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22_语音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语音基础知识与播音发声教程

语音基础知识与播音发声教程

第一讲语音基础知识概论播音员,主持人运用有声语言,通过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体进行着传播信息的创造性劳动。

而普通话则是这种创造性劳动的最基本的手段。

那么,什么是普通话定义?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

怎样理解普通话定义?1、为什么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而不以其他地方的语音为标准音?答:任何方言都可以作为标准语音,张太炎曾建议用武汉话作为语音标准,古往今来民族共同语都是以政治文化中心的语音做为标准。

由此可见,今天我们把北京话定为普通话的标准是历史的必然。

2、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为什么不说以北方话为标准音?答:北方话是地区方言,北京话是地点方言。

点比区更具体更精确。

(地区方言差别很大,地点方言则很精确。

)3、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为什么不说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呢?答:北京话是地点方言,北方话是地区方言。

主要是为了解决词汇问题,因为北京话是地点方言,词汇受限;而北方话是地区方言,词汇丰富。

例如:普通话里的妻子,以北方方言来说: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地方有很多的词汇:比如:老婆、媳妇、婆姨等。

又如:普通话里的“跑”以北京化来说:有“颠儿“”撒鸭子”,而其就不能做为普通话的基础方言。

所以要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而不能以北京话做为基础方言。

4、语音、词汇、语法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答、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基础,是词语句子的物质外壳,靠着语音的帮助,人们的思想才能固定在词和句子之中。

现代汉语的一般词汇几乎处于经常的变动之中。

迅速的反映社会的各个方面。

例如:下放、上山下乡,下海,下岗。

这些词汇都具有时代的基本特征。

语法作用是支配词汇。

三者的关系:一是三者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彼此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协调发展。

4、怎样掌握普通话语音基本概念呢?今天这一讲,我们就是针对以上三个问题进行阐述。

一、现代汉语的共同语言--普通话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言。

语音教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语音教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语音教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一、语音分类语音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音节、音位和音素三个层次。

语音按照发声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声音和辅音两类。

声音包括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1. 元音元音是指声带振动,气流不受阻碍通过口腔和喉部产生的音素。

元音分为前元音、中元音和后元音,主要根据舌头位置的不同分属不同类别。

2. 辅音辅音是指声带振动,双唇、舌头或牙床等部位产生摩擦和阻碍气流通过口腔和喉部产生的音素。

辅音根据产生的地点分为唇音、齿音、舌尖音、舌叶音、软腭音和喉音六大类。

二、语音知识点1. 声带振动声带振动是声音产生的基础,通过声带的振动产生不同的音调和音色,对于语音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声调声调是指语音的升降变化,对于很多语言来说,声调是词义的重要区别,因此在语音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发声调,避免语义上的误解。

3. 音位音位是指在一个语音体系中发音形式上可互相替代并能在一个词、词组或句子中发挥区别义项功能的语音,即一个语言中的所有语音单位。

4. 音系音系是指一个语言中的全部语音及其相互关系。

它包括语音的分类、数量、分布、变体、组合、规则等内容,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学科。

5. 韵尾韵尾是一个音节中韵母后的辅音部分,它可以单独构成一个音节,也可以与韵母一起构成一个音节,对于语音的准确发音有重要意义。

6. 韵母韵母是指一个音节中没有辅音的音节,它是音节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语音的准确发音有重要意义。

7. 辅音连缀规则辅音连缀规则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音连在一起发音时的规则,不同语言中有不同的辅音连缀规则,这些规则影响着语音的准确发音。

8. 声母声母是指一个音节中介于声门和韵腹之间的辅音,语音教学中需要重点引导学生正确发声母,避免发音不清晰的问题。

9. 发音技巧在语音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技巧,包括口形、舌位、气流方向、声带振动等方面的技巧,帮助学生准确发音。

10. 语音规律不同语言中存在着不同的语音规律,了解并掌握这些规律对于语言的学习和教学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准确地学会一门语言。

语音基本知识

语音基本知识

一、音素1、单元音:2、双元音:3、清、浊辅音:关于语音的几个概念1) 字母:语言的书写形式。

元音字母a, e, i(y), o, u,2) 音标:词的语音形式。

3) 音素:音的最小的单位。

英语中有48音素。

4) 音节:由元音和辅音构成的发音单位。

ap'ple, stu'dent, tea'cher, un'der'stand5) 元音:发音响亮,是乐音;口腔中气流不收阻碍;是构成音节的主要音。

英语中有20元音。

6) 辅音:发音不响亮,是噪音;口腔中气流受到阻碍;不是构成音节的主要音。

英语中有28辅音。

7) 开音节:a) 辅音+元音+辅音+e name bike home due; b) 辅音+元音 he, go, hi8) 闭音节:a) 辅音+元音+辅音 bad, bed, sit, hot, cup; b)元音+辅音it9) 重读音节:单词中发音特别响亮的音节。

