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如

合集下载

中国航天之父冯如作文

中国航天之父冯如作文

中国航天之父冯如冯如是我国航空史上第一个飞机设计家、制造家、飞行家,也是第一个飞机制造企业家,被誉为“中国航空之父”。

冯如的一生,虽然只有短短的28年,却带领中国航空事业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步,是中国近代航空事业的探索者和先驱者。

漂泊他乡,立下“航空救国”的奋斗目标!1884年,冯如出生于广东省恩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压迫让他从小就懂得了奋斗报国的道理。

冯如12岁那年,在美国旧金山务工的表舅回乡省亲,见冯家饥寒交迫,便带他出国做工养家,从此踏上漂泊异乡的远途。

初到异国打工的日子历尽艰难,他经常遭遇刁难、打骂和虐待,还多次被无理解雇。

艰难的处境、不公的待遇没有压垮他,反而激发了他顽强的斗志,他决心要为改变中国人被欺压的命运奋发图强。

虽然他当时经常工作时常高达12个小时以上,回家依然挤出后半夜的宝贵时间来学习。

目睹美国先进的机器和技术后,他默默立下志向:“今中国贫弱极矣,非学习机器不足以助工艺之发达。

”为了把西方的先进技术学成报国,他节衣缩食挤出学费,进入夜校攻读机器专业。

经过多年刻苦学习,冯如成为一名优秀的机器发明家,他不仅理论扎实,“三十六种机器无不通晓”,而且于技术领域多有突破。

当时无线电通信技术才刚刚问世,冯如改良的无线电传送机就“能发能收,电码灵敏”。

他设计的小型发电机,不但轻巧便捷,而且效率倍增,许多美国厂商都争相订购。

1903年12月17日,美国飞行家莱特兄弟自制飞机试飞成功,消息传来,冯如顿感振奋不已。

他敏锐地预料到飞机将在保家卫国的战场上大有用途,于是决定将研究方向改投至对国家更有用的飞机制造中去。

“是(指机器研究)岂足以救国者,吾闻军事利器,莫若飞机,誓必身为之倡,成一绝艺以归飨祖国,苟无成,毋宁死。

”当时,飞机技术才刚刚面世,欧美人也只将其视作一种新奇玩意,并未发现其巨大的武器潜力。

冯如却远识于未萌,提出了“航空救国”的主张:“当此竞争时代,飞机为军事上万不可缺之物……倘得千数百只飞机分守中国港口,内地可保无虞,微特足以固吾圉,且足以摄强邻矣!”从此,“航空救国”便成了冯如人生的奋斗目标。

中国航空之父-冯如

中国航空之父-冯如
2.自制飞机水平超莱特兄弟
这是第一架无外国人指导而完成的载 人动力飞机。他的飞机汲取了“莱特型” 飞机的优点,并做了独特的改进,最终成 就了当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冯如型”飞 机,其飞行水平堪称当时世界一流。
冯如的成就
3.自造飞机称雄国际比赛
1910年7月,冯如建造了第二架飞机, 10月,旧金山举办国际飞行比赛,以700多 英尺的飞行高度和65英里的时速分别打破 了一年前在法国举办的第一届国际飞行比 赛的世界纪录,荣获优等奖,再一次使中 国人的航空技能超过了西方。
冯如的飞机
冯如1号
冯如2号
冯如1号
1909年9月21日, 冯如驾驶着自制的飞机 ──冯如1号,在奥克兰 市上空翱翔了八百多公 尺,安全着陆,揭开了 中国航空史的第一页。 冯如的成功,为中国在 世界早期航空史上赢得 了极大的荣誉。
冯如2号
冯如2号平面图
冯如2号试飞图
中国航空博物馆 收藏的冯如2号
科学家的故事之
民主革命和广东
中国航空之父
冯如
目录
1
2 3
冯如的生平
冯如的成就
冯如的飞机 冯如的牺牲 冯如的精神
4
5
重点介绍
冯如的成就冯如的飞机冯如的生平冯如(1883.12.15-1912.08.25)
原名冯九如,字鼎三, 出生于广东恩 平一个农民家庭。在1894年辞别了家乡, 跟随亲戚到美国三藩市(旧金山)谋生。 用5年的时间拥有了广博的机械制造知识, 还发明制造出了抽水机和打桩机,无线 电收发报机等。
冯如的成就
冯如的成就有哪些?
冯如的成就
1.自建首间飞机制造公司
1903年,冯如决心要依靠中国人的力 量来制造飞机。于1907年在旧金山以东的 奥克兰设立飞机制造厂。1909年正式成立 广东飞行器公司。1909年9月21日,冯如 于接近黄昏时在奥克兰附近一个圆形山丘 旁进行第一次试飞。

