.准备坐标系的教学素材,如坐标轴、点的表示方法等。
3.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上课之初,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你在商场购物时,如何找到你想要的商品?”、“你在电影院看电影时,如何找到你的座位?”等问题。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抽象出坐标系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坐标系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坐标系的特征。
然后,教师讲解坐标系的建立,以及坐标系中点的表示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坐标系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可以包括:判断点的位置、求点的坐标、判断线段的位置等。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个学生完成的题目,让学生上台板书并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位置与坐标
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如,确定学校、家庭的位置,确定地图上城市的位置,在棋盘上确定棋子的位置,在海战中确定舰艇的位置……
本章你将在小学的基础上,研究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方法来确定位置,并体会图形坐标的变化与轴对称图形变化之间的关系.
位置与坐标
认识不同确定位置的方法
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回顾与思考
5.1 确定位置
5.2平面直角坐标系5.3坐标与轴对称
水平测试
第三章位置与坐标
1.确定位置
执教:李悦
一、学生起点分析
《确定位置》是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位置的确定》第一节内容。
本章是“图形与坐标”的主体内容,不仅呈现了“确定位置的多种方法、平面直角坐标系”等内容,而且也从坐标的角度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平移、轴对称的数学内涵,同时又是一次函数的重要基础。
《确定位置》将现实生活中常用的定位方法呈现给学生,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促进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对八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对新鲜事物特别有兴趣。
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近他们生活的问题情境,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关注,会有利于学生对内容的较深层次的理解;另一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可多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二、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设计:
(1)理解用一对数表示物体在平面内所在的位置,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2)经历在现实生活中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感受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法;
(3)体验生活中处处有确定位置,感受现实生活中确定位置的必要性.
重点:理解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
难点: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的设计、教法、学法的确定,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计。
本课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用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出学习主题。
第一环节感受生活中的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若干图片,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常常需要确定位置.导入新课:怎样确定位置呢?——§3.1确定位置。
第二环节分类讨论,探索新知
1.温故启新
(1)温故:在数轴上,确定一个点的位置需要几个数据呢?
答:一个,例如,若A点表示-2,B点表示3,则由-2和3就可以在数轴上找
到A点和B点的位置。
总结得出结论:在直线上, 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一个数据.(2)启新:在平面内,又如何确定一个点的位置呢?请同学们根据生活中确定位置的实例,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2.举例探究
Ⅰ. 探究1
(1)在电影院内如何找到电影票上指定的位置?
(2)在电影票上“6排3号”与“3排6号”中的“6”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3)如果将“6排3号”简记作(6,3),那么“3排6号”如何表示?(5,6)表示什么含义?
(4) 在只有一层的电影院内,确定一个座位一般需要几个数据?
结论:生活中常常用“排数”和“号数”来确定位置.
Ⅱ. 学有所用
(1) 你能用两个数据表示你现在所坐的位置吗?
(2) 破译密码游戏.
结论:生活中常常用“行数”和“列数”来确定位置.
Ⅲ. 探究2.
据新华社报道,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0分,我国河北省唐山市发生里氏7.8级的大地震,震中位于唐山市吉祥路一带,即北纬39°38′,东经118°11′.这次地震中,有24万人丧生,是有史以来地震给人类造成的特大灾难之一.你能在地图上找出震中的大致位置吗?
结论:生活中常常用“经度”和“纬度”来确定位置.
Ⅳ. 探究3
下图是某次海战中敌我双方舰艇对峙示意图(图中1厘米表示20海里).对我方舰艇来说:
(1)北偏东40°的方向上有哪些目标?要想确定敌舰B的位置,还需要什么数
据?
(2)距我方潜艇20海里处的敌舰有哪几艘?
(3)要确定每艘敌舰的位置,各需要几个数据?
(4)如何表示敌舰A,B,C的位置?
结论:生活中常常用“方位角”和“距离”来确定位置.
Ⅴ. 延伸阅读
船只定位
人们有时用两个角度确定海上航行船只的位置,如图,对于在大海中航行的船只A,海岸线上的B,C两个观测点上只要同时观测到船只相对于每个观测
点的方位角,即可准确确定这艘船只的位置.这是因为,对于固定的点B,C,
船只A既在射线BA上,又在射线CA上,两条射线的交点就是这艘船的位置.
结论:生活中常常用两个“方位角”来确定位置.
Ⅵ.探究4
如图是西安市地图的一部分,如何向同伴介绍“省政府”所在的区域?“省图书馆”?
结论:生活中常常用“区域定位”来确定位置.
学有所用: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用类似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的实例?
3.学有所思,学有所获.
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几个数据?
答: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
若设这两个数据分别为a和b,则:
a表示:排数、行数、经度、角度、角度……
b表示:号数、列数、纬度、距离、角度…….
4.议一议.
在空间内,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几个数据?请举例说明.
答:在空间内,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3个数据.如,在多层的电影院中确定位置就需要知道几层几排几号共3个数据.
第三环节学有所用.
1.在平面内,下列数据不能确定物体位置的是()
A.3楼5号B.北偏西40°
C.解放路30号D.东经120°,北纬30°
2.海事救灾船前去救援某海域失火轮船,需要确定()
A.方位角B.距离
C.失火轮船的国籍D.方位角和距离
3.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家的位置吗?
4.观察如图所示象棋盘,回答问题:
(1)请你说出“将”与“帅”的位置;
(2)说出“马 3 进 4”(即第 3 列的马前进到第 4 列)后的位置.
5.举出在空间确定物体位置的一种方法,在你的方法中用到了几个数据?
第四环节感悟与收获
1.知识能力:
(1)在现实情境中感受了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式,并能灵活运用不同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2)在直线上,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一个数据;
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
在空间内,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三个数据.
2.思想方法:
(1)数形结合;
(2)分类讨论;
(3)感受生活—认知规律—运用规律.
第五环节分层作业
C 类:教材习题3.1第1,2,3题;
B 类:用适当的方法向你的同学介绍你所熟悉的一处西安旅游景点的位置;
A 类:写一篇关于生活中如何确定位置的小文章.
板书设计:
§5.1确定位置(一)
一.生活中常见的几中确定位置的方式.
1.用“排数”和“号数”
2.用“行数”和“列数”
3.用“经度”和“纬度”
4.用“角度”和“距离”
5.用两个“角度”
6.用区域定位
二.结论: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