二、语音的基本常识1、音节的划分一个单词的音标中有几个元音就有几个音节。

2、重读音节任何双音节或多音节单词的音标中,有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哪一个音节重读,该音节的左上方或该音节的元音上方标有重读符号“'”。

3、浊化音以sp__, st___, sk___开头的单词清辅音/p/ /t/ /k/分别要发浊辅音/b/ /d/ /g/。

4、定冠词the的读音e.g. the manc.f. the old man5、不完全爆破爆破音[p] [b] [t] [d] [k] [g] 后面紧跟另一个爆破音时,前面的那个爆破音只在口腔内形成阻碍,而不能完全读出。

e.g. basketball6、连读在一个短语或句子中,如果相邻两词的关系相等密切,而前一个词以辅音结尾,后一个词以元音开头,辅音和元素连在一起读。

7、意群的停顿对于一个较长的句子,可以根据意思和结构将其划分成几群,一个意群必须一口气说完。

8. 重音1)单词重音A)双音节词a)一般在第一个音节重读。

语音基础知识大学语音课教案

语音基础知识大学语音课教案

语音基础知识-大学语音课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音学知识,了解汉语语音系统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语音表达能力。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语音学的基本概念,掌握语音的物理属性,以及汉语语音的基本特点。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讲解语音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引导学生进行语音实践,提高学生的语音表达能力。

第二章:语音的物理属性2.1 音高2.1.1 音高的定义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由声带振动的频率决定。

2.1.2 音高的分类音高分为低音、中音和高音。

2.2 音强2.2.1 音强的定义音强是指声音的强弱,由声带振动的幅度和持续时间决定。

2.2.2 音强的分类音强分为强音、中音和弱音。

2.3 音质2.3.1 音质的定义音质是指声音的特色,由声带振动的形状决定。

2.3.2 音质的分类音质分为清音、浊音和半浊音。

2.4 音长2.4.1 音长的定义音长是指声音的持续时间,由声带振动的持续时间决定。

2.4.2 音长的分类音长分为短音、中音和长音。

第三章:汉语语音的基本特点3.1 汉语语音的声母系统3.1.1 声母的定义声母是指一个汉字的第一个辅音,用来表示不同的发音。

3.1.2 声母的分类汉语声母分为清音、浊音和半浊音。

3.2 汉语语音的韵母系统3.2.1 韵母的定义韵母是指一个汉字的除声母外的部分,包括元音和韵尾。

3.2.2 韵母的分类汉语韵母分为元音、复元音和鼻韵母。

3.3 汉语语音的声调系统3.3.1 声调的定义声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升降、长短的变化,用来区分意义不同的词语。

3.3.2 声调的分类汉语声调分为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第四章:语音的记录与分析4.1 语音的记录方法4.1.1 国际音标国际音标是一种用于记录世界各种语言语音的符号系统。

4.1.2 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是一种用于记录汉语普通话语音的符号系统。

4.2 语音的分析方法4.2.1 语音分析的步骤语音分析包括听辨、记录、分类和描述等步骤。

语音知识点总结教资

语音知识点总结教资

语音知识点总结教资一、语音概念及基本特征1. 语音的概念语音是人们用来交际的基本形式之一,它是声音的一种形式,也是语言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

语音是通过声带将气流震动转换成为声音信号,经过喉头、咽喉和口腔等部位的共同作用,形成最终发声的结果。

因此,语音是人们进行语言表达的主要手段,也是语言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2. 语音的基本特征语音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音调:音调是语言声调的基本特征,不同语言的音调模式各有不同,如汉语、泰语等语言存在词语的声调变化。

而在英语中,音调的变化则很少。

(2)音长:音长是指音节的时长。

不同语言中,音长的变化也会导致词义的改变。

如英语单词“I”和“eye”,在音长上存在着差异。

(3)音位:音位是指语音系统中的最小单位,不同的语言中音位的数量和音系有所不同。

如英语中的辅音音位较多,而元音音位较少。

(4)音色:音色是指音高和频率的特征,不同人的声音音色也会存在差异,这也是声音在表达情感、个性特征等方面的重要体现。

二、语音分类1. 语音的分类方式语音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1)按照音位的特点,语音可分为辅音和元音;(2)按照发音部位的不同,语音可分为唇音、齿音、舌音、软腭音、喉音等;(3)按照语音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清音和浊音;(4)按语音的组合形式,可以分为单音节语音、复音节语音等。