记中国航空第一人——冯如

记中国航空第一人——冯如

记中国航空第一人——冯如叮咚我发誓要用毕生的精力为国家研制成飞机。

苟无成,毋宁死!——冯如中国航空的起源与发展离不开一个人。

一个被誉为“中国民航第一人,中国航空之父,中国的莱特”等佳称的人。

他就是冯如。

冯如,原名冯九如。

1884年1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恩平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

童年仅读过几年书,便辍学牧牛了。

他从小喜欢制作风筝和车船等玩具。

对神话故事尤其是飞天故事,更是满心向往。

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年仅12岁的冯如,挥泪告别父母,随亲戚远渡重洋,去美国三藩市谋生。

到三藩市后,通过学习英语和科技知识以及目睹日新月异的先进机器,他认识到:国家富强,必有赖于机器,于是更加发愤学习,专攻机器制造。

1903年,得知美国莱特兄弟首创动力载人飞机飞行成功,冯如决心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制造飞机。

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在我国东三省厮杀,我同胞惨遭蹂躏。

进一步激发了冯如的爱国热忱,而且也使他更加明确奋斗方向。

1906年,冯如发誓说:“是(指制造机器)岂足以救国者,吾闻军用利器莫飞机若。

誓必身为之倡,成一绝艺,以归飨祖国。

苟无成,毋宁死”。

他又说:“中国之强,必空中全用飞机,如水路全用轮船。

”冯如不仅是第一个提出航空救国主张并为之奋斗终身的中国人,而且也是我国近代最早的军事航空思想家。

1906年,冯如在纽约学习机器制造之后,重返三藩市,开始招徒制造机器,同时也开始收集有关设计、制造和驾驶飞机的资料。

10年的发愤学习和工作实践,使冯如终于成为一名精通机械和电器技术的专家。

他先后研制了抽水机、打桩机、发电机、有线电话和无线电报机等先进机电设备,在当地颇负盛名。

《三藩市呼声报》称他为:“很有名气的机械师和发明家”《三藩市考察者报》更赞誉冯如为“奥克兰市天才的发明家”。

当时曾有华侨富商集团邀请他主持一项发展祖国电力工业计划,但他认为,兴办飞机制造工业更为迫切,更为重要。

因此,他婉言谢绝邀请,并于1908年5月集资在奥克兰市东九街359号创办了以制造飞机为目标的“广东制造机器厂”。

苟无成 毋宁死:中国航空之父冯如殉国一百周年

苟无成 毋宁死:中国航空之父冯如殉国一百周年

苟无成毋宁死:中国航空之父冯如殉国一百周年冯如回国后制造的飞机(与助手合影)1912年8月25日,广州燕塘人头攒动,天气晴朗,冯如驾驶中国人本土制造的第一架飞机凌空而上,在天空中操纵自如,地面掌声不绝于耳。

就在数个月前,冯如驾驶这架飞机进行了第一次航空飞行表演,却由于故障,飞行数丈后即降落,飞机也有所损坏。

此刻的冯如一定十分渴望成功。

为使飞机飞得更高,冯如将两手所持的机关一抽,不料用力过猛,飞机失速坠落至竹林里。

冯如被抛出机外,头、胸、股各部皆受重伤。

事后,因抢救不及时以致失血过多,冯如以身殉国,时年29岁。

弥留之际,冯如仍勉励助手:“勿因吾毙而阻其进取心,须知此为必有之阶级。

”可见,冯如早抱以身殉国之心,为祖国航空事业至死不渝!知耻后勇1904年,日俄战争在中国土地上爆发,日本强占旅顺口、大连和中东铁路。

远在美国的冯如经过10年的实践和学习,这时已是一位出色的机械师和发明家,对祖国的不幸,他感到痛苦不已。

恰当此时,美国人莱特兄弟自制载人动力飞机试飞成功,轰动了全世界。

于是,冯如誓言:“吾闻军用利器,莫飞机若,誓必身为之倡,成一绝艺以归飨祖国,苟无成,毋宁死!”从那以后,这种“苟无成,毋宁死”的决绝精神一直支撑着冯如“航空救国”的理想。