2. 语音分类的意义和应用对语音进行分类和归纳,有助于我们对语音系统的结构和规律进行深入的了解,也有助于语言学习者更好地掌握不同语音的发音规律。

同时,语音的分类也对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语音符号和标音法1. 语音符号的概念和作用语音符号是指用来表示语音的具体符号或文字,它是语音学、音韵学等学科的基础内容之一。

语音符号的作用是通过特定的符号对语音进行描述和记录,使得不同语音在书写和学习上具有规范的表现形式,也有助于语音学研究的深入。

2. 国际音标及其特点国际音标是全世界范围内通用的语音符号体系,它是由国际音标协会制定的。

普通话语音的基础理论

普通话语音的基础理论
图2
需要注意的是,音强和音高之间没有对应关系,即音高高并不一 定音强就强,反之亦然。音高和音强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声音 特征的,音高是从紧张度的角度来说明的,发音体越紧张,音高 越高;而音强是从冲击力的角度来说明声音的,对发音体的冲击 力越大,音强越强。打个比方说,人的声带就像一根橡皮筋,如 果它的长度不变(即相同的紧张度),用不同的力去弹它(即不同的 冲击力),那么它的振动幅度是不一样的;如果弹橡皮筋的力保持 不变(即相同的冲击力),而改变它的长度(即不同的紧张度),那 么它的振动频率也不一样。
语音的符号有汉语拼音字母和国际音标两种。 (1)汉语拼音方案 《汉语拼音方案》是1958年2月由第一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用来给普通话注音的一 种法定方案。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用途是给汉字注 音和作为推广普通话的工具。此外,还可以用来作 为我国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用来 帮助外国人学汉语,用来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 语,以及用来编制索引和代码,等等。《汉语拼音 方案》由五个部分组成:“一、字母表”;“二、母表” ;“三、韵母表”;“四、声调符号”;“五、隔音符号 ”。(我们下面再详细讲)
(2)音素——它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如果我们把音节进一步分析,就可以得到更
小的语音单位,如“先”xiān这个音节可以进 一步分析为x、i、a、n四个更小的单位,那 么x、i、a、n就是四个音素。有的音节是由 多个音素构成的,如“先”xiān,有的音节是 由一个音素构成的,如“饿”è。 音素可以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
普通话培训与测试
第二章 普通话语音基础理论
一、关于语音的一些基本概念 1、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语音是一种声音,从物理学的角度
来看,语音和自然界其他声音一样 ,它们具有共同的物理基础。语音 包括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个 要素。

第一节语音基础知识

第一节语音基础知识

音位的变体
划分和归并音位的原则:
1、对立原则与不同的音位、同一音位的自由变 体。
出现在同样的语音环境中而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处于对立关系之中,分别 属于不同的音位。 出现在相同语音环境,但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他们就属于同一个音位的自由变体。
2、互补原则与同一音位的条件变体
同一音位在不同的语音环境里相似而又 不同的各个音素。
第一章 语音
一、语音的属性
语音是人类通过发音器官发出来的, 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 物理属性
社会属性
语音的属性
心理属性
生理属性
(一)社会属性
(1)语音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是约定俗 成的,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一)社会属性
(2)语音必然表现出一定的民族特征和地 域特征。
听一听下面说了几种事物?
听一听下面的称呼指的是谁?
(四)心理属性
人的听觉器官和大脑听觉中枢对语音的 发音和声波的感知是语音的心理属性的重要 方面,而听觉感知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和概括 性。
一个人如果长期听一种方言,那么其听觉则对这 种方言的感知就比较熟悉和固定,如果这个人要改读 另一种语言或方言,听觉神经则往往从“语言习得” 的语音去感知,而对有别于方音“习得”的东西反应 “迟钝”,甚至会“听而不闻”。
课堂练习
1、一个熟人在隔壁说话,根据________能辨 别出是张三还是李四在说话。 A、音高 B、音长 C、音色 D、音强 2、医院的墙壁上常见“请低点声音”的标语, 这是指________。 A、音色 B、音强 C、音长 D、音高
3、同是女高音歌唱家,我们能根据________ 分辨出“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 A、不同的发音体 B、不同的发音方法 C、不同形状的共鸣器 D、不同的发音方法、不同的共鸣器形状

专业的语音学基础知识

专业的语音学基础知识

专业的语音学基础知识语音学是研究语音及其规律的学科,它是语言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掌握语音学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语言的声音组成和发音规则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专业的语音学基础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语音学的重要概念和原则。

一、语音的定义和分类语音是指人们在交流过程中所使用的声音符号。

它可以通过语音器官产生,并通过空气传播到听者的耳朵。

语音的产生和传播都受到生理机制和语音器官的控制。

根据不同的语言学理论和研究方法,语音可以被分为音素、音节和音位等不同的层次。

音素是语音学中研究的基本单位,它是在一定语言中不可再分的最小音位。

不同的语言中的音素可以有所不同。

音素的发音特征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元音是指发音时口腔不受阻碍,空气自由通过的音位。