同时,冯如还提出了我国最早的军事航空理论,他言道:“当此竞争时代,飞机为军事上万不可缺之物,与其制一战舰,费数百万之金钱,何不将此款以造数百只飞机,价廉工省。

倘得千数百只飞机分守中国港口,内地可保无虞……中国之强,必空中全用飞机,如水路全用轮船。

”这种主张可说是15年之后意大利人朱里奥·杜黑“制空权”理论的先声。

1909年9月23日首次报道冯如飞行的美国报纸《旧金山观察者》百折不挠1907年9月,冯如和他的助手们租赁了一间厂房,开始了飞机研制工作。

然而,这条发明之路从一开始就充满艰辛。

首先是资金匮乏,冯如变卖了自己所有的金银玉器,到当地华侨中募集资金,仅凑得1000余美元。

浅谈冯如及冯如精神

浅谈冯如及冯如精神

浅谈冯如及冯如精神姓名:***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班级:会计11—03浅谈冯如及冯如精神提起飞机的发明者和制造者,许多人都知道美国的莱特兄弟。

为了纪念这两位伟大的科学家,美国政府将最大的空军基地命名为“莱特基地”,并在他们的家乡俄亥俄州的德顿附近修建了一座著名的“莱特大学”。

殊不知,一位与莱特兄弟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中国留学生,在美利坚的大地上,设计、制造和驾驶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架飞机,他就是——冯如。

(一)冯如生平简介冯如,中国第一位飞机制造家和飞行家,广东恩平人。

12岁随舅父漂洋过海到美国谋生。

他目睹美国先进工艺,认为国家富强必须依靠工艺的发达,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非学习机械、发展工艺不可。

他在研制出一些机械的基础上投入了飞机制造。

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之后,他萌发出制造飞机救国的思想。

1905 年日俄战争在中国爆发,从此开始致力航空事业,发誓:“苟无成,无宁死!”。

在爱国华侨大力资助下,创办飞机制造公司,历经千辛万苦,克服无数困难,终于1909 年试制成功第一架飞机。

次年,又制造出当时世界上性能较先进的“顿异前制”飞机。

10 月,参加国际飞行协会举办的飞行比赛,获得比赛第一名。

1911 年3 月,谢绝美国的重金聘用,毅然带着两架自制飞机投到祖国怀抱。

为了开通民智,宣传航空知识,于1912 年8 月25 日,在广州燕塘为民众作飞行表演时,不幸失事,受重伤牺牲。

弥留之际,勉励他的助手“勿因是而失其进取心”,至死念念不忘祖国的航空事业。

(二)冯如精神内涵中国航空百年,始于冯如先生的那次伟大的飞行。

可以说,是冯如先生开创了这个时代。

冯如先生以其短暂的一生,却做出了不凡的伟业。

尤其是他所展示出的种种品格、精神,至今照耀着中国百年航空史。

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航空之父”,他之于中国航空,如莱特兄弟之于世界航空。

对于今天的航空界,甚至对于当代的每一个国人来说,“冯如精神”都是一种不可忘却的至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5.15课文注释: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及飞行第一人──冯如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5.15课文注释: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及飞行第一人──冯如

课文注释: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及飞行第一人──冯如
冯如是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

1883年生于广东恩平县。

12岁时因生活所迫赴美国旧金山谋生。

1903年,当得知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后,冯如决心要依靠中国人的力量来制造飞机,立志建立中国自己的航空事业。

1907年冯如得到当地华侨的赞助,在旧金山以东的奥克兰设立飞机制造厂,1909年正式成立广东飞行器公司,冯如任总工程师。

公司于当年便投入制造飞机。

9月21日,他驾驶自制飞机翱翔在奥克兰市天空,以2640英尺的航程超过莱特兄弟首次试飞852英尺的成绩。

美国报纸惊呼:“中国人航空技术超过西方。

”1910年7月,冯如根据寇蒂斯“金箭”和莱特兄弟的“飞行者一号”,又制作了第二架飞机,10月至l2月,冯如驾驶它在奥克兰进行飞行表演大获成功,并受到孙中山先生和旅美华侨的赞许,同时获得美国国际航空学会颁发的甲等飞行员证书。