辅音是指发音时空气流经口腔或鼻腔中受到一定程度阻碍的音位。

音节是由一个或多个音素组成的有意义的单位。

在不同的语言中,音节的结构和音素组合规则有所差异。

音节的核心通常是一个元音音素,前后可以有辅音音素组成音节的边缘。

二、语音的产生和发音机制语音的产生和发音机制是语音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语音的产生需要经过呼吸、发声、共鸣和调节等一系列复杂的生理过程。

1. 呼吸:语音是以空气为媒介进行传播的,而呼吸是产生语音所需的首要条件。

通过肺部的呼吸作用,空气流经呼吸道进入到声门区域。

2. 发声:发声是由声带震动产生的,声带是位于喉部的声音发生器官。

当呼吸的空气通过声门时,声带受到空气的压力作用震动,产生声音。

3. 共鸣:共鸣是指空气在经过喉部、口腔、鼻腔等部位时受到的振动作用。

不同的声音在共鸣腔道中产生不同的共振效果,从而使声音产生丰富的音色。

4. 调节:调节是指通过调节器官的位置和形状来改变声音的特点。

舌头、嘴唇、颚骨等组织的运动可以改变声音的音高、音强和音色等特征。

三、语音的分析和描述方法语音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语音分析和语音描述两个方面。

语音分析是通过科学的实验手段,使用特殊仪器分析语音的声波特征和频率等信息。

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1课时)

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1课时)

第二章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1课时)教学目标掌握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进一步学习掌握《汉语拼音方案》。

教学重点学习掌握《汉语拼音方案》。

教学难点学习掌握《汉语拼音方案》。

第一节语音的基本概念一、语音及语音属性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从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能够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

⒈语音的物理属性:语音同其它声音一样,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它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发音体在单位时间内振动快,次数多,频率就大,声音就高,反之声音则低,在普通话里音高很重要,音高的变化造成了声调的不同,从而造成意义不同。

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它取决于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与发音时用力的大小有关,振幅大,声音就强,振幅小,声音就弱。

音强在普通话中有区别语音轻重的作用。

音长指声音的长短,它取决于声波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

音色指声音的特色,造成不同音色的条件有三个:发音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

音色是在所有语言中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语音要素。

⒉人的发音器官及其活动情况是语音的生理属性。

人的发音器官分三个部分:(1)呼吸器官,包括肺(图一)、气管和支气管(图二)。

肺是呼吸器官的中心,是产生语音的动力基础。

图一图二(2)喉头(图三)和声带(图四),它们是发音的振颤体。

图三图四(3)口腔、鼻腔、咽腔(图五),它们都是发音的共鸣器。

图五⒊语音和意义的联系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约定俗成的,这种音义的结合关系体现了语音有重要的社会属性。

二、音节、音素音节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人们听觉上最容易分辨的语音片断。

在汉语中,一般说来,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儿化情况除外)。

如“学好普通话”五个汉字也就是五个音节。

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一个音节可以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汉语音节中包含音素最多只有4个。

如“口语练习”的音素分别是3个、1个、4个、2个。

普通话常用的基本音节有400多个,音素有32个。

语音基础知识.docx

语音基础知识.docx

语音基础知识.docx第一课:语音基础知识训练(声母和韵母)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准音。

普通话语音系统主要包括声母、韵母、声调、音节,以及变调、轻声、儿化等。

声母普通话的声母包括零声母在内共22个。

(拼音后为例字,下同)b巴步别p怕盘扑m门谋木f飞付浮?d低大夺t太同突m南牛怒l 来吕路?g哥甘共k枯开狂h海寒很j即结净q齐求轻x西袖形?zh 知照铡ch茶产唇sh诗手生r日锐荣z资走坐c慈蚕存s丝散颂“零声母”安言忘云普通话22个声母中有21个由辅音充当,我们可以根据辅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给声母分类。