1911年2月,冯如谢绝美国多方的聘任,带着助手及两架飞机于1911年3月回国到达广州。

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11月9日,广东光复,冯如立刻参加革命军,被任命为陆军飞机长,准备组织飞机侦察队。

1912年,他在广州一次飞机表演中失事蒙难,年仅29岁。

被追授为陆军少将,遗体安葬在黄花岗,并立碑纪念,被尊为“中国首创飞行大家”。

中国十大航空设计师之 冯如

中国十大航空设计师之 冯如

中国十大航空设计师之冯如2009年11月10日 07:42:20 来源:新华网综合冯如冯如(1884年1月12日—1912年8月25日),原名冯九如,乳名冯珠九,字鼎三,号树垣。

广东恩平人。

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

他是中国从事飞机研制、设计、制造和飞行的第一人。

冯如被美国报纸赞为"东方莱特"。

1911年2月,冯如谢绝美国多方的聘任,带着助手及两架飞机回到中国,提出航空救国主张并为之奋斗。

1912年8月25日,冯如在广州燕塘飞行表演中不幸失事殉职,遗体安葬在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今黄花岗公园)。

冯如2号机在准备飞行图为冯如(左1)与3名助手。

历史的时针拨回到100年前的一个黄昏。

1909年9月21日,美国奥克兰市郊匹满高地的伍·吉·典梓农场。

一架升降舵装设在飞机前部的鸭式布局轻型飞机在农场崎岖不平的地面上由慢而快地滑行着升上天空。

地面上观看的人群爆发出欢呼的呐喊:"飞起来了","成功了""上天了"……几个简单的中文词汇惹得白人农场主和太太孩子们急急忙忙地跑出屋子,向飞机起飞的小土山方向眺望。

他看到在一群衣衫简朴的华人疯了一般地蹦跳着朝天空挥动手臂,在他们的头顶上方,一只奇怪的大鸟正在围绕着小土山,作椭圆形航线的绕空飞行。

100年前的那个傍晚,几万万中国人谁也没有听见远隔太平洋的异国土地上这微弱、单薄的呐喊。

今天,这呼喊却穿过100年的电闪雷鸣,越来越响亮地震荡着全体中国人的耳膜--那个驾驶着简陋的飞机在10~15英尺之间的低空飞行了约半英里航程的年轻、挺拔的身影,犹如一道永恒的闪电,把自己的名字镌刻在天空上--冯如。

——中国航空之父,首位驾驶自制飞机上天的中国人。

“冯如二号”等比例模型。

幼年遭遇奠定"国家富强"的远大志向冯如,被美国人誉为"天才的发明家",他走过了一条与那个时代大多数的中国人迥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冯如的爱国故事

冯如的爱国故事

冯如的爱国故事(1884-1912),原名冯九如,字鼎三,1884年1月12日(清光绪九年农历十二月十五日)出生于恩平牛江杏圃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时曾在乡间私塾就读数年,辍学后居家务农。

1898年,冯如16岁时,父母就为他成婚,妻子是恩平大沙岗坪乡竹林村梁三菊。

名人名言网欢迎您的光临由于生活困难,冯如在1899年辞别了父母和婚后不久的妻子,跟表亲伯母的弟弟吴英兰,远涉重洋到美国三藩市(旧金山)谋生。

天资聪颖多幻想冯如在村中的私塾读书时,非常勤奋,学习成绩在同班同学中名列前茅。

他在写作时常常流露出许多幻想,并提出许多令人思考的问题。

如小鸟为什么会飞上天呀,为什么可以在天空中翱翔自如呀,为什么可以飞快飞慢,甚至有时可以停留在空中呀,等等。

老师看到他的这些作文,称他是“富有幻想的孩子”。

名人名言网欢迎您的光临冯如还经常创造出一些新奇的玩具。

他制作一只像大鸟的风筝,两只翼吊着两个小木桶,当风筝乘风徐徐升上天空后,小木桶变成小风袋,起到平衡飞翔的作用,看得村中大人、小孩连连称奇。

他还用一个火柴盒造一只小船,放在鱼塘中,让风吹着飘来飘去,人们都称赞他有办法。

小学生爱国故事演讲稿范文《爱国将领吉鸿昌》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站在这里,我首先想请问你们一个问题:在你们心中,什么最伟大?我想,答案一定是两个字——祖国。

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抗日将领吉鸿昌的故事。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名将吉鸿昌牺牲前写下的一首就义诗。

1932年,日军进攻上海,远在欧州的吉鸿昌听说后立刻回国,加入中国共产党。

不久,他变卖家产与冯玉祥等在张家口建立了抗日同盟军。

吉鸿昌率兵北征,多次打败了日军,收复了大片土地,这是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胜利,增强人们战胜敌人的信心。

他还用自己的钱买了印刷工具,并在自家设立了秘密印刷厂,印刷了大量抗日宣传读物,他的夫人变卖财产衣物,为抗日前线筹集军火。

后来,吉鸿昌不幸被国民党抓住,牺牲前,吉鸿昌从容走上刑场,以树枝作笔,以大地为纸,写下了浩然正气的就义诗,然后在刑场上大声说:“我为抗日而死,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给我拿个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出中国人首架飞机 6年以后,他转往纽约,在那里攻读机器制 造专业。尽管生活紧迫,他为了更多地了解西方 科技发展的状况,经常把节省下来的食宿费用购 买报纸书刊,并利用课余的时间去打工。尽管如 此,冯如的学习成绩仍然在班上名列前茅。几年 过去,冯如具备了广博的机械制造知识,他通晓 36种机器原理,还发明制造出了抽水机和打桩机, 他设计制造的无线电收发报机由于性能良好深受 用户的欢迎。至此,他已成为一位小有名气的机 器制造家。
国人不可忘却之“冯如精神”——写在中国航空百 年之际
今天,我们重拾冯如精神,对于提振国家的航空事业,甚至改造我们的民族精神, 都有特殊的意义。 第一,启示国家航空事业发展及国家空中力量建设。 冯如的第一次试飞,虽然比莱特兄弟晚了6年,但在飞机性能上有更大的提升。尤 其是1911年经改进完善后的“冯如二号”,曾创造时速105公里、航程35公里 、飞高110米(350英尺)的成绩。其成绩已超过1909年国际飞行比赛速度冠军 寇蒂斯(时速75.2公里)的成绩。对此,海外航空界给予高度评价。
虽然不及飞机的发明者、制造者美国莱特兄弟 早,但作为与莱特兄弟同一个时代的中国留学 生,完全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制造和 驾驶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架飞机,他就是冯如。 贫穷的出身,不懈的后天努力与不可阻拦的爱 国心,让他成就了中国人的最初的飞翔梦。
少小离乡越洋求学 1883年冯如出生于广东省恩 平县牛江渡区杏圃村,他的父亲 冯业伦是一个朴实憨厚的庄稼人。 虽然出身贫穷,冯如却自小聪明 伶俐,父亲送他到乡村小学念书。 后因家境萧条,只好中途辍学, 帮助父亲务农。12岁那年,冯如 跟随舅舅到美国去谋生。冯如的 求知欲很强,在漂洋过海出国谋 生的同时,他暗暗下决心要到国 外开开眼界,将来干一番事业。 1894年,冯如到达美国的西部城 市旧金山,开始了新的生活。
冯如(1884年1月12日-1912年 8月25日)男,原名冯九如,乳 名冯珠九,字鼎三,号树垣。广 东恩平人。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 师。他是中国最早从事飞机研制、 设计、制造的人。被美国报纸赞 为“东方莱特”。1911年2月, 冯如谢绝美国多方的聘任,带着 助手及两架飞机回到中国。他提 出航空救国主张并为之奋斗,并 在广州燕塘飞行表演中不幸失事 殉职。冯如殉职后,被中华民国 临时大总统袁世凱追授陆军少将 军衔,遗体安葬在广州黄花岗七 十二烈士墓(今黄花岗公园), 立碑纪念,尊为“中国始创飞行 大家”。
• •Leabharlann 第三,弘扬创新的文化,适应时代的需要。 我们国家正处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向创新型国家转型的重要历史 时期,需要高举创新的旗帜,在全社会倡导并形成创新的氛围,塑造创新的文化 、打造创新的产业。冯如是航空的先驱,也是创新的先驱。他的创新举动,对当 代人同样具有强烈的激励和鼓舞作用。
然而在冯如潜心研究和制造机械的同时,传来了日本帝国主义强占 我国旅顺口、大连和中东铁路的消息。得知一系列的事件之后,冯 如发誓要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报效祖国。当时,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在国际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各国纷纷研制飞机、飞艇、航空武器。 这让冯如产生了造飞机的想法。但研制飞机,首先遇到的困难是缺 乏资金,后来他得到当地华侨的资助,办起了中国人的第一家飞机 制造公司。但当时莱特兄弟的飞机刚刚起飞没有多久,为了保持垄 断地位,他们把所有资料全部封锁起来。冯如他们只能靠自己掌握 的空气动力学的知识,白手起家绘制设计图纸。经过半年的努力, 第一架飞机终于制作出来了。但冯如的第一次试飞并不成功。 1910年冯如在美国又设计和制造了一种性能更好的飞机。这架 飞机机翼长29.5英尺,翼宽4.5英尺,内燃机30马力,螺旋桨每分钟 转动1200转。10月至12月,冯如驾驶它在奥克兰进行飞行表演大获 成功,开创中国人空中飞行的历程。当时,冯如已经成为举世公认 的飞机设计师、制造家和飞行家。