1.按发音部位分类普通话的辅音声母可以按发间部位分为三大类,细分为七个部位。

?1)唇音?以下唇为主动器官,普通话又细分为两个发音部位:双唇音:上唇和下唇闭合构成阻碍。

普通话有3个:b、p、m。

齿唇音(也称作“唇齿音”):下唇和上齿靠拢构成阻碍。

普通话只有1个。

2)舌尖音?以舌尖为主动器官,普通话又细分为三个发音部位:舌尖前音舌尖向上门齿背接角或接近构成阻碍。

普通话有3个:z.c.s。

?(也叫平舌音)舌尖中音舌尖和上齿龈(即上牙床)接角构成阻碍。

普通话有4个:?d、t、n、l(也叫舌翘音)舌尖后音舌尖向硬腭的最前端接触或接近构成阻碍。

普通话有4个:?zh、ch、sh、r。

(也叫翘舌音)3)舌面音?以舌面为主动器官,普通话又细分为两个发音部位:舌面前音:舌面前部向硬腭前部接触或接近构成阻碍。

普通话有3个:j、q、x。

舌面后音:(也称作“舌根音”):舌根向硬腭和软腭的交界处接触或接?近构成阻碍。

普通话声母有3个g、k、h。

2.按发音方法分类普通话辅音声母的发音方法有以下五种:1)塞音?成阻时发音部位完全形成闭塞;持阻时气流积蓄在阻碍的部位之后;除阻时受阻部位突然解除阻塞,使积蓄的气流透出,爆发破裂成声。

普通话有6个塞音:b、p、d、t、g、k。

2)鼻音?成阻时发音部位完全闭塞,封闭口腔通路;待阻时,软腭下垂,打开鼻腔通路,声带振动,气流到达口腔和鼻腔,气流在口腔受到阻碍,由鼻腔透出成声;除阻时口腔阻碍解除。

语音学基础知识

语音学基础知识

语音学基础知识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的科学,包括语音的产生、传播、感知以及语音的结构和变化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一些语音学的基础知识。

语音的产生人类通过喉头和声带产生语音。

当我们呼吸时,空气从肺部经过喉头,进入声门。

声带在喉头中振动,造成空气的压力变化。

这些压力变化在口腔和鼻腔中形成声音,进而形成语音。

语音的传播语音通过空气传播到听者的耳朵中。

在传播过程中会经历声音的放大和衰减。

声音的传播速度取决于空气的压力、湿度和温度等因素。

语音的感知人类通过耳朵感知语音。

声波进入耳朵后,会经过外耳、中耳和内耳的传导,最终通过神经系统传递到大脑。

大脑解析声音的频率、强度和时长等信息,进而识别和理解语音。

语音的结构语音由语音信号组成。

语音信号是一种连续的信号,包含声音的频率、强度和时长等信息。

语音信号可以被分解成不同的音素,音素是语音的最小单位,代表着意义上的最小差异。

语音的变化语音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语音的变化。

例如,不同说话者的喉咙和声带结构不同,导致他们的语音有所不同。

此外,语音还受到情绪、语速、语调等因素的影响。

总结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的科学,涉及到语音的产生、传播、感知以及语音的结构和变化等方面。

了解语音学的基础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音。

以上是关于语音学基础知识的简要介绍。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谢谢阅读!> 注意:本文仅为语音学基础知识的简要介绍,并非详尽全面。

如需深入了解,请参考相关学术资料和专业文献。

语音学基础知识

语音学基础知识
i y e u o
a
(周殿福发音)
(三)元音
2、舌尖元音

不圆 圆

不圆 圆

(三)元音
3、鼻化元音
前 高 半高 半低 低

(三)元音
4、卷舌元音
(三)元音
1、舌面元音:
i y e u o
a
(周殿福发音)
(四)辅音
双 唇
唇 齿
齿 间
舌 尖 前
舌 尖 后
舌 叶
舌 面 前
舌 面 中
舌 面 后
前 后
高 半高
i y e
u o
半低 低 a
(三)元音
1、舌面元音
i y e u o
a
(Daniel Jones发音)
(三)元音
1、舌面元音:非基本元音
i y e u o
a
(三)元音
1、舌面元音:非基本元音
前 高 次高 半高 中 半低 次低 低 央 后
i y e
u o
a
(三)元音
1、舌面元音:
复合音(周殿福发音) 元音+元音 元音+辅音
-
-
(六)声调 1、调形: 平 升 降 降升 升降 2、调值: 最低点1度 最高点5度
声调(周殿福发音)
平调 升调 降调 升降调 降升调 11 13 31 131 313 33 35 53 353 535 55 15 51
小 舌
喉 壁

塞 塞
清 清
p p b b pf pf bv bv m t t d d
t t d d ts ts dz dz n r t t d d t t d d t t d d
c c
k k

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

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

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一、概述:1、普通话:普通话是我国的普遍通用的语言,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语言三要素:语音、语法、语汇2、普通话语音的三对概念:音节和音素:自然单位—中国人一下儿400多个最小单位—zh-o-ng g-u-o r-en元音和辅音:音素按发音特点成两大类元音发音时,颤动声带,声音响亮,气流在口腔不受到阻碍。

辅音发音时,不颤动声带,声音不响亮,气流受阻声母和韵母:声母、韵母、声调是构成汉语单节的结构单位声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零声母韵母是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由元音构成3、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形式,四类,用“五度制”来表示阴平(55调)天津高音东方阳平(35调)白云蓝蓝情人上声(214调)好买你想可以去声(53调)在用让干制度4、变调:上声变调:上声字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前变为211好吃美观好人美德好事美妙上声字在上声字前(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变为像35调勉强尽管处理给予水獭导演三个上声连在一起有两种音变方式;展览馆勇敢者:前两个35调(双单格)党小组冷处理小组长:211 35 214调(单双格)上声在轻声前面有两种变调姐姐奶奶剪子马虎耳朵:211想想手里写写小姐走走:35“一”字变调:“一”字单念、表序数或出现在词语末尾,读本调阳平35,如“一楼”、“十一”“统一”等。

在其它情况下,有三种变调:(1)在去声前变35一倍一件一切一概一再一共(2)在非去声前(阴平、阳平、上声前),变51一般一边一端一朝一生一些(阴平前)一直一齐一时一同一行一群(阳平前)一举一手一体一统一览一口(上声前)(3)夹在中间变轻声走一走讲一讲学一学试一试想一想注:“七”“八”不变调“不”字变调:(1)去声字前变35不必不变不测不要不但不错(2)夹在中间变轻声去不去穿不穿会不会好不好大不大听不清看不懂5、轻声在语流中,读得又轻又短的音节。

语音知识点归纳总结

语音知识点归纳总结

语音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语音学概述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的科学,它主要包括语音的产生、传播和感知三个方面。

语音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音位学、声音学和韵律学。

音位学主要研究语音结构和系统,声音学主要研究语音的物理特性,韵律学主要研究语音的时间结构和声调。

二、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产生是通过声带的振动产生的,声带是位于声门内的一对薄而柔韧的膜状肌肉组织。

当呼吸的气流通过声门时,声带会振动产生声音。

声音的高低是由声带的伸缩程度和张力大小决定的。

声带的振动分为开放式振动和封闭式振动。

开放式振动时,声带张开,在声带两侧的声门空间形成一个狭窄的气流通道,气流通过此处的速度加快,声带会因气流拉动而振动。

而封闭式振动时,声带相互紧贴,声门消失,呼吸气流无法通过,声带不振动。

三、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主要包括空气传播和固体传播两种形式。

在空气传播中,声音会通过空气的震动传播到听者的耳中。

在固体传播中,声音会通过地面、建筑物等物体传播到听者的耳中。

声音的传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声音的频率、振幅、速度等。

不同频率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不同,振幅不同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衰减程度不同,传播速度的快慢也会影响声音的传播距离和清晰度。

四、声音的感知声音的感知是指听者接收、理解和解释声音的过程。

听觉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外耳、中耳、内耳和听觉神经系统。

当声音进入外耳时,外耳会将声音振动传送给中耳,中耳内的鼓膜会因声音振动而振动,进而传达给内耳。

内耳内的耳蜗含有感觉器官,它能够对声音的频率、振幅和时长等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然后传递给听觉神经系统,最终被大脑接收和解释。

听者对声音的感知和理解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听觉系统的健康状况、声音的特征和环境噪声等。

五、语音知识点归纳1. 语音的基本元素语音的基本元素包括辅音、元音和声调。

辅音指在发音过程中,发音器官之间发生相互接触或者阻碍气流,产生激动时的声音。

元音指在发音过程中,不同的舌位和唇位形成的声音。

语言学基础知识

语言学基础知识

语言学基础知识第一章语音学基础知识语音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了语音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语音学的研究范围是语音的发音、分布、演变和分类等方面。

1. 语音的基本概念语音是语言中的基本音素,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类。

元音是由声门开放时,气流自由通过口腔腔面形成的音,例如/a/、/e/、/i/等。

辅音是由声音中气流在口腔腔面受阻而形成的音,例如/p/、/t/、/k/等。

2. 语音的分类语音的分类可以根据发音的方式、发音的部位和声音的调高低三个方面。

根据发音的方式,可以分为清音、浊音、摩擦音、塞音等四种。

根据发音的部位,可以分为唇音、齿音、舌音、软腭音、硬腭音、喉音等六种。

根据声音的调高低,可以分为高、低、中、升调和降调等五种。

3. 语音的演变语音的演变是指人类历史上语音系统的变化。

语音的演变可以分为语言演变和语音演变两种。

语言演变是指一个语言从古老的阶段到现代的阶段的演变。

语音演变是指一个语言在发音上的变化。

第二章词汇学基础知识词汇是一种语言的基本元素,是用来表达思想和意义的词语。

词汇有很多种类,包括独立词、依存词、派生词、合成词等。

1. 词汇的分类词汇可以按照词义、构词方式和语法功能进行分类。

按照词义,可以分为实义词和虚词两种。

实义词是有具体含义的单词,例如“桌子”、“衣服”等。

虚词则是语言中一些无实际含义,起到构词、语法等方面作用的词语,例如“的”、“是”等。

根据构词方式,可以分为派生词、合成词和构词词等。

根据语法功能,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连词、介词等。

2. 词汇的记忆和运用词汇的记忆和运用是外语学习中的一大难点。

记忆词汇要注意搭配和应用场合,多做词汇扩展练习并巩固记忆。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语境和情境进行运用。