今日世界,综合实力靠前的强国一定是航空大国。而一个国家的航空工业水平 、所拥有的空中军事力量的强弱,国民的航空意识,国内航空运动开展的氛围, 都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一国整体实力的象征。 未来,我国空天领域的国家利益越来越复杂,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国家安全 、经济利益都与空天发展息息相关。同时,航空高科技是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 之大成,空军是与现代高科技紧密相联的具有战略地位的军种,二者都需要国家 的大力扶持和投入,更需要全民的支持和关心。
1912年9月24日,在冯如蒙 难处召开追悼大会,各界人 士送来很多挽联,其中文学 家何淡如的挽联最脍炙人口: 殉社会者则甚易,殉工艺者 则尤难,一霎坠飞机,青冢 那堪埋伟士; 论事之成 固可嘉,论事之败亦可喜, 千秋留实学,黄花又见泣秋 风。 挽联赞扬了冯如的 光辉业绩,表达了人们对冯 如沉痛哀悼。
飞行表演时失事身亡 1911年2月,冯如和他的助手朱竹泉、朱兆槐和司徒璧如, 携带着他们自制的两架飞机以及制造飞机的机器,踏上了归国的 航程。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冯如一行人顺利抵达香港,清政府 派了“宝璧”号军舰专程迎接,将飞机和机器安置在广州郊外, 冯如原准备在广州郊外为国民演示飞机驾驶,但因革命党人发动 的黄花岗起义爆发,此计划未能实现。 后来辛亥革命爆发,冯如参加了革命军,革命军委任冯如为 陆军飞机长,授权冯如准备组织飞行侦察队,配合北伐军对驻守 北方的清王朝进行空袭。后来由于南北统一,飞行侦察队未能组 织起来。孙中山就任南京政府临时大总统以后,积极筹建南京机 场,并在1912年2月举行中国第一次航空飞行演飞。在这次演习 中,冯如等人驾驶的飞机由于中途发生了故障,演习未获得成功, 但在全国引起了积极的反响。1912年8月5日,经民国临时政府 批准,冯如在广州郊区做第二次飞行表演,飞机失事,那一年, 冯如年仅29岁。

• •
第二,振奋民族精神,为国家和平发展提供精神支撑。 当下,我国正处于和平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而一个国家的发展,首先需要民族 精神的崛起,其次是需要号召一大批志向远大、忧国忧民的青年英才投身于报 国的洪流。大力提倡“冯如精神”,对于鼓励年轻人树立远大志向,强化爱国主 义精神,积极投身航空事业可以产生很好的影响,对于号召海外侨胞关心祖国建 设也有着一定的作用。
功德簿 自建首间飞机制造公司 1903年,当得知莱特兄弟发 明了飞机后,冯如决心要依靠中国 人的力量来制造飞机。他得到当地 华侨的赞助,于1907年在旧金山 以东的奥克兰设立飞机制造厂, 1909年正式成立广东飞行器公 司——中国人第一间飞机制造公司, 冯如任总工程师。公司于当年便投 入制造飞机。1909年9月21日,冯 如于接近黄昏时在奥克兰附近一个 圆形山丘旁进行了第一次试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