第三章语法学基础知识语法学是语言学中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语言的形式结构和规则。

语法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词汇和句子两个层面。

1. 词类和语法关系词类是指单词属于哪一种语法类别,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413938
20ms窗长
• 宽带谱:时间窗较短,对应的频谱带宽宽, 更能体现与声道谐振对应的共振峰特征
8000
0 0 Time (s)
0.4139Hale Waihona Puke 85ms窗长8000
语音产生的声源滤波理论
30
语音产生过程的信号表示
对应语音产生的生理过程,语音信号可以表示为 如下的声源滤波形式:
s(t ) g (t )* v(t )* r (t ) S ( ) G ( ) V ( ) R( )
语音基础知识
凌震华 zhling@ 2010-06-22
1
范围与面向
• 本课程包括
– 什么是语音 – 语音的产生与感知 – 语音流的组成 – 语音的信号表示与声源滤波理论 – 常用语音信号数字处理方法
• 本课程面向
– 以前没有或者较少接触语音学知识 – 有基本的信号处理知识
什么是语音
Fundamental frequency
– F0 = 1/ T0
• 声带开合振动的快慢决定了音调的高低 • 声带开合振动的幅度决定了音强的大小 • 声带开合振动的模式决定了语音的音质
• 音高与基频
– 音高(Pitch)
• 声音的高低,主观量 • 不仅与基频有关,还与音强与声音成分有关 • 1000Hz以上频率范围,音高单位(Mel)基本与对 数频率成正比
– 采样率fs:对应信号频谱的最高频率为fs/2 – 量化比特数:16bits量化—— -32768~32767
0.3669
0
-0.4229 0 Time (s)
0.413938
Qin2(16kHz,16bits)
语谱图
• 反映语音信号的频谱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 横轴:时间 纵轴:频率 灰度/颜色:频谱强度
r ( p 1) r ( p 2) r ( 0)
E p E[e 2 (n)] min
r ( j ) E[s(n)s(n j )]
则有:
1 E p R p 1 A p 0
声道
• 发音(Articulation)器官 • 气流向上经过口腔或鼻腔后从嘴或鼻孔向 外辐射,期间的传输通道成为声道 • 气流通过声道犹如通过一个具有某种谐振 特征的腔体 • 通过对舌、软腭等发声器官位置的控制, 可以有效的改变声道的形状,形成不同的 谐振特征,从而达到不同发音的目的
口唇
• 将通过声道的气流向外辐射 • 嘴的张开形状会影响语音频谱的形状
– 发音时存在鼻腔和口腔的耦合,对于主要元音 的发音特征有较大影响
声母
• 21个 • 发音时器官的状态变化较大,动态特性很 强 • 依据阻挡的具体情况对声母进行分类
– 塞音:声道完全阻塞 /b/ /d/ /g/ /p/ /t/ /k/ – 擦音:声道阻碍的缝隙面积很小 /s/ /f/ /x/ – 通音:声道阻碍的缝隙面积大一些 /l/ – 鼻音:浊辅音 /m/ /n/
3) 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 Model, ARMA模型):H(z)含有极点和零点,是上述两种模型的混和结构, 响应产生的序列称为ARMA过程序列
数字滤波器示例
语音编码算法G.723.1中对输入语音信号进行去除直流分量的高通滤波器时 使用的数字滤波器的传输函数及其对应的幅度频率响应如下:
40 30 20 10
1
2 Frequency (Hz)
3
4
5
• 传输函数与声源谱相乘的结果
60 50
Amplit ude (dB)
40 30 20 10
1
2 Frequency (Hz)
3
4
5
• 描述共振峰的参数
– 中心频率 – 带宽
• 共振峰起到区分音素的作用,尤其是前三 各共振峰的频率,是区分不同元音的主要 声学特征
1 z 1 H ( z) 127 1 1 z 128
线性预测分析 (Linear Prediction Analysis)
语音信号产生模型
语音产生的源-滤波器模型: u(n)
s(n) H(z)
语音信号
声源信号 声道参数
在线性预测分析中,假设s(n)为一AR过程,即滤波器系统函数具有如下形式:
• 用F1 F2描述的元音空间图
• 发音时舌位与共振峰的关系
– F1与舌位高度成反比(与开口度成正比) /i/ /u/ vs. /a/ – F2与舌位前后成正比 /i/ vs. /u/ – F3与卷舌程度成反比
口唇辐射
• 口唇辐射的作用可以近似认为是对语音信 号频谱+6dB/倍频的增强作用
– 单韵母在单独发音时,发音器官的形状基本保 持不变
• 复韵母
– /ai/ /ei/ /au/ /ou/ /ia/ /ie/ /ua/ /uo/ /ve/ /er/ – /iao/ /iou/ /uai/ /uei/ – 在发音过程中存在频谱特征的动态变化
• 鼻韵母
– 以/n/ 或 /ng/ 结尾的韵母 – /an/ /ian/ /uan/ /van/ /en/ /in/ /un/ /vn/ – /ang/ /iang/ /uang/ /eng/ /ing/ /eng/ /ong/ /iong/
• 获得
– 对语音流按一定的帧移进行加窗截取 – 对截取得到的短时信号进行傅立叶变化
• 特点
– 反映浊音周期激励的周期性起伏 – 反映声道谐振特性的突起部分 傅立叶变换与信号频谱
• 窄带谱:时间窗较长,对应的频谱带宽窄,频率分辨 率高,更能体现与浊音激励对应的周期性
8000
0 0 Time (s)
– 圆唇音 vs. 展唇音
语音的感知
12
人类听觉系统
语音感知机理
• 语音感知的“前端”——耳
– 外耳
• 耳廓
– 声音收集,对6kHz附近频率有增强作用 – 辨别方向
• 耳道
– 约2cm长,增强对于3-4kHz频率范围的敏感度 – 很多元音的第二共振峰在此范围
– 中耳
• 鼓膜:将声波转换为振动 • 锤骨、砧骨、镫骨:振动传递与放大
声调
• 汉语普通话中有5种声调
– 阴平、阳平、上声、去 声、轻声
• 上声变调
– “555”
语音信号的表示方法
24
时域波形
• 数字语音信号时域波形的获得
– 语音经过话筒由声压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 经A/D转换,进行离散采样和量化转换为数字 信号 – 该信号各采样点的幅度值构成语音的时域波形
• 数字语音信号的两个重要参数
H ( z)
G 1 a i z i
i 1 p
线性预测分析就是要从语音信号s(n)中估计H(z)中的滤波器系数ai和增益常数G
线性预测误差滤波
s(n) A(z)
p
e(n)
A( z ) 1 ai z
i 1
i
e( n ) s ( n ) ~ s ( n) s ( n) a i s ( n i )
i 1 l 1 p
q
信号模型
u(n)
H(z)
s(n)
被模型化信号s(n)为模型输入u(n)通过数字滤波器的输出,则有:
S ( z ) H ( z ) U ( z )
输入输出信号满足以下差分方程:
s(n) ai s (n i ) G bl u (n l ) (b0 1)
– 基频(Fundamental Frequency)
• 声带振动频率,物理量 • 计算方法:自相关法、谐波求和法、倒谱法等 • 基频不同于音高
– 通过降低声音能量而不是基频,也可以产生中文中的上声
• 声门波形状决定了语音的音质 Voice Quality 特征
声道滤波
• 声道是一个复杂的滤波器,通过其滤波作 用对声源信号的频谱进行了重塑
• 实际上圆唇/展唇的不同对于最终语音信号 的共振峰特征也会发生影响
60 50
Amplit ude (dB)
40 30 20 10
+6 dB/octave
1
2 Frequency (Hz)
3
4
5
60 50
Amplit ude (dB)
40 30 20 10
1
2 Frequency (Hz)
3
4
5
i 1
p
可以在均方误差E[e2(n)]最小准则下求解滤波器系数
预测系数的求解
定义:
a1 a 2 Ap ... a p
r (1) ... r ( 0) r (1) r (0) ... Rp ... r ( p 1) r ( p 2) ...
3
语音
• 语音
– 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 – 是声音的一种 – 包括说话、歌唱等形式
• 语音产生于几百万年前 • 但人类能听到的历史不过128年,(1877年: 爱迪生发明留声机) • 计算机、声卡=>语音的计算机处理技术
语音链
5
语音产生的生理过程
6
器官
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喉
2.声道 3.口唇
元音与辅音
• 元音:发音过程中,声道不形成阻挡 • 辅音:发音过程中,声道里形成某种阻挡
• 元音通常(但不是一定)是浊音
韵母
• 汉语普通话中,每个音节都必须有韵母 • 韵母共有38个
– 8个单韵母 – 14个复韵母 – 16个鼻韵母
• 单韵母
– /a/ /i/ /u/ /v/ /ii/ /iii/ /e/ /o/
i 1 l 0
p
q
三种信